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那汉子,右手一松,断刀丢在地上,双膝一软,竟跪在了地上,哭丧着脸说道:“各位爷,饶命啊!我上有小,下有老……哦,不不不,上有老,下有小,做这行也是被逼无奈,混口饭吃。家中还有八十岁老母亲,三岁孩儿,你们就可怜可怜我,不要杀我……”
秦明差点栽在他手上。心中恼恨,哪里信得过他满足胡言?提着尚方剑走到他身前,一把捉住他的衣襟,一手把尚方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冷笑道:“休想蒙混过关,说,你们为何而来?胆敢有一句假话,定叫你脑袋分家!”
汉子不敢稍动分毫,这把尚方剑的锋利。他是见识过的了。连精铁所铸的朴刀,都像切豆腐一样切开,他的脖子,能有精铁硬?
他也不想想,将作监和军器监集大顺最高科技,花费十年时间才铸造出来的绝世宝剑,乃是当世皇权的象征,如果没有削铁如泥的特性,那这尚方剑也太逊了。
汉子哭丧着脸,说道:“大哥。莫冲动,我说,我说!”
“快点,别聒噪!”秦明恶狠狠地说道。
突然,众人闻到一股膻味,仔细一看,原来是这汉子,居然吓得尿了裤子!“哈哈哈哈……”众人一阵耻笑,苏轼也不禁掩鼻莞尔。
秦明笑骂道:“你这厮,还道你是条好汉。却是一个不禁打的东西!你说不说,不说的话,一剑结果了你!”
“大爷饶命,是我们寨主要来劫你们的。不关我事啊!”汉子吓得小便失禁之下,什么都说了。
秦明倒是有点意外,皱着眉说道:“你们寨主是谁?你们的山寨在哪?”
“我们……我们寨主是巴山虎巴大金,我们山寨……在牛头山上……我说大哥,我都说了,你可以把剑拿开了吧……”汉子一脸谄媚地笑道。
秦明冷笑道:“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还没问你。你们寨主为何要来劫我们?我们与你们山寨无冤无仇,这么多人不劫,为何要来劫我们?”
汉子望着如秋水一般明亮的剑身,都快要哭了:“大爷,我们做山贼的,靠山吃山,不打劫喝西北风啊?我们有眼无珠,冲撞了各位大爷……大爷,你们大人有大量,不要同我们一般见识,就像放个屁一样,放了我吧……”
秦明和苏轼对望一眼,苏轼突然问道:“你们是从哪里盯上我们的?”
汉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从你们一进梓州,我们便盯上你们了。没办法,梓州这般穷,你们一路人衣着光鲜,谁都知道你们是有钱人啊……”
大伙一听,明白了。敢情这是衣着惹的祸啊!真是无妄之灾,苏轼苦笑地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一伙蟊贼,送官罢!”
秦明看了看天色,梓州肯定是锁了城门,进不去了,不由地问道:“城门都关了,怎么送官?”
苏轼说道:“绑在楼下柱子上,明日一早,便拿去送官。我们不是官差,不能草菅人命。再说了,便是官差,也要经过审问,才能定犯人的罪。随意杀人,那是藐视《大顺律》,不可取。”
秦明笑道:“大才子,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说完这句话,自然有皇家军校学员绑了这汉子,喝道:“走,没杀你算你走运!”
秦明叫住一个学员问道:“有人受伤吗?”他的潜台词是,如果对付这几个蟊贼,都有人受伤的话,秦明回去之后,肯定要好好训他们。不把他们的皮给训掉一层,秦明的脸面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没人受伤,其余弟兄,都在看着那些蟊贼……”
秦明这才释怀,叫来店小二,说道:“这些人,都是牛头山上的山贼,我们拿住了。且绑在楼下。明日鸡鸣后,自当拿去见官。店家你莫要害怕,这伙人作恶多端,总归是要受到《大顺律》制裁的……”
店小二连连点头,秦明却没有发现,那汉子和店小二交流的一个眼神,嘴角甚至扬起了不经意的笑容。
秦明没注意,可秦明身后的一个皇家军校学员却注意到了。这也是训练中学过的内容,作为探子,经常要化妆潜入敌占区,对于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透露出军情来,半点疏忽不得。
待得把这伙蟊贼,共计十二人都绑在楼下的桌子上后,那名学员才在秦明耳旁,把刚刚诡异的笑容讲给了秦明听。秦明一听,心中琢磨开来了:“难道说,这间店,是一间黑店不成?所谓牛头山巴山虎,都是不存在的,全都是这店小二串通蟊贼闹出来的事?”
那名学员点了点头,说道:“看样子很像,不然为何那汉子见到店小二之后,都不害怕了?更何况,那店小二听得楼上打了这么久,都没有上楼来看看,很不合常理啊!按理说,这是他的店,这般砸他店里的东西,他都不管。刚刚看到门坏了,他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苏轼听了,插嘴说道:“唯一的解释,那便是……”
三人合望一眼,轻轻地吐出两字来:“黑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绝对有问题!
秦明一拍大腿,恨声说道:“我就知道,从入了这间店开始,我就觉得有点不对路了。店小二虽然准备了饭菜,却一副爱要不要的模样,好似根本不在意我们这些客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根本就不在乎赚那点酒菜钱!”
苏轼和学员都看着马后炮的秦明,把秦明看得一阵尴尬,咳嗽了一声,说道:“怎么,难道我有说错了吗?”
苏轼和那名学员用眼神说道:“没错,你说得对!”
秦明知道自己有事后神仙的嫌疑,想到差点被一间黑店砍了脑袋,也是一阵后怕。苏轼轻声说道:“你且出去,告诉那些个弟兄,今晚小心点,敌人很是狡猾。今晚别睡得太死,我估计,这伙蟊贼来者不善,肯定不是劫财那般简单。”
那名学员得令,便出了房门。秦明此刻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心情,刚刚的遇险,让他知道了此行充满了危险,要是再玩世不恭下去,掉脑袋的就是他了。
秦明等到房间里就剩苏轼和他的时候,悄声说道:“大才子,既然是间黑店,不如我现在下去把那些蟊贼全都杀了,免得夜长梦多……”
苏轼连忙拉住了他,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他们真的作恶多端,总会有报应的时候。你虽然是皇家军校教习,可无故杀了人,还是要偿命的,不值得啊!”
秦明看到苏轼在这个时刻用起书生气来了,不由地哭笑不得:“苏大才子,刚刚你也看到了,要不是我躲得快,我早就被一刀砍死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拿人命当回事,你还为他们说情?要我说,一刀咔嚓了他们,好了事!”
苏轼用力地拉住他,沉声说道:“你忘了我们的公差吗?要是卷入到这场官司里面,身份岂不是要暴露了?我等小命不重要。要是坏了陛下大事,你我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到时候连累了家人,你我哭都没地方!”
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太重,提到了家人。秦明也蔫了。气呼呼地坐下来,倒了一杯水,狠狠地灌入肚子之后,闷声说道:“大才子,你学问高。我是讲不过你的。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伙人没安好心,要是出了什么事,你可莫要后悔就行。”
苏轼一副运筹帷幄之中的模样,悄声说道:“我就是让他们放松警惕,好看看幕后到底是谁在指使。秦大郎,我有一种感觉,我们的身份,好似早就被暴露了。但如今,敌在暗。我在明,敌人到底是谁,为何阻挠我等办案都不清楚。若是想完成圣上交待的差事,还是得先找到这幕后指使之人。”
秦明一愣,也悄声说道:“大才子,你是说顺藤摸瓜?”
苏轼点了点头,这时候,苏轼那聪明脑袋瓜子便开动起来了:“从一出京兆府,我便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从凤翔府一路到梓州城,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圣上的密旨说了,这拐卖孩童是经常有的事情,但为何我们进入梓州之后,却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谁有这么大能力。居然连钦差大臣要做的事,要走的路,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秦明听了,心中一阵狂跳,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但这个答案太过于骇人听闻,几次到了嘴边。秦明都说不出口来。苏轼沉声说道:“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吧?没错,我就是怀疑,朝中定然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踪,而这人在朝中的地位,肯定不低!”
秦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良久才说道:“大才子,你可有证据?”
苏轼冷笑道:“证据我是没有,但我有直觉。”
秦明苦笑道:“即便那幕后之人真的是朝中大臣,没凭没据的,你苏大才子,又如何能指证人家?我秦大郎虽然粗通文墨,但也知道《大顺律》是要讲究证据的,没有证据是万万不能的。”
苏轼狡黠一笑,说道:“证据很快便有了……”
秦明也不傻,立时便会意了:“大才子,你的意思是故意放那些蟊贼一条生路,幕后之人便会主动现身?”转念一想,他又否定了:“这不还是顺藤摸瓜嘛,再说了,若我是那幕后之人,这等事怎么会自个去做?当然要雇凶杀人,撇清自身。大才子,我看你啊,是失算了。幕后这人若真的是朝中大臣,定比你这初涉官场的毛头小子厉害多了。你想得到的事,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到时候蟊贼跑了,线索断了,看你往哪里哭去!”
苏轼神秘地摆了摆手,却没有说话。只见他移步到窗边,秦明听到一阵翅膀扑棱的声音,正纳闷的时候,苏轼却开了窗。只见一只灰白色的鸽子跳将进来,鸽子腿上似乎还绑着什么。
苏轼取下鸽子腿上的信件,看了看,然后递给秦明。自己却铺开一张宣纸,开始写起信来。
秦明一看,这信上就写了六个字“监察司已到位”,顿时明白了过来,惊呼出声道:“大才子,你也忒坏了,你这算是暗中搬救兵?”
苏轼笑而不语,把信写完吹干之后,再绑回在鸽子腿上,然后捧着鸽子,推开窗,让它自个飞去了。
飞鸽传书,这事秦明早有耳闻。可真正见到,这还是头一次。训练这种信鸽的难度很大,要是没有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是办不到的。
秦明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小官员都对监察司恨之入骨,花费如此巨大人力财力物力建立起来的信鸽系统,神出鬼没地传递着消息,哪一个心中有鬼的官员不怕?
秦明是一个军人,他首先想到的是,这种信鸽,能不能用在战场上?
苏轼见秦明愣住了,笑吟吟地夺过他手中的信件,凑在油灯下点燃了。待得一阵风吹过,纸灰散落一地,信件已经毁灭。
苏轼笑道:“监察司出手了,跟踪的事他们在行,就交给他们吧。我们只管办案就成,明日按照计划,去夔州!”
秦明一阵埋怨,说道:“苏大才子,你也太不仗义了。陛下都把监察司给你调用了,为何还要我们贴身保护你?这不是给我们难堪吗!论上战场,五十个监察士都不是我们这十几个人的对手。可论暗中保护这等事,我们又哪里够监察士了?”
苏轼想了想,说道:“你能想到的,陛下也一定想得到。陛下肯定有他自己的安排,监察司看起来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京兆府之外,好似也没太大作为。我们是需要监察司的帮忙,但更多时候,监察司只能在暗处帮我们。若是被那幕后之人知道了,肯定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了……算了,这是一种博弈,说了你也不懂,睡吧,明日还要赶路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
秦明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的时候,见到苏轼已然放下蚊帐,喃喃地说道:“你知道而已,圣上知不知道还两说呢……”
苏轼听得他的神神叨叨,权当没听见。赶了这么多天路,苏轼很快便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苏轼突然听到楼下大喊道:“走水啦,走水啦……”他一个激灵,翻起便起,抓起了抱在怀里的尚方剑,就要往外冲。
秦明几乎也同时起身,虽乱不慌,他拉住了慌慌张张的苏轼,喝道:“大才子,冷静些,现在先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苏轼这才稍稍镇静了下来,这时候,门外敲门声大作,一个学员大叫道:“头,快走吧,走水了!”
隐隐感觉有股热浪袭来,秦明大吃一惊。他是见识过火灾的威力的,要是被大火困住,想不死都难。这个年头,可是没有什么烧伤特效药的。即便救出来了,除非烧伤不重,不然都是等死的。这时候的房屋结构都是砖木结构,以木为主,极易点燃。一旦着了火,火势一起,想要扑灭,简直是不可能。
秦明抽出匕首,以最快的速度割破了被褥,然后拿过茶壶,把茶水倒在上面,捂住了口鼻,然后有丢了一块给苏轼,闷声说道:“走!”
苏轼已然六神无主,连忙跟了出去。只见一开门,一股热浪扑来。秦明定睛一看,这火势是从一楼烧上来的,再一看,原先绑在一楼的那些个蟊贼,都不见了!
是谁放的火?
秦明心中闪过一丝疑问,但很明显,现在要想从正门出去是不可能了。火势很快就会蔓延上来,唯今之计,只有从二楼往下跳,才能有一线生机。
秦明当机立断,下令道:“你们都从我的房间跳下去!”
皇家军校的学员们。都是经过有素的训练的,这区区一丈半的高度,难不倒他们。只见他们两人一队,纵身一跃。然后将将到地面的时候,顺势一个翻滚。
苏轼这才明白,为何陆承启对他们充满了信心。因为这些皇家军校的学员,每一个都是按照他设计出来的军师套路训练,为的便是训练出这个时代的特种兵。侦察。反侦察,敌后渗透,迂回穿插,传递情报,斩首行动……他们都有训练,而且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其中便包括如何在敌国的酒楼茶馆中狙杀敌国重要人物,不管得没得手,如何撤离的科目。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倒是苏轼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慌乱中失去了往日的英明神武,像一个无头苍蝇,被别人牵着走。
三队皇家军校学员们下去之后,秦明喝道:“大才子,你跳!”
苏轼愣了一下,刚想说什么的时候,秦明急道:“怕什么,他们会接住你的!快点啊,火势要过来了!”
话没说完,房间的门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隐隐还有股桐油的味道。
秦明大惊失色,失声叫道:“有人想将我们置于死地啊!”
苏轼还在磨蹭,秦明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抱起苏轼略有肥胖的身子。举重若轻的模样,喝道:“下面接着!”
苏轼只觉得身体像腾云驾雾一样,吓得都叫不出声来,差点把抱在怀中的尚方剑都丢了出去。下一刻,只觉得有人稳稳当当地接住了他,苏轼的灵魂才算回到了躯体之中。
紧接着。皇家军校的学员们一个个跳了下来,秦明亲自断后,把苏轼的行囊背好之后,也同样纵身一跃,然后一个打滚,根本没伤着半分毫毛。
苏轼见秦明把他的行囊背了出来,这才想起,陆承启给他的密旨还在行囊之中。若是到了紧急时刻,单凭这尚方剑,没有圣旨在手的话,他想要调动厢军,还是很困难的。
秦明把行囊交给苏轼,环顾了一下周围,发现一行十六人,全都到齐之后,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没拿吗?”
每个皇家军校学员身后,都背着一个行囊,异口同声地说道:“没有!”
秦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小兔崽子们,这次做得不错,总算没枉费我一番心机。”
苏轼脱离险境之后,总算恢复了一两分神采。只是惊吓过度的脸庞上,血色还是有点少。怔怔的看着被大火笼罩起来的客栈,喃喃地说道:“是谁想要致我们于死地?”
秦明冷笑一声,说道:“定然是那幕后黑手了,连桐油都洒了上去,分明是不给活路。还好我们机灵,不然的话,真的就成了烤全羊了!”
苏轼现如今状态不算很好,睡得迷迷糊糊间,差点被人烧成一团黑炭。又经过了腾云驾雾,脑袋里的聪明才智,似乎还停留在客栈里面,听着秦明的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应好。
不过,苏轼到底是苏轼,心态调整得很快。不一会,苏轼的思路便慢慢回来了:“秦大郎,你有没有看到别的人走出来?”
秦明一愣,他只是在想,谁这么想他们死,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此刻,一个皇家军校的学员说道:“苏大才子,我起来的时候,没有发现客栈里面有人呼救,也没有惨叫声。想来没人会睡得那么死,那么大声的叫走水,死人都听得到了。”
秦明冷笑道:“好大的手笔,搭上一间客栈,都要致我们于死地,这是有多大仇啊?”
此时,被全部淋上桐油的客栈,已成一片火海。苏轼怔怔地望着一片通红的火势,照亮了半边天,心中念头急转,可半天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有人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而且想要杀死他们。苏轼就想不明白了,他们为何不在酒菜里面下药,非得先是派出一伙蟊贼来杀他们,然后又放火烧楼呢?
秦明听了苏轼的疑问,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那个学员的脑筋转得快:“难道这幕后黑手是用这手段告诉我们,不要再查下去了?”
秦明眼前一亮:“对,他就是在说,再查下去的话,下一次就是来真的了!”
苏轼闻言,没有言语,只是呆呆地看着化作一片瓦砾的客栈,仔细思索着里面的线索。过了好一会,苏轼想到一个很重要的破绽,突然开声问道:“那么喊走水的,又是谁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龙颜震怒
秦明一愣,说道:“不是监察士他们吗?”
苏轼也愣了一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对啊,按理说,监察士早就在附近了。可他们为何没有阻止他们放火呢?”
秦明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别说人,鬼影都没有一个,大才子,你问我,我问谁去?要不我们回梓州城,找到监察司一问便知了。”
苏轼摇了摇头,说道:“此地疑点还有许多,我没有想通。等火势歇了,我要进去翻看一次,不然我不甘心。”被人算计了两次,还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苏轼到底还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人这般欺负,这一口气是怎么都咽不下去。
秦明看了看天色,估摸现在也不过是寅时左右,要等到天亮,还有一个时辰。此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再中了埋伏,说不定真的会全军覆没。秦明也默认了这个结果,起码在这里,还有点火光,黑暗中心里面也算是有个着落。
火势笼罩了整个客栈之后,慢慢地减弱了。毕竟昨日才下过雨,即便客栈内部很干燥,也浇上了桐油,可一时半会是烧不掉整个客栈的。
再加上这个客栈的厨房不在客栈里面,而是在客栈外面,一时半会还波及不到。只是火势太大,热浪逼人之下,接近不得而已。
又过了半个时辰,火势已经渐渐熄灭了。只剩下零星的火苗,还有烧红了的木头。见火势一小,苏轼立即前往厨房。刚进厨房,便闻到一股血腥味。苏轼连忙加快了脚步,推开柴房门一看,三个被剥得赤条条的汉子,倒在了血泊之中。
秦明一进来,也愣住了。苏轼蹲下来,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三人手中都有着厚厚的茧。心中登时明亮了:“秦大郎,我们看到的店小二,不是真的!”
秦明也明白了过来:“没错,真的店小二。已经被人杀了。这三人,一人是厨子,一人是小二,一人是掌柜的,都被人预先杀死。然后放在柴房之中,专门候着我们送上门来。”
苏轼一阵后怕,若是这伙蟊贼的武艺再好一点,计谋再狠一点,恐怕倒下的就不止这三人了。
秦明问道:“现如今怎么办?”
苏轼白了他一眼,说道:“还能怎么办,报官啊!”
余下的皇家军校学员也沉默了,此行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似乎从进入梓州城开始,便有一张专门针对他们的网开始洒了下来。他们就像网中的鱼。想要挣脱,却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众人掩盖起了柴房,稍稍阻挡了一下浓厚的血腥味。而后,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都在等着天亮。
时间缓缓地流逝着,黎明前的黑暗过去后,天终于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借着幽幽的亮光,苏轼踏入了被烧成空壳子的客栈,开始搜寻着有用的证据。
但一场大火过后,任何痕迹都消失了。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个客栈的空壳。弄得满手火灰,却毫无发现的众人,再一次回到厨房,洗漱一遍之后。便启程去梓州城报官了。
两日后,通过监察司的渠道,远在京兆府,长安城,皇宫之内的陆承启,接到了苏轼他们遇险的报告。这是监察司第一时间呈上去的。列为了最高机密。
陆承启弄掉火漆之后,摊开暗报一看,登时大怒。苏轼的身份如此保密,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得知了他们的行踪和目的?连朝廷钦差都敢谋杀,难道这些人贩子的胆子,已经大到这等地步了吗?
陆承启不敢想象,在大顺一片繁荣的景象下面,居然是如此的暗流涌动。这些人,连钦差都明目张胆的要杀,还假借贼人之手,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啊!
不过,越是这样,就越是说明了,陆承启派苏轼出去是对的。此举,确实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人如此丧心病狂,也证明了幕后黑手,定然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消息又怎么会这么灵通?
陆承启并不是天才,但智商、情商也还在正常人的范畴之内。事情明显到这个地步,他要是再想不到,就枉做了这么久皇帝了。
“苏东坡接连遇险,要不要给他再多点保护的人?”这个念头,陆承启一闪而过,很快又否定了。很明显,此刻战场,不仅仅是在梓州路、夔州路那边了,连带着朝廷里,都是战场。
一边的战场,是苏轼主导;而朝廷里的战场,则是陆承启在后面给予苏轼支持,尽可能稳住局势,同时在长安城中展开排查,一切的可疑人都要监管起来。
正当陆承启在腹中构思着如何揪出这个幕后黑手的时候,苏轼的奏疏也后脚到了。陆承启拆开一看,发现苏轼的奏疏,尽是报喜不报忧。陆承启也知道,要是苏轼求援的话,那就显得他自己无能了。哪一个臣子,肯在皇帝面前承认自己无能?那不是自断仕途嘛!即便苏轼生性耿直,也不会耿直到这个地步。
陆承启看完奏疏之后,注意到一件事,那便是梓州路的土地兼并,似乎演变到了一个微妙的时刻。大部分自耕农,在历代子孙分家之后,已经开始养不活一家人了。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地主有田,但缺少劳动力;农民有劳动力,却缺少田地。下一步演变,便是缺少田地的农民,不得不成为佃农,为地主耕田,受到地主的剥削。
“这件事,是要开始铺垫了……”陆承启喃喃地说道。
思虑良久,陆承启摊开了一张宣旨,提笔写了一道密旨,唤来小黄门送到监察司,对监察司司长许景淳亲自宣旨,不得有第二人在场。
小黄门领旨而去之后,陆承启又拿起了桌面上的一封奏折,脸上露出一个苦笑:“嘿,我赚钱的本领不差,花钱的本领,更是空前绝后啊!”
原来,这是户部呈给他的奏折,林镇中亲笔写道,国库盈余仅剩两百万贯了。陆承启原先也不信,几千万贯钱就这么没了,还撑不到一年时间。可林镇中把花费的林林总总都列进去之后,陆承启看到,出征、治河、造船、军器监、俸禄……哪一项不是庞大的支出?
“看来,又是时候开蹴鞠福彩了……”此刻,距离八月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商税一时半会又入不了国库,想要迅速敛财,还是蹴鞠福彩来钱快。
“用什么借口好呢?对了,治河!”陆承启想到这,微微一笑。黄河永远是下游百姓的痛,经常有家不能回。用治河的名义开办蹴鞠福彩,肯定能迅速集聚巨资。况且,陆承启也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现在真的很需要钱去开挖运河。这笔钱也确实会用在治河之上,他并没有说谎。(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再开蹴鞠联赛
翌日,《大顺民报》刊登了一条令京兆府彩民都异常兴奋的消息。自打春耕以来,便偃旗息鼓的蹴鞠联赛,又再一次开启了!
这可是多少人的发财梦啊!运气好的话,中个几十贯,一年的收入就进荷包了。而且当面兑换,不记名,童叟无欺,在这个舆论不发达的年代,靠着口口相传,竟然也创下了蹴鞠联赛开赛半年,就创收过千万贯的记录。
现如今,蹴鞠联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顺民报》上刊登了,由于联赛开早了两个月,所以采取升降级赛制。也就是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来保证竞争的顶级性和公平性。
《大顺民报》上指出,上一个赛季,处在甲级联赛的最后两名,掉级到乙级联赛去。而提早两个月开赛,就是要在乙级联赛中,经过每每两场的角逐,积分最高的两支队伍,则进入甲级联赛。
分级比赛的待遇区别,在于夺冠的待遇不同。乙级联赛夺冠,只有区区一千贯奖金,这不能算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可甲级联赛的冠军,却有一万贯的奖金,而且是每个人一万贯!
这丰厚的奖励,让许多人都心动了。但《大顺民报》刊登了,参赛队伍,需要经过太医院的身体检查,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报名。且报名要以俱乐部的名义报名,私人的名义是不行的。报名的时候,要填写一份合同,确保遵守蹴鞠规则,尊重裁判判罚,不做有违蹴鞠道德精神的事,服从管理等等。官府有感上一个赛季蹴鞠联赛的混乱,所以专门成立了一个蹴鞠部,隶属刑部,进行管理。为何是隶属刑部?报纸上解释说了,蹴鞠福彩的管理,还是在户部。但是对蹴鞠联赛的管理,却要落在刑部身上了。术业有专攻,对于维持秩序,还是刑部来得专业一些。刑部也会培养专业的裁判。以及维持秩序的人员。这都出于陆承启的考虑,户部和刑部相互掣肘,免得蹴鞠联赛弄得像后世的某协一样,堂堂十几亿人的大国,就找不出十一个能踢球的。
银河蹴鞠场外。很多人听着识字秀才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