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是反击的时候了!

    “敌人远道而来,疲惫之师也,当可一举克之!”

    霎时间,折克行已经决定,要趁敌人立足不稳,率先出城攻击。毫不疑迟,折克行立即让士卒去点烽火,升狼烟,准备将先前布下的大网,开始慢慢收紧!一旦形成合围,这十万安南大军,在劫难逃!(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敌

    “太尉,已经把露布射入城内了!”

    听着士卒的回报,郭擎日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还是李将军这露布写得好啊,这可就算是师出有名了。说实话,我可是没有这般文采。”

    郭擎日口中的李将军,自然便是李常杰了。李常杰连忙谦虚地说道:“太尉过奖了,常杰愧受……”

    一旁的陈改看了,心中愤愤地想着:“得意甚么,还不就是个阉人?”他眼里的嫉妒,谁都看得出来。

    “过得片刻,瓦解了汉狗的军心,再行攻城不迟。陈将军的先锋军,战了多时,已然疲乏。不如李将军,你率一万人马,进攻钦州城?”郭擎日知道,陈改心比天高,能力却稍显不足。眼瞅着钦州城不过几千守军,他两万人还拿不下来,换做是别个,郭擎日早就阵前斩将了。奈何陈改地位虽然低过他,但甚是受到李日尊的看重,轻易动不得。

    郭擎日这话一出,陈改连忙大叫道:“太尉,我等先锋军虽然与汉狗大战多时,但眼看城破在即,岂能换将?我不服,请太尉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定能攻破钦州城,提守城大将头颅来见!”

    这话说得也在情在理,看那钦州城西门,城门都被薪火车给烧去了大半,露出了里面的沙袋。似乎只要把沙袋推开,就能攻入城内了。知道的人明白,别看这沙袋阵很好突破,但真的打起来,能有多少士卒能冲到城门下就不得而知了。就算能冲到城门下,又哪里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把沙袋搬开?不知道的人,只是看到城门破损,似乎只要稍稍加把劲,就能攻入城去了……

    李常杰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地形后,微微颔首,却没有搭腔。唯有陈改,这“据理力争”,弄得郭擎日有点不耐烦了:“你们两个都想出战,但兵力只够一人率领啊?这样罢,你们两个都别去了,让侬将军去好了!”

    郭擎日口中的侬将军,是一个三五大粗的汉子,浑身甲胄,手持一柄大斧,名字就做侬宗亶。

    陈改听了这话,没有再闹。只要不是李常杰领军,他怎么样都行。至于侬宗亶,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辈,翻不了什么大浪。“得令……”陈改装作有气无力的模样,但其实心中暗暗得意:“我没有打下钦州城,你也别想抢功劳!”

    郭擎日转头问李常杰道:“李将军,依你所见呢?”

    李常杰皱眉说道:“太尉,依我看,钦州城中恐怕有诈!”

    陈改一听,忍不住冷笑讥讽道:“有什么诈,是你怕了汉狗吧?”

    李常杰没有理他,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若钦州城内只有几千守军,为何每次攻城下来,城上的汉军还是这么多?”

    陈改一愣,这个他倒是没有想到。“城墙上,加上敌楼,不过能放置千余人。每个方向上都有一千余,总共不过四千兵马。若真的是甚么大顺厢军,又怎么能抵得住我交趾精兵全力攻城?再者,城中士卒穿着,与以往厢军大相径庭,依我所见,这并非厢军,城中亦非只有几千守军。兵书上有云,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敌我差距本来便在五倍,陈将军都未曾攻得下来,想来必有蹊跷……”

    李常杰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城墙上的烽火台,缓缓点起了狼烟。

    浓厚乌黑的狼烟,扶摇直上,在白日里,几十里外都能清楚地看见。

    “狼烟?为什么汉狗先前不点狼烟,现在却点狼烟了?”

    陈改心中一惊,却不想说出来,免得郭擎日认为这些汉人是怕了这十万大军,才点的狼烟。

    “现在才想着求救,不嫌迟了些么?”郭擎日冷笑一声说道。

    李常杰皱眉道:“太尉,这其中怕是有诈!”

    一直没有说话的侬宗亶一舞手中大斧,怒目圆睁道:“有甚么诈?待我去砍翻他们,看他们有没有诈!”

    说罢,一夹跨下坐骑,那马吃痛,稀溜溜地直起前腿,风一样跑了出来。侬宗亶哈哈大笑道:“随我来!”

    身后一万交趾士卒,立时跟了上去。郭擎日把手高举一挥,那几面大鼓被敲响了。令人兴奋的鼓点,一直催促着交趾士卒往钦州城攻去。

    钦州城没有一点动静,似乎真的成了一座死城一样,寂静得让人觉得可怖。

    真正有大战经验的将领,最怕的不是喊杀声震天的战场,甚至能在这喧闹的场景下酣睡。但是没有任何声响的战场,他们却觉得异常可怖,好似一条毒蛇,隐匿在暗处,趁你不注意的时候,猛地蹿出来,一下就咬中你的要害。

    李常杰觉得不对劲,只是出于直觉。这钦州城太安静了,十万人到来,汉人怎么都不会这个动静的。要不大开城门投降,要不就是各个大小军官鼓劲打气,让士卒保持士气,反正都不会这么安静。这么安静,很大几率是内中有隐情。

    “难道是伏兵?”

    李常杰心中一凛,仔细地观察起周遭地形来。但他看来看去,这钦州城一面靠水,其余三面都是一马平川,没有埋伏的可能。

    “难道是我多疑了?”

    李常杰这个念头刚落下,侬宗亶一马当先,已经冲过护城河了。

    这时候,钦州城西城门里面的沙袋突然出现松动,紧接着“轰”的一声响,沙袋被推出老远,城内整齐地出现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军容肃整,刀枪锃亮,出了城门后,迅速列队,成为三排。

    侬宗亶心中惊疑,勒马不前,静待还有什么变化。

    “汉狗在搞什么鬼?”

    侬宗亶的念头刚落下,一员大将,策马缓缓步行出来。好一员大将!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剑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手中提着虎头点钢枪,枪刃寒光逼人,如此威武的将军,让人打心底腾出一股不敢与之对敌的念头。

    侬宗亶虽然鲁莽,但也不是真正的蠢货。他身后的士卒,少有渡过护城河的,他只有静待士卒到得差不多后,才开声问道:“来将通名!”说得居然是停正宗的汉话。其实交趾自中国分出,不过两百余年的时间,当地人还是多以汉话为主。侬宗亶会说汉话,皆因他的父亲是广源州州牧,自小便学会汉话。(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时间

    只见这员大将缓缓地来到阵前,勒住了蠢蠢欲动的战马,剑眉一扬,星眸中精光爆闪:“我乃大顺大同府团练使折克行,你是何人?”

    侬宗亶冷笑一声:“我乃大越武胜将军侬宗亶(李圣宗于崇兴大宝六年即公元1054年将国号“大瞿越”改为“大越”,在更改国名之前,李朝的对外扩张已经十分露骨,而称为“大越”之后,李朝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得更加嚣张,达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你一个小小团练使,如何敢与我斗将?快去让你家主将出来,我的斧下,不杀小将!”

    而在护城河后,李常杰似乎明白过来了。原来汉人这是黔驴技穷,准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不然的话,为何要出城迎战?

    观那出城的士卒,仅有两千余人,料想是城中仅剩的预备队了。李常杰放了心,慢慢地说道:“太尉,看来先前是我多虑了……”

    陈改冷笑一声,没有说话。郭擎日也看出了当前的形势,忧心忡忡地说道:“汉狗背水一战,哀兵必胜啊!”

    李常杰笑道:“无妨,太尉只管宽心,区区几千人,岂能翻了天?依我看,这些汉人是没有箭矢,知道守不久了,唯有死战耳!”

    陈改还是冷笑,没有说话。郭擎日却点了点头,说道:“李将军说的是!”

    阵前,折克行不置可否,骑在马上,好整以暇,似乎没有听到侬宗亶的话一样。

    侬宗亶到底是个莽夫,见折克行这么轻视他,气得毛发倒竖,哇哇乱叫:“既然你想死,我成全你!”说罢,一夹跨下战马,猛地冲了过去。沉重的大斧,被他舞得虎虎生风,沛莫能御的模样。

    折克行见敌动了,他也动。也不见怎么动作,他跨下的战马就开始猛地加速,远处的李常杰一见,赞道:“好骑术!”

    想想也是,折克行自小开始骑马,在大同府上,更有多时不曾下马,马上功夫比之契丹人都不弱,岂是这些交趾人能比的?

    只见折克行挺起虎头点钢枪,执住三分一的枪身,猛地冲了出去,遥指侬宗亶的胸口。

    说时迟,那时快,两马很快便冲近了。枪长斧短,侬宗亶的大斧在乱战中或许能占很大的便宜,但是在斗将时,却不够长,不够强。折克行深知这一点,就是欺负侬宗亶的大斧短,猛地刺出一枪。

    侬宗亶原先还不以为然,一个“瘦弱”的小将,能有多大力气?他一斧头磕开点钢枪,接着两马之势,再顺势一带斧刃,就能把折克行开膛破肚了。

    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作为折家将最出色的这一代传人,折克行其非泛泛?侬宗亶是瞧得很准,用力一磕,却觉得这点钢枪稳如泰山,只是稍稍带离了一下方向,并没有磕开!!!

    “糟了!!!”

    侬宗亶知道自己计算有误,脑袋里刚闪过这个念头,那点钢枪已经扎入他的肩膀处。鲜血登时顺着枪刃上的血槽,激射而出。折克行再用力一挑,侬宗亶便大叫一声:“啊!!!”翻身落了马,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马势太快,当折克行急急勒转马头,想要回去补上一枪的时候,却见倒地的侬宗亶猛地一蹿,连丢在地上的大斧都不要了,攀上了往回跑的战马,逃也似的打马狂奔回营。双方士卒都惊愕地说不出话来,不曾想这个口出狂言的悍将,居然这般不堪一击。

    折克行也不追,冷笑一声:“呸,脓包一个!”紧接着,高声对着交趾大营方向喊道:“李常杰,我知道你在这里,可敢出来与我一战?”

    李常杰躲在中军,从头至尾看到了折克行的枪法,心中已经明了。这员小将,乃是来者不善。一手枪法炉火纯青,他万万是比不得的。要是在马下,或许他还能呈一番威风。但马上和马下,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本来李常杰不想应战的,但他作为交趾人心中的战神,既然对方都开口讨战了,他还不出战,那就弱了士气。冷兵器时期,士气充足的一方,以少胜多的战例不算少见,李常杰深知这一点。

    这时,侬宗亶拍马回营,只见这好好的一条大汉,居然在短时间内脸青口唇白,气息虚弱:“将军,这小将……忒厉害,我不是对手……”

    李常杰缓缓地说道:“我知道了,取我兵器来,让我好好会一会这个小将,看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此话刚刚说罢,交趾大军中便响起一阵呼声。亲兵取过他的兵刃,却是一件奇异的兵刃。只见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称之为正锋。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尾端还装有棱状铁钻,整件兵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李常杰这种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李常杰接过兵刃后,缓缓地骑马过了护城河,越众而出。

    折克行一见他拿的兵刃,登时起了戒心。原来,这件奇异的兵刃,叫做镗,好似叉一样,但装在长枪上。镋长一尺半,分为三叉,每叉有三刺,其叉头形似枪头,呈扁平状,两侧犬向外平伸,每叉左右有一小叉呈弧形环抱,所以又叫九曲镗。手上没有过人功夫,是不敢使这奇异兵刃的。也只有折克行出身将门世家,才知道这兵器的来历。

    折克行心道:“原本只想着拖延几刻钟,不曾想那个什么侬宗亶,居然这么不堪打。现在便是想示弱,可这李常杰看来武艺高强,不是善茬,这该如何是好?”原来,折克行与伏兵约好,点狼烟为进攻信号。因为城外伏兵较远,过来需要时间。所以折克行便想出了一招阵前斗将,用来拖延时间。

    但人算不如天算,侬宗亶如此脓包,折克行没有想到。只一个照面,便把他挑落马下了。现在出来一个李常杰,看样子比侬宗亶厉害很多,折克行就是想放水,也不敢啊!

    “罢了,不如阵前杀敌算了!”折克行打定了主意,挺枪一指李常杰:“李常杰,你上次入侵大顺,杀钦州、邕州、廉州百姓无算,今日我要你血债血偿!”

    李常杰冷笑一声:“李某大好头颅在此,你要是有本事,就拿去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五章:伏兵尽起

    斗将,永远是激起双方士气的有效手段。哪怕大顺军队历来在战场上讲求统军列阵的严整,但出色的个人战技与应变能力,亦足以构成一场战役的成败关键。作为两军混战前的序幕,斗将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哪一方获胜。

    大顺立国之后,阵前斗将的比例大大减少了,往往是采用弓弩齐发的形势,以盾牌步兵放在两翼,阻止敌军骑兵突袭。这也是大顺缺马的缘故,要是有马可骑,谁想以步挡骑啊!这不是让血肉之躯,去抵抗飞驰而来的飞骑吗!模式化的战斗,却并未把阵前斗将这个传统抛弃。《武经总要·百战奇法》有云:“凡与敌战,营垒相远,势力相均,可轻骑挑攻之,矢兵以待之,其军可破。若敌用此谋,我不可以全气击之,法日远而挑战,欲人之进也。”也就是说,每当敌我实力均等,尚存相当作战距离,一方会先遣轻骑作主动挑衅,从而测试敌军虚实。

    值得注意的是,彼方虽深谙来者的试探动机,惟于不肯示弱下,依然愿意派员应战,正因为如此,往往会触发格斗的局面。在一决胜负的共同心理下,胜者乘胜追击,败者丧师而逃,形势立时成为强弱立判的转折点。阵前斗将的重要性,显然可见。

    但大顺将领,自太祖之后,往往由文官担任。文人写文章还行,指挥战斗是胡来,至于阵前斗将,那更是不可能的了。让文人去杀一只鸡,说不定还不敢下手,让他拿着刀去和人决斗,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爽快些。斗将文化的衰落,与文人领军,有这密不可分的缘故。当然,更是因为大顺的弓弩,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往往还有数十步的距离,就能决出胜负。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去阵前斗将?

    阵前斗将虽不常见,然而这并不代表汉人不喜欢猛将。军队之中,往往是以勇武排资论辈的。你说得再动听,手下没有真功夫,莫说其他军官会服你,就连士卒也不会服你!

    折克行出身将门世家,一手枪法炉火纯青。他也深谙斗将之法,知道要放对的这个李常杰是高手,绝不会掉以轻心,而是拿出了十二分精气神来,仔细地观察李常杰的动作。

    李常杰也是知道,眼前这个汉将,虽然“名不见经传”,一手枪法不容小觑,也暗暗留了心眼。

    两人纵马上前,却也只是让马匹慢慢上去,并没有加速。因为他们都知道,对面是真正的高手。斗将不仅关乎个人声誉,也关乎一场战斗的胜败,双方都输不起。折克行输了,被交趾人破城,那他的军旅生涯估计也就到头了,说不定还要当场身死;李常杰也是如此,交趾人输了这一仗,根本翻不了身,说不定还没逃回交趾,就被追杀至死了。

    双方士卒,都大声呐喊起来。各自阵中,更有鼓手敲起了催战鼓点,就连两人跨下的战马,都有些不耐烦地打了几个响鼻。

    蓦地,两人心意相通一般,几乎同时纵马驰奔,挺起各自兵刃,往对方要害招呼过去。

    两马闪电般交错了一下,快到只能听到兵刃的交击声,却瞧不清楚战况。

    却见两人急忙勒转马头,又缠斗在了一块。

    好生厉害!

    只见枪来镗往,飞沙走石,人喊马嘶。枪势如龙,镗来如电,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斗得难解难分。

    折克行心道:“这个刽子手,手上功夫还真不是盖的!”

    李常杰心道:“好生厉害的枪法,使出了全力,才堪堪抵得住!不成,要是败了,我大越十万大军就危险了……”

    两人有各自的心思,都拿出了真本事,打得那叫一个胶着,那叫一个激烈!虽然使出了真本事的两人,打得不算好看。但在内行眼中,却看得心惊胆战,手中全都是汗。两人招招致命,稍有不慎,就是当场身死的后果。奈何两人武技太过接近,一时间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正缠斗间,李常杰突然瞥见,似乎远处起了烟尘。

    起先他还觉得没有什么,突然,他想起兵书上有云:“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难道这些汉狗,居然设下了伏兵?”

    李常杰心中一惊,手下登时乱了分寸。折克行瞧得真切,怒喝一声:“着!”

    李常杰只见寒光一闪,连忙偏了偏头,却被枪尖挑飞了铁盔,直飞到了空中。“哎呀”一声,李常杰藏在铁盔中的头发散了开来,披头散发的,好不狼狈!

    “好!!!”

    禁军士卒见了此状,连声叫好。那交趾士卒见了,面若死灰,郭擎日也让士卒加紧防备,谨防汉人突袭。

    就在这时,斥候突然自远处疾驰而来,浑身浴血:“报!!!西南五里外发现汉军!”

    “报!!!西北五里外发现两千余骑汉军!”

    “报!!!正西五里外发现两千余骑汉军!”

    “报!!!正北五里外发现两千余骑汉军!”

    ……

    太尉郭擎日愣在当场:“甚么?!”他不敢相信,怎么大顺的大军来得如此之快?一时间也顾不上李常杰了,郭擎日连忙下令道:“快,后队做前队,就地防守来犯之敌!”

    郭擎日也品味过来了,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幌子,真正的杀着,应当就是这些伏兵。他恨恨地挥了一下手中钢剑,砍在了空气中:“这汉狗,好生狡猾!”

    陈改不以为然地说道:“太尉何须惊慌?汉狗加起来不过一万人马,我等足有十万大军,何须生俱?”(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诡道也

    郭擎日一愣,似乎真的是这般。就算大顺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他们足足有十万大军,何须惧怕?但郭擎日和陈改都选择性地忘记了,他们的“十万大军”,不过仅有三万多人,不到四万人是战兵罢了,其余都是随军民夫。要是真的打起来,这些民夫帮不了忙不说,还可能添乱!

    “陈将军说的是,不如你就率本部出战,好让这些汉狗瞧瞧,我大越军队之雄风!”郭擎日定了定神,恢复了从容不迫说道。

    “得令!”

    陈改说了这么多,就想讨个差事而已。先前他看到李常杰被大顺一员小将弄得狼狈不堪,心中正畅快之际,又接了这道军令,更是喜不自胜。若是将这万余汉军尽数歼灭,立下的功劳,当可算是第一功了吧?

    陈改没来得及细想,便点起本部兵马,尽数扑了上前。

    郭擎日见到陈改领军而去后,才稍稍松了口气,转移注意力,关注起钦州城下的大战来。

    先前李常杰心神被慑,差点丢了性命。幸亏他武技高强,虽处劣势之中,却也守得稳健。折克行枪法犀利,但却攻不进去,两人又渐渐胶着了起来,打得不可开交。

    折克行心中早就算好了时间,只消半个时辰,伏兵便到,介时城中尽出大军,定能将这十万交趾人留在钦州城下。但此刻已经将将到半个时辰了,他却连李常杰都拿不下来,怎么能率军突击?心中思索道:“这厮果然厉害,轻易奈他不何。不如先示弱一番,好诈败使用拖刀计?”

    折克行是个智勇双全的战将,一想好对策,立即便施展出来。

    李常杰只觉得压力一松,心中才稍稍宽慰:“这小将怎生弱了这般多?对了,我俩打了将将一时三刻,他料来是乏了,气力不济!”李常杰再仔细观察,越看越像。“这小将虽然武技高强,但气力不济,再待他乏些,我便斩他落马,好一举夺城!”

    两人心中都有计较,都在算计的对方。折克行见李常杰异常老练,居然没有上当,心一发狠,渐渐地再显得弱了半分。演戏演到这里,已经很危险了。高手过招,往往胜负就在一招半式。

    李常杰见折克行“不由自主”地弱了气力,心道:“果不出我所料!”

    说时迟,那时快,李常杰怒喝一声,举镗硬扛了折克行刺来的一枪,折克行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点钢枪差点脱手而出。李常杰得理不饶人,连续横扫直刺过来,弄得折克行“左挡右封”,差点没被打落下马来。

    形势突然逆转,让双方士卒都吃了一惊。

    “将军危险!”禁军士卒都显露出担忧的神色来,更有甚者,已经举起了洪祥式步枪,瞄准了正在缠斗的两人,却不敢开枪。这两人贴的太紧,要是打错了人,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且慢,少爷是不会输的!”

    折克行带来的亲兵,信誓旦旦地说道。这亲兵很了解折克行的武技,知道折克行这是故意示弱,好施展一招回马枪。但是他又不能点破,点破的话,这李常杰就会有提防了。

    场中形势,果然如同亲兵所料一样,折克行渐渐不敌,且战且走,李常杰却穷追不舍。眼见两人的距离拉开了些,交趾大军传来一阵欢呼声,郭擎日更是大喜过望:“传令,擂鼓,进军!”

    鼓声隆隆,几万交趾士卒听了这鼓声,就好似吃了兴奋剂一样,猛地往前冲。折克行一愣,他没有想到交趾人这么轻率,不过他也没有惊慌,心道:“来得好啊,靠得越近,就越快见阎王!”

    眼瞅着李常杰要追到禁军阵前了,折克行已经暗暗握紧了点钢枪,正准备施展回马枪的时候,李常杰出人意料地勒马不追了。原来,李常杰已经从兴奋中回过神来:“这小将一点都不惊慌,看来先前气力不济,应当是装的!”

    是啊,交趾大军进攻,折克行又“败下阵来”,应当是很惊慌失措才是。折克行却闲庭信步一样,拍马“逃”回了阵前。李常杰留多了一个心眼,才没有堕入计中。

    折克行没有料到,这李常杰这么精明,居然不追了,威力最大的回马枪都使不出来,让他好生郁闷。要是勒转马头回去再战的话,李常杰肯定明白了他是假装的,那时候就更难以收拾他了。他们两人实力相当,就是再战一个时辰,都未必分出胜负来。

    正当折克行调转马头,犹豫着要不要上前的时候,“啪!!!”的一声枪响,再一看那边李常杰,就缓缓地坠下马来!

    “好枪法!不愧是火枪队队长!”

    禁军中,爆发出了一阵喝彩声。

    只见一个校尉甲胄的禁军,端着洪祥式步枪,枪口上还冒着淡淡地硝烟。

    折克行早就知道了,小皇帝弄出了一种新型兵器,能在百步外取人性命。但他没想到,他战了半天都没打得过的李常杰,居然倒在了洪祥式步枪下。“这火器,也太厉害了!再这样下去,还要武技作甚?”折克行心中有点不快,但他也明白,兵者,诡道也,能打得赢就好,管他用的是什么招数。成王败寇的规则,历朝历代都没啥两样。

    “太保!!!”

    李常杰的亲兵,见李常杰突然坠马,吓得魂飞九天,连忙上前,要抢李常杰回去。一时间,交趾士卒似乎也发现了前面有点不对劲,就连奔跑的步伐都放慢了下来。哪怕后面鼓声隆隆,不停地催促冲锋,他们都迈不动脚步。

    这都是因为李常杰坠马坠得太过异常了,他们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人最害怕的,往往是未知的事情,一如鬼神,都能把人吓得半死。交趾人停住脚步,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世上真正不怕死的人,还是少数。

    郭擎日在马上,也瞧不清是怎么回事,怒骂道:“前面都是金银珠宝,粮食美婢,为何你们都不要?”

    听了这话,才有士卒将信将疑地迈出脚步……

    折克行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猛地喝道:“击鼓,进军!!!”(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七章:合围!

    李常杰坠马,就如同瘟疫一样,恐慌的情绪,从前方交趾士卒开始蔓延,一直延续开来。

    太尉郭擎日见前方士卒听着鼓声,都没有上前冲,怒道:“怎生回事?为何不冲?”

    这时,一阵骚乱自前方传来,呼声越来越大,郭擎日隐隐听见,似乎大家都在喊:“太保阵亡了,太保阵亡了……”

    郭擎日一惊,太保指的是李常杰,这是交趾人都知道的事情。他阵亡了,不就等于前面已经战败了吗?要知道,李常杰可是交趾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常杰死了,也就等于交趾军心涣散了。

    郭擎日吓得魂不附体:“这……这怎么可能……”

    李常杰是他挂帅出征的信心保障,李常杰死了,不管是对郭擎日,还是对交趾大军,都是一个致命打击。

    “杀!!!”

    前方喊杀声震天,郭擎日却充耳不闻,兀自喃喃地说道:“李太保死了,我怎么向陛下交待啊?”

    要是郭擎日知道此时李日尊已经弃了升龙城独自逃命的话,估计他就不会这么说了,反而是转身就跑。连皇帝都跑了,他还愣着,给人砍啊?

    “太尉,太尉,汉狗攻势太猛,我们抵挡不住了!”

    郭擎日被亲兵连声叫唤,总算清醒过来。

    “快,让士卒都顶上去!”

    那亲兵带着哭腔说道:“太尉,不行啊,汉狗会使妖法,用几根烧火棍,就把人打死了。我们就算拼命,也冲不到他们前面去……”

    就在这时,后面要飞马来报:“汉狗骑兵攻势太猛了,先锋陈将军挡不住了,让我告诉太尉,尽早突出重围!”

    郭擎日听了这话,差点没有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汉狗哪里来那么多兵马?!”

    亲兵哭丧着脸说道:“太尉,我们都中计了,钦州城内的汉狗,起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