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能看着这些人逃窜,徒负呼呼。

    新式战船靠近升龙城后,升龙城已经紧闭起城门了,还把吊桥升了起来。宽阔的护城河,就像一道天堑一样,阻隔了新式战船通往升龙城的道路。

    升龙城内,龙德宫中,李日尊还枕在倚兰元妃的玉臂上酣睡,完全不知道大顺已经遣来天兵天将,兵临城下了。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日尊被这一声喊,从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睡眼,满脸怒气地问道:“谁在外间大呼小叫,扰朕清梦?”

    倚兰元妃用玉臂揽着李日尊,娇躯上春光乍泄,惹得李日尊心跳一阵加速。倚兰元妃很是享受李日尊灼热的眼神,媚眼如丝地说道:“陛下,这些宦官不懂事,你就别生气了,臣妾出去教训一番便是……”她话音尚未落,一个衣冠不整的宦官便撞进门来,跪倒在地。

    “陛下,大事不好了,大顺的大军,打过来了!”

    这个宦官慌忙地将帽子戴好,却还是一直掉下来,十分滑稽。但李日尊笑不起来,一把推开了倚兰元妃,拿起床前的衣裳披上,怒声道:“怎生回事?”

    “陛下,昨日的那船队,根本不是商队,而是汉人的水师啊!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准备攻城了!”那个宦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道,跪在地上,身子还在簌簌发抖。

    李日尊乍闻噩耗,一个趔趄,差点没摔倒。“城门关上没?吊桥升起来没?传令各地军队来勤王没?”他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还算没有昏庸到家。其实李日尊也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不仅野心十足,还付诸行动。南吞占城,西侵真腊,北略大顺,便是他制定出来的政策。只是这一次,他彻底估计错误了大顺的形势,才把升龙城内最精锐的军队派了出去。现在升龙城,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座空城,只有区区几千兵马,大多还是老弱病残,上不得战阵的弱兵。

    “回禀陛下,城门已关,吊桥升起,就是派出请求勤王的飞骑,刚刚才出城……”

    那宦官不敢隐瞒,如实答道。

    这时,倚兰元妃吓得脸色煞白,她刚刚为李日尊诞下一个皇子,还没有享受尽荣华富贵,这一切难道就要破灭了吗?要是城破了,李朝没了,她的一切也就没了。

    李日尊听得宦官的回答,心中才算稍稍安定:“快,让城中兵马,都上城墙御敌!”

    “遵旨!”

    宦官这句话刚刚说出口,“轰轰轰!!!”几声巨响传来,就连龙德宫内的地面,也是一阵震动。李日尊立足不稳,软倒在地,喃喃地说道:“这……这是什么,是汉人在攻打升龙城么?难道我李朝,真的要完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国难思良将

    李日尊也算是比较厉害的皇帝,经过事先的失神后,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冷静。

    “来人,给朕传唤文明殿大学士裴嘉祐,左威卫范彛,左清道刘庆,右清道王行……对了,还有太师阮道成过来,要快!”李日尊知道,这时候要争分夺秒,不然等升龙城一破,他们就成瓮中之鳖了。

    李日尊派人去传唤后,一边穿着龙袍,一边问道:“此次汉人来了多少兵马?”

    “回禀陛下,小的们急切间瞧不清楚,约有一万多人罢……”那宦官跪在地上,一直不敢起身。

    李日尊一愣:“才一万人,便敢来攻打升龙城?真当我交趾无人吗,兵书上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汉人也太猖獗了,来人,传朕旨意,命所有士卒,拼死抵抗,但凡能斩杀汉兵一员,赏钱一万;斩杀汉将一员,赏钱十万!”

    传令的宦官立时下去传令了,而那跪在地上的宦官,却没有起身。直到李日尊出了龙德宫后,他才敢退下。

    文明殿内,集齐了李日尊的“智囊团”,文明殿大学士裴嘉祐,左威卫范彛,左清道刘庆,右清道王行,还有太师阮道成。除了出征的太尉郭擎日,右威卫陈改和常胜大将军李常杰之外,李朝大半的权贵,集中在这里。

    李日尊也不客套:“诸位应该也知道了,汉人趁我交趾空虚,兴师来攻。但汉人异常猖獗,城外仅有万余士卒,便敢来攻我这墙高城厚的升龙城,真是不知所谓!哪怕我升龙城内,仅几千士卒,亦要坚持几日。待得勤王之师来到,再一举将这万余汉军,尽数坑杀!”李日尊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异常狰狞。

    没错,在李日尊心中,交趾还是比不得大顺这个庞然大物的,李朝历次占了大顺的便宜,多次侵入大顺国土之中攻城略地,烧杀掳掠,对此,李日尊一直在心底对大顺有着深深的畏惧。他怕有朝一日,大顺腾出手来,也依葫芦画瓢,给交趾来上这么一手。大顺地大物博,几州之地对大顺来说不过癣疥之疾,可对交趾来说,那就是伤筋动骨了。

    正是因为这样,李日尊刚开始才表现得这般不堪。但当他知道大顺只派来了万余士卒的时候,他胆子便肥起来了,恶从胆边生,要将这万余人的尸骸尽皆留在交趾!

    李日尊的愿望是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太师阮道成用年迈的声线,低沉地说道:“陛下,依我之见,还是暂避其锋芒为上。汉人携势而来,气势汹汹。岂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能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或许能聚而歼之……”

    “太师,你也太小心了吧?虽说升龙城内仅几千士卒,但我不才,也愿领兵出战,力抗强敌,固守至援兵赶到。”左清道刘庆冷笑一声,不屑地对李日尊说道。

    李日尊心想:“这太师果然是年迈了,越老越是害怕。”

    正待说些什么,突然文明殿中又是一晃,紧接着一声巨响,自不远处传来。殿中君臣,都站坐不稳,差点没趴到地上去了。李日尊惊疑不定:“发生了甚么事?”

    话音未落,突然,又是一声巨响,文明殿上的瓦片,被掀开了一大片露出湛蓝的天空来。

    瓦片落了一地,吓得李日尊一个翻身,都躲到龙椅底下去了。

    惊魂未定的李日尊,惊恐地瞧着被掀开的殿顶,再一瞥,才发现一个碗口大的铁球,深深地嵌入在文明殿后面的砖壁上,碎石落了一地。

    “这是甚么?竟能打得如此之远?”

    李日尊又惊又怒地问道,文明殿上,却不见了一人。再定睛一看,原来这些所谓的“肱骨大臣”,都躲到柱子后面去了,比起狼狈不堪的李日尊,也不遑多让。

    这时,一个浑身浴血的侍卫闯进了文明殿,李日尊一愣,才发现他的伤口,多是碎石造成的,还在汩汩地流着鲜血。“陛下,快自西门逃离升龙城罢,汉军的攻势太猛了。他们还会使妖法,只能见到火光一闪,便能将坚固的城墙打碎。东边城门已经快抵挡不住了,城门也快被攻破了。陛下,还是快些离开升龙城吧!待陛下重整精兵,再夺回失土不迟!!!”

    李日尊已经被吓破胆了,他虽嗜杀好战,可都是别人代劳的,何曾真正见过战阵?现在汉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他终于露出了外强中干的伪装,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刘庆,你不是说要去迎敌吗?朕命你,率城中士卒,拼死抵抗殿后,朕先出城避难。待得朕召集精兵,再回援升龙城!”

    刘庆愣住了,他没有想到情况居然会发生这么戏剧性的变化。原来汉军敢以万余人来攻,仗的不是兵精粮足,而是“妖法”了得!他区区一介凡人,哪里能抵挡得了?连忙改口说道:“陛下,臣适才受了伤,动弹不得了……”

    李日尊一愣:“那右清道王行……”

    “陛下,臣刚刚扭了脚……”

    李日尊脸色都黑了:“右威卫范彞?”

    范彞冷笑道:“你们这些人,危难时刻,只顾自己逃命!陛下,我虽不才,愿……唉哟!肚子好疼,定是早上吃错了东西,陛下,待臣去趟茅厕,回来定率精兵,将汉人斩尽杀绝……陛下,你等着……”声音渐行渐远,范彞竟是一溜烟跑出了文明殿,眨眼不见踪影了。李日尊瞧了,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没下令将这些“肱骨之臣”都砍了。可他也知道,阵前斩将,极其损伤士气。一旦兵败,那真的就是如山倒了。

    李日尊好不容易遏止住自己想砍人的欲望,将眼光转向大学生裴嘉祐和太师阮道成,一个是文弱书生,一个又年迈不堪,不由地叹息一声:“难道天真的要亡我李朝?”

    这时,太师阮道成突然像换了个人一样,冷冷地起身说道:“陛下,请立即出城。我会让家奴,披甲出战,尽力拖延!”

    李日尊一听,顿时泪流满面:“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今时今日,朕才看清,原来还是太师最忠心……”

    “陛下,再不走来不及了!”阮道成说完,就往文明殿外跑去。

    殿中剩下大学士裴嘉祐、左清道刘庆、右清道王行,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阮道成离去的方向,心中恨恨地说道:“老狐狸,哪里是去召集家奴,肯定是去收拾细软,准备逃命了!”

    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敌人。阮道成的政敌太多,以至于所有人都对他了解透彻。唯有李日尊这个皇帝,还蒙在毂中,以为阮道成是真的去召集家奴了。但他就算知道,也没时间细想了,让宦官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便带着皇子、皇后、皇妃,逃也似的自西门出了升龙城。(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

    升龙城东门,乃是靠近红河的城门。

    原本用砖石砌成的城墙,此刻已经变得坑坑洼洼。一扇朱红的城门,也被子母炮轰得七零八落,就差最后那么几下,便彻底化成了一堆木块。

    城墙上的交趾守军,没有一个敢露头的。汉人的“妖法”实在太厉害了,但见一个火球凌空而至,打在远处还好说,要是打在城墙内,那些散落的碎石,简直就是收割生命的利器。真个是挨着即死,碰着即伤。

    更为痛苦的是,汉军使妖法也就罢了,他们居然还是远远地,隔着护城河和他们作战。交趾士卒的弓弩,不过能射出百来步。本来射程就近了,还要逆风。往往箭镞送不到八十步,便力竭坠地。八十步,连汉军的毛都碰不到!别人能打你,你却打不到别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

    新式战船上,邹游从船舱内钻了出来。在禁军这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邹游捂着口鼻,拍了拍卢尘洹的肩膀,大声说道:“卢将军,子母炮不能再射了,炮管已经火烫,若再射下去,会有炸膛的危险!”

    卢胖子的耳朵都快被他震聋了,幸亏刚刚的炮声太响,才算是有了一点抵抗力。邹游也是在监督发射子母炮,喊得嗓子都快冒烟了,习惯了这么大声,不然下面都听不见他在说些什么。

    卢胖子点了点头,示意风帆上的旗语兵,挥动小旗,停止炮击,准备击鼓,进军。

    再有两轮齐射过后,子母炮总算停了下来。短短两刻钟的时间,两百余门子母炮,向升龙城倾泻出两千多斤生铁——炮弹。单单是这生铁的价钱,已经不菲了。铁在这时候,可以算是硬通货来的。两千斤生铁,起码得要十万贯钱才能买得起。

    卢尘洹算了算这笔帐,心中咂舌:“这子母炮就是在砸钱啊!换成铜钱,都能把升龙城砸开了……”

    “咚咚咚!!!”

    厚重,又令人兴奋的鼓点响起,一艘艘新式战船,自船舷旁放下了一块大木板,一个个禁军登时蜂拥而下,争分夺秒地往升龙城冲了过去。来到了护城河边,很快有人推来云梯,在云梯上铺设木板,迅速形成一道道小桥。这些器具,都是预先备好的,就是为了防止眼前的这种情况发生。

    “咦,怎么停了?”

    一些胆大的交趾士卒,缓缓地伸出头来,试探性地从城墙垛口上往下看去。只见一个个禁军士卒,如同潮水一样,疯狂地向升龙城涌来。

    “不好了,汉人攻进来了……”

    他还没说完,远处“啪”的一声脆响,他的脑袋上便开出一朵血花来,整个人往后倒去。旁边的交趾士卒一看,已经断了气,脑袋上一个血孔,汩汩地淌着鲜血和白白的脑浆……

    交趾的士卒,见城快破了,也破罐子破摔,愤然起来反击。什么檑木、滚石、箭羽……反正有效地阻敌手段,都使了出来。禁军的伤亡,一下子便增大了。

    但不管交趾士卒如何予以顽抗,还是阻挡不了势如破竹的大顺禁军。再加上城门已经洞开,禁军稍加冲锋,便已经冲入了城内。但凡有遇到抵抗的,几乎都倒在了禁军的刀枪、火器之下……

    千里之外,交趾侵顺大军还在行军途中,中军里,身穿华贵甲胄的太尉郭擎日,老是觉得心中有些不安,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样。“难道是大战在即,我在胡思乱想?”郭擎日很努力地想将这些“负面情绪”给抛诸脑后,但终究未能如愿。

    心烦意乱之下,郭擎日唤来李常杰。

    “李太保,你不觉得大顺境内,有些奇怪么?”

    郭擎日忧心忡忡地望着前方,已经空无一人的村落,心中有点不祥的预感。李常杰有很多头衔,最近李日尊才封他为太保,算是最常用的一个头衔了。

    李常杰宽慰郭擎日道:“太尉,大顺事先放了狼烟,这些汉人百姓,想必是看到了狼烟,才躲起来的罢!你看,这稻田,还是刚刚才收割的,还未算成熟,稻穗青涩得很……”

    “好一招坚壁清野!”郭擎日冷笑一番,显然他也认同了李常杰的判断。要不是坚壁清野的话,汉人百姓怎会舍得将这些稻谷提前收割?坚壁清野这个典故,郭擎日读过汉人书籍,知道是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而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兖州豪强张邈趁机勾结割据势力吕布,攻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濮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正在这时,徐州守将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一听更是心急,于是决定先夺取徐州再回来消灭吕布。谋士荀彧听说后,赶来劝阻。

    荀彧对曹操说,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是先保住关中;光武皇帝刘秀平定天下时,是先占据河内。他们这样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他们虽然也遭到了一些挫折、失败,但由于自己的根本没丢,最终获得了成功。同样的道理,兖州对于您来说就是根本,虽说残破些,但更容易保存力量。而徐州方面,据说他们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役已经有所准备。收割完粮食,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加固营垒,等着您去打他。如果现在您真的派兵攻打徐州,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会不战自溃。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臣认为还是先不打徐州为妙,请将军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专心与吕布对战。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

    郭擎日知道这个典故,当然明白汉军是打算收缩兵力,坚壁清野,好集中兵力,在钦州城抗击他们。

    “哼,就凭那几千兵马,也想抵挡我十万大军?陈改到哪了,传令官?”

    郭擎日冷笑一声,大声喝道。

    “回太尉,陈将军已经渔洪江(后世称茅岭江),再有半日,便能到钦州城下……”(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战在即

    “报!!!”

    一个斥候,骑着快马,一边飞驰一边高喊道。

    交趾大军先锋部队中,先锋将陈改心中有点惴惴不安:“难道是渔洪江上的桥被汉人毁去了?”他信誓旦旦地告诉主帅太尉郭擎日,今日下午肯定会到达钦州城下,但如果桥梁被毁的话,那他们就要绕远路,从河水平缓、较浅的河段强行渡河了。这样一来,肯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钦州城。

    “前方桥梁如何?”

    陈改急切地问道。

    “回禀将军,前方桥梁安好,汉人并没有破坏桥梁……”

    斥候的回答,让陈改很是意外:“不可能啊,一路上看,汉人早就知道了我交趾大军到来的消息,怎么会没有毁掉桥梁?”

    斥候早就想好了说辞:“回禀将军,这桥梁乃是大理石建造而成,坚固耐用,一时不能尽毁。再者,汉人虽富,却也不能每年造桥……”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交趾每年都来攻打,那汉人岂不是每年都要毁桥、造桥?便是有百万贯家财,也禁不住这般消耗啊!汉人不傻,你来了,我坚壁清野就是,不与你打。你得不到好处,自然会离去。我何必拼死拼活的,损失人命不说,钱财还不能保住?

    当然,这只是陈改自己的推测,至于真实情况,他根本一无所知。

    钦州城内,钦州知州也询问折克行,为何不毁掉渔洪江上的石桥,让交趾军队直通无阻,直达钦州城下?折克行笑着解释道:“兵书上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故意不毁桥梁,让安南人心中生疑,怕有伏击,反而步步为营。如此一来,便能不费吹灰之力,拖延其行军速度。再者,要保钦州城,毁一座石桥,根本无济于事。安南人铁了心要拿下钦州城,则不论如何,都会抵达钦州城下的。毁了石桥,日后我等出城反击,如何能将其堵在渔洪江上,进退不得?”

    知州明白了,原来折克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想着如何歼灭这来犯之敌。可他还是有点忧心忡忡:“将军,听闻安南大军有十万人,我等才不到五万,如何能打得过安南人?”

    折克行笑道:“《孙子兵法》有云,‘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敌军虽多,在我眼中,不过乌合之众罢了。圣上近年来,整顿军备,扫清宇内,禁军战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敌军便是有十万,二十万,那又如何?一盘散沙,击之即溃!”

    折克行不是无的放矢,以边军、禁军的战斗力来说,先前边军可能胜过禁军多多。但自从陆承启全力整军以来,禁军的战斗力飚升。加之又参与了剿匪,增强了实战能力,配合更加出色,加上最新式的火器,这四万多禁军,在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怕了安南十万大军。再说了,安南的十万大军,里面有多少水分,还不知道!打战其实打的是后勤,安南人再猖狂,也不敢不带粮草吧?粮草要辅兵运输吧?这样算下来,十万人能有五万战兵,都算多了。

    折克行也是行伍出身,对于士卒战斗力,一眼便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很看重中低层军官的指挥能力,往往中低层军官被敌军屠戮殆尽,那想战胜敌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禁军的军官,大多经过了皇家军校的培养,对于配合作战、指挥一伙、一营的士卒,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也是只有禁军,才有这等待遇。边军虽说也有送往皇家军校的军官,但比例肯定少得多了。

    军官尚且如此,士卒更不用说。大顺的军队,是真正的职业化军队。参了军之后,基本的任务,就是训练,准备作战了。不像前朝一样,还要搞什么府兵制度,一边打仗,还要一边种田。这样的兵,哪里来时间操练?自陆承启着手禁军改革以来,禁军的训练,几乎风雨无阻,除了节假日放假之外,一律要出早操,紧接着识字、读兵书,自行习武……反正除了吃饭、睡觉,你别想停下来。如此职业化、正规化的训练,岂是安南那些草草操练了事的士卒能比拟的?折克行这段时间,查看了一番禁军的训练之后,暗自心惊。不知不觉间,禁军已经超过边军,成了大顺最厉害的一支军队了。

    有了这层底气在,折克行对这知州说道:“你放心吧,钦州城破不了,这十万安南人,在劫难逃!”

    知州得了折克行这句话后,才稍稍安心退下。

    过了午时,探马回报,已经发现交趾大军的先头部队,距离钦州城不足五十里地了,估计半个时辰内到达钦州城下。

    折克行早就穿好一身甲胄,就连那知州,也弄了顶铁盔,顶在头上,陪着折克行上了城墙,准备亲自指挥作战。而钦州城内,四面的瓮城里,早就埋伏好两万禁军,整装待发。

    至于各种防御器具,像床弩啊、投石机啊,各种檑木,如夜叉檑啊、砖檑啊、泥檑啊、木檑啊、车脚檑啊、奈何木、坠石、狼牙拍……还有张挂于垛口外侧的木幔、布幔、皮帘等,竖立于城墙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遮挡攻城敌军射来的箭镞和击砸的石块;有加强城门和城垛防御的插板、暗门、槎牌、塞门刀车、木女头和木女墙等,以便在城门、女墙被摧毁时,使用这些器械进行应急性的补救,阻止敌军从突破口冲入城内;有托阻敌军云梯近城的叉杆、抵篙等,都堆放在了城墙上。

    折克行和知州上了城墙,进入了敌楼里面。敌楼是从城门开始向左右两侧延伸,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处,在城墙拐角处的敌楼称为团楼。而折克行进入的正是团楼。团楼里面可容士兵一二十人,并设置床弩、抛石机、滚木檑石等重型摧毁兵器和器械,构成重点防御,并与布列于女墙后面的士兵一起,形成交叉火力。因为可以储存兵力,一旦有所伤亡,还能立即遣士卒补上去,免得出现了防守空当。

    至于城下的吊桥,早就升起来了,也不准百姓出入。护城河内外,除了吊桥一处外,皆密密麻麻布下了铁蒺藜、地涩、陷马坑、铁菱角、陷阱等阻碍敌军前进的事物,反正就不让你好受,营造出一副死守钦州城的模样来。

    待得禁军磨刀霍霍多时,交趾大军的先锋部队,才堪堪出现在视线内,大战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八章:围而攻之

    那知州的眼神还算好使,瞧见了面容凶恶的交趾人,心中一阵发毛,战战兢兢地向折克行问道:“折将军,为何城上士卒这般少?”

    折克行不以为意地回答道:“钦州城不大,展开不了所有兵力,所以我将大部分士卒,都放在了瓮城……”

    那知州大骇:“这点兵力,挡得住这些安南人么?”

    “知州请放心,我大顺器械天下第一,如何挡不住?你且看好了,我如何打杀这些来犯之敌!”折克行这不是吹牛,在这个时代,还真没有哪个国家的器械,能比得上中国的。大顺对应的是正史上的北宋,北宋虽然对外屡战不胜,但军工科技,确实实打实的天下第一。强大的程度,单看大宋精锐禁军的重装步兵就知道,清一色步人甲长枪重斧,平均负重五十公斤。摆开无懈可击的铁甲方阵,一次次血肉之躯,扛住辽国强敌的暴烈骑兵冲击。虽然也常有吐槽,说北宋禁军偏弱,好些兵都是凑数摆样子。但谁能摆样子?穿着这铁甲走两步就知道,不靠谱的兵,不用打就累瘫。精锐宋军的战力,其实很靠谱!北宋除了步兵厉害之外,还有收割人命如草芥的弩。发展到北宋年间,“弩”这件华夏民族的拿手科技装备,水平已然接近巅峰。宋军的弩,大类分轻型的踏张弩和重型的床弩,细分更有几十种。除了花样多,杀伤力更恐怖,当年围殴幽州时,重型床弩竟能把弩箭钉在城墙上,让铁甲宋兵攀着往上爬,直叫守城的辽兵开了眼。而当年更叫辽兵抓狂的是,这玩意不但能钉城墙,更能钉人。宋军多次斩首辽军上万的大捷,全有弩箭齐发的功劳。最关键的澶州大战,辽军元帅萧挞览更被宋军床弩远程狙杀,活活钉死在原地。也正是这惨景,才叫辽国彻底做了最艰难的决定:不打了,签《澶渊之盟》,一弩杀出百年和平!

    但北宋的战略失误,丢了幽云十六州,西夏又占去河套养马地,让北宋几乎没有良马、军马,说是步兵天下无敌,可其中酸楚,谁能知道?北宋为何屡攻西夏,还不是为了得到河套!黄河百害,唯利河套,是这时的至理名言。有了河套,才有良马;有了良马,才能和辽国的军力相平衡。正是因为这样,北宋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打西夏,屡攻不下;打辽国,更是屡战屡败。正是因为对辽国“恨之入骨”,所以宋徽宗昏庸地启用了“联金灭辽”的弱智战略,把正胖揍西夏的西军被调去“灭辽”后,一下就连番被揍蒙:先被苟延残喘的辽军狠揍,接着金军南下,靖康之耻,又被“满万不可战”的金军狠打。再加上汴梁选京都的失误,北面一马平川,连二帝都被人掳了去,真是可恨,可悲!军工科技强又如何,战略的愚蠢,不是这么容易弥补的。哪怕北宋拥有强如神臂弓的神器,也要为愚蠢的战略付出代价!

    上攻伐谋中伐交下伐兵,北宋的单兵装备虽然很强,但是缺乏大战略思维,和能行之有效的外交手段,一败涂地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就好比一个浑身肌肉且战力凶悍的勇士,却长着一副智商低下的脑子。这样的蠢汉,又如何赢得了高手过招?升级装备却不长脑子,两宋的教训,神臂弓的绝唱,永远不是过去式!

    但是现在,和北宋截然相反的是,统治者换成了陆承启,一个拥有着超前眼光的后世人。只要陆承启谨守战略,慢慢发展,辽国绝对不是大顺的对手。莫说军事上有了火器,可以追平。便只是用经济,都足以打垮辽国了。

    陆承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懂得用人。除了科举取士,吏部考核、筛选人才之外,还有监察司在暗中为他提供情报。把最合适的人,放在对应的位置上,就绝无崩盘的可能。先前除了大同府外,谁知道折克行?陆承启就敢任用折克行,除了因为他的战功外,更主要的是监察司的评价,认为折克行是“智勇双全,可堪大任”,并罗列出许多事迹,陆承启才放心任用的。野无遗贤,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若贤者体现不出价值,野无遗贤,也只是个笑话罢了。

    折克行的冷静分析,知道城墙上不宜放过多士卒,而且每个方向都要兼顾到,所以他预留了两万禁军,作为预备队。一旦上面打光了,可以随时补上去。若是敌军撤退,还可以视情况而追击。毕竟钦州城上,不可能一下子放置四万多人在上面。那样的话,简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