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刘修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想把士人都变成顺民,相反,他觉得士人应该有批评的自觉和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才是民族希望之所在,如果每个知识分子都变成政fu的应声虫、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那才叫可悲呢。刘修反对的只是士人那种出于义愤或者不理智的批评,那样的批评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办大公报,就是想把士人的批评摆到台面上来,让他们在白纸黑字面前更冷静一些,不要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这么做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大公报变成天子的喉舌,那就失去了办报的意义,一种是坚持作为舆情表达的阵地。刘修让卢植作为太公报的主笔,就是希望能有第二个结果,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这第二条路迟早会和天子发生冲突。
到了那个时候,天子是什么态度就非常重要。他能不能容忍不同的声音存在,能不能理智的接受批评,甚至在一定层次上容忍士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刘修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迈步。
孟子说,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虽然对孟子有非常深的研究的赵歧说,这句话并不是刘修理解的那样,但是刘修不管孟子是怎么说的,他只按自己认为的那样去做。
如果这个天子不合格,那就换一个吧。
第201章天意
第201章天意
熹平五年冬十月,洛阳大试。
四方士子蜂拥而至,有的是以上计吏或者孝廉、贤良方正的身份由郡里派来的,更多的则是自费跑来的,有官方身份的坐传车,有钱的自己坐车,没钱的干脆就步行而至,洛阳一时人满为患,粮价更是一路飚升,最高的时候达到八千钱一石,那些学子没饭吃,权贵们当然趁机招揽宾客,以袁家为首的三公九卿概不例外,每天都是宾客盈mn,热闹非凡。袁隗作为司徒,又是这次考试的最高负责人,当然是忙得不亦乐乎,看着一张张或真诚的崇拜,或虚伪的奉承的笑脸,袁隗乐得合不拢嘴。天子忙了大半年,最后全便宜他了。
就在袁隗把录取的名单送到天子面前时,事情发生了变化。中常sh赵忠当庭质问袁隗,这三百名学生里面,恐怕大多是你袁府的常客吧?这是国家取士,还是你袁家取士?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不用袁隗吭声,司空许训越众而出,指责赵忠污蔑,诽谤大臣。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赵忠一个人在战斗,背面肯定有天子的指使,但指责袁家就是指责所有的大臣因为谁家没有宾客啊,就连那些为人所不齿的宦官家里都有人蹭饭自然要群起而攻之。
赵忠毫不惧s,他当场拿出一个名单,指出录取名单中有三分之一是袁府的常客,他最后很尖刻的说道,袁司徒,你看人不准啊,这些人里面有些人就和黄子艾一样是假名士,比如某某某,他们从你mn上一出来,就去了别人家,脚踏几条船呢,你要录取他们,只怕以后会给你抹黑的。
袁隗当时就臊得满脸通红,黄允那件事绝对是他人生上的污点,被赵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在他要奋起反驳的时候,赵忠更进一步,指责他作为司徒,坐视洛阳物价腾涌,尸位素餐,却广招宾客,博求名声。
他话音未落,张让也跳了出来,问了袁隗一个问题,你是司徒,掌管天下民事,请问今年的赋税比起去年是多了还是少了?你做司徒这几年,有哪一年涨过吗?你不觉得自己这个司徒很失职?
张让紧跟着又问了一个问题,国家赋财一年比一年少,可是你袁家却是越来越有钱,你这个司徒的俸禄够你huā吗?袁绍什么事也不做,也能在洛阳闲居,每天招那些宾客,他哪来的钱?你袁家莫不是在做什么不法勾当吧?
一看这架势,所有人都知道了,天子这是要拿袁隗开刀了,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杨赐等人不肯落井下石,同时也不忍心看袁隗如此受辱,他们七嘴八舌的为袁隗辩解,可是赵忠、张让是有备而来,他们手里捏着数据,这些是白纸黑字,袁隗自己报上来的,想抵赖都没办法。而且他们背后有天子撑腰,根本不怕杨赐他们。
大家在朝堂上吵成一团。
袁隗愤而上疏自免,天子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紧跟着就把袁隗录取的三百人名单登在了大公报上,那些落选的士子们一看就出离的愤怒了,袁隗因公害si的传言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传遍了洛阳。同时被揭l出来的还有袁隗任司徒这几年的政绩。
袁隗的名声一落千丈。
袁隗不甘心失败,想要进行反击,他指使人写辩解的文章送到卢植面前,要求卢植发表,但是很多文章直接被卢植拦了下来。倒不是卢植要报仇,而是他觉得那些文章都站不住脚,他反过来劝袁隗不要这么做,你有错在先,司徒之位都辞了,又何必意气之争?
袁隗拂袖而去,他输红了眼,不服气,你不是不给我登吗?我自己搞他自己组织了一帮人写文章,照着《大公报》的版式创办了《民报》,找到毕岚他们要求印刷。毕岚开始还不敢接这个生意,跑去请求天子,天子笑坏了,干嘛不接?让他们吵去,吵得越热闹越好,我们可以趁机多挣点钱。
于是《民报》正式创刊,开始和《大公报》打笔仗。不过,他们人虽然多,但是笔力超过卢植的却很难找,并没有占到什么上风,反倒被毕岚狠狠的赚了一笔。后来他实在撑不住了,便找到袁赦,让他去搞清楚印书坊究竟是怎么运作的。袁赦不负重托,很快就搞明白了印刷流程,袁隗又huā重金挖了一些人,另起炉灶,自印自销。
一时间洛阳的士子们都兴奋得像打了ji血似的,天天等着看骂战的文章。
对袁隗明目张胆的反击,天子没有立刻做出反应,他只是下诏任命杨赐为司徒,重新进行考试。杨家和袁家是姻亲,看起来似乎是天子让了一步,袁隗非常开心,觉得砸下去那么多钱,总算是扳回一局了。他亲自赶到杨赐府上,拉下脸皮请求杨赐暂时不要接受天子的任命,他要bi得天子收回成命,给他一个jiāo待。
杨赐虽然很看不惯袁隗的作法,但是他对天子的做法同样也不以为然,这是对士人的公然挑衅,如果放任下去,以后再出现什么事情真的很难说。更重要的是袁隗还暗示他,大汉目前的困境不是我造成的,你同样也解决不了,你要是现在不帮我一把,我看你怎么解决眼前的危机,我保证你过了几天就灰溜溜的下台。
杨赐犹豫了,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接受司徒的任命。
杨赐的不受命,看起来让天子遇到了难题,袁家、杨家这样的豪mn站在一起,要和天子搞不合作,还有谁敢站出来?
接到杨赐不肯上任的消息,天子再一次感到了世家的强大影响力,他勃然大怒,决定再给这些世家一个教训。他出人意料的任命了执金吾宋丰为司徒。
听到这个消息时,袁隗正和马伦坐在堂上对弈,手中的棋子“啪嗒”一声掉在棋枰上,就像是心碎一般。袁隗的眼角chou搐了好一阵,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破口大骂,宋丰算什么东西?他虽然是扶风人,但是他学问那么差,有什么资格做司徒,就凭他女儿是皇后吗?可是宋皇后也不受宠啊,他怎么突然入了天子的眼,居然位列三公了?
马伦也非常诧异,不过她要冷静得多,安慰袁隗说,你不要急,宋丰做司徒有什么用,天子还是解决不了饥荒的问题,到时候你只要在报纸上发几篇文章,士人们的口水就能淹死他,他还不是一样灰溜溜的下台?是外戚更好,这样才能挂上天子,引起士人的气愤呢。当年窦武在士人中名声那么好,他做大将军时,卢植不一样上书谴责?宋丰连窦武的一成都没有,他这个司徒做不长的。
袁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也没什么心思下棋了,手一抹,将棋子全扫在地上,起身走到廊下,看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心情更加郁闷。他喃喃的说道:“天旱了这么久,一滴雨也不下,连大雩都没用,宋丰一任司徒,天就要下雨了,这老天也真是不长眼。”
马伦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袁隗,袁家jing研孟氏易,最擅灾异之说,可是今年大旱,他们却是束手无策,按照家传的易学推演了无数次,却没有推演出现在这个结果。
法衍匆匆的走了进来,一看到袁隗夫f的脸s,他愣了一下。袁隗被免了司徒之后,他也辞了司徒掾,铁了心要跟着袁隗,袁隗十分欣赏他的忠心,把他引为亲信。袁隗虽然心情极糟,可是看到他,还是勉强l出了一丝笑意。
“季谋,有什么事?”
法衍有些迟疑,嗫嚅了片刻,才轻声说道:“本初刚刚送来消息,宋奇从jiāo州贩来了大量的稻米,船队已到偃师。”
“贩米?”袁隗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随即意识到了其中隐藏的杀机,顿时脸s苍白,急声问道:“有多少米?”
“现在还不知道,船队甚多,全是大船,估计至少在两百万石。”
袁隗倒吸一口凉气,和马伦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屏住了呼吸。他们现在知道了,天子早就有了准备,他一直在等这些稻米,等他们到了洛阳才宣布宋丰出任司徒的诏书,就是要让宋丰有足够的把握坐稳司徒。两百万石稻米,相当于洛阳一年漕运的五成,有了这两百万石米,洛阳的饥荒迎刃而解,还有谁会质疑宋丰是不是有资格担任司徒。
袁隗的心,比乌云遮蔽的天空还要黯淡无光。
“喀嚓”一声巨响,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暴雨倾盆而下,被这个消息惊呆的袁隗来不及躲避,顷刻间被淋得透湿。
袁隗病了。
得到这个消息,袁逢等人一起赶了过来,杨赐也同时赶到,他们坐在袁隗的病chung前,谁也不肯先说话。这场突如其来的甘霖和宋奇从jiāo州运来的那三百万石米的消息一样,将他们震得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着天意,是不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沉默了很久,还是杨赐最先开了口:“天子刚刚下诏,要重新进行考试。”
病容满面的袁隗怔了半晌,长叹一声:“天子这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啊。”
杨赐皱了皱眉:“次阳,你怎么能这么说?难道上次考试,你真的做了手脚?”
袁隗面带愧s,没有说话。他当然做了手脚,只是这些话不能对杨赐说,杨家虽然和他们一样是四世三公的世家,但是杨家非常反感这样的事情。上次他bi着杨赐不接受天子的任命,已经有愧于杨赐了,如果再让他知道自己那些不光彩的小动作,只怕杨赐会立刻和他翻脸。
袁逢也皱了皱眉头,抚须不语。他对袁隗的做法也不以为然,只是到了这一步,再说也无益了。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袁绍咳嗽了一声,岔开了话题:“几位大人,我们还是议一议考试的事吧。”
“有什么好议的?”袁术下意识的反驳道:“天子要重新考试,就是对叔父的不信任嘛。”
“闭嘴”袁逢厉声喝道:“这里坐的不是你的长辈就是你的兄长,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一点规矩都不懂,真是给我丢人。”
袁术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却不敢当面反驳,气得起身出去了。马伦见了,有些不快的哼了一声,却不好多说,袁逢教训儿子虽然有指责她的嫌疑,但是名正言顺,她也不好说些什么。
袁绍心平气和的笑了笑:“叔父大人,公路就是这脾气,我们兄弟之间闹惯的,大人无须动气。”
袁逢点点头:“你接着说,关于考试,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请二位叔父大人与杨公一起出面,劝说袁杨两家的未入仕子弟全部参加考试,如果可能,最好让有通家之好的子弟也来参加。”
杨赐目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袁逢却还有些不明白:“我们几家不乏二千石,仅是质任的名额就非常多了,又何必去参加那些考试?就算通过考试,也不过是为郎罢了,能不能实任还是个未知的事情。”
袁绍摇摇头:“大人说的的确是事实,可是现在五经已经通行天下,朝廷以校订的五经取士,以后再凭师mn推荐或者质任的关系入仕的可能xng会越来越小,考试可能成为主要的途径,而且我担心以后通过考试入仕会是一个最光明正大的方式,世家权贵子弟就算不考试也能做官,但在考试入仕的同僚面前,只怕会有所不逮。”
袁逢本待再问,可是见杨赐和袁隗都不吭声,好象觉得袁绍的意见有些道理,便忍下了心中的疑问,静静的坐在一旁听着。他看着这个庶出子,忽然有些遗憾,当初怎么就把他给过继到兄长的mn下呢。
“天子要重考,无非是证明我袁家在里面有不光彩的举动。”袁绍接着说道:“其实依我看来,叔父不仅没有这些举动,相反还给那些士子让出了机会。别的不说,我如果要去参加考试,难道就不能占一个名额吗?那些士子受人蛊hu,不知道叔父的一片苦心,不怨自己学问不jing,却道听途说,妄言叔父居心不正。他们可以胡说,我们又怎么能坐视不理?我们一起去参加考试,让他们看看,如果不是叔父宽仁,他们的机会更少。”
袁逢这时候才恍然大悟,不免有些惭愧。看杨赐和袁隗、马伦的表情,他们大概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有自己反应最慢,还不如自己的儿子呢。
袁隗和杨赐jiāo换了一个眼神,心有灵犀的点了点头。
……
第二次考试的结果很快送到了天子的手上,天子扫了一眼,l出了无奈的苦笑。这个结果比上次的还让他不高兴,被录取的三百人中居然有五十几个是袁杨两家的子弟和mn生,有近六成出自颍川、汝南、弘农诸郡,剩下的那些人就算是和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有些千丝万缕的瓜葛,真正出自寒mn的大概只有一成。世家的力量是雄厚的,就算是不从正途出仕,他们依然能够主宰官场,从这些名单中就可见一斑。
换句话说,他能做文章的也就是二三十个人。
天子摆nng着手中的录取名单,对贾诩说道:“朕不知道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
贾诩这次也参加了考试,算是那二三十个人中的一个。他现在已经是千石的虎贲仆sh,原本不用参加,但是出于对将来的考虑,他还是参加了考试,并且拿到了一个不错的名次,在三百人中排名第一百三十二位。虽然名次不算靠前,但以他的身份来说,能从那些熟读经书的世家子弟中杀出一条血路,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陛下,汉家天下当然是陛下的天下,不过,陛下不能以一人治天下,总还要士大夫的辅佐的。”贾诩小心的说道:“这三百人中虽然有很多是世家子弟,可是恩由上赏,安排哪些人任职,还是权在陛下啊。”
天子轻声笑了,他背着手,沿着huā径慢慢的向前走着,贾诩不即不离的跟在后面。天子一边走,一边想着事,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道:“如果每年都像这次从jiāo州运米,可行否?”
贾诩眼神一闪,摇了摇头:“臣以为,从jiāo州运米可解一时之急,却不能太过依赖。”
“为何?”
“这次运米,看起来所费不多,可是细算起来成本并不低。”贾诩不紧不慢的分析了一番。这次运米首先没算运费,所有的船都是官船,押送的也是水师,这些人偶尔出一次任务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当成例行任务,必然要另外再找人负责他们原本的任务,无形中又多了开支。再者,这次运米是以解决洛阳危机为主,以前也没有人这么干过,所以宋奇才能以低价购得大量的稻米,几乎把jiāo州诸郡的库存都扫光了,下次再去还能有这么低的价格吗?
听了贾诩的分析,天子有些遗憾的点点头,他虽然没有细算,但是很明显,如果不算政治帐,那这次宋奇jiāo州贩米实际上并没有赚什么钱,要赚也是宋奇他们几个赚得盆满钵满,朝廷并没有赚到钱,相反还提供了水师和所有的船只。
“看来要把这作为长久的生财之计,还有些不少困难啊。”
“陛下圣明。”贾诩谦恭的说道:“不过,臣以为来往jiāo州做生意还是可以的,稻米便宜,可是那些珠宝却不便宜。”
天子笑了,连连点头,这次宋奇给他带回来不少西夷的货物,以前也不是没见过,西夷进贡的也不少,但是进贡要是赏赐的,他付出的成本并不低,和宋奇所huā的钱相比,那可要大多了。
“刘修说得对,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要想赚钱,还得做生意。”天子忽然来了兴致,转过头对贾诩说道:“你看在宫里办个宫市怎么样?”
贾诩一怔,连忙摇头道:“陛下,在宫里办宫市,谁来买啊?”
“不是要人来买,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怎么做生意。”天子一挥手,不容置疑的说道:“事非经过不知难,不亲身去做做生意,又如何能知道应该怎么做?朕不能出宫去做个商人,那就只好在宫里试一试了。”
贾诩沉yn片刻:“陛下的用心是好的,只是臣担心此举恐怕会惹人非议。”
“非议?”天子一撇嘴:“朕有卢子干这位大儒主笔,还怕什么非议?再说了,事只论该与不该,只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能怕人非议。”
贾诩有些头大,他又试探了一句:“陛下,要想开宫市也不是件小事,是不是找几个jing通商事的人来商量商量一下再办?”
天子点了点头,沉yn了片刻:“刘修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贾诩松了一口气:“他家里出了意外,估计得要一些时间吧。”
天子有些遗憾:“当此之时,他却不在洛阳,实在是个遗憾。其实朕还真想看一看,他平时总是巧舌如簧,要是参加了考试,能考成什么样。”
贾诩笑了。刘修那点儒学水平他还不知道吗,比他可差远了,估计是不会被录取的。不过,天子提到刘修时很器重,刘修就算不能通过考试,想来做官也不成问题的,更何况他现在已经佩了二千石的印绶,根本不需要考试。和他不一样,刘修有卢植这样的老师,谁敢怀疑他的儒学水平?又有几个人知道刘修虽然读过诗书,可是他对诗书的理解大多是离经叛道的。
不过,贾诩对天子提到刘修时的器重和自然而然的亲切非常羡慕,他印象中刘修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天子,天子却对他似乎相当熟悉,这大概就是神jiāo吧。
“贾诩,司徒大人推荐你外任,你说说看,你想去哪儿?”天子忽然笑着说道:“是想去富一点地方,还是想衣锦还乡?”
贾诩沉yn了片刻,很诚恳的说道:“陛下,臣以为外放的机会应该先给那些已经在宫中为郎多年的人,新录取的这三百多人,还是先在宫中考虑一段时间较好。”
天子挑了挑眉,摇摇头,显然不同意贾诩的建议。贾诩没有再说什么,默默的跟在天子身后。
第202章意外
。第202章意外
王楚随手拨nong着琴弦,经过她改编的《梁祝》古琴曲凄美的旋律在小楼间萦绕,几本书搁在琴案一旁,边角已经磨得有些卷,但还是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洗。
“阿楚啊,你那天要是弹这首曲子,怎么也不会落选啊。”王斌撩开珠帘走了进来,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他们现在都知道了王楚落选的真正原因,却没有太多的气愤,一来落选已成定局,二来嫁给刘修似乎也不算太差,特别是宋丰成为司徒,曹嵩再任大司农之后,他们都有些兴奋起来,老而弥辣的王苞一眼看出宋曹两家的背后有刘修的影子。
既然他能想出办法让宋家这样的败落家族起死回生,帮助王家又有何难?
王楚抿着嘴笑了,修长的手指从琴弦上离开,藏在衣袖下,轻轻的抚着无名指上的指环,那是刘修临走之前赶来给他戴上的信物,说是戴上了这个指环,就代表她现在名huā有主了。
名huā,我只是一朵huā吗?是牡丹还是月季?王楚当时这么问他。
你是月夜下的清荷。刘修说,以后只能让我一个人欣赏,不能在别人面前开放。
回想着刘修当时的蛮横,回味着手掌间的力量和温暖,王楚lu出了痴mi的笑容,连王斌说什么都没注意。王斌叹了一口气,失落的说道“难怪阿翁对刘修那么反感,现在连我都有些不高兴了。疼了这么多年的妹子,一旦生了外心,眼里就再也没有我,着实可恼。”
“你说什么呢。”王楚羞不自胜,轻轻的推了王斌一下,眨了眨眼睛“阿兄,你以后是想从文还是想从武?”
王斌斜着眼睛,故意不以为然的说道“怎么,不管我想从文从武,我那未来的妹婿都能做到?”
王楚窃笑一声,不依的摇着他的手臂“妹妹只是和你商量嘛,你怎么这么多酸话?”不等王斌回答,她又雀跃的说道“你要是想从文呢,他的先生便是大儒卢子干先生,蔡伯喈先生也是他的忘年jiāo,东观的几位大儒和他都有jiāo情,为你引荐一个名师肯定不成问题。如果你想从武,他自己便可以教你武技,连会任之家的第一勇士现在都是他的shi从呢,教你还不是绰绰有余?”
“绰绰有余?”王斌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戏谑的说道“好嘛,我拜他为师,以后看到自家妹子,是不是也要叫声师母啊?”
“呸呸呸”王楚掐了他一下,嗔道“妹妹为你想办法,你却胡说八道。”
王斌做吃痛状,想到以后的好前程,兄妹两人都不禁笑了起来,开心的互相打趣,直到楼下传来脚步声,两人才收起了笑容,恭恭敬敬的站在楼梯口。
王苞拄着拐杖,在王瑜的搀扶下慢慢的走了上来,王楚连忙拿过一个厚厚的锦垫请他坐下。王苞满意的点点头,又接过王斌端过来的热酒放在手心焐着,过了一会才淡淡的说道“蔡邕出事了。”
王楚和王斌互相看了一眼,大吃一惊。蔡邕是个老好人,他怎么会出事?
王瑜对他们的反应早有预料,便把刚打听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宋丰任司徒,虽然因为久盼的甘霖和宋奇从jiāo州贩回的稻米而得到了天意和物质上的支持,但是士人的反对并没有就此消失,相反,考试录取之后的热情和兴奋过去之后,被录取的人对外放的期望便迫切起来。天子当初可是答应的,这次考试录取的人会优先安排实任,现在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就要授官了,司徒府迟迟没能拿出方案,让翘首以盼的士子们非常不满,渐渐的有些焦躁起来,对宋丰不利的评价也悄悄的开始传播。
就在这个时候,张奂上书天子,请求在太学设立兵学,从士子中挑选一些人学习兵法战术,以后充实到边郡任边将,与此同时,他又公布了护乌桓校尉夏育和护羌校尉田晏请求朝廷出兵讨伐鲜卑人的上书,在士子中广泛征求意见。
这两件事一下子惹出了大风bo,前一件事还好,最多只是说张奂胡闹,居然要把读书人nong去当兵子,简直是辱斯文,但是赞成的人也不少,毕竟还是有人喜欢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所以时间不长,张奂就招到了三十名弟子。
但是他接下来的举动,却让士子们非常不满他举荐颍川太守段颎为兵学博士,负责传授这三十名博士弟子。这样一来,不仅其他人表示不屑,就连那三十名博士弟子都不干了,他们一直以为是张奂自己任兵学博士授课,做太尉的弟子多光荣啊,而且张奂虽然是将,但是学问那是明摆的,段颎算什么东西?他只是一个依附宦官王甫的小人,他去做兵学博士,谁愿意做他的弟子。
三十名兵学博士弟子一哄而散,为了表示自己对段颎的不屑,有人大肆抨击夏田二人讨伐鲜卑的建议。这个理由就多了,有说国家民生维艰,不宜出兵征伐的,有说圣人以仁义治天下,不能妄动干戈、以武力征天下的,有攻击夏田二人是和段颎一样的武夫,眼里只有自己的功劳,却不顾国家危难的,总之什么说法都有,就连段颎征服东羌的战功都被批评得狗屁不是。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举报田晏吃空饷,冒领军功,天子下诏彻查,很快就查明确有此事,于是槛车征田晏诣廷尉。田晏下狱之后,为了重新为将,立功赎罪,通过王甫上书朝廷,再次请求出兵讨伐鲜卑。
讨伐鲜卑最后成了问题的焦点,天子一面在朝堂上征询意见,一面让大臣们各自封事上书,各呈己见,蔡邕也在其列。
蔡邕出事就是因为这次上书。据传出来的消息说,他不仅认为不能出兵,而且批评了很多人,要求天子罢免他们,其中就有大长秋曹节和中常shi王甫以及他们的家人。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没几天功夫,有人飞章言蔡邕和他的叔叔将作大匠蔡质si事请托,又说他当然任河平长时放任手下属吏,不合制度,司隶校尉阳球奉诏查处,很快就将蔡邕叔侄下了狱。
王楚惊骇莫名,huā容失色。
王苞huā白的眉máo抖了两下,有些担心的说道“虽然我不知道蔡伯喈究竟说了些什么,但是他得罪了王甫和曹节那是肯定的。他啊,就是太书生气了,不知道这两个阉贼不能惹吗?王甫也就罢了,曹节现在却是圣眷正隆,前几个月饥荒的时候,那么多人坐视,唯独他捐钱捐粮,为天子解忧……”
王楚轻轻的跺了一下脚,道“既然是封事上书,怎么会让曹节他们知道,莫不是天子对蔡先生不满?蔡先生是个书生,他上疏罢免的人,自然是些jiān佞之辈。天子就算有什么不高兴,也不能这样处置他啊。唉,德然不在京城,要不然他肯定会出手帮忙,只要去找一下太后……”
“你不要把刘修当成什么大人物,他虽然是shi中,可也只是天子身边一个近臣而已,就算受宠,又如何能逆了天子之意?”王苞打断了王楚的话,不快的说道“他胆大妄为,迟早会出事,你以后要多劝劝他。要不然的话,指不定哪天就连累了我王家。”
王苞在家中甚有威信,他这么一说,王楚也知道自己失言,再也不敢吭声了。
“而且,他上次因为一个伍伯和曹节闹翻,还拉上了太尉张奂做后盾,看起来是赢了,可是曹节那个岂是肯善罢甘休的?”王苞有些头疼的了太阳xue,长叹一声“说真的,我现在有些后悔了。这个刘修少年富贵,不知道仕途险恶,我非常担心。”
王楚吃了一惊,不由自主的mo了mo无名指上的指环。从王苞的话中,她听出了不和谐的音符。在思索了几天之后,王楚决定去一趟太极道馆,她要让máo宗尽快把王苞可能会变卦的消息传递给刘修,让他尽快赶回洛阳。
máo宗听了王楚的话,也吃了一惊,正好卢植现在也遇到了困难,需要刘修尽快赶回来处理,他一口答应了王楚的要求。得到了máo宗的承诺,王楚这才松了一口气,在太极道馆吃了一顿饭,又欣赏了一番刘修和蔡邕共同绘制的十副山水之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太极道馆,出门的时候,正好和曹破石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