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还没有做过统计,但是他恶毒的估计,如果天子敢下手清除袁家,财政问题至少在短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袁家的家产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亿以上。
大汉没钱吗?绝对不是。大汉有钱,但是朝廷没钱,这是标准的国贫民富,当然这个民并不包括那些底层的老百姓,而是指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儒生们口中常说的“不与民争利”,指的就是这些民,从来就不是指那些底层百姓。
以皇室为代表的寄生虫不知节制的吸着民脂民膏,长得太肥了,吸光了寄主的血,也走到了毁灭的边缘,但是没有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更加疯狂的争夺有限的资源,甚至相互之间发生了冲突世家、豪族与皇帝争夺财富,全然不知大家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
刘修早在准备太极道馆的时候,就以五十金的价格半卖半送的把罗敷面馆转给了阳翟长公主,以换取阳翟长公主成为太极道馆的主要出资人之一,他现在其实只是替阳翟长公主代管,并不是罗敷面馆的真正东家。一方面是想拉上阳翟长公主这个真正的贵族做后援,一方面也是等着袁术来往里面跳。如今两个目的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袁术吃了个大苦头,顺带着把河南尹郭勋给整了,阳翟长公主出了一口恶气,心情大好,他也涨了工资。
罗敷面馆的斗殴事件影响不小。袁术被老爹袁逢臭骂了一顿,闭门读书,不准再出来丢人现眼。许家被他讹了一笔,也不敢再惹他。郭勋被免了官,灰溜溜的回老家去了。至于洛阳市长和那个市啬夫,天他们是死是活,反正罗敷面馆所在的市中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罗敷面馆的真正东家是阳翟长公主的事情传了出去,也没人敢到面馆里来生事了,许禇留在那里也没用,刘修干脆把他调到了太极道馆,和夏侯渊一起负责太极道馆的安全。不用去罗敷面馆了,刘修的日子更加清闲,他除了偶尔到太极道馆来查看一下,大部分就在洛阳城四周闲逛,随身带着画板和纸笔,描给洛阳城的景观。刘弘再次找到他的时候,刘修刚刚从原陵(光武帝陵)写生。
第188章警世言
“德然好雅兴。”刘弘一边看着他的写生稿,一边羡慕的说道:“这就是原陵吗?我倒是去过几趟,却从来没有注意过有这样的美景。”
刘修却有些意兴阑珊,让人把前几天画的写生稿拿来给刘弘看,告了个罪,去洗漱一番。刘弘看画看得入迷,也没有太在意,一张张的看过去,感慨不已,等刘修洗漱回来,他迫不及待的说道:“这些画什么时候能完成?我都有些等不及看了。”
“再好的画,也不如真形实景,你为什么不去实地看看?比画可美多了。”
刘弘嘴一歪,有些酸溜溜的说道:“我哪有你这么自在。”
刘修心情不太好,刺了他一句:“你以为你是天子,日理万机?不过是一个shi中而已。”
“怎么了,斗赢了袁术,心情还这么差?”刘弘戏谑的笑了一声,端起刚送来的酒呷了一口,淡淡的笑道。刘修眉头一皱,沉yin片刻,很严肃的看着刘弘:“你真以为我赢了?”
“不是赢了,难道是输了?”
刘修脸上看不出一点儿喜庆,他挥了挥手,示意许禇和夏侯渊退出去,刘弘犹豫了一下,也示意那个身材壮实的随从退出去。那随从有些迟疑,不过还是退出去了,顺手带上了门。
“有些话,我就跟你说说啊,话不传六耳。”刘修向刘弘靠了靠,叹了一口气道:“我们都姓刘,年纪又相当,也算是半个老乡,换了别人,这些话我是不敢说的。”
刘弘笑笑,静听下文。
“看起来呢,我是赢了。”刘修直直的看着刘弘,“可是,如果不是我身后有阳翟长公主,我能赢吗?”
刘弘眉头一挑,沉默不语。
“我开罗敷面馆,从来不偷税漏税,该我做的,我全都做了,不能做的,我一件也没做。虽说生意不大,可是每个月上交的市租也有四五金,算是市中小有实力的一家。”刘修唉声叹气,显然非常烦闷,“可是又能如何?袁术劝动嘴皮,河南尹就亲自出马来封我的面馆,如果不是阳翟长公主,最后倒霉的绝对不是郭勋,而是我。”刘修一指自己的鼻子,有些ji动起来:“我奉公守法,只想本本份份的做生意,可是却不能如愿,你说这是为什么?”
刘弘淡淡一笑:“我朝重农抑商,向来如此,你又何必如此义愤。”
“不错,本朝重农抑商,向来如此。”刘修点点头:“我知道商人在七科谪之内,我真要入了市籍,也许他们对付我更容易了,连个理由都不需要,就能让我去戍边。可是袁术那样的人却没事,他可以在洛阳做他的折冲校尉,官俸他拿,拼命我去。可是我不明白,如果说尊贵,我还是高皇帝的子孙呢,怎么就连他袁术都不如了?你以为我想做商人?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去做下溅的商人啊。可是更让我不爽的是,我想本本份份做个商人都不可能。”
他喝了一大口酒,手一抹嘴,气愤填膺,一拍案几:“安份守已的卑而贱,为非作歹的高而贵,这世道已经到了这一步,如何能不亡,又怎么能不亡。”
“刘修,休得胡说”刘弘变了脸色,沉声喝道:“你这话传出去要杀头的。”
“你去告发我?”刘修有些醉意,梗着脖子瞪着刘弘,两人僵了半晌,刘弘先放松下来,解释道:“我是为你好,以后这样的话,不要乱说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去画洛阳城?”刘修拉过那些写生稿,重重的敲了敲,“我是担心,不知哪一天洛阳城就和长安城一样,再也看不到了。”
“德然,你醉了。”刘弘沉下脸,长身而起,推门而出。
刘修坐着不动,直到刘弘穿好了鞋准备离开,他才叹了一声:“唉,我以为你是个难得清醒的人,没想到也是一个糊涂蛋。算了算了,不得其人而言,是谓失言,是我错了。你走吧,我马上也离开洛阳,以后恐怕不会见面了。”
“你要走?”刘弘转过头,略作思索,又说道:“你放心,我不会传出去的,只是你以后也要管住你的嘴,不要再这么横言无忌了,否则迟早有一天会出事。”
“不是因为你。”刘修摇摇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就是不和你说这番话,我也没打算在这里呆太久。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虽然没有千金,可也算是小有资财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这个道理我懂。我想去隐居了。”
“隐居?”刘弘差点笑出声来,忍不住走了回去,俯着头打量着刘修:“德然,你是真醉还是借醉发酒疯?你今年还没到二十,就想去隐居?”
“你管我是真醉还是假醉,只要我说的没错,便也是了。”刘修哂笑道:“你怎么还不走,不怕被我连累了?”
刘弘抬手挠了挠眼角,重新坐了下来,拿起酒壶给刘修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端起杯子和刘修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笑道:“既然你马上就要去隐居了,我就听听你的疯话,看看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高论来。”
“高论没有,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刘修嘎嘎一笑,向刘弘凑了凑:“你在天子身边,知道的事情比我多,难道你看不出来?”
“我看不出来。”刘弘瞥了他一眼:“我倒是觉得你这太极道馆是个是非之地,你小心那个太平道的张鸣给你带来祸事。他最近在洛阳权贵门上走动频繁,我担心他迟早会连累你。”
“权贵之门算什么。”刘修不屑一顾:“你如果知道太平道的信众中有成千上万的流民,遍布天下数州,还不知道要吓成什么样呢。”
刘弘眼角chou了chou,脸色有些难看,沉默了好半天,才哑声说道:“你既然知道,还敢和他来往?当真不怕王法吗?”
“这你就错了。”刘修微微一笑,和刘弘碰了一杯,自已一饮而尽:“天下已经糜烂,我只是把最后一层还算光鲜的皮掀掉,让陛下看到里面的烂肉,认识到局势的严峻,如果能及时下手医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还是自欺欺人的以为天下太平,那才危险呢。我这是为天下着想,你认为我该杀吗?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我觉得这天下就真的没治了。”
刘弘语噎,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刘修。
“天下形势,如闭目乘快马,直奔到绝崖,如果肯睁眼看一下,悬崖勒马,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因为不敢看到险境而闭目自欺,那只有一个下场。”刘修叹了一声:“可惜,真正敢睁开眼睛面对险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在危险面前,芸芸众生大多数还是选择闭起眼睛装看不到的。只有真正的勇士,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
“你说还有机会?”刘弘没有理他的感慨,抓住了其中最关键的一句。
“当然有。不过呢,这就和当年的昆阳之战一样,有几个人能像光武帝一样冲上去,杀出一条血路?”刘修哈哈一笑,挥挥手:“我醉yu眠君且去,有缘山中再相逢。”
刘弘却揪着他不放,“德然,且慢去睡。你说说,如果有机会,又当如何?”
“你不过是一个shi中,说这些有什么用?”刘修指了指天,“这要看大汉还有没有中兴的天命,要看陛下有没有中兴的气魄和能力,不是你一个shi中和我一个草民说说就能有用的。”说完,他挣开刘弘的手,推开,胡乱的搭上鞋,晃晃悠悠的下楼去了。
刘弘皱着眉头,无可奈何的看着刘修歪歪扭扭的背影,沉思了片刻,一眼看到案上的写生稿,顺手拿过来卷起,起身出了门,匆匆离去。
夏侯渊看着刘弘远去,这才回过头对刘修说道:“东家,这计是不是太冒险了些?”
“不冒险怎么可能有大富贵,难道你想做一辈子商人?”刘修眼神明亮,看不出一丝醉意。他看看夏侯渊,笑了:“你放心,如果真有祸事,我一人担着,绝不会拖你们下水。”
夏侯渊也笑了:“我有什么好怕的。没死在王吉的手中,我这条命就是捡来的,与其穷死,不如跟着东家赌一把。”他瞟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许禇,“只是仲康怕是有些亏了。”
“我有什么亏的,这条命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了。”许禇哼了一声,不屑一顾:“再说了,就凭我和东家的身手,只要不是洛阳城的北军五营全部出动,恐怕没几个人能拦得住我们。”
这才叫霸气。刘修暗自赞了一声,夏侯渊愿意跟着他疯,那是因为夏侯渊一穷二白,而且他生性就不安份,喜欢冒险,而许禇则不然,看起来他很鲁莽,其实他早就想好了退路,确保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谨慎到了极点。
刘修当然也不是鲁莽的人,他如果没有几份把握,绝对不会冲动冒险,要不然他早死几回了。在刘弘面前说这些话,看似酒醉,实则是他谨慎的试探,经商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要挽救大汉的命运,就必须解决大汉的经济问题,这不是他开几个道馆就能解决的,这要触及到大汉的基本国策。如果天子没有这样的魄力,就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力挽狂澜的,必须选另外的路。
做名士闯字号,他已经完成了应有的铺垫,接下来该向哪个方向走,已经到了抉择的时候。天子是什么态度,对他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天子连一点雄起的想法都没有,那他也没有必要做什么忠臣了,趁早自谋出路。如果天子还有点想法,那他也好借势而起,见机而动。
天子没有让他失望,在等了两天后,刘弘带来了天子手诏,拜刘修为shi中。shi中属少府,原来是加官,也就是名誉官职,有了shi中身份,外朝官员就可以进入内朝,随时在天子身边以备问询,后来渐渐变成实际官职,比二千石,等秩算是相当高了,特别是对于刘修这么一人只当了两天虎贲郎的人来说。
“天子有雄心和魄力吗?”刘弘的眼圈有些黑,看起来jing神有些疲惫。
“陛下岂止有雄心和魄力,简直是英明。”刘修笑眯眯的拍了个马屁,又关心的问道:“怎么,这几天没休息好?”
“别提了。”刘弘郁闷的摆摆手:“宫里这两天怪事频出,我们这些人都不得安生。德然,你赶紧进宫入职吧,也能为天子分忧。”
“什么事这么烦心?”刘修又想起为党人诉冤的曹鸾,难道这件事还没解决。
刘弘摇摇头,告诉刘修说,不是这么简单。曹鸾那件事和现在这件事比起来,只能算是小问题了。这话把刘修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宫里出了大事。有一条青蛇落在永乐宫嘉德殿的御座后面,把永乐太后吓得魂不附体,宫里大乱,谣言四起。天子找蔡邕、杨赐等人去问,结果杨赐他们三扯两扯的,也扯到党人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说,党人遭到禁锢,天下怨气郁结,故化为青蛇以示警,希望天子能下诏赦免党人,以解妖详。
刘修听了直挠头,真还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分明是借机向天子施压嘛。只怕不仅党人不能被赦免,还会遭到更严厉的打击。
“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刘修想了想,眉毛一挑:“我觉得这事不对,一条蛇嘛,和党人能有什么关系?”
“那你说和什么有关系?”刘弘jing神一振。
刘修嘴一撇,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大旱了几个月,洛阳四周都像遭了火似的,大部分树木都枯了,小河里也见了底,喜欢yin凉的蛇没地方去,钻到宫里的可能性当然很大。洛阳再缺水,也不可能缺了宫里的用水,太后又是怕热的北方人,每天都要用水浇地,嘉德殿是最yin凉的所在,而且嘉德殿规模大,建成时间长,屋梁上大概有些年头没有彻底清扫了,老鼠什么的也多,如果有蛇进了宫,那嘉德殿就是首选之地。一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一条,有什么稀奇的。
刘弘将信将疑,他觉得刘修的解释比杨赐他们的解释还不靠谱,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会这么简单的原因?这也太草率了吧?
“你不要不信,你回去对天子说,让人把宫里彻底清理一下,我估计再找几条蛇出来是不成问题的。”刘修很有把握的说道,又解释道:“就算按照他们那一套五行的理论解释也不对啊,青者木也,大汉属火,木生火,这分明是中兴之相,怎么会和党人联系在一起。”
刘弘忍俊不禁,摇着头道:“你真是巧言佞色,利口能辩,如果被蔡邕和杨赐他们听到,只怕会说你是个佞臣。”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刘修笑笑,又皱了皱眉:“其实要说yin气,我倒是觉得宫里yin气的确蛮重的。那么多人和不男不的人,真正的男人少而又少,yin阳的确不太平衡。这些人闲着没事,一点小事都会变成谣言,人心惶惶。而且,那么多人一天的脂粉钱就要上百金,这开销也的确太大,借机清理一下,jing简一些人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弘咂了咂嘴,没有吭声。
刘修又说道:“陛下要那么多人,无非是想多子多福,其实这是个误区。”
“什么误区?”
“人太多了,不仅不会多子多福,反而会影响子嗣。”
“还有这种说法?”
“你还别不信。”刘修一本正经的说道:“广种薄收的道理你不知道吗?人就像一块地,你如果偶尔耕一下,随手甩两颗种子,还指望秋天能丰收?当然是jing耕细作,种子数量充足,féi力不缺,才有可能丰收。”
刘弘扑嗤一声笑了,连说刘修胡扯,刘修也不和他争,你要不是信,你去问太医,你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的,就知道我有没有胡扯了。两人说笑了一阵,刘弘才收了笑容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入宫报到?”
刘修出人意料的摇摇头:“我暂时不打算入宫报到。”
“为什么?”刘弘有些不高兴的说:“这是陛下的恩典,你不要太任性使气了。”
刘修连忙摇头:“我正是感ji陛下的恩典,才不想急着入宫。我在宫外,也许更能为陛下分忧。”
刘弘非常不解。刘修接着解释道,我如果到陛下身边做官,那我以后说什么,别人都会觉得我是在为陛下说话,时不时的都会往陛下身上想,就算是对的,他们也会找理由反对,一旦有什么错,更不可避免的会牵扯到陛下。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我就有足够的自由,说什么都是我的权利,反而不仅引起别人的反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
刘弘想了想,也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脸色缓和了些:“那你想说什么?”
第189章洛阳志
洛阳出了一件盛事,一种装帧新颖的书籍在太极道馆隆重登场,东观校书的几个大儒、大学数得上的博士悉数到场,向到场的上千太学生郑重推荐这种携带方便,字迹清晰精美的新式书籍,这些书籍都是由改进的蔡侯纸印制,纸制柔软细腻,手感极佳,有如少肌肤(某不知名淫人语),内容为太学所立石经的全部内容:尚书、易、礼记、春秋、诗和论语,一字不差。每部书分装为一函,共四十卷,封面题签为陛下手书,由大儒蔡邕作总序,其他各分册备有一位大儒作分序,言及经学源流,弥足珍贵,实为读书求学必备,馈赠亲友佳品。
最最重要的是,陛下下诏,以后考试即以为准,其他各家私藏的经文只能做研究用,不能做考试标准。紧随其后,司徒袁隗又宣布今年的考试将在今年十月举行,扩大名额为三百名。考试对象由以前的太学生扩展到全国的读书人,录取者优先安排补缺。
一听这话,那些原本只打算看个热闹当谈资的人顿时精神了,十月考试,还是以这些经学的内容为准,几十万人抢三百个名额,那现在还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要天天到太学去看石碑?
于是毕岚等人准备的三百套书当场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人一口气买了好几套,自己留一套,其他的用来送人,亲朋好友家有想考试入选的人都需要啊。好多人反应迟了,气急败坏,围着还在喋喋不休的鼓励士子们要好好学习的蔡邕等人抱怨不已,都是你们口罗嗦,让我们不好意思先退场,结果连书皮都没抢到。
新书特卖会大获成功,皆大欢喜。
毕岚等人印书坊生意开门红,看这势头,库房里的一千套书绝对是不够卖,回去立刻再加印一千套。加上先前从宋奇那儿赚到了三百金,他们已经成功的收回了全部成本,在支付了所有的开支之后,他们还落了一百金的纯利润,更重要的是,他们为天子解决了三十个郎官的就业问题,这可比赚了钱还要有用。
蔡邕等人也非常高兴,看着他们辛苦了一年多校订的经学将走向全国,被全国的学子所接受,他们感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在个人的成就感之外,他们还终结了大汉经学传承上的师法家法之争造成的混乱,从今以后,不用争来争去了,一切以此为准。
在蔡邕看来,这和孔子删定六经的作用是一样的伟大。
袁隗也很高兴,刘修亲自到袁府请他出席这次特卖会,还为以前的事情向他做了解释,表示并无恶意,愿意和袁术化干戈为玉帛。袁隗当然不怕刘修,可他是聪明人,且不说刘修是卢植的弟子,他们夫妻不可能真把刘修赶尽杀绝,就凭刘修最近鼓弄出来的那么多事,连阳翟长公主都被他拉来做了大旗,真要和刘修翻了脸,对袁家也没什么好处。于是袁隗借坡下驴,爽快的答应了刘修的邀请,亲自到场,并且很高调的买了十套新书,盛赞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太极道馆虽然经商卖面,可是做的几件事却意义深远,当为天下人楷模云云。
最高兴的当然是刘修,来了这么多人,卖了那么多面,仅场地费就捞了二十金,几个方面都欠他一个大人情,太极道馆的名头越来越响,以后可真是财源茂盛达三江了。
送走了袁隗等贵客之后,刘修回到他新办的书房,毕岚和渠穆正在等他,兰花指柳云霜也坐在一旁,新书卖得好,毕岚他们心情非常好。一看到刘修,立刻把二十金场地费推了过去。
在之前刘修建议他们搞这个特卖会的时候,他们还有些舍不得,现在算是知道了,这年头不光要酒好,还得会吆喝。他们做事还有两下子,论吆喝,还得看刘修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刘修哈哈一笑,老实不客气的掂了掂装金子的锦囊,然后顺手塞到罗氏手中:“掌柜的,麻烦你收起来入帐,然后拿点好酒好菜来,记在我的帐上,我要为几位大人庆功。”
渠穆大约三十多岁,年轻力壮,双限炯炯有神,除了没胡子,眼袋也略有些松驰之外,人还是长得不赖的,和他那臭名声联系不到一起去。听了刘修这话,他笑了笑:“刘君是太极道馆的东家,吃点酒还要记帐?”
刘修哈哈一笑:“不瞒大人说,我只是一个小东家,主要还是个管事的,拿点辛苦钱。
真正的东家每个月要查帐的,我如果到时候交不出帐来,岂不是让人以为我多吃多占?咱大钱也赚得不少,可不能因为贪这点小钱坏了名声不是?”
渠穆若有所思,连连点头,和毕岚交换了一个眼色,觉得以后这收人贿赂的事情的确也要有个度了,做生意赚钱虽然来得慢一点,可是心里不虚o嗣,再多的钱拿得光明正大。
“德然哪,你也不要在这里卖乖,你那些钱是怎么来的,我大致也清楚。真凭你做生意,你能在几个月内赚这么多钱?”毕岚特地开了个玩笑,表示和刘修更熟悉、更亲近,他也不摆架子,自己拿起酒壶,给几个人各倒了一杯酒,“你亲口和我说过,罗敷面馆一年的利润也不过三百金,可是你这太极道馆用了多少钱?少说四五百金,你会点石威金不威?”
刘修哈哈一笑,对他试探的话避而不答,说笑了几句,扯到了正题:“二位,印书坊现在算是上了正轨了,可是光凭着印五经,以后这生意还是有限的。
毕岚和渠穆顿时精神起来,他们之所以没走,就是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刘修讨教讨教。这次新书能卖得这么顺利,那是多方面因素结合的结果,以后不会总有这么好的事情。
“德然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一些想法还是有的。”刘修呷了口酒,开始给他们出主意。天下人读书,除了求仕宦之外,还有很多人是不能仕宦的,你们也不能忘了这些潜在的客户b。
毕岚眼睛发亮,快说快说,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你们想想,洛阳什么人最多?有钱人啊,而且是有钱的人比男人还多,为什么呢?那些有钱人,有几个不是妻妾成群的?这些人识字的不在少数,有些入学问还真的不错,让她们去考试做官肯定是不可能,那她们平时能做些什么呢?闲聊,游戏,要不然就发呆,如果你们能印一些能给人解闷的书,肯定受她们欢迎月嗣。
渠穆一拍大腿,对啊,怎么没想到这些人呢,这些人的数量可不比太学生少啊,而且这些人有钱,现在这书价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有些肉疼,可是对于这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贵妇人来说,这就是吃点零食的钱啊。
刘修微微一笑,只要你们开动脑筋去想,不要总把目光局限在几本经书上,这个印书坊以后就是一个摇钱树,绝对有你们赚的。
毕岚沉默未语,也没理刘修忽悠的话,紧追着问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什么样的书能让人解闷?肯定不是圣人经义啊,那玩意只能让人生闷。
刘修连连摇头,当然不是圣人经义,那些书给想当官的人看看就行了,有几个人像曹大家(班昭)那样喜欢看这样的书啊,给她们看的当然是闲书,趣字当头。比如说一些笑话,比如一个能感到得人落泪的故事,比如一些奇闻轶事之类......毕岚乐了,。
刘修一本正经的反问道,拿什么?
毕岚说,你说得这么轻松,肯定有这样的文章,让我先看看吧。
刘修连连摇头,我给你们出主意呢,哪有什么文章,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两笔字还行,写文章就不能看了。
毕岚和他处的时间长了,根本不信他那一套,刘修最后才扭扭捏捏的拿出一堆纸,这是我的洛阳志,平时闲得无聊写的画的,你们看看,如果还有点意思,就拿去印几本出来看看。
毕岚接过来一看,扫了几行,先笑了笑:
“你这文章有长进口网,还是请谁润色的?””蔡先生。”刘修老实不客气的说道:
“有些典故,我也是问了他才知道的。说实话,这些东西里面有蔡先生不少功劳,为了麻烦他,我可花了不少钱。”
毕岚闻音知意,“我们到时候怎么分帐?”
刘修很坦然的提出了几个方案。一,我把这文稿卖给你,三百金,以后你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我不管。二,我提成,你印一本,我就一份钱,多印多给,少印少给。三,你替我印,我给你钱,以后我自己负责销售,赚了赔了,都是我的。
毕岚和渠穆商量了一下,觉得现在还不清楚究竟能不能卖得出去,还是按第三种方案比较合适,至少不会亏,大不了少赚一点就是了。刘修也不勉强,一下子向毕岚订了五百本,因为里面有画,这些需要雕版的,所以成本高一点,但这些雕好的版算是刘修的,不经过刘修的同意,毕岚他们以后不能私用,包括这些文字的内容,毕岚他们都要保密,不能散布出去。
毕岚一口答应。回去之后立刻安排人雕版、排字,几天后,他们交出了样书,刘修经过认真的审阅之后,立即开印,两天功夫,五百套《洛阳志》新鲜出炉,有蔡邕这样的大家把关,有刘修亲手绘的图,这本书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再加上刘修亲自拟定的那些传奇故事,娱乐性也是前无古人,再经过熟门熟路的一炒作,五百套书很快销售一空,不仅成为洛阳仕们闺中最喜欢的物事之一,就连许多男子也是人手一卷,闲谈时经常说着说着就扯到这上面去了。
“嘿,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没想到洛阳还有这样的所在啊,北七b烟云,原陵夕烟,千年宫城,我前两天按图索骥,果然是言之不虚啊。”
“是啊,我们大汉这洛阳城,真是人杰地灵,可以传之千古的。”
“是啊是口网,更重要的是,没想到史书上的那些事,原来就发生在洛阳城。我猜想着,说不定我们家还住过苏秦呢。””我呸!就你家那鸟不生蛋的地方,能有苏秦这样的人物?我告诉你吧,我考证过了,我家那地方,就是高祖皇帝当初准备定都洛阳时暂住的地儿。”
“傻且,你坑你阿翁我呢。
“你才傻且呢,说你没学问,你还不服气。你看那故事里是怎么写的,难道你以为这是这位刘修刘德然君信口雌黄?他可是字字有典的。”
“说你是傻且吧,人家刘德然都说了,因为史料不足,这些故事有些查无实据,只能听听,不能当真。你啊,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都不懂,还装什么有学问呢。”
“你胡扯,不信我们去问问他。”
“问问就问问,走,谁输了谁在太极道馆请一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