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会想到刘修居然会让他独自领兵,而且一给就是五千步骑。刘修手下的骑兵比例一向比较高,五千步骑至少可以有两千骑兵,对想骑兵已经想出红眼病的孙坚来说,这比袁绍让他领一万步卒还要兴奋。

“喏。”孙坚热血澎湃的大声应喏。

“等等。”刘修叫住了刚要走的孙坚,“有一个附加命令。”

“将军请讲。”

“身边少于两千人时,不准外出。”

“啊?”孙坚愣住了。不过他看看刘修严肃的面容,咬牙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我绝对不轻出就是了。”

“嗯,那你去吧,随时把战报传回来,多动动脑子,不要蛮干。”

“喏。”孙坚再施一礼,昂首挺胸的出去了,心里虽然为不能随便出猎而感到惋惜,却有些热乎乎的。他的儿子孙策在刘修身边时间不长,刘修就发现孙策有个坏毛病,这小子太喜欢打猎了,三天不打猎就浑身痒,而且他打猎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冲在最前面,越是危险,他越是兴奋。刘修批评了他几次,没什么效果,就找到了孙坚,一问才知道,孙坚也这德xìng。平时找猎,那也就拉倒了,可是现在打仗,刘修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以孙坚父子的武技,就算是遇到猛兽,只要不成群,不会有什么大危险,可是行军打仗不一样,一旦落了单,说不准一枝流矢都能要了你的命。


刘修以命令的形式这么jǐng告他,实际上是对他的爱护,如果刘修想借刀杀人,他才不会说这些废话呢。降将死在战场上,而且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那谁都不会有意见。

刘修随即下达了第二道命令,让傅燮、徐荣等人立刻放弃攻城,以最快的速度赶向六安。寿和六安是由汝南退向九江、庐江的必经之路,控制住了这两个点。也就是切断了袁隗向东南方向逃窜的路。至于他们身后的那些县城里的袁军,如果龟缩在城里不动,大可以不理他们,他们要是赶出城邀战,那倒是正中下怀,总比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去攻取好。

傅燮接到命令之后,也有些惭愧。他和徐荣、黄忠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按刘修的部署进行,放弃攻城。全速赶往六安。他们突然改变行动,袁军根本来不及反应,等袁隗接到消息。傅燮已经赶到六安城外,而孙坚更是在三天前就在寿城外扎下了军营。他们以巢湖的水师为支撑点,像两只铁拳,死死的扼住了袁隗的退路。

刘修随即将军报送往旋门关,我已经完成预定任务,保证袁隗无法从我的防区通过。

与此同时,接到刘修私信的曹操也改变了战略,不再纠缠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迅速突入到龙亢一带,与寿的孙坚取得了联系。紧接着。严颜等人也充舟登岸,赶到寿,与孙坚合兵一处。

数rì后,刘修赶到寿城外,孙坚和严颜向他汇报了情况。寿的守将一直没有出城。他好象是死了心要守住寿,为袁隗保住这条退路。孙坚在城外骂了几天,对方连面都没露。


“那就不管他。”刘修不以为然的摆摆手,“我们赶往汝南,他要是赶出来追,那我们就回头吃掉他。如果不敢出来,那就当他是个屁。”

严颜提醒了一句:“将军,那合适吗,万一在我们和袁隗激战的时候,他从后面赶来呢?”

“我怕他没那胆量。”刘修微微一笑:“与袁隗作战,我们不是主力,主力是陛下的北军五校,我们只是堵路的。而且战场离此数百里,他们又以步卒为主,想要突袭,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突袭他们还差不多。”

严颜略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他们一向习惯于步卒、水师的战法,可是刘修这次却带来了两万铁骑,有了这两万铁骑,战法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作战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拓展,不再像步卒那样只能局限于三十里到五十里的范围内,铁骑以其超强的速度,可以在两百里以内游荡,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他们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仅从心理上对敌人的威慑就非常震撼步卒出城之前,先要考虑考虑怎么防备这些铁骑的突袭。

……

阳夏,几份军报被撕成碎片扔在地上,袁隗的脸yīn得能滴出水来,手脚有些颤抖。小皇帝正月里就赶到了旋门关,为了能够出奇兵困住小皇帝,袁绍忍痛放弃了黎阳,只为了吸引小皇帝出击,可没想到小皇帝居然这么有耐心,在旋门关一呆就是几个月,生生的等来了刘修。

袁隗不知道刘修怎么会和小皇帝妥协的,他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刘修和曹操已经切断了他的退路,因为小皇帝的耐心,袁绍白白丢掉了黎阳,他诱使曹操南下的目的虽然实现了,小皇帝却没有给他突袭的机会,现在他只能面对朝廷大军的三面攻击。

袁隗的手脚一阵阵的发麻,他现在身边还有三万多人,其中有两万是征战了多年的jīng锐,可是围着他的却有十多万大军,而且集结了段颎、刘修和曹操两代名将,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必败之局。原本他指望着倚仗守城的优势能多支撑一些时间,等待朝廷的破绽,可是现在刘修扔下那么多的城池不管,穷凶恶极的逼了上来,一下子把他逼到了绝路上。

怎么办?袁隗像头困兽,不停的转着圈,自言自语,一颗颗冷珠从额头落下,摔在地上,砸得粉碎。

马伦站在门口,看着失去了所有风度的袁隗,眼中只有绝望。

就在这时,法衍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用同情的目光看着袁隗。袁隗屏住呼吸,定了定神:“谁的信?”

“公……公子的。”

“谁?”袁隗一时没反应过来,马伦却一步赶上前去,伸手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一变,抬起头,怔怔的看着袁隗,一脸的羞愧。袁隗接信在手,迅速的扫了一眼,哼了一声:“你真是给我找了个好儿子啊。”

马伦无言以对。(未完待续)RQ

第599章进步喜人

这是一封袁术写来的劝降信。他对袁隗说,刘修养jīng蓄锐数年,如今猛虎出柙,席卷天下之势已成,袁家困守山东数年,未有任何进展,如今更是没有还手之力,天命不在袁家,已经毋须赘言。既然如此,与其等到被刘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再投降,不如剩着现在还有谈判资本投降,也许还有机会保命一家人的xìng命。

袁术最后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再犹豫,到时候后悔晚矣。我身为你们的儿子,我诚恳的请求你们不要再坚持了,这是天意,人力无法抗争。

看到这样的信,袁隗焉能不怒?马伦焉能不愧?要知道江南局势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不可收拾,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袁术的鲁莽和脆弱。如果不是他的鲁莽,刘修不可能抓得住他,如果不是他的脆弱,他不是投降而是战死,也不至于让袁隗现在无人可用。

因为袁术的投降,袁隗不得不把袁术帐下最能打仗的几个人如桥蕤、纪灵调到别的地方去雪藏,以至于现在合肥、六安这样的重城都没有合适的人镇守。

袁家以经术起家,这么多年来,积累的人脉以文官为主,真正的武人不多,虽说文官做太守也可以带兵,但一郡太守能带多少兵,又有几个真正亲历过数万人规模的大战?纪灵、桥蕤这些人都是跟着袁术在北疆和西凉征战时成长起来的,远不是那些读经出身的文士可比。

因为袁术的投降。袁隗连这些人都不敢用了,拿什么对付紧逼过来的三路大军?这时候圣人经典可不管用。


袁隗将袁术的劝降信撕得粉碎,命人将送信的人轰了出去。破口大骂,宁可全家战死,也不会像袁术那样没出息。

刘修接到回报。很遗憾的说了一句:“看来整个袁家只有袁公路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其他人,四世三公?嘿嘿,都不过如此,果真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啊。”

袁术不在大营,他还被软禁在江陵,这封信是刘修早就让袁术写好的。当然也不仅这一封,还有是给纪灵、桥蕤等人的,只是这几个人现在不知道被袁隗关在什么地方,一时半会的也投不出去。

刘修随即收到斥候的回报,袁隗收缩防线,以平舆为中心,定颍、南顿、新蔡、慎阳为四边。做出了固守待援的姿态。正对着刘修的便是新蔡。

刘修得报,轻蔑的笑了一声,然后笑眯眯的对刘和说道:“丫头,你说说看,这老贼在打什么主意?”

刘和害羞的抿着嘴。红着脸,连连摇头拒绝。

“没事没事,说错了也没关系嘛。”刘修坚持着,起身将刘和推到沙盘前。这些天刘和经常跟在他后面听参谋们讨论战局发展的可能,她也多少知道一些,再加上刘修每天晚上都会给她讲一些常识,她也算得上半个内行人了。只是她对兵法没多少兴趣,只是当故事听,看起来要做一个将军也不太可能。

拗不过老爹,刘和只得走到沙盘前,接过郭嘉递过来的荆竹,仔细的看了半天沙盘,这才怯怯的说道:“依儿看来,袁隗这是要以守代攻,把朝廷的大军都吸引在汝南,打持久战,拼消耗吧?”

刘修鼓励的点点头:“嗯,那你说说,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刘和抱着荆竹,伸出一根指头抠着嘴唇,眨着眼睛看着刘修:“阿爹说过,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仅是吃粮,一天便要六七千石,如果再算上战马,还要翻上几番,再加上其他费用,更是惊人,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十万之师,一rì千金……”

虽然帐中只有他们父和郭嘉三人,刘和还是有些羞怯,声音细细的,还带着点颤音,说两句便求助的看一下父亲,结结巴巴的说了一会,就闭紧了嘴巴,再也不肯说了。

刘修笑了,伸手揽住刘和的肩膀:“丫头,说得不错啊,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看你比不少人都强,以后要继续努力,听见没有?”

“嗯哪。”刘和用力的点点头,又仰起小脸看着刘和:“阿爹,我说的真好吗?”

“那当然。”刘修不假思索的说道:“以你刚刚接触几天的水平,能看到这些,便相当不错了。你看奉孝,他刚开始的时候,比你还惨,连话都不敢说呢。”说着,他冲着郭嘉挤了挤眼睛。郭嘉会意,“不好意思的”的低下头:“和翁主,的确如此,我到将军身边两年多,才开始有所长进。”

刘和眨了眨眼睛,终于心定了些。

“奉孝,你把你的分析说出来听听。阿和,你好好听着。”

“喏。”刘和应了一声,连忙把荆竹递给郭嘉,郭嘉接在手中,咳嗽了一声,用荆竹在沙盘上空虚划了一圈:“刚才和翁主说的情况应该正是袁隗所想。不过,和翁主只说了汝南的情况,我想把这个范围扩大一些,把汝南和冀州联系起来,做通盘考虑……”

“唉呀,我把袁绍给忘了。”刘和惊叫一声,掩住了嘴,不好意思的看着刘修。刘修哈哈大笑,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不怪你,只怪阿爹用错了沙盘,应该把全局的沙盘放上来,你就不会忘了。”

“阿爹,我不来了,你笑话我。”刘和撅起脸,羞得满脸通红。刘修大笑,拍拍她的小肩膀:“丫头,待会儿再不好意思,现在先听奉孝讲讲,看看还有什么你没想到的地方。”

刘和点点头,闭紧了红艳艳的小嘴,目不转睛的盯着郭嘉。郭嘉一阵心慌意乱,连忙让开了目光,接着分析袁隗这么做的原因。他在刘修身边多年,又一直掌管密事,不仅对这一套战术分析了如指掌,对袁隗等人的xìng格、心理也非常熟悉,揣摩起对方的心理来更是对症下药,分析得清清楚楚。不仅刘和听得连连点头,就连刘修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来。

就在刘修教刘和学习兵法的时候,小天子也围在沙盘前,聚jīng会神的听荀攸分析战局。随着刘修和曹操的相继到位,袁隗已成瓮中之鳖,接下来,只等西凉征调的一万jīng骑赶到,小天子就可以率三万jīng锐进入汝南,发起对袁隗的最后一击。此时此刻,小天子有些激动,暂时抛弃了心里的疙瘩,认真的听荀攸解说。

荀攸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袁隗摆出了一个乌龟阵,内守平舆,外有四城,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拼消耗。然而兵法上有一个原则,如果没有援兵,那守城就没有意义,袁隗这么做,显然不仅仅是负隅顽抗这么简单,他在消耗朝廷士气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了袁绍的身上。

如今朝廷集结了十多万大军在汝南,袁绍身边的压力大减,他如果不趁着这时候做点动作,那就不是袁绍了。

“袁绍要动,会在什么时候?”小天子沉思了片刻,转过头看着段颎:“段公,大战尚未开始,我军士气正盛,他应该不会趁这个时候出击吧?”

段颎颌首赞同:“陛下所言极是,以老臣看来,他一定会等我们攻城无果,士气受挫的时候再出击。”

小天子想了想,又道:“朕倒觉得,袁绍也许不会等那么久的时间。”

段颎和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一抹笑意从眼中一闪而没,随即庄重的看着小天子:“那陛下以为他会什么时候出击呢?”

“朕觉得,他应该是在秋收以前。”小天子没有注意到段颎和荀攸的眼神,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消耗,消耗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一rì无粮,大军便不战自溃。如今朕有十万大军聚集在兖州、豫州一带,粮食便是重中之重,就地取食,才是减少消耗的最佳办法。如今朝廷大军与叛军犬牙交错,看似相安无事,其实是互相防备,只是谁也没有胜算,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如果袁绍发动攻势,突入兖州或河内,这些人势必趁势而动,他们不需要恶战,只需要放几把火,就能将快要收割的粮食一把火烧光,到了那时候……”

小天子倒吸一口冷气,抬起头看着段颎和荀攸,不敢再往下想了。

段颎和荀攸不约而同的躬身施礼:“陛下圣明,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算我军不败,至少士气也会受到重大影响,这样一来,战事再拖上几个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

荀攸躬身道:“陛下,臣有三策,请陛下圣裁。”

小天子看看荀攸,眼神一闪,咬了咬下嘴唇,沉声道:“荀卿请说。”

大帐之后,宋太后静静的站在那里,曹蕤陪在她身边,两双眼睛全都落在小天子挺得笔直的背上。过了一会,宋太后悄悄的示意曹蕤一起退了出去,她们的脚踩在厚厚的地毡上,悄无声息,小天子正聚jīng会神的听荀攸分析,也没有注意到她们的来去。

出了御帐,宋太后轻吁了一口气:“陛下这几个月长进不小,你也有功劳。”

曹蕤笑了笑:“太后过奖了,是陛下自己用功,我其实没起什么作用。”

宋太后瞥了她一眼,轻声道:“你们兄妹俩都是好样的,你兄长敦厚忠孝,你也聪明过人,好好辅佐陛下,将来曹家的富贵就落在你们俩肩上了。你们的母亲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一提到她的母亲刘氏,曹蕤的眼中闪过一抹戾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多谢太后。”

求推荐票!

第600章人小鬼大

曹蕤和曹昂的生母刘氏在两年前已经死了,原因是身体不好,可是曹蕤一直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失宠。刘氏生了他们兄妹之后,就不复以前的美艳和窈窕身姿,后来曹操便纳了卞氏为妾,在外征战时,卞氏几乎是形影不离。不过说起来也怪,卞氏跟着曹操身边这么久,一直没能生出一儿半,直到去年冬天,她才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百日之后,取名曹丕。

丕者,大也,尊崇也。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曹操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当然了,这也许和曹操这么多年才有第二个儿子有关。曹操今年三十四岁,按现在这个年代来说,就是人到中年了。可除了曹昂、曹蕤两兄妹之外,他居然有十多年的时间连一个孩子都没生,对于他这样的身份地位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如今卞氏在七八年之后终于开始生了,当然高兴万分。

有了一个弟弟,曹昂也很高兴,可是在曹蕤看来,这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母亲刘氏死了,父亲曹操又经常不在家,曹蕤最亲近的人便是兄长曹昂,在她看来,只有曹昂才有资格继承曹家的产业,其他人都是妄想。可问题是他们的母亲刘氏不是正妻,虽然曹操的正妻丁氏对他们兄妹一直很好,当成自己的儿看待,但一旦卞氏生了儿子,得了宠,谁能保证曹操不会废了丁氏,把卞氏扶正?

曹蕤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对这种事最敏感不过,她之所以现在极力讨好太后,私心里就是想借着太后的威信让父亲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她成了皇后,那卞氏别说生一个儿子,就是生十个,她也不能动摇曹昂的地位。

只可惜,宋太后的心目中。皇后的位置只能是刘和的,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走到那一步。这对曹蕤来说是个莫大的打击,可是更大的打击还不在于此。在曹操放弃支持天子之后,小天子明显对她的态度有了变化,也许是认识到他不是刘修的对手,皇后之位不可能他落,也许是愤怒于曹操的背叛,小天子对她冷落了许多。

这一点,连宋太后都感觉到了。正因为如此,宋太后经常把她带在身边,时不时的安慰她两句,许以富贵。

可是这些更让曹蕤觉得难受,但是她把这一切全藏在心里,连兄长曹昂都不知道。

深夜,宋太后已经休息了,曹蕤才告辞出来。她也非常疲惫,但她没有直接回自己的住处,而是提了一罐浓汤。来到了天子的御帐附近,对看守御帐的郎官说,她是奉太后之命来看望陛下的。她是太后身边的人,又经常和小天子一起进出御帐,郎官们倒也没想到她会有什么意图,便让她进去了。

走进大帐,大帐里有些狼藉,小天子歪着身子坐在案几旁,周瑜、曹昂站在一旁,虽然努力站得笔直。可是不时张开的嘴还是露出了疲惫,杨修坐在一旁直点头,几次险些撞到案几角上。听到曹蕤掀开帐门的声音,小天子有些发红的眼睛瞟了过来,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是太后让你送来的?”

“是。”曹蕤走到案上,放下几只碗。她刚打开汤罐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便飘散开来,小天子嗅了一口,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周瑜和曹昂却精神一振,食指大动。杨修也激零了一下,还没睁开眼睛,先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赞道:“好香!”

“一起喝点提提神吧。”曹蕤捧起腕,撅起嘴吹了吹,这才双手递给小天子:“一直在火上热着,陛下小心烫。”

“朕知道。”小天子接过碗,捧在手心里,将脸埋在碗上,感受着热气在脸上流转的感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曹蕤又给曹昂等人一人盛了一碗,在他们喝汤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手脚麻利的收拾起了零乱的大帐。这些事本该由宫人们来做,可是现在小天子议事还没有完,宫人们不敢进来,曹蕤便代劳了。

收拾完之后,大帐里顿时显然清爽了许多,再加上喝了热汤,小天子等人的精神也振奋了些,说话的声音响了不少。

“时辰不早了,我们再议一议,便早些歇了吧。”

曹蕤诧异的问道:“还要议?这都议了一天了,还没议好?”

小天子瞟了她一眼,没有吭声。曹昂连忙上前给她使了个眼色,斥责道:“军国大事,你懂什么,还不退下。”

曹蕤微微一笑,向小天子施礼陪罪:“臣妾妄言,请陛下恕罪。臣妾原本以为骠骑将军一到,就可以天下太平的,现在想来,是臣妾想得太简单了。”

“住嘴!”曹昂急了,一边连连给曹蕤使眼色,一边将曹蕤往外推。小天子眼神一动,抬起手:“等等,朕脖子有些酸,你能不能给朕捏一下?”

曹蕤应声答道:“唯,陛下!”说着,也不理会曹昂的眼色,转到小天子的背后跪坐下,伸出纤纤玉手,给小天子捏起肩来。小天子摆摆手:“你们都先下去休息吧,好好想想荀先生的三策中哪一个更合适,明早再议。”

曹昂等人识趣的退了下去,曹昂出帐之前,狠狠的瞪了曹蕤一眼,曹蕤却低着头,装没看到。等他们出了帐,小天子也不吭声,闭着眼睛似乎在享受,曹蕤也不说话,只是轻快的做着事,大帐里只有她的小拳头敲在天子背上发出的通通声。

“你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小天子也没睁开眼睛,突然说道。

“臣妾……说错话了。”曹蕤低声说道:“臣妾愿意接受处罚。”

“处罚的事以后再说,你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曹蕤迟疑了片刻:“臣妾有些想不明白,骠骑将军手中有四万精锐,仅是精骑就有两万,他为什么按兵不动?”

“这是预先计划好的。”小天子挪了一下身子,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骠骑将军和你父亲的任务是挡住袁隗的后路,由朕率领发起攻击,击杀袁隗。”

“那他们是守?陛下是攻?”

“可以这以说吧。”

“既然是守。那他们的骑兵又有什么用?袁隗现在在守城,难道还用骑兵去攻城不成?”

“骑兵?”小天子沉吟了片刻,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是啊,如果他们都把骑兵集中到陛下这儿来。我想总共应该有两到三万精骑吧,有了这些精骑,又何必担心袁绍?”

“你怎么知道朕在担心袁绍?”小天子突然睁开了眼睛,厉声道:“你在刺探军情?”

“不。”曹蕤停下了手,双手扶在小天子绷紧的双肩上,从容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妾经常陪着太后来看望陛下。偶尔听到了一些军情,并非有意刺探。”

小天子哦了一声,身体慢慢的又放松下来,重新闭上了眼睛,“母后怎么说?”

“太后说,陛下这几个月进步神速,她非常满意。她相信,陛下一定会成为一个光武皇帝那样的明君的。”

“是吗?”小天子嘴撇了撇:“那你说说。朕能成为孝武皇帝那样的皇帝吗?”

“这个……”曹蕤沉吟了片刻,用力的点了点头:“臣妾觉得是能的。”

小天子笑了起来,笑声有些沙哑。和他的年龄非常不相趁。光武帝秀和武帝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以文,一个以法,光武帝夺臣子的权并不比武帝弱,但是他的强项是没有大规模的屠戮功臣,不像武帝那么残酷,所以最后他开创了一个盛世,而武帝却给子孙留下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帝国。这也是太后一直教育小天子要向光武帝学习,而不是向武帝学习的原因所在,至于那位高皇帝。就更不能学了,他不仅杀戮功臣,而且还想废长立幼,如果不是留下了周勃这些大臣,最后险些被吕氏篡了江山。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忌惮功臣,特别是刘修。

而小天子最听不得的就是这些,自从挨了刘修连抗三诏的当头一棒之后,小天子明白自己现在还不是刘修的对手,表面上偃旗息鼓,心里对刘修的忌惮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了。他听到任何有关刘修的事情都有些本能的反感。

曹蕤的话,不经意之间又拨动了他心里的那根刺。他沉默了片刻,又想起之所以这次被刘修整得灰头土脸,全无还手之力,就是因为曹蕤的父亲曹操出卖了他,不仅不帮他对付刘修,反而帮助刘修来要挟他,他不禁哼了一声。

“你父亲手下也有一万精骑,他能给我吗?”

“当然能。”曹蕤不假思索的说道。

“你太自信了吧?”

“臣妾的父亲对陛下忠心耿耿,这毋须怀疑。”

“忠心耿耿?哼哼,是啊,是啊。”

“陛下,臣妾知道陛下有些误解,不过臣妾相信,以陛下的聪明,很快就能想明白的。”

小天子哼了两声,不置可否。

“陛下,你想想看,如果当时臣妾的父亲支持陛下与车骑将军撕破脸,陛下又有几分胜算?”

“至少有……五成吧。”

“不,以臣妾看来,连一成都没有。”

“一成都没有?”

“陛下,骠骑将军桀骜不驯,若逼得紧了,他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袁家。一个袁家已经让天下大乱,如果再出现一个袁家,那陛下又怎么应付得过来?要对付,也应该一个一个的来,一波未平,再起一波,不是智者所为啊。”

小天子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放开,然后又慢慢的握紧,反复几次后,他突然笑了一声:“你父亲当真是这么想?”

“是的,这是臣妾的父亲亲口所说。”曹蕤轻笑了一声,重新开始给小天子捏弄。

第601章反将一军

曹操看完了密信,眼中露出无奈的苦笑。曹蕤居然能以这个方式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让他这个精于权谋的官场老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到底是我的儿啊。”曹操叹了一声,将密信凑到灯火上点燃,看着信纸在火舌下蜷曲,曹操的眼神随着火光渐渐明亮起来。

背叛天子,曹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不管天子是不是刘修的儿子,得罪了皇帝,总不是一件让人舒心的好事。刘修也许有这底气,可是不代表他曹操就有。

刘修现在是感激他,可是以后呢?假如天子真是刘修的血脉,刘修会不会为了儿子的江山,帮天子除去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

曹操犹豫不决,就在于他不知道小天子究竟是不是刘修的血脉,如果不是,那刘修和小天子之间的仇就不可能解,他帮刘修抗衡天子,甚至最后帮刘修篡位,看起来一本万利,但实际上还是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刘修得了江山,就不会清除他?

曹蕤的聪明,就在于她看出了曹操当时的反应是一个无奈之极的决定。在长远利益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只能在眼前的利害中进行取舍,哪怕明知这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现在曹蕤以她的聪慧挽回了天子的信任,不管这份信任有多少是真的,总比一直让天子记恨的好。

可是要让他交出一万精骑以表示忠心,曹操也有些舍不得。在考虑了很久之后。曹操分别找手下的几个谋士程昱、毛玠和陈宫来商量。

三个人出发点略有区别,但是结果却一样:拿刘修当挡箭牌,上书回复天子。刘修交出骑兵,我们就交,反正刘修的骑兵要去冀州的话。也会从我们的防区走,到时候我们跟他一起走就是了。如果刘修不交,那天子也不好责罚我们,如果刘修交了呢?那我们也交,否则无异于同时和刘修、天子对抗。

于是,这个麻烦的问题就转到了刘修的手中。

曹操事先接到了曹蕤的密信,刘修也在事先得到了荀攸的报告,知道小天子又使出了新花样。不免有些啼笑皆非。只是这个借口却不好找,在汝南作战,袁隗又是据城而守,这骑兵的确用处不大,派到冀州去对付袁绍,似乎也说得通。只是刘修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亲卫铁骑交出去,今天交亲卫骑。明天会不会再让他交虎士营?

交是不能交,可怎么找一个借口,让天子和曹操都没话说,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阿爹,这可不好办呢。”刘和递过来一杯茶。伏在刘修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