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修现在气脉通畅,酒喝下去上脸快,但是去得也快,等黄承彦来求见的时候,刘修已经恢复了正常。不过当他看到黄承彦身后的三个人时,他还是有些脸红。
蔡琳牵着黄阿楚的手,含蓄而彬彬有礼的给刘修行了礼,又让黄阿楚给刘修跪下磕头。黄承彦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黄阿楚小姑娘就算是他的儿媳妇了。这做公公的不能和儿媳妇太亲热,可是现在黄阿楚姑娘还小,刘修拉着她的小手问几句话倒还不至于有什么闲话。看到黄阿楚小姑娘的脸,刘修总算彻底放了心,这姑娘虽说和美搭不上边,长得倒还是端正,也不知道黄承彦发哪门子疯,非要给儿起这么个乳名。
阿楚在襄阳一带的口音中,和阿丑很相近。
第一次见儿媳妇,第一次见亲家母,刘修当然不能太吝啬了,连忙吩咐人把礼物拿出来。好在他来之前长公主就想到了这些,全部安排妥当。只是长公主没想到会有另外一个人跟来,刘修一时没准备,不免有些尴尬。
“这位是……”
“敢告将军,这是内人的小妹,闺字蔡環。”黄承彦也有些尴尬的介绍道,又解释了一句:“她……她是陪内人来的。”
刘修还是没明白,蔡瑁有个叫蔡環妹妹嫁给了刘表,难道就是她?不过……这也太小了吧,这姑娘最多也就是十三四岁,刘表可已经四十多了,当她父亲都够了。
果然是禽兽啊。
“原来是蔡夫人。”刘修连忙行礼。蔡環脸色一僵,低下了头。黄承彦连忙附到刘修耳边说道:“她已经和刘表解除婚约了。”
刘修瞟了他一眼,心道那你也不能把她带到我这儿来啊,事先也不能说一声。虽说这年头妾可以当成礼物送人,可是我却不习惯随便收人啊。
“这个……舍妹仰慕大人……的书道,特央求拙夫带来面见将军,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蔡琳见刘修面色尴尬,连忙解释道。她爱怜的摸了摸蔡環的肩膀:“舍妹年幼,我们父母又去世得早,对她多有溺爱。再加上阿楚与她亲近,所以……”
刘修见亲家母说情,只好不再计较,连忙佯作大方的说道:“不妨事,不妨事。这样吧,请二位夫人随国师夫人稍坐片刻,待我与承彦商量完了再献丑,如何?”
蔡琳松了一口气,连忙称谢。蔡環却一直低着头不吭声,只是默默的拜了拜,拉着黄阿楚的手,跟着卢夫人到一旁去了。她们一离开,刘修就收起了笑容,严肃的对黄承彦道:“孙坚太嚣张,居然敢孤军深入长沙,不把这根钉子拔掉,我无法东下。承彦,你看有没有好办法尽快拿下临湘城。”
黄承彦眉头微蹙:“墨子非攻,以守著称,攻城之法研究并不多。”他看看刘修,苦笑了一声:“我猜想将军可能要取临湘以振军威,所以我特地从襄阳赶来,想提醒将军一句话。”
刘修有些失望,可是又不好表露在脸上,只好问道:“什么话?”
“你要注意桓阶。”
“桓阶?这是什么样的人?”刘修很意外,黄承彦是个很狂妄的人,他居然来提醒他要留心桓阶这个人,说明桓阶这个人的确有过人之处。
“他是临湘人,父祖皆曾在郡出仕,其父桓胜还做过尚书,在东南也算得上名士。不过我要提醒将军的却不是他的家世,而是他自身的能力。我游历的时候,曾经和他交谈过,这个人很有谋略。”
刘修笑了:“既然他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孙坚不是我的对手,那还要担心什么?你是想为他求官吗?”
黄承彦看着刘修不说话,直到刘修觉得自己笑得有些无趣了,这才淡淡的说道:“桓阶曾经被孙坚举孝廉,而且这个人……非常讲忠义。”
刘修这才明白黄承彦想提醒自己什么。孙坚举荐这个桓阶为孝廉,那他就是桓阶的故主,桓阶既然是个忠义之辈,那就不会抛弃孙坚来投他。如果桓阶没能力,那也就罢了,可桓阶偏偏是个有谋略的人,那就凭空多了一个对手,以孙坚的勇猛,再加上桓阶的谋略和他本地人的优势,那这块骨头可就硬得有些超过刘修的估计了。(未完待续)rq
第552章桓阶
长沙太守府。
孙坚直身而坐,面色从容,嘴角还有一丝不以为然的微笑。在他的面前坐着两个人,一文一武,文的是桓阶,武的是黄盖。
桓阶是他曾经举荐过的孝廉,而黄盖则是临郡的零陵人,他是在与孙坚合作共讨夷蛮时认识的。黄巾起义,孙坚起兵讨贼,他开始跟随孙坚,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孙坚取长沙,势破如竹,不过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这次为了尽快拿下临湘,攻打手段又有些过于粗暴,长沙人对他的印象非常差,桓阶的祖父桓超不赞成桓阶来见孙坚,要他躲在家里。不过桓阶犹豫了两天之后还是来了,他的理由是避着孙坚,只会造成更大的杀戮,既然躲不开,不如直接面对孙坚。
他是来劝孙坚放弃的,理由很直白,长沙这个位置的确非常好,占据了长沙,就等于控制了从江陵以下的长江南岸,要想放心的进军,刘修必须先解决长沙。而作为长沙郡的郡治,临湘城很坚固,要想强行攻克临湘城,没有半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
但是长沙的缺点也是是非常明显的。
长沙郡和豫章郡之间隔着一大片的山区丘陵地带,人烟稀少,从豫章郡支援长沙非常困难,一旦刘修取江夏后再南向楔入两者之间,就可以对长沙形成四面包围,孙坚就成为一只孤军,而且是无援的孤军,袁术的实力自保有余,要出兵援救长沙,那他就正中刘修下怀。刘修可以在长沙郡内解决袁术的大部分实力,从而轻松的战胜袁术。
换句话说,孙坚如果要守长沙,除非袁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击败刘修,否则孙坚这只孤军迟早是个覆灭的结果,袁术能击败刘修吗?就目前看来。似乎一点希望也没有。
桓阶的意思很明显,你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还是趁早撤吧。在刘修大军包围你之前离开,也许还有一条活路,要不然不管袁术最后能不能战胜刘修,你肯定是死定了。
孙坚不为所动,最后淡淡的说了一句,哪怕我只能拖延刘修一个月,我死得也值。
桓阶闭上了嘴巴。孙坚心意已决,再劝也没有意义了。
“伯绪,袁将军待我甚厚,我愿意为他付出任何代价。”孙坚道:“你和袁将军没有任何瓜葛,无须如此,你还是听从你祖父的劝告,回家去吧。”
桓阶苦笑一声:“将军这又是何必,你能为袁将军尽忠。我怎么能坐视你的败亡?再说了,临湘是我的父母之乡,就算是为了少点伤亡。我也要为将军尽一份力。”
孙坚哈哈大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多谢你了。”他看看桓阶,又看看黄盖,欣慰的说道:“我在长沙太守任上时间并不长,可是能和你们二位相识,是我最大的收获。足慰此生。如果这次能侥幸不死,将来一定在袁将军面前举荐二位,共享富贵。”
桓阶很无奈。他对袁术没什么好印象,可是孙坚是袁术的大将,他该劝的也劝过了。孙坚不听,那就是他的事了,接下来,他要尽可能为长沙的百姓求一条活路。
桓阶建议孙坚以最快的速度加固临湘城,让临湘城坚固得让刘修生不起攻击的念头。孙坚非常赞同,把这件事交给了桓阶负责。桓阶立刻发动周围的百姓夜以继日的施工,同时做好战前准备,储积粮食,准备守城器具。
消息传到江陵,刘修有些头疼,桓阶这是什么心理啊?就因为孙坚举他为孝廉,他就要和孙坚绑一块,还把长沙的百姓全部拖下水?
不管刘修是否认可桓阶的想法,但是桓阶在临湘城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正好击中了刘修的要害。如果没有有效的攻城手段,他贸然围困临湘是非常不合适的,那样只会把自己搞得很疲惫。
刘修决定暂时不考虑对临湘城的攻击,但是他也不能让孙坚轻松的控制长江南岸,他下令甘宁率水师入洞庭湖,南下直至益阳城下,先行攻克益阳,就近监视孙坚,保证长江航线的安全。这样一来,孙坚对他的牵制作用就会大大减弱。
甘宁领命,兴冲冲的带着三千水师去了。他是一点也不谦虚,一路大加旗鼓,鼓吹震天的驶向益阳,速度也不快,每天只行二十里,太阳升到老高才起,天还没黑,他就下锚休息。从江陵到益阳,他足足走了四十天。
孙坚又不是聋子,他很快接到了消息,随即被甘宁的嚣张气得大怒,立刻就想点起大军迎击甘宁,可是被桓阶拦住了。
“将军,你有足够能和益州水师对抗的战船吗?”
孙坚哑然,他来占领长沙,船倒是有一点,不过是运粮的货船,哪有什么战船。
“你现在如果出城与甘宁交战,那正好中了甘宁的诱敌之计。甘宁虽然粗野,可是刘修却不是一个驭下无能的人。如果不是他的命令,甘宁能这么张狂吗?”
孙静也听了出来:“这是他们的诱敌之计?”
“的确如此。”桓阶道:“想必是他们听说了临湘城的艰困和诸位将军的英勇,所以不敢轻易来攻城,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把将军引出临湘。”
孙坚剑眉紧锁:“那我们就任由他夺了益阳?”
“有何不可?”桓阶反问道。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控制长江了。”孙坚非常担心,“这样一来,我还怎么为袁将军分担压力?”
“你能吸引一万大军在长沙,你就为袁将军分担了压力。”桓阶道,“我们之所以不能守益阳,是因为益阳地处水路交通方便,刘修水师在手,随时可以从江北支援。而且益阳城不如临湘城坚固,易得也易失。刘修就算得到了益阳,也要留下足够的大军以防我们再夺益阳,既然如此,我们的目的不是已经达到了吗?我们现在夺了益阳,他全军来攻,又很快能够夺回去,那在他的手里和在我们的手里又有什么区别?”
孙坚赞同的点点头,他明白桓阶的意思,只是一想到甘宁以这么张狂的姿态来取益阳,实在让他忍无可忍。如果是刘修亲率大军赶来攻益阳,他也就罢了,偏偏是甘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巴子,真是欺人太甚。
孙坚虽然气恼,最后还是听从了桓阶的意见,坚守临湘不出,坐视益阳向甘宁投降。接着,甘宁又拿下了罗县,算是把由临湘和长江隔了开来,像两个监视点,控制住了孙坚的行动。
接到甘宁顺利攻克益阳和罗县二县的消息,刘修并不觉得高兴。孙坚坚守临湘不出,调虎离山之计就没有奏效,看来孙坚是铁了心要守住临湘城,在他背后扎下一根钉子了。
刘修急切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将水师大营移往洞庭湖,就近支援益阳和罗县,自己赶往江夏,指挥蔡瑁和从南阳赶到的傅燮等人攻击西陵城。
守西陵是的袁术手下的大将李丰和乐就,总共兵力五千人。西陵是江夏的郡治,城墙自然要比一般的县城高坚固一些,而且袁术就在鄂县,两万大军蓄势待发,西陵城显然是个诱饵。一旦刘修攻城受挫,士气受到影响,袁术随时就会杀出来。而袁术在一旁窥探,刘修无论如何也不能全力以赴的去对付西陵,总得留下足够的兵力来阻援。
而刘修如果调头去攻袁术,那西陵就又成了他背后的隐患,他要防着城里的人杀出来。
不得不说,袁术的这个想法很周全,至少在战术上找不到任何破绽。
刘修到达西陵的时候,傅燮等人已经到了,一起来迎接刘修的还有没见过面的黄祖。黄祖四十多岁,看起来很壮实,一张圆脸像个富家翁似的,不过眼睛总是眯着,和他那副富态的样子很不相符。
历史上这个人很有名,一是因为他的手下暗箭射死了孙坚,二是因为他杀了狂士祢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上甘宁,最后逼得甘宁骏马跳槽,跑到江东去向孙权献榻上策。这三件事都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但实际上黄祖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是荆州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将,除了射死孙坚,挫败了袁术争夺荆州的梦想之外,他还扼守江夏多年,让那位威名远播的小霸王孙策一直无法向西拓展自己的势力,一直到孙权继位,才算踏足江夏,不过那时候曹操已经解决了北方的袁绍残余势力,挥师南下了。
如果不是黄祖,孙策也许早就打进了荆州,天下大势究竟是什么样子还真难说。
不过刘修现在对黄祖没什么兴趣,他对黄祖手下的黄忠很感兴趣。
“哪位是黄汉升?”
黄祖有些尴尬,他听出了刘修对他的轻视,心中有些不悦,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敢表露在脸上。刘修挟益州之势而来,荆州望风归降,连蔡家、蒯家那样的大族都向刘修俯首称臣,他这样一个江夏黄氏的支族哪有资格向刘修叫板。
“这就是黄忠。”黄祖把身后诸将中的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壮汉叫了过来。黄忠有些忐忑,不知道刘修一来就找他是什么意思,他虽然勇悍,可是在黄祖手下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而已。
刘修看着眼前这位正当壮年的五虎上将之一,不禁想起了那位正在辽东打拼的兄弟刘备。要说挖墙角,刘备的墙角已经被他挖得空了,五虎上将,刘备愣是一个也没捞着啊。
第553章未老的黄忠
刘修打量着黄忠,淡淡的笑道:“江夏一战,就是你击退了孙坚?”
黄忠抱拳施礼:“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与江夏的诸位同僚一起追随府君征战,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罢了”
刘修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个还没老的黄忠并不是个粗人,与同僚相处很和谐“现在官居何职?”
“蒙府君赏识,现任武猛都尉”
刘修转头看向黄祖笑道:“你啊,真是屈才这样的勇士居然只任一个武猛都尉?”
黄祖有些尴尬他自己只是个中郎将,手下最高也就是校尉,黄忠虽然很猛,可是他的家庭背景很一般,让他做都尉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校尉哪个不是荆州有点势力的人家的?不过他听出了刘修的言下之意,立刻堆起笑容道:“将军说得正是,我就是个粗人,既不会打仗,也不会治民,汉升这样的勇士在我身边的确是屈才了将军慧眼识人,他如果跟着你,将来一定能够封侯拜将”
他转过身,对有些不知所措的黄忠使了个眼色:“还不赶紧拜谢将军的抬举?”
黄忠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拜谢
刘修微微一笑,看来这黄祖果然是个伶俐的角色,眼头见识过人他看出了自己喜欢黄忠的心思,知道留不住,干脆送了过来,这样一来,不仅讨好了自己,还卖了黄忠一份人情
他又有些感慨,想当初,涿县的一个县尉都看他不上眼,如今他身为车骑将军,连太守看到他都要陪着笑脸,所谓富贵逼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要做同样一件事区别还真是大得很
“那就多谢了”刘修终于对黄祖露出了一个笑脸,转身又对黄忠道:“听说你有一口锋利无比的宝刀,可能与我一观?”
黄忠连忙从腰间解下佩刀,双手奉了上来心里却有些担心武人都好上好的兵器,这位车骑将军可是有名的悍将,他不会是看中了自己的刀?
刘修抽出那口刀,见刀身赤红如血,还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刀身上隐约可见的花纹也如血迹一般他看了一眼,摇摇头:“好重的杀气汉升这刀有名吗?”
“敢告将军,刀名赤鸦”
“赤鸦?”刘修摇摇头,还刀入鞘,把刀还给黄忠“汉升,赤者血也,鸦者不祥,临阵自当饮敌之血,只是此刀杀孽太重只怕于主人不利,你还是少用为妙为将者,杀人在所难免可是只知道杀人,却只是一匹夫之勇尔”
黄忠不解其意,却只得躬身拜退刘修也没有再说什么他对这些宿命论原本不太相信,可是现在渐渐的有些信了,也说不上道理,就是那么一种直觉这口刀一入手,就让他觉得有无数冤魂在刀中厉啸,煞气非常重历史上黄忠大器晚成,定军山一战斩杀夏侯渊,一战成名但之后不久就死了,恐怕和这刀也未尝没有关系
只是这东西说起来好象也没什么道理,说多了反倒和神棍一样
刘修没有再在黄忠的事情上纠缠,既然收归帐下了,等他立了功再升职便是他随即和傅燮、蔡瑁等人商量起攻击西陵的事黄祖身为江夏太守,自然要列席其中刘修很给他面子请他先介绍一下西陵的情况
黄祖有些得意,抖擞精神,给刘修讲解起了西陵周边的地形
西陵的地形非常特殊,东面和北面是山地,南面是湿地,只有西面是一处适宜行军的地段,所以大军如果从东南方向来攻,就非常不方便,即便是乘船来,和西陵之间还有一片沼泽湿地,只能走小船,不能走大船,而从西面来援就非常方便,大军可以从安陆东下,也可以顺长江而行,到离城十余里的地方再下船步行
刘修看着地图连连点头,他明白为什么孙坚攻击江夏那么辛苦了从这一点上看,袁术放弃西陵,退守鄂县,又是无奈之举,同样也是一大失策这一丢,再想夺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等黄祖讲完了地形,刘修把目光投向诸将他和其他人议事不一样,作为执行者的武将都要参与讨论,这对将来他们执行命令时对整个战役的理解会加深入他的手下以凉州人为主,大多都是武人出身,就算是文人对武将也没什么偏见,所以这一点一直没有人太当回事可是荆州人就不这样想了黄祖是一郡太守,那当然不用说,可是其他部将以前是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会议的,他们就是最后按照预定的方案去执行,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大多并不清楚
见车骑将军对武人这么看重,他们非常高兴,热情高涨的献计献策孟达、郭嘉和他们率领的那几十个参谋人员在一旁迅的记录着,同时在地图上做好相应的标识在此之前,他们就搜集了荆州以及扬州的山川形势图,但是地图毕竟是地图,不可能标清每一个小山头,适合在大战略上的谋划,具体到战术安排时的地形,这些本地人讲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袁术想步步为营,和我们打消耗战”刘修最后总结道,“他就像洞庭湖里的老鼋,把头缩了回去,却把两只爪子伸了出来这两只利爪,一只是在临湘的孙坚,一只就是西陵的李丰等人我们要想揪住袁术的那颗鼋头,就必须先砍掉这两只利爪”
刘修威严的看了一眼众将,微微一笑:“袁术自以为得计,觉得我们双方兵力都差不多,他这样的安排是万全之计可是他忘了一件事”刘修摊开手臂,虚虚的划了一个圈:“在座的要么有万夫不当之勇,要么有人神难测之谋,袁术那些个虾兵蟹将,又岂是我们的对手?他不过是我们大战之前的开胃菜罢了这一次,我们就来个清蒸洞庭鼋,看哪位将军最神勇,能砍下袁术的这两只利爪和袁术的那颗鼋头”
诸将大笑楚人习俗,鼋头别指刘修这么说有些粗鲁,可是对于这些以武将居多的人来说,这些话听得带劲
“不光要砍了袁术那傻且的鼋头,还要踩烂他的龟蛋”麹义挺身而出大声喝道:“将军,麹义不才,愿为主攻”
华雄紧跟着站了起来,不满的把麹义往后拨了拨:“我说云天,你也跟着将军打了不少仗,现在也是校尉了,是不是把机会让点给我们?吃独食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啊”
麹义没好气的推开他“别提了上次平羌,只看着夏侯妙才发威了,他是追击千里,砍下了钟吾的鸟头,我们却只能看着,好生丧气这次好容易跟着将军出征,我再不打两仗,这手都快不会拿刀了”
“你多少还打过仗我们呢?”华雄义愤填膺,拍着胸脯道:“将军,你说句公道话我归将军帐下也有七年了可怜我只打过一仗,六月惊雷那个羌狗看到我的战旗就跑啊,我是一个人都没砍掉”
“那怪谁,只能怪你跑得太慢了,亏你还好意思向将军叫苦”麹义立刻抓住了他的语病:“将军,子威太慢了,打打援还行,主动进攻不行啊”
“你才不行呢”华雄真急了,“麹云天,你再污蔑我别怪我翻脸啊”转过脸又堆上一脸谄媚的笑容:“将军,这次让我主攻”
这两人一争,其他人也坐不住了,徐荣虽然不说话,可是也露出了想首战的心思,张任、严颜听了也纷纷请战,至于荆州人那是不甘落后,总不能刘修到荆州的第一战却让荆州人旁边观战
刘修很满意,经营了这么多年,手下终于有人了别的不说,这武将可是人才济济,一出手都是重量级的猛人这还没来齐,像吕布、赵云、关羽那种大神级的还没到,要不然热闹
“好了,你们不要急”刘修摆摆手,刚才还吵得像菜市场的大帐顿时安静下来:“我们这次要以最快的度拿下西陵,砍断袁术的一只爪子,当然要派最骁勇的大将上阵诸位都有机会,请稍安勿燥,我们商量一下,再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
“喏”众将轰然应诺
刘修随即和傅燮、荀攸等人参谋了一下,很快拿出了攻城方案傅燮率益州水师副督严颜坐镇城南,阻击袁术的援军刘修率主力攻城,麹义率华雄攻城北,城北是一片平地,正适合凉州军蔡瑁率黄祖攻城南,城南是一片沼泽湿地,大型战船无法靠近,但小型战船却可以轻松接近刘修坐镇城西,由徐荣率张任等人攻城,他自己率领亲卫营以为后备,随时增援
刘修下令,不管是哪一面攻城,主将和副将不得同时上阵,必须保证有一人能统观全局,违令者,有功不赏,有罪必罚
众将领命,各自散去刘修叫住了黄忠,解下随身的一柄百炼清钢环刀递到他的手中“汉升,这是我的佩刀,炼成之后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就送给你你那柄将血尽量少出鞘,以免影响你的前程这口刀,我请国师夫人施过灵符,必能保你斩将夺旗,将来封侯拜将”
黄忠看着刀上隐约可见的符文,感激涕零,向后退了一步,单腿跪倒在地,双手将刀举过头顶,朗声道:“黄忠不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徐荣在帐外听着,心中欢喜刘修这么看中黄忠,可见黄忠必有过人之处,而刘修又将黄忠拨到他的麾下听令,可见对他的期待甚高他握了握拳头,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拿出浑身的本事,第一个攻破西陵城,以报答刘修的知遇之恩,不让其他人看扁了幽州人未完待续)
第554章西陵之战(一)
袁术坐立不安,像头困兽般来回走动着。他的步子迈得很大,堂上虽然不小,可他还是两三步就到了头,然后又得转身再走,走两步又快撞到墙,开始还能注意一些,后来一不留神,终于“嘭”的一声撞在了墙上,痛得他鼻子一酸,险些流下泪来。
袁术更加焦躁,一脚踹在墙上,急赤白脸的大吼道:“给我把这墙拆了。”
扶着刀侍立一旁的孙策和马超互相看看,不知所措。这堂下的院子那宽敞他不去,偏偏在要堂上转,自己撞了墙,还要怪墙不对,这也太蛮不讲理了吧?
“看什么看?让你们两小子拆墙呢。”袁术恼羞成怒,又用力踹了一脚,踹得山墙簌簌发抖,屋梁上的灰掉了下来,呛得他打了个喷嚏。“哈欠!”袁术揉了揉鼻子:“真他老母的倒霉,连灰都欺负我!”
孙策和马超忍不住扑嗤一声笑了起来,可是一看袁术那脸色,立刻又闭紧了嘴巴,板起了脸。袁术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也笑了起来,有些无趣的摆摆手:“打点水来,让我洗一洗。”
“唉。”孙策应了一声,抢在马超前面冲了出去,不大一会儿,捧来一盆水。袁术胡乱洗了把脸,坐在堂上发了一会呆,忽然问了一句:“你们说,现在刘修正在攻打西陵,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是去救援了。”马超应声答道:“如果不救援,刘修两万大军围攻西陵,西陵必失。”
袁术没有说话,转过头看了看沉默不语的孙策:“伯符,你看呢?”
“我……看?”孙策愣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不懂这些,一切都听将军的。”
“少来,我就是问问,又没说一定会听你的。”袁术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你快说说看。”
“我觉得西陵没法救。”孙策慢慢悠悠的说道。
马超横了他一眼:“怎么没法救?”
“对,怎么没法救?”袁术也好奇的问了一句。
“我和父亲在西陵呆过一段时间,知道西陵的地形。”孙策走到地图前,在地图上找到西陵的位置。把西陵四周的地势说了一遍:“有两个方向可以去西陵,最方便的一条路是从西面进去,道路平坦,最适合骑兵。还有一条路是南面,由长江入沼泽,换乘小船,可以直抵西陵城下。但是现在荆州水师和益州水师都在刘修之手,他肯定会派人扼守大江。至于西面那条路……”孙策耸耸肩:“我们的骑兵数量有限,根本不可能是刘修的对手,去了也是送死。”
袁术眨了眨眼睛,没有再说话。正如孙策所说,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他都没有刘修的实力强劲。看来西陵城是必失无疑了,仅凭李丰他们那三千多人。能守西陵几天还真是说不清。
这是我第一次和刘修正面交锋,难道就这么放弃?袁术很不甘心。上次傅燮领一万关中军出武关,一下子就把他从南阳赶了出来。这次刘修出益州,如果不是孙坚冒险突袭长沙郡,他几乎被刘修彻底赶出荆州。
难道我就真的不是刘修的对手?袁术挠挠头,非常沮丧。
“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就只能一步步的后退,看着刘修拿下西陵了?”
“我觉得能不能保住江东,不在西陵,而在豫章。”孙策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来,迎着袁术的目光:“将军,豫章是船厂所在,一旦失去了战船,大江就非将军所有。而要保豫章,则必须守住长沙。”
“且!”马超不屑一顾:“原来你还是想着去救你父亲啊。”
孙策一听这话。立刻涨红了脸,厉声喝道:“我父子为将军出生入死,从无私心,竖子竟敢污蔑我父子,你当我不敢杀你吗?”一边说着,一边拔刀出鞘,就要与马超动手。
马超吓了一跳,随即也蹦了起来,大骂道:“吴下竖子,你当我怕你?还不知道谁杀谁呢。”
“那就来试试!”孙策大骂道,举步就要往上冲。马超也勃然大怒,拔刀出鞘,迎了上来。
袁术一看,气得一脚把案几踢翻,破口大骂:“你们两个小竖子,眼里还有我吗?当着我的面拔刀砍来砍去?”
孙策和马超这才想起来袁术还在旁边,连忙收了刀,躬身请罪。袁术气极反笑,指指这两个愣头青:“你们啊……”
正在这时,长史阎象走了进来,一看这副架式,吃了一惊:“将军,这是?”
袁术哼了一声,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阎象听了,眼珠一转:“将军,我觉得孙策说得有理。”
“有理?”袁术一愣,顾不得再和那两个小子生气:“你也说放弃西陵,去长沙?”
“不是放弃西陵。”阎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