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过来,向赵云和贾诩拱了拱手:“张帅来了”
赵云和贾诩互相看了一眼,起身道:“请”
时间不长张燕在蓝兰的陪同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上来她眉头紧锁,看了一眼棋盘无声的一笑:“二位真有雅兴,这个时候还有心情下棋?”
贾诩淡然笑道:“什么事让张帅这么心忧?”
“将军在成都病重,公孙瓒又和袁绍在河间大战,我们就这么看着?”张燕缓和了些口气:“一旦袁绍得胜,挺进幽州,对我们的压力可就大了另外,将军的病需要炼丹治病,是不是……非常严重?”
贾诩眉毛一挑刘修的身体状况是一个绝密,整个并州目前也只有他和赵云两个人知道,张燕并不知道详情心中着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眼珠一转,不动声色的问道:“的确是很重,张帅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张燕听了这话,眼中的忧色浓她咬了咬嘴唇,“我手头有一些大贤良师当年留下的丹药,只是不知道对将军有没有作用我想派人送到成都去,顺便探视一下将军”她有些羞涩的笑了笑:“二位也知道,我黄巾的安危现在全系在将军身上如果将军有什么意外,我们除了重造反之外,好象没有第二条可选”
贾诩点点头:“张帅的担心,我能够理解至于丹药,有没有用且放在一边,张帅能有这份心思,我想将军一定会非常满意的”
张燕知道贾诩是刘修的心腹,某种程度上,他比赵云还要重要,既然他这么说,那刘修目前应该还不会有生命危险“那好,我马上就派人将丹药送去”张燕松了一口气,又道:“那先生对眼下的战事,可有什么安排?”
“没什么安排,静观其变”贾诩伸手一指棋枰:“闻说张帅棋艺高,要不来手谈一局?”
张燕看看那棋枰,缓步走到棋枰前,从赵云手边的棋盒里拈出一颗棋子,往棋局上轻轻一落,微微一笑,转身就走,清脆的声音从楼下传来:“疏浚滹沱河支流的工程还没有完成,我黄巾还指着今年的收成吃饭,就不陪二位手谈了待天下大定,再与二位切磋不迟”
贾诩哈哈一笑:“那张帅去忙,等稻归仓之后,我们再去叨扰张帅”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棋枰前,手臂环抱在胸前,细细的看了一会,摇头道:“这着棋妙,妙不可言”
赵云颌首表示同意:“这一子简直如神来之笔,一举逆转乾坤啊”
“诚然”贾诩重坐了下来,从棋盒中拈起一子,举手欲落,手到中途,却又收了回去,沉思了半晌,摇头道:“不行,这样还是不行”
赵云见状大奇贾诩心思深沉,棋艺高,他和贾诩下棋,十局至少要输七局刚才这一局,他们已经下了半天,他的棋势被贾诩所逼,已经没什么生机,苦思半个时辰也没找到出路,张燕只是瞟了一眼,随手落了一指,居然就让贾诩为难到这个程度?这可有点骇人听闻了他看看贾诩的脸色,贾诩却已经陷入棋局之中不可自拔,根本没有留意到他的诧异
……
中平二年七月,击败了公孙瓒的袁绍在稍作休整后,一举攻克了易县,以文丑为先锋,再次攻克涿郡公孙瓒兵败如山倒,一路撤退,广阳、渔阳和右北平先后失守,一路退回辽西,直到刘备率军来援公孙瓒才算是停住了败退的脚步袁绍不再前进,转而派颜良拿下了上谷和代谷至此,大半个幽州落入袁绍的手中
消息传到洛阳,一时朝野哗然宋太后紧急召三公入宫商量针对这个变故的应变措施
司徒卢植默然半晌,张了几次嘴,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宋太后最后实在是按捺不住,只好把目光转向太尉段颎“段公,你觉得怎么办才好?”
段颎嘴里发苦,可是太后发问,他却不得不答他躬了躬身:“臣以为幽州一失,袁绍必然会征调乌桓精骑入塞青兖的战事……只怕会吃紧”
宋太后眼巴巴的看着他,这个情况她也知道,她想知道的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段颎被逼不过,只得再说:“眼下这个情况,只怕并州军入冀也无法解决问题,臣建议,请车骑将军主持战事”
“怎么主持?”卢植寒着脸道:“他来主持无非也是益州军顺江而下,并州军越过太行山进入冀州,与朝廷能做的有什么区别?段公身为名将却把这个原本属于朝廷的权利推到他的身上吗?”
段颎紧紧的闭上了嘴巴,再也不说一句话他和卢植同样是刘修的先生,同样也意识到刘修已经露出了不臣的倾向,可是在他看来,眼下情况紧急,不让刘修出手,就是坐视袁绍坐大,将来再请刘修出手都未必能轻松取胜何况刘修也是宗室,就算是割据一方甚至篡位自取,总比袁家得了天下强他虽然这样想可是他也知道卢植不这样想,而且卢植是先帝托付的顾命大臣,他却不是,如果两人有不同意见,只有他屈从卢植,不可能由卢植来屈从他
他只能闭上嘴巴
他闭上了嘴巴一直以刘修亲戚自居的唐珍也把嘴闭得紧紧的,一字不吐
宋太后看看他们,沉下了脸:“三公乃朝之重臣,如今天下崩坏,你们却学那些泥胎木偶,一言不发吗?”
卢植脸涨得通红,他知道自己现在该说话,可是说什么呢?公孙瓒败了,幽州丢了,他用以平衡牵制刘修的倚仗没了,除了按段颎说的由刘修来主持战事,他还有什么办法?
可是这样一来,以后还有什么能限制刘修?
卢植拜了一拜:“太后,臣以为,车骑将军遇刺,伤势未复,此刻恐怕还不能主持战事,如果把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只怕会贻误战机啊”
宋太后蹙了蹙眉:“那卢公有何高见?”
卢植迟疑了好半天:“下令北中郎将赵云出击,牵制袁绍的攻势,减轻前将军的压力另外,遣使安抚乌桓诸部落,让他们不要附从袁绍”
宋太后眯着眼睛看了卢植半晌,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书生就是书生,话说得很周全,但是没什么用谁不知道北中郎将赵云和长史贾诩是刘修的亲信,朝廷给他们下令,如果刘修不点头,他们能全力以赴吗?打仗这种事,不是说答应你就一定会照办的,他可以敷衍了事,也可以全力以赴,仅凭朝廷的诏令根本无法左右他们
“还有呢?”宋太后的语气已经有些不悦
“还有……”卢植求助的看了一眼段颎,段颎却低下头,装没看见卢植只好强作镇静的说道:“还有就是下诏命令镇南将军刘表加紧攻击只有他加强了攻势,才能有效牵制袁术”
“刘表?”一直没说话的唐珍忽然冷笑一声:“他要是还有反击的余力,又怎么会坐视孙坚攻入江夏?卢公,你这有些异想天开了?”
卢植羞惭难当,哑口无言
宋太后转向唐珍:“那唐公以为当如何?”
唐珍敛容答道:“臣敢请太后下诏安抚车骑将军,即使车骑将军伤重不能亲临战场,也请他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统辖镇南将军刘表,派益州军驰援荆州”
“不可”卢植哀求的看着宋太后:“太后,这是以虎驱狼啊”
宋太后的眼角抽搐了两下,目光转向段颎,段颎无奈,只得说道:“臣附议唐公之言”
宋太后深吸一口气,最后一挥衣袖:“既然如此,以陛下的名义下诏存问车骑将军,请他出兵荆州”她又看了一眼还想劝解的卢植,无奈的笑了笑:“卢公,事到如今,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我们只能相信车骑将军,相信他不会做出那等不臣之事”未完待续)
第538章皇家无情
。。
小天子放下书中的,双手托着腮,有些出神的看着对面并肩而坐的蔡琰和刘和。刘和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一抹红晕浮上脸颊,便有些拘谨,蔡琰却只是抬起眼睛瞟了他一眼,抿嘴道:“陛下,文章温习完了?”
小天子摇摇头:“没有,我心乱,想歇一歇。”
“你在想什么?”刘和起身,从旁边的案上倒了一杯水,走到天子案边,把水杯塞给他,关心的问道:“是不是在担心幽州的战事?你不用怕,有我阿翁和几位将军,袁家不会得逞的。”
小天子接过水杯,瞥了她一眼,忽然笑了起来,他点点头,站起身,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精神为之一振:“我要去骑马,你们去吗?”
“好啊好啊,昭姬姊姊,你要去吗?”刘和拍着手道:“我们一起去吧。”
蔡琰摇摇头:“我就不去了,还有一篇文章没写完呢。”
“又是谁死了?”小天子面露失望之色,有些不快的说道:“不能拖一天两天吗,又不等着要的。”
蔡琰忍不住扑嗤一声笑出声来。蔡邕是大儒,名声满天下,凡是有点头脸的,都想请蔡邕请篇墓志铭。蔡邕又是个不肯得罪人的老好人,这文章就写不完了,有些不胜其烦,后来见蔡琰的文风与他类似,就干脆由蔡琰代笔,自己只管润色修订一下通常这一步都是不需要的于是写墓志铭就成了她的课外作业。
小天子说的就是这个。
“陛下,你可说错了,这不是墓志铭。说起来,还是车骑将军交待下来的作业呢。”
“我阿翁?”刘和诧异的说道:“我怎么不知道?”
蔡琰放下笔,看看她,轻笑了一声:“你当然不知道,这是车骑将军交待给我父亲的,我父亲转给我的。”她站起身来,将手中的书捧在胸前。向小天子微微欠身:“我去兰台查一部书,你们玩得开心点。”说完转身走了。门外自有宫们跟了上去,有的帮她捧书,有的递上手巾。蔡琰有一半的时间倒是在宫里。深得小天子喜欢,在宋太后面前又很得宠,这待遇和公主可差不了太多。
小天子有些怏怏,转身对刘和道:“既然昭姊不去,你也别去了吧。朕让周瑜、曹昂他们几个来陪着,你在旁边不太方便。”
“哦。”刘和失望的收起了笑容,看着小天子快步出了门。这才回到案前,见案上那杯水一点也没动,连忙捧起水杯追了出去,可是哪里还有小天子的影子。她有些委屈的吸了吸鼻子,默默的回到案前,继续低头写字。
宋太后在几个宫的陪同下来到殿外,见只有刘和一个人在写字,不禁笑了起来:“阿和。怎么这么用功,他们都散了,你怎么也没休息休息?”
刘和见是太后。连忙起身拜见。“太后,我可不是用功,还没下课呢。”
宋太后奇道:“既然没下课,陛下和蔡琰呢?”
“陛下要去骑马,蔡琰去兰台查书。”
“又去骑马了?”宋太后眉头一挑。自从刘修派人从西凉马场送了几匹天马所生的马驹来之后,骑马就成了小天子的日课,每天都要练习半个时辰的骑射。周瑜、曹昂都是伴读,每天都要进宫来陪的。不过今天还没到时间呢,而且更让宋太后奇怪的是,往日小天子练骑射都会带着刘和一起去。今天这是怎么了?她转了转眼睛,压低了声音道:“你和陛下生气了?”
“没有啊。”刘和莫名其妙,歪着头想了想:“陛下今天好象是有些奇怪呢,读书的时候总走神。”
宋太后又问了几句,刘和只知道小天子有些心神不定,却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宋太后没有再问。和刘和亲亲热热的说了一阵闲话,又问了问楚王府的情况,这才起身走了。
北宫的西北角有濯龙祠,从孝桓帝起就在那里供奉老子浮屠,现在供小天子练习骑射用的小校场就设在濯龙祠前的空地上。小天子今天来得有些早,曹昂和周瑜虽然已经来了,却还没有换装,正在祠里观看老子和浮屠像。
曹昂和周瑜今天都是十二岁,不过周瑜大几个月。两人都已经有六尺高,长得一表人材,特别是周瑜,面红齿白,剑眉朗目,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俏郎君。曹昂遗传他的母亲刘氏,长得也不错,至少比他爹曹操要好看不少。因为母亲死得早,曹昂有些内向,不像周瑜那么开朗自信。
周家原本是附从袁家的,不过袁家造反之后,周异却没有跟随袁隗逃出洛阳,他一直安静的留在洛阳。小天子回宫之后,周瑜便被选入宫中做侍读,这些年下来,已经和小天子成了莫逆之交,比先认识小天子的曹昂还要谈得来。
周瑜背着手,看着那个卷发深目的浮屠像,忽然说道:“阿昂,你说西域之外,真有什么天竺国吗?那里的人是不是都这样?”
曹昂眨了眨眼睛:“应该是吧,我听好多人说过。”
“人怎么能长成这样?”周瑜好奇的说道:“书里面只是说有四夷,可是我看羌人和鲜卑人都不是这样啊。难道是古书里说过的白狄?”
“应该不是吧。白狄是白皮肤,可是这人却是黑黑的。”
“什么黑黑的,这是烟薰的。”周瑜用鼻子哼了一声,斜着眼睛表示不屑。
“才不是呢,我第一次看到他,他就是黑黑的,你不信上去摸摸看。”曹昂不服气的提高了音量。周瑜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刚准备撩起衣摆,爬上去摸摸看,小天子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摸什么摸,这也是宫里的匠人根据西域来的人说的模样塑的,他们也没见过。你要真想知道,那就好好陪朕习武,等我们长大了,朕封你为大将军,一起征伐西域。抓几个真正的天竺人回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周瑜和曹昂连忙上前见礼,见完了礼,又低声说道:“陛下,你封臣做将军也就罢了。大将军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
“为什么不能?”小天子哼了一声。
“陛下,大将军通常都是外戚才能做的。”周瑜一本正经的说道:“按现在的形势,大将军自然是宋家的,等陛下长大了,娶了和翁主,大将军〖自〗由是楚王一系的……”
周瑜还没说完,小天子就打断了他:“你不知道宗室不能掌兵吗?”
周瑜一愣。挠了挠头:“那臣也没有妹妹,做不成外戚啊。曹昂倒是有个妹妹,长得也真不错,要不让他做大将军吧?”
曹昂连忙摇手:“不行不行,我妹妹性子不好,不能嫁给陛下。”
闻讯赶来陪练的蹇硕一听,差点没把鼻子气歪,这几个小屁孩子。居然在这里谈论谁做大将军。他不敢训斥小天子,可是对周瑜、曹昂却没什么心理压力。他哼了一声,沉着脸瞪了周瑜和曹昂一眼:“国家大事。也是你们这些孩子能议论的吗?”
小天子扭过身,瞪了他一眼:“那朕能说吗?”
蹇硕立刻换了一副恭顺的表情:“陛下自然是能说的。不过陛下,你现在尚未亲政,说这些也为时过早了。再说了,天子无戏言,当年周成王桐叶封弟,险些造成大祸,今天陛下戏言大将军,是不是……”
小天子努了努嘴,没有再说下去。他一甩手。向外跑去,一边跑一边说道:“周瑜,曹昂,陪朕去骑马,练好了骑射,我们去征伐那个什么天竺国。”
周瑜和曹昂互相看了一眼。向蹇硕行了一礼,从他身边挤了过去,一溜烟的跑了。蹇硕收起了笑容,看着三个小孩的背影,暗自叹了一口气。
兰台,秘书阁,蔡邕在一列列的书架间翻弄着一堆快要烂的竹简,脸上全是沾了灰泥的汗珠,被揩成一道道黑色的印迹,看起来非常狼狈。蔡琰见了,连忙放下怀中的书,快步走上前去,硬是把蔡邕拉了出来,嗔道:“父亲,你也是朝廷的大臣,能不能注意一下仪表,要是被御史看见了,免不了要弹劾你。”
蔡邕吐了一口闷气,愁眉苦脸的说道:“这真是怪了,这些文字,我分明在哪里见过,可是现在来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蔡琰看了一眼书案,见上面写着几个似甲骨文而又无法辨识的字,不免有些奇怪:“这是什么文字?”
“不知道啊。”蔡邕一拍额头:“车骑将军寄了封书来,说是在广汉绵竹发现了一个墓,里面有好多奇怪的东西,包括一些文字,他向我请教这些字,可是说来惭愧,我也是一个也不认识。昨天想到半夜,忽然想起来好象在兰台见过一部古书,里面有几个类似的字,今天一早便赶来看,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那部书放在什么地方了。”
蔡琰拿起那片拓本,仔细看了一会,忽然道:“不是一部书,而是一张图。”
“一张图?”蔡邕愣了片刻,忽然恍然大悟:“不错,不错,是山海图,山海图。”一边说着,一边向一个书架奔去。这兰台里的书他熟悉得很,很快找到了那个青囊,拿出了那份残图,果然在残图上发现了那几个字。在青囊中,还夹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绢秀的字。
蔡琰一看,奇道:“这是谁的字?看起来像是个子,莫非是班大家的遗文?”
蔡邕看了一眼,叹了一声:“哪是什么班大家,这是袁贵人的字迹。”他看了一眼,又叹一声:“没想到她居然也懂这样的文字,居然还做了训诂。”
想起那位袁贵人,蔡琰也不禁叹了一声,半晌才说道:“皇家无情,一点不错。”
求推荐,求月票!最近数据真的很难看啊。
第539章道心与人性
刘修和长公主并肩而行,沿着长长的青石走廊,走上了鹄鸣山最高峰处新修的平台。这里是供天文院的那几个只关心天事,不关心人事的大儒们观星用的。平台上茂树成荫,不但没有夏日的燥热,山风吹来,反倒清凉无比。
“阿业,小心些。”刘修见儿子刘业趴在栏杆上,撅着屁股向下看,不由得提醒了一声。栏杆外就是悬崖,虽然不到万丈,可摔下去也足以摔成肉饼。
“阿翁,好高啊。”刘业双腿踩在栏杆上,张开双臂,既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的叫道。
“快下来!”长公主吓了一跳,连忙赶上去,将刘业抱下来,抬手在他屁股上拍了一下。刘业咯咯的笑着,挣开长公主的怀抱,抱着刘修的腿,仰着小脸:“阿翁,我要飞。”
刘修哈哈大笑,抱起刘业,在空中绕了两圈,刘业乐得直流口水,却把长公主看得心惊肉跳。刘修要是一失手,这孩子说不准就真会飞出去了。
“夫君,小心些,这里太危险了。”
“嗯,不妨事。”刘修将刘业抱在怀里,用手绢擦去他嘴角的口水,笑道:“阿业现在不怕我了。”
“他那时哪里怕你,只是认生罢了。”长公主甜蜜的笑道,不过一想起初见刘修时,刘修躺在榻上一动不动的样子,她又忍不住一阵心酸。“你当时……真把我吓坏了。”
刘修伸出右臂,将长公主揽在怀中,手在她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轻声叹了一口气。
“谁在上面哇啦哇啦的扰人清梦?”门一开。一个边幅不修的老头一边扣着眼屎,一边破口大骂的走了出来。走了两步,发现是刘修,顿时吓了一跳,睡意全消。以难得一见的敏捷拜倒在地:“天文院博士周舒,拜见车骑将军,拜见长公主。”
“哈哈哈……”刘修将孩子交给长公主,上前扶起周舒,打趣道:“周夫子。你这可是昼寢啊,孔圣人要是看到了,免不得要骂你两句粪土不上墙。”
周舒咧嘴一乐:“真要是孔圣人从曲阜爬出来,我倒要请教他几个问题,粪土不粪土的,我可不在乎。谁不知道鹄鸣山观星台现在是全天下最吃香的地方,却由我们几个粪土占着。岂不是羡煞他人。”
刘修忍俊不禁,连连点头。鹄鸣山观星台现在有最大的一架窥天镜,周舒和任安等几个大儒天天霸着这里不走,白天睡大觉,晚上几个人聚在一起观星。研究所能收集得到的所有天文古籍,这日子过得真是滋润无比。这个屋子的屋顶是可以开合的,里面就放着那架全天下独一无二的窥天镜,下面就是周舒等人生活起居的地方。不过这几个老学究现在有些着魔,里面又脏又乱,周舒也不好意思请刘修夫妇下面参观。只好在平台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和刘修闲聊。不过一聊到最近在广汉发掘的那个大墓里出土的观星图。周舒顿时睡意全消,两眼放光,挥舞着手臂大说特说起来。
“将军,我们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觉得这个星图非常精确。”周舒唾沫横飞的说道,刘修不得不向后退了一步。免得被洗澡。“原本我们都觉得这个星图有问题,因为和我们观测到的有不小差别。可是后来经过验证。我们发现,只要把位置做一个细微的调整,这副星图和东周传下来的一副星图就有八分相合,和前朝传下来的一份星图却只有六分相合。这说明什么?”
周舒两眼贼亮的看着刘修,刘修眨了眨眼睛,对天文星相他是半窍都不通,只能听周舒说。
“将军,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份星图肯定在周以前啊。”周舒兴奋的一拍手,把旁听的刘业和长公主吓了一跳,周舒这才想起来长公主还在旁边,不能太忘形。他降低了音量,兴奋却丝毫不减。“将军,据我估计,这份星图至少在商代,很可能是夏代的。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个秘密。”
“哦,什么秘密?”刘修看着周舒那副神秘的样子,忍不住想笑。
“将军,天真的在变啊。”周舒指了指万里无云的蓝天:“将军,从星相上来看,天一直在变,只是这个跨度不是以几年几十年,而是几百上千年,我们这些人就像不可语冰的夏虫,区区几十年的观测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全是痴人说梦。”
周舒用力的一甩袖子,以示自己的不屑,不料力气用得大了点,他那脏兮兮的袖子甩到了刘修的脸上。周舒吓了一跳,连忙请罪,刘修摆摆手,抚了抚脸颊道:“没事没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能知道这么大的秘密,我就是再挨两下也是值的。”
“将军说得对。”周舒一挑大拇指,“谁说将军不学有术的?我看将军深明学术之道。”话一出口,他又觉得不对,连忙掩住嘴,尴尬的看着刘修。
刘修无语的笑笑,暗自感慨自作孽,不可活,周舒当年是多么文雅有礼的一个人,自从来这观星台之后,一下子痴气大发,估计连他儿子周群来也不敢认他了。不仅是周群,另外几个老先生也不例外。
和周舒又扯了一阵,刘修离开了观星台,再听周舒说下去,他很难保证自己不晕。星空是美丽的,可是要一个个的去分辨那些星,他可没这耐心。
下了观星台,迎面跑来了张鲁和张卫小弟兄俩,他们像两只猴子在狭窄的山路上飞奔,看得人心惊肉跳。直到看见刘修一行,他们才安份了一会儿,站到一边让刘修先过,然后又你追我赶的跑了,兴奋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
卢夫人在后面急冲冲的赶了过来,她的步履很轻快,脸色却很焦急,一边走一边叫道:“慢点,你们俩慢点,小心别摔着。”一抬头,看到刘修夫妇,她连忙收住了脚步,恭敬的行礼道:“拜见将军,拜见长公主。”
“国师夫人免礼。”长公主浅笑道:“这是天师道的靖庐,我们是来打扰国师夫人的,国师夫人何必这么客气。”
卢夫人笑了笑:“长公主说这样的话,臣妾如何担当得起。天师道有今天,全是拜将军和长公主所赐,焉敢不敬。”
长公主欠身道:“国师夫人言重了。将军也是蒙夫人所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应该的。国师夫人就不要总挂在心上了。”
“岂敢岂敢。”卢夫人谦虚了两句,看了一眼刘修,又喜道:“观将军的气息,不仅复原如初,而且又有精进了。”
刘修自哂的一笑:“复原是真,精进却是假。我虽然人在鹄鸣山,却无修道之心,这精进是谈不上了。不过国师夫人却着实是真的大有长进了,不知道离龙吟还有多远?”
卢夫人摇了摇头,伸手一指天空的太阳:“看得到,却只怕是摸不到了。我能有今天的境界,也是机缘凑巧,这样的好事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到我的头上。”
刘修看了看日头,一句荤话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虽然在鹄鸣山住了一段时间了,可是卢夫人却一直不肯见他,治病也是由王稚来,今天如果不是偶遇,谁知道哪天才能见面。这要是信口开河,再让卢夫人误会了,那就更麻烦了。更何况还有长公主在侧,那些玩笑话不宜出口。
卢夫人侧身站到路边,半只脚已经踏空,山风拂动她的衣袂,飘飘欲飞,她却纹丝不动,脸上并无半点紧张之色,很从容的请刘修先行。刘修看得心惊肉跳,不敢怠慢,生怕下一刻卢夫人就坠落崖下,连忙抱着刘业向前走去。
直到看不见卢夫人的身影,长公主才悄悄的瞟了一眼刘修:“夫君,你真的不想在道术上再精进了?”
刘修眉头一挑:“再精进干什么?真进山做道士去?”
“可是……”
“没什么可是。”刘修有些心虚的打断了长公主。长公主虽然希望他在道术上再有进步,可是她又不希望他再和卢夫人一起修行。每次看到卢夫人,她的心情总有些别扭。可是她又不能因此阻止刘修,阻碍刘修精进,这可是一个不小的罪名。她不希望给刘修留下善妒的印象。
“论武技,我已经没有对手。可是又能如何?难道要我去做个刺客?且不说我也不可能万军之中随便杀人,就算能,也没有意义。霸王战无不胜,最后却落得乌江自刎,檀石槐那么高的武技,最后也是命丧落日原。匹夫之勇,终究是不可恃的。”刘修牵着刘业的小手,缓步而行。长公主牵着刘业的另一只手,静静的听着。“杀人,只能解一时之困,这是最后的手段,不能轻易的用。而且修道吧,不瞒你说,我的道行虽然低,可是对于大道,我大概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认识得更深。道心越坚,人性越薄,我不是不能精进,我是怕。”
“怕?”长公主听得一头雾水,“你怕什么?”
“我怕我有了道心,却没了人性。”
“怎么会?”长公主失笑道:“道心和人性有矛盾吗?”
刘修瞟了她一眼,笑道:“你忘了吗,老子五千言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长公主似懂非懂,刚要再问,孟达快步走了过来:“将军,黄巾军张帅的使者求见。”
刘修一听,连忙跟着孟达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使者是谁?”
“一个叫蓝兰的道士。”孟达道:“她好象有要紧的事要报与将军。”
第540章欲速则不达
“公孙瓒败了?”听完蓝兰的话,刘修有些失望。公孙瓒精于骑战,就算总体实力不如袁绍,可是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还是让他非常意外。更让他不解的是,公孙瓒虽然在葛城惨败,两万步骑全军覆没,也不至于一退千里,将大半个幽州全部放手丢给了袁绍吧。
不过细想想,这还真符合公孙瓒的性格,当初在桃谷精舍他与阎柔一战失手,立刻愤而离去,怎么劝也不肯回头。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已经是堂堂的左将军,性子却还和当年那年白马少年一样。
蓝兰见刘修只是有些惊讶,却没有更多的紧张,更加确信了张燕的分析。在她来之前,张燕就说过,既然赵云和贾诩坐山观虎斗,很可能公孙瓒的胜败都在刘修的计划之中。刘修应该已经做好的放弃幽州的准备,至于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