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至此,他又不得不见。“让他进来。”

桥蕤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把刘备引了进来。刘备拱着手,很恭敬的走了进来。站在门槛外,打量了袁术片刻,微微一笑:“将军是在为出路犯愁吗?”

袁术横了他一眼,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玄德莫非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不过有一些想法。谨供将军参考。”

袁术用鼻子哼了一声,指了指坐席:“坐吧,我洗耳恭听便是。”又示意人上酒,自己又转了两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坐下。

刘备喝了两口酒,等侍候的仆人退下,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收到了长安传来的消息,车骑将军正在准备对汉中的军事。”

袁术诧异的看着刘备,他曾经怀疑过刘备是刘修派来的耳目,但仅仅是怀疑而已,并没有证据,现在刘备大明大白的对他说他收到了刘修的消息,那就是主动承认了他的身份。他为什么这么做?要向我示忠吗?

刘备也不说话,从怀里掏出那封书札,轻轻的推到袁术的面前。袁术狐疑了片刻,还是接了过来,打开细看了看,眼角抽了抽,露出一丝讥笑,却不动声色的对刘备说道:“玄德觉得如何?”

“对车骑将军的计划,我不敢置评,他是百战百胜的名将,将军也久经沙场,战场经验远胜于我,无须我来置喙。我想提醒将军的是,这益州可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袁术真的糊涂了,我当然知道益州易守难攻,所以我才不想攻嘛,这还用伱提醒?

“将军,袁氏起事,天下响应,按说应该如风卷残云,可是如今已经快一年了,进展似乎并不太顺利。”刘备声音不大,语速也不快,显得风轻云淡,可就是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才让袁术字字听得清楚。“将军,未算胜,先算败,狡兔尚且三窟,将军难道不想给自己先安排一个稳固的后路吗?”

袁术这才回过神来:“伱是说益州?”他又笑了起来:“伱刚才也说了,益州易守难攻,可不好打。”

“诚如将军所言。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刘备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袁术:“可借舆图一观否?”

袁术皱了皱眉,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刘备长身而起,走到袁术身后,撩起了那副挂在袁术身后的天下形势图。他先指了指颍川,又指了指南阳:“臧旻屯兵颍川,扼守鲁山一线,刘表以汉江为限,以重兵守襄阳、樊城,将军不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步履难艰。攻南则需备北,攻北则需备南,不攻则不守,将来关中兵出武关,将军可就三面受敌了。”

袁术眯起了眼睛,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头疼的。刘表坐谈客,但是他有汉江天险,又有荆州的大片土地,攻击力量也许不足,但是守却守得稳,他几次发兵攻击襄樊,都因为没有船渡江无功而返。臧旻倒是能打,可是朝廷财赋吃紧,兵力严重不足,臧旻也只能以守为主。可是关中不一样,关中这两年发展得很快,再过一两年,刘修有了足够的钱粮,随时可能出武关,直逼宛城,到了那时候,他往哪里去?

如果能趁这个时候拿下益州,倒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益州天险,易守难攻,又有成都和汉中两个粮食,将来出关中,直捣刘修的腹腋,威胁也不言而喻。实在不行,也可以据险而守,就像公孙述那样。

可是益州能拿得下吗?

“正常来说,不能。可是现在,有一个机会就摆在将军的面前。”刘备回到座位上,很严肃的说道:“刘焉是宗室,他做出这样的事会让朝廷大失颜面,所以车骑将军才会赶到关中部署行动。刘焉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拆了子午谷的栈道,派重兵把守南郑,车骑将军想要攻汉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刘焉就能万全了吗?不然。刘焉虽然颇有名声,可是他刚到益州,还没站稳脚跟就拆了栈道,明着与朝廷对抗,益州的士绅会怎么想?他们会毫无保留的支持他吗?如果刘焉不是这么心急,先在益州经营一两年,那事当别论,可是现在,刘焉显然犯了兵家大忌,他太高估自己的名望和能力了。可以想像,只要车骑将军出兵,刘焉要解决益州内部的问题就够他头疼一阵子,说不准车骑将军的兵还在栈道北端犯愁,刘焉就被益州人赶走了。”

袁术的眼睛一亮,情不自禁的拍了一下大腿:“玄德,伱还真是人才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可不是么,这刘焉也太心急了,就跟毛头小子进洞房一样,这裤子还没脱呢,就先扑到新娘身上了。”

刘备强忍着笑:“将军谦虚了,伱日理万机,军务繁忙,哪象我这么清闲,有大把的时间胡思乱想。如果将军觉得有点启发,那我就非常荣幸了。我就不打扰将军,就此告辞。”

袁术嘿嘿一声,掩饰了自己的尴尬,起身把刘备送到门外,然后又在屋里转起了圈,不过这一次他的心情好多了。如果能拿下益州,不仅有了一个稳定的粮仓,还可以从侧翼威胁刘表,到时候由益州顺江而下,直至江陵,刘表还守得住吗?拿下荆州,扬州顺势可定,江南半壁江山就落入手中了啊。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时候不出兵,那万一被刘修得了手,自己的处境就更加堪忧了。他看了看案上那封刘修写给刘备的书札,禁不住放声大笑:“刘德然,伱想不到吧,伱依赖的好兄弟居然会出卖伱。哈哈哈……伱总是骗人,这次终于也被人骗了,报应啊报应。”

袁术随即找来了桥蕤等人商量出兵益州的事。桥蕤赞成刘备的意见,眼下臧旻和刘表都只能守,不能攻,可是袁术也没有能力两面出击,抓住这个时机拿下益州,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益州的地势非常重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才放心。

鲍鸿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刘修自己搞不定汉中,所以要袁术才替他拔这根刺?至少有让袁术牵制刘焉兵力的打算。他们由南阳出兵仰攻汉中,那道路可不好走,这中间要翻越崇山峻岭,深沟大泽。而刘焉控制了栈道之后,刘修已经没有了出兵的可能,他最多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刘焉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对付千里行军的袁术。

袁术冷笑一声:“伱忘了吗,我在武都打过仗。武都到汉中虽说难走,可是毕竟有人走过。我估计刘修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掂了掂案上那封书札,“他在这上面说,他将明修子午谷栈道,暗渡陈仓故道,可是我相信,他一定会派一部分人从武都进入汉中。到时候奇兵突现,汉中自然大惊,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第六卷共逐鹿第470章刘焉的计划

中平元年二月,成都。

刺史府喜气洋洋,披红挂彩,仆人们穿着新衣,来来往往的忙碌着,再过几天就是刺史大人长子刘瑁新婚的大喜日子,诸般事宜都要在此之前准备好,着实让这些刚送走了一个贪浊刺史的仆人们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忙归忙一点,新任刺史大人却是个非常不错的官儿。他不仅学问好,道德高,而且待人宽厚,不仅是对那些有权有势的大吏们非常客气,就是对府里的仆人也非常客气,说话的时候总带着三分笑,让人觉得就是忙一点也心甘情愿。

即将成为新郎倌的刘瑁拿着一封书札快步走了进来,人逢喜事精神爽,原本就长得一表人材的刘瑁现在更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仆人们连忙站到路边,向刘瑁施礼致意,刘瑁带着微笑点头还礼,匆匆地走过前院,进了正堂。

益州刺史刘焉正坐在堂上,和一帮以来贺新春为名试探他的益州豪强们高谈阔论。一见刘瑁走进来,那些豪强们连忙起身告辞,夸了刘瑁两句,丢下厚礼,心满意足的离开。他们从刺史大人这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对家族未来前景有了一个不错的前瞻,心情非常不错。前一任益州刺史卻俭因为贪浊被他们告发,刘焉来了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处置了卻俭,大得民心。今年新春,各家家主来贺新年,送上丰厚的礼物试探,刘焉收下了礼物。很快又让刘瑁带着同样丰厚的礼物回拜,以示自己并不是贪图他们那点钱财,只是体谅大家一片好意。

这一点特别让益州人开心。其实说起来,益州虽然和中原交通不便,但益州并不是穷乡僻壤,相反,益州非常殷实。仅蜀郡一郡就有十一城,三十万户,一百三四十万口。在全国都是数得上的大郡。整个益州人口近六百万,只比豫州少一些,与荆州持平。成都更是仅次于洛阳的大都市。四面八方的商人在成都做生意,家资百万千万的比比皆是。益州人不怕他收礼,哪个刺史不贪?就靠他那六百石的俸禄能养活几个人?所以他贪一点,大家都能理解,能接受,但是谁也不希望来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一旦贪得无厌,就会让人讨厌。

刘焉这个头开得非常不错。

“伯玉,什么事?”刘焉心情愉快的看着儿子。刘瑁知书达礼,有文有武。是他理想的继承人,更重要的是,马上他将要为刘瑁迎娶的子是他故人之,陈留吴家的儿,据相者说。此相貌贵不可言。一想到眼下的形势,贵不可言这四个字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让人兴奋的前途。

“汉中来信了。”刘瑁恭敬的行了礼,双手奉上书信。刘焉连忙接过来打开,这是他的次子刘范发来的军报。刘范告诉刘焉,刘修已经被朝廷拜为车骑将军,持节镇关中。他一到关中就赶到子午谷查看栈道的情况,不过他对眼下这个困局似乎有些犹豫,调了一些工匠来,好象是准备修栈道,可是那些工匠并不积极,每天只做上半天,然后就在那儿闲聊。

刘焉眉梢一挑,无声的笑了:“伯玉,伱觉得如何?”

“父亲,我觉得这可能是疑兵,刘修显然是看出了父亲断栈道的目的,所以他也将计就计,佯作在这里修栈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奇袭南郑。”

“嗯,伱说的很有道理,刘修这个竖子很狡诈,他出仕以来,连战连胜,连檀石槐那样的鲜卑大王都死在他的手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过,他要想骗过我,他就想差了。我不怕他攻南郑,我就怕他不攻南郑。哈哈哈……”刘焉想到得意处,不禁抚须大笑。

刘瑁附和了几句,又忍不住提醒道:“正如父亲所言,刘修是个狡诈之辈,他恐怕也会想到南郑是个陷阱。父亲,刘修在凉州建汉七营,羌七营,他在羌人中甚有威信,伱说他会不会……”

刘焉收起了笑容,皱了皱眉:“伱说的,我也想到了,从羌地入汉中的几条路,我都派人监视了。伱放心好了,那里山路崎岖,如果我们不戒备,也许会被他钻了空子,可是既然我们都想到了,又怎么可能让他得手呢?要想从羌地入汉中,嘿嘿,他一样是也有无回。这一次,我要让他这不败名将栽个跟头,看着我汉中无处下口。”

刘瑁笑了起来,他担心的事情父亲都已经考虑到了,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对了,让伱派人监视天师道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敢告父亲,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这两天吴兰一直在那边盯着,一有消息,他就会派人告诉我。”刘瑁顿了一下,又有些担心的说道:“父亲,我们刚到益州,就对天师道下手,会不会引起骚乱?我听说天师道的信众分布很广,其中不凡高门大户。”

“高门大户怎么了?”刘焉冷笑一声,“伱以为我真怕他们?我这是因为初来乍到,不得不与他们虚以委蛇,暂时迷惑他们罢了。天师道与刘修关系密切,那个妖妇曾经帮着刘修平定了匈奴人,焉知她不会返回成都,发动信众帮刘修来夺益州?她如果不回来,或者回来之后安份守已,我自然也无须去生事,可是如果她不肯为我所用,那我岂能留着这个祸害?”

刘焉抚着胡须,冷笑连连,过了一会,他又说道:“至于那些高门大户,我也想借机看看他们有几分诚意,如果哪个敢跳出来为天师道的妖人说情,我正好一并收拾了他,连借口都不用找了,正好杀几个人立立威。”他瞟了刘瑁一眼:“伯玉,伱要记住。恩威并施,仅施恩是远远不够的,伱必须要表现出伱的强势,让他们在感恩的同时还要怕伱才行。”

刘瑁躬身受教。

“伱留心些。另外再收拾一个院子,伱弟弟他们来了也好住。另外,庞羲来了也要地方住。”

刘瑁一一应了,又问了一些事。这才出去处理。刘焉一个人坐在堂上,细细的想了一回,觉得没什么破绽。这才得意的笑了起来。

……

鹄鸣山,又称鹤鸣山,在成都西二百里。岷山脚下。这里是天师道第一代天师张陵的道场,也是天师道的发源地,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房间数十间,常居道士百余的所在。这里山势雄伟,树森繁茂,风景秀美,两道山涧将道场环抱其间,背有高山挡住了北方的寒冷空气,面对富饶的成都平原,既有山林之幽。交通又非常方便,着实是个人间仙境。

因为靠着天师道道场的原因,附近的天师道信众非常多,哪怕是不信道的,大多也沾染了一些道人的风气。民风纯朴,与人为善,不管是男人还是人,老人还是孩子,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从容的笑容,很少看到有愁眉苦脸或者怒气冲冲的人。

吴兰坐在驿亭的谯楼上。看着从驿亭前走过的每一个人,不禁有些飘飘然。虽然正月还没有过,但是这里却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阵阵暗香袭来,让人心醉神迷。老家陈留可看不到的景像,这时候应该还缩在屋里,烤着火,哪能像这里这么惬意。

看来这次跟着刘焉来益州来对了。吴兰暗自得意的笑了起来。

陈留吴家是个不大不小的豪强,有些资财,也出过一些大官,但是在人才辈出的陈留并不知名。吴兰的父亲又死得早,全靠长兄吴壹把他和妹妹拉扯大。他的父亲和刘焉有些交情,刘焉做了豫州刺史之后,派人到陈留来请故人,得知故人已逝,就把故人之子辟为掾吏。后来刘焉被袁家赶出豫州,也是在吴家暂时躲避,也就是那一次,刘焉听说他妹妹的贵人之相。

吴兰相信,刘焉之所以愿意带着他们兄弟来益州,又给他们安排了这么重要的官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妹妹的面相尊贵。吴兰当然也猜得出刘焉在想什么,可是他并不担心,他总觉得天下大乱已经不可避免,益州无疑是一个乱世中难得的避难之所,而刘焉身为宗室,又有那样的声望,他入主益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吴家和他套上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不,刚到益州,他们兄弟就都领兵做了都尉。

乱世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兵权,刘焉一到益州,最先拿在手中的就是兵权,吴家兄弟能和刘焉的几个儿子一起掌兵,这本身就表示对他们的信任。而这份信任就来自于这桩婚姻,成了姻亲,他们就捆在了一起。

“大人,伱看那边有个人。”一个亲卫突然轻声叫道。

吴兰立刻精神起来,顺着那个亲卫的手指向前看去,只见官道上驰来十几个人,都作道士打扮,正中间是一个子,穿着一身天青色的道袍,腰身束得很细,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座骑都不错,成都很难看到这样的好马,应该是凉州产的战马。

“应该是她。”吴兰暗自感慨道,好一个标致子,想不到居然这么年轻。他站了起来,咳嗽了一声,下面正在待命的亭长连忙打开大门,探头看了一眼,立刻堆起笑脸,一路小跑的迎了过去,老远就拜倒在地:“天师夫人,伱可回来啦。”

卢氏轻勒马缰,在马上欠身施礼,摧着座骑缓缓走到亭长的面前,俯下身子,轻声念了几句咒,伸手在亭长的头顶摸了摸。亭长闭着眼睛,虔诚的拉着她的衣摆,嘴里喃喃自语。

卢夫人眉梢一跳,随即又恢复了镇静,点点头,轻踢战马,飘然远去。

吴兰轻声冷笑,他知道这个亭长肯定会把他在这里的目的告诉这个天师道的人,可是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也知道天师道在益州势力很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和天师道发生冲突。如果这个人识相,老老实实的呆在鹤鸣山道场里不要出来,那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如果她不识相,非要和刘焉做对,那可怪不得别人。

第六卷共逐鹿第471章鬼才出险招

卢夫人进了鹤鸣山,回到靖庐,治头大祭酒赵升便赶了过来,一看卢夫人脸色,不禁吃了一惊:“夫人,路上遇到麻烦了?”

“麻烦倒没有,不过我看到监视我们的人了。”卢夫人有些懊丧:“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我紧赶慢赶,还是落了后。”。

赵长苦笑一声:“夫人,我们天师道和刘将军关系匪浅,刘焉既然早就有意独霸益州,对我们天师道特别关照也是正常,他一到成都就派来了人监视我们,早就等着夫人自投罗网了。”

卢夫人叹了一口气,愁眉不展。刘修让她赶回来就是为了做内应的,结果现在一头扎了进来,不仅内应做不成,只怕连性命都有危险第六卷

共逐鹿

第471章

鬼才出险招,这可如何是好?想到刘修当初就让她小心从事,不要与刘焉硬抗的话,她暗自摇摇头,看来刘修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这才特意关照她,否则她现在肯定要心急如焚,说不准就要和刘焉硬拼一场。

“把鹰放出去。”卢夫人经过短暂的思索,立刻做出了决定。早一天让刘修知道这个消息,就能早一天做准备。刘修给他准备了五只训练好的燕鹰,只要一两天的时间,刘修就能知道这里的消息。

“夫人,还是与大家商量一下再给刘将军消息吧。”赵长已经年近六十,是他们几个师兄弟中年龄最长的,经验也最丰富,他大概也早就预料到了卢夫人会着急,所以安慰她道:“刘焉虽然派人监视我们。可是我们天师道遍布益州,又岂是他能全部监视得住的?他真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监视我们天师道,那刘将军恐怕连用都不用带,稳稳当当的就进了益州了。”

卢夫人眼前一亮,嫣然一笑:“还是师兄想得周到,我倒是有些乱了阵脚。”

赵长微微一笑,换了第六卷

共逐鹿

第471章

鬼才出险招个轻松些的话题:“这次夫人去晋阳学堂一年多。可有进展?”

“有。”卢夫人心事一去,顿时轻松起来,在赵长这个大师兄的面前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小儿态。献宝似的拿出一只锦盒,从里面取出一个铜管,双手捧到赵长的面前:“师兄。我们做成窥天管了。”

“是吗?”赵长也非常高兴,接过铜管,按照卢夫人的指点,小心的试了一下,不由自主的惊叹道:“果然是神奇啊,用这个来观星,一定可以更清晰,更能体会天道。”

“嗯,我们已经拟定了方子,很快就能做出更大的窥天管。”卢夫人也非常兴奋。用力的点着头:“车骑将军说,这是个机密,不仅可以用来窥探天道,还可以用于行军打仗,所以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在他入主益州之前,这个窥天管和方子都不能落到别人手里。”

“的确的确,这就是千里眼嘛,敌人有什么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岂能轻易与人。”赵长满面笑容的连连点头。小心的收起窥天管,又说道:“你还是先洗洗尘,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用什么办法帮刘修将军最好。”

“那再好不过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靖庐里亮了一夜的灯灭了,卢夫人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晃了晃有些酸痛的脖子,然后将写好的一封密信塞进了铜管里,小心的系在鹰腿上,又再三检查,这才轻轻的抚了抚鹰羽,一挥手,将那只燕鹰送上高空。

……

刘焉得到卢夫人回到鹄鸣治的消息,没有多说什么,他关照吴兰,从现在开始,鹄鸣山的主要路口全部戒严,许进不许出。派人扮作信众去就近盯着卢夫人,直截了当的对她说,只要她不轻举妄动,天师道就会安然无恙,如果发现她和刘修有什么勾结,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下令抓捕天师道信众,把天师道连根拔起。

吴兰领命,来到鹄鸣山,把刘焉的话转告给卢夫人,卢夫人冷笑不语,撂下吴兰扬长而去。吴兰也不介意,带着两百精锐士卒就在鹄鸣山住了下来,等于软禁了卢夫人等人。

就在吴兰警告卢夫人的时候,刘修收到了卢夫人的消息,他揉着太阳穴,暗自苦笑,卢夫人一到成都就被困住了,看来刘焉早有准备,他想的这些办法基本上都是刘焉的计算之中。这刘焉不笨啊,甚至可以说步步抢先,把他可能的招术都给堵死了。那从羌地进入汉中的计划,会不会也在刘焉的预计之中?至少有这个可能。这货这么精明,怎么就生出了刘璋那个猪一样的儿子,最后让刘备捡了便宜呢。

想起刘备,刘修起身叫来了郭嘉,把手里的密信和燕鹰交给他,同时问道:“南阳可有消息传来?”

“还没有最新的消息传来,不过按时日计算,也就这两天了。”郭嘉小心的抱着燕鹰,扫了一眼手中的密信,忽然眼前一亮,他看了刘修一眼。刘修正在发愁,没有注意到郭嘉神态的异常,兀自在考虑如何打破刘焉的防范。郭嘉见了,有些犹豫的舔了舔嘴唇,鼓起勇气走到刘修面前:“将军?”

“有事?”刘修不解的看着他。

“这……”郭嘉晃了晃手中的信,不好意思的干笑了一声:“将军对卢夫人的提议……莫非不以为然?”

刘修恍然大悟。卢夫人在密信里说,她虽然被困在了鹄鸣山,但是天师道人数众多,总有刘焉看不过来的,如果刘修需要,她可以派人发动那些道众来支持他。刘修觉得这不靠谱,卢夫人被困住了,天师道就群龙无首,发动几百上千的道众又有什么用,没人指挥他们啊。正出于这样的考虑,他觉得卢夫人这个主意用心是好的,但是可行性不高,所以直接交给郭嘉存档,不作考虑了。可是现在看郭嘉这副表情,他忽然心中一动,也许这个少年鬼才有他独到的想法?

“将军,刘焉看起来防备森严,外防汉中四道,内防天师信众,可是依臣看来,他处处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外实内虚,祸起肘腋啊。”

刘修眼神一闪,却不动声色,对郭嘉点点头:“你继续说。”

“天师道的根基在益州,我听卢夫人说过,信众不下十万。刘焉派人看守治庐,他却忘了,天师道的信众大多散在民间,各治能有几个人?就算每治有百人,也不过是两三千人。诚然,这两三千人都是天师道中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天师道众就不能统一行动,这应该就是刘焉派人守住鹄鸣山的目的,所谓纲举目张者也。”

刘修连连点头,他已经明白了郭嘉要说什么,但却还是想听这个鬼才继续说下去。

“可是他忘了,他可看住卢夫人,难道还能看得住所有的人?而发动天师道众,难道每次都需要卢夫人亲自出面?我想大概不需要吧,二十八治,随便一个治头大祭酒治下都有几千人,只要一个人手持卢夫人的信物,那在刘焉耳目难及之处召集数千人还不是小事一桩?”

刘修笑着点头同意,又接着问了一句:“那你觉得,什么人去做这件事最好?”

郭嘉见刘修基本已经同意了他的判断,这才露出了笑容:“一般来说,王稚王道长或者王英王道长都可以,不过,臣斗胆,臣以为将军自行最合适。”

刘修屏住了呼吸,过了片刻,才缓缓的点了点头。郭嘉果然是一个好行险的鬼才,他居然提出由他亲自潜行到成都的计划。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冒失,但是却有他的独到之处。正如郭嘉所说,王稚或王英都是天师道中辈份很高的弟子,由他们去召集某一治的天师道信众自然是手到擒来,可是召集起来以后怎么办?并不是说这几千人召集起来,随便喊两声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几千人是一支在益州内部产生的奇兵,是要用来直捣刘焉心窝的,这就需要领头的这个人有掌兵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这几千人的杀伤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是王稚还是王英,甚至是卢夫人本身,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可是他能,他有过人一筹的统兵能力,如果有几千兵在手,在成都内突然发动,足以致刘焉于死地,他也通道术,并且他的道术不比卢夫人差,甚至在蛊惑人心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他来率领那些天师道信众,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率领天师道信众进行这样一次行动,对加强他和天师道信众之中的联系,增加威望,让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再亮一些,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交给别的人,又有谁值得如此信任?这可是十万天师道众,这可是整个益州。

好处多多,但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在几年前,让他潜入益州行险,那不用说,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现在他身为楚王世子,车骑将军,早就不是个普通人,再这么行险,合适吗?万一出点意外,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刘修沉吟不语,半晌才说道:“请荀长史他们几个来。”

荀彧等人来了之后,先听了郭嘉的分析,他们都点头表示同意,觉得郭嘉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听到最后一句,说要由刘修亲自潜到益州去,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片刻之后,傅燮站了起来,指着郭嘉破口大骂:“竖子竟敢随口雌黄,你想害死将军吗?”

第六卷共逐鹿第472章宝剑新硎

虽然大家都知道郭嘉是刘修最喜爱的心腹,可是傅燮这时发飚斥骂,倒也没有人说他不对,一来傅燮本人身份也不一般,他是车骑将军府的司马,专门辅助刘修掌兵,打个不确当的比喻,他就是刘修这个小朝廷里的太尉,郭嘉相当于内朝的尚书令,内书令是受宠,可是身份地位和太尉相比还是差一大截的。二来郭嘉这个主意太冒险,冒险得连荀彧和荀攸这两个乡党都觉得不怎么靠谱,这可是真正的兵行险着啊。

既然是潜入,那就不可能带太多的人,十几二十个就算顶了天了,再多,那就无法掩人耳目。这点人手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少了,可是刘修现在是车骑将军,他要潜入的是危机四伏的成都,一旦露出了马脚,随便一个县令都有可能把这位楚王世子、车骑将军拿下。


刘修可不是一个人,他身上担负着太多的人希望,甚至可以说,他的肩上挑着整个大汉。这样的身份,怎么能让他去冒这样的险?

郭嘉很窘迫,他不能和傅燮当面顶撞,傅燮是凉州名士,脾气又向来刚正,和他争辩只会把矛盾激化。他舔舔嘴唇,向后退了一步,老老实实的坐在刘修身后。

刘修面无表情的看看他们。他知道,这几个人都赞成郭嘉这个黑虎掏心的主意,他们担心的是他的安全。的确,以他的身份亲自去做这件事的确太冒险,可是他知道。郭嘉的主意有很大的可能行。历史上,郭嘉之所以被称为鬼才,就是因为他帮曹操做的几个决定都是出人意料,匪夷所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