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敦武苦笑了一声,点头承认:“不错,我和他十几年前就认识了。另外,他虽然和鲜卑人有来往,却不是你认为的汉奸,他……其实是个不错的汉子。我只是想激你与他交手才那么说,没想到……对了,你这么痛恨汉奸吗?”
刘修撇了撇嘴,心道我就是个愤怒的青年,最恨的就是卖国贼和汉奸。
“我也不喜欢……汉奸。”敦武见刘修不吭声,接着说道:“不过,你刚才那样很不好,如果阎柔不是大意,一时被你的力量克制住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你。你的手搏已经不错了,但是刀法上还差得太多。”
“可惜军候要走了,要不然我正想向你请教呢。”刘修有些遗憾的说道,这倒不是客套话,他的确是想向敦武再请教一些武技的,可惜敦武有急事,马上就要离开桃谷,以后再想找这样的师傅可不容易。
敦武低下头,想了片刻:“如果有缘,等我回来再和你切磋吧,这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不敢。”刘修连忙谦虚了一句:“如果不是军候指点,我根本不可能战胜阎柔。”
敦武犹豫了好一会,最后说道:“如果你暂时没什么事的话,就在桃谷读书吧,少庄主虽然武技一般,但是一些基本功还是有的,你们是同舍,有机会可以多交流。”
刘修点点头,他估计敦武是想劝他进入毛家作宾客,只是见他和庄主的儿有过节,所以不好说出口,只好换一个说法。他当然不会留在毛家,但是至少目前还会在桃谷读书,倒也和敦武所说的相符。
敦武又说了几句关于武技的事,这才匆匆告别。回庄里取了一些简单的行李,悄悄的离开了桃谷,只有刘修一人相陪。刘修有些不舍,却也无法可想,只得自己回精舍。一进门,就看到刘备候在门口,焦急的向门外张望。
“大兄,你可回来了,毛宗都来请了几次了。”一看到刘修,刘备如释重负,连忙拉着他进了屋,拿起已经准备好的衣服帮他换上,一边换一边说道:“今天你打败了阎柔,为毛家挽回了面子,毛家把你当成了贵宾,要请你去堂上和先生他们一起坐,连我都跟着沾了光。”
刘修遗憾于敦武的离开,再加上自己心里的疑团,对赴宴并没有什么热情,只是听刘备这么说,也不好摆架子不去,只得换了衣服,和刘备一起赶了过去。
毛家的院子里已经摆开了酒席,几十个同学都坐在庭中,毛宗正满面喜气的来回招呼,一看到刘修,连忙迎了上来,将他们引到堂上。毛钦落了主席,左手坐着卢植父子,右手坐着李定,阎柔也在座,只是面色苍白,神情萎顿,看到刘修时,心情显然不佳。
刘修刚刚听敦武说阎柔不是汉奸,相反还是个汉子。刘修虽然对敦武了解不多,而且对他突然离开有些好奇,但这短短的十几天的交往,让他对敦武的品性有一定的把握,也比较相信敦武的话。此时看到被敦武称为故旧的阎柔,想起刚才自己又是打又是骂的,还险些用脚踹他,不免有些不好意思。他犹豫了片刻,上前冲着阎柔施了一礼:
“刚才多有得罪,还请壮士包涵。”
阎柔扫了他一眼,冷声道:“是阎某技不如人,焉敢记恨。只是打败我,并不能说明什么,还请足下留心一二。”
第040章墙上美人
刘修知道他心情不好,也没和他计较,又向卢植等人行了礼,这才坐到卢敏的下首,刘备紧挨着他坐了,然后静静的听卢植他们说话。
时间不长,毛家奴仆们送上了酒,毛钦起身先致了辞,无非是感谢卢植到桃谷来教书,感谢李定来桃谷指教,最后又向来读书的学子们表示欢迎。接着大家开始客套的互相敬酒,每一个人起身,第一个敬的自然是卢植,卢植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酒量非常大,来者不拒,脸上却始终看不出有什么酒色,一直保持着那种带着三分矜持的从容。
一番热闹之后,李定终于谈到了正题,他先夸了一句毛家的实力之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备战的困难,希望西毛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和其他家族一起为涿县的安全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毛钦说得很周全,却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说要先与其他三毛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刘修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只是默默的喝着酒,冷眼旁观着堂上的这些人一举一动,特别是他们的举止,他发现汉代的酒宴规矩不少,都是自己以前闻所未闻的,当然不敢大意,抓住机会用心学习。
宴会,李定带着阎柔走了,刘修等人也回了精舍。过了几天,卢敏来找他,让他和刘备收拾一下,陪他一起去涿县。刘修虽然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问,和刘修打理好了行装,重装套上那架牛车,三人一起赶往涿县县城。
桃谷离涿县不过十里路,老牛再慢,一个时辰便也到了。进城之后,卢敏带着他们直奔刺史刘虞停驻的亭驿。刺史的职责是周巡所领各郡,没有固定的府第,每到一个郡,便住在郡治旁的亭驿,相当于流动办公。进了亭驿之后,卢敏让刘修二人先去安排住处,自己便去见求。
刘修和刘备忙乎了好一阵,刚把房间收拾好,门外便来了客人。两人出门一看,不免有些惊讶,来的居然是刘修的父亲刘元起。
刘元起还是穿着那身带有折痕的新衣,只是脸上难得的带了几分笑意。他一进门,目光在刘修的脸上一扫,然后便落在了刘备的脸上,盯着刘备的眉毛看了好一会,皱起了眉头,伸出手指轻轻的抚了一下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疤:“这是你大兄伤的?”
刘备连忙躬身施礼:“阿伯,不妨事,只是一点小伤罢了。再说了,大兄也不是故意的,是失手。”
“哼,你不用替他遮掩。”刘元起收回手,没有理会请他入座的刘修,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道:“卢先生在和刺史大人说事,一时半会的不会找你们。听说你们这些天读书读得不错,我带你们去吃顿酒,也算是犒赏一下。”
刘备大喜,就连刘修也有些意外,原本以为老爹要责备自己的,没想到却要带他们出去吃饭。这当然是好事,到这世上几个月,虽然也在桃谷吃过几次肉,但要么是量太少,要么是旁边人太多,总是吃得不尽兴,这次老爹请客,终于可以敞开肚皮吃了一顿了。
两人关了门,跟着刘元起出了驿亭,转了两条街,来到市场,进了那道大约有一人半高的市门,闻着香来到酒肆,进了一家装潢看起来就颇上档次的酒楼。一个酒佣一看走在前面的刘元起一副土老财的样子,不敢怠慢,立刻迎了上来,将他们引上了二楼临街的雅座。
一进门,刘备就眼神一亮,冲着刘修使了个眼色,刘修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只见屋里刷成白色的粉墙上,画着一个拈裳而立、颦眉缓行的子,眉眼清秀,削间细腰,颇有几分姿色。
原来是一幅美人图。
刘修瞟了一眼,嘴角挑起一丝笑意,这种美人图对刘备来说也许新鲜,对他这个精研唐伯虎十年的高手来说,这美人图充其量也就是初级水平,连门槛都没摸着呢。不过他也清楚,汉代的绘画虽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据说也出过几位大画家,但是人物画真正成熟却还是晋唐,第一个有作品传世的名画家便是东晋的顾恺之,他的《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名噪一时,算是仕图的开山之作。这不是说汉代没有人物画,没有仕图,实际上汉代的人物画非常多,早在西汉时就盛极一时,后来惊动全国考古界的马王堆出过一副压箱的帛画,上面便有主人的画像,只是那种画像还没有脱离图案的范畴,不能算是后世严格意义上的人物画。
眼前这副美人图基本已经消去了图案的窠臼,笔法也算是生动,人物的神态表现自然,在这个时代来说,自然是不错了,要不然估计店家也不会画在墙上让人观赏,只是遇到刘修这样的大行家,却是看不入眼的。
“好一幅美人图。”刘备赞了一声,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刘元起认为他贪图美色,学业不进,连忙对刘修说道:“大兄,你看呢?”
刘修撇了撇嘴,笑道:“还说得过去吧,不算难看。”
刘备嘿嘿一笑,又看了一眼,没敢吱声。刘元起听得他们谈论,转过头来看了一眼,也赞了一声:“的确不错,在涿县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画,也不知是哪一位画师所作。”
见刘元起也夸好,刘备心宽了许多,笑着对刘修说道:“大兄,我知道你书法好,却不知道你还通绘事,这么好的美人图你居然只说是说得过去,莫非你能画得更好?”
刘修听了,略皱了皱眉,心道这书法之事总不可能永远骗过刘元起,与其以后再说,不如现在透个风吧。他一边入座,一边说道:“绘事与书法相通,总在用笔与结体,最后要看一个韵味。我虽然不精通绘事,可是我觉得这画的韵味不自然,就和一个字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总有点别扭一样,所以才说这不算难看而己。”
刘备笑得更开心了,他走到美人图面前,上下打量了好一会,有些不解的摸了摸头:“我怎么没看出来哪儿别扭啊,这美人……蛮好看的啊。”
“你仔细看,不觉得她的神态太谦卑了吗,虽然说着漂亮的衣服,可是低着头,背也有些躬着,手在身前虽然拈着衣裳,但更像是婢捧着物什,正等着主人的招唤。”刘修半开玩笑的说道:“如果换上一身婢的衣服,那倒是比较顺眼一些。”
刘备听了,先是一笑,可是再看那幅美人图时,却不自然的觉得刘修说得有理,这子的神态中确实有些谦卑的感觉,真的有些像刘修说的婢。他向后退了两步,又打量了片刻,最后一边笑一边点头道:“大兄,你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现在我也有这个感觉了。”
“呸!”刘元起咄了一口,笑骂道:“玄德,你怎么也跟你大兄似的胡说八道,他说的混话你也听?”
“阿伯,大兄现在可不是以前了呢,这次在桃谷,他不仅成了卢先生的书佐,而且打败了大马贼火烧云,可是替毛家立了功。”刘备一副献宝的样子,连声说道:“要不是我一直和他在一起,都不敢相信这还是原来的大兄呢。”
刘元起忍不住摇了摇头,用手指点了点刘备:“玄德啊,你这可是让我太失望了。我是希望你能看着他,不要让他惹祸的,怎么你现在还帮着他说起话来?”
刘备嘿嘿一笑,垂头不语,神态虽然谦恭,却并无惭愧之意。
第041章历史在改变
“你把他在桃谷的事情说给我听听。”刘元了几个菜,又点了酒,这才慢条斯理的对刘备说道。从头至尾,他都没有看一眼刘修,仿佛刘修不是他儿子,刘备才是。
刘修很不解,但他这几个月已经习惯了老爹的这种没道理的偏爱,倒也没有露出什么不快之意,脸上挂着平静的微笑,静静的坐在一旁听刘备眉飞色舞的讲说。他对刘备今天突然的兴奋有些奇怪,总觉得他似乎有些太热情了,是想在老爹面前表现一下呢,还是另有用意?
刘备将他们到桃谷之后发生的事情一路说来,倒也是条理清晰,绘声绘色,特别是讲到刘修打败阎柔的那一段,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后来向不少同学详细了解过,此刻讲起来倒是有如亲见一般。
刘元起默默的听着,偶尔插两句嘴,脸色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怕是刘备说到刘修自己砍断了战刀,险些被阎柔反败为胜,他也只是挑了挑眉梢,未发一言。
说话间,酒佣送上了酒菜,三人边吃边说,气氛倒也融洽。有刘备代言,刘修倒落得清静,埋头猛吃,不大一会儿就将面前的一盘烤肉一扫而光,然后又将一釜狗肉连汤带水的吞到腹中,最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摸了摸肚子。
刘元起总算是看了他一眼,又看看刘备,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玄德,够吃吗?不够的话,就再叫一点。”
“够了。”刘备连忙笑道:“我可没有大兄那么能吃,这些已经足够了。”
“嘿嘿,他是个粗人,也就剩下能吃这个本事了。”刘元起从腰中掏出钱袋,从里面掏出一串钱放在桌上,对刘备说道:“这些钱你拿去,过一会儿去布市买匹布,回头我带回去让你阿母给你做身新衣服,你们现在跟着先生读书,穿得太差了会让人看不起。”
刘备连忙谢了。唐氏因为刘修的缘故替他出了学费,心里终究不太舒服,给刘修做新衣,却没有给他准备,他现在穿的还是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他吃完之后,抹了嘴,向刘元起告了个罪,赶去布肆买布。
雅座里只剩下了刘元起和刘修二人,刘元起脸上的笑容随着刘备出门慢慢的淡了下来,他拈着酒杯品了一口酒,低着头想了一会,忽然说道:“读书好吗?”
刘修迟疑了一下:“好。”
“这些天,除了习武和比试,都读了哪些书?”刘元起放下酒杯,慢吞吞的说道。
刘修不敢怠慢,将这些天自己背《孝经》和《论语》的成绩说了一遍,最后还应刘元起的要求背了几段,看着刘元起的面色转霁,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老爹突然跑来看他们,又带他们出来吃饭,他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书读得不错,可是,那恃勇好斗的性子却还是没变。”刘元起听完之后,点评了一句:“还有,你怎么把玄德的眉射伤了?”
“那是意外。”
“意外?”刘元起翻了个白眼,口气突然变得很严厉:“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这个意外,李定的眼里再也没有他了?”
刘修一愣,突然意思到老爹此刻提起李定时的态度有些不恭,浑不似他以前一提李定都尊称为李君的模样。不过,他的心思很快被刘元起刚刚说的话吸引住了,他想起那天刘备去请见李定,最后却一脸丧气的回来的情景。
“这……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刘元起双手扶着案,直起了身子,忽然间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威势。他看着案上已经空了的杯盘,可是刘修却有些凛然,老爹最近有什么奇遇吗,怎么感觉变了个人似的,跟他身上那件新衣颇为不衬,就和粉墙上那个虽然穿着华服,神态却有如婢的美人一样,只不过他身上那件新衣让他看起来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老财,而他的神态却自有一番雍容。
“眉为寿官,主福禄,眉一断,他的福禄也就断了。”刘元起平静的说道:“李定以前看中玄德,就是因为他长了一条好眉,虽然磨难不少,最后却能成一番事业,这才有意栽培他。而现在……李定说,他的面相已破,注定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已经没有了栽培的价值。”
刘修愕然,既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有些恐惧。觉得好笑是因为李定看中刘备居然是因为他长了一条好眉毛,觉得恐惧是因为这虽然是迷信,但不得不说,他这个迷信的确蒙对了。
他想了想,忽然问道:“阿翁,你刚才说,玄德长了一条好眉,那就是我碰伤的这条左眉了?他的右眉原先就是断的,所以不是好眉?”
刘元了点头,嘴角一挑:“男主左,主右。左眉主男子福禄,右眉主其妻。玄德的右眉隐有数断,主他屡丧妻室。不过,大丈夫只要功成名就,丧几个妻子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你现在碰伤了他的左眉,他这功业就没了着落,如果再加上屡丧妻室,他岂不是惨到了极点?李定又怎么会栽培这样的人。”
刘修再次惊愕莫名,他虽然对历史不熟,但也知道刘备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克妻,一打败仗,老婆就被人抓了去,关二哥千里走单骑,不就是保二位嫂嫂吗,长孤坡一战,甘夫人和糜夫人落难,糜夫人投井而亡,要不是赵云杀个七进七出,连甘夫人都保不住。
感情……这也是命啊。
刘修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如果这也是巧合,纯属瞎蒙,那这蒙得也太准了吧。
刘修忽然想到,要是这么说,自己那摆乌龙的一箭,岂不是已经在改变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之间就干掉了三国的一位大英雄?刘备这命……也太歹了些吧。他还会遇到关羽和张飞吗,还会遇到诸葛亮吗,他是死在黄巾之乱中,还是死在诸侯混战中,是死在吕布的手里,还是挂在曹操的手里?抑或是死在一个无名小卒手里?
这究竟是不是东汉啊,抑或是巫术横行的异世大陆?
“不光是李定失望,我也很失望。”刘元起见刘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以为他在后怕,又接着说道:“族里这么多年轻人,也就是玄德最有才能,我为了帮助他,和你阿母不知道吵了多少次,结果……你这莫名其妙的一箭,把我的心血全毁了。”
听了这话,刘修摸了摸脑袋,自我解嘲的一笑:“阿翁,你要是指望玄德成一番功业,然后好给我们家带点好处,那可有些不太靠谱。李君都说了,他数丧妻室,还要多经磨难,等他成功,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我们家大概是指望不上的。”
他这话也没有说谎,好象刘备成了蜀国皇帝之后,身边的确没什么刘家的人,他刘修的名字更是连听都没听说,至于是成了炮灰还是刘备没提拔他,那就不清楚了,反正他们家应该没沾到刘备的光,老爹这投资是亏得血本无归。
“指望不上他,那能指望你?”刘元起冷笑一声:“就凭你敢与人拼命的匹夫之勇?”
第042章虚惊一场
刘修的眉毛一挑,怒气和不解从眼中一闪而过,随即又归于沉默。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老爹刘元起那么偏爱刘备,而对自己这个儿子反而没什么好感,就因为李定说刘备的面相好,以后能出人头地?可是现在刘备的面相己破,不可能再有什么出息了,为什么老爹还是这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这是“他”的悲哀,也是刘元起的悲哀,作为曾经被父亲寄予厚望的人,他知道一个男人这么对待自己的儿子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也许比受到责备的儿子还要伤心。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骄傲?
一想到此,刘修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轻声说道:“阿翁,我……没和他拼命。”他抬起头,迎着刘元起有些诧异的眼神,平静的说道:“其实,那都是武军候教我的战术。”
“武军候?战术?”刘元起看着镇定从容的刘修,愣了一下,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以前刘修最听不得他的批评,每次都是梗着脖子,要么是闷声不响,要么是和他对吵一通,然后父子俩不欢而散,从来没有这么安静的向他解释的。更何况,他所说的情况与李定、刘备他们说的都不一样,能战胜阎柔不是因为拼命,而是一个有预谋的战术?
刘修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件事他一直没和别人讲过,包括刘备问起时,他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武军候指点了他一下而己。
刘元起静静的听着,因发怒而胀红的脸慢慢恢复了平静,他一边喝着酒,一边观察着刘修,嘴角渐渐的掠起一丝隐约的笑意。
“而且,这大半个月,我的书读得也不错。”刘修浅笑着,欠身施了一礼:“刚才玄德也向大人汇报过了,我相信桃谷精舍这么多的同窗之中,比我用功的不多。”
他一边说,一边注视着老爹的神情,心里有一些紧张。他现在最大的担忧就是怎么面对刘元起,知父莫若子,如果他有什么破绽,肯定瞒不过老爹的眼睛,因为就连刘备都已经对他这些天的表现产生了些许怀疑,他今天在老爹面前这么热情的叙述他在桃谷的英雄事迹,可没安什么好心眼。如果老爹对他突然变了性子感到怀疑,以为他中了邪,那可笑话大了。
这些天他尽量不和别人太多接触,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显山露水,都是为了这些,但是他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只要自己不想永远像以前那个愣小子一样生活下去,这其中的变化迟早会被人发现,但如果能过了老爹这一关,再大的风险就都不再成为问题。
刘元起好半天没说话,只是一口接一口的喝着酒,脸色却已经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漫不经心的说道:“玄德刚才说,你和同窗之间相处并不好。如果你想以后在县里甚至郡里做事,这些人很可能会是你的同僚,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和他们好好结交?”
“他们……没有几个是真心去读书的。”刘修见刘元起没有生疑心,暗自松了一口气,恭敬的说道:“先生是有名的大儒,又是朝中名臣,有这么好的老师,机会非常难得,可是他们只想借先生一个名声,满足于成为了一个及门弟子,却不想抓信这个难得的机会真正向先生讨教一些学问,我觉得……他们都不会有什么成就,是否结交……并不重要。”
刘元起撇了撇嘴:“想不到你这个竖子还挺傲气,那你说说看,你觉得自己能有什么样的成就,可以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刘修沉默了片刻,半真半假的说道:“先生估计是不可能长在涿县的,我想跟他去洛阳。”
“洛阳?”刘元起眼神一紧,端着酒杯的手滞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轻轻的点了点道:“洛阳有太学,要想做学问,那当然还是去洛阳的好。就算不做学问,能在京师游历一番,开开眼界,的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又思索片刻,抬起头来笑了:“行,虽然我不相信你去洛阳就能有什么用,但是既然你有这个心,老子我很开心。”
刘修也笑了。不管是老爹望子成龙心切,还是太过相信卢植的育人能力,反正自己这一关算是过去了,以后不用再这么心虚。只要离开了涿县,以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担心身份的问题。
见刘修笑得很开心,刘元起更开心了,说话时也难得的带了三分笑:“还没读《尚书》吗?”
刘修心病一去,神态也变得从容起来。“先生一直在忙,还没来得及授课。我倒是想先预习一番的,可惜找不到书。我看的《论语》和《孝经》还是玄德带去的。”
刘元起嘴一撇,笑了:“想看书了?你还真是有长进啊。嗯,不管是你真的,还是说来哄老子开心的,就和上次说的一样,只要愿意读书,就是好事。”他顿了顿,又说道:“说说看,你想读什么书?”
刘修愣了一下,很认真的思索了半天。虽然他现在是卢植的学生,但是他对经学除了入仕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作用并不肯定,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些道德文章只适合学究们研究,对于在乱世之中生存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后来称雄三国的曹孙刘没有一个是经学大师。要想学生存技巧,还得去历史中寻找。
“我想读点史书。”
“史书?”刘元起眼神一闪,反问道:“尚书不是史书吗?卢君学的是古文经,古文经师可说了,六经皆史。”
“那些史事太远,三代的事情,看了也没什么大用。”刘修道:“我想了解一下本朝贤臣名将的事迹,这些人和事离我们比较近,借鉴的作用更大一些。”
刘元起“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连连点头:“这倒也是个理。要说本朝的史书,那就只有太史公书和班孟坚的书了,再近一些的,那可得去洛阳才有。你要是能和卢君去洛阳求学,也许会有机会看到,涿县却是没有的。”
刘修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太史公书大概是指史记,班孟坚书大概是指汉书,说起来这时候还真是只有这两本史书可读。他有些怀疑的看了老爹一眼,心道别看他平时一副乡愿的样子,知道的还真不少啊。
“这件事,我去办。”见儿子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刘元起心情不错,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他摆了摆手,示意一直端坐的刘修放松一些,端起酒杯有滋有味的品了两口,突然说道:“你胸腹之间还疼吗?”
“疼。”刘修顺口应了一声,话刚出了口,他就吃了一惊。自己心口疼的事情没和任何人说过,连最亲近的刘备都不知道,何以老爹却知道,难道“自己”以前就有这个毛病?
刘元起打量着面露惊愕之色的刘修,眉头微挑,又关切的问了一句:“这次疼得厉害吗?”
刘修下意识的抚着胸口,沉吟片刻,皱着眉道:“疼得厉害。”自从打败阎柔之后,他的胸口便隐隐作痛,这两天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迹象,确实让他非常不安。
“阿修啊,以前我不让你练武,就是怕你好勇斗狠,动辄与人拼命,一拼命就心痛难忍。”刘元起吸了一口气,沉默了片刻,又苦口婆心的劝道:“按说,你力气大,是个习武的好苗子,可是你以前不好读书,我担心你空有一身武艺,最后却枉自送了性命,纵使老天照应,能让你从尸山血海之中生还,立了战功,最后不还是个让人瞧不起的武人?”
刘修点点头,他有些明白了老爹的良苦用心。这个世道重文轻武,经学是入仕正途,只有一身好武艺的人,就算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也未必能升官发财。这些天在桃谷,他听到不少同学们说起这种事,有的人这么说是得意于自己能拜在卢植门下,不用提着战刀去挣战功,有的人则是本心想从军,却又担心将来的仕途不畅,这样的心理在公孙瓒和毛宗、刘备的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己。
“你现在能折节向学,我很高兴。”刘元起欣慰的点点头:“须知文武兼备,方能成就一番功业。读书非一日之功,身体上的事情却是拖不得的。我这里有个行气诀,你照此修习,必能缓解你心痛的毛病。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小块帛书来,推到刘修面前,手在空中停了片刻:“这是我家祖传之物,切不可让外人知晓,你可记住了?”
刘修这次是真的被吓了一跳,感情老刘家还有这样的传家宝,是内功心法?听老爹这口气,他好象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心痛的毛病,只是因为他不肯读书,为了不让他恃勇斗狠,反而耽误了前程,这才一直没有把这行气诀传给他。
这……这也太狠了吧。
刘修连忙郑重的点点头,这不用你说,我肯定是谁也不能说啊。
刘元起松开了手,刘修如获重宝的接过那片轻薄的丝帛,打开一看,上面画着几个小人,旁边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正和传说中的武功秘笈相仿。
第043章行气诀
“这……这是什么行气诀?”刘修高兴得有些结巴了。
“据说叫霸诀,王霸之道的霸。”刘元起皱了皱眉头,没有再说下去,“你好好修习,不仅能治你的心痛,而且对你习武大有好处。不过,你可不要像以前一样,以为有把子力气就能打遍天下,须知匹夫之勇不可恃。”
“唉,明白了。”刘修连声答应。这口诀听着就带劲,老爹又是这么郑重其事的,想必功用也不小,到底还是亲生的好啊,刘备再有出息,那也没得到这么好的东西。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抬头起问道:“阿翁,你练过吗?”
“我?”刘元起一愣,脸上闪过一丝失落:“练过,可是没练成。”
“那你怎么知道这对我有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