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美色(墨武)-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楠道:“看起来,只要阻挡你一统的人,统统要死,对不对?”
萧布衣闭上双眼,喃喃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只要阻挡我一统江山的人,统统要死!长夜苦短,歇息吧,天明后,估计还有苦战。”
思楠望着萧布衣,许久才道:“估计谁都想不到,堂堂的西梁王,竟然只要有个椅子就能休息。”
萧布衣自语道:“他们想的,和我何关呢?只要我知道……我自己如何来想,那就足够了!”
他再没有发出声息,思楠却在一旁望了他良久。终于缓步走出去,等回转的时候,手上没有利剑,而是毛毯。轻轻的为萧布衣盖上了毛毯,思楠才想转身,却听到萧布衣低声道:“多谢。”
思楠忍不住问,“你是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这种警觉呢?”
没有回答,只有鼾声响起,思楠知道,萧布衣已熟睡。不知望了多久,思楠这才移开了脚步,坐到角落上,以手支颐,不知道想着什么。
萧布衣睁开双眼的时候,日上三竿。起身后才发现,思楠望着自己。萧布衣微笑道:“你好像一夜没有睡?”
“我不用像你一样,劳心劳力,自然不会太累。”思楠淡淡道:“我睡了两个时辰,卢老三在外边等了许久,没有叫醒你,估计有事。”
萧布衣揉了下脸盘,振作了精神,走出了大厅。
卢老三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见到萧布衣后,大喜道:“西梁王,你醒了?”
萧布衣道:“以后有急事,叫醒我就好。”
卢老三真诚的望着萧布衣,“西梁王,我从未见到你那么安睡过。我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也不如让你休息的好!”
萧布衣微愕,转瞬拍拍卢老三的肩头,“谢谢你。”
没有什么比体谅更让人心暖,也没有什么比友情更让人舒心,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不过你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有什么急事了吧。”萧布衣不急不缓的问。
卢老三道:“根据可靠消息,王世充已从江都出兵援助永福。这次领兵之人是荆王王行本和大将杨公卿。消息是半个时辰前到达,那时候,他们离永福城不过五十里之遥。”
萧布衣皱了下眉头,“按照行军速度来看,他们不是很快要到?”
“的确如此。”卢老三肃然道:“不过那位姑娘说,永福城已在我们手上,李将军也应该很快就到,应无大碍。她说……想你多睡一会,我们都认为,她说的很有道理。”
萧布衣扭头望过去,见到思楠闭上了眼睛,苦笑摇头,“你们都是好心,好心的让我感激不尽,不过现在要去城头看看!”
卢老三点头,当先行去。萧布衣对思楠道:“你其实可以多休息。”他说完后,大踏步的向前走去,可才走几步,就知道思楠又跟了上来,不由摇头苦笑。
杨公卿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萧布衣却是丝毫不敢大意。好在如今永福城精兵近万,守备又足,用来防御应没有大的问题。
萧布衣一路行来,卢老三已把永福城的情况大略和他讲了一遍。萧布衣听后,倒是有意外之喜。原来永福城甲备充足,粮草足可以撑上个一年。只因为这里靠近江都,当初杨广留在江都,周边的县城均是准备充足,永福城也不例外。‘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萧布衣不是没有兵,可出兵绝对是门学问,并非人越多越好。李靖平定江南,一直都是使用精兵策略,等待最好的时机,可用最快的速度。不过大兵长途远征,充足的粮草是关键中关键,眼下要打江都,多半会是场持久战,王世充也绝不会轻而易举的投降,占领永福,将这里变成攻打江都的大后方,调配粮草,无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到这里,萧布衣已到了城头,稍微放下心事。因为西梁军才取得胜仗,并没有丝毫的松懈,均是严阵以待。以萧布衣的眼光来看,这些人把守城工作已做的很好。
蝙蝠匆匆忙忙的走来,他们几兄弟都是郎将,负责统领调度。见到萧布衣,蝙蝠道:“启禀西梁王,众兵将已严阵以待,王世充的援兵要来,绝对不能讨好。不过眼下有个小问题,那就是城门已被破坏,眼下正抓紧的修复中。只要再给我们半个时辰,可粗略完工。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在城门后遍布沙袋,可抵挡对手的冲击,但是那样一来,我等出城攻击很是不便,到底如何来做,还请西梁王示下。”
原来昨晚攻打城门,西梁勇士的第一要义当然就是破坏城门。
昨晚的时候,不想太多,只求破坏的干净利索,今日碰到对手攻打,反倒留下了极大的漏洞。
萧布衣双眉一扬,“不用修补了。”
蝙蝠大为诧异,“西梁王,那敌人攻打过来怎么办?”
萧布衣微笑道:“就算两军对垒,我们也不必对他们有何畏惧,更何况眼下还有城池帮手。传令下去,让城头遍布我们的旗帜,然后城门大开,等待淮南军的到来。”
众人微愕,都觉得萧布衣极为胆大,萧布衣淡然道:“你们可是怕了吗?”
众人精神一振,齐声道:“我等不怕,谨遵西梁王的吩咐。”
萧布衣见众人纷纷准备,微微一笑,他这一招当然是学习古人,这招本叫空城计,他倒想看看,王行本、杨公卿如何应对!
第四九七节 激将
萧布衣摆下空城计,没有效仿书中诸葛亮城头弹琴,实际上他弹棉花或许可以,弹琴那是一窍不通。
他只是坐在城头,摆了张桌子,放了壶酒,慢慢的品酒迎敌。卢老三就扮演诸葛亮旁边的书童角色,负责给萧布衣倒酒。
萧布衣这个空城计和诸葛亮还是很有区别,最少诸葛亮当初坐在城头的时候,城中没兵,可萧布衣却手握万余兵士。
所以萧布衣现在意气风发,看起来比诸葛亮还要亮!
而根据萧布衣所知,王行本、杨公卿带了大约两万的兵士而已。
萧布衣没有在什么谷中伏兵,实际上,他并不贪婪,没有想将对手一网打尽。硬碰硬的对敌,李靖不取,萧布衣当然也轻易不会使用。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何能让兵士不厌战才是至关重要。萧布衣没有从千年后的历史学到什么,却从多年的征战经验中总结出这点,他当然不想成为第二个张须陀。
他这个空城计看起来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总算有模有样。
王行本当然不是司马懿,萧布衣也不是诸葛亮,萧布衣知道的一点是,他表现的越镇静,城中的兵士越有勇气;他表现的越镇静,没底的就会变成王行本他们。
见到思楠靠在墙角望着自己,萧布衣举杯笑道:“能饮一杯否?”
思楠摇头,“否。”
萧布衣一笑,见日头渐升,远方的天际突然变了颜色,那是一种战事的颜色!萧布衣已看出,有大军向这里行进,而且看起来越来越近。
兵将早就传令下去,全城严阵以待。萧布衣却是又饮了一口,舒服的叹口气道:“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酒童卢老三一直跟随萧布衣,见惯了他漫不经心的神色,心中钦佩,应道:“其实他们不该来。”
可无论该来不该来,尘烟越来越重,直冲云霄。王行本显然不会以二人的意念为转移,再过片刻,大地微有颤抖,一队骑兵火烧屁股一样从远方的地平线冲了出来。
萧布衣不动声色,看着城下的动静。
骑兵有数千之多,虽是疾驰之中,却是队列不减。从这点来看,这队骑兵训练有素。
不过萧布衣早非当年的萧布衣,一眼望过去,知道这队骑兵是不差,显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但是比起铁甲骑兵来,还是差的太远。
若是对阵,萧布衣可以肯定,他只需一千铁骑,就能将对手冲的稀里哗啦。
骑兵越冲越近,萧布衣甚至可以感觉到桌案在轻微的颤抖,可他连看都懒的看,只是喝酒。西梁军一见,当是信心大增。
那队骑兵之后,就是列成方阵的步兵,步伐严整,小跑而来,气势汹汹。骑兵快近了城池,只见到城头遍布西梁王的旗号,城门……竟然没有,不由惊奇交集,纷纷勒马。
他们也知道空城计,可不敢确定的是,眼下是否为空城!
为首一将,面色阴沉,赫然就是杨公卿。
骑兵分列两侧,步兵快步上前,盾牌戳地,弓箭手散开,先是构成一道防线。盾牌后,刀枪林立,阳光一照,形成奇异的寒光。
萧布衣人在城上,见杨公卿骑兵、步兵的搭配布置,暗自点头。
六合山杨公卿虽败,可那非阵法有误,而是被袭所致。眼下才显出杨公卿的真本事,若是列开战场对决,萧布衣感觉,不见得能有十足的把握击溃他们。
就算能够击败眼前的淮南军,他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淮南军气势汹汹,当求一战,萧布衣当然不会傻到送上门去满足他们的心意。他现在只需等,等待这股敌军锐气消失,等待他们攻击。
他们想入城,当然要改换阵型,他们一攻击,肯定威力大减,这种时候,才是他出手的最佳时候。
西梁军不是淮南军,他萧布衣也不是刘永通。不要说眼前的数千兵力,就算再多几倍,只要萧布衣在城头,王行本就不用打算登上城头!
根据萧布衣的消息,王行本带了两万左右兵士来援,可眼下萧布衣所能见到,也就八千左右。想到这里,萧布衣想笑,其余的人马并没有出现,有一种可能极大,那就是埋伏在后面,等着给对手致命的一击。
萧布衣当然不会和刘永通一样,急急的出去激战请功,他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请功。他只是悠闲的喝酒,全然不将兵临城下放在眼中。
旌旗招展,城头肃然一片,倒真的让淮南军看不透虚实。
城门都没有,可说是开门揖盗,可无论先来的骑兵,还是后到的步兵,均是狐疑不定,不敢入城。
城下列阵已毕,鼓声一阵,两列兵士铠甲鲜明,从阵中簇拥出一人,那人面如白玉,气度不凡,正是荆王王行本。
王行本出了阵中,向杨公卿望了眼,都看出彼此的狐疑之意。
永福城再失的消息传来,王行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兵来援,其实早就探子去告,通知永福的唐知节守住城池,第二日迎接他入城。
没想到探子星夜前去,半夜回转,带给王行本城池失陷的噩耗。探子见到满山遍野都是攻城的西梁军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根本不能入城,他也没有必要入城,他只知道,西梁军攻势凶猛,已成功的占据了永福城。
探子是在外围,所以还能安然无恙。他不敢耽搁,马上去通知了王行本。
王行本无疑挨了当头一棒,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杨公卿脸色苍白,又想起当初山谷的伏击。
西梁军来去如风,杨公卿征战多年,却对西梁军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西梁军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李靖、萧布衣一直隐而不动,可几天的功夫,连败淮南军,轻取两城,这种对手,杨公卿想想就已心惊。
杨公卿虽是西梁军的手下败将,王世充这次还是派他前来,一来是希望杨公卿知耻而后勇,二来就是杨公卿已有和西梁军作战的经验,希望他能总结教训,扳回一城。
可杨公卿却已有些胆怯,当王行本向他求策的时候,他建议王行本带兵暂时回转江都,再做打算。
王行本当然不同意,在王世充的子侄中,王行本虽是儒雅,却是自负,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兄弟落在了萧布衣的手上,这次有机会对决,他肯定不能放过。
杨公卿虽是将军,可还是要听荆王的意见。既然不能退,杨公卿当然要竭尽所能求胜。他和王行本商议,众人没想到守城变成攻城,所以根本没有带什么攻城工具。当然他们还有获胜的机会,那就是引萧布衣带兵出来,城外决战!
王行本相信,萧布衣虽占领了永福城,但是城中的军民不见得服他,这对萧布衣而言是个隐患。只要他们能在城外对决胜过萧布衣,可趁机取城。
所以二人在远方设置伏兵,只想先诱萧布衣出城追击,然后以伏兵胜之!
二人计划周全,却没有想到赶到这里的时候,萧布衣正在城头喝酒,城门一个大洞,像是怪兽的大口,等着他们送上门去。
城门都没有,可竟然没有人敢攻进去。
他们当然也不知道,他们的计策,萧布衣昨晚才用过,多半不会上当。
王行本心中有些不安,知道这样也不是办法,催马到了城前,扬声道:“城上可是西梁王吗?”
萧布衣终于放下酒杯,微笑道:“城下可是行本贤侄吗?”他一句话就激起了王行本的无边怒火,这个萧布衣,实在狂妄。
可一想到对手是西梁王,王行本还是压制住怒气,他想诱使萧布衣出城,萧布衣想诱使他进城,这本来都是件斗智斗力的事情。
避开称呼不谈,王行本道:“久闻西梁王仁义之主,今日一见,却是大失所望。”
萧布衣装作诧异道:“行本贤侄何出此言?”
王行本压抑怒气,肃然道:“想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凡有志有为之士,均以还天下太平为己任。”
萧布衣一拍桌案,城头赞许道:“贤侄所言极是。”
他张口闭口不离贤侄二字,当是处在叔辈的位置上,城下淮南军听了,心中满不是滋味。
王行本忍不住道:“西梁王,你我本无半分关系,这个贤侄二字,似乎有些问题。”
萧布衣扯淡的本领一流,含笑道:“想当年我和世充兄一殿称臣,可是称兄道弟。眼下你是世充的子侄,当然也是我的子侄,这种称呼,有何不可?”
他其意甚诚,王行本却恨不得一脚踹在他脸上,只可惜距离太远,他没有那么高明的本事,“既然西梁王和我皇称兄道弟,却来取圣上的疆域,不知是哪门子兄弟?”
萧布衣叹道:“贤侄此言差矣,天下之大,君主只有一人,那就是皇泰帝。天下之大,疆土只归一人……”
他估计拖长了话音,王行本冷笑道:“那当然也是归皇泰帝了?”
萧布衣赞赏道:“贤侄,你虽年幼,倒也很有见识。”
王行本脸红脖子粗,怒声道:“萧布衣,你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次前来,居心叵测……”
萧布衣接过话题,“贤侄,本王之心,可照天日。你难道不知道,我是帮世充兄改正过错来了?”
王行本真的打破头也不知道,可却明白,和萧布衣讲什么仁义道德,完全是错误的事情。因为萧布衣这个人,脸皮之厚,颠倒黑白,可说是世所罕见。
“西梁王何出此言?”王行本冷笑问道,已准备尽力反驳。阵前交战,这无疑亦是另外一种交锋。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的落入萧布衣的圈套,士气已低落。
萧布衣沉声道:“想贤侄方才也说过,天下大乱,有为之士,均以还天下太平为己任,想世充兄也是有为之士吧?”
王行本本来打定主意,萧布衣说什么他都要反驳,可这刻只能点头,“西梁王所言及是,不过还请西梁王言归正传。”
萧布衣叹气道:“想先帝大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混乱,百姓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王行本听着这些话有些耳熟,不由双眉蹙起。
萧布衣当然没有太多的文采,这几句话却是取自出师表,略加改用。王行本见萧布衣就差拿个鹅毛扇子冒充诸葛亮,不由咬碎钢牙。
杨公卿却是大皱眉头,心道不妙。众人开打,只要诱萧布衣出城即可,这个王行本,书生用兵,竟然和人说理,实在有些滑稽。萧布衣本就不想用兵,胡搅蛮缠,一来一回,淮南军处境不妙。
萧布衣又道:“先帝虽崩,可仁义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皇泰帝也。”
王行本冷哼一声,一时间无言以对。
萧布衣却是侃侃而谈,“先帝在时,若说知遇重用,当有三人。一是已故去的张须陀张将军,一是王世充王大人,另外一人当是本王了。想先帝对我三人极为亲信,我等当不负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努力平定盗匪,安定天下。虽不宜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
“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王行本终于忍不住怒喝道。
萧布衣却不动怒,含笑道:“此为忠言,当然逆耳,何来乱七八糟?贤侄,想世充兄本受先帝器重,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算不效仿诸葛瞻蜀亡而死的忠诚,也不能效法霍光之子霍禹谋逆吧?就算不能如本王一样平定天下,也不能如盗匪一样为非作歹吧?”
王行本脸色铁青,一时间心乱如麻。萧布衣显然有备而来,句句似是而非,句句让他无从置辩。
萧布衣乘胜追击,又道:“可世充兄不思皇恩浩荡,擅自称帝,是为不忠,身受先帝器重,却弃东都父老而不顾,是为不孝。妄动刀兵,和东都开战,是为不仁,让我等兄弟反目,当为不义。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实乃大错特错,本王来此,就要告诉世充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贤侄你来的正好,可把今日本王之言转告世充兄,让他好好想想,若有悔过,可前来东都。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萧布衣说完这些,挥挥衣袖,神情宛若浮云一样。
王行本饶是儒雅,却也不禁怒火中烧,“萧布衣,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对圣上如此说话?”
萧布衣目光一冷,“那你又是什么东西?”
王行本微愕,萧布衣冷冷道:“本王今日所言,你最好记得!王世充所犯错事,是为诛九族的罪过,今日我给他机会,他若是不知道珍惜,等我平定江都,捉他出来,就莫怪我不讲情面。”
王行本稍微冷静,这才记得所来的目的,嘿然冷笑道:“西梁王,你好大的口气,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多说无益,出城一战,我若是败在你手,无话可说。可你若是败在我手,只麻烦你以后,莫要这大的口气!”
他语带挑衅,萧布衣却想起了当初见宇文化及之时。近似的对白,同样的结果。
“多说无益?”萧布衣突然放声长笑,声震千军。
西梁军振奋,淮南军悚然,从未想到过,世上还有人能催动如此惊心动魄的笑声。
萧布衣笑声止歇,蓦地伸手,抓了张长弓,一箭射了出去。羽箭如电,插在王行本身侧尺许之地,颤颤巍巍!
王行本心中大寒,马儿受惊人立,差点将他掀下马来。
杨公卿大惧,慌忙叫道:“保护荆王!”
魏王才被萧布衣擒住,若是荆王再出了事情,杨公卿不用再等王世充多说,也要自裁谢罪。早有兵士上前,持盾挡在王行本的身前,一时间铿铿锵锵,如临大敌。
王行本上前,其实还在寻常弓箭的射程范围外,可萧布衣使用的岂是寻常弓箭?他如今弓箭之利,只怕天底下除了虬髯客,少有人能和他比拟。
见到城下大军慌乱,萧布衣大笑起来,“王行本,你想和本王对决,还不够资格!”
王行本这次却是收起狂傲,脸色苍白。他不知道萧布衣方才那箭是射偏还是手下留情!那一箭在他身侧尺许,萧布衣射出的时候,他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生死一线,让他一时间无言以对。
萧布衣又道:“本王迟迟不肯大兴干戈,实在是心怜江都百姓,不想再让天下生灵涂炭。可本王的一番心意,却被太多人理解为懦弱无能。王世充再不归顺,本王就要调动江南大军,踏平江都!本王要取你的性命,本是易如反掌。不过本王方才说过,今日让你回转去传话,也就不取你性命,还不滚吗?”
王行本身在盾牌后,多少恢复了点元气,厉声道:“萧布衣,你大言不惭!我听说西梁军天下无敌,所向披靡,你若是不想坠了名头,为何不出城和我一战。兵法、阵法、勇气、箭术,我随你选择!你若不出城,乖乖滚回去家去,莫要再说什么称霸天下!”
萧布衣冷冷道:“本王称霸之时,还没有你小子的现眼之地。本王如何,何须你来评说?你既不服,我就给你个机会,昨夜三更,本王取城还有个城门,今日城门没有,为你等大开方便之门,还不抓紧机会吗?”
他说完后,哈哈大笑,却已举起酒杯,再不理会城下的王行本。
王行本急怒攻心,已忘记是要诱使萧布衣出城。回头厉喝道:“杨公卿,攻城!”
杨公卿暗自皱眉,不等多言,王行本又道:“这里我最大,一切后果,我来承担。”他话到这种地步,杨公卿不能违拗,只好令旗一举,号令手下攻城。
淮南军面面相觑,心道连攀登的工具都没带,如何攻城?可军令如山,主将有令,众人不敢有违。盾牌手卫护下,步兵已向城门冲去。
距离迅即拉近,城上却是半分动静都没有,杨公卿心中涌起不安之意,想要撤军,却是不能。数百兵士已逼近城门,甚至长驱直入。
淮南军一声大喊,士气大振。更多人蜂拥向城门处挤去,只想冲到城中去。
跟随淮南军呐喊后,是惊天动地的一声喊,然后城门处突然‘呼’的一声响,紧接着寒风吹出。
王行本见状,目眦尽裂。天地间的那声响,甚至盖住了城门口的寒光,却是遮不住城门处奔放的鲜血。
在淮南军冲入城门的那一刻,从对面已射来了无数的长箭。西梁军显然早就在另一侧埋伏,只等淮南军入彀!
弓箭如蝗,步兵虽有盾牌手遮挡,奈何整个城门道都是塞满了弓箭,甚至还有弓箭从空中飞落。
终于顶着弓箭看到对面情形的淮南军,突然吸了口凉气。
方才永福城内静寂无声,可谁又能想到,对面早就聚集了数千人手。
一排排,一列列的兵士,静静等候,弓弩手次序分明,一轮又一轮的长箭几乎没有止歇之时!
有侥幸冲出城门洞的兵士,却被两侧的兵士挠钩套住,拉到一旁,转瞬被乱枪戳死!王行本大怒,高喝道:“攻入城者,官升三级,赏千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才被压下的士气霍然高涨,淮南军密集冲出,压向城门。这时候城墙处却是一声喊,“放箭!”
只见到箭如雨下,城头上一时间起了伏兵无数,居高临下的怒射。淮南军稍乱,等涌到城门之时,剩下已不足半数。
王行本红了眼睛,只知道催兵士攻城。淮南军已发动十数波攻击,可长箭如雨,地势狭隘。西梁军死死的扼住城门,对淮安军进行着诱杀。
这种对抗,西梁军显然占尽了优势,一时间血如泉涌。兵士的尸体堆起,几乎阻塞了城门。
萧布衣好整以暇的抿了口酒,望见血水如河,厮杀惨烈,微微一笑。双军激将,王行本显然是稍逊一筹!
第四九八节 闻名不如见面
王行本在想方设法诱使萧布衣出城一战的时候,萧布衣当然也在诱骗王行本入城。
兵行诡诈,要说诡计多端,萧布衣当然要远胜王行本。他远比王行本要谨慎小心,因为他用的是自己的本钱,王行本却是花王世充的资本。
不是自己的钱,用起来当然没有那么心痛。可见到淮南军最少死伤千人的时候,杨公卿终于沉不住气,提醒道:“荆王,萧布衣在骗我们进城。”
王行本幡然醒悟,有如一盆凉水当头浇下,已恢复了理智。
方才他被萧布衣激的心浮气躁,只想着攻进城去,生擒萧布衣,那一刻的嘶声呐喊,让他已丧失了理智。可见到淮南军不停的倒下,他这才意识到形势的不妙。
背心冷汗冒出,王行本退后几步,这才脱离魔境一样的氛围,嗄声道:“杨将军,我们有攻入城池的希望吗?”
杨公卿马上道:“没有,一丝机会都没有。”
“那让他们停止攻城。”王行本慌忙道。
杨公卿命令传下,淮南军潮水般的退下,可城门处,已堆起山丘般尸体。鲜血顺着地面流淌,那里的土地,早就染成了紫红之色。
淮南军一停,萧布衣又从墙头出现,嘲笑道:“贤侄为何撤退?”
王行本恨声道:“只有乌龟才整日躲在壳中,不敢出来。”
萧布衣连连点头道:“贤侄说的极是,你回转后,一定要告诉世充,要出来一战,莫要躲在龟壳之中。我这永福城,可没有龟壳一说,可说是大门敞开,欢迎你随时造访。”
王行本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几乎要把肺给气炸。
萧布衣火上浇油道:“贤侄可是不服,还想再来一战?昨日我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也是从这个门内攻入,依照贤侄的能力,我可以给你一天的功夫。当然一天不够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一个月。”
他越说越讥讽,显然是嘲笑王行本的无能。想他萧布衣一个时辰攻克永福城,王行本要是一个月攻不下来,能力相比,当然是天壤之别。
王行本被气的怒火中烧,几乎要再次攻城,杨公卿慌忙道:“荆王,萧布衣用的是激将的法门!”
王行本马上冷静下来,才发现萧布衣绝非无事和他胡侃,而是刻意在激怒他。
明白这点后,王行本暗自惊凛,冷冷笑道:“只怕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闻名天下的铁甲骑兵我都见不到,不过铁甲龟兵我倒是见的一清二楚。”
萧布衣淡淡道:“是吗?那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如果在这等一个月,定然能见到让鼠辈丧胆的铁甲骑兵。”
王行本恨恨而退,知道这样说下去,一个月也得不到什么结果。更何况,眼下他无险可守,粮草不济,只凭一股锐气,如何撑得到一个月呢?
“退兵!”王行本心有不甘的命令道。
杨公卿心中窃喜,传令下去,命淮南军撤退。退兵当然也是门学问,不能惶惶而退,给对手趁机袭击的机会。
萧布衣人在城头,见到淮南军虽是受挫,但撤退时,依旧是井然有序,暗藏杀机,不由皱了下眉头。
卢老三忍不住的笑,“西梁王,王行本这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次吃瘪,只怕再也不会来了。要不要我们出兵袭他们的后军?”
萧布衣摇头,“这个杨公卿有点门道,再说他们多半有伏,贸然出兵,不占太多的胜算。不过让他们铩羽而归,亦是快事。”
他说到这里,又是放声笑了起来。一时间城头城下,尽是萧布衣爽朗的笑声。
西梁军一直埋伏在暗处,听到西梁王大笑,都是涌上了墙头,放声高喊道:“西域胡儿妄称王,不自量力派兵忙,一个魏王、一个荆王,魏王被擒,荆王败北,羞煞天下有志郎!”
西梁军齐声高呼,声音远远传开去,转瞬哄笑阵阵。王世充本来就是西域人的后代,这个西域胡儿当然就是说的王世充。
淮南军都是面红耳赤,掩面而归。王行本听的刺耳,不由握紧了拳头。杨公卿却劝道:“荆王,想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李密、窦建德都在萧布衣手下吃瘪,我们败一仗……”
他还想再劝,见到王行本几乎要燃烧的双眸,终于把后面的话咽下去。
胜败的确是兵家常事,不过他们的常事却是败,而从来没有胜过。
淮南军撤退,却是留意永福城的动静,可那面除了传来歌声、哄笑声之外,并没有大军乘胜追击。
王行本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