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之征服者-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试探,果然试出了几个装死的西班牙人。
有几个躲闪不及,直接被马活活踩死。
还有两个却向侧面一滚,避开了想踏在他们身上的战马。
但是后边的几名蒙古骑兵却狞笑一声,然后加速向他们冲了过去。
在他们还没有站起前,长枪狠狠地刺入了他们的身体。
就这样一阵混乱之后,只剩下一地的尸体。
而这个时候。城外约八百名西班牙士兵已经整好了队伍。在阿隆索的亲自带领下带着几门火炮向前前进。
阿隆索知道。如果没有火炮的支援,他们不可能是敌人的对手,因此坚持要带上火炮。
当走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些西班牙被全灭的景象。
看到这里,阿隆不由气得浑身发抖。
这可是五百多名士兵的阵亡,在帝国对外殖民史中,这绝对是一个非惨重的伤亡。
其他的西班牙士兵也是面色苍白,对面的敌人实在是太过凶残了。
“我们该怎么办?”
伊戈特小声地对面色不善的阿隆索说道。
这个所有的明军已经骑上了战马。然后排成了一个宽广的半月形正对着他。
看到这里,阿隆索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既然人已经死光了,那就先撤吧。”
伊戈特也点了点头,今天他也是受了不少的惊吓,他感觉需要回去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于是这些西班牙步兵开始缓缓后退,继续向城里退去。
看到这里,吴惟忠轻轻地松了口气,他也没有命令士兵前去追击。
敌人距离城墙并不远,完全可以获得城头火炮的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向进人进攻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因此他并没有命令士兵进攻。
双方休战之后。阿隆索立刻派人前来再次议和。
这次战斗算是让阿隆索明白了,眼前的这些人很强,至少不是他手里这点兵力可以应对的。
对此陈庆之则是不屑一顾,不过他一方面严厉谴责了西班牙擅自向明军发动进攻的行为。
另一方面回绝了阿隆索的要求,要求他们交出那些参与抢劫的海盗并进行赔偿。
对于他们袭击马尼拉城外西班牙人定居点的行为,陈庆之当然是只字不提。
陈庆之派出一万大军将马尼拉团团包围后,就派出了两万名水陆大军对马尼拉附近进行了清剿。
两支土著武装响应了阿隆索的号召,派出了9000余名土著大军向这边进行了集结。
但是碰到了陈庆之的骑兵后,发生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在遭受一阵排枪和火炮射击后,土著人的大军就彻底地崩溃了。
然后就是蒙古骑兵开始追杀,一阵砍杀后,斩首9000余级。
至于明军阵亡两人,受伤十五人。
比例悬殊之大,简直让人咋舌。
干趴下这两支土著武装后,在林家的带领下,陈庆之派出大军对附近的土著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
面对明军那强大的军力,那些土著完全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一支支土著聚集地被明军剿灭,那些土著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只是少数人逃入了丛林或大山之中。
但是他的军队并没有停下来,只是稍做休整后,就继续向吕宋深处进军,这次吕岩就是要横扫整个吕宋。
陈庆之一方面派人将一些俘虏的土著装船,准备运往台湾。
一方面役使部分俘虏收拾起他们的居住点,准备在这里建起城堡。
此次他的任务除了消灭土著和西班牙人外,还得为后续发配到这里人准备居住的房子和食物。
当然那些食物都是现成的,再加上吕宋有大量的香蕉树和菠萝树,想要饿死也很难。
那些东南亚土著都是好吃懒做,没有粮食就吃香蕉,他们的生活可比明朝的百姓要幸福得多。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个聚集在马拉尼附近的倭人村落,至少有着一万人口。
现在正值倭国的大航海时期,整个南洋有着估计不下十万倭人。
于是他也不客气派兵攻打了这个倭人村落,面对明朝的火枪大炮,那些倭人开始还打算抵抗到底。
但是被杀掉上百个人后,就纷纷投降。
对于这些倭人,吴惟忠既厌恶又是喜欢。
厌恶的是倭人长年侵犯明朝东南沿海,对明朝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喜欢的是倭人踏实肯干,至少做起活来比好吃懒做的南洋土著要好上很多。
陈庆之和吴惟忠商议了一阵,决定将所有的男性倭人阉掉后发配到台湾为奴,那里正在进行大开发,需要大量的奴隶,这些倭奴一定能够在那里大展风采。
至于女性倭人,则是发与准备驻扎在吕宋的军士为奴。
吕岩打算对吕宋进行长久的占领,当然要在这里驻军甚至会让他们在这里落地生根。
这些女性倭人被发与他们为奴后,也算是家庭的一部分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搜集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按照吕岩的命令。
对外征战,所有财宝上缴一半给国库,两成归军官,三成归军士。
陈庆之考虑到军队远征海外士气不高,于是立刻将这些金银发了下去。
得到这些金银的刺激后,军队的士气果然高涨了起来。
要知道对内征战可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就算是缴获了大量的金银也得全部上缴。
现在敌人不仅无比弱小,而且能够获得额外的赏赐,那些军士当然是士气大增了。
当年,蒙古大军也正是在这种源源不断的赏赐下,才愿意不停地发动西征。
就这样,吕岩的远征军忙碌了十多天。
虽然他们将马尼拉包围起来外,并没有对马尼拉发动进攻,而是将精力专注于清剿附近的部落。
清剿完附近的部落后,一支舰队载着五万余名倭人俘虏和南洋俘虏前往台湾,而陈庆之终于对马尼拉发动了进攻。(我的小说《帝国之征服者》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非常感谢神马都是杯具的打赏
第156章膛线枪与抬枪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之征服者》更多支持!
在陈庆之攻伐吕宋的时间内,吕岩悄悄地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革。
他首先改革的就是匠户,匠户供应着吕岩手下军队所有的军事物资,他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明朝的武器生产制度,吕岩老早就看不顺眼了。
明朝的各种官员从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拼命地压榨那些匠户。
结果生产出来的武器质量其差无比,明朝军队对后金作战失利,那些火器频频炸膛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吕岩先是在杭州成立了军器局,然后将小部分从属于卫所的匠户以及他们的家属迁到了这里,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有利于节约成本,刺激新技术的产生,有利于对武器的质量进行管控,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吕岩打算在这里试行流水化生产,对所有的武器进行标准化,最大限度地使那些武器的零部件可以互换。
事实上在秦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实行了流水化和标准化生产,正是这种成熟的生产方式供应了秦国几十万大军的需求,使得秦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国能够一统六国,这种生产方式功不可没。
在吕岩招募了一些秦国工匠,询问了他们一些当时的情况。
他只是降低了惩罚的力度。基本上就开始原样照般秦国的各种条例。
毕竟秦国的法律是出了名的严厉。动辄斩首。估计这样执行的话,那些工匠一定会有怨言。
除此之外,吕岩参照后世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实行了计件工资。
干得活越多,得到的工钱的越多,当然武器的质量是必须保证的。
不然的话,不仅得不到工钱,还会受罚。严重的还要发配南洋。
虽然吕岩的处罚很重,但是穷苦的匠户们看到了赚取更多银子希望,还是非常高兴。
对于很多中国百姓来讲,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有挣钱的机会。
如果有了挣钱的机会,有时候哪怕明知这是个卖身契,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也会勇敢地签了,无论古今莫不如是。
因此他们干起活来积极性非常高。有的甚至起早贪黑的干,最后有的人一个月都拿了七八两银子。
对于军器局的官员。吕岩也进行了勉励。
告诉他们干得好坏与否,不是看他们干了多长时间。
而是看他们是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武器。
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斩首示众。
相反交付的武器越多越好,研制出的武器威力越发强大,他们不仅可以加官,甚至可以封爵。
吕岩以前说过非开疆拓土之功不足以封爵,但是现在他觉得应该再加上一条,那就是研制出强大的武器也可以封爵。
毕竟有些武器的出现完全可以改变整个战局,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后世将科学家的地位提得那么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了刺激军器局的官员和工匠努力研制新技术,吕岩开出了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厚的赏格。
那就是官职和爵位,不仅军器局的官员可以加官晋爵,就连那些匠户都可以获得爵位。
对于如此丰厚的赏格,那些官员倒是罢了,那些工匠倒是有些将信将疑。
工匠也可以成为爵爷,这是在开玩笑吗?
不过吕岩很快就给他们下达了第一个任务,那就是研制燧发枪和膛线枪。
无论是谁,只要能够研制出来这种武器,就可以晋世袭一等男爵。
虽然他们对吕岩的话有些怀疑,但是吕岩毕竟是吴王,说出来的话还是要算数的。
于是那些工匠和官员纷纷卯足了力气,努力研制起膛线枪和燧发枪起来。
事实上膛线枪的研制并不困难,吕岩的任务下达没有多久,军器局的官员就拿着样品前来见吕岩,除此之外还有吕岩设计出来的两样小东西。
“砰!”
随着武器试验场的一声枪响,两百步外的靶子出现了一个大洞。
看到这里,戚继光不由大吃一惊。
“这怎么可能?它的火药并没有增加,怎么会射得这么远。”
普通的火绳枪能够打到两百步外就算不错了,而且戚继光亲眼看到的,这个火绳枪里的火药量并没有增加。
吕岩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它的火药的确没有增加,但是它的能量利用效率却提高了,原因就是它的形状上边。”
吕岩拿出一个米尼弹对戚继光说道。
米尼弹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凹形底部,米尼弹主要是由硬度偏软的铅和锡混合而成。
在火药发射时,它凹形的底部受力后扩张,让它紧贴膛线并且旋转,这就让会让子弹不易偏离轨道,增加火枪的命中率。
而它独特的凹形结构,也会使得火药紧贴它的底部,火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不易外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射程。
听到吕岩的解释后,戚继光不由两眼放光。
“如此一来,火铳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增强,那些骑兵恐怕更难对火铳兵造成伤害了。”
戚继光说道。
“是啊。”
吕岩叹了口气说道。
事实上米尼弹的出现让他矛盾万分,他算是体验到了满清的痛苦。
满清是以骑射立国,对于任何火枪的改进,他们都是非常抗拒的。
而现在吕岩最强的就是他的骑兵。他的骑兵甚至比满清还要强。绝对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一旦这种武器大规模的普及。势必要大大增强明朝及西洋人的优势,而他骑兵优势将不如以前那样显著。
想到这里,吕岩就感到阵阵为难。
“努力改进,然后小规模装备。”
吕岩最后说道。
听到这里,戚继光感到有些惊讶。
这么好的武器为什么不大规模装备。
“我打算和红夷在欧洲决战的时候再大规模使用。”
吕岩给他解释道。
如果大规模装备的话这种火枪的秘密是很容易流传出去的,万一西洋人知道了那就不好了。
戚继光点了点头,他很快就明白了吕岩的想法,对于吕岩的野望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接下来试验的是一个火绳枪。这个火绳枪和普通的火绳枪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它的枪管更厚。
一个士兵小心地将火药和弹丸装了过去,而且小心地减少了装药量。
然后瞄准了两百步兵一个非常大的靶子,这个靶子是吕岩特意让人设置的,足足有四个门板那么大。
“砰!”
一声枪响后,这枚弹丸精确地命中了靶子,然后将靶子打出了一个大洞。
看到这里,戚继光若有所思。
“还是因为米尼弹的原因?”
“没错。”
吕岩笑了笑说道。
后世很多穿越小说总是想着做米尼步枪,然后使用米尼弹,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定势。却从来没有想过直接将米尼弹使用到火绳枪上。
使得子弹威力大增不是膛线,不是燧发装置。而是米尼弹那独特的结构。
膛线使得火枪命中率大大增强,燧发装置只是一种点火装置而已,对子弹射程的增加并没有任何帮助。
相反膛线枪由于膛线之间会漏气,还会大大地减少子弹的射程。
吕岩直接将米尼弹和火绳枪结合起来,使得点火后,米尼弹可以扩张紧贴枪膛,比起膛线枪大大减少了漏气减少的能量。
这样出膛时可以获得更加狂暴的能量,射程甚至要超过米尼步枪,君不见后世的坦克为了获得更加强大的出膛速度,使用得都是滑膛炮。
不过这样做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缺少命中率,以及更容易炸膛。
不过缺少命中率可以通过密集的排枪射击来解决,容易炸膛可以减少装药量,增加枪管厚度,总之这些都不是问题。
“王爷真是大才。”
戚继光心悦诚服地说道。
吕岩也是哈哈大笑起来,那些膛线枪他不敢居功,不过将米尼弹和火绳枪直接结合起来,却的确是他的独创。
很多东西都是一层窗户纸,只要一点破,就能产生巨大的效应。
不过很快吕岩就是一阵苦笑,决定将这种方法彻底地雪藏起来。
不然一旦推广开来,明朝的实力势必大大增强。
因为这对技术的要求含量为零,只要知道了就能做。
接下来试验的则是抬枪,抬枪可以说是满清独有的武器。
众所周知,想要提升火枪的射程,提升倍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而抬枪就是提升武器倍径的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抬枪一般指放大版的火枪,两厘米口径以下的称之为抬枪,两厘米口径以上的称之为抬炮。
抬枪和抬炮结构无异,只是重量更重。
后来为了方便,将抬枪和抬炮统称为抬枪。
整个枪的尺寸在两米左右,它的结构和一般兵丁使用的鸟枪几乎完全相同,重约15公斤左右,几乎比得上最小号的虎蹲炮了。
抬枪之所以称为抬,就是需要两个人才能使用。
使用的时候一人站在前方充当枪架,将抬枪放在肩上,后边的人则瞄准射击。
抬枪的威力非常之大,射程也是极远,能够达到2000米到4000米。
在19世纪镇压太平天国、两次鸦*片战争中,抬枪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在中日、中法、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抬枪也仍然在大量的使用。
中日战争时,清朝重臣在奏折中多次提及,抬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希望各地军工厂加快赶制。
当时火枪的技术已经得到极大的改进,但是抬枪仍然在使用,可以其的确是有可取之处。
虽然抬枪是满清的东西,但是好东西就是拿来用的。
吕岩试验了一下,发现射程的确是非常之远,而且精度也很高。
但是吕岩又叹了口气,决定将这种武器再次雪藏起来。
这种武器其实也没啥技术含量,极易仿制。
一旦大规模使用固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会极大的增强敌人的力量。
一想到这里,吕岩就感到有些痛苦。
有这么多好东西却只能隐藏起来,这真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我的小说《帝国之征服者》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非常感谢神马都是杯具、好吃货懒人和遗卐的废墟的打赏
第157章乡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之征服者》更多支持!
“你们做得不错。”
吕岩对着身边一个国字脸的官员和满脸风霜、有些驼背的匠户说道,膛线枪正是这个有些驼背的匠户第一个造出来的。
“得到王爷的命令后,下官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全力以赴展开研制工作。能够如期完成,一切都是托王爷洪福,下官不敢居功。”
这个看起来非常方正的官员明显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正直,拍马屁的话那是张嘴就来。
吕岩笑着摇了摇头,明朝的官员中有气节的有,阿谀谄上的也不少,看来这位应该是后者了。
“不用和我说这些没用的话。”
吕岩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以后你的任务就是组织工匠交付合格的武器,研发新的武器。另外一定要善待那些工匠,不准克扣他们的工钱。只要干的好,本王一定不吝赏赐。”
“王爷的话下官一定时刻谨记在心,绝对不敢有丝毫忘却。”
这个国字脸的官员连忙一脸谄媚地说道。
吕岩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本王说过的话绝对算数,本王就加封你和那名匠户为一等世袭男爵,另外赏银200两,都可荫一子为……秀才。”
本来是荫一子为监生的,但是国子监不在他的手里,所以吕岩只能给他们的孩子一个秀才的功名了。
听到这里。国字脸和那名匠户都是大喜过望。
他们连忙跪下来磕头如捣蒜。
“谢谢王爷!谢谢王爷大恩!”
“谢谢王爷大恩大德!!”
特别是那位匠户。简直就喜极而泣。
从今往后。他就是爵爷了,他们家的地位也会彻底地改变,直接飞上枝头成凤凰,甚至将来能够成为士大夫的一员。
而他也彻底地光宗耀祖,成为祖宗十八代以来最有出息的一个人。
吕岩轻轻一笑,他的世袭男爵每代都会降一等,因此并不用担心将来爵位过多会给朝廷造成太大的负担。
他走上前去,扶起了那名官员和匠户。
“以后好好干。努力改进这些火铳,只要干得好,本王重重有赏。”
吕岩说道。
“请王爷放心,本官一定会全力改进这些火铳,保证不会让王爷失望。”
国字脸连忙拍着胸脯说道。
从他通红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这句话绝对出自真心。
这可是一等世袭男爵,如果是平时他哪里有机会获得这种爵位。
吕岩点了点头,然后就放他们离去。
等他们离开后,戚继光说道:“王爷,这样是不是封赏太重了。”
“不重。他们立下的功劳完全配得上这个奖赏。”
吕岩摇了摇头说道。
只要能够研制出米尼步枪,区区两个一等男爵算得了什么。就算是赏他们两个一等子爵也不为过。
而且他这次也算是千金买马骨,那些匠户知道这个消息后,想必会千方百计研制新武器的,像这种能够改变他们和后代子孙命运的机会简直就是千载难逢。
“一些官员恐怕不会答应的。”
戚继光想了想说道。
封爵是真正的大事,从此就算是加入勋贵的行列了。
那些文官估计想要封爵是无望了,那些匠户却轻轻松松就封了爵,怎能让他们不眼红。
“无妨,有谁不满让他们来找我好了。”
吕岩笑着说道。
现在他的手下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官员势力,那些明朝的降官就算是不满也不敢过于反对,以免惹得吕岩不快。
而且自古以来,开朝的皇帝都是非常强势的。
因为这个江山就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想怎么订制度就怎么订制度。
而且用儒家的话来讲,这就叫做祖制,后世的皇帝是必须遵从的。
吕岩甚至打算像朱元璋一样,编写一本《皇明祖训》,对皇朝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
他会想方设法提高工匠的地位,并且勒令后世必须实行。
当然,他知道后世的子孙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他的话实行,但是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回到王爷后,吕岩发现张居正正在府里等他。
“王爷,我这有件事需要你拿下主意。”
张居正笑着说道。
吕岩点了点头,然后就接过了他手里的奏折。
吕岩并不是喜欢处理政务的人,因此很多事情都是交给张居正和萧何处理。
他们都是真正的人才,吕岩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
只有当一些大事他们拿不定主意时,才会交给他亲自解决。
看过奏折后,吕岩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情。
原来常州的一名官员提出,一些在明朝为官的人在常州占据着大量的土地。
按照明朝惯例,这些人在税收上可以获得极大的减免,甚至完全是免税。
这给常州的征税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他提出是不是对这些人进行征税。
对于这名官员的心思吕岩是非常了解的,虽然他现在和明朝和平相处,但是即使是很多平民也知道,明朝和他的关系称不上融洽,他的治下只能用国中之国来形容。
那些人当着明朝的大官,甚至还在密谋着如何对付他,却在他的辖下却享受着免税的待遇,这显然有些不合理。
这名官员之所以提出这种要求,估计是表忠心的成份居多。
“王爷,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张居正问道。
这件事其实并不困难。只是牵涉过于重大。因此必须吕岩亲自拿主意。
吕岩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仔细思考了起来。
事实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士大夫完全不用交税,而是他们根据官职的不同、是否致仕、是否京官享有一定的免税额度。
比如1545年就规定,正三品和从三品的京官,可以免粮20石、人20丁。
这里的20丁是指可使20个人免除徭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优免,因为古代徭役往往会使人家破人亡。
后来朝廷允许各省酌裁优免,也就是说你自可以制定本地的优免比例。
这样一来结果就复杂了。比如南直隶的武进县正三品可以优免准田670亩,而不是20石粮食。
正是因为士大夫的这个特权,导致很多人刚刚中举或者成为进士,就会有大量的人前去投效,这样他们就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
事实上那些士大夫的土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用某些人话来讲,催科事难,不在于士大夫,不在于民,而在于以民托之士大夫。
“既然这样,就命令他们全部缴税。徭役可以暂时免除五年。”
吕岩想了想说道。
毕竟是读书人,如果让读书人去服徭役。那还有什么读书人的体面,一些必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还有那些进士和举人,将他们的税收优免降为秀才,秀才则不动。”
吕岩继续说道。
“王爷,如果这样做可能会出乱子的。”
张居正想了想说道。
明朝虽然表面是朱家的王朝,但是事实上却是由读书人统治。
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真正统治者,如果吕岩这样做,可能会彻底地激怒整个统治阶层。
虽然吕岩的武力很强大,但是治理百姓还是需要靠这些读书人的。
吕岩笑着说道:“本王打算今年举行乡试,如果他们想重新成为士大夫,就来考试吧。”
听到这里,张居正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吕岩是想逼那些士绅站队。
如果他们不来考试,说明他们仍然心向大明,仍然想当大明的忠心臣子,既然这样,那些特权也不用想了。
如果他们前来考试,就表示他们可能已经打算向吕岩投诚了。
事实上张居正还是没有猜中吕岩的想法,本来吕岩是考虑是否借这个机会来个士绅一体纳粮的。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时机不对。
现在正值打天下时期,用后世的话来讲,他应该做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减少夺取天下的阻力。
等打下了天下,自然新朝应有新气象。
到时候该批斗的批斗,该打压的打压。
他所需要付出的就是推迟两年改革的时间而已。
而且他这一步也狠狠地打击了下士绅阶层,使得他们这两年里必须缴纳粮饷。
不过他也给了他们希望,不至于将他们逼到拼死反抗。
而且这一也算是给士绅一体纳粮清除了不小的阻力,大大减弱了士绅阶层的实力。
“对了,还有一件大事。朝廷派人来说,赐婚的队伍已经出京了,希望我们及时派人迎接。另外他们想和我们商量一下,是否可以向朝廷支援一些赋税,现在朝廷快揭不开锅了。”
张居正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吕岩也差点笑了出来。
北方很多地方都要靠江南供应,不仅有军队,还且有皇宫。
一些宫女、太监、甚至皇妃、皇帝的衣服都是苏杭一带制做的。
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全部落到了吕岩的手里,吕岩当然不可能继续免费向皇宫供应各种贡品了,那他不成冤大头了吗。
他完全可以想象,没有了江南的供应,皇宫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衣服发放给皇妃、宫女、太监倒还是其次,但是估计现在他们不仅没有例银发放,甚至连皇宫的粮食供应都会成问题,估计现在皇宫早已叫苦连天了。
“我知道了,等赐婚使来了,我们再慢慢商量。”
吕岩想了想说道。
吕岩觉得这件事还是打太极的好,先慢慢拖着。
第158章攻破马尼拉(一)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之征服者》更多支持!
“轰!”
“轰!”
“……”
马尼拉城外的炮声不停地轰鸣着,一枚枚铅弹要么落在城头,要么落在城中,砸坏了一座座木屋。
阿隆索躲在城墙下边浑身不停地颤抖,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一个月前,敌人征集了大量的土著,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开始挖掘一个个蛇形壕沟,一直挖到了城墙前边,然后就开始筑墙。
虽然他们不停地开炮,以阻止敌人筑墙。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徒劳的举动,除了消耗火药外没有任何用处。
很快,一个略高于马尼拉的土墙就被筑了起来。
就像上一次在彭湖一样,那些士兵将火炮架上了南方的墙头,然后就开始对马尼拉进行炮轰。
没过半天的时间,城头那些阿隆索引以为傲的火炮就被敌人全部打坏。
看到这里,阿隆索和那些西班牙的脸色都和雪一样白。
他们知道,自己要完了。
没有了火炮,他们就根本就不可能守住马尼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