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霸业(1号)-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亥便是直接被这一刀给劈成了两半,最后撒着血花,落在地上。
斩杀了管亥之后,关羽也是深吸了口气,先是扭过头看了一眼身后,只见原本在城内的幽州军,已经是在刘佰、关平等小将的率领下,纷纷从城门内冲了出来。随即关羽又是转过身,手中还挂着血丝的青龙偃月刀朝着并州军一指,喝道:“全军听令!杀!”
“杀——!”关羽是整个幽州军名副其实的统帅,他这一下令,刘佰、关平、郝昭、陈到四小将也是同时提起手中的兵刃,朝着前方冲了过去,在他们身后,所有的幽州军更是士气如虹,一股脑的朝前冲!
“该死!”这个时候,陈宫也是终于反应过来,看着前面冲杀过来的敌军兵马,再看看左右的并州军将士,一个个都是面色惨白,士气低落,顿时陈宫的脸色就是刷的一下白了,咒骂了一句过后,立马就是喝道:“不可再战!我们赶紧退!赶紧退!”
陈宫这番话却是对身边的宋宪等战将说的,毕竟他只是一个文官,而且在军中的职务并不高,之前也只是因为得到吕布的赏识,现在吕布都死了,谁还会听他一个酸儒的命令?所以陈宫想要向军队下达命令,也只有求助于这些战将了。
听得陈宫的话,宋宪等人都是冷冷看了一眼陈宫,却是锵锵锵纷纷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哼了一声,宋宪直接就是无视陈宫,提剑朝着前面一指,喝道:“敌人卑鄙无耻,谋害了温侯!我们要杀上去,为温侯报仇啊!儿郎们!上啊!跟他们拼了!”
宋宪等人都是跟随吕布多年,对吕布虽然谈不上忠心不二,但也是极为敬仰,若是吕布是公平对决被杀,宋宪他们倒也生不出报仇的信念。可偏偏吕布是被关羽这样偷袭杀了的,就好像是给宋宪他们的信仰上泼上了一盆狗血!这样一来,宋宪等人怎么可能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兵?当即周围的并州军将士都是反应过来了,纷纷高呼着,竟是提着兵刃,在宋宪等人的率领下,一窝蜂迎着对方冲杀过去!
看到宋宪等人的做法,陈宫的脸色已经是白的好像透明的一样了,眼中充满了绝望之色,呆立在原地,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以卵击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切都完了!一切都完了!”
正如陈宫所言,虽然在宋宪等人的激励下,被为吕布报仇的信念临时激起的斗志对于这场战斗,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关羽等人的率领下,刚刚击杀了吕布,让幽州军上上下下正是战意如火,虽然甘信、赵云两人已经无力再战,但刘佰、关平、郝昭、陈到四位小将却是奋勇当先,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关羽冲在最前面,在他们的率领下,幽州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是将并州军临时鼓舞起来的斗志击溃!
战斗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数万并州军便是直接陷入了溃败当中,宋宪死于关平刀下,其他并州军战将更是死伤无数,在幽州军骑兵的追击下,逃走的并州军只怕不满千人!不过唯一可惜的是,吕布的智囊陈宫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还是逃走了。
战斗结束之后,关羽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交代了一下,便是径直回了九原城。见到关羽略带一些落寞的背影,甘信、赵云心中还真不是滋味,他们清楚,关羽是对适才自己出手而觉得有些不舒服,毕竟这也违背了关羽自己心目中的道义所在,但甘信和赵云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只能是什么也不敢多说。
“五叔父!”这个时候,刚刚一番厮杀的关平等四员小将也是回来了,经过了这连番大战,关平的信心显然是比起以前要充足不少,这举手投足之间也是有了不小的气势。来到甘信和赵云身前,关平也是看了一眼远处关羽的背影,忍不住问道:“我父亲他,他没事吧?”
听得关平的问话,甘信和赵云也是相互看了一眼,无奈地耸了耸肩,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关平这个问题。而紧接着,刘佰随手一丢,却是将甘信之前丢掉的黑月剑给捡回来了,丢给了甘信,说道:“将军,如今并州军大败,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一口气把太原打下来,将并州给收入囊中啊?”
“吕布已死,并州军再无一战之力,我们正好可以趁胜追击!将军!下令吧!”郝昭也是连连点头分析了起来,最后对甘信抱拳,喝道:“兵贵神速,末将愿亲领三千骑兵,直取太原!”
甘信和赵云又是相互看了一眼,如今关羽这心情肯定是没办法做出决断了,他们两人就成了这军中最高的指挥者。如今刘佰和郝昭都建议出兵,甘信和赵云也觉得两人说得在理,最后甘信又是将目光望向了关平和陈到。关平心中关心着自家父亲,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而陈到还是一如往常的寡言少语,点了一下脑袋,只是从口中蹦出了一个字:“可!”
不管怎么说,既然大家都表示同意了,那甘信和赵云也都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当即甘信就是沉声喝道:“好!郝昭!刘佰!我将五千骑兵交给你们!其他地方也用不着你们管,只管给我拿下太原就是了!”
并州可不只是太原这一座重镇,但太原却是并州的治府所在,拿下太原,虽然不能等同于拿下整个并州,但至少对于接下来夺取并州其他城镇却是有着极好的激励作用!而听得甘信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自己,刘佰和郝昭都是不由得大喜过望,两人同时对着甘信抱拳喝道:“末将领命!”
紧接着,甘信又是转过头,对关平和陈到喝道:“我分别给你们一人一万兵马!由你们领兵取夺西河和上党!记住!一切以稳为上,宁可不立功,也不能出错!明白了吗?”
甘信将这两个任务交给关平和陈到,就是看重两人性情稳重,听得甘信的话,陈到直接抱拳,将脑袋一点,就是喝了一句,算是领命了。而关平却还是有些担心关羽,不过见到甘信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关平也只得深吸了口气,沉声喝道:“末将,领命!”
第二百九十七章 琅琊山上
琅琊山,正所谓山中有灵,其间有仙,琅琊山一直都以仙灵鼎盛而著称。在琅琊山间,大大小小的道观不计其数,而周边的乡民也是时常来求仙问卦,使得整个琅琊山上的大小道观香火鼎盛。
在琅琊山上那大大小小数十间道观,却也并非所有的道观都是香火鼎盛的,在位于琅琊山半山腰间,一个与山洞浑然一体的破旧道观,看上去破破烂烂,里面进进出出也就是那么二十几个道士,却是没有一个香客。而且道观内的各种设施也是明显要比周边那些香火鼎盛的道观相差不少,到处都是斑驳的破旧痕迹,分明就是一个落魄的道观。
在道观内二十余名道士各司其职,有的打扫庭院,有的诵读经书,有的则是坐在蒲团上做早课,整个道观到处都是祥和宁静之气。一名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年轻道士,迈着轻盈的步伐,快步穿过了走廊,沿途遇上几名道士,都是恭恭敬敬地行礼,礼数上周全,令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走到一间小小的厢房外,年轻道士伸手轻轻在紧闭的房门上敲了两下,随即便是将手收了回去,双手交叉伸入宽大的衣袖中,低着头等待着。果然,没过多久,就听得从房间内传来了一把略带苍老的声音:“可是孔明?进来吧!”
听得这声音,年轻道士立马就是推开房门,迈步走进了厢房,进门后,也不忘先回过身将房门给关上,这才转身向房内走了几步。这是一间看似很普通的道士厢房,里面的家具很少,墙壁上却是挂着诸如道祖画像、八卦等和道家有关的事物。在房间的最里面,摆放着一张床榻,一名满头白发的老道士正盘膝坐在那里,面目慈祥地看着走进来的年轻道士。年轻道士快步走到了床榻前,冲着老道士做了个道揖,说道:“见过师祖!”
“呵呵!孔明,起来吧!用不着如此多礼!”老道士看着年轻道士行礼,便是呵呵一笑,脸上的褶子也是越来越多,望向年轻道士的目光却是充满了赏识,笑着说道:“论身份,你是我门下第三代翘楚,论才是能力,门中再无人能出你之右!我门下能有你这等弟子,实在是欣慰啊!”
“师祖过誉了!”对于老道士的夸赞,年轻道士却是没有半点欣喜得意的表情,只是淡淡一笑,便是拱手说道:“弟子全凭师祖多加栽培,才有今日之些许才识,万万当不起师祖之前如此赞扬!”
“你呀你!”见到年轻道士如此谦虚,老道士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伸出一只有如枯树皮包裹的手,指了指年轻道士,笑道:“你别的都好,就是这谦虚谨慎之心,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孔明,你这么一个年轻人,怎么就没有一点年轻人该有的冲劲和朝气呢?”
“弟子受教!今后定当改善!”听得老道士的话,年轻道士既不反驳,也没有生气,依旧是满脸淡然微笑地拱手一礼,摆明了态度要知错就改。见到年轻道士的反应,老道士又是摇了摇头,忍不住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弟子的性格,他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表面上好像很谦虚,但骨子里却是有着比老人还要固执的执着倔强脾气,实乃更改了。而这个时候,年轻道士又是接着说道:“适才听七师叔说起,师祖找弟子,是有要事要弟子去办?还请师祖吩咐!”
“哦!”老道士轻轻点了点头,似乎这才想起自己召唤年轻道士来此的目的,却没有着急说出来,而是轻轻翻阅了手边一本枯黄的道经。这本道经却是和其他竹简制成的道经不同,竟是用薄薄的蔡侯纸制成的小册,粗黄的蔡侯纸上一行行笔墨,书写着玄奥难懂的经文。片刻之后,老道士抬起头望向年轻道士,却看不出年轻道士脸上有丝毫不耐的模样,当即老道士也是不由得笑了起来,自己这个徒孙的性子那是再清楚不过了,自己也是老昏了头,竟会用这等手段来考验他?当即老道士便是随手将经书合上,抬起头对年轻道士说道:“孔明!你拜入我门下有几载了?”
“回禀师祖,弟子有幸得入门下学习,至今已有十一载!”年轻道士立马就是躬身回答了一句,显然这些问题对于年轻道士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年轻道士心里记得清楚。
“十一年了!”听得年轻道士的回答,老道士也是不由得长叹了口气,随即又是苦笑着说道:“只可惜,若非当年你师傅死在了广宗城,由你师傅亲自教授,说不定,你现在的成就还不止如此!当年贸然派你师傅去广宗城,实在是我之过也!”
“师祖严重了!”听得老道士的话,年轻道士只是眉头稍稍一抬,随即又是恢复了平常模样,躬身说道:“师祖身为掌教,这些年来却是对弟子言传身教,弟子受益匪浅!这番恩情,弟子岂能相忘?至于师尊,虽然身死道消,但也是为了道教传化,相信师尊虽然身死,但也非师祖之过,实乃是张角忘恩负义,背叛师祖所致!与师祖又有何关系?”
年轻道士这么一说,老道士脸上刚刚流露出来的一丝悲伤也是稍稍好了一些,随即老道士又是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当年你师傅也是死在了张角手中,不过张角已死,我也无从报仇了!唉!说来说去,也只能是怪我,当年怎么会上了张角的当,动了执念,竟是要做出那等荒唐之事,连累天下苍生!我罪孽深重,将来更是无颜去见道祖啊!”
“师祖千万不要如此去想!”见到老道士言语间满是自责,年轻道士也是连忙劝说了起来:“当年叛徒张角为一己私欲,故意骗取师祖的信任,才会在世俗惹下滔天大祸!这一切的罪责,都应该是由张角负责!后来师祖不也是幡然醒悟,这才会派遣师尊前往广宗城收回太平道军权!只可惜,张角诡计多端,师尊才会为张角所害!这些年来,师祖一直闭关不出,就算是有再大的过错,也该抵消了!”
“孔明莫要劝我了!”老道士摇了摇头,脸上也是露出了悲痛之色,说道:“如今天下纷争四起,百姓因战祸而流离失所,追根溯源,全是当年那个孽徒所致!太平道传道数十载,如今已经是毁于一旦!唉!全是我之错也!我已立下誓言,此生闭关不出,只为天下苍生赎罪!”
见到老道士如此固执己见,年轻道士知道自己如何劝说也不管用了,当下干脆就闭口不言,不再劝说了。沉默了片刻之后,老道士又是抬起头,对年轻道士说道:“孔明,此次我招你前来,却也是与此事有关!自从当年那场灾祸之后,如今天下割据,纷争不断,而造成这一切的,全都是我太平道之过!我太平道也有责任将此事了结!所以,我欲遣一人下山,辅佐一方势力,将天下归一,结束这纷争!而纵观我门下弟子,唯有你能当此重任!”
听得老道士的话,年轻道士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少许惊讶,显然也没想到老道士竟然会有如此的决断,当下也是不由得惊呼了一声,说道:“师祖,此事非同小可!太平道虽已潜伏多年,但当年闹出滔天纷争,已为天下所不容,若是我们再度出手,只怕天下再无太平道容身之所了!还请师祖三思!”
“我当然明白此间道理!”年轻道士的话一说完,老道士也是苦笑了起来,脸上满是落寞,当年他也是何等的朝气,一心想要将太平道推行天下,让太平道传教天下人信仰。可没想到最后却是弄巧成拙,非但弄得朝廷打压,如今大部分的百姓也是对太平道恨之入骨,想要让太平道重现当年鼎盛,已然是不可能了!老道士也是心头叹了口气,随即又是笑着说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这次派你下山,却是不准你用太平道弟子的身份!唉,权当是你代替我们太平道,向天下为我太平道所苦的百姓赎罪吧!”
老道士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年轻道士也是只有点头认可,随即便是对老道士躬身一礼,说道:“师祖有令,弟子自当遵从!只是,这天下各方势力纵横,不知道师祖有意让弟子辅佐哪位诸侯?”
“嗯!”老道士低头思索了片刻,就是点头说道:“当年那孽徒是死于刘备之手,可以说我们太平道也算是欠了刘备一个人情!听闻此人以仁义著称,也正符合我太平道教义!如此,你便去寻那刘备,辅佐他一统天下,结束这纷纷乱世吧!”
“刘备?”年轻道士口中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随即便是拱手朝着老道士躬身一礼,说道:“弟子遵命!自当下山去寻那刘备,尽心竭力辅佐于他!”
“切记!你下山之后,便不是我琅琊山太平道的弟子了!从今日起,你便可改回你自己的名号就是!”老道士的脸上也是流露出了少许不舍,不过很快老道士又是随手将刚刚还在翻阅的道经丢给了年轻道士,说道:“这本太平要术囊括古今,当年曾助那孽徒成就基业,如今我将它传给你,希望能有用处!走吧!今后是何等造化,就看你自己的了!孔明,呃,不!从现在开始,应该叫你,诸葛亮!”
第二百九十八章 陈宫投降
“太原!太原到了!终于到太原了!”
远远看着前方的城池,陈宫一行人都是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就连陈宫本人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自从在九原城大败之后,他们一路逃亡,而后面的幽州追兵竟也是紧追不舍,要不是身边的将士们拼命抵抗,且战且逃,以陈宫这一介文人,只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饶是如此,当初从九原城逃出来的千余人,到如今,也只剩下四五十人了!
看着身旁那些一个个衣衫褴褛,满脸污渍的将士,陈宫也是不由得苦笑起来,这哪里是那威震天下的并州军,分明就是一群乞丐!当初九原城大败之后,陈宫也不是没有想过战败的原因,这想来想去,追根究底,也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吕布的意外战死。
并州军能够威震天下,倒不是因为并州军是如何如何的精锐,全是凭着吕布的骁勇善战!哪怕是一群羊,在一只雄师的带领下,也能够发挥出一群狼的作用。只是,当这只狮子死了,羊就还是羊,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变成一群狼!想到这,陈宫又是摇了摇头,其实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了,只不过这并州军的情况日积月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宫就算是想要有所改变,也无从下手,这才导致了如今的九原城大败。
以并州军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到了太原城,哪怕太原城内还有不少并州军,到最后只怕也是无法抵挡幽州军的入侵,如此看来,并州为刘备吞并,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当即陈宫的脸上就是不由得露出了绝望之色,当年他肯辅佐吕布,除了看在吕布能够助他完成心愿的前提下,更主要的,就是吕布能够采纳他的各种谏言,才使得陈宫愿意为吕布效力。如今吕布已死,那他陈宫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陈宫心里正想着,脚下却没有停留,而是在周围将士们的护卫下,开始飞快地朝着前方太原城方向赶去。原本这一路行来,早就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在看到太原城之后,竟是再次鼓起了气力,行进间也是越来越快了。
“不对!”眼看着太原城越来越近了,在将士们当中的陈宫远远望去,却是突然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大声喊了一句,止住了身边将士们的脚步,指着太原城的城头就是大声喊道:“你们看!那城头上的旗帜,旗帜不对!”
“呃?”正满心想着要回城休息的众将士之前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城头上的旗帜,被陈宫这么一喊,众人这才抬起头,朝着城头上一看。这一看,却是让众人都是愣住了,原本那太原城上的旗帜,应该是吕布的“吕”字旗,而先前留守于此的,应该是吕布的亲信,当年偃师一战,被甘宁斩了一臂的成廉,城头上应该也有成廉的“成”字旗才是。可如今城头上所飘扬的,既非“吕”字旗,也非“成”字旗,而是一面黑字白底的“徐”字旗!
徐?难道是应该驻守在上党的徐晃将军来了?众将士也是不由得满头雾水,吕布麾下大将,除了当日在长安投奔过来的徐晃之外,好像就没有姓徐的了。可徐晃应该与杨奉一道驻守在上党才是啊?没有吕布的命令,如何会跑到这太原城来?
这一连串的疑问,也是让众人越发觉得奇怪,下意识,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转向了众人当中唯一的智谋之士,陈宫身上了。而此刻陈宫也是一样的满头糊涂,不过陈宫可以肯定的是,此刻在太原城内的,绝对不会是徐晃!因为徐晃虽然为吕布效力,但他真正效忠的,却还是杨奉,若是他来太原城了,那杨奉肯定也在,可这城头上却没有杨奉的旗帜啊!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城头上飘扬的“徐”字旗,绝对不是徐晃的旗帜!
不是徐晃,又会是谁?看着那已经几乎近在眼前的太原城,那城头上空荡荡的,好像没有一名守军,陈宫却是迟迟不敢派人上前叫门。徐?徐?徐?嗯!在默念了几遍这个“徐”字,陈宫的眼睛突然泛出了一丝精光,紧接着,脸上便是流露出了惊愕之色,忍不住惊呼一声:“徐荣!”
“铛!”几乎就是在陈宫喊出这个名字的同时,突然城头上响起了一声梆子响,紧接着,之前还是空荡荡的城头上,突然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城门也是吱呀一声被打开,无数的黑甲兵士从城门内涌了出来,还未等陈宫以及身旁的将士们反应过来,就是将他们给重重包围了!紧接着,就看到一员战将从中策马走了出来,慢慢走到了陈宫面前,呵呵一笑,说道:“陈宫!许久不见,还认得我徐荣否?”
“徐荣!果然是你!”看到眼前驻马而立的徐荣,陈宫的脸上也是露出了苦笑,左右看了看,随手就是将挂在腰间的佩剑丢下,完全没有战下去的意思。别的不说,就凭自己手下这几十人,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对方那上万人的围攻?陈宫摇头说道:“既然太原城已然为你们所得,那这场仗再打下去也无意,一切就悉听尊便了!”
说完,陈宫便是慢慢闭上了眼睛,摆出一副要杀要剐随便的样子,看到陈宫的举动,周围的数十名并州军将士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干脆是有样学样,将手中兵器一丢,老老实实跪了下去,反倒是凸显了陈宫鹤立鸡群。
“哈哈哈哈!”徐荣哈哈一笑,却是直接翻身下马,随手一摆,周围的将士们便是一拥而上,将那些投降的并州军将士都给绑了下去,却惟独漏了一个陈宫。而徐荣则是一个人大步向前,走到了陈宫的面前,看着陈宫那视死如归的模样,徐荣又是笑了几声,最后笑道:“陈公台果然真大丈夫也!放心吧,我既不杀你,也不绑你!先前你效忠吕布,可如今吕布已死,陈宫,你接下来又有何去处啊?”
徐荣的话也是让陈宫有些意外,当初在长安的时候,自己可是帮着吕布没少给凉州军找麻烦,之后就算吕布被逼出了长安,陈宫还是帮着吕布在并州站稳了脚跟,而且时不时南下骚扰长安。按理说,这些事情都瞒不过徐荣,徐荣应该对自己恨之入骨才是,怎么会如此善待自己?不过随后徐荣的那句问话,却是让陈宫不由得心中茫然。
是啊!吕布已经死了,转眼间,并州也无他陈宫容身之所了,那他接下来又该去什么地方呢?他陈宫背井离乡这么多年,无非就是因为当年曹操擅杀陈宫的至交好友,陈宫想要为好友报仇,才会背弃曹操,选择为吕布效忠。可现在陈宫所指望的吕布已经死了,那他又该怎么办才能够继续自己的报仇之路呢?
看到陈宫的模样,徐荣两只眼睛也是眯成了一条缝,嘴角微微勾起,笑着说道:“陈宫!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你要找曹操报仇,所以才会委身于吕布!如今吕布死了,你若是还想要找曹操报仇,就要另寻一个不比曹操差的势力继续辅佐!是也不是?”
徐荣一下就是说破了陈宫的心事,当即陈宫也是本能地打了个寒颤,随即陈宫眼中的迷茫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两只眼睛也是恢复了平日的清明,瞪圆了眼睛看着眼前的徐荣,嘴巴一抿,说道:“徐荣将军的意思是,让我归降于你?还是归降于朝廷?又或者是归降于李儒大人?”
自从徐荣、李儒将吕布赶出长安之后,如今汉室朝廷却是又他们两人所把持。不过徐荣和李儒却完全不像先前把持朝廷的董卓、李傕、郭汜以及吕布那样横行霸道,反倒是有几分中兴汉室的忠君之臣一样,不仅对天子百依百顺,更是还朝廷以一片清明。而天子刘协也是投桃报李,任命徐荣为大将军,李儒为丞相,并且以自己年幼为由,放心将大权交给了两人把持,倒是君臣和谐。
当然,这种场面,也只能糊弄那些升斗小民罢了,在陈宫这样的智谋之士眼中,自然是看得更清楚!当年吕布把持朝政的时候,那个小天子还不忘倒弄倒弄,想要夺回政权,现在又怎么可能主动将朝堂大权交给旁人?只怕这一切都只是李儒那个智者所耍弄的手段罢了!
听得陈宫那略带讥讽的问话,徐荣却也没有半点恼怒,只是淡淡一笑,说道:“降我,降李儒,又或者降朝廷,又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是,陈宫,你的才能能够为我所用!而我,能够帮你向曹操报仇!这一切不就足够了吗?”
徐荣的话也是让陈宫一时间无言以对,正如徐荣所言,向曹操报仇,已经成了陈宫这一生唯一的目标!若是不能向曹操报仇,陈宫活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想到这,陈宫也是不由得咬紧了牙,心中也是下定了决心,用力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也罢!今后,我就成了徐荣将军的幕僚,但愿将军莫要忘了,你答应我的事情!”
“自不会忘了!”见到陈宫应下了,徐荣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灿烂了,当即徐荣便是伸手为陈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随即笑着说道:“我们现在就来阴那曹操一回,也算是为你先出一口气,如何?”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共讨袁氏
并州一役,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是同样突兀,在九原城外,关羽一刀斩杀吕布之后,并州军溃败如潮,紧接着,西河郡、上党郡以及太原郡的并州守军尽数退败,转眼间,幽州军势如破竹,将整个并州尽数占领!至于那些败退的并州军,却是从并州彻底退出,最后退入到了长安,竟是成了徐荣、李儒的部下!这样一来,并州也算是完全归属于刘备掌控之中了,可以说,郭嘉给刘备设定的计划,总算是达成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也是随着曹操占据徐州的消息传出,而是彻底失败了。当然,对于刘备与曹操之前所约定的攻打袁绍的盟约,双方都是很自觉地没有再提起过,毕竟一个打并州,一个打徐州,大家谁也说不了谁,还是很默契地都闭上嘴吧!
不过显然并州的战果,让曹操很不满意,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曹操足足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在自己府邸的后院发泄,用整个厢房内一片狼藉来换取了心情的平复。
回到了议事厅内,一干心腹仍旧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见到曹操回来了,这才纷纷朝着曹操行礼,齐声喊道:“主公息怒!”
“哼!”曹操冷哼了一声,径直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一双眼睛横扫了一圈坐下众人,沉声说道:“贾诩!并州之事,你当要给我一个说法!不是说,你已经做好安排了吗?”
听得曹操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字,贾诩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脸的苦涩。在效忠于曹操之前,贾诩曾经在凉州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虽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的职务,但却是和凉州军的李儒、徐荣都有过一些交情。先前贾诩就是有意派人去请李儒、徐荣出兵并州,就算是不能阻挡幽州军攻占并州,也能给关羽他们制造点麻烦。可贾诩却是没想到李儒、徐荣竟然没有在并州和幽州军硬拼,反倒是卷了并州军就这么跑回长安去了,将大半个并州拱手让给了刘备!这个结果自然不是贾诩所希望的,如今更是惹得曹操如此震怒,言语间对贾诩也是十分不客气了!
无奈之下,贾诩也只能是起身冲着曹操躬身一礼,对着曹操就是拱手说道:“属下,属下知罪!请主公责罚!”
对于曹操的质问,贾诩却是没有半点要解释的意思,而是直接认罪,这反倒是让曹操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是满脸阴沉地看着贾诩。真要说责罚贾诩嘛,曹操还真下不去手,贾诩如今可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许多事情,曹操都要靠贾诩来为其出谋划策。只是不责罚贾诩又说不过去,一时间,曹操也是左右为难,脸色也是越发不好看了。
“主公!”这个时候,大将夏侯惇站起身来,对着曹操抱拳喝道:“贾大人此次虽然失算,但错却不在贾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