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超神升级系统-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明被关羽一锅端,不管是巧合还是刘备刻意设计,反正最终的结果是水泊最后的兵力也悄无声息被瓦解,没有了兵马水泊,在周瑜的算计中还能走出多远,真的难说。

    回头再看刘备,同样是清晨,他率军来到了余杭县,麾下兵马有十五万出头,想要隐藏起来很难。

    不过还好周瑜早早通传了各地郡县,让他们尽量紧闭城门,这才让刘备顺利南下。

    徐庶左右看了一下,说道:“主公,往南继续走两百里便能顺利进入会稽郡,而往南走一百里再朝西进,便是新都郡,此处的位置相对特殊,若我军直接往西走,便可进入丹阳郡下辖于潜县。”

    刘备眯着眼想了一会,说道:“元直有什么建议吗?”

    徐庶说道:“如果秦明已经被关羽拿下,那他们就知道了我军的计划,不过好在我们选择的路线比较复杂,几处都可通行,未免被他们算准了线路,何不背道而驰,选择一条他们想不到的路。”

    刘备的眉头深锁,脑海中纠结不已,三条路,该如何抉择。

    (本章完)


第490章 不容有失的计划



    过了许久,刘备缓缓吐了口气:“元直,选择向西直接进入丹阳郡,未免太过直接了,选择朝南转西走新都郡看似能走更远,可我们能想到避开眼线,周瑜不可能想不到,至于走会稽郡倒是出其不意,可路程会拉大不少,增加的风险也不低。”

    徐庶笑着说道:“主公不必纠结,其实说起来吧,我们既然选择了绕道,就应该有准备和新都郡驻军的樊侩接触,而大费周章的从会稽郡进入,能拉开樊侩的防守线,可助我军兵力集中时,顺利撕裂敌军的防线。”

    刘备错愕的说道:“元直开始不是说要选择一条周瑜想不到的路吗?”

    徐庶点头说道:“这条路就是周瑜想不到的路。”

    刘备万分惊讶,傻傻的说道:“也就这三条路可走,周瑜岂会不注意?”

    徐庶合掌说道:“其实很简单,假如我是周瑜,肯定会忽略这条线路,为何?因为新都郡有周瑜驻扎的樊侩大军,别忘了这樊侩是为什么来的。”

    刘备幡然醒悟,说道:“我明白了,这樊侩原本是为了守住丹阳郡的门户,不过我军兵分两路之后,宋江大张旗鼓的登陆临海郡,樊侩势必如坐针毡,他将重心放在宋江的身上,我们便能将危机降到最低。”

    徐庶轻笑了一声说道:“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有效,这条路就可行!!”

    刘备咧嘴笑了起来,手心的长剑高高扬起:“直接南下,进入会稽郡!”

    大军再次启动,朝着会稽郡出发,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从余杭县出发的那一刻,就有不少斥候躲在暗处搜集情报,继而朝着会稽郡送去。

    当初选择成为先锋军的时候,原本安排的是王寅等人坐镇太湖,可是王寅却断然拒绝,理由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单纯的为了收复会稽郡,拔得头筹,继而坐镇会稽郡,对南面的临海郡和北面的吴郡展开监视。

    因为按照周瑜的计划,关羽是不可能一次性吞下整个水泊的,所以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势必会选择改道。

    樊侩在新都郡坐镇不是秘密,如果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高高挂起的王朗这条路,所以王寅选择驻军会稽郡,不是没有他的道理,而且事实证明,他的机会来了。

    既然要监视周边,斥候和探马必不可少,所以从刘备开始南下的不多久,他们的行踪就已经被王寅全数掌握,只不过大家都在周瑜麾下听调,规矩还是要讲的,如果刘备不走会稽郡,王寅也不可能贸然对他出手。

    否则这就有点抢功绩的意味了,初来乍到,王寅还不想锋芒太露,导致接下来的成长之路受到限制。

    短短一天的时间,刘备他们就赶了一百八十里路,可谓是拼尽全力要离开吴郡,再走二十余里路便是丰安县,可是为了保险起见,刘备还是下令在吴郡驻军,打算次日一早朝着新昌县,伺机对会稽郡的新安县动手。

    刘备眺望着漫无边际的疆土,他多想据为己有,可是他知道,有吴名在一天,他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所以从吴名登顶大将军开水,他就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与之为敌。

    徐庶缓缓走了上来,说道:“主公还是早些歇息吧,明日一早要拼命赶路。”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元直啊,你说如果没有吴名镇压整个南方,我会不会在这片广袤的疆域有所建树。”

    徐庶想了想说道:“神州之无垠让人难以揣度,不过凭借主公的仁慈厚德,必定能站稳脚跟,他吴名能做到的,我相信主公一样可以。”

    这根本就是废话,反正都是猜测,谁又说的清楚?徐庶的话看似肯定,但有个前提你要有人家吴名的领土啊,否则所有的成就都是空谈。

    刘备似乎非常满意,指着前方说道:“吾欲乘风破浪,男儿顶天立地,若有一方土地,便可大展拳脚,施展备一生所学,我曾发下宏愿,为万世开得太平,若此次能擒住周瑜,我将成为神州最牢固的支撑!”

    徐庶心底很不是滋味,讪讪的没有去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分明就是人家吴名的豪言壮志,而且被儒家法家等学术奉为金句良言。

    而刘备恬不知耻的拿来用不说,还冠上了自己的美名,太不要脸了。

    但是徐庶也没有点破,真正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刘备有朝一日能登顶,那他说的便是真理。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刘备说道:“我现在缺少的,便是一方施展抱负的土地,晁盖等人不知道何时会动手,哎……”

    徐庶犹豫了一下说道:“晁盖的脾气不会放任兄弟的安危于不顾,加上探听情况和筹备的时间,三天内不会动手,我们要做的,就是争取在三天内,至少要突破樊侩的防线,继而在边境驻军,密切监视宛陵县的一举一动。”

    刘备嗯了一声:“我明白了,不过要注意,晁盖等人吸引了周瑜的注意后,我军必须要第一时间接到消息,不然贻误战机,我军便形同虚设。”

    徐庶心头一声叹息,背水一战,虽然能提升士气,可是这也等于完全没有退路了,如果计划走错了任何一步,都将万劫不复。

    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是现在面对的是东方军团大都督,差一步就能和赵云等人比肩的存在,胜算有几分真的难说。

    时间在走,人不动的话便会错失光阴,次日的太阳都还没有升起来,十余万大军便幽幽启程。

    不过相比较昨天的聪明,今天他们的脚步就放缓了不少。

    这里毕竟是吴郡和会稽郡的交汇处,刘备没有刻意去隐藏形迹,这些地方诸侯不可能出手的,因为他们比刘备还巴不得周瑜挂掉,继续做他们的潇洒诸侯多好。

    (本章完)


第491章 烽火阵



    虽然刘备没有隐匿兵马,但是派出去的斥候却多了好几倍。

    马上就要进入会稽郡,走不百里路,将会进入新都郡,那里密布着樊侩的暗线,只有走在敌人之前,方能克敌制胜。

    黄昏来得很快,新昌县和新安县两地相隔其实不远,都可以改道进入丹阳郡,不过此时的刘备要拿捏准时间,保证与晁盖动手的时间形成前后脚,只有这个契机,才有可能趁乱大军包围宛陵县,一举攻破周瑜的防线,将他抓住。

    日落西山,天空从一片火红再到碧蓝,最终变成黑漆漆的星空。

    大军驻扎在两个城池之间,日落之时便已经填饱了肚子,他们还没有蠢到夜间生火造饭,那不是让敌人精准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一部分兵马已经睡去,连日行军,苦不堪言,不过都是战场上活下来的将士,这点苦还是可以忍受的,不过要是他们知道刘备已经和晁盖不是一条道路了,不知会有何感想。

    突然,崇山峻岭间亮起一点火星,隔得远看得不是很真切,不过黑夜缠绵,很轻易就能看见。

    密林深处,几匹快马在穿梭,急匆匆的奔向刘备的帅帐。

    “报……大管事,有暗线来报,我军选择的驻扎地点四周,每个山头都亮起了星火,不知道是火把还是什么情况,未免有失,我率先赶来汇报,其余兄弟已经前去打探了。”

    刘备睡眼惺忪,闻言一扫之前的困乏,沉声说道:“去叫徐庶前来。”

    “诺!”

    很快,穿戴整齐的徐庶就赶了过来,一把掀开了帷帐,急匆匆的来到面前。

    “主公,深夜传召,可是出现了变故?”

    刘备深吸一口气,有些挪揄的点了点头:“刚才有探马来报,周遭的山头亮起一点星火,观模样不知道是火把还是什么,这也过去了一刻钟了,却迟迟不见再有消息传来。”

    徐庶面色凝重,抱拳说道:“干等着也不行,未免真有意外发生,主公,我们快去瞧瞧。”

    刘备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与吴名交手这么多次了,他可是对其麾下将士的习惯了如指掌。

    吴名麾下的将领,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势必要人老命,若非他机灵,多次拿出感情牌逃出生天,不然指不定已经被大卸八块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突然出现的星火看似不算大事,可是现在孤军深入,一切动静都如风声鹤唳,让人不能平静。

    一群快马幽幽闯了出去,刘备冲在最前面,很快来到了一处最高的地方。

    四周的星光格外的突兀,不用仔细看都能看到,虽然火光是暖的,可刘备的一颗心却是凉的。

    刘备沉声说道:“派出去的斥候还是没有回来?”

    身旁的副将大气都不敢喘,说道:“一个都没有回来,而且非常的奇怪,我们约定好以火把为信号,大管事请看,那山林间穿梭的火光就是我们的斥候,没有任何停顿,看行动的迹象不像是有变故,反而像是……迷路了。”

    “迷路了?”怒容一现,刘备正要呵斥,可余光突然扫到徐庶脸色一变,拉着他说道:“元直,是否有所发现?”

    徐庶的脸色非常难看,说道:“还不能确定,主公稍等,我再瞧瞧。”

    刘备急忙闭嘴,他此刻最依赖的人并非张飞,而是徐庶,他多次为自己出谋划策,虽然不说有实际的成效,可每次料敌于先,抢占先机,使得自己好险躲过必死的伏击,所以在刘备的心头,徐庶的地位已然超越了张飞。

    很快,徐庶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彻底变了,铁青一块,愣愣的看着前方。

    刘备心头咯噔一声,以前无论局面多么的惨,徐庶都是面不改色,顶多有些凝重,可现在他的脸色彻底变了,说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有可能会害了三军甚至是自己的性命!

    急忙问道:“元直,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庶脸色惨白,手心一片冰凉,缓缓吐出三个字:“烽火阵!”

    刘备一愣,说道:“不就是一个阵法吗,既然敌军有备而来,我相信元直你有办法破阵。”

    徐庶脸色仍旧没有好转,苦笑道:“如果是八卦阵法演变的大阵,我还能试一试,可是这烽火阵,却是脱胎于阴阳并济,我……没有办法。”

    刘备脸色一变,他的表情分明就是绝望,沉声说道:“你是军师,三军的性命都在你手上,现在你说没有办法,岂不是将三军的性命置之不顾?”

    徐庶茫然的扫了他一眼,这个时候被刘备这样说,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可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主公,周遭有十余座山上点亮了星火,但是只要仔细看,就能发现不对劲,他们没隔一种规律的时间内,会有一至五点星火熄灭,而深入其中探查的斥候受其影响,便会彻底迷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甚至找不到回路。”

    刘备面色沉重,说道:“我要的是破阵之法。”

    现如今他们也明白了,敌军是有备而来,只是不知道这些人是属于王朗还是吴名。

    徐庶叹息一声,说道:“主公听闻过烽火阵吗?”

    刘备不渝的说道:“从未听过。”

    徐庶微微点头:“战国之时,天下烽火席卷,各方诸侯争相拼杀,有先圣孔子为救苍生,游说各地诸侯,见惯了烽火狼烟,却苦无止战之法,最后他游历山川神州,将六德、六行、六艺改变成阵法变化,在将其融合,以阴阳变化为基础,创下一个阵法,这个阵法就叫做烽火阵。”

    刘备不满的说道:“难不成还能与八卦相比?”

    徐庶摇了摇头:“虽然不能和八卦阵法的无穷变化相提并论,可这个阵法以德服人,以杀止杀,堪称刚柔并济的典范,孔圣人为了止战,传后人此阵,伺机帮助一位明君夺得天下,据传,孔门后人用此阵帮助过秦始皇!!”

    (本章完)


第492章 破不了的阵法



    刘备嗤笑道:“嬴政也能算是明君?骄奢暴戾,酷刑天下,否则高祖皇帝岂会将其拉下大宝?”

    刘邦的事情徐庶不发表意见,而是说道:“在上党之争后,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白起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为由,用烽火阵将赵国百万大军困住,全部坑杀在烽火阵中,可见此阵实际功效是困住大军!”

    刘备沉吟了几句,抬头说道:“这么说我们被敌军困住了?”

    徐庶苦笑着说道:“恐怕是这样了,虽然我军斥候因为火把还能看到动静,但是若派人接应,势必也会陷入阵法,再难逃出生天。”

    刘备蹙眉道:“总得想个办法,让我军能度过此劫吧。”

    徐庶说道:“我军的粮草仅仅带了七日用度,省吃俭用勉强能撑十天,可是这一来士气必定会受影响……”

    刘备冷哼一声说道:“这些不是我考虑的,你作为军师,正该为我军出谋划策,如何度过困境,我希望明日一早便能给我答案。”

    说完拂袖离去,头也不回,这决绝的态度让徐庶一颗心泼凉。

    ……

    次日一早,徐庶早早就来到了刘备的帅帐外,不知道是不是一夜未睡,眼圈发黑,精神很差。

    很快,一个护卫走了出来:“军师,大管事有请。”

    徐庶点了点头,迈步走进去,此刻的刘备坐在上方目不斜视,紧紧盯着手中的一本书。

    轻声说道:“主公也一夜没有歇息?”

    刘备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大军在旁环视,何来的心思休息,我看了一夜吴名编纂的三十六计,也没有好的办法能破解此阵。”

    徐庶抱拳说道:“我倒是发现了一个敌军的破绽,数百年前,白起所布下的烽火阵乃是以烽火台为中心,但目前来看,敌军所布下的烽火阵是以火把为中心,白天一到,我军就很难再看到火光,只要不受火光的影响,应该有把握能出去。”

    刘备按着眉头说道:“有几成把握?”

    徐庶摇了摇头:“一成都没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阵面世也就两次,都是出自孔门后人之手,我们不知道其中玄奥,又不能像八卦阵一般去推演,只能盲目去试探。”

    刘备叹息一声,自从遇到了吴名,无论是其本身还是他麾下的将士,总是让自己处处碰壁,莫非他真的是上天派来克制自己的人?

    说道:“先按照你说的去做吧,这本三十六计你拿下去瞧瞧,是吴名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猜想所编纂,也许对破阵有帮助。”

    徐庶没有拒绝,将书籍收了起来,说道:“那末将先安排一支机动性强的骑兵,就三千人吧,白天出发,不去打探敌军的火把,试试能否冲杀出去,若可行,明日再另行设计。”

    刘备挥了挥手,说道:“你安排吧,若能突出重围,你当计首功。”

    徐庶抱了抱拳,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去了,首不首功还重要吗?能不能活着离开这里都是个问题。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三千铁骑冲锋而出,他们目不斜视,紧紧盯着前路,将山头的火光自动忽略。

    与此同时,某处山头上站着不少身披黑甲的将士,这三千骑兵的动向被尽收眼底。

    步骘失笑不已,说道:“若是孔门烽火阵如此容易破解,那赵国的兵马也不至于落得被生生活埋,却无反抗之力。”

    王寅感叹的说道:“烽火阵一出,敌军无异于被困在铁笼的老虎,就是想咬人,也挣脱不开,只是没有想到,步先生竟然是孔门后人。”

    步骘轻笑了一声说道:“家祖步叔乘,字子车,是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不过并非直系,孔门后人当不得。”

    王寅耸了耸肩,如今天下有郑玄等人支持吴名,几乎笼络了整个神州的大儒圣贤,有没有孔门后人支持影响都不大,但是这次步骘的烽火阵可是帮上了大忙。

    王寅说道:“却不知这烽火台当如何破解?”

    步骘说道:“毕竟有先祖遗训,不敢违背,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透露,只要刘备愿意自断一臂,方可破解此阵。”

    毕竟孔圣人以六德、六行、六艺布阵,原本就不想杀人的,乃是困人之阵,虽然破解的方法匪夷所思,但也并非没有活路。

    王寅心头一动,不过没有直接说出来:“有意思了,若是我军被困住,势必不会分兵削弱中军的实力,抱成一团取暖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想法。”

    步骘点头说道:“孔圣人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布下了烽火阵这等不用借助八卦阵的玄奥阵法,用来困住那些杀伐中人,只要他诚心悔改,方能破解此阵。”

    王寅点了点头,不是他不想杀伐,而是现在周瑜的势力一片大好,他麾下的兵马只有25万,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将士,和刘备的全部精锐比不了。

    而且这一次灭了水泊之后,周瑜肯定会趁乱将临海郡等还在地方诸侯控制中的郡县一一收复,到时候王寅也要出征,争取更大的利益,兵力就是说话的权利啊。

    所以步骘提到使用烽火阵困住刘备,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况且吴名和刘备的恩怨他也听说了,若是能帮吴名再次擒住刘备,虽然功绩不大,但是在吴名哪里肯定能留下好的印象。

    想着下方的敌军已经冲到了谷口,眼看着就能突破防线,冲出烽火阵的范围了。

    说时迟那时快,带头的几匹快马竟然微微出现了弧度,短短三分钟的冲锋,莫名其妙的掉了头,朝着另外一座山冲了过去。

    王寅惊异莫名,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步骘哈哈大笑,说道:“心不诚,自然无法逃脱阵法的限制,烽火台不只是明处有,暗处同样有。”

    王寅急忙仔细打量,果不其然,极远处的一点星火闪烁了一下,不过很快就熄灭了,如果所料不差,肯定是敌军发现了这点星火,才被牵引着改变了行军方向……

    (本章完)


第492章 以火为号



    副将被吓到了,急忙问道:“将军,发生什么事了?”

    主将深吸一口气,竟然将双目合上了,呢喃道:“不行了,全部都不行了,我们没有机会走出去了。”

    副将张了张嘴,可是突然,一股沁人心脾的微风扑面而来,打在皮肤上激起一层鸡皮疙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好像他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脸色卡白一片,呆呆的看着天上的星斗。

    “对……找不到了,路找不到了……”

    仿佛中了魔怔,二人瞳孔涣散,竟然都出现了短暂的失神。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心理素质差,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很茫然,其他的不说了,主将是5星神将,在水泊中也是能排上号的人物。

    他们在夷洲何等的风光,荡寇杀敌冲锋陷阵,从不退缩,可之前听到了张飞安排,他还不以为然,认为有自己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可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轻敌了,而且很有可能因为这次轻敌,让性命都丢了……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主将稍稍缓过神来,叹息一声,有些颓丧的朝着下方走去。

    不怪他们绝望,在北半球的人们,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能够用北斗七星来指示方向,若在秋季的晚上行路,因为在秋季北斗七星已经转到地平线附近,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几乎看不见。

    这等于是直接断了主将的退路,连方向都丢失了,还有得选择吗?

    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并没有走到绝路,这时要想找到北极星,还有一个方法。

    这就要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整体形状为“w”形,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就可找到北极星。

    但是这个时候的北极星明灭不定,光靠肉眼几乎不能寻到,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在秋季夜间很少出门的原因。

    当然,这个方法来自后世,他们自然无从知晓。

    况且,如果孔门的烽火阵能靠观星就能破解,那也不可能称为八卦之数后的后天第一大阵了,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步骘亲自坐镇,就算刘备方能快速做出应对,他也大可迅速变换阵法,所以刘备形同走入了绝路。

    这一点上,徐庶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死路永远是死路,想要转危为安,也许退回去有可能,但他们还能退回去吗。

    主将咬牙下了决定:“下令原地待命,军师有言在先,若六个小时我军仍旧没有回去,会点燃烽火指引我们回营,如今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再等等吧。”

    副将默默点头,转身下去吩咐了,但他的脸色仍旧不见好转,他隐隐觉得这件事没有想象中简单,否则前几天不下五次的兵马变动,为何出去之后便没有一个人回去,如果这个办法行得通,也不至于莫名其妙就少了近两万的兄弟。

    时间没有尽头,但它扔在缓缓流逝,没有人能改变,这就是世界的定律。

    同样的,契合世界的大阵,同样如此,只要一经启动,只有创造他的人能停下,正如世界的造物主,或许他能让时间停止吧。

    来到与刘备约定的时间,算算时辰,主将从地上站了起来。

    挥了挥手说道:“叫上几个兄弟,观察四周的动向,如果有不同于敌军布置的星火的火光,即刻来禀报。”

    副将抱拳说道:“诺!”说完转身小跑着离去,等待是最让人心烦的事情,长达四个小时的不作为,让他这个常年征战沙场的将军很是苦闷,现在终于要结束这一切了吗。

    很快,安排好的人各自打探前方的动静,毕竟山头不小,一个人看不完四周,他们各自注意一处,尽量避免有遗漏。

    五分钟,十分钟,时间过得很快,辗转之间便过去了二十分钟。

    主将双拳紧紧握住,虽然表面上看还是很镇定,但是只要他摊开手就能发现,他的手心竟然已经被汗水浸湿。

    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主将猛然抬头,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

    虽然不是副将,但看身上的甲胄,也是自家的兄弟。

    急忙按住他的肩膀,说道:“怎么样了,是不是发现了异常?”

    这小卒子吓了一跳,但也明白他是激动了,急忙说道:“将军,确实发现了不对劲,东面偏南一点的地方发现了一簇不同的火光,相较于山头的星火,这团火光更加巨大,而且每隔十息的时间,就会短暂的灭三息的时间,应该是有人用布帛遮挡了火光。”

    主将眼前一亮,抓住他的肩膀说道:“就是这里了……”

    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并没有过多的去想,他们出征时明明走的是正东方向,按理说刘备的大营应该在西面,怎么也不会在东南方向。

    不过现在这火光就像是救命稻草,能抓住绝不放过。

    果然,来到东面的山坡时,主将也看到了远处的火光,比起那些明灭不定的星光不同,这一簇火光明显要巨大不少,就像是蜡烛的火焰与火球的区别,很好区分。

    “啪”地一声,主将激动地紧了紧拳头,这可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啊,将火球的方向记在心底,转身就要去寻副将清点大军,即刻出发。

    可他刚刚转身,却看到两个人快步走了过来,其中就有副将,莫名的,一股不好的预感爬上了心头。

    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你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

    副将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了三分,这才说道:“刚才末将观察的北面发现了异常的火光,本想前往将军所在汇报,可路上却碰到了这位兄弟,他说他在西面也发现了异常的火光,稍加描述,竟然与末将发现的一模一样……不敢隐瞒,这便来寻将军回禀。”

    将军心头一沉,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气馁还是累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远处又有一个小卒子快速跑了过来……

    (本章完)


第493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



    这是无法破解的局面,至少王寅没有办法破解,里三层外三层,重重叠叠虚实相间,某一个点分析错了,就会被越拉越远,直至彻底迷失在其中。

    王寅揉了揉鼻梁,眼睛格外的深邃:“那不知此阵能撑到什么时候?”

    步骘轻笑不已,笃定的说道:“那就要看敌军带了多少干粮,若能撑到半月,我军也不必继续等了,士气消磨干净,大举冲杀,敌军必定会就势瓦解,要是他们的干粮所剩无几……想必不需要卑职多加赘述了吧!”

    王寅嗯了声,抬头看向刘备所在的方向,轻声说道:“王朗麾下将士也不下于五十万,我军二十五万压境,若你使用此阵,我军也必定走不出去,哪怕我们拥有七位神将的阵容。”

    步骘突然沉默了,而王寅也没有再说话,从表面看不出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突然,步骘张嘴说道:“王朗终究不是明主,大势所趋,若大将军没有以荆州为中心,益州为坚实后方的基础,扬州还能继续保持一个平衡,但是现在大将军的羽翼已经丰满,取下扬州就不是光说说的,而是势在必行。”

    王寅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很早就准备投靠大将军了,只是苦无机会,又怕不受重用,所以一直在等候一个时机。”

    步骘耸了耸肩,说道:“是也不是,我确实在观望,但是不是怕不受重用,据我了解,只要有能力之人,在大将军麾下都会委以重任,我有自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