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仕妖娆-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人的下马威成了下马瘪。
刘仲洙比郁闷,怏怏的领路,对李凤梧恨得咬牙切齿,不过此去毫州江北大营路途还远,自己有的是机会找回场子。
大宋雏凤?
我刘仲洙让你雏凤变落汤鸡!
大宋使团入宿州。
不仅李凤梧、卢仲贤和赵云兆三人不再说话,就连那些护卫也不再说话,看着破烂的宿州城墙,屈辱感在每个人心里炽烈。
金国铁骑的神情则越发跋扈,讽刺之意刺目。
李凤梧望一眼宿州城墙,限感叹。
妇已忘了夫啊……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家柔妃我家妾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宿州刚经历过战火洗礼,城内几乎没有平民,全是金国驻军。
因有大宋使团到来,金国刻意修葺了驿站。
从物质文明上来说,金国和大宋有着不小的差距,仅从驿站就可看出,在宋朝境内的驿站住起来那是相当的舒适,可宿州城内的驿站么……就好比三星酒店和快捷宾馆的差距。
好在够大。
一百多人的使团全部入住之后,李凤梧、卢仲贤和赵云兆还分到了一个小院子。
天色不早,今夜将在驿站休憩一夜,第二日启程。
吃过晚饭,李凤梧等三人正在院子里有一言没一语的聊着,当然,李凤梧是怀着心思的。
自己要步入仕途,前有赵惇和赵愭两座大山,要想保得一生平安,赵昚这根大腿必须要抱,赵恺这条小龙如有必要也是可以扶持的,但不可绝对付出。
那么自己还有一条路:培植党羽。
大宋是读书人的天堂,天子是天下共主,但朝堂重臣达到一定境界,却能和君主在某种意义上分庭抗礼,比如那位背了千古骂名的奸相秦桧。
他在朝时,高宗赵构对其也忌惮三分。
他,一方面有金国那边的支撑,一方面这货的党羽着实是太多了……
而眼下就有这么个机会。
卢仲贤此次出使,如果按照历史轨迹,自己不横插一脚的话,他必然要被革职,仕途落空,而赵云兆身为太宗后裔,如果此次出使捞不到大功,仕途恐怕也没多少起色。
自己只要谋略得当,保下这两人,未尝不能建立起共同利益。成为一个小团体。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被天下人知。
营私结党在哪个朝代都是重罪。
因此李凤梧很是小心,在没搞清楚这两人的心思之前,绝对不会轻易出口出手。没有完全把握,自己绝对不能冒这个险。
其实李凤梧有此想,卢仲贤和赵云兆也不是傻子,都看清楚了自己的境遇,是以聊天之中。三人都在相互试探。
这让一旁伺候着官人的耶律弥勒心里暗自好笑。
男人啊……谁说女人心思复杂,男人的心思更复杂才对。
而对于这个有着孺人封号的女子,卢仲贤先前有些迷糊,不明白李凤梧为何要带着家眷出使,后来经过赵云兆私下提点,才悚然知觉耶律弥勒的身份,这让卢仲贤越发担心。
咱们的官家和大宋雏凤是不是胆子太大了点?
竟让使者带着金国废帝的妃子出使金国!
是嫌事情不够大么。
夜幕降临,六七个驿站奴仆过来在院子里掌上灯火,院子里瞬间辉煌起来。
李凤梧盯着几个奴仆,叹了口气。
那几个奴仆却不敢和李凤梧对视。皆是神情复杂的离开……这些奴仆尽是金国境内的汉人,苟且了几十年,如今看见大宋使团,心里的情绪之复杂难以形容。
疆土不全,遗民有人望归,亦有人苟安。
这些社会最底层的百姓,骨子里只想安居乐业,对于谁掌天下想的根本没有那么深远,直到此次看见大宋使团,才想起自己那层身份。是以心里终究会有点愧疚。
苟且而麻木的活着,终究是忘本了。
院门口出现两道身影,皆着便服,正是完颜永中和刘仲洙。其后跟着几位随从。
完颜永中哈哈大笑走进来,“几位贵使着实悠闲,还有闲情雅致品茶,让我这个主人好生愧疚,未能尽好地主之谊。”
话里带刺。
卢仲贤笑道:“走马观花而已。”
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
众人却只笑笑,并没有觉得卢仲贤答的不好。相反,这番回答相当得体……走马观花,这片疆土的主人还说不准是谁的。
完颜永中自顾自的坐下,“刘主簿素闻大宋雏凤才情卓然,锁厅试第二名在我大金境内也是如雷贯耳,天色尚早,便邀我一起前来讨教学问。”
说起读书,两宋期间,宋朝一直是金辽的膜拜对象。
辽国被汉化得极其厉害,金国也是,是以完颜永中虽然是位武将官职,但其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如果不是相貌和衣着,仅从谈吐上来看,和汉人异。
李凤梧笑了,刘仲洙这是要来找回场子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虽然刘仲洙是大定三年的进士,不过金国的进士和大宋的进士比起来,似乎要差点意思吧?
自己虽然是锁厅试第二名,但按理说应该不会差于他罢。
若是那位历史上唯一一位四元状元孟宗献来,自己恐怕就要力有未逮了,四元状元那可不是说着玩的,翻遍史书也就金国出了这么一个孟宗献而已。
刘仲洙施施然落座。
李凤梧使了个眼色,耶律弥勒立即从奴仆手中接过茶壶,为完颜永中和刘仲洙倒茶。
刘仲洙还好,毕竟没见过。
但完颜永中是谁啊……
他本就和耶律弥勒年纪相仿,当年礼部侍郎萧拱被杀之事闹得上京人皆沸腾,他虽然没见过耶律弥勒本人,但却远望过耶律弥勒那个替身。
此时看见耶律弥勒,眼神顿时恍惚了一下,整惊得以复加:“你……你……你是……”
耶律弥勒依足汉礼,福了一福,“奴家张玉儿。”
张玉儿!
完颜永中见鬼一般,口瞪目呆。
耶律弥勒的汉名就叫张玉儿啊!
这个女子既叫张玉儿,又和那耶律弥勒长相如此相近,她究竟是谁?
完颜永中确确实实知晓,在父亲即位之后,燕京皇宫里的那位耶律弥勒已经自缢身死,可此人却怎的如此相似,连名字都一样。
李凤梧惬意的喝了口茶,“殿下是否觉得我这小妾和某位故人很像?”
完颜永中大定元年封了许王,以殿下称呼确实没。不过他的职位和其封位有点差异,这只能说明他并不被完颜雍看重,否则也不会让他来担任这个迎送使了。
历史也是如此,完颜永中是有大才的。但却不被完颜雍看好,最终也只是封许王,之后进封越王、赵王,最后成为金国枢密使,光禄大夫。
至于江山。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说完颜永中这个人其实挺悲剧的,到头来还争不过自己的侄儿。
完颜永中愣了许久,才缓缓道:“很像。”
李凤梧哈哈笑了,“像是一回事,是不是又是另外一回事,殿下你说呢?”
完颜永中心神震惊,一时间难以平复,“李使君此话何意?”
李凤梧看了一眼耶律弥勒,示意她退后几步,这才惬意的道:“镜花水月的东西。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一切都在一念之间,我么,觉得她是。”
自己来金国干嘛的?
难道赵昚还真指望着自己给他谈下来?当然不是,他就是让自己带着耶律弥勒来显摆啊,我大宋士子睡了你家废帝的妃子啊,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有点羞辱感啊……
既然有这个目的,当然得告诉别人了,没。我身边的小妾就是你家原来那个柔妃耶律弥勒。
你家柔妃我家小妾哦。
完颜永中脸色瞬间发白,难看到了极点。
这怎么可能,已经死了的人,此时怎么可能出现。而且还成了大宋士子的暖床小妾!
完颜永中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直直的盯着耶律弥勒,着魔了一般问道,“李使君此话什么意思,你说她是?是谁?”
李凤梧自己为自己斟上一碗茶,喝了几口,虽然不如家里的明前龙井。不过也就勉强凑合着吧,毕竟出使不是享受,还就怕你不问,笑道:“我说她是谁,殿下心里不是明镜着么,非得要我说出来。”
而此时的耶律弥勒心里紧张到了极点。
双手微微发抖。
心里有些害怕,不明白官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份告诉这个金国皇室子弟,难道官人是要用自己去换取和谈利益?
想到此处,耶律弥勒心丧若死。
官人,你是这样的人吗?
却接过李凤梧一个眼神,示意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耶律弥勒这才放下些许心来,想来也是,官人为了自己,连邓王赵愭和恭王赵惇都敢得罪,又怎会做出如此情之事。
完颜永中愣了许久,才道:“李使君意欲如何?”
李凤梧放下茶盏,“我没什么意思啊,家有璧玉,难道就应该藏着掖着么,不让人知,岂非和被下赏珠一般趣。”
顿得一顿才道:“殿下以为呢?”
完颜永中脸色变幻,终于醒悟过来,好家伙,原来这货是来金国显摆的,到了这一刻,完颜永中终于明白过来李凤梧的意思了。
此时告诉自己耶律弥勒的身份,就是告诉金国,大家都和谈的时候悠着点啊,你给我留面子,我也给你留面子,不要到时候都没了面子。
不过完颜永中很快想通一件事:耶律弥勒是金国妃子没,但她是废帝海陵王的妃子,和父亲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当中有个节点:那就是海陵王。
话是如此说,这件事还是不可小觑,必要要尽快禀报燕京那边,以免到时候失了主动。
叹了口气,“耶律弥勒早就死了。”
话音落地,便猛然感觉此话不妥,果然,刘仲洙猛然睁大双眼,那女子竟然是耶律弥勒?
金国废帝海陵王的柔妃耶律弥勒!
哎哟我去,耶律弥勒什么时候成了大宋官员的暖床小妾了?
刘仲洙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李凤梧努努嘴,“殿下眼睛好像不好啊,珠圆玉润鲜活着呢。”你不承认那可不行,我就是要让金国人都知晓,耶律弥勒就是我李凤梧的暖床小妾。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吐血的刘仲洙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新书上架,求订阅支持,月票支持!
……
话到此处皆以挑明。
完颜永中苦笑,“些许风月不足挂国事。”说完对刘仲洙使了个眼色,你不是要找回场子么,赶紧发难吧,好歹也让宋人知晓,我大金文人不输你大宋士子。
最主要是岔开这个话题。
耶律弥勒还活着这事你知我知就行,绝对不能光天化日的摆上案头来闲聊,否则谁都收不了场。
刘仲洙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心里还是有点不相信李凤梧那小妾就是耶律弥勒,不过在他看来,这并不重要,自己一定要让这大宋雏凤吃瘪不可!
好教他知晓,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笑里藏刀的问道:“不知李使君师尊何人?”
谈起老师,李凤梧由不得不尊敬,“山阴陆氏,陆游。”
刘仲洙心里咯噔一下。
虽然身在北朝,可也是知晓山阴陆氏的大名,只是这陆游么……好像没听说过啊,并不是什么学问昭赫之人。
其实这倒是怪不得刘仲洙。
陆游虽有大才,可谁叫他科举时候得罪了秦桧呢,要不是赵昚给了个恩科进士,这位放翁就要被历史湮没了,是以金国这边不知道陆游之名再是正常不过。
刘仲洙又问道:“李使君能取锁厅试第二名,断然是有大才的,不知所学所专何科?”
科举考试,有进士、九经、明法、明经和宏词博学等诸科。
李凤梧参加的秋闱是大科,也不谦虚,“皆有所学,皆有所知。”
刘仲洙是金国大定三年进士科进士,闻言笑道:“那倒要多多讨教了。”
李凤梧哈哈一笑,摆手。
刘仲洙愣住了,“李使君何意。莫非是嫌我刘仲洙才疏学浅,不配与君坐而论道?”
李凤梧笑了笑,“非也,只是我李凤梧读书不过一年多。能考取锁厅试第二名实在是我大宋官家厚爱,恰好我又有那么点运气,侥幸而已,并不是我李某有多么厉害,区区锁厅试第二名。在大宋本次秋闱中,泯然众人矣,不说正试解元的慧子木待问,随便拧一个吕祖谦,便不是我李凤梧可以比拟的。”
这倒是有几句实话。
如今的临安,李凤梧虽有官家谬赞大宋雏凤,可真正明春春闱的状元热门人选,且并不是他独占鳌头,慧子木待问夺下了秋闱解元,声名大振。
出身东莱吕氏的吕祖谦本已授恩荫官。按理应该参加锁厅试,不知何故,秋闱前两三月被罢了官,所以参加的正试,夺下了正试第二名。
如今成了春闱状元的二号人选。
这个吕祖谦和木待问一般,也不是平凡人物,出身东莱吕氏,吕夷简的六世孙,吕大器的儿子,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当然,现在他还只是个年轻人而已。
不过其家世真是显豁得不能再显豁了。
其祖吕夷简,字坦夫,咸平三年登进士第。天圣六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登上北宋相公宝座,景祐二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庆历元年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次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然后重点来了:
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并非一朝之功臣,上至赵普、曹彬这种开国元老,下至赵汝愚、史浩这种中兴名相,从北宋延续到南宋。
但这二十四个人可谓大宋最精锐的臣子。
来看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都有哪些人,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
当然,这个二十四功臣都是站在宋理宗赵昀的角度上来选的,所以诸如范仲淹、王安石、寇准、狄青、岳飞和虞允文等并不在列。
如今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并没有出现,但这却也说明了吕夷简此人的不简单。
吕家之辉煌,在整个大宋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自曾祖吕希哲以下,吕家便世代有人在朝中为官,可谓真正的龙门世家,而在学术上,则以吕祖谦为最,创造了婺学,堪称一代宗师。
所以吕祖谦考中正试第二名,真不是黑马。
而李凤梧因为锁厅试只考了个第二名的缘故,在大众眼中还不如锁厅试第一名史弥大,呼声大减,被此二人压在身后。
刘仲洙自是不信李凤梧读书不过一年多时间,开什么玩笑,读书一年多就能考个锁厅试第二名,其他考试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啊。
笑道:“李使君自谦了,听闻得大宋士子喜爱对子,不如你我籍此机会,探讨一二?”
李凤梧摇头。
刘仲洙郁闷比,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莫不是看不起我,我刘仲洙虽只是个进士,但四岁读诗,八岁读赋,十三岁作词,也算薄有名声,不至于辱了使君。”
李凤梧嘴角扯起一抹弧度,看起来刻薄得可恨,“再有才学,终究宋改金姓,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仲洙扯扯嘴角,心里恚怒,“我自幼饱读诗书,才华贯通,如今中进士……”
“你宋改金姓。”李凤梧毫道理的回复。
刘仲洙眼冒金星,脸红耳赤,“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省自身,时势使然,我徒奈何,使君此言,实在是不辩明白是非……”
李凤梧依然是毫情绪的一句:“你宋改金姓。”
刘仲洙大口喘气,额上青筋暴突,声竭力嘶的吼道:“君子有天地正气,我立身清白,持家为重,依礼倚学,行得浩然,断愧对先祖天地。”
李凤梧冷冷的瞥了一眼几欲发狂的刘仲洙,还是那句:“你宋改金姓。”
刘仲洙猛然怒睁双眼,眸子里几欲喷火,两只手狠狠的抓着衣衫,不停的颤抖,“君子灼灼然,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父母,后不愧子嗣,何罪之有?”
李凤梧轻蔑的哂笑,声音中云淡风轻的蔑视宛若大风泼墨,“你宋改金姓,两姓家奴。”
刘仲洙的身躯顿住,定定的看着李凤梧。
“哇!”
突兀的,刘仲洙身躯一个委顿,猛然一口鲜血喷在茶几上……“气煞我也!”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木为森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这一番变化让院内所有人口瞪目呆。
金国大定三年的进士,才华贯通的迎送使,龙门主簿刘仲洙,竟然被大宋的一位副使气得吐血!
赵云兆和卢仲贤在心里拍手叫好。
好你个李凤梧,真的是杀人不见血啊。
简简单单的宋改金姓四个字,配合上他那以复加的蔑视神情,再加上最后盖棺定论的两姓家奴四字,便让这位才华甚高自恃不凡的刘主簿吐血。
这才真是文人之口如剑,杀人不过点头地。
好一个大宋雏凤!
直到这一刻,卢仲贤和赵云兆才隐约明白过来,为什么李凤梧抗旨几次,官家赵昚还是要青睐于他,非得让他来出使金国了。
这小子……真特么适合谈判。
按照常理出牌,就算在才学上打败刘仲洙,也不过是博个好的开局而已,但此时什么都还没讨论呢,就直接把金国文官气得吐血。
果然不愧是敢和邓王赵愭、恭王赵惇对着干的大宋雏凤。
完颜永中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料到,在金国素有才华贯通之誉的刘仲洙出师未捷身先死,竟然直接被那小子气得吐血了。
要知晓刘仲洙并非浪得虚名之辈,连四元状元孟宗献都对其赞不绝口的啊。
关键是……这尼玛别人都还没出招啊。
就说了几句你宋改金姓,我说刘主簿,你用的着这么急火攻心么。
完颜永中自然法明白汉人心中礼义廉耻的重要性,两姓家奴这个骂名之重,就算是脸皮厚如王安石之流,要是被这么一骂,那估计也是要暴跳如雷的。
眼看刘仲洙吐血之后精神萎靡,完颜永中慌忙示意随从将扶了下去,咱的刘主簿啊。还是赶紧走吧,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说了些场面话,完颜永中也灰溜溜的离开。
连刘仲洙都说不过李凤梧,自己留下来争辩什么的。那不是自取其辱么。
金国迎送使离开后,初战告捷的李凤梧并得色,叹了口气,“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赵云兆笑道:“出使哪有好日子可言。”
卢仲贤感同身受的接道:“是啊。”
李凤梧笑了笑,不置可否。本来此次出使金国,若自己的话,卢仲贤等人也就是受些刁难罢了,现如今多了自己和耶律弥勒,怕是要和金国的文官们斗智斗勇,而远非些许刁难了。
一旁的耶律弥勒贴心的为李凤梧斟满茶,顺便为赵云兆和卢仲贤也添满。
赵云兆看了一眼耶律弥勒,笑了,“李奉礼郎真是豪迈啊,这也舍得。就不怕折了夫人又赔兵么?”
李凤梧苦笑,指了指天。
你以为我想啊,还不是为了咱们官家赵昚的腹黑心理。
终于见识到大宋雏凤风采的卢仲贤心中一横,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四望一眼,院子并他人,这才悄然说道:“两位,此次出使我们还须齐心,才能不辜负官家厚望。”
李凤梧心中一动,这个时候卢仲贤说这话似乎有点值得揣摩了。他终于藏掖不住了么。
赵云兆愣了下,他知晓的并不多,此次出使不过是因为赵塮的上奏,鸿胪寺少卿来走一个过场罢了……但他并不想就此所作为。
卢仲贤犹豫了下。道:“其实临行之前,汤相公曾授意于我,可接受金人割让海、泗、唐、邓四州的要求。”
赵云兆大惊,继而沉默,心里暗叹一声,这次完了。汤思退身为相公,他既然授意卢仲贤同意割让四州,那说明官家的心思也差不多如此。
出使、割让土地,这千古骂名自己背定了。
仕途也完了。
李凤梧却却撇嘴,“官家不会同意的。”
赵云兆闻言,心中猛然一震,官家不会同意?难道李凤梧还知道什么细情?
卢仲贤忧心忡忡,他也知道官家的底线,那日在魏杞府上,那位礼部尚书可是一字一句的告诉过自己官家的底线,论如何都不接受割让四州,只能苦笑着道:“所以我实在是为难,到时候又该如何。”
李凤梧心中一动,似乎到时候勾搭一下这两人了?
笑了笑,看着卢仲贤和赵云兆,很是随意的说:“我们来看看,如果此次出使割让了四州,你说咱们会得到个什么下场?”
不待两人回答,李凤梧继续道:“若预料不差,恕我直言,卢大人你怕是要被革职的,至于赵少卿么……估计这辈子也别想离开鸿胪寺了。”
卢仲贤和赵云兆闻言脸色一白。
“那你呢?”
两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李凤梧呵呵一笑,“你觉得按照常理,我有没有资格出使金国?没有的吧?就算让我出使,也得加封个什么直学士的虚职吧,可也没有吧?那为什么官家还非得让我来?”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耶律弥勒,“我的任务就不是和谈,所以割让四州对我没什么影响,退一万步说,割让四州后为平息朝堂议声,官家革了我的职,可别忘了,我等几年照样还可以参加科举。”
卢仲贤和赵云兆一听,想死的心都有了,难怪这大宋雏凤这么惬意,感情别人怎么都不会吃亏,和谈好了锦上添花,和谈崩了继续参加科举照样入仕。
顿了顿,等这两人揣摩了一阵,李凤梧才道:“所以,咱们要不开诚布公的谈谈?”
能在官场上混的有几个笨蛋?
卢仲贤和赵云兆一听这话,就知道李凤梧有什么心思,两人对视一眼,事已至此,似乎可供自己考虑的选择不多了。
赵云兆失神的道:“有什么好谈的,关键是割让四州,同不同意都是两难。”
不同意割让,回去怎么给汤相公交代?
同意割让?这更直接的判了自己仕途死刑。
李凤梧笑了,“这有什么难的,大宋的天下,到底该听谁的?”
卢仲贤和赵云兆都有些蛋疼,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一朝相公的厉害,若得罪死了如今权势正隆的汤相公,下场会好到哪里去。
李凤梧笑眯眯的伸出手,在茶杯里蘸了些茶水,然后写了个标标准准的楷体“木”字,斜乜一眼两人,轻声道:“独木易折。”
这句话前后不搭,很是诡异,但赵云兆和卢仲贤却心里一跳,两人再次对视一眼,陷入沉思之中,许久,赵云兆才嘿的吐出一口浊气,“鸿胪寺我是呆够了。”
也伸出手蘸了些茶水,写了个行书的“林”字,郑重的道:“双木成林。”
卢仲贤苦笑,却有些解脱的意味,依样画葫芦,在茶几上写下一个“森”字,“三木为森。”
李凤梧笑了。
PS。 5。15「」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历史?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如今的赵云兆官职并不高,卢仲贤也是如此,但这两人并不是没有真材实料,况且李凤梧知晓,官场这东西和文学才华真的没多大关系。
才情高如苏仙,不也仕途不畅么。
只要此次出使自己能帮助这两人摆脱困境,未来他两人自然会给以自己厚报。
当然,前提是自己没看人,这两人不是白眼狼。
咳嗽一声,李凤梧认真的道:“先前我说过,这大宋的天下听谁的,当然是官家的,所以此次出使和谈,卢大人大可将汤相公的授意抛诸脑后,咱们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绝对不同意割让四州。”
虽然隆兴和谈最终还是割让了四州,但那是原本的历史轨迹,如今自己掺和了进来,为什么就不能去尝试改变一下历史?
况且,这也是自己仕途的起步,有必要办漂亮一点。
赵云兆点头,身为太宗后人,他自然对割让土地分外敏感。
卢仲贤犹豫了一下,点头道:“既然你都如此说了,我照办就是。”
李凤梧点点头,忽然笑了,“那卢大人可要顶住压力啊,别到了金国江北大营胆怯了。”卢仲贤同意割让四州,一个是汤思退授意,一个确实是被金人吓住的。
卢仲贤苦笑,“但不负所期。”
赵云兆又问道:“如果我们不同意割让四州,和谈岂非要崩?”
李凤梧点头,“这是肯定的,可那对咱们又没什么影响,这是官家的底线呐,况且崩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宋金两国再备战——当然。不用担心,以目前两国局势,打不起来的,官家会再派人来和谈的。”
根据自己了解的隆兴和谈。隆兴元年八月,金人向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