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甫坦笑了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放一把火,把汤相公逼到我们这边来?”

    柳子承和赵惇眼睛一亮。

    两个人第一次觉得,皇甫坦终于想了个妙计出来。

    不过如何防火逼迫汤思退是个问题。

    毕竟是如今相位稳固的大宋左相,很难让他中计。

    李凤娘终于从恍惚走了回来,轻轻的说了句,“他不是有个儿子是兵部尚么,想办法把汤硕从兵部尚的位置上赶下来,再推倒赵恺头上,汤思退会不会因此怀恨在心?”

    都说人在绝境下的力量是穷的。

    到了这个时候,一个皇甫坦,一个李凤娘,一前一后说了两个点子,顿时让柳子承和赵惇精神振奋起来。

    柳子承一边沉吟一边道:“这是个可行之计,如果成功,能得到汤思退的支持,很可能会板上钉钉——”

    赵惇也点头,“只是还需要防备一下,右相张杓,这人自赵愭薨后,就一直低调起来,但我总觉得,张杓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

    皇甫坦笑了笑,“那很简单,可以使出驱狼吞虎之计,让张杓和汤硕争斗一番,若是张杓胜了,汤硕被赶下兵部尚的位置,汤思退自然会以为张杓倒向了赵恺,若是汤硕胜了,那么张杓被罢相的话,对我们也没有影响——”

    “我们还能借机拉拢张杓!”赵惇灵犀突至。

    柳子承大为吃惊。

    一直觉得,赵惇并没有如此敏智,现在来,这货似乎一直在装啊。

    不过这个主意确实可行。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

    柳子承沉吟了许久,才道:“兵部有人吗?”

    赵惇笑了,“有人,官职不低,绝对可以代表兵部意思。”

    柳子承不想问,但又忍不住不问,“韩侂锵?”

    韩侂锵和韩诚父子表现的很模糊,根本不出他们的站队,但因为韩侂胄的缘故,柳子承总觉得这对父子应该是支持赵惇的。

    赵惇摇头,“另外一位侍郎,王佐。”

    状元,王佐!

    柳子承吃了一惊。

    “是他?”旋即又道:“官家如今屡屡敲打户部尚曾怀,而且情况,曾怀的户部尚可能不久矣,下一任户部尚,很可能是王佐,他会在这个时候冒险么……”

    下一步就是六部大佬之一的户部尚。

    王佐就算被赵惇拉拢,也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这种冒险举动。

    因为若是做一步,他的尚位置就黄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秽王之策

    而王佐虽然在中枢表现卓越,但却没有耀眼的功劳,若是过了这一次机会,恐怕再也法登上六部尚的位置。Ωヤノ仯讥帷。!!#

    当然——他的仕途巅峰,大概也就是个一部尚。

    王佐是个老臣。

    山阴人,字宣子,号敬斋。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状元。中状元后,授承事郎,签平江军节度判官,未及赴任,召为秘省校郎。

    当时秦桧专权,其子秦熺为提举秘,众人纷纷趋附,唯独王佐未尝妄交一语,以至忤怒秦熺,被外放。

    秦桧死后,王佐为秘郎,领右司郎。

    不久,被台臣评罢。

    后经张浚荐举,王佐任职中门下省,政事得力,屡屡跃升,海陵王南侵,王佐参预军谋,立下大功,隆兴北伐时,在史浩辞职后更是表现卓越,于乾道元年胡铨去任四川宣抚使时,王佐补缺,成为兵部侍郎。

    如果户部尚曾怀被贬,六部之中,很可能是从兵部将他调到户部去。

    毕竟户部现在的左右侍郎资历都还浅薄。

    这种情况下,王佐但凡有点仕途眼光,都不会掺和到争储的事情中去,更不会作为兵部侍郎去得罪当今大宋的右相。

    王佐虽然是状元,可比起天骄之子张杓,似乎还差了些。

    况且他曾经被张杓的父亲张浚举荐过,若是对张杓出手,怎么都不会落下好名声。

    柳子承想不明白。

    但是他不用去想,只要王佐愿意做就行。

    反正论怎样,不会触及到自己的利益。

    况且……若是兵部侍郎空缺了,自己这个正四品的中舍人,没准就有机会补缺呢?

    赵惇点头,“只要我提出,王佐一定会照办,但是我们要怎样让汤硕和张杓斗起来?”

    这是个问题。

    这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私人恩怨,在政事上,一个是六部兵部的侍郎,一个是东府的右相,也没有冲突的地方。

    如何合理的斗起来,是个很难操持的问题。

    柳子承沉默了一阵,轻声说了个词:“秽王!”

    秽王?

    这是个很莫名其妙的词。

    赵惇不懂,皇甫坦不理解,李凤娘更是茫然……这个词什么意思?

    柳子承解释道:“张杓之前是什么人?”

    赵惇不解,“是什么人?”

    柳子承也知道,自己这个词很新鲜,一般人真理解不来,解释道:“张杓之前是庄文太子的首席谋臣,但庄文太子薨了,这便给了一个很不好但却能用的弹劾理由。”

    毕竟张杓现在低调,要弹劾他太难了。

    几乎找不到任何理由。

    赵惇恍然大悟,“他辅助赵愭,却让赵愭死了,这便是秽王,如此晦气之人,当然不能再被重用——但是这个理由前古未有,父皇也不会放在心上,感觉不会有效果的。”

    柳子承笑了笑,“为何一定要效果?”

    众人愕然,“什么意思?”

    “我们并不是一定需要张杓被弹劾掉,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借口,来挑动王佐和张杓的争斗,从而将兵部尚汤硕牵涉进来,最后再一步一步挖一下,让汤硕从兵部尚的位置上滚下来,这样就足以让汤相公感到危机——”

    说到这里,柳子承笑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营造出,张杓渐渐倾向于庆王殿下的痕迹——汤相公虽然没有绝对站到殿下身边,但因为李凤梧的缘故,归根还是因为张浚罢相是汤思退手笔的缘故,汤相公是绝对不愿意见庆王殿下成为储君的。”

    众人恍然过来,仔细思索之后,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

    并不需要弹劾掉张杓。

    而是需要张杓将汤硕从兵部尚的位置上赶下来,从而让大宋左相汤思退支持己方。

    所以这个弹劾理由并不需要多有力。

    只要有用!

    兵部侍郎王佐弹劾了张杓,张杓会忍?

    不会。

    那么肯定要反击。

    可是反击就必然要牵扯到兵部。

    论王佐是谁的人,只要牵扯到兵部,汤硕都要被波及……以张杓的手段,最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汤硕被张杓整倒,汤思退逼不得已,开始支持恭王殿下。

    一种则是汤硕招架不住之际,汤思退为了儿子不得不出手。

    这也会让他倒向恭王赵惇。

    因为汤思退如今没了选择:要么就是绝对中立,要么打破中立支持自己。

    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众人松了口气。

    如果这件事能成功,就算李凤梧有了魏杞、王望北的支持,但己方得到大宋左相汤思退的支持,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况且……

    皇甫坦笑道:“如果得等汤相公的支持,殿下储君之位稳矣,德寿宫那两位,虽然现在也支持官家的晚立储,但字里话间,欣赏点下的成分比庆王殿下多了许多。”

    赵惇早就知晓。

    为何自己一直器重皇甫坦,并不是这个道士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不是那些狗皮膏药的炼丹术养生术,而是因为他在上皇那里能说上话。

    一个皇甫坦,给自己带来了李凤娘,随之而来的是李道、李睿、李青城一家三父子,还有一个林宗棠。

    今后还有上皇和吴太后。

    这个皇甫坦,是不啻于柳子承的巨大助力。

    柳子承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自己虽然不起皇甫坦,但却也知道,皇甫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自己,闻言道:“立储之事,不能拖的太久了,恐生变,仙长近期若是去了德寿宫,可以言谈间暗示一下,最好利用天象来影响德寿宫的两位,能让那两位提出立储之事来,效果是极好的。”

    皇甫坦向赵惇。

    赵惇也怕夜长梦多,毕竟李凤梧双正妻这事确实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点点头,“柳中言之有理,还要多烦劳仙长了。”

    李凤娘忽然愣愣的道:“咱们到底是先弹劾张杓还是立储?”

    终究是女人,有些事情难以理清楚。

    赵惇苦笑,“王妃,这两件事不冲突,毕竟现在我还有优势,两件事同时进行,对我影响不大……但是就怕赵恺那边有提防,赵恺和李凤梧是肯定不想现在就提立储的。”

 第四百一十六章 岳飞的天下,铁木真的天下?

    赵惇以为赵恺和李凤梧不想提前立储。

    事实上他们都了。

    李凤梧也想早点立储,因为有些事若是拖久了,就没了应有的作用。

    所以若是赵昚拖个十年二十年再立储,李凤梧反而要蛋疼。

    不过这两天,他还是略忙了一下。

    官家爽快的答应了赐婚的事情,虽说不能委屈了魏蔚,需要选一个良道吉日,然而媒婆把两人的八字一和,因为魏蔚的八字比较奇葩,最好的日子最近的日子竟然是在乾道六年的仲春……

    这就有点蛋疼了。

    竟然要等一年!

    不过官家已赐婚,圣意断定的事情,不用担心出什么幺蛾子。

    尽管不用立刻筹备婚礼,但有些事情还是要走一下过场,比如过媒之类的——好歹也要让魏蔚风风光光嫁到梧桐公社。

    而且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耶律观音是不是也该乖乖听话让自己这个民间比喻成猪的人拱几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耶律观音没那么容易,摆明了没有明媒正娶你就别想碰老娘一根毫毛。

    不过也还有个好消息。

    铁木真来到大宋后,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

    文化方面,有耶律观音教导汉语,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自己开始教导他儒家文化,这小子学得倒是快,很是能融会贯通精髓。

    虽然才四五岁,俨然已是个人精。

    一代天骄果然名不虚传——此天骄当然不是张杓这种天骄可比拟的。

    除了文化方面,在武术方面,一方面有李巨鹿亲自教导,另一方面,李凤梧找了个熟读兵书的老武人——这个老武人不简单,是武举考试兵略的科考官。

    所以这个老学究的名衔极多。

    什么提举洞霄宫就不说了……还有个拉轰的定远将军武散官。

    正儿八经的五品武官,拿朝廷薪俸的那种——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老武将一直没被用过,很是不得志。

    但李凤梧知道,他是有真才华的。

    可惜被赵构耽误了。

    这个人叫寇成。

    今时大概也人记得他,但提起他当年的辉煌,那大概人不知了。

    寇成,岳家军马军统制。

    绍兴六年(1136)与金人战虢州,抚定商、虢等京西属县。绍兴十年(1140)金人南侵,攻占临颖县,与李山、徐庆、傅选随张宪在临颖东北与金人交战,取得临颖大捷。

    这可是当年岳家军的中流砥柱人物。

    绝对是有真材实料的兵法大家,若非曾经被岳飞免职过,恐怕现在已是枢密院的大佬——不被朝廷重用,也有这个缘故。

    前期秦桧未死,当然不会用他。

    后期秦桧死了,官家昭雪岳飞,如果起用被岳飞免职过的人,传出去对岳飞的名声不好。

    所以寇成就这么被隐了。

    基本上没有起用的机会。

    这样一位熟谙兵法的人来教导铁木真,李凤梧是再放心不过。

    当然,请这位老将军来教导铁木真,还得缘于铁木真自己的能耐。

    那日李凤梧带着铁木真登门拜访寇成。

    说明来意后,寇成并没有逐客,问了句“耳习兵法所为何?”。

    铁木真想都没想,一双眼睛里却充满了一种让同龄人羞愧的成熟,隐然让李凤梧觉得,这特么的大概就是天生的王霸之气?

    不过现在觉得像王八之气。

    铁木真的口气很大,只说了一个词。

    “天下。”

    我的天下。

    也不知道寇成想起了什么,竟然感动得热泪盈眶……李凤梧是猜测,估计当年的岳飞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寇成才这么激动。

    也不点破,岳元帅的天下和铁木真的天下,差距大了去。

    岳元帅的天下,是大宋江山。

    是带领岳家军恢复半壁河山,甚至恢复燕云十六州。

    是作为一个臣子的眼光所能看到极致的天下:中国九州大地。

    而铁木真的天下,却是蒙古草原,以及更北和更西的欧洲大陆——当然,历史规矩下的铁木真心中的天下,还包括了大宋、大理和越李朝这些地方。

    这是一个君王的天下。

    是赵室天子想都不敢想的天下,更是他们想不到的天下。

    也正因为有这种向往这种眼光,铁木真和他的继承者,才能打造出惊艳了千古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才能打得欧洲铁皮军团溃不成军。

    最终留下一个千古传说……

    所以铁木真跟着寇成学习兵法,李凤梧欣慰的很。

    作为一个宋人,站在先知的角度,知道自己在培养一个将来很可能要灭宋的天骄君王,一般人肯定觉得李凤梧疯了。

    李凤梧也觉得自己有点疯。

    一方面想保住大宋。

    一方面又不想让历史失去元帝国这个辉煌。

    如此矛盾的事情,自己都想做到。

    所以最终结果,还是看自己能不能在铁木真心里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又或者是大宋能不能在铁木真心里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

    至于说让铁木真立个誓约用不侵犯南宋什么的,李凤梧想都没想。

    铁马冰河之下,这些誓约算个屁啊。

    最终还是得要铁木真心甘情愿,把大宋作为第二故乡来对待,这样才可能有转机。

    好在这个事情确实有点谱了。

    他。

    李长生耳……

    发现这个事情的李凤梧有点抓狂。

    他没料到,铁木真来到大宋后,因为没什么朋友,和李长生这个同龄人走得很近很近……俨然已是青梅竹马。

    两个人的关系,简直好得话可说。

    照这么发展下去,李长生很可能会成为铁木真的初恋……虽然两人都还小,但感情的事情谁说的准。

    唯一让李凤梧欣慰的是,李长生不知道继承了谁的基因。

    强悍的很!

    而铁木真对她更是言听计从……

    李凤梧这才稍稍放心了些。

    妹妹强势一些,再加上自己这个哥哥,就算是他铁木真,今后也不能让他欺负了妹妹。

    不知道为何,李凤梧忽然觉得,也许未来真会在自己妹妹手上改变。

    只是偶尔的觉得而已。

    毕竟铁木真这种人,你能希望他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妖娆江山?

    李凤梧觉得自己都不是那种人。

    何况铁木真。

    铁木真的事情省心了不少——但李凤梧却发现个事情,寇成雄心壮志并没有被岁月磨砺掉。

    这位老将军竟然还想重返沙场。

    每日教导铁木真之前必行一事:磨剑!

 第四百一十七章 寇成与孤魂

    铁木真上午在梧桐公社学习儒家文化,下去跟随寇成学习兵法策略。

    寇成教导铁木真学习兵法策略,并不在梧桐公社。

    而是在他城西琅琊街的将军府。

    一般情况下,都是吃过午饭后李巨鹿亲自送过去,傍晚或者晚饭后李巨鹿去接——铁木真还是个孩子,李凤梧不放心其余人接送。

    不过今日徐眉娇忽然呕吐……

    这个迹象,估摸是有了。

    李凤梧便让李巨鹿在梧桐公社照顾她,自己随意找了个奴仆,一起前往琅琊街。

    当然是坐轿子去。

    如今的李家小官人好歹也是有爵位的四品高官,出行坐轿子再正常不过。

    当然,天子脚下,不敢逾越了规矩。

    否则皇城司分分钟告诉官家,然后自己又面临蛋疼的罚薪。

    走入定远将军府。

    老将军寇成正在庭院里。

    一桌,一椅。

    一柄剑,一块磨刀石,一张绸布,半盆清水,一碗油……

    轻轻抚摩着手中长剑,极尽温柔。

    如情人般。

    李凤梧笑道:“老将军,磨剑已十年,何时广寒?”

    广寒,非光寒。

    意义不一样,光寒十四州,广寒天下。

    寇成是个武将,但熟读兵书,饱受岳非的侵染,也算是个儒将,慨而叹:“恐怕今生望。”

    心有热血,然而时不待我。

    又道:“小官人今儿个怎的亲自来了。”

    李凤梧笑道:“巨鹿有事,我便替他送铁木真过来。”

    说完这话,眼睛却四处打量。

    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寇成身上,若是李巨鹿说的没,这定远将军府,还有一位高手……只不过不知道他如今的立场如何?

    如果要杀自己,这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寇成唰的一声,舞剑后凝视着心爱之物,“半生孤寂了啊。”

    李凤梧笑道:“老将军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个典故寇成当然知晓,闻言很是吃惊,“小官人何意?”

    李凤梧哈哈一笑,“老将军若是有心完成岳将军遗志,自然还有机会,官家倾尽心血打造出盛世,不就是为将来北伐做铺垫么,只是小子有点不确信,老将军真的愿意再次征战沙场?”

    寇成闻言,神色很是复杂,缓缓长剑归鞘。

    良久,才道:“你在怀疑本将军?”

    李凤梧斜乜一眼他,并不说话。

    寇成叹了口气,“没,换做是我,也确实要怀疑,为何本将军在铁铃关大捷之后,又立下诸多汗马功劳,却反而被岳将军撤了职。”

    又道:“你疑我和董先、王雕是一伙人,确实在情在理。”

    李凤梧笑而不语。

    寇成是否和背叛岳飞的董先、王俊是一伙人,历史自有定断……然而历史的定断自己知晓。

    自己今日来,也并不是为了寇成。

    而是为了李巨鹿说的那个可能藏匿在寇成府上的人。

    寇成继续道:“征战沙场,我已不想了,董先已死,但那王俊却还活得好好的,本将军只想着有朝一日,能手刃此人,再死在疆场上,此生便足矣。”

    李凤梧心里暗道,王俊可不是那么好杀的。

    王俊,在岳家军中是张宪副手,靖康年间即属范琼,范琼被张德远捕杀后,王俊归受李纲领导围杀杨么,后岳飞平杨么,王俊归岳飞,此人刁滑能,生性险薄,俗名王雕儿,但可能有后台,所以岳飞不得不用。

    最后岳飞被罢兵权后,王俊首先告发岳飞,惨案酿成,此人最后竟得以善终。

    是以此人很可能是张俊派到岳飞军中的卧底。

    如今此人还活着,而且还是一军制置使!

    就在荆湖南路宣抚使李道辖境内的武冈军中,担任制置使。

    这样的高官,岂是一个闲职定远将军能杀的……所以寇成的愿望恐怕是法达成了。

    笑眯眯的道:“老将军的愿望很难,不过若是府中高手怀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前往武冈军,未尝没有成功的可能……”

    话音落地,寇成愕然。

    旋即大惊,惊声道:“不要!”

    乍起寒光!

    从一座屋檐下,一道寒光如电,横空掠过庭院,宛若青天白日下的一道惊鸿,映衬着阳光,惊艳了岁月。

    一剑必杀!

    出手之人本来就是高手。

    李凤梧又不是李巨鹿之流,就是姜庆李承祖两人,只要没有人守护他,这两人也能轻易的将李凤梧击杀,何况是这人。

    寒光炸起的瞬间,寇成已然惊觉。

    唤了一声后猛然跃起。

    呛的一声。

    长剑出鞘,在间不容发的时候欲要拦住那一道剑光:“隗义,杀不得!”

    然而寇成终究只是个武将,冲锋陷阵行军攻敌擅长,这种高手剑的过招却力有未逮,他的长剑刚递出,那道寒光却已架在了李凤梧脖子上。

    李凤梧淡定自若。

    眉毛被寒光映照,很是善良、安静的看着手持长剑的那个阴测测的人,“原来孤魂的名字叫隗义——”旋即愣了下,“姓隗的不多。”

    姓隗的,又和寇成这种岳飞旧人有关系的人更不多。

    李凤梧丝毫没有被长剑驾在脖子上的死亡危机感,直愣愣的盯着隗义,“隗顺是你什么人?”

    隗顺!

    寇成没有看见血光,心中长出了口气。

    听见李凤梧此言,心中也有些愕然,“你竟然知道隗顺?”

    李凤梧笑了笑,“这样的义士,我只恨缘得见。”

    阴测测的人正是孤魂。

    本以为李凤梧今日来寇成府上,很可能是来对付自己,是以确定李凤梧只有一个人来后,又听到他提及自己,孤魂才忍可忍的出手。

    只不过长剑递到的时候,发现李凤梧淡定自若,似乎早就料到了一般。

    孤魂犹豫了下,才顿住了这一剑。

    此刻闻言,心中更是百感交集,良久,才神情复杂的道:“正是家父。”

    只是他的声音依然阴测测的。

    李凤梧叹道:“义士之后,当受我一拜!”

    说完,也不顾及是否会被剑刃所伤,弯腰行礼。

    孤魂冷冷的看着。

    寇成轻轻拍了拍孤魂的肩膀,没有说话,而是带着铁木真走向大堂,将时间留给他俩。

    算是看出来了,李凤梧就是为了孤魂来的。

 第四百一十八章 买命

    呛!

    长剑归鞘,孤魂冷冷的盯着李凤梧,“你胆子不小。”

    声音依然阴测测,但神情柔和了些。

    李凤梧轻轻哂笑,“你胆子不大。”

    “我依然可以杀你。”

    “我知道,但赵愭已死,没了我,你更杀不了王俊,报你那杀父之仇。”

    孤魂愕然,“你怎么知晓的?”

    这件事极其隐秘,当年父亲身死,就是被王俊找人偷偷刺杀的,整个天下知晓此事的除了自己和王俊,就只有庄文太子赵愭。

    但是赵愭已经死了。

    那么李凤梧是如何得知的?

    李凤梧淡淡的笑了笑,“你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我就是知道了,而且我还知道,赵愭其实一直可以帮你报仇的,但他一直没动手,而且基本上在他未登基之前,永远也不会,你可知道为何?”

    为岳飞收尸的隗顺怎么死的,历史并没有记载。

    也不可能记载得这么细致。

    李凤梧当然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先知来得知。

    但自己有渠道。

    所以李凤梧今日才敢一个人来到定远将军府……若是不明真相就跑来送死,李凤梧还没有那个觉悟。

    就是笃定了孤魂的弱点。

    也笃定了有寇成在,孤魂杀不了自己。

    孤魂脸有愤怒,“当然知道,他就是想将我牢牢掌控着。”

    李凤梧由衷的叹道:“因为你的剑很犀利。”

    孤魂傲然,“自然。”

    李凤梧点头道:“如果我说,我能有办法让你手刃仇敌,你如何报答于我?”

    孤魂漠然的看着李凤梧片刻,然后转身欲走。

    李凤梧就知道会这样,也不急,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兵部公事文,补充道:“安丰军一虞侯。”

    孤魂猛然僵住。

    李凤梧继续道:“若是愿意,你就去,假以时日,未尝调不到武冈军,只要身在武冈军,你总能寻着机会。”

    孤魂转身,“你为什么要帮我?”

    李凤梧笑眯眯的看着他,良久才道:“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义士死不瞑目——如果你非要我给一个理由,那好,我给你便是。”

    顿了一下,才一字一句的顿道:“若有北伐,你得死在疆场,死在某个人的身前。”

    这句话若是换成别人来说,只会觉得很莫名其妙。

    但孤魂懂,良久才道:“你以为未来的北伐,会是庆王殿下亲征?”让自己死在疆场,就是北伐时用命去保护庆王赵恺。

    李凤梧点头,“这是他赵家的江山,北伐当然得他赵家的子孙亲自去。”

    但是赵恺不能出任何事。

    自己必须现在开始就未雨绸缪,为赵恺将来的亲征布棋。

    孤魂看着李凤梧。

    想要看出李凤梧的端倪。

    然而李凤梧面表情。

    许久之后,孤魂才叹了口气,“狗|日的李凤梧!”

    就这么一张纸,却把自己的命买了。

    从他手中拿过那张兵部公事文,奈的道:“你就不怕,万一庆王成不了太子,你的心机岂非白费。”

    李凤梧摇头,“就算没有那一天,如果你能杀了王俊,也不枉我今日的心血。”

    这张兵部公事文可是耗费了心血才拿到。

    兵部那边,尚书汤硕,兵部侍郎王佐都和自己不亲近,好在还有个韩侂胄的哥哥韩侂锵,这个兵部侍郎还比较好说话。

    而且这种小事,让韩侂胄去办,也没人注意。

    不得不提一句。

    韩侂胄这货现在快要人格分裂了,一方面他和李凤娘的关系真的是不,完全是朋友。

    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的关系也极为要好。

    加上他父兄的叮嘱。

    所以如今的韩侂胄,变得极为矛盾。

    孤魂沉默了一阵,才道:“我明日就去安丰军。”

    李凤梧点点头,“如果,我是说万一你事败,被抓,你知道该怎么做的罢?”

    孤魂冷笑一声,“你怕我供出你来?”

    李凤梧也冷笑一声,“隗顺的儿子,做不出这种事来。”

    这是将军。

    孤魂当然懂,忽然笑了,说的话略带柔和,只是声音依然阴测测的:“果然,狗|日的李凤梧,没有什么是你算计不了的。”

    李凤梧有点尴尬,“说一次就够了,再说我可要翻脸了。”

    孤魂冷哼一声,“这句话我本来是打算等完成大仇之后,当面送给赵愭那个蠢货,可惜他的死的太早。”

    李凤梧语,“意思说我还要感激你了?”

    孤魂叹了口气,望向天空。

    良久,才道:“临去之前,送你一句。”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