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凤梧陷入沉思——不是思考当下,而是思考在赵惇杀了赵愭之后,如何利用昨夜的事情,为赵恺谋取太子的位置!

    这是个连环计——任何关节都马虎不得。

    至于李巨鹿去处理的事情。

    李凤梧并不担心。

    说的那么严重,其实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未雨绸缪,让李巨鹿不要掉以轻心而已。

    就算今后这件事自己露出了破绽,也完全可以弥补。

    反正那个人已经死对证。

    ……

    ……

    回到王府的赵惇柳子承两人,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

    只不过都默契的保持着沉默。

    等待着皇甫坦的归来。

    虽然从官家那个“也”字中摸出了一点意思,很可能是赵愭病了,但还需要皇甫坦从德寿宫那边得到的消息来佐证。

    赵惇去了一趟后院,也不知道干了什么。

    直到响午时分,皇甫坦才春风满面的回到恭王府。

    赵惇急声问道:“皇甫真人,情况若何?”

    皇甫坦哈哈一笑,“殿下,还记得当初立储时候我说过的话么?”

    赵惇仔细想了一番,“隐约记得。”

    当初皇甫坦就说过,太微恒大耀,恐有大难。

    天象中,紫薇代表天子,太微恒代表太子。

    事实真如皇甫坦说的一般,官家大病了一场,赵愭入主东宫。

    皇甫坦哈哈一笑,“紫薇和太微皆耀,必然相冲,命格硬的自然才能安然恙,官家居太子三十年,上皇盛年禅位,此命格乃九天之坚,所以论谁是太子,都不可能压过如今的官家,那就只有太子大难,贫道之言不谬也!”

    柳子承虽然不是很信玄学,但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确定是太子病了?”

    皇甫坦笑了笑,“确实如此,在德寿宫和上皇论道时,恰有宫女给上皇送来极品雪雁炖汤,吴太后说了句,此等补血滋气的圣品,愭儿现在正是需要的时候,也让宫女送去了东宫。”

    赵惇大喜,“如此,定是太子病了!”

    皇甫坦笑了笑,又摇头,“太子妃也病了,贫道听吴太后和上皇讨论过一二,关于太子妃的病情,似乎是受了风寒高烧不退。”

    柳子承心思电转,“这个时节哪有那么多风寒,想必这是张杓漫天过河之计,让太子妃病情来掩饰太子的病情。”

    赵惇点头,“那我们……”

    皇甫坦和柳子承对视一眼,“殿下,一切都看您了!”

    赵惇表情犹豫。

    恰好外面有宫女来报,“殿下,王妃着奴婢过来询问,午膳您想吃些什么,她想亲自为你做一桌饭菜。”

    赵惇愣了下。

    柳子承和皇甫坦面面相觑。

    王妃李凤娘亲自下厨?

    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都感觉有些不同寻常……赵惇苦笑着对两人说道:“些许事情,王妃也知晓了。”

    柳子承和皇甫坦只能苦笑。

    暗道,殿下还是有些太过宠溺王妃了,这种事情怎能让一个妇道人家掺和。

    哪里知道赵惇却苦笑着道:“既然王妃也是这个意思,那孤就博一把,就算失败了,不还有娘子的李家支撑么,做个咸淡郡王或者庶人日子也不会太苦。”

    皇甫坦和柳子承恍然大悟。

    王妃李凤娘哪里会下厨,根本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告诉恭王,不需要顾忌后路。

    李家就是他最后的后路。

    柳子承这才明白,为何早朝下来,赵惇会去一趟后院。

    感情是将事情告诉了李凤娘。

    而李凤娘此刻才下定断,显然也犹豫纠结了许久。

    不论怎样,有没有李凤娘的参与,只要赵惇愿意绝命一搏,对于皇甫坦、柳子承而言,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赵惇终究是个人物,有了王妃李凤娘的支持,下了定断后,心态立即坚毅起来。

    淡然道:“我们应该如何做?”

    柳子承想了想,“殿下身边不是有个影子么,是个不逊色于李巨鹿的高手,可以让他动手,当然,不能是血腥的刺杀。”

    皇甫坦也点头,“确实,血腥的刺杀太过显眼,我们需要一场潜移默化的谋杀。”

    三人互视一眼,都想到了一个词:药!

    赵愭既然病了,那肯定要吃药,最好的入手点,就是用药方面下手。

    赵惇脸色凝重,“用毒药似乎不行。”

    柳子承沉声道:“所以我们需要太子的病情加重,这样太医也会加重用药量,最后再让影子想法,让用药量达到太子身体不能承受的地步。”

    皇甫坦点头,“善。”

    赵惇苦恼了一阵,“可是不知道赵愭患的什么病,那些太医我们也法插手,如何让他病情加剧?”

    柳子承也想不到办法。

    最后皇甫坦反而笑了,“贫道有办法。”

    赵惇和柳子承急声问道:“仙长有何办法?”

    皇甫坦阴狠的道:“太子在夏末初秋病重,显然是火热所致,或者是火热催发的病情,那么只需要在他的汤药里加入一些火热属性的丹药,必然能成事。”

    丹药?

    赵惇看向柳子承,两人恍然大悟,“仙长有这种丹药?”

    道士都喜欢炼丹。

    可是印象中皇甫坦对炼丹一事并不擅长。

    皇甫坦得意至极,“贫道不善炼丹,但恰巧的紧,贫道的师父喜欢炼丹,且练出了不少,贫道也带了一些到临安,又恰巧的很,带来的丹药中,不少是火热之丹。”

 第三百七十九章 鸡飞狗跳的大宋

    柳子承大喜,“如此,大善,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丹药放到太子的汤药碗里。”

    这是个麻烦事。

    东宫护卫森严,一般人根本法渗透进去。

    然而赵惇却笑了,“孤有办法!”

    柳子承一愣之后,说出了一个人名:“影子?!”

    赵惇点头,“她肯定能做到。”

    柳子承和皇甫坦大喜过望,“如此,可尽快行事,拖不得。”

    赵惇也点头,“今夜就行动!”

    皇甫坦立即起身,“我回一趟府上,去将火金丸带来。”

    皇甫坦走后,柳子承沉思了一阵,“此事之后,影子不可留。”顿了一下,“那位皇甫——”

    赵惇挥手,“我有定夺。”

    如果真的成功了,不仅影子必须要除掉,皇甫坦如果不懂事,自己也得将他除掉,唯一不能动的,只有柳子承!

    柳子承松了口气,就怕恭王妇人之仁。

    又道:“殿下注意到没,今日皇城司曾觌和龙大渊的启奏中,谈及到李凤梧对昨夜行刺之事的证词,根本没提及到影子的一丝线索。”

    赵惇点头,“确实注意到了。”

    柳子承沉默半响,“我想,我大概猜出李凤梧的用意了。”

    “什么用意?”

    “他现在也应该明白,他的处境也不好过,所以就算殿下你让影子去刺伤了他,他大概也不会就此和殿下死磕,所以他才隐瞒了影子的所有线索。”

    “你的意思,我们有可能和他修复关系?”

    柳子承摇头,“这种可能应该不存在,但至少目前而言,我们和他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若是今日事成,殿下入主东宫之后,可以尝试一番,届时再看李凤梧的反应。”

    只要赵惇入主东宫,自己根本不用忌惮李凤梧会抢夺自己的风光。

    这件事成功,自己将能永葆富贵权势。

    赵惇点头,“如果真能这样,我倒愿意放下过去的恩怨情仇,好好和他修复关系。”

    毕竟也是大宋雏凤。

    ……

    ……

    李凤梧不清楚赵惇是否会动手。

    但自己现在应该配合赵惇。

    是时候吸引一下临安朝野的注意力了。

    这日,炮制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呈,不仅弹劾了皇城司曾觌、龙大渊,连禁军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也一并弹劾。

    弹劾三人渎职,竟然让天子脚下发生了刺杀士大夫的事情。

    除了这三人,连同临安知府赵荆也在弹劾之列。

    最后,更是言辞确凿而激烈的怒斥韩侂胄,指桑骂槐的说韩侂胄是奸细。

    不然刺客何以知道自己的行踪。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

    皇城司曾觌、龙大渊,禁军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那都是官家最为忠心的臣子,从太子时期就是官家的人。

    李凤梧连这三人也要弹劾,简直有点不可理喻的找死感觉。

    相比而言,赵荆被弹劾的影响力就弱了许多。

    而随着李凤梧这一封奏呈上去,不知道为何,西府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蒋芾,太尉、礼部尚书魏杞竟然也上了奏呈同时弹劾这三人。

    这两人和李凤梧关系较好,在朝野意料之中。

    比如之后的谏议大夫赵云兆、国子司业赵云宸,谏议大夫何祥秋……

    当然,还少不了一人。

    御史大夫赵作仁。

    也不知道为何,赵作仁似乎和赵珲很不对付,他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

    随着这些弹劾的折子进入垂拱殿,临安倏然热闹了起来。

    恭王府上,赵惇和柳子承一番和议。

    都觉得李凤梧的弹劾虽然没有道理,但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弹劾龙大渊、曾觌和赵珲身上,如此才能立于自己这边办事,柳子承甚至隐隐觉得,这会不会是李凤梧故意在给自己和恭王创造机会。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乎,在恭王授意下,那些原本被太子排挤的恭王势力,在临安有地位有身份的朝臣们,纷纷上奏弹劾龙大渊、曾觌、赵珲。

    当然,赵荆也得弹劾。

    青云街上的参知政事张杓府上,发现这种情况后的张杓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总感觉李凤梧有点没事找事的意思。

    不过这对太子而言确实是好事。

    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弹劾官家亲信上面,对东宫有人病重一事上失去了不少的关注,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等太子痊愈,一切都水落石出。

    想明白这一点,张杓也炮制了一封奏呈附议李凤梧的弹劾。

    张杓是太子首席谋臣,这是如今临安人不知的事情,张杓一动,这一两年被太子拉拢的人当然也闻风而动。

    一时间之间,满朝尽是弹劾龙大渊、曾觌和赵珲的折子。

    到最后,席卷了东西府、六部、九寺三监,论主战主和,许多一直保持中立从未参与争储的人,也开始上奏弹劾这三人。

    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保持着沉默。

    大宋左相汤思退。

    论朝堂斗得多么厉害,汤思退始终不动声色。

    绝不参与到这件事里去。

    他能稳坐大宋左相之位,并非没有道理——参与进去,这件事不论输谁败,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而且得罪的人很可能是官家。

    汤思退太明白自己在朝堂中的位置了——制衡主战派。

    至于李凤梧这个官家重新的臣子,自己可以收拾他,但他主动和官家作对,那自己得看官家的意思——毕竟这一次,李凤梧确实是受害者。

    临安风云起,地方也没闲着。

    建康府、绍兴府、襄阳、静江府、江陵府……

    各地的折子如雪片一般飞到了临安。

    虽然这些地方官吏很多并没有站队参与争储,但此事涉及到士大夫的安全,这些当官的读书人感同身受,当热有必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我们读书人给你赵室卖命治理江山,那你得保护好我们的安全啊。

    现在皇城根下发生刺杀士大夫的事情,你让我们这些远离京畿的文臣怎么办,不也要提心吊胆,没准什么时候就被刁民杀了。

    官家你总得给个态度吧。

    一时之间,大宋闹得鸡飞狗跳。

 第三百八十章 弹劾之人尽语

    有道是众怒难犯。

    又在与文人共治天下的大宋。

    面对大宋臣子们如此激烈的反应,赵昚也懵逼了一两天。

    什么个状况?

    怎么一时之间,大宋的读书人都联合起来了,要弹劾龙大渊、曾觌和赵珲。

    就因为李凤梧那封弹劾的折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来的事情。

    这个李凤梧在想什么。

    他是要搞事情啊!

    最郁闷的当属要被弹劾的三人。

    尤以曾觌为甚。

    狗|日的李凤梧,你特么是眼睛瞎了还是失心疯了,竟然弹劾我?

    你出事了,老子第一时间通知临安府去保护你,又第一时间带了皇城司精锐到现场,更是竭尽全力的缉查真凶,你倒好,反过来就弹劾老子?

    这是你李凤梧自己树的仇家太多,感情怪我咯?

    我尽心尽力的办事,反而要被你弹劾!

    这也就罢了,毕竟你是受害人,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谁叫你也是官家跟前的大红人。

    但尼玛弹劾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

    搞得现在,整个大宋都来弹劾老子,这是几个意思?

    真想让我罢官?

    也太狠了罢……

    于是这位正在彻查真相的皇城司大佬,黑嘴马脸的让手下人消极怠工。

    你李凤梧这样待我。

    我还查个屁啊……

    让真凶小逍遥法外去,最好是再来刺杀你这个狗|日的李凤梧那就最好了,这一次可千万别失手,杀死了李凤梧才叫大快人心。

    曾觌比郁闷,龙大渊也好不到哪里去。

    遭受了个池鱼之殃。

    知道情况后懵逼了半个时辰,很快醒悟过来,先上了个告罪的折子,说微臣戍守皇城,重心在赵室皇族安危上,城内发生如此事件,臣虽然难辞其咎,但也可奈何云云,又道曾觌兢兢业业,但李少监树敌过多,致仕皇城司疲于奔命……

    这封折子上完之后,龙大渊气不过,跑到曾觌那。

    两人一合计。

    还查你妹啊……干脆只留了几个人,其他人都召回来得了。

    真凶爱干嘛干嘛去。

    反正老子不伺候李凤梧这个大爷了。

    比起这两人,赵荆还算有自知之明,自己负责临安府,出了这种事本来就难辞其咎,因此很是爽快的上折子请责。

    估计要被另调他职了。

    但最郁闷的,还不是龙大渊和曾觌,而是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

    自己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啊。

    负责禁军负责拱卫京畿和保护大内皇城的安全。

    哪里顾得上你李凤梧这个招蜂引蝶到处惹祸的士大夫,你倒是好,自己遭殃了,却把怒火发泄到我等身上来。

    感情你想让我用禁军拱卫你的梧桐公社?

    或者你走哪里我都派点人跟着保护你?

    你去西湖狎妓我也得派人保护你?

    得!

    你既然这么想,老子就成全你!

    赵珲根本没上折子请罪,反而派出了一标禁军,把梧桐公社保护了个水泄不通……你不是说渎职么,我就认真一下,看你李凤梧难受不。

    你特么就是玩女人,老子也派人盯着你。

    若是官家问责起来,老子就说亡羊补牢。

    大不了被官家再贬一次。

    反正也是要被贬的,这一次被弹劾,老政敌赵作仁可没闲着,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说自己的负责的禁军没有治理好临安的治安。

    想到这赵珲就蛋疼。

    有本事你来啊,临安数十万人口,谁特么能彻底治理好?

    这一连串的事情后,赵昚终于反映过来。

    对此只能可奈何。

    这是一股文人狂潮,自己总不可能敲打所有臣子吧。

    只能选择安抚。

    不过知悉了赵珲的反应手段后,赵昚还是笑了笑,就该这么治一下李凤梧,是以默许了赵珲的举动,打算让李凤梧吃足了苦头,再撤走梧桐公社外面的禁军。

    但是真真正正最郁闷的,还属韩侂胄。

    他怎么都没想到,李凤梧竟然会说自己是奸细,说自己将他的行踪泄露给刺客的。

    对于这一点,韩侂胄心里那个委屈啊。

    不过也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貌似自己当日确实对侄儿媳妇李凤娘说过,晚上要一起去夜游西湖。

    难道那个刺客真是侄儿媳妇派去的?

    是以想到这一点后,韩侂胄坐不住了,兴冲冲的跑到恭王府,见到李凤娘就大声问道:“是不是你干的?”

    李凤娘一脸茫然,“我干了什么?”

    “你派人去刺杀的李凤梧?当日我和他夜游西湖,我只告诉了你一人,刺客怎的就知道了消息,还乔装成夏大家的丫鬟在岸边等着我们!”

    韩侂胄不得不作此想,因为这太巧合了。

    李凤娘沉默了一阵,“不是我。”

    确实是从韩侂胄这里知道李凤梧的行踪,但影子不是自己派去的,是殿下。

    所以李凤娘丝毫没有撒谎骗韩侂胄的内疚感。

    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作为。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女人,会对撒谎有内疚感?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啊。

    李凤娘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漂亮女人,骗起人来那真是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是骗她自己的老公赵惇,李凤娘也不会有丝毫内疚。

    韩侂胄有些不信,“真的?”

    李凤娘哂笑一声,“难道要我发誓?信不信由你!”

    韩侂胄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真担心是你做的。”

    李凤娘笑了笑,“你呀,也不看看现在的局势,殿下会对付李凤梧么?现在殿下的大敌的东宫里那位,哪有心思去对付李凤梧。”

    韩侂胄一想也是这个理,长出了口气,“那就好,我得去一趟梧桐公社,李小鸟那家伙竟然说我是奸细,说我透露了他的行踪,我又没干过这事,得去找他要一个说法!”

    李凤娘点点头,“去吧去吧,最好是揍他一顿,他自己疏忽被人刺杀,却要诬陷到你头上,着实可恶的紧!”

    韩侂胄走了几步,忽然回头,“我怎么感觉你幸灾乐祸的紧?”

    李凤娘妩媚的笑,“你说呢?”

    李凤梧死了才好!

    韩侂胄语,愣愣的冒出了一句,“你和他肯定有事……别玩火啊!”

    李凤娘不耐的挥手,“滚!”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病危!

    韩侂胄若有所思的离开,自己只要一说起她和李凤梧有事,侄儿媳妇每次都在回避,难不成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怀着心思来到梧桐公社,看着林立的禁军,韩侂胄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笑了。

    叫你嘚瑟。

    连赵珲也要弹劾,现在不好受了吧。

    李凤梧确实不好受。

    自己真没料到,赵珲的反应竟然这么强烈,美其名曰保护自己,实际上变相的把自己监视了不说,还相当于幽禁……

    现在说话做事,都得小心谨慎的很。

    谁知道那一标禁军里有没有赵惇、赵愭或者是汤思退的人。

    韩侂胄一出现在听雪院,正斜躺在院子里桂花树下纳凉的李凤梧苦笑道:“我就知道你会来,要怎么对我?”

    一旁的耶律弥勒早就听从自己的准备,很是不爽的拿出一根藤条。

    李凤梧道:“你要是下得了手,随便你抽,我李凤梧皱一下眉头就不是男人。”

    韩侂胄确实盛怒而来。

    可见到这般架势,只能语的摇头,在一旁坐下,“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何非得说我是奸细,我怎么可能将你的行踪头颅给刺客,你这是给我韩家找麻烦啊。”

    虽然李凤梧弹劾了赵珲、龙大渊和曾觌。

    这三人现在也确实反弹,消极查案。

    但还有个临安府赵荆啊,还有刑部的六扇门啊……

    临安府总捕头,六扇门总部头,这一两天有事没事就往韩府跑,府外更是一夜之间多处了五六个眼线,就好像刺客就来自韩府一般。

    李凤梧笑了笑,“委屈你了,不过放心,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这样做,不过是麻痹敌人,方便徐眉娇暗地里缉查。”

    事实上徐眉娇在做样子。

    李凤梧根本就没想过去查刺客的事情。

    影子的出手自己知道。

    用军弩射伤自己的人——自己不知道,但李巨鹿知道。

    而且这人已经从人间消失。

    韩侂胄终究是未来的相公,并不笨,这一两日也想通了很多事情。

    此刻忽然很认真的道:“李小鸟,我是不是你朋友?”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是。”

    “真心?”

    “真心!”

    “那好,你告诉我,刺客的事情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早就知道有人会来杀你,否则那么巧,李巨鹿不在你身边,然后夜游秦淮,咱们又那么晚还要回去,依你往日的作风,当夜应该是要留宿夏大家的花船。”

    韩侂胄直盯盯的看着李凤梧。

    李凤梧苦笑,“我确实得到线报有人要刺杀我,只是没想到刺客如此厉害,而且还有两拨。”

    韩侂胄不屑的笑了一声,“那你也知道是谁想杀你了?”

    李凤梧摇头。

    韩侂胄不解,“什么意思?”

    “他们根本就没想杀我,难道你没看出来吗?”

    韩侂胄沉默了一阵,“看出来了,第一个杀手机会最好,完全可以直接将你刺死。”

    李凤梧笑了笑,“所以这是个烂摊子,你千万不要掺和进来,六扇门和临安府那边,你应付过去就是,反正最终也不会动你,况且你本来就是清白的。”

    六扇门和临安府再牛,也不敢真把吴太后的侄儿给办了。

    南宋又没有开封包拯。

    韩侂胄恍然大悟,忽然顾左右而言其他,“李小鸟,如果你真拿我当朋友,那我还想问一件事,你千万不要忽悠我。”

    “说吧。”

    “你和我侄儿媳妇之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是有点误会,当初她初入临安,她的人撞伤了朱唤儿——”

    “我是说这件事之外。”

    “没了。”

    果断的否认。

    开玩笑啊,这种事别说韩侂胄这位未来相公,就是魏廷晖张观,自己也不可能坦言相告。

    韩侂胄当然不相信。

    不过李凤梧不承认也没法,长呼吸了一口气,认真的说道:“我不管你们之间有没有事,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啊李小鸟,千万别引火自焚。”

    李凤梧点头,“谢忠言。”

    韩侂胄哼哼了两声,忽然别过头,嬉皮笑脸的道:“玉儿姐姐,要不跳一曲吧,好些日子没欣赏你动人的舞姿了。”

    耶律弥勒捂嘴俏笑,“天太热呢。”

    “热点好热点好,湿了更好看。”

    耶律弥勒顿时羞了个臊。

    李凤梧咳嗽一声,“得寸进尺了是吧,巨鹿?”

    李巨鹿嘿嘿哂笑,上前就要动手。

    韩侂胄告饶,缓和了气氛后,云淡风轻的道:“接下里你的日子不好过了,一下子得罪了官家身边三位宠臣。”

    李凤梧点头,“我的日子一直不好过。”

    从出仕就没过上好日子。

    “那你打算这么办?”

    “怎么办?”李凤梧看了一眼朱唤儿,笑眯眯的道:“当然是养好伤后回建康,办了及冠礼,之后和浅墨、淑臻成亲,然后给我家唤儿一个名分,做我的盛世小官人,岂非很快意的人生。”

    韩侂胄语,“恭王会答应么,太子会答应么?”

    李凤梧哈哈一笑,自信比,“由得了他们?”

    旋即豪气万端,“我命由我不由天!”

    韩侂胄口瞪目呆。

    李小鸟疯了,他哪来的自信。

    ……

    ……

    关于赵珲、龙大渊、曾觌、赵荆四人的弹劾,在临安掀起了一股浪潮。

    最后官家奈,只好以渎职之责责罚了四人。

    龙大渊和曾觌各自罚铜百斤。

    赵珲罚铜百斤。

    赵荆今春治理西湖有功,功过相抵。

    看似罚了,其实不痛不痒。

    不过是彼此给个台阶下而已——所以说高层建筑都这样。

    犯了什么,只要不涉及到官家和皇室利益,也就象征性的惩罚一下得了。

    如果换成皇室遇刺,你看看会怎么处罚。

    估计这四人都得贬职,甚至罢官。

    反正论怎样,处罚了这四人之后,弹劾数罪的声音小了,李凤梧也懂得进退,没有再在这件事上纠缠。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东宫的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太子病危!

    张杓再也瞒不过去,东宫也没有再封锁消息。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东宫里的太子病危。

    弹劾的四人,在朝堂影响重大,但再重大怎么比得上大宋的储君?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之殇1

    太子病危。

    这是论如何也瞒不下去的事情。

    谁都负担不起这个责任。

    况且官家和上皇知晓太子病危后,心急如焚,也没心思隐瞒储君的病情,两位官家,一位太后一位皇后,兴师动众到东宫看望太子。

    李凤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傍晚时分。

    正坐在院子里听朱唤儿给自己读书听。

    耶律弥勒在一旁温柔的剥着金桔,送到自己手脚不方便的官人嘴里。

    初秋,已生秋意。

    李凤梧却觉得胸口一阵炽热,恨不得站起来仰天长啸,老子的计划终于成功了!

    太子当然不是普通的病危。

    他的病危,很可能是赵惇的手笔。

    有柳子承这个毫亲情的冷血谋臣,赵惇弑兄也不奇怪了。

    况且如果没有自己出现在临安,也许就没有柳子承出现在赵惇身边,然而历史的真相恐怕还是赵惇毒杀了赵愭。

    为了皇位,弑兄算得了什么?

    只要你做得漂亮。

    历史永远只会记住成功的人。

    让史官篡改历史记录,大部分天子不会做,但这样做的例子却也不少。

    唐太宗李世民是明君吧?

    这货篡改隋朝的历史,可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活脱脱的一个明君。

    然而在唐朝的史书中,杨广却是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导致隋朝灭亡的暴君。

    所以说,历史记住的,都是那些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人。

    而不是那些黯然落幕的失败者。

    成王败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