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道:“恐怕到时候就不止你一个人去争了,赵愭和赵惇都会想办法去争,所以才说你这小老婆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赵恺顿时苦逼了,“那我休了她?”

    “你是找死啊!”

    官家至孝,看重亲情,刚娶了的新老婆,转眼就休了,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赵恺奈,“那怎么办?”

    李凤梧叹道:“只能看情况了,不过也别灰心,还是有机会的,反正从现在开始,你要多在官家面前表现一下,要主动提起和亲这种事情。”

    顿了一下,“我估计要不了几日,这段风波过去后,张杓和柳子承都会反应过来,所以你要尽快,最好是今晚就写奏呈,明日就送递官家御书桌。”

    “这是为何?”

    “说明你最关心家国大事,为大宋的千秋大业作想,你说到时候西辽那边提出和亲,官家是不是第一个就想起你来了?”

    叹了口气,“抢老婆也是学问啊。”

    东方秦川实在忍不住了,“这确实,论抢老婆的才华,大宋谁能比拟咱们的李探花。”

    李凤梧嘿嘿的笑。

    赵恺也明白了过来,东府秦川这是揶揄李凤梧。

    这货当初在建康,就从自己两个兄弟手里虎口拔牙抢走了大金第一美女耶律弥勒,后来才又得知,那个朱唤儿竟然也是从安丰军统制宗平手里抢过来的。

    抢老婆,这货还真是没人可敌。

    “那你觉得西辽那边谁会和亲到大宋来?”虽然要抢,好歹也得抢个美女啊,若是丑女,赵恺还真会考虑一下放弃。

    李凤梧思忖了一下,“不太清楚,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这女人做事有点让人难以捉摸。”

    自己确实不知道。

    只是心里隐隐有个期待,千万别是耶律杞颜就好。

    又聊了些临安政事。

    李凤梧才知晓,在自己从建康出发到临安这段时间,太常少卿徐渭顶了柳相正的缺,升任了太常卿,帝师史浩也终于再度出仕。

    以一军节度使的阶官,出任地方担任长官。

    张杓的刑部侍郎位置的空缺,也没有从刑部提人,而是将尹樯推到了这个位置。

    这显然是汤思退的手笔。

    其后就是胡铨出任四川宣抚使后,兵部侍郎这个缺,依然没有重用兵部的人,而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人选:韩侂锵!

    一个地方知府,调入朝堂中枢部门,直接担任兵部侍郎,这简直有点破格的宠溺了。

    不过朝堂上并没有什么争议。

    韩侂锵的父亲是韩诚,一军节度使,韩侂锵的姑母是当今吴太后。

    没人傻到要去和韩诚过不去。

    而且这还很可能是吴太后的意思……官家至孝,和韩侂锵过不去就是和吴太后过不去,和吴太后过不去那就是和官家过不去啊。

    而且韩侂锵本身的阶官就是从四品的太中大夫。

    从四品的阶官担任正四品上的职官,并不妥,李凤梧不就是从六品的奉直郎担任从五品的秘书少监么。

    这种状况在大宋并不鲜见。

    当然,也有史浩这种,本身还挂着二三品阶官的人,却担了一个一军节度使的名誉职官,真正的官职却是一府知府的。

    所以说,古往今来,大宋的官场等级是最复杂的。

    由阶官和职官组成。

    这便很有可能导致这种状况:就是一个州的知州,都可能是朝堂上的二三品大员,甚至也可能是一军节度使!

    知晓韩侂锵担任了兵部侍郎,李凤梧隐隐感觉到,韩侂胄这二货又要到自己这来蹦跶了。

    还有个人事变动,李凤梧注意了一下,汤思退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汤思退本来就是正一品的太傅。

    却又加封了一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这显耀在朝堂也是没谁了,可以说是真正的天子之下第一人。

    这是官家的一个信号。

    和大理那边搞定了滇马贸易,和西辽那边搞定蒙古战马的购买,官家的意思,这一两年不准备用兵,而是励精图治加强国力。

    所以拔高汤思退,用以制衡西府。

    这是在隐晦的提点枢密院众人,别再想着和主和派斗争,踏踏实实的管理好西府三衙,整顿大宋军队,等待着官家的下次北伐。

    这是乾淳盛世的第一道光。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宋三冗破局

    李凤梧回到临安,并没有激荡起大风大浪。

    如今的临安,经过这31一次风波,再笨的人也看了出来,官家对待三个皇子的态度。

    依然是赵愭大于赵惇,赵惇大于赵恺。

    但有心人却又品出了相反的一点意思。

    庆王赵恺大于恭王赵惇和邓王赵愭。

    官家处罚邓王,是去了少保一职,但依然还是封王。

    而对于庆王赵恺,则是降到郡王。

    这会不会是官家故意保护庆王,让他暂时远离争储的风波?

    不管怎么说,帝心难测。

    宋金战事,今春的大旱也已度过,接下来的事情,若是在北宋朝,重点自然是黄河水患,不过这对当今南宋而言,黄河已是故土。

    所以接下来,便是在官家带领下,励精图治发展经济,肃整军队。

    盛世的繁华,一点一点的在大宋展露出糜烂的风华。

    然而在朝堂之上,争储的事情现在没有契机,没有人提,但并不代表大家都相安事,等着官家心情好了来立储。

    这段和平时期,反而是惨烈争储的开端。

    李凤梧知道,庆王赵恺现在被降为了庆郡王,赵愭和赵惇的目光都从他身上离开,这段时间,将去赵愭和赵惇的厮杀。

    自己可以趁这个功夫发展一下。

    怎么发展?

    当然是讨好官家。

    又如何讨好官家?

    放眼今时的大宋局势,外患暂,自然是除内忧。

    南宋的内忧,和北宋一样,冗官,冗兵,冗费。

    三冗便是大宋的内忧。

    或者说,三冗不止是内忧,而是大宋这个巨人肚子里病变的一个癌细胞,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癌细胞就会不断吞噬大宋的血肉,直到这个巨人倒在蒙古的铁蹄下。

    但是如何根除三冗的积弊?

    李凤梧暂时想不到。

    别说自己想不到,后世那么多历史学家,都能把三冗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要说解决之道,却都只能纸上谈兵。

    因为千古圣贤王安石已经做过一次变法。

    失败了。

    连王安石都失败,一般人谁还敢自恃想出来的办法能解决这个积弊?

    三冗一起根治极难,但李凤梧却知道一件事:南宋是有一点可能机会的。

    冗官,冗兵,冗费。

    第一冗官,南宋失去了半壁江山,如果恢复江山,则需要大量的官员,这样可以暂时解决冗官的局面,当然,这只是治标。

    要治本的话,则需要在恢复江山的同时,改变现有的官制。

    彻底根除冗官的根源。

    冗兵,恢复江山自然要打仗,打仗之前,可以重建军备,打完仗之后,可以借整肃军队的名义,再一次清理军备,再加上官制的改变,也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根治冗官和冗兵,都需要一个契机:恢复半壁江山。

    而要恢复半壁江山,打仗是必须的,打仗又得用钱,偏生大宋还有个积弊冗费。

    所以赵昚需要一个盛世。

    有了盛世,再有了北进的武将,这些积弊都有可能一步接一步的解决。

    李凤梧不敢想象。

    如果经济繁荣昌盛,能占到世界经济百分之七十五的南宋,如果解决了三冗,会强大到何等地步,只怕那时候的大宋王朝,可以正面硬抗蒙古铁骑了罢!

    这些事情李凤梧清楚,却并不知道赵昚是否也清楚。

    所以在找一个机会,能和赵昚好好聊一下。

    不求说服赵昚,至少也要赵昚思忖一下有没有可能。

    因为就算恢复了半壁江山,要更改太祖留下来的官制,也是困难重重。

    大宋虽然三冗,但这是加强中央集权制衍生出来的,更改官制,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会削弱。

    届时可能又会出现晚唐潘镇割据的困境。

    这些事情太过长远,现在盛世才刚启幕,自己要做的是,先努力提升自己,在争储中谋一个平安的下半生。

    如此,才有机会去面对以上的问题。

    所以这几日,李凤梧不仅忙着准备去徐渭府上提亲的事情,也在忙碌着看书。

    在自己请假之前,赵昚曾说,可以参加馆试。

    参加馆试之后就是入阁。

    这样的话,自己在朝堂上的分量,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在赵恺心中的分量才会更重,这个历史的舞台,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否则一个区区秘书少监,能影响得了朝堂大势?

    不见自己折腾到这个地步,汤思退也没正眼瞧过自己一次?

    所以这一次的馆试,绝不容有失。

    实际上大家都清楚,馆试这东西,别说和制科考试,就是科举都比馆试来得严格,大凡馆试,基本上都是走过场了。

    去徐渭府上给李巨鹿提亲的事情摆上了日程。

    本来李凤梧还想几日,毕竟徐渭刚升了太常卿,现在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去提亲,很可能导致他为了标榜清白而拒绝。

    不过没办法,李老三这二货兴许是这几年在建康享福享惯了,来到临安后竟然水土不服。

    吃了不少中药或者偏方都没效果。

    于是只好提前去提亲。

    等提亲结束,就把李老三送回建康。

    去从四品的太常卿府上提亲,仅李老三建康富贾的身份,档次肯定不够,门不当户不对啊,所以就必须李凤梧也陪在一侧。

    李家虽然只是建康富贾,但有一个天子近臣,从五品的秘书少监啊。

    未来不可限量。

    李家之子李巨鹿,娶你一个从四品的太常卿的侄女,也不算埋汰了。

    是以这一日,李凤梧、李老三还有李巨鹿三人皆着盛服,又由杜仲卿亲自带着一大堆的礼金,前往青云街的徐府。

    从众安桥去青云街徐府,要途经张杓的张府。

    倒也是巧了。

    张杓恰好外出办事回来,撞见李凤梧一行人,大家都显得有点尴尬。

    若是李凤梧一个人还好,偏生有李老三。

    张约素是张杓的堂姐,按说,李老三应该是张杓的堂姐夫,可这一两年,张杓和李凤梧极其不对付,这个亲戚见面就很有点尴尬。

    不过张杓毕竟是天之骄子,仕途多年了,很快收敛了心思,对李老三行礼道:“堂姐夫来临安了?”

    李老三看了看面表情的儿子,只好回礼,“来了几日,有些小事太过繁忙,就没来打扰了,等这几日忙完事情,定然来拜访打扰。”

    不卑不亢。

    虽然你是刑部尚书,但我毕竟是姐夫,算是长辈。

    况且我家大郎也不会逊色于你。

    张杓很是有大家风范的笑笑,“张府随时静候堂姐夫的大驾光临。”

    于是说点面子话,大家别过。

    等走了一段路后,李老三悄悄问儿子,“大郎,我看这个张杓还是很懂礼数,按说应该不至于和你过不去啊?”

    李凤梧笑了笑,“能做到刑部尚书,怎会不懂礼数,我和他是政见不同,关亲疏。”

    “那为夫还要不要去登门拜会他?”

    “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影响。”

    李老三哦了一声,“那就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毕竟是刑部尚书啊,怕是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这话就有点酸溜溜的了。

    李凤梧哪里不知晓李老三的心思,笑道:“来日方才,你急什么,谁敢说你儿子就不如他了?”

    李老三小鸡啄米的点头,“是是是,我家大郎肯定比他强一百倍。”

 第二百六十九章 谁在忽悠谁?

    李凤梧走上青云街为李巨鹿去提亲的时候,恭王府上,迎来了一位分量?33??重的小客人。

    韩侂胄。

    和赵惇打了招呼,韩侂胄直接去找李凤娘了。

    赵惇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的背影。

    按说,李凤娘是恭王嫡妃,一般情况下是要和男宾保持距离的。

    但韩侂胄一者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一者这货身份特殊,姑妈是吴太后,赵惇便由得他亲近李凤娘。

    不见现在韩侂胄经常往恭王府跑,今儿个早朝后,升任兵部侍郎的韩侂锵还专门找到自己说了会话么。

    只要有这层关系,迟早能将韩侂锵变成自己的人。

    所以,由得他去折腾。

    反正给这货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勾搭自己娘子,况且,娘子是那么容易被男人勾搭的?就是自己,若是没有娘子的同意,那也只能睡地板的命。

    用强?

    想都别想了。

    只是赵惇心中还有一点疑惑。

    娘子去了趟荆湖南路,给自己那老丈人李道贺寿,回来时候又不知道为何,说是从未去见过秦淮,绕过建康游了几日。

    也不知道在建康发生了什么,回到临安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让自己整死李凤梧。

    那段时间李凤梧也在建康。

    难道又和他起冲突了?

    赵昚百思不得其解,而且有点头疼。

    赵恺现在虽然降为庆郡王,但李凤梧却不只是赵恺的谋臣这么简单,他还是父皇的宠臣,要想整倒这个人,谈何容易?

    要整死当然得先整倒。

    别看他只是个从五品的秘书少监,其分量不比韩侂锵的兵部侍郎差。

    娘子给自己出了好大一个难题。

    如果自己入主东宫,这就好解决了,可惜现在立储遥遥期。

    缺少一个提起立储的契机啊。

    而且就算提起立储,等确定下来,过程少不得也要个一年半载,这期间自己必须小心翼翼,哪还有心思去整李凤梧。

    所以这段时间,还真的只能任由李凤梧逍遥。

    毕竟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赵恺,而是依然同为王爷的赵愭。

    想到这一声叹息。

    得了,为了安抚娘子,今后多让她出去野一下。

    反正让她整日呆在王府也是不现实的。

    韩侂胄来到王府后院,搭眼就看见侄儿媳妇坐在一颗花树下,旁边的丫鬟轻轻的扇着风,桌子上的糕点动都没动。

    侄儿媳妇则是怔怔的在发呆。

    韩侂胄毫不见外的过去,一屁股坐到李凤娘面前,拿起一块糕点,嘟囔道:“在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神?”

    李凤娘猛然醒悟,看了一眼韩侂胄,旋即扭头看向他处,“没想什么。”

    韩拖车诧异了一阵。

    没想什么你脸红个什么劲儿,思春么!

    话说,你是人妻啊,赵惇又龙精虎壮的,怎么还会思春,真是毫道理。

    李凤娘当然不会告诉韩侂胄,自己想的事情是那夜秦淮河上画舫上,如果李凤梧推门进来,会不会也和赵惇一般,在箨龙裹尸下,立马投降。

    等脸庞不热了,这才回头看着韩侂胄,“有什么事?”

    韩侂胄将嘴里的糕点吞了下去,认真的说道:“是真有事,我今天来,是受到长兄告诫,为你潜伏在李小鸟身边当细作的事情可能要黄了。”

    李凤娘讶然,“你长兄反对?”

    韩侂胄犹豫了下,看了一眼扇风的丫鬟。

    李凤娘挥挥手,“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下去吧。”

    等丫鬟退下后,韩侂胄才压低声音,“其实我长兄比较看好庆王。”

    李凤娘纠正道:“庆郡王。”

    韩侂胄摇头,“都一样,反正也是皇子,王和郡王有多大差别?”

    李凤娘沉默了。

    片刻后问道:“你的意思,今后要彻底成为李凤梧的小跟班?”

    韩侂胄有些不好意思,“别说的这么难听,那叫朋友。”

    李凤娘不屑的哂笑,“他拿你当朋友了?我怎么记得,他只拿你当枪使了……”

    韩侂胄辜的很,“还不是听你的话,才上了他的当。”

    李凤娘挥挥手,“我不想听到这些。”

    “那你想听什么。”

    李凤娘看着韩侂胄,许久,才认真的道:“咱们是朋友吧?”

    韩侂胄犹豫了下,“我又不是你的小情人,也没机会拍你的屁股,当然只能是朋友,不对,我是你长辈,侄儿媳妇。”

    李凤娘嗔怒的白了韩侂胄一眼,“殿下要争储,仅有我父兄支持是不够的,还是要有更多的力量,你父亲是一军节度使,你长兄现在是兵部侍郎,你姑妈吴太后现在的立场很含糊,所以,我希望你能为我想一下。”

    顿了一下,“若是殿下争储失败,你忍心看着我凄凉度过下半生?”

    韩侂胄很是纠结犹豫。

    低头沉思了许久,才抬头道:“反正我是站在你这边的,可以尽量为殿下在我长兄和父亲那说一二,尽力而为。”

    “是要全力而为。”

    “行行,都听你的。”

    李凤娘笑了笑,“好久我给你介绍个大家闺秀,你这年纪也该有一房未婚妻了。”

    韩侂胄摆手,“别坑我,我还年轻,再好的大家闺秀也没有侄儿媳妇这么倾国倾城的魅力,我还是等待下一个侄儿媳妇这种天人之姿的美女出现的好。”

    李凤娘眼里顿时蒙上了一层委屈,抚摩中自己的脸颊,“我真的美吗?”

    若是自己真的美如天仙,李凤梧他怎么能那样侮辱自己。

    韩侂胄怪叫一声,“你要是不美,这大宋天下,其他女子都是草了。”

    李凤娘笑了。

    韩侂胄忽然认真的道:“我还有个事得说一下,我既然答应了你为殿下在父兄那边说话,如果万一殿下成功了,我希望你能承诺我一件事。”

    李凤娘略有不解,“什么事?”

    “说服殿下,不要为难李小鸟。”韩侂胄的神情很是认真。

    李凤娘诧异了许久,才情绪复杂的点头,“我答应你。”

    殿下不为难李凤梧,但那时候自己若是皇后,要借赵惇的手收拾李凤梧,那就不是殿下收拾李凤梧,而是自己了。

    所以并不算违背和韩侂胄的约定。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撒谎,可惜韩侂胄还年轻,没有看到李凤娘眸子里那一闪而逝的冷厉和怨恨。

 第二百七十章 坐不住的太常卿

    作为一个女人。

    作为一个漂亮女人。

    作为一个倾国倾城自恃甚高的女人。

    李凤娘永远忘不了李凤梧在画舫上给自己的耻辱。

    这就是标准的女神心理。

    我可以不给你,但我给了你,你就必须要,你若不要,那就是对我人格、尊严和对我魅力的侮辱。

    当然,李凤娘心中的侮辱,远比这更严重。

    谁叫她是大宋皇子的嫡妃。

    谈了正事,韩侂胄笑嘻嘻的道:“话说回来,侄儿媳妇,怎么感觉你从建康回来后,安静了一些,没有以前那么暴躁了?”

    李凤娘柳眉倒竖,“我以前很暴躁?嗯?”

    浓重的鼻音……

    韩侂胄吓了一跳,通常这个时候,就是侄儿媳妇发怒的时候,赶紧道:“我就随意一说,对了,给你说个消息,可能你也知道了,李小鸟一家人去徐渭府上提亲了,我来的路上撞见的。”

    “早就知道了,好像是为那个黑炭头去提亲徐眉娇。”

    “毕竟也是太常卿,经常接触官家的近臣,你们就没想过争取一下?”

    李凤娘瞥了一眼韩侂胄,“也不是不可以,我现在就可以找殿希В∷怠 !

    韩侂胄立即苦瓜脸,“不说这了,有没有心思去溜达一圈,最近那些瓦子里的说书先生,说的《画皮》可好听了,比你府上的说书先生说那些腻歪故事有一丝多了。”

    李凤娘嗯了声,“也好,在王府确实有点闷,你且稍待,我换身衣服,再去和殿下招呼一声。”

    娘子要出游,赵惇还是有点担心的。

    不过听李凤娘大概说了之前和韩侂胄关于其父兄的事情,赵惇便知晓了自己这位娘子的心意,很是感动。

    家有贤妻啊。

    至于李凤娘答应韩侂胄的事情,赵惇当然嗤之以鼻。

    自己登基了,还会在意这点事,就算处理了李凤梧,韩侂胄还敢谋逆不成?

    不过倒是越发觉得,让娘子李凤娘和韩侂胄亲近是个英明的决定了。

    若是能得到韩诚和韩侂锵的支持,一位兵部侍郎,一位宝宁军节度使不说,还变相的得到了吴太后的支持,这绝对是股强大的助力。

    赵惇的信心越发坚毅。

    ……

    ……

    李凤梧一行人来到徐府,递交了名刺。

    那门子也是个眼力极高的人,如今临安官宦世家的人,稍微知道点官场,谁不知晓大宋雏凤李少监?

    慌不迭请李家一行人入内。

    然后让人迅速去通报。

    李凤梧等人走进大门没几步,便见徐渭笑容灿烂的大踏步而来,远远的便拱手作揖,“李少监光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这位是?”

    李凤梧便介绍道:“这位是下官家严,今日一同前来拜府徐太常,叨扰之处,还请见谅。”

    徐渭是太常卿。

    称呼为表示尊敬,都称之为徐太常。

    李老三于是有模有样的见礼。

    毕竟也是在商场混迹多年的人,况且来之前张约素早就叮嘱过他,不要给大郎丢了脸,是以李老三显得很是恭谨。

    徐渭笑着还礼,“请,请,快里边请。”

    李凤梧见这架势,心中清楚,恐怕徐眉娇已经给徐渭说过。

    这倒是个好现象。

    说明徐渭也想把这侄女嫁出去。

    在大堂落座。

    仆人奉茶之后,李凤梧和徐渭寒暄了几句官场话,不外乎是恭贺徐渭高升了等云云……

    徐渭也很是谦虚,虽然官职比李凤梧高一些,但却率先用了你我的称呼,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于是这场谈话的气氛便愉快了起来。

    客气话说完,徐渭笑眯眯的道:“不知道李少监和令尊一起光临蔽舍,所为何来?”

    李凤梧看了一眼父亲。

    李老三便平和的道:“我有义子李巨鹿,敦厚老实,有过人之凶猛,如今为我儿身旁侍从,已过婚娶年龄,前些日子听说和贵府小姐徐眉娇素有交好,两人情投意合,今日叨扰贵府,着实为义子提亲而来,希望两家能交秦晋之好,共筑百年幸福。”

    这番话是张约素的教的,李老三反复练习了多遍,说起来倒是顺畅。

    徐渭哦了一声,没有立即表态,“徐眉娇和李巨鹿的事情,我也多有耳闻,只是眉娇顽劣,性子粗犷,怕是配不上李家公子。”

    李凤梧心里笑了笑。

    这就是古代的礼节,哪怕是再想,在这些大事上,也要先拒绝一下,然后再答应。

    于是道:“徐眉娇性子直爽,又为六扇门总捕头,实乃百年不出的女中豪杰,我和她因为工作事宜,多有接触,甚至眉娇之可贵,应是我家巨鹿高攀,还请徐太常成人之美,成就这一段美好姻缘。”

    徐渭哈哈大笑,看了一眼李巨鹿,才道:“既然李少监这么说了,我若再说二话,便不善家事了。”

    李凤梧心中一喜,笑道:“徐太常之举大善!”

    一旁的李巨鹿眉飞色舞,只差没有仰天大吼我有媳妇了。

    徐渭笑罢,轻声道:“其实我也知晓,徐眉娇对李巨鹿的情思,只是女儿家么,终究还是矜持一点的好,说句老实话,我都有些坐不住了。”

    确实,自家侄女被别的男人牵手揩油,还带到家里去见了长辈,能坐得住才怪。

    因为李家若是不来提亲,徐眉娇的名声就毁了。

    这徐渭倒是爽直人。

    李凤梧慌不迭道:“是我们李家考虑欠妥,给徐太常添忧了,还请见谅则个。”

    徐渭笑容可掬,很是满意的又看了一眼李巨鹿,嗯,这大宋恐怕也只有这黑炭头配的上自家侄女了,于是道:“将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心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从小到大,自己都视眉娇为己出。

    如今她喜欢上了李凤梧的义弟,自己早就知晓的事情。

    就算会因此被视为李凤梧一党,陷入官场争斗中,为了侄女的幸福,徐渭也在所不惜。

    当然,如果能避开官场争斗,仅是一桩姻缘,那就更好了。

    况且侄女嫁给李家,除去李凤梧的官场身份,李家那个建康富贾的地位也算对不起自己那个兄弟。

 第二百七十一章 建功立业早绸缪

    诸事已定,徐渭心中还有个担心,轻声问道:“不知李少监打算请何人为媒?”

    都是临安官宦,这个媒人当然不会让一般的媒婆子来牵桥搭线,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既然徐渭这么问,当然不能让一般的媒婆子来了。

    这涉及到个面子问题。

    李凤梧心中明了,想了想,“庆郡王可好?”

    徐渭心中苦笑,旋即道:“我徐家底蕴寒薄,我徐渭也仅是个区区太常卿,恐不能受庆郡王此大恩宠,不知李少监可还有人选?”

    这就是婉拒了。

    李凤梧提出庆郡王做媒,实际上就是想用这个办法试探一下,看徐渭愿不愿意在接下来的争储中站到赵恺这边来。

    毕竟一旦赵恺做媒了,又是和李家的姻亲,徐渭就会被烙下庆王的痕迹。

    徐渭拒绝了,显然并不愿意在争储中站队。

    李凤梧也不强人所难,笑着道:“我还有一德高望重之人选,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徐太常觉得可好?”

    如今从正三品的翰林学士承旨,掌制诰。

    未来波折,宣麻拜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且有文坛盟主之称,周必大绝对是读书人心中的偶像,让他《》《》小说 。。来做媒,徐渭顿时大喜,“大善!”

    如此宾客尽欢。

    中午吃饭。

    因是提亲,且已成功,便算是家宴。

    徐渭夫妻,李凤梧两父子,加上李巨鹿,和换上襦裙女儿装的徐眉娇,六个人坐了一桌。

    将是亲家,一桌上谈话,便不再涉及政治。

    吃过饭,留下礼金,李凤梧因还有事便告辞。

    待李家人离开,徐眉娇也去六扇门应卯之后,徐渭两口子站在院子里,妻子情绪有些复杂,“眉娇和李巨鹿的事情我也知晓清楚,按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我总觉得,这桩姻缘会不会把咱家眉娇送到火坑里去了?”

    徐渭笑了笑,“李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