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海,可以说就是我的家乡,上海人民对新中国作出了无数的贡献和牺牲,今天我来到这,首先要感谢上海人民!如今国家又面临一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上海的市民们国家需要你们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上海人民会做的比以前更好!”也许是临时组织语言,杨一觉得自己说的全是废话,不过杨一知道,自己自从当上了国家总统,在民众面前说的又有多少不是废话?民众的热情就是被废话激励起来的。杨一说完后,一个黑衣人站在杨一面前,大声喊道:“各位,总统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请大家让开道路。”呼啦一下,所有的人们都自觉的向两边后退,让出一条路来。

杨一微笑着钻进汽车,也赶紧跟上,汽车在人群中缓慢的行驶,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大队警察早已经在前面开道,汽车越开越快,终于离开围拢的人群,这时候车上的和两个警卫才算安下心来。

杨一突然出现在上海一个咖啡屋,这顿时成为整个上海最热门的话题,无数的传闻流传开来,什么杨一故地重游,那咖啡屋曾经是杨一和沈家小姐约会的地方拉;什么杨一微服出巡,上海又将掀起廉政风暴;总统现身上海和民众交流感情了,等等传闻不一,弄的上海政府如临大敌。这一切都是沈阳和杨一始料不及的,唯一的收益者就是那位咖啡屋的老板了,第二天就找人做了块巨大而崭新的招牌,上书五个大字:“领袖咖啡屋”就连咖啡屋里所有的油画都撤了个干净,全部换成了杨一的画像。

人们还在讨论杨一突然出现这一话题时,沈阳跟着杨一见到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和一群特殊的士兵。

上海,崇明岛,某秘密军营。

杨一把沈阳带到这的时候,沈阳看见了一群白皮肤,高鼻梁的异国军人在迎接他的到来。整个军营是全封闭的,崇明岛四周都建起了围墙,附近的海面上有战舰游弋,沈阳一直以为这是个监狱,没想到这里是一个完全由外国人驻扎的军营。

“总统先生!太感谢您了,这一天我们等的太久了。”为首的一位老人冲到杨一面前,紧紧的握住杨一的手,饱含泪水的说道。沈阳再看看前来迎接的几位军人,他们虽然没有掉眼泪,但眼睛都红红的,除了充满感激,还有一种坚毅。

“斯密斯,我的老朋友,别这样!应该说抱歉的是我啊。让你们等了快30年了。30年啊,我们都老了。”杨一拍拍斯密斯的肩膀,感慨万千的说。

“是啊,我们都老了,上不了战场了,但是我们还有儿子,还有孙子。”说着斯密斯转身指了指军营内列队整齐在那等待的士兵道:“我的儿子,孙子都在里面。他们都愿意为犹太人复国去牺牲。不止他们,还有无数犹太人都愿意为这一天牺牲,我们不怕等待,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都愿意等待,等待着为这一天去牺牲。现在,我们终于等来了。杨,我代表全世界的犹太人感谢您,请您接受全世界犹太人最高的敬意!”斯密斯说完朝杨一深深的鞠躬,他身后的军人们也都朝杨一立正敬礼,神情庄严而肃穆。

杨一扶起斯密斯道:“斯密斯,请记住,我们永远是朋友!”

斯密斯颤巍巍的说道:“是啊!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永远是朋友!”

这时候军营内列队的士兵们整齐而响亮的喊道:“朋友!朋友!朋友!”

沈阳虽然还不清楚杨一让自己来做什么,但却明白的知道,杨一要自己做的一切和这些犹太人有密切的关系。果然,杨一在喊声停止后对斯密斯道:“斯密斯,为了我军能更好的配合你们的行动,我决定由第一混成旅组成一支志愿军,配合你们的复国战争。这位是第一混成旅的旅长,我的爱子沈阳,他将负责配合你们的行动。另外我将组织一支特混舰队,由40艘战舰组成。负责你们海上的安全,并给犹太人的船队护航。”说着杨一转身指了指沈阳。

杨一这一举动让所有在场的犹太人惊呆了,派自己的儿子来帮助犹太人,这是对犹太人多大的信任啊。犹太军官们和斯密斯互相看看,又看看微笑的杨一。斯密斯突然给杨一跪下道:“谢谢,太谢谢了!”接着全提犹太军人都给杨一跪了下来,包括军营里的全体官兵。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杨一最多是支援他们武器,给他们提供军事物资上的援助,就很充分了。现在杨一不但派军队配合,派舰队支援,还把自己的爱子派来了,精明的犹太人早就知道,沈阳是杨一内定的接班人,杨一这样做无疑是把犹太人的利益和中国人的利益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多年来,犹太人在中国的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陆军和海军,海军虽然只有20艘战舰,但这一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给于犹太人的。如果说以前犹太人把和中国的合作作为一种利益上的合作,还有互相利用的成分在内的话,那么现在,他们把杨一当成了犹太人最大的恩人了。

接下来杨一在斯密斯的陪同下,开始检阅了犹太人的部队,沈阳看着这些犹太人的军队也暗暗吃惊,犹太军队的装备比起中国军队毫不逊色,清一色的中华1型半自动步枪,再看看这些犹太士兵,全都是斗志昂扬,像一群蓄势待发的猛虎。

离开崇明岛回到上海,杨一才把一切都告诉了沈阳,沈阳才知道,这些年中国飞速的发展和犹太人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有紧密的联系,犹太人在中国居然组建了三个步兵师,两个混成旅,加上海军,犹太人的军队居然多达10万人,这是沈阳没有想到的。

杨一和沈阳谈了很多,眼下土耳其在和俄国人的作战中,连连败北,损失惨重,近东的殖民地损失殆尽,中国军队在印度的战役结束后,立刻会向近东出兵,犹太人将配合中国军队作战,不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复国,而中国需要的是阿拉伯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

接下来的几天,沈阳更忙碌了,不断的在接收分割自己的新部队,一个重炮团,两个步兵团,当沈阳觉得应该够的时候,杨一又塞过来一个特种作战大队,一个化学炮兵营。一时间沈阳的第一混成旅兵强马壮,称为一个独立师都不过分,看来杨一为了沈阳,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犹太人和沈阳的部队不断的集结,等待出发的命令,这时候的印度战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的进展之快,完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计划中要两个月才能结束的印度战场,在一个月内就有了结果,这让在上海的沈阳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沈阳还在熟悉新部队。

第四部 第十八章 印度

印度,中国政府没想到,英国政府也没想到。战局发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西南军区两个师三万人在和登陆部队会师后,几乎没有任何消耗的两个师,不等登陆部队完全上岸,补充了弹药和干粮后,立刻西进。用西南老将军冯子才的话来说,兵贵神速,战机不能等。

西南大军利用英国人还没来得及破化的铁路,把部队装车后立刻就扑向印度中部重镇坎普尔,第二天海军的陆战一师完全登陆后,发现冯子才带着部队已经杀向坎普尔,立刻电报联系上冯子才。冯子才这一路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走的时候从海军借的两个工兵连根本就没派上用场,自己的工兵部队都没活干呢。

英国在印度虽然号称10万大军,但分布极散,加尔各答,孟买,坎普尔,新德里都有驻军,其中数新德里和孟买驻军最多,分别有英军的一个陆军师,加上坎普尔的一个步兵旅,和一些炮兵后勤部队,实际上已经只有4万。中国对印度突然下手,印度总督得知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缩兵力,这个想法是很清醒的,而且是太清醒了。他的想法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把英军收缩到新德里、坎普尔和孟买这三大城市内,在中国军队前进的道路上布置印度军队,让印度军队层层堵截中国军队的前进,这等中国军队打到几大城市的时候,肯定损失惨重了。三十万啊,就算是群鸭子,也够中国军队捉他10天半个月的。

没想的事情发生了,冯子才一路朝新德里方向杀来,没有英军压阵的印度军队,连一群鸭子的不如,因为鸭子跑不快,中国军队捉起来还麻烦,因为鸭子不知道投降。中国军队要一只一只的捉,而印度军队不一样,他们跑起来很快,投降起来也很认真。

冯子才的先头部队乘火车赶到兰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印度的铁路实在是太垃圾了,印度地火车实在和牛车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中国士兵最普遍的抱怨。火车摇摇晃晃的卡到兰契,留守的两个印度师在英国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了反击。密集的枪声吓的先头部队赶紧停下火车,从火车上跳了下来。结果发现一颗子弹也没有打过来,原来印度士兵太紧张了。听说中国军队来了,火车还在两公里远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射击了。

先头部队地一个团也许是一路顺利的缘故,团长让部队下车。立刻展开队形。让三个营分别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幸好火车上带着一个重炮营,这是团长李敢从冯子才那求来的,冯子才又是从海军陆战一师那抢来的,理由是西南地两个师由于走山路。没有带什么重武器。这陆战一师的师长刘永福是冯子才的老部下,也就没提什么抗议。也不知道冯子才 这老家伙是怎么弄的,快80岁了,还一付精干的样子,打起仗来还是那么不要命,带的部队也是一样的彪悍。

先头部队趁天黑集中所有炮火那么一轰,驻守兰契地两个印度师顿时就乱做一团,印度师也有火炮,不过还都是老掉牙的家伙,射程不远,而且笨重。刚刚打上几炮,就被重炮营的105毫米榴弹炮看上了,一通乱轰,印度师的大炮顿时就哑巴了。

李敢指挥部队一个冲锋,顿时就冲印度军队的防御正面撕开了个口子,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对印度士兵来说,简直就是恶梦,中国士兵在印度士兵的眼里,都是他妈的魔鬼,一个瞪着大眼睛,嘴巴里怒吼着,端着火力强大的半自动步枪,打的阵地是的印度士兵抬不起头。

印度师本来战斗力就差,要是有英国军队压阵,还能顶那么几下,现在英军早就退到几个大城市中去了。印度士兵本来就不高的士气更加低落。被中国军队冲开缺口后就有点抵挡不住了,幸好英国军官踢这饿他们的屁股,他们才没有立刻跑路。也是这李敢的运气好,一发流弹那不好去,偏偏落在了印度师的指挥部内,一下就把整个指挥部炸成了一锅粥,负责指挥的应该上校被炸成重伤,这一下印度师的指挥全乱套了。

李敢手上的部队虽然不多,但是这家伙胆子大,欺负印度军队火力不行,竟然以连为单位行动,从四面冲击兰契,印度士兵也实在不争气,失去指挥后乱做一团,被李敢那么一冲,又是在晚上,根本不知道中国军队来了多少人。冲进去的中国军队更是胆大妄为,一路见人就杀,到处放火,弄的好像到处都有中国军队。印度军队的心里防御首先崩溃了,很多士兵趁着黑夜开始偷跑,有了带头的,跟着学的就多了,开始是一个两个,接着是整班整排,到后来就是一轰而散了。

逃跑的还是少数,更多的印度士兵认为到处都是中国军队,自己已经被包围了,干脆就丢下枪,双手抱头,把内衣顶这头上,嘴巴里大声喊着:“投降!投降!”

中国士兵开始还听不懂,后来看明白了。要说还是印度士兵纪律好啊,玩的够绝,整连整营的士兵,排好队列,把武器架好,人人手拿一面又内衣做成的白旗在那摇晃。这一下把李敢在个先头团给累坏了,整整抓了一夜的俘虏,幸好印度士兵够配合,蹲在那老实的一动不动。

等到天亮了,李敢被吓了一跳,妈呀!到处是三五个中国士兵端着枪在看守上百的印度士兵。吓的李敢赶紧把手上最后一个连的预备队派出去看管俘虏。

李敢的先头团打了一个晚上,上午8点,后续部队的一个团才跟了上来,看到李敢的部队抓了这么多俘虏,全都傻了。两个印度师,光俘虏就抓了2万,李敢手下满打满算才他妈两千人,这还算上了一个文工团。当后续部队的士兵看着文工团的丫头们端着步枪在那哆嗦着看押俘虏,立刻大骂李敢,不知道怜香惜玉。李敢苦着脸道:“他妈的你们当我想啊,2万俘虏啊,来这么多士兵看守。”

担惊受怕的李敢还大骂后续部队道:“你们他妈的搞什么搞,跑那么慢,就是蜗牛也早该到了。”后续部队的那团长也苦着脸道:“狗日地印度火车,全是他妈的垃圾,跑的贼慢还不说,一路上火车头还坏了一次。幸好被我们用枪顶着脑袋,那火车司机才修好了,不然你还有的等。”

再说刘永福的陆战一师全体登陆后,刘永福用无线电联系冯子才。听说冯子才的一个团就端了印度人的两个师,羡慕的口水哗哗的就下来了。这印度师还是军队吗?刘永福这么问到。冯子才道:“你去问印度人吧!”

联系完冯子才,刘永福立刻大胆的更改了作战计划,原定两军配合攻击前进的,现在看起来冯子才的方向不需要他地帮忙了。一个团等于两个印度师。刘永福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的出结论,陆战一师地三万将士,大约等于印度人的8个师。

刘永福立刻下令,部队沿着铁路。朝孟买方向攻击前进。当然军部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那就派一个团去追赶冯子才地部队好了,这也算是互相配合了。

海军在配合登陆部队登陆后,倒是按原定地计划沿着印度的海岸线横扫而去了,一路杀气腾腾的杀向孟买,沿海的各城市,无一幸免地遭到了海军战舰的照顾,见一个城市就来上一个齐射,大摇大摆的海军编队现在在印度海面上已经失业了,英国人连条渔船都没开出来,发现的全是印度渔船,中国军队是来解放印度的,不为难印度人民,海军只是把每天抓到的印度渔民集中到几条船上,然后把其余的船全部说成是英国海军的战舰,用大炮来轰沉。

冯子才和刘永福分兵进攻,印度战区总司令石达开也率领第二梯队的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登陆印度了,还在海上石达开就不断收到捷报,刘永福和冯子才简直是天天过节啊,今天一个印度师,明天一个印度旅,6天的工夫,刘永福杀到了孟买城下,与海军特混舰队对孟买形成了海陆夹击。冯子才在坎普尔也围上了一个英国旅,不过冯子才这会的日子并不好过,英军并不是印度师,冯子才在坎普尔被阻挡了两天了。

石达开立刻命令,骑兵旅快速增援,留下两个团的部队负责后勤,其他部队快速沿铁路推进。郁闷的是,火车头都被冯子才和刘永福抢完了,现在一时还不回来,部队大部分要徒步前进。不过石达开的部队也有办法,居然被他们找到几十个手摇的维修车,一个连的部队坐着维修车就先行出发了。

石达开一路上并没有遇上传说中捉到的二十万俘虏,追问之下,刘永福和冯子才都回答到:“处理了。”再问缴获的武器,他们的回答还是:“处理了”

怎么处理的?刘永福和冯子才不愧是一个部队出来的,缴获的武器,除了机枪,那些笨重的大炮和步枪全部集中起来,倒上燃油,一把火烧成废铁,至于大炮和弹药,也集中起来,在远处用迫击炮来引爆。这些垃圾武器,带在身边怕麻烦,留给印度士兵怕他们使坏,反正国内需要大量废铁回炉。气的石达开大骂,败家子啊,以后我们占领印度,还是要启用印度人来维持治安的嘛。就不能把枪留下?难道给印度人发好枪?那才叫浪费呢!

至于俘虏,刘永福和冯子才就叫苦了,“部队给养困难啊,养不起啊!”养不起怎么办?当然是全放了,拿着武器的印度士兵都不如一群鸭子,难道没武器的印度士兵比鸭子更麻烦?恩!说的有道理!

冯子才的坎普尔遇上了真正的阻击,一个英国混成旅,带着三个印度师在坎普尔一线组织起了相对有效的防御,冯子才打了两天,还没完成合围,英军士兵就趁夜跑路了,赶鸭子似的逼着两个印度师发起反冲击,自己却跑了,顺手还把铁路给炸了。两个印度师得知被英国人出卖后,立刻就宣布投降了,还打什么打。气的冯子才大骂英国人卑鄙,顺手把两个印度师给俘虏了,这时候石达开也上来了,两军会师后,朝新德里快速推进。

刘永福是最幸福的,杀到孟买后,英国的一个师还没来的及撤退就被堵这孟买了主要是印度士兵太配合了,英国人原以为能坚持半月的印度防线,一个星期不到就没了,孟买港口上还有大量物资没起运,也被特混舰队堵上了。中国军队推进速度之快,是双方都没有预料到的,英国人计划中的集中兵力于新德里,然后进行决战的计划算是彻底破产了。

这些天印度总督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在那大骂印度人没用,当然印度女人还是不错的,总督大人每天都要睡上个把印度女人的。印度的战局在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后,短短10天之内,就消灭印度军25万,并且把英国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步兵旅,团团的围在了孟买和新德里内。

对英军来说,最要命的是他们的部队没有完成预计的集结,就已经被分割包围了,这一切连中国军队都没想到,一切竟然如此的顺利。

印度战场一天一个捷报,统帅部的参谋们都忙坏了,不断地在地图上标明我军达到的位置,在上海的杨一也不断的收到捷报,等杨一回到北京时,印度战场上,孟买已经被占领了,现在刘永福正沿着铁路朝新德里杀过去,而新德里的英军由于准备不足,已经被冯子才和石达开围在新德里了。

北京的杨一眉头又皱起来了,得赶紧派政工干部去印度了,要帮助印度人民“独立”啊,可准备好的干部们还在苦练印度语呢,妈的印度人,以后要他们说中国话!

肮脏的恒河水,泥泞的道路上到处可见的牛屎,空气弥漫着难闻的咖喱味道,包着头留着大胡子的印度阿三,还有屁股肥大头顶坛子的印度女人,这就是印度给刘永福的全部印象。

在孟买的一仗可以说是刘永福最郁闷的一次战斗,该死翻译,把一个英国师的师部翻译成了一个英国师,激动得刘永福兴奋半天,部队准备的倒是很充分,足足准备了两天,毕竟是一个英国师嘛。等打起来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捉了几个俘虏一问,原来孟买城里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有一个没来得及撤退的英军师部的后勤人员。可刘永福的战报已经报上去了,围住了一个英国师,赶紧又发电报去纠正,结果被石达开骂他是个糊涂蛋,弄的刘永福很没面子。石达开说说也就算了,海军方面也骂刘永福谎报军情,害的海军特混舰队朝孟买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炮火攻击,现在邓士昌正到处找刘永福要炮弹钱呢。

石达开和海军那还都没什么,问题是石达开把这战报第一时间就发到北京去了,连杨一都知道了,刘永福这个洋相出到北京杨一那去了,这怎么不叫刘永福郁闷,杨一得知具体情况后回电道:“为将者不祥查敌情,此次乃罪也,扣除刘永福半年工资,以儆效尤!”这一下刘永福和他的陆战一师算是出名了,气的海军部的刘远打来电报骂道:“少抢风头,多杀敌人!”

孟买之战结束后,刘永福督促部队立刻北上,可恶的英国人,得知孟买被包围后,沿途把铁路破坏的一塌糊涂,弄的陆战一师前进速度缓慢,急于立功扳回面子的刘永福更是着急。刘永福命令留下两个团。掩护工兵修铁路和保护物资,其他部队全部徒步前进。朝新德里快速推进。

占领坎普尔后。冯子材和石达开的8万大军的步伐也慢下来了,首先得铁路遭到英国人地严重破坏,其次是部队的给养和弹药供应也出了问题,石达开下令部队在坎普尔休整两天。恢复元气,等待给养弹药到达后,部队才继续前进。

印度地道路出奇的难走,大部队推进没有铁路极为困难,想到部队每晚一天到德里,英国人就多一分准备的时间,石达开和冯子才商量后,占领坎普尔的第一天就派出工兵,在一个师的掩护下沿铁路边修边前进而去。英国人撤退地很坚决,似乎也没有干扰中国军队修铁路的意思。一切都还算顺利。一个星期后。石达开和冯子才的大军总算达到德里的外围,这时候英国人已经构筑起基本的防御工事。

见英国人早有准备,急攻肯定不行,石达开一面指挥部队展开。一面催促刘永福的陆战一师加快前进,三天后刘永福的部队终于到达,中国军队的十万大军,完成了对德里的全面包围。英国人似乎也没有撤退的意思,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多少撤退的余地了。

德里城内,英国军队拥有两个基本完整的师,还有一个混成旅,兵力多达4万,加上印度士兵4个师,人马也在十万以上,凭借坚固的工事,英国总督对守住德里充满信心。

不过英国总督似乎忘记了,前来进攻的中国军队,是一支三十年来从未失败过的军队,对于前段时间印度军队地速败,英国总督单方面的归结于印度军队的无能上面,骄傲自大,在印度一直横行霸道的英国总督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一回事,反倒是英军的指挥官们,根据这些年来中国军队的战史得出结论,面前的中国军队,绝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德里一战将决定印度战场相当长时间内的走向,这是双方的指挥官们都充分意识到地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双方都对这次决战表现出足够的谨慎。

面对强大的中国军队。城内的英军将领谨慎的选择了防御,凭借城内囤积可以坚持半年以上的作战物资,英军希望能坚守下来,把中国军队拖垮。

经过战前的侦察,小规模进攻的试探等等手段,准备了一个星期的中国军队,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的进攻。中国军队把全部由印度师防御的城南面作为突破口,又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陆战一师作为主攻,并同时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朝德里发起进攻。

1896年1月6日凌晨4点,战斗由200门重炮的炮击开始,各种火炮近千门同时发起轰击。德里的外围阵地瞬间就被中国的炮火所笼罩。

从没遭遇过如此猛烈炮火的印度军队顿时就被炸傻了,许多士兵逃出战壕开始四处逃命,尽管英国军官开枪枪毙这些乱跑的士兵,但是这种现象还是不断的在出现,炮火中到处可见抱头鼠窜的印度士兵,就连英国士兵也都为中国炮火的猛烈而感到害怕。

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中国军队开始了全面出击。善于隐蔽接近敌军阵地,一向是我军的传统攻坚战术,这次也不例外,突击部队趁黑夜隐蔽接近敌军阵地,等炮火一停止,立刻从隐蔽处一跃而起,朝敌军阵地猛扑上来。

英军炮火立刻开始拦截,给中国军队带来一定的伤害后,立刻遭到中国炮兵的火力压制,但由于英军炮兵隐藏在城市内,中国炮火很难准确的判断英军的炮兵位置,炮火压制的效果并不明显。

刘永福指挥的陆战一师很轻易的就在印度军队把守的阵地上撕开了口子,陆战一师火力强大,重炮50门,各种口径火炮多达300门,是海军陆战部队的王牌部队。陆战一师撕开口子后,立刻快速的分兵穿插迂回,各部队奋勇前进,很快就把印度军队的阵地分割开来,两个小时后,印度军队彻底溃败,他们放弃阵地,丢下武器逃跑,还有的跑不掉的干脆就投降了事。

负责从北面进攻的83师遭遇到了英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他们正面攻击的阵地属于英军混成旅的部队,尽管英国人很骄傲,也很自大,但不得不承认,英军不同于印度军队,他们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的。

战斗打响后,防御背面的英军混成旅,在两个印度师负责侧翼的情况下,凭借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在阵地前组成了一道有效的火力网,进攻部队频频受挫,伤亡不小。83师经过两个小时的苦战,勉强向前推进了一公里。

东面,是英军防御的重点,一个英国师被放置在这,英军凭借恒河为天然屏障,对进攻的中国部队进行了有效的阻击,英军炮兵也依靠隐蔽的炮兵阵地,拼命的对我进攻部队发起炮火拦截,进攻部队受到很大损失,两个小时内,负责东面进攻的74师就伤亡了两个营的兵力。

战斗还在残酷的进行着。石达开见东北两面的进攻受阻,让东面的部队该进攻为佯攻,调77师到北面,配合83师展开进攻,朝英军侧翼的印度师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也难怪印度军队没面子,他们的部队实在是够烂的,当中国炮兵集中三十门重炮,150门其他火炮猛轰印度师的阵地时,印度师原本还算稳固的阵地就开始动摇了,接着77师一个猛烈的突击。中国士兵手持火力强大的半自动步枪,步枪上明晃晃的刺刀在早晨的阳光反射下,晃得印度士兵心里发寒,各种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把印度士兵打的抬不起头来,印度师防御的前沿阵地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被突破。

冲入印度师阵地的中国士兵,如同群狼遇见了绵羊,端着步枪猛烈的扫射,印度士兵手上的老式步枪,往往是射击一枪后,还在拉枪栓上膛时,就被中国士兵打倒在地上。

阵地上到处是四散逃跑的印度士兵,到处是哭爹喊娘的印度士兵,到处是受伤后躺在地上哀号得印度士兵。77师只用三个小时就全面突破了印度师的防御阵地,并快速朝英军混成旅的侧翼杀来。

虽然暂时挡住了我军的进攻,但英军混成旅也是暗暗叫苦,中国军队的强大火力是英军前所未见的,要不是凭借着战壕和坚固的工事还有铁丝网,英军可能早就被击退了。83师朝英军不停的进攻了5个小时,自身的伤亡虽然很大,但英军的伤亡也相当,英军混成旅的伤亡已经接近一半,三千士兵现在还能战斗的只有1500多,这时候侧翼的印度师又被击溃,英军被迫放弃阵地,开始后撤。

英军的这一撤退在战后被认为是是致命的。为了掩护英军混成旅的撤退,英军的炮兵部队拼命的射击进行掩护,其中两个炮兵阵地被我炮兵观察员机敏的捕捉到其位置,观察员立刻校正位置,呼叫炮火进行攻击,英军的两个炮兵阵地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整个英军的炮兵部队也损失达半数以上。

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我军基本扫除了南北两面的外围阵地,东面的英军见势不妙,离开开始往城里撤退,但被我炮兵观察员发现后,立刻遭到我炮火拦截,造成一定损失。

太阳终于支撑不住了,缓慢朝西而去,德里城在夕阳下的时候获得了暂时的宁静。激战一天的双方都需要休整再战,中国军队停止了攻击。这一天的激战时残酷的,双方统计战果,中国军队稍占上风。

一天的战斗下来,中国军队成功的扫清了德里城的外围阵地,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