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嫌我们姐妹不是清白人家的出生?配不上你?”齐横波顿时脸色就垮下来。

“哎!!我就知道是这样,你们还不信。”霍小玉说着眼睛也红了。

“不怨别人,就怨姐妹们命苦。”李香柔刚才还开心的笑脸也变的有点哀怨。

“你们说的这些都不是关键,是我杨一一时还不能适应。唉!!!”杨一叹了口气。

杨一书说不适应,是指他对和一个女人或几个女人发生感情这种事情不适应。为什么?这说起来就话长了。(作者:Long long ago 。读者:谁有西红柿和臭鸡蛋,砸他,这小子开始罗嗦个没完了。)

面对三位苦命的女子,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杨一,思绪回到了后世的世界。回到了那特训中心的年代。

“9527,8841,你两个来一下。”一堂性技巧训练课结束后,杨一和他的同伴被教官单独叫到一边。

“今天你们表现的太亲昵了,我在你们的眼里看见了爱情,这是不允许的。记住,这只是一堂课,你们是在上课,不是在谈情说爱,特工是不允许有爱情的,爱情对特工来说,是一种奢侈。”针对杨一和另女学员8841之间的产生的感情苗头,教官提出严厉的批评。

代号8841,杨一的女学长兼性技巧陪练。是这个女学员带这杨一进入女性的世界的,她是杨一第一个女人,也是唯一的一个。

一星期后,代号8841的女特工被派出执行任务,就在也没有回来。

再次见到代号8841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后的东京,杨一被派来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任务的目标是日本外务省最新的《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外相的孙女吉永百合是杨一首要的接近目标。杨一成功的让百合爱上了自己,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强烈的要求杨一带她回中国。就在百合20岁生日的晚会后,杨一潜入外相家中的密室,盗拍了《对华政策纲要》,只可惜撤退的时候触动了保险柜的一个隐藏的报警器,杨一和赶来的警卫展开激战,眼看任务就要失败,代号8841出现了,原来她一直以来就以日本化名潜伏在外相的家里做佣人,在代号8841的掩护下,杨一顺利的逃逸,代号8841却牺牲了。留给杨一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在枪林弹雨中说的:“9527,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可以牺牲,但任务不允许失败。”杨一翻过围墙的瞬间,听见了外相家里传出的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三天后,杨一出现在偷渡回国的渔船上,在报纸看到了百合自杀的消息,这才想起,他撤退的时候似乎听见百合在叫,“杨君,是你吗?”,看来百合是任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杨一都没有爱过百合,要说爱过哪一个女性,也许只有8841,尽管杨一只知道她的代号,但杨一知道,8841是自己的初恋,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那以后,杨一没有和任何女性发生过关系。

至于对百合,杨一是有一丝愧疚的,利用了这样一个纯真的女孩,对杨一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但百合因自己而死,这对杨一来说不能不算一种心理上的阴影,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对于百合的爱,杨一只能说抱歉,只一点在上野的那个夜晚,百合半夜溜进杨一的房间,赤裸着身体拥抱杨一的时候,杨一已经说过:“对不起,百合,我不能。”

男女间的情爱对过去的杨一来说是一种奢侈,可眼下的杨一却来到了这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杨一也很想放开自己的怀抱,去拥抱着个世界给自己带来的爱情,但总觉得8841的身影在自己脑海中不断的出现。

杨一知道自己心里有疙瘩,可和眼前的三位也没办法解释,总不能告诉她们自己来自未来的世界吧?这还不把她们吓坏了,不以为自己发颠才怪了。算了,过去的几让它过去了,来到这个世界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就让自己放开心怀享受这无边的艳富吧。想到这,杨一久违的情欲似乎又有勃发的迹象。几让自己奢侈一回吧。

“好了,怕了你们了,你们怎么说怎么好。我都听你们的。”说完这话,杨一觉得总算松了口气。似乎和过去也算有了个了断。

“这可是你说的。”霍小玉总算逮着了,赶紧先把话头套紧。

杨一认真的点点头。

”好耶。!!”李香柔第一个欢呼,总算逮着个好头子了,这还不值得欢呼。

“第一,我们姐妹当年结拜的时候发过誓,要嫁就一起嫁同一个人。”李香柔说着看看杨一“所以。。。。你明白的哦。”

杨一点头,这就算通过了,其实他明白,发队绝对是没用,3比1,就算来民主的那一套他也是白给,还不如点头省事。

“第二,眼下你比较忙,先便宜你,等以后你有时间了,我们要你用八抬大轿娶我们进门,没问题吧?”这是霍小玉,这意思就是,你可以先上车,后补票,但不许逃票。

“第三,我们姐妹只做小,将来你找到合适的,我们让她做大。”这是齐横波,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点无奈和酸溜溜的感觉。

“还有吗?”杨一问

“没了,我们还能有什么奢望,只要你以后对我们好一点我们就知足了。”这回是三姐妹一起说

“没了?真的没了?”三姐妹点头。

“没了,那我补充几点,第一,我杨一的女人一律不分大小,没有正偏的说法。”杨一停了一下,看了看三姐妹,果然,被感动的眼眶都水汪汪的。杨一暗自得意。继续:“第二,现在你们就派一去帮我把衣服给洗了,好马,总算不用自己洗衣服了。还有,今天晚上你们三姐妹都要来陪我。HOHOHO”杨一得意淫笑中。

“好啊。”齐横波冷笑,一付看见有人找死的意思。

“谁怕谁啊?”说这话的时候李香柔居然会脸红,难得。

“你行吗?”霍小玉一付担忧的表情,真不知道是担心杨一会累垮了,还是担心杨一满足不了她们三个。

夜晚没有洞房,却有红烛,红烛是杨一坚持要留下了,理由是他怕黑。(作者:鬼才信,我看是这小子想看到清楚点,开看到的不去看,是有点吃亏。)也不知道这三姐妹去那弄的这么一张大床,三个人躺上面居然绰绰有余。

“还好吗?”这是问齐横波,赤裸的齐横波满足的呻吟一声。

“到底谁怕谁?要不要我给你单独再来一次?”杨一用手轻轻的揉捏着李香柔胸前的突起。

“是了,怕了你了,算你厉害。”李香柔声音低的自己都听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用牙齿轻轻的咬了咬在胸前活动的坏手。

“小玉,我行吗?”杨一亲了亲霍小玉的脸颊。

“这次算你行。哼!!!!”看来霍小玉有点被挫败的感觉,没想到三位久经风雨的女将,竟不是杨一的对手,逐一被杨一放倒。她们那里知道,其实杨一只要用手就能给她们带来高潮,更何况。。。。。。。。。。。。。。

(不能写的太详细了,本书的第一张,我也写一些床上的东西,但起点楞是不让我通过,只好删了,大家有意见,请找起点的麻烦,别来找我,HOHO)

三姐妹自从和杨一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后,对杨一的照顾那是真的有点无微不至了。

“杨一,来帮我搓背。”李香柔洗澡的时候。(声音很妩媚)结果是杨一也进去一起洗了一回。

“杨一,陪人家去买衣服嘛。”这是霍小玉。(表情够嗲)杨一的下场是陪着霍小玉整整在街上逛了一天,尽管当时的上海不大,但霍小玉还是逛了一天。

“杨一,来,把脚洗洗再上床。”还是大姐知道心疼人。(帮杨一洗脚中,杨一感动中。)感动的变成杨一倒过来帮齐横波洗脚。

工厂里有霍夫曼这个工头,店里有三姐妹把持,杨一现在基本上失业了。三姐妹现在里里外外都以杨一的婆娘自居,连霍夫曼见到他们也嫂子前,嫂子后的猛叫。堕落的日子过的很开心,难怪人人都喜欢当皇帝,后宫三千的感觉看来的确是不错的,尽管杨一现在屋里只有三个,但还是音乐体会到了这种快感。

这天杨一找个借口逃出三姐妹的魔爪,打算悠闲的过上一天。坐在得月楼的2楼靠窗位置上,喝着茶,看看上海外滩的风景,思索今后的打算,难得啊。

”杨公子,一向可好。“两个身影出现在杨一身边,回头,原来的沈家姐妹。

第一部 第十五章 又见向荣

好嘛,今天的休假算报销了,躲开了仨,又来了两,还是自己不喜欢的。杨一有点不高兴了,这沈家怎么有点阴魂不散啊。

“两位,久违了。这次相见不知沈小姐又打算给些什么好处给我。”杨一对这两位还真不是

很不感冒。说出来的话也多少有点不客气。

“这么也不请我们坐下?”沈蝶衣难得用轻柔的声音说话,而且是一付笑脸。

“呵呵,失礼了,两位请坐。”伸手不打笑脸人,杨一见她们客气,倒也不好意思再惺惺作态。

两位沈家小姐一左一右坐在杨一两边。杨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沈家姐妹也都低着头不说话,场面有点尴尬。最终还是沈清霜打破僵局:

”杨公子,上次的事情是清霜不对,你别见怪。”沈清霜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有点红,还真有点为难她了,一直以来她是姐妹中最少出错的,上次也是有点急了,在不知道内情的情形下对杨一的态度不好,回到杭州后,她把和杨一见面的情况和沈蝶衣一说,沈蝶衣听后,哭着说:“姐姐,你害哭我了。”沈蝶衣这才把她和杨一之间的事情说给沈清霜听,知道真相的沈清霜后悔不迭,这沈清霜本就是个才高明理的女子,对自己的冒失也感到惭愧,所以沈蝶衣身体好转后,两人边立刻来上海找杨一。只是这些日子杨一是时间基本上被那三姐妹霸占,她们又不好意思找上门,便派人一直盯着杨一的动静,今天杨一难得单独出来,两人便找了过来。

既然女孩子家主动认错,杨一也不好得理不饶人,打了个哈哈:“什么事?哦,你说买我厂的事啊,过去了就算了,大家还是要朝前看嘛,交个朋友对大家都没坏处。”

“这样,多谢杨大哥宽宏大量了,小妹在这有礼了。”沈清霜说着站起来到了个万福。

杨一还在纳闷,怎么一眨眼的工夫,自己什么时候成大哥了,打住,这苗头不对,正想说什么,沈清霜的万福过来了,赶紧跟着站起来回礼,这礼一回才发觉自己这大哥的称呼是做定的啦。心里叫到:还厉害的女子,不知不觉间,我竟着了她的道。

矛盾没有了,相互之间也变的自然许多,沈家姐妹大哥前大哥后的猛叫,大家天南海北的开始瞎聊起来,这一聊杨一才发现,这沈家姐妹还真不是一般的角色,还都是才女。什么经史子集,琴棋书画,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象经史子集这些东西,来自未来的杨一那根本就不是对手,只好跟着点头。聊了一会,话题自然就转到生意场上的事情来,沈家姐妹首先对杨一的成就表示一番推崇,又谈了谈进入以来,商场上的轶事,最后说起太平军占领武昌的事情对江南商界的影响。沈蝶衣还提到战争让人连年都不能好好过了,杨一这才想起来提醒沈家姐妹。

“沈家生意多在江南,尤以江浙为最,眼下这发贼以成气候,又割据武昌,不日必顺流而下,沿江一带朝廷无可战之兵恐怕不保,还望沈家早做准备。”

”唉!!!”沈清霜叹了口气,“这次武昌失守,我们沈家由于生意上的原因,和朝廷走的很近,招致发贼嫉恨,沈家在武昌的生意都被发贼查封,损失很大。眼下这发贼看来一时半会是没办法剿灭的,姐妹们为了这事情也很担心,不知道杨大哥有什么高见。”

“依我看来,今后的上海必将成为江南一带的贸易中心,洋鬼子这上海也有不少驻军,而且上海比邻大海,这洋鬼子的军舰随时可以开进来,发贼一旦图谋上海,必将 触动洋鬼子的利益,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出兵干涉,以后的江南,我看也就上海会相对安定一些。”

“大哥的意思是?”

“沈家今后的重心,应该尽量象上海倾斜,如今朝廷暗弱,八旗兵不堪一战,绿营也大多糜烂,杭州陷落是早晚的事情。”

看看天色不早,杨一起身结帐告辞了两姐妹,虽然两姐妹还有点依依不舍,但杨一还是果断的先走人,沈家在杨一看来,还是少招惹的好。

回到三位美女营造的幸福小窝,发现小红站在门口东张西望,杨一笑道:“好你个小丫头,偷跑出来会你的情郎了吧?”

小红见是杨一,急忙上前道:“哎呀我的好姑爷,你还真会挑时候上大街上溜达,叫我好找,家里客人都等你半天了。”

进得屋子,看见一人青衣小帽,背对着杨一,齐横波正陪着在说话呢。

“哪位朋友来访杨一,回来迟了,怠慢,怠慢,多有得罪。”一进门杨一就赶紧说:

来人站起回头拱手施礼道:“杨先生,向某不请自来,冒昧,冒昧。永安一别后,向某对先生可是想念的紧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向荣,他不是在两湖和太平军作战吗?怎么跑上海来了?居然还找到这来了。哦,明白啦。

杨一待望以久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第一部 第十六章 论势

宾主落座,杨一这才仔细打量向荣,看起来向荣最近混的不错,春风满面,一付志得意满的样子。向荣见杨一不说话,一直在看自己,以为杨一等自己先开口,便拱了拱手说:“杨先生,向某此次来访。。。。”

杨一抬了抬手说:“向大人,你先别忙说,待我猜猜看大人的来意。”这向荣自从听了杨一的建议后,这些日子对太平军的作战中,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胜利,但也没吃什么败仗,眼下太平军占了武汉三镇,所有的一切都和当初杨一在永安说的吻合,心里对杨一的敬佩是日益增加,所以杨一这么一说,他立即作一派洗耳恭听的架势:“如此向某受教了。”

杨一微微一笑道:“受教一说不敢,不过在下还是要,恭喜大人,看大人神情,再结合最近两湖战况,一定是皇上有旨意招大人进京,我这里先祝大人此去加官进爵,如无意外,皇上将委任大人为钦差,总领两湖军令,围剿发贼。”

向荣一听顿时面露钦佩的神情道:“先生高见,所言不丝毫差,向荣不才,却备受皇上隆恩,今奉昭进京,面圣后皇上一定会问起在下对今后局势的看法,只是向荣才疏学浅,加之这天心难测,故特顺道来上海向先生请教,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向荣感激不尽。”说到皇帝的时候,向荣朝北面拱手,表示对皇上的尊敬。

听罢向荣的来意,杨一不急不忙的端起茶杯,吹吹面上的茶叶,喝上一口。向荣见杨一不说话,倒有点着急了,连忙站起来,拱手躬身嘴里说:“求先生教我。”杨一哪能受向荣这么大的礼,赶紧站起来托住向荣道:“大人莫急啊,我刚才不过是再思虑大人应当如何应对皇上的垂询。”两人这才重新坐好。

杨一沉吟了一会开口说道:“当今圣上心中有三大忧虑。”

向荣很配合的问:“是哪三大忧虑。”

杨一接着说:“第一就是这为祸两湖的发贼,眼下这发贼割据武汉,气焰嚣张,不能不说是以成气候,早在永安时我就说过,武汉一失守,沿江不保,在我看来,三个月内,金陵必陷落于贼手。到时发贼也在战略进攻上也将出现一个低潮,江南将出现一段相对平稳时期。二就是洋人,在皇上看来,洋人只是贪我中华财富,对朝廷还购不成威胁,第三担忧的是汉臣,眼下八旗不振,皇上担心从此汉臣作大,今后不好控制。这点大人只要劝皇上在各方面加以限制,到也不难办,唯一难对付的还是发贼,这才是皇上的心腹大患。”

杨一说到着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继续说:“说句大人不爱听的话,如今八旗子弟都为斗鸡走马之辈,以不复当年之勇,这绿营是军纪散漫,士气不振,根本不可能和发贼抗衡,这些都有待大人今后加以整殇。金陵虎踞龙盘,素有帝王之气,发贼入主金陵后必以此为都建立其伪政权,比起当初发贼四处流窜,到时朝廷围剿的发贼战略方针上还相对容易确定。”

“哦,先生怎么有此一说?”向荣不解的问道:

“金陵虽为六朝古都,但非战之地也,金陵背山靠水,出路狭窄,一但长江水路受阻,发贼将犹如瓮中之鳖,只能拼死西进。大人可向皇上奏明,建立江南、江北两大兵营,对金陵成夹击之势,发贼首领多为穷家破落出身,一入金陵必留恋繁华,不肯轻易放弃,到时金陵反而成了他们的包袱,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受到金陵的牵制,不复当初的灵活机动。如此一来,发贼覆灭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先生果然深谋远虑,有此一策,消灭发贼指日可待。”向荣的马屁立刻拍过来,看来也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这马屁的时机和火候掌握的都恰倒好处。

杨一心内暗笑:“大人此言不妥,刚才所说不过是一个大概,就凭朝廷眼下的这些兵将,还不足以对发贼构成威胁,还得另想办法。”

向荣听了,心想也是,当初在广西,湖南,发贼兵少粮缺,一路北窜,各地的官兵还不是拿他们没办法,自己在广西还差点丢了性命,到现在都不敢对别人说。

“请先生继续。”向荣赶紧接着问:

“打仗的事情,一得有钱,二得有兵,三得有好装备。此三样乃胜利的根本。钱,朝廷会拨款,兵,眼下的兵嘛不说也罢,至于装备嘛?上次帮大人买的洋枪还好用吗?”

一听杨一说起洋枪,向荣来劲了:“先生还别说,上次买的洋枪还真的好使,几次敌我形势难解的时候,我调上洋枪,一顿猛打,发贼顿时不支溃退。还有就是先生买来的洋枪比起其他洋人卖出来的要好上许多,其他洋枪打上一枪要费许多时间装药,先生买来的只要换发子弹就能再发,实在是好,不知道先生还能不能帮向荣再弄它几百条?再有就是子弹也请帮忙补充。”

杨一听得暗笑:还不是你向荣被太平军打得跑路的时候,用洋枪队来掩护,居然还说别人溃败。其实这火器清朝的时候一直都很受当权者的重视,乾隆年间,曾有大臣奏本,提出武举科考应当把火器也作为其中一个项目,但乾隆考虑,这样一来民间的火器数量必将猛增,百姓有了威力强大的火器,一旦有人造起反来,镇压起来难度会变大。在乾隆看来,火器应该是官家独有,并作为镇压叛乱最有力的武器,怎么能让它流入民间,所以乾隆否决了这项提议,中国也因此错过了一个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机会。不过朝廷对火器部队的建设历来都很重视,每朝都设有“神机营”但数量很少,而且威力和射程比起洋枪洋炮差的多了。同时清朝对火器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民间是不允许私人拥有火器的,一大拿发现那是当谋反罪论处的,说起来杨一的中普合资企业,那还是算的上违法的底下工厂。上次买枪也算向荣运气,霍夫曼带来中国的枪是普鲁士王国的最新产品,连部队都装备不多,是当前欧洲最先进的步枪之一,杨一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亏的慌。

“洋枪洋炮,大人只要出的起银子,我负责帮你弄来,不过大人想要上次那中恐怕价钱上要比原来贵许多。”杨一先把价钱抬高先

“哦?这是为什么?”想到要多花不少银子,向荣心疼的问。

杨一才把自己在广州如何遇见普鲁士来的霍夫曼,如何结交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一番,听到向荣耳朵里的是杨一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救了普鲁士的皇家贵族霍夫曼爵士,为感激杨一的恩情,两人还拜了把子,又半买半送了一批枪给杨一,这才能买到便宜货。

说完这些之后杨一又说:”大人在下虽然和霍夫曼是兄弟,但亲兄弟明算帐,总不能让别人大老远从欧洲把东西远来不赚钱吧,这实在说不过去。再者大人眼下就算把钱放在我面前,我也拿出枪来,还得等人运来才有是吧?”意思是你看着办吧,总之再想有那样的好事是没指望了,眼下还没货你出再多的钱我也没办法。

“行,先生看着办吧,先生是痛快人,我向荣也痛快,洋枪的事还是摆脱先生了。”说着向荣掏出一把大面额的银票摆在桌上,杨一粗略的看了看,大概有十几万的样子,看来向荣是尝到甜头啦,这次还真下了血本了。

“好,买洋枪的事,在下包了。”说这杨一也不管向荣心疼的目光,把银票一把收到怀里。

“大人,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兵。”

“敬听先生高见。”

“大人,民心可用啊,发贼为祸,民间士绅多有痛恨,大人进京面圣,可请皇上下旨,鼓励民间自费兴办团练,协助官军剿贼,朝廷论功行赏。这样朝廷多了不少兵勇,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听先生一席良言,向荣这就有底了,只可惜先生大才,高瞻远瞩却为何不入朝为官,替朝廷分忧?以先生之才,当朝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向荣开始用官禄来拉拢杨一。

“大人过奖了,其实我倒还真的有入朝为官的想法,不知道大人能否帮忙。?”

向荣一听,兴趣来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杨一对做官不感兴趣,想拉拢杨一却找不到法子,现在杨一主动说了,以他现在的地位,保举杨一做个小官,那还不跟玩似的。一直都是他在求杨一,弄的他在杨一面前说话都不硬气,现在翻身的机会来了,向荣想的不由激动起来。

第一部 第十七章 小刀会

“先生想做官,不知道先生可有功名在身?”向荣小心的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杨一怎么得也中过秀才吧,没准还是举人什么的?

“孔老儿的狗屁文章我才没时间去读,也没哪闲工夫参加科举,更别提功名了。”提到科举杨一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话说的向荣听起来就舒服,他自己本就是个老粗加丘八,平时为了巴结朝廷里的官,也学着说些文皱皱的话,放些酸屁,骨子里还是满洲人的粗野本性,平时对那些靠读书作官的就不怎么服气,现在听杨一这么一说顿时把杨一当做知己。

“先生要想做官,倒也不难,向某一定代为保举。只是不知道先生想做个什么官?”

杨一想了一想说:“刚才提到团练,我就想吧,眼下局势动荡,这上海表面上看起来距离那武昌还远,可指不定哪天这发贼就杀到面前,所以我想谋个武职,兴办团练,既能保一方平安,也可助朝廷杀贼。大人以为如何?”

向荣略做思考道:“这上海是个县,武职顶多够个千总,对先生来说不合适,我看这样吧,先生委屈一点,挂名在向荣手下做个五品守备,先生尽管组建你的团练,别人要问起来,就说奉了我的命令在上海练兵,我看哪个王八蛋敢给我添乱。先生再出点银子捐个功名,到京城后我就备报兵部,等朝廷正式批复下来,我就派人送与先生,如此应该没什么问题。”说着向荣要来笔墨,写了个手谕,摸出随身携带的官印盖了上去,这样杨一就算是朝廷的守备了。

“如此甚好,杨一多谢大人成全。”杨一对向荣行了一礼。

向荣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其实先生对向荣的帮助更大,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嘴上说不算什么,脸上却是一付得意的表情。

说话这天就中午了,杨一便留向荣下来吃饭,向荣也没推辞,只是让杨一派人给门口的几个亲兵送点吃的,两人落座三位美女把热菜美酒端上,刚吃到一半,突然小红急急忙忙跑进来说:“不好了,工厂出事了,打伤人了。”

杨一对向荣说:“大人,失陪了,我得去看看。”

向荣一拍桌子怒道:“走,一起去看看,我到要看看是哪些兔崽子给先生捣乱,搅的我们饭都吃不安生。”说着也叫上门口的亲兵也跟着去了。

杨一和向荣赶到工厂,发现厂门口堵了一群人,连上海县的衙役也在场,杨一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上海的一些地痞跑来捣乱,要收工厂的保护费,工人们做不了主,就把霍夫曼给叫来了,霍夫曼哪里会理会这些流氓,说话就要工人们赶那些流氓滚蛋,没想到从旁边突然杀出100多号人来,手里都拿着家伙,霍夫曼提防不及,挨了几棒子,头也被打破,鲜血流了一身,其他的工人也被打的够戗,被人放倒了十几个,还冲进了厂子乱砸东西,叫嚣着不交保护费就别想在上海混,这一下把厂子里其他霍夫曼的普鲁士同胞给惊动了,几十个人端着从普鲁士带来的洋枪,乒乒乒的一阵射击,也放倒了对方几十号人,对方见洋枪犀利,架起伤号掉头撤退,霍夫曼带着人马就要追,谁知道来了一群衙役,领头的班头不但不抓那些流氓,居然还带人把霍夫曼他们拦住,放跑了那帮家伙。

杨一看了看那领头的班头:“来的可是上海县衙属下?请教高姓大名?”这班头生的到是魁梧,见到杨一他们来了也不说话,这是冷冷看看着杨一他们。

“在下刘丽川,上海县衙捕头。”

刘丽川?杨一一听这名字,心里暗叫,老天,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差点坏了我的大事。杨一记忆里的刘丽川应该是上海“小刀会”的首领,纠集了一些倍受洋人和官府欺压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对外称“兴义公司”1853年的八月在上海起义。1853年?不就是今年吗?杨一暗自高兴,还好发现的及时,要不以刘丽川他们对待洋人的态度,造起反来,自己的工厂和这些普鲁士技术人员还不都遭殃了。尽管杨一内心对历史上的“小刀会”还是抱同情和支持态度的,但眼下这些家伙的存在,客观的影响了杨一的发展计划,留他们不得,也只能对他们下黑手了。

“既然是捕头,为什么不去抓闹事的流氓,反而来阻挡我们的人?”杨一斥问。

“嘿嘿,凭你的一面之辞我就得相信,别以为有洋人给你撑腰我就怕你。”刘丽川看来对洋人是深恶痛绝,连带杨一也讨厌上了。

刘丽川一说这话,厂里的工人和那些洋人们不干了,吵着要去追那些闹事的流氓。刘丽川和他手下的捕快们堵在门口,就是 不让他们去追,很明显,他们是一伙的。

“好啊,我到要看看谁敢再拦着,伙计们,抄家伙,谁拦着对谁不客气。”杨一大吼一声:

刘丽川面无表情的,冷笑道:“我洋人拿不得,难道连你们这些狗腿子也拿不得吗?”说着也大喊一句:“兄弟们,今天谁要踏出这厂门半步,就都给我拿下。”衙役们齐声应诺,手里的家伙也亮了出来。双方剑拔弩张,这就要开打。

“妈拉个巴子的,小的们,把这些个白吃朝廷干饭的家伙都给我拿下,放走一个军法论处。”原来的向荣在叫喊。刚来的时候,向荣就派手下的亲兵去驿站把自己的护卫队叫来,也就是用杨一买的那些洋枪装备起来的200多号人,刚才在一边听刘丽川说话,心里那火早就冒起来了,只是由于自己的人没到,他也就没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