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有天庭-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陵现在带领十万原始人类,则一下子迈入崭新的时代——筑城,可谓天下第一座城池。而且李陵命名为夏城,以纪念伟大的华夏民族。
  事实上殷商以前人类都没有固定的城郭宫室,到尧之时,则“堂崇三尺,茅茨不剪”,后世虽以此颂尧之俭德,实亦可解为当时技术之简拙。
  至舜所居,则“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初期之都市已开始形成,且宫室已渐华侈。
  夏城高三十丈、长二十里、宽十里,两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也就是五十平方公里,这是李陵按着宋代的都城开封来设计的,后者的面积也就是五十平方公里。
  而唐代长安城,不计大明宫,城区面积已达约八十四平方公里,北宋开封只有五十平方公里,后面的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也不过六十平方公里大。
  另外世界上与长安城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也不十二平方公里,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也只有十八平方公里。
  夏城不仅足够大,未来能够容纳上百万人,而且李陵还规划了各种功能区域,还参照了唐长安城与宋开封城的经验。
  不得不说,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
  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和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
  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是仿长安城修建的。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
  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
  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
  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
  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
  介绍了天下第一城的规划设计,再说大狩猎。
  原始社会时期,世界上丛林密布,各种动物非常多,而且与现代的品相大相径庭。这日,李陵安排好筑城事宜,并留下数张封神牌与一部分战士留守,然后带着众人前往丛林。
  原始丛林中的树木又高又粗,比李陵在后世看到的所有树木都要粗壮,高耸入云,巨树的间隙也长着许多高大的灌木,地下是厚厚的落叶,踩在上面,咯吱咯吱作响。
  “哗啦哗啦”
  各种小动物和鸟儿被众人惊得四处逃窜。
  “咯咯咯”
  一阵类似鸡的叫声,让李陵瞬间热情高涨,迅速赶过去观察起来。
  “这是什么鸟类?”李陵指着远处的大鸟问道。
  “夏,那是原鸡!”一个战士答道。
  原鸡?
  他们也叫鸡,真是令人惊奇万分。
  可以说鸡是人类驯养的最有食用价值的家禽,它的蛋可以吃,它的肉同样可以吃。事实上,科学家告诉我们,生活在野外的原鸡就是鸡的祖先。
  原鸡的外形及羽毛的颜色与家鸡十分相似,但比家鸡瘦小,羽色没有那么鲜艳,雄鸡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雌鸡上体大部分为黑褐色,雄鸡的羽毛常下垂,头上的鸡冠及肉垂也比家鸡的小。
  原鸡常成群在灌木丛中活动,它们边走边用脚和喙拨开腐叶及土壤,觅食植物种子、虫类和蚯蚓等。晚上,原鸡栖息在几米高的有浓绿树叶的树枝上过夜,拂晓时公鸡也会发出阵阵的啼鸣声,打破了山林的肃静。
  “快,你们过去逮住它们,公的母的都要!”李陵催促着众人说道。
  在他想来:有了这些种鸡,夏部落就可以过上有蛋吃,有肉吃的美好生活了。

  ☆、第三零九章 鸡鸭鹅的祖宗 上

  不过等到战士们跑过去,由于它们生性怕人,白天太阳当空的时候,常隐藏在灌木丛中休息,但一发现敌情,它会突然展翅高飞,其飞行能力比鸡略胜一筹,所以根本不容易捕捉到它。
  “放箭!”战士们呼喝道。
  李陵一听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他不仅没有指名说要活的,而且原鸡不是家鸡,跑得快飞的高,根本不是这样随便就去抓的。
  “算了,还是回头让一些战士,专门想办法抓原鸡才行!”李陵心想,然后喊住战士们回来。
  不过这次行动并未完全没有收获,不少战士还带回来几只射死的原鸡,并捧着许多鸡蛋向李陵复命。
  “这种小鸡,与我们部落的锦尾、恐鸟等家禽想比,繁殖能力如何?”李陵问周围的原始人道,显然他们比自己知道的更多。
  “原鸡不仅体型小,而且他的繁殖能力很低,一年才生一两窝蛋,每窝只有6—8只蛋,而且只有婴儿拳头大!”夏的战士们说道。
  他们在这片丛林里生活了许久,对这种原鸡的习性可谓了若指掌。
  “难怪现在夏收服的部落中,虽有驯养家禽的部落,却没有看上这种很可能是鸡祖先的原鸡!”李陵心头感叹道,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
  这种原鸡无论长相、叫声都和后来的家鸡很像,然而它的生蛋能力太弱了,这样算来繁殖力并不行。毕竟后来的家鸡是多少年培育才有的结果。不过,即便如此,李陵也决定把它养下来,要知道它体型小也有体型小的好处,现在原始社会食物匮乏,小的鸟类驯养更节省食物。
  想到这里,李陵又问:
  “原鸡是不是吃素的?”
  要知道现在的家鸡都是吃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骨粉之类的营养,不跟人类争食物,这才是它们被驯养下来的关键。
  “夏,这种原鸡食量很小,食性也很杂的!它的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
  “原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草籽、绿叶嫩枝等。”夏的战士答道。
  李陵一听,更加坚定了他对原鸡驯养的念头。
  “而且这种原鸡不善飞行,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有的夏的战士又补充道。
  不善飞更好,那样不容易逃,这是优点啊。
  农村养鸡还要把鸡的翅膀羽毛给剪短呢,让它飞不起来,免得飞走了。
  提起家禽,第一反应就是鸡鸭鹅,鸭子在家禽中地位无法代替,“陆有鸡,水中鸭”,家禽家族又怎能少得了鸭子?
  现在夏部落已经不缺水了,完全可以挖个池塘养鸭子。
  “你们可知道有一种鸟,它是水鸟,叫声嘎嘎的……”李陵又把头脑中鸭子的形象,告知身边的原始战士说道。
  “水鸟?”
  “嘎嘎嘎?”
  “走起路来左摇右摆?”
  “我知道了,那是甲鸟!”
  ……
  好像猜谜一样,这些原始人还是七嘴八舌找到了答案——甲鸟,不就是“鸭”字拆开来的嘛。
  换句话说,鸭就是甲鸟的合体字嘛。
  “五百人跟我来,剩下的人每千人一队,各持两张封神牌,自由狩猎!”李陵吩咐狩猎大军道,他现在有二三十张封神牌在手呢。
  现在除了他之外,一些夏部落的原始头领已经可以借助简单的“法器”,来激发封神牌了!这是一种被李陵提前封存一些气运的器物。
  兵分两路之后,李陵这一波人很快到了一处湖泊沼泽地带,那里有各种疑是“鸭”的祖先的水鸟存在。
  “夏,你看,那是绿头甲鸟和斑嘴甲鸟!”夏身边的战士们迫不及待地指道。
  李陵顺着战士们的手势看去,顿时瞪大了眼睛:
  “绿头甲鸟和斑嘴甲鸟,和印象中家鸭长得很相似,相似度95%以上!”
  李陵可以肯定,这就是鸭子的祖先,难怪这两种游禽会被驯养,明显的在原始社会就很普遍了,数量繁多、生存能力强。
  和原鸡一样,这些甲鸟,体型相对较小,容易饲养。
  而且相对衣着“华丽的”原鸡,这种颈短、臀肥、走起路来摇摆的“憨萌版”甲鸟,也是十分讨人喜爱的。要不然“唐老鸭”之类的形象也不会在后世那么出名了。
  在生物学中,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我们说的野鸭通常指绿头鸭,和李陵眼前的绿头甲鸟如出一辙。
  “很显然,绿头甲鸟、斑嘴甲鸟是家鸭最原始最主要的祖先。”李陵心中肯定道。
  他的想法与生物学考证不谋而合,现在的鸭子基本上源于绿头鸭,而绿头鸭的祖先就是绿头甲鸟。
  李陵眼前的绿头甲鸟比后世的家鸭大好几圈,身长一米,翼展一两米。雄鸭的头和颈呈绿色而带金属光泽,尾部中央有4枚尾羽向上卷曲如钩。
  雄鸭上体大都暗灰褐色,下体灰白,白色的颈环分隔着黑绿色的头和栗色的胸部,翼镜紫色,尾羽白色,正中4枚黑色,其末端上曲如钧。
  雌鸭头部褐色斑驳,有深色的贯眼纹。背面黑褐色并杂以浅棕红色的宽边,腹面暖棕红色,且散布褐色斑点,尾羽不卷曲。
  而斑嘴甲鸟和绿头甲鸟体型相似,和后世的麻鸭十分吻合。雌雄羽色相似,雌鸟羽色较暗。上背灰褐沾棕色,下体以褐色为主。上嘴黑色,端部黄色,有黑色细长过眼线,嘴角有一黑线。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鸭子的寿命其实有三十年,然而它们的“人生”往往很短暂,为人类做贡献了。
  “它们现在水里是吃小鱼小虾吗?”李陵一边悄悄走近甲鸟群,一边悄悄周围的战士道。
  只见前方的湖泊与四周沼泽中,许多水鸟在游泳、嬉戏,其中绿头甲鸟和斑嘴甲鸟居多,它们时而欢快地划水,时而潜入水中。
  有的成双成对好似鸳鸯谈情说爱,有的分散成小群休憩在水面,其中许多甲鸟将头反于背上,将嘴插于翅下,就这样漂浮于水面。
  “嗄、嗄……”时而发出的叫声,宏亮而清脆,传播很远。

  ☆、第三一零章 鸡鸭鹅的祖宗 下

  “甲鸟的潜水能力差,只偶尔捕食鱼虾……”
  “这些甲鸟为杂食性,绿头甲鸟主食各种杂草种子、茎根、虫、软体动物等。”
  “斑嘴甲鸟主要吃植物性食物,水草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还有草种子、虫、软体动物等。”
  ……
  战士们纷纷介绍它们的食性说道。
  “很不错,这两种甲鸟,食物类型与鸡有一定的互补性啊,你们想办法去逮一些回来,要活的,还有它们的蛋,注意搜集一些。”李陵大手一挥道,又指挥众人开始干活。。
  刚刚活的了一些原鸡,现在他又要抓甲鸟了,这今后就是他们的鸡与鸭啊。
  其实我们现在所食用的鸭,还有一种疣鼻栖鸭,是一种美洲鸭,顾名思义是产自中南美洲,这是一种类似鸭子的大鸭,我们又叫它番鸭、洋鸭,学名疣鼻栖鸭,鼻子上长着大大的疣子疙瘩,与鸭同科不同属,是一种介入雁鸭之间的水禽,属于栖鸭类。
  回说夏部落的五百战士们,领了命令,前去捉甲鸟,花样百出,撵得甲鸟那叫一个“鸭飞狗跳”,还好这些甲鸟与原鸡一样胆小怕人,虽然扑捉困难,倒是并没有什么危险。
  ……
  好一阵忙活,李陵见到收获并不丰厚,而且相对庞大的五百人规模,少的可怜,只有寥寥几十只甲鸟,不过领李陵欣慰的是,还好有上百枚蛋。
  “以后这两种鸟类就是我们夏部落要特别驯化的品种了,原鸡就是我们的鸡,甲鸟就是我们的鸭!”李陵对周围众人说道。
  “鸡?鸭?”
  “特别驯化?”
  “也没看出这些鸟类有啥特别的地方啊!”
  “它们的蛋虽然能补充一定的水分、盐分,口味还不错,但现在我们部落已经不缺水和盐了啊……”
  ……
  战士们听了李陵的话,立刻议论纷纷起来。
  不过李陵根本不去管,就让他们说去吧,它们哪知道“鸡鸭鹅”这三种家禽对人类的贡献?指望它们目光长远,那他们就不是普通的战士了……
  “对了,说到鸡鸭鹅,现在前两者已经有了,还差一个鹅!”李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今天把三个品种都弄齐了。
  于是回忆起“鹅鹅鹅”这首口水诗之后,当下又问:
  “你们四处仔细看看有没有一种水鸟,我叫它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这上面的特征,就是“鹅鹅鹅”也就是“咏鹅”中的描绘,想必大叫还记得原文是这样说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其实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乍一看,可不是“鹅其实也是一种鸭”嘛!
  不过与鸭子的祖先是甲鸟不同,家鹅的祖先是雁,如果单从鹅的名字来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更像是天鹅驯化来的。
  鸭子的叫声沙哑、短促,“嘎嘎嘎……”。
  而鹅的叫声“歌——”,声脆而尾音长,就像唱歌。其实“鸭”的叫声就是它名字的叫声“甲甲甲”,而“鹅”同样如此,“我我我”,而英文的goose,发音也类似。
  “夏,我找到一只鸟,在那边,很可能是鹅……”一位战士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说道。
  “哦,真的吗?长长的脖子、雪白的身子……”李陵闻言一边询问道,一边跟着这位战士兴冲冲的跑过去看。
  很快李陵以及身后一小群人好奇心爆棚的原始人,到了地方。
  “夏,快看,那里!”那位战士指引着方向。
  众人循着手势看去,发现传说中的“鹅”:
  体型较大,体长一两米以上,身高也很高,直立时高可达两三米,比原始人还高。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咳,这是充气版的丹顶鹤吧?”李陵看着傻眼说道。
  这哪里是鹅啊,这明明是鹤啊!
  丹顶鹤是中国最著名的鸟类之一,红红的头部,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它更是一种长寿鸟,寿命可长达50…60年。
  李陵眼前的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韩国长腿欧巴见了也会自惭形秽。
  这位夏部落的战士所指的方向,正是一片沼泽或浅水地带,正是鹤喜欢栖息的地方,因此它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丹顶鹤与鸡鸭一样也是杂食性,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种子为食,夏季食物较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动物性食物有小型鱼类、甲壳类、螺类、昆虫及其幼虫等,也食蛙类和小型鼠类,植物型食物有芦苇的嫩芽和野草种子等。
  而且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即一夫一妻制,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
  “这不是鹅,这是鹤,而且是丹顶鹤,不过也是非常好的!你们也去把它们逮回来吧,小心点!”李陵哭笑不得地说道。
  也难怪原始人傻傻分不清,没见过鹅,乍一见到鹤,还真有可能错认。
  实际上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它的嘴根部与头呈九十度角,这是最明显的特征,而鹤嘴长、尖细。
  鹅与鹤最相似的莫过于:脖子都很长,身体雪白。
  但鹅腿短,而鹤腿很长,这是最显著的差异。远远一看,“亭亭玉立”,那就是鹤了,李陵眼前的鹤群中,就是睡觉的鹤也单立着腿,“金鸡独立”一般。
  还有鹅脚大有蹼,可以划水,而鹤没有所以它们不爱游泳,而是生活在浅水或沼泽地带,用长长的腿站立其中觅食。
  最后鹅的尾短,而鹤有长长的黑尾翎垂落。
  李陵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知识:“鹅起源于鸿雁!”
  它们食青草,耐寒、耐粗饲,觅食力强、有较强合群性及抗病力强,而且生长快,胸脯丰满,可以成为肉食家禽首选品种。
  鸿雁的背部羽毛以暗灰褐色为主,颈的后部中央为棕褐色,其余为白色。总体来看,如同有一条大辫子披在头部的后面,胸部和腹部由肉桂色逐渐转为白色,它的嘴甲为黑褐色。

  ☆、第三一一章 家禽界一哥

  因为鹅是古代的雁经过人们长期驯化得到的家禽,其实在动物学上不算一个独立的物种,只是雁的一个亚种。
  鹅一般分成两个大种类,即中国家鹅和欧洲家鹅,中国家鹅是由鸿雁驯化而来的,欧洲家鹅是由灰雁驯化而来的。
  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的家禽,如绿头鸭驯化成了家鸭,鸿雁驯化成了中国家鹅,灰雁驯化成了欧洲家鹅,疣鼻栖鸭驯化成了番鸭。
  就中国家鹅来说,它是鸿雁的亚种,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鹅和雁是属于一类的,是非常近的近亲。
  而如同“蜗牛不是牛”一样,“天鹅也不是鹅!”这是一个不是常识的常识。
  天鹅与鹅、雁都不是一类的,有自己独立的分支。所以天鹅既不是鹅也不是雁,而鹅和雁却是一类的。不过这三种动物同属鸭科,关系比较近。
  还有一种关于鹅与天鹅混淆为一个物种的有趣的戏说:
  “当天鹅是野的的时候,人类为了把天鹅圈养,就用棍子在天鹅头上敲了一下,天鹅的头肿了起来,失去了野性,就成了头上有红包家鹅!
  “天鹅的脚经常在脏的地方走动,所以很黑。而鹅被人类圈养后,经常在干净的水中,黑脚慢慢就洗干净了,就变红润了。
  “所以天鹅与家鹅的区别是:前者脚是黑的、后者头上有包……”
  言归正传,李陵要在这时候找到鸿雁,那是不容易的。不过,他已经吩咐众人留意有水的地方,附近有一条大河,容易形成湖泊,而且丛林较多容易蓄水,有诸多小型池塘。
  有了目标,李陵便专找有水的地方,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却发现一片密林下有一条小溪,有“鹅”栖息,数量还不少,它们习惯群居,前文已述鹅是鸿雁驯化而来,我们常常在天上看到“人”字形排列迁徙的大雁,数量有多有少。
  “小心点,别弄出太大响动,这就是我说的鹅,生长速度快,不用细心喂养,抗病能力强,驯化一批来喂养,是我们以后禽肉的主要来源!”
  李陵一边传授着“宝贵”的知识,一边带着数百人蹑手蹑脚的走过去。
  要说原始人最缺什么?
  有人肯定说是缺衣少食,然而大自然里面的物质是丰富的,人类缺少食物,肯定是方法不对,而这些都要靠经验传承,一代一代形成宝贵的“知识”。
  因此原始人最缺的是知识,宝贵的知识,所以他们崇拜巫、崇拜先知。
  然而李陵这回是小心用错了对象,这群“鹅”或者是最古老的鸿雁,根本不怕生人,当李陵等人敛声屏气小心走近到它们十数米时,忽然一群“老鹅”跳了出来,对着众人嘶鸣: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拦路抢劫?李陵一脸蒙了!
  李陵很想说:鹅兄,没看到我们人多嘛!
  然而鹅兄趾高气扬的俯视着他和一群原始人,仿佛在说:
  小样,这里是老子的地盘,乖乖认错,跪下求饶,否则……
  不用否则了,在李陵等人目瞪口呆的眨眼工夫,一群鹅已经展开了犀利的进攻!
  这让李陵想起了“鹅的英雄传说”:
  “鹅,家禽界一哥!”
  “鹅,家禽界一哥,出了名的不好惹!”
  “鹅,家禽界一哥,出拳狠辣凶恶,专爱男人的命根上啄!”
  “鹅,家禽界一哥,走过路过恶犬拦路不如鹅,自从老王在村头鱼塘边养了鹅,我们家孩子上学得绕二里多!”
  ……
  走路一摇一摆的肥鹅,看似憨态可掬,但战力却达到了bug一般的炼狱级别,它是出了名的死战不退,无论你招惹与否,只要它看你不爽,十几米外都要飞过来干你,不是你死就是它亡。
  这一切都源自鹅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和鹅的祖先——古人驯化了的野生大雁一样,包括中国白色家鹅驯化自鸿雁,而欧洲家鹅则源于灰雁,不分颜色,鹅走过路过所在,十几米范围全是它的动态领地,老铁舌头上都有利齿,咬破皮都特么算轻的。
  对头,重要的事说三遍:不要纠结毛色上的区别,全球的鹅都一个倔脾气——和那些逆来顺受见人就跑的鸡鸭不同,大鹅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而且这个领地还特么不固定。
  它走到哪领地就挪到哪,以它为中心的数米到数十米的范围内,任何路过的活物都得遭殃,“疯狗是个蛋,老铁天天战。主人算个鸟,老子照样咬。”
  这是鹅哥的传说,疯起来自己都打,和自己的镜像打架打出血。大鹅才是真正的哥,鸡鸭见了绕着走,恶狗见了得低头——农家乐圈的扛把子。
  “好,它们不怕人就好,给我抓,狠狠的抓,抓光!”李陵看着一群“自投罗网”的“白鹅”高兴的说道。
  然而它忘记了眼前的“鹅”可不是后世缩小版的,而是各个大块头,从头到尾和原始人一样的体长,尽管它的长长的脖子很细,看起来“弱”,但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骗了,因为它很灵活,和蛇的灵动有的一拼。
  只见迎面扑来的鹅群,直接挺直脖子、压低头部、张开双翅,杀气腾腾,各占绝技:
  有的“啄”、有的“扭”、有的“扇”……
  啄:很好理解,拿长满利齿的嘴,咬住你没有护住的脆弱部位,比如脸或者裆部。当然,你要是拿手挡,遭殃的就是手和胳膊上的嫩肉了。
  扭:只是会啄的鹅和笨鸡有什么区别?大鹅不仅要咬你,咬住了之后还要扭动头部,来一场轻量级死亡翻滚……
  扇:鹅在虐你时还会采取两线作战策略,一边用嘴戳地你应接不暇,另一边两个扑腾的翅膀拼命扇你。
  “鹅比你爹扇你有力多了。”那毕竟是候鸟大雁的翅膀,全都是有力的肌肉啊。
  而且,鹅的攻击是立体的,它长长的脖子可以袭击你的下体,扑腾的翅膀又能扇肿你的头,如果你觉得鹅只会捡“软柿子”捏,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鹅对所有生物都如此具有攻击性?这其中有一个秘密!

  ☆、第三一二章 在哥眼里你们皆蝼蚁

  答案是除了极强的领地意识之外,还和它的眼球构造有关,据说在鹅的眼里,所有生物看起来都比自己小,所以天不怕地不怕……
  “在我鹅哥眼里,你们都是蝼蚁,而哥如山一样雄壮,就问你怕不怕!”鹅如此说。
  李陵要是知道这一点,肯定要哭晕在厕所!
  和鹅属近亲的天鹅也是如此,一边有着“小天鹅舞曲”版优雅,一边转身和古惑仔一般喊打喊杀。
  在遥远的英国 Grand Union 运河上,也有一只鹅霸,这只天鹅控制着一段两英里长的河段,由于曾在一个月内袭击了3次以上进入该河段的人,当地人已经把河流列为禁区。
  在英国横行的天鹅不止这只,最出名则是剑桥河上的Asbo一家,祖孙三代都是河霸,三代鹅横行河上近十年。因为天鹅是保护动物,也不能掐死做烧鹅,人们也没辙。
  出名原因很简单,剑桥当地声名远扬,来英国的人八成都会去走一走,而剑桥河上观光是必经项目,不被天鹅袭击才怪……
  从此剑桥河上流传着两个传说,一个是剑桥大学赛艇队,还有就是鹅霸了。。。。。。
  而到了北美,最令人蛋疼的则是能够虐鹰的“加拿大鹅”,加拿大鹅不是家禽,而是遍布北美大陆的野生大雁,在英语里,鹅和大雁都叫goose。
  由于没有天敌,它们已经占领了北美大大小小的河流、湿地、公园、广场。每到加拿大鹅的繁殖期(也就是2…4月),媒体就会警告市民,千万不要靠近它们、千万不要……
  而提到加拿大鹅的受害者,最著名的就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了,这个学校上至教授下到食堂大妈,无一不深受其害。
  至于加拿大鹅在校园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校园环境太好了!由于鹅频繁引发校园安全问题,滑铁卢大学特地开发了一款app,方便学生教师获取“滑铁卢杀手”们的实时出没地点,以便绕着走!
  无语凝噎ing……
  有什么狭路相逢不被揍的方法吗?答案是没有。见到一只鹅,你能做的就是低头绕行,不要盯着它将它激怒,剩下的就交给鹅的心情吧。
  当然,一旦它燃起了战意,你跑也是没用的,老子会飞,比你高了四腿跑、轮子滚两个档次。
  话说,为了活捉这些“热血”汉子,夏部落的战士们付出巨大代价,血的代价——头破血流之后,还好,终于抓了几十头“鹅”,当然“鹅”蛋也少不了。
  另外,与鹅一样攻击性十足的还有野猪,现在夏部落的原始人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驯养规模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李陵要的更多,现在原始部落还有许多人会饿死的,就是李陵的夏部落,因为强大,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是缺衣少食。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搜罗了鸡鸭鹅的祖宗之后,与狩猎的大部队会合的路上,赫然发现不知何时,对面站了只汽车般大小,眼睛通红的恐怖怪物——猪猡兽,这个时期的野猪祖宗!
  这猪猡兽浑身黑色,肌肉块块隆起,獠牙长长像匕首般对着李陵一行“亮剑”,最奇特的是它头顶还有一根尖锐无比的独角,足有半米这么长。
  但它和猪有着最相似的特征:猪鼻子,让后世来的李陵看起来很是亲切熟悉。
  然而它并不想和李陵亲切熟悉,与家禽界一哥鹅兄一般的眼神,在它眼里这些在地上的猴子都是蝼蚁,敢闯入它的地盘,就要:
  “怼”、狠狠地“怼”、用大獠牙把“猴子们”对穿、用头顶的尖角把人们开膛破肚……
  “小心,有猪猡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