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风暴-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罢了,严令你先去休息……”

史可法摆了摆手,有心去俞国振那边再探探口风,可是终究还是没有这个脸面。

好在这时,张浮一摇一摆地走了过来,史可法突然觉得此人可爱起来,他反正是没脸没皮的,正好和俞济民那尖酸刻薄的人打交道。

“道邻兄,昨夜可是被折腾苦了。”张浮笑着道:“好在我宿在俞济民那边,跟他学着一个法子,你看。”

他伸出手,手中两个棉花球,他用那两棉花球将耳朵一塞,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张薄心中极是明白,整个无为城里,就是俞国振身边最为安全,因此他谢绝知州罗之梅的招待,死活要睡在俞国振的宿处,说是要与俞国振夜学兵法,实际上打的主意是,若是无为真有什么危险,俞国振要逃走,总得带上他。饶是史可法觉得他这人面皮厚,却也绝对没有想到他打的竟然是这般如意算盘。

“天如,俞济民今日可有什么说法?”

“哦,他说了,让我劝道邻兄去下棋,只等小儿辈破贼即可。”

史可法听了这句话,心中一愣,这可是借用了渡水之战中谢安的典故,只不过俞国振那狗嘴里如何会吐出像牙来,他说的话什么时候这样好听过?

再一看张浮的面色,史可法顿时明白,这番话,明显是经过张浮改了的。

他苦笑着道:“好吧好吧,今日我就不在城上惹人生厌,恰好昨夜未曾睡好,我还是回去补一觉去川……”

他当真回去补觉了,思考了一夜,他算是真正想开,这守城之事,还是交给俞国振吧,反正若是俞国振守不住,他史可法肯定更守不住。

他这一觉睡得好,醒来后摘开棉团,听得南北二门喊杀声正急,搜肠舌肚了好一会儿,也没挤出一首诗,终于放弃了这雅性,遣人招来张涛,二人真的开始手谈。

外头的厮杀声时断时歇,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倾听,一局罢后,张浮笑道:“难得,道邻你对外真的不关心了?”

“哪有不关心的,只是军略非我所长,还是不去自取其辱的好。”史可法叹了口气。

“史参议,流贼狡诈,从昨日起就猛攻南北二门,今日又是如此。”巢县知县严觉此时又出现了:“罪员以为,其中必定有诈,东西二门才是流贼真正欲攻之所!”

他出现时的面容,比起早上更为枯槁,史可法看他这模样,心中微有些不忍,毕竟都是读书和子,虽然大意失了巢县确实有过,但此后他一直在努力试图补救。

“严令,你一直未歇?”

“罪员失了巢县幸得史参议未曾治罪,如何敢不戴罪立功?”严觉道:“罪员方才自城头下来。”

“那依你之见,流寇会从哪里攻城?”

“东西二门,必有其一。”

史可法扔下棋子,背手起身,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然后向张涛道:“天如,此事只怕又要劳烦于你。”

“愿为道邻效劳。”张浮明白他的意思,起身笑着拱手而去。

没有多久,他便又回了来,脸色依旧是云淡风轻,一副名士作派:“幸不辱使命。”

“他如何说?”

“他说承蒙指点,险些有所疏漏,实在感激不尽。”

史可法哈哈大笑,指着张薄道:“天如,天如,你就欺我,俞济民会这般说?让我想想,他一定是脸上挂着那种笑,然后冷嘲热讽……”张浮也笑了起来,这件事情,大伙心知肚明即可,史道邻将之揭破,终究还是城府不深啊。

若是周延儒与钱谦益,必不会如此……史可法身为东林中坚,与这些前辈们相比,差距甚大,甚至连方以智的父亲方方孔悟都比不上啊。

张薄回来时已经是正午,他们吃了一顿并不丰威的午餐,下午便又接着下棋,然后听得人说,借着流寇攻城间细,俞国振让城上守军都轮休了一遍。听得俞国振的布置井井有条,史可法不得不再称赞道:“行阵之间,俞济民可谓谨细了。”

一个下午,贼寇依然是自南北两城进攻,他们攻了三四次,一日间又扔下了千余具尸体,而城上的伤亡却不足百人。两日激战,灭敌过两千,己方伤亡则只是敌人的八分之一,这让史可法等对守住无为城有了极大的信心。

上半夜时,贼人又佯攻了两次,见城上始终戒备森严,他们终于沉寂下来不再攻城。史可法也学了张浮的法子,用棉团堵着耳朵,因此睡得还算香甜。

但到了下半夜时,史可法突然被剧烈的摇晃惊醒。他睁开眼,四周已经是火把通时,火把照射下,一张宛若鬼魅的脸,带着恐惧惶急,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那是巢县令严觉。

史可法初时还有些恍惚,只看到严觉的嘴巴在飞快地张合,像是水里的鱼,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很快他意识到问题之所在,掏出了耳中的棉球。

这一下,不用严觉说明,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一声惊雷般的炮响,从东方传入耳中,贼寇又开始攻城了。

东方?

他猛地想起严觉白天的警告,心中顿时凛然。

“严令,贼寇攻城了?”

“贼寇攻城了,贼寇果然是从东城主攻,他们先是狂攻南北二城,守城兵丁以为又是佯攻,但发觉贼寇是真攻城……急忙上阵,但贼寇还是声东击西,竟然将炮偷偷运到了东门之前,如今东门壤沟已经被填住,贼寇以炮轰门,这城,这城……守不住了!”

严觉说到这的时候,芦音甚是凄惶,若是他能在守无为城对立下功劳,或许可以将功赎罪,可若是无为也破了,他可就真完了。

“快去……罢了,来人,服侍我穿衣”、史可法情急之下就要向外奔去,但赤着脚走了两步,又转了回来:“要朝服。”

“史参议!”严觉急了。

“严令,你也换上朝服,无非一死,何惧之有?”史可法此时束手无策,能做的就只有等死,他叹了口气:“身为朝廷官吏,总得有官吏的体统,你这般惶急,实在有失士人本色。”

不等严觉回话,史可法又向旁边侍候着的史玉道:“史玉,你对我最忠,若是贼人入了衙门,你先杀了我,休教我落入贼首,受贼人之辱,此事最为紧要,切记,切记!”

他这话说得虽然气节凛然,可是却将个人的气节放在了满城的安危之上,以为个人的气节比这城池的存亡还要紧要。史玉却不曾往这边想,只是觉得自家老爷的形像瞬间无比高大,简直可以同前朝岳武穆、文天祥相同并论。他跪了下来,连连叩头:“老爷何至于此,如今城中尚有官兵精锐,不是还有俞国振么,他失了城,总得亲率精锐护着老爷脱身,老爷又不是无为知州,又不曾有守土之责,还请留待有用之身!”

史可法却叹息摇头:“朝廷养着我等官员,我等总不能都在贼寇面前落荒而逃,好歹得为朝廷存一分忠义正气……我意已决……王定国、包文达呢?”

“那二位早不知身在何处,老爷又不是武人,为何要与城相殉?”

周围一片哭声,史可法倒还从容,他神色不变:“可惜,张天如不在此,严令,你换好衣裳,来与我手谈一局吧。”

严觉一跺脚,他从巢县逃出来,身上就一套官服,哪里还有什么衣裳换,倒是不一会儿,无为州知州罗之梅也气急败坏地跑了来:“城破了,东门已破!”

“罗知州,你来陪我手谈,朝廷待你我不薄,此时不可失了朝廷体面。”史可法安然道。

罗之梅无法,只能陪他坐在桌前,两人下起了围棋。史可法下子从容,罗之梅却连棋子都拿不住,手不住地发求,不停侧耳倾听,只听得东门处喊杀声震天响,却不知那边情形究竟如何。

终于,贾太基手下的一个差役跑了进来,这差役是罗之梅听得消息后派去打探详情的,回来时脸色倒是欢喜,他一进来之后便跪倒:“禀诸位老爷,贼人破了东门,但被阻在瓮城,俞官人之策果然玄妙,瓮城狭窄,贼人不得回旋,前不得进,后不得退,如今死伤无数!”

第四卷二零八、战守有奇策(四)

东城城门被破,在俞国振的意料之中。

连着两日,贼人攻城,都未使用火炮,那个时候,俞国振就意识到,流寇是要将火炮出其不意地使用。

而最合适的时机,莫过于当守军因为不断骚扰疲惫不堪时,将火炮推近,突然轰击城门。远距离时,如今的火炮做不到精确射击,可是若相距只是十几丈呢?

所以,让史可法他们惊骇欲绝的东门被破,对于俞国振来说,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负责在夜里镇守东门的高大柱并未因此而有丝毫慌乱,该守卫城墙的仍然在城墙上坚守,滚水、擂石、火油等不停地向城下倾泻,阻试贼寇试图攀上城墙的企图。

而贼人见城门被轰碎,大多数几乎是本能地向着门口涌来,抢先入城的贼人想到张可望三日不封城的命令,嗷叫着顺门洞就往城中冲去,在他们身后的贼人,则生怕自己晚到一步好的东西都被抢光,拼命也向前挤。

偏偏门洞中越来越窄,暗夜里又看不大清楚,因此后面挤前面,前面意识到不对想要折转时,已经晚了。

等待他们的,是高达一丈的两道围墙,他们像是被夹在小巷之中,而齐胸的孔道里不停伸入的缨枪长矛,则让他们避无可避。几乎是多少人冲入小巷中,便有多少人被刺死!

王保宗手握长矛,一次又一次地从自己的位置上将长矛刺进去,只要看到自己位置所对着的洞口出现了人影,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此为我老娘的,此为我发妻的,此为我儿子的,此为我女儿的!”

每刺一次,他就要大喝一声,然后听着洞口对面传出来的惨叫或呻吟,每次他心中都有一种异样的快乐。不仅是他,和他一样,在狭墙两侧的足有三百余名反正过来的民壮,每一个都是与流寇有着血海深仇,他们下手,甚至比起俞国振的家卫还要果断,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每刺中一个敌人,都意味着替自己的亲人多复了一分仇。

顺着被大炮轰破的城门进入城中的贼人,总共也就是五百余人,这狭长的巷道再也塞不下更多的人,因此当王保宗刺出第七次之后,他耳畔已经听不到对方的惨叫了。

倒是东门之外,传来了败退下去的贼寇们的哭嚎,紧接着,是东门上两门佛朗机炮的怒吼。使用子母铳的佛朗机炮,在城头上形成了轰击夹角,带着火焰的炮子,不仅收割了侥幸逃走的流贼性命,还对推到了吊桥对面的贼人火炮造成了致命伤害。贼人堆在火炮附近的火药,被炮子引燃,发生剧烈的殉爆,将贼人发炮的炮兵炸死大半!

“万胜,万胜!”

“大明万岁!”

城头上的官兵们,原本已经动摇,只觉得这种情形之下,无为城必破无疑,不少人甚至准备好要想法子逃命。但身边的细柳别院家卫却依然坚定,这让他们不得不暂缓逃走,再观望一下胜负。当发现己方的布置果然有奇效,他们顿时转忧为喜,齐声欢呼起来。

这齐声欢呼,从东城城头,一直传到民居,百姓最初时人心惶惶,城头的呼声最初被他们认为是城门彻底失守,但当听到“大明万岁”之时,他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不少人也情不自禁喊道:“万岁,大明万胜!”

呼声传到衙门之外,在门口做最后准备的衙役听得这声音,一个个喜形于色,纷纷跑回衙内向史可法等人报喜。

“什么,大胜?”史可法听得他们这样说,兀自不相信:“不是说贼人用炮轰开了城门,怎么……又变成了大胜?”

包文达比起他来要通军事,皱了皱眉:“唉呀,我想起来了,俞公子这两日勒令城中泥水匠与民工全力施工,在东、南、北三门处都砌起了瓮城,想必这瓮城阻住了贼人,故此才能反败为胜!”

“这么说来……来开始俞济民便知道,贼人能够攻破城门?”史可法咽了口口水,他花费了好大气力,才制止自己流露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神情。

俞国振若是连这一点都算到了,那么,整个战场的双方,无论是我是敌,岂不都是他随意摆弄的棋子?当今时新的评书话本里,也只有诸葛孔明与刘伯温,才有这等可怕的智慧!

“快,快去打探,看看是不是真如此!”罗之梅大叫道。

他话声刚落,突然之间,在城的西方,再次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

史可法与罗之梅、包文达等人面上的笑容,还僵在那儿,这声巨响,让他们几乎觉得堕入梦中一般!

贼人分明是攻击南北二城,以此掩护对东城的攻击,为何……现在西城也传来的这样的巨响?

难道说……贼人对东城的攻击,才是真正的声东击西,其目的,是为了掩饰在西城的行动?

就在西城外,张可望看着火光照耀下城头惊惶失措的官兵,看着那已经彻底洞开,并且并无瓮城守护的城门,得意地笑了起来。

“少将军果然足智多谋,八大王没有看错人,将重任托以少将军算是对了!”旁边一贼将挑着大拇指赞道:“城中狗官,只怕还在东城处得意洋洋,却不曾料想,其实东城也只是调虎离山……啊不,调狗离洞,少将军早就乘着上半夜佯攻的遮掩,将咱们主力调到了西门来!”

“是极,是极,少将军,说句话不怕您见怪,咱老子初时对少将军还有些不服气,但如今可是服得五体投地!驴日的狗官,怕是被少将军耍得团团转,至今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便是我,也不明白少将军如何知道,这西城城门就一定防备空虚?”

“这很简单。”

张可望也是得意洋洋,他初次独当一面,便破一座州城,实在是说得过去的勋绩了,这能让他在八大王张献忠面前地位更重。不过他没有急着解说,而是下令道:“六星营,出击!”

张献忠的亲卫被称为七星大旗军,他便称自己的亲卫为六星营,只不过现在他的六星营人手并不多,只有五百余人。但张可望对这五百余人的战斗力是极为自信,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击破三倍于己的官兵。所以他这次让自己的亲卫六星营为前锋突击,这样就算守城的官兵还有什么花样,他自信还是能够破之。

在六星营越过濠沟,进入城洞之后,张可望才笑着道:“那俞国振狡猾,他让我们的细作看东南北三门,唯独不给他们看西门,看上去是告诉我们西门有陷阱,实际上却是怕我们知道西门虚实。这城中若是只有他俞国振,想必西门确实会有陷阱,但这城中,他俞国振说话却不算数,说话算数的是史可法,便是知州知县,城里都有两个,他俞国振再如何强悍,又如何能拗得过这些狗官?”

“少将军,这与西门无陷阱有什么关系?”

“和狗官们打了这么多年,特别是狗官中的文官,他们是什么德性,你们还不知道?要钱一个比一个厉害,逃命一个比一个厉害,这些狗官如何会让俞国振将四处城门都用瓮城堵住?”张可望冷笑道:“这西门,便是万一城破,俞国振护送狗官逃命的道路,俞国振可敢将之堵住?”

“说的是,少将军想得周全!”

周围一片阿谀之声,绝大多数除了拍马屁之外,倒也是真心佩服,因为张可望所说的一点没错,而且群寇也确实突入了城中,并没有受到瓮城的阻拦。

“走吧,咱们一起进去,那俞国振也算是一个英雄,只可惜跟着朝廷的狗官,就如同曹文诏跟着洪承畴那狗官,便是再悍勇,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张可望说完之后,便一催马,向着西城城门便奔去,在他之后,大队的贼寇呼啸而起,足足有近万人。

张可望一马当先,进了城门,前面只传来零星的厮杀之声,他知道西城不仅没有陷阱,而且守备也相对较松,想必是被东城的佯攻将人吸引过去的缘故。他纵声大笑,马蹄翻飞,便向着前方而去。

但是并没有多久,他便追上了自己的六星营,而且六星营止步不前,似乎遇着什么麻烦。

张可望喝道:“还不快攻,在这呆着做什么?”

“少将军,前方有一件怪事。”有一贼人回禀道:“前方看到了一个大木栅栏,将道路拦住,那木栅栏上尚有字,已经遣人去察看了。”

原本张可望心中是志得意满极为欢喜的,听到这句话,愣了一愣,心中浮起一缕不祥之感。他跟着张献忠,也熟读过兵书战史,当然知道,上一次埋着木柱的事情,便是孙膑射死庞涓之战!

一念至此,他脸色变了:“不要走此路,绕道,绕道,派两个人去,将木栅栏劈倒!”

话声才落,那边察看的贼人已经回来,满脸都是惶然:“少将军,似乎有些不妙,那木栅栏上写的是‘张可望毙命于此’……”

“俞国振还真当自己是孙膑了,咱老子却不是庞涓!”张可望冷笑了声:“催促后军,速度进城,只要咱们人多,他玩什么花样咱们也不怕!”

他口中如此说,却没有意识到,他下意识中却是承认,只有在人多的情形下,而且是绝对优势的情形下,他才不怕俞国振玩花样!

第四卷二零九、战守有奇策(五)

“终究……终究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弄明白贼人其实是从西城攻入之后,包文达顿足长叹。

此战至今,俞国振的指挥都是可圈可点,应对得也几乎没有任何失误,流寇的种种举动,仿佛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并且他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但是,他唯一疏忽的地方就是西城,而这个疏忽,也直接导致他此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

念及此处,方才惊闻大胜的欢喜,顿时又化成了一片悲恸。

史可法倒还镇定,他端坐于堂:“俞济民屡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安知此次他是否仍有后手,况且,贼便入城,他也未必不能巷战获胜……这一次,我无论如何是不会那么急着绝望了。”

他这话说出,罗之梅与严觉二人是相互对望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奇怪。

要知道此前史可法是明显与俞国振关系不睦,而且前次城头屡屡出险,史可法也表现出对俞国振的不信任,不知为何,这一次史可法反而表现出如此坚定。

见二人一脸疑惑,史可法叹了一声,然后苦笑:“二位,自开战及今,我们……被俞济民打脸的次数还少了么?”

罗之梅与严觉脸上也露出尴尬之色,确实,自开战到现在,他们被打脸的次数,都无法计算了。

“打啊打啊,面皮自然就厚了,总得吸取些教训,给俞济民一些信任。”史可法说到这,自己都有些羞惭,因为他发现,就连他这样对俞国振没有什么好感的人,都对他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

那个小子,究竟是什么妖孽,会有如此力量,让对他报有敌意者,也会信任于他?

“且拭目以待……”

张可望同样在拭目以待,守城者在城西立下的木栅,让他意识到,自己以西城为突破口之事,恐怕仍然是在对方算计之中。

毫无疑问,能算计到这一点的,唯有俞国振,让张可望觉得不可想像的是,俞国振是如何能说服那些狂妄而怯懦的文官,摆脱他们的掣肘,将西城这唯一的退路,也变成了一个陷阱的。

现在的情形是,就算明知西城也有陷阱,他还是不得不跳下去,因为张可望已经计穷,他必须赶在张献忠到之前攻下无为县城,而不可能真用七八天十来天的时间去与俞国振对耗。

“至少我现在已经有两三千人入了城,身后还有五千余人,只要我这万人入城之后,俞国振便再有什么狡计,也施展不出来了。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智谋。”

想到这,他没有被那栅栏上的字激怒,而是决定选择改道,尽可能避开俞国振设下的陷阱。

入无为县西门之后的街,名为大安街,若要绕道,可往北走太平街转迎恩街,或可向南走登云街转十字街。无论转哪边,张可望都得先拐弯,就在他呼喝着换道时,突然之间,他背后传来一声巨响。

黑暗中,他看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这巨响传来的方向,就是西城城门处,他心突的一跳,情知不妙,立刻要派人去查看,但就在这时,在他们队伍之南约十七八丈处,突然浮现出两个红点。

与此同时,在其北,也浮现出两个红点!

张可望聚于人群之中,但他骑于马上,自然看到了这两个忽明忽暗的红点。他的反应极为迅速,顿时明白那是什么,立刻从马上跳下,同时大叫:“快闪!”

西城城门处,虽然未像其余四城那般用瓮城封住,但也说不上有多宽敞,三三千余人挤在这门口处,就算是听到了张可望的喊声,并且向左右闪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数也绝对不会超过两百个。

然后在一群人你挤我,我挤你之中,四门大炮几乎同时轰响出声。

俞国振从贼人那里缴获的四门大炮,现在被他用在了对付流寇之上,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置其人之身了。将佛朗机炮用于巷战之中,他或许不是第一个,但造成的战果,却绝对是开战以来最为辉煌的。

四门被调至最优的佛朗机炮,装入了它们能承受的最大量的火药——这是经过颗粒化的黑火药,俞国振拥有的数量也不是十分多,然后再在已经计算过不下几十次的位置,射出死亡的弹幕。

仅仅是一轮齐射,流寇队伍的南北两端,就足足有二百人当场死伤,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而其余轻伤者,则是不计其数!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一支部队所能承受的伤亡,特别是短时间内伤亡是极有限的,当伤亡达到一定比例,士气就会崩溃,即使是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也避免不了这种结局!

张可望的六星营,在这一轮轰击之后出现如此高的战损,没有完全崩溃,这已经是一支精兵了。张可望爬了起来,他侥幸毫发未损,因此大叫:“杀,冲上去,在他们换铳之前杀上去!”

十七八丈距离,不过是眨眼的事情,只要众人冲上去,毫无疑问,对方的佛朗机炮就会失去用场。张可望此时能下出这样的命令,一来是他临机果决,二来也是此刻他仍未气沮,甚至还想着转败为胜。

在他的呼喝下,流寇中的勇士嗷叫着向着南北两方冲去,但他们人数还是太多,狭窄的街道,不利于他们人多优势的发挥,而且,就在他们冲上的同时,奇怪的口哨声响了起来,紧接着,在他们面前,又出现了若隐若现的红色光点。

“火铳,该死,俞国振将他的真正主力,都安插在这里,即使是东城被轰破之时,他都未曾动用!”

张可望在后方望见这个,顿时明白了一切,他果然是中计了!

在收拢张进嘉残兵之时,张可望便听说了,俞国振的家丁使用一种奇特的火枪战术,往往由数十名火枪手排成一排,平端枪同时进行射击。他这两日攻城,都没有遇到守城方使用这种战术,却不曾想,竟然是放在这里等着他!

排队枪毙!

在黑暗中用弓箭火铳进行反击的流寇,比起早有准备、有过事先演练的家卫,速度自然慢上了不少,因此,短短两息之后,排枪的声音响起,再次从南北两个方向对流寇进行了一次血亡洗礼!

除去细柳别院自己带着的六十杆火铳之外,无为县城中所有能用的火铳,几乎都被俞国振调到了这里,总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百二十杆之多,在宽不足四丈的街道上,排队枪毙带来的杀伤力极为恐怖,这一轮密集射击之下,虽然没有火炮轰击造成的伤亡多,却也让贼人丢下了数十具尸体。

更重要的是,这排枪打掉了流寇立刻进行反击的勇气,虽然张可望还是声嘶力竭地在喊“冲冲”,可是一时之间,流寇们都畏缩不前,他们可不是后世那种伤亡达三分之二以上仍然保持强大战斗力的英雄队伍,相反,他们只是一群被蛊惑起来的乌合之众!

“冲,冲啊,蠢货,冲还有一条生命,不动就是死路一条!”张可望用力踢着身前的部下,大声怒吼。

“少将军何不带头去冲?”那部下已经破胆,因此说起话也来完全没有动脑子:“咱老子跟着你爹从西打到东,可不是为了来替你送死的!”

“驴日的,你怕死便去死!”张可望大怒,他拔刀便砍了下去,那流寇也是积年的惯寇,反应倒是迅速,横兵要挡,却还是晚了一步,被张可望一刀砍掉了半个脑袋。

火把照映下,张可望染了血的脸上满是狰狞,他嚎叫道:“向前生,退后及畏缩不进者,死!”

他身边总有十余个亲卫,这些人都如同他一般,是张献忠打小收养的孤儿,他们也是张献忠最信任的人。此刻他们都是血气上涌,张可望一句话下,他们同时举起了后刃:“向前生,退后死!”

一边说,他们便一边排开众人,向着北面冲了过去!

他们的身影很快投入到了一片隐约的黑暗中去,火把的光亮实在算不得什么,因此流寇只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身影在晃动。他们听到了奇怪的锁呐声,哒嘀哒哒嘀哒的,然后又听到惊天动地的“杀”声,紧接着,兵刃交击的声音、死亡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

他们的对手,竟然也在同时发动了冲锋!

众贼短暂地愣了一下,然后欢呼,觉得对方是没有了别的招数,才会进行冲锋,因此他们稍稍重振了一下士气,想要跟着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呐喊厮杀声停止了,一个巨大的火堆燃了起来,照亮了战场,让他们一时间觉得有些晃眼。紧接着,一个极具压迫性的身影,背着火光,出现在他们视线之中。

而冲过去的流贼少年们,无一例外,都已经成了地上的尸体!

齐牛冷冰的目光在众贼身上扫过,他的身体稍稍让开,在他身后,火炮的炮口,像是地狱之门,对着众贼,而炮手手中用于点燃引线的火把,也再度举了起来。

借着两端的火堆,贼人现在总算是看清了自己的处境,他们的南北两头,都是黑压压的人影,不知道有多少家卫和官兵在此将他们堵住,他们的东面,是高大的栅栏,在栅栏另一面,同样是两门一直未放的佛朗机炮。而他们的西面,原本是他们进来的城门,现在却被一个巨大的吊笼阻住,那吊笼里,少说是几万斤的石条,城外之人便是再用炮轰,一时半会,也轰不开这门!

第四卷二一零、战守有奇策(六)

“齐牛如今勇猛,已经远胜于老朽了。”

在稍远之处,石敬岩跟在俞国振身侧,捋须大笑道。对于齐牛,他当然不会有半点嫉妒,相反还觉得十分光彩,因为齐牛实际上就是他的弟子。

“这是个人勇武的最后荣光了,可惜,石翁也瞧着了,火炮、火铳,若是运用得当,迟早会取代长矛大刀,成为战场中的主要武器。到那个时候,老牛这一身气力功夫,只能闲时用来玩玩了。”

“老朽倒觉得,能少费些气力便杀了敌人,才是武道真谛。”石敬岩笑道:“不过小官人说的是,今后像老朽这般靠刀枪棍棒吃饭的粗人,怕是没了活计,如今乘着还能派上用场,老朽请战!”

他是个憨实的人,也谈不上有多长远的目光,但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