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躺在病床上的乍畏知道,自己是被叛军首领身边的那名大汉给害了。只是,他口歪着不能说话了,手臂也无法抬起来写字了,竟然是活生生地无法表达出来。
  ……


第195章 圣军改制(上)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马上快过年了。若按太平天国的天历计算,圣国的新年却是在农历新年的后面五天,不过,广州城新占之地,再加上冯云山并有意放宽这方面的限制,广州城内的百姓还是习惯按照农历新年来过。
  正当广州城内圣军和百姓张灯结彩,准备庆祝新年的时候,冯云山召集手下诸多将领一道,宣布准备对圣军进行军制改革。
  “圣王,眼下,圣军形势一片大好,加入圣军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为何要搞什么改制呢?”罗大纲不明白,疑惑地问道。
  “是啊,圣王,现在的军制不是挺好的么,林某担心一旦变动,会造成军心不稳,损伤战力。”林凤祥也跟着劝道,当然,他们也是好心提醒冯云山。
  “我赞成圣王改制!”刚刚领兵赶到广州城的陈玉成插话道,这还是他第一次以高级将领的身份参加圣王召集的会议,有心要好好表现一下。
  冯云山微笑着看着陈玉成,笑道:“四眼兄弟,你倒是说说看,为何赞成改制?”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凡是圣王觉得好的,我都赞成!”陈玉成狡猾地回答,逗得在座的众人都哈哈一笑。
  冯云山平时和手下将领们一起,比较轻松,不像太平天国那样,等级森严,即便是冯云山这样的元老,也不能开个玩笑,让现在的冯云山非常反感。所以,脱离太平天国主力后,他便让整个圣军的环境变得宽松许多。当然,有好也有坏。
  “那四眼就说说现在军制的问题。”陈玉成被众人一笑,涨红了脸,咬咬牙一发狠,还真想到一个理由,开口道:“现在圣军编制完全沿用原有的太平军编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感觉在战场上指挥起来,十分吃力不说,还非常混乱。原来以旗帜下令,击鼓为号,可现在都是枪炮一响,战场上声音如雷,浓烟滚滚,什么鼓声都听不大见了。”
  见在座的将领都纷纷点头认同,陈玉成接着说道:“而且现在圣军的将领也军制混乱,无法统一指挥。就拿我率领的圣四军来说,作为军帅,率领圣四军,若是以后我升为监军总制了,还是我率领圣四军,但下面的圣四军军帅就被架空了,他便去插手更下面去充当师帅的角色,要是哪天我上面还有将军、指挥、检点,临上战场,人人来指挥,岂不是混乱不堪?”
  冯云山一脸欣慰,这陈四眼在军中锻炼这么久,终于也开始成熟起来。他点点头,接着问道:“四眼兄弟说的意见很重要!其他兄弟也都说说吧!”
  谭绍光见陈玉成抢了风头,也不甘落后,他年纪比陈玉成大,提升也比陈玉成早,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等级的会议。
  “圣王,确实如四眼兄弟所说,现有的五五制原则编的圣军军制,有些与眼下使用的火枪火炮武器脱节。”谭绍光毕竟成熟很多,加上在猎德炮台镇守期间,大量使用火枪火炮后,他琢磨了好一阵,对圣军军制这块有些研究了。
  见冯云山用鼓励的眼光看向自己,谭绍光一阵振奋,继续说道:“圣军的军制,是仿照周朝的军制编制,在以刀矛为主的战争时代,可以集中军力,适合大规模集团作战。但对于如今主要以火枪火炮为主武器的战争模式,则有些不合适了!一支部队过多,士兵太过密集,炮弹或者枪弹打过来,无法规避,也不利于战场上的指挥。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改制。”
  冯云山笑了,这谭绍光想不到很不错啊,有头脑,又经历过数次作战,还会分析总结,是个军事大将的好苗子。
  “圣王,我说说吧。”经过半年的与众人磨合,左宗棠逐渐融入了以广西老兄弟为主的圣军将领圈子,在这种军事会议上,也开始发言了。
  “我认为圣军的军制需要改编,也必须改编!”左宗棠斩钉截铁地说道:“理由刚才陈将军和谭军帅都说过了,还有一点,现在圣军士兵过多,指挥臃肿不堪。比如圣一军的一万三千人,现在扩编严重竟然扩展到一万六千人。导致出现一个圣一军,留在道州有二千人,留在桂阳郴州有一千人,在广州又有一万三千人。这样的编制,等于失去原本的意义!”
  “而且一军人数众多,起不到原本圣王要求的灵活机动作战的目的。在如今火枪为主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指挥。并且,目前的圣军层级也有很大问题,一方面,上面的将领层级过多,从单军帅以上,便有监军、总制、将军、指挥、检点、丞相等众多层级,各层级对一军干预过多,容易指挥混乱。另一方面,圣兵的层级却过于简单,两司马以下,只有普通圣兵和伍长之分,圣兵和圣兵之间没有等级差异。”
  左宗棠说完,其他人都不再说话,众人已经明白了目前圣军军制的问题所在,也明白改制势在必行。
  见众人说完再无意见,冯云山一锤定音道:“既然大家都认识到现有圣军兵制的问题,为了适应以后的战争,那便对现有军制进行改编。”
  “刚才绍光兄弟总结得很好,现有圣军兵制是五五制原则,只适合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时代,但如今,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冯绍光正式提出了热兵器的概念,灌输给众将领。其实他打下广州,他便想进行军制改革,只不过一直没得空闲,如今洋枪这样的热兵器占比重越来越大,圣兵兵力也越来越多,军制改编的时机已经成熟。
  冯云山考虑到,热兵器时代,便要应用对应的兵制原则,那便是三三制原则。但现在这个热兵器才开始的时代,还没有机关枪等高强度的火器,则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三三制,还需稍微修改完善一下。
  “本王决定:对太平圣军进行全面改制整顿!”
  “首先是将容易与太平军混淆的‘太平圣军’改名,以后便叫中华讨虏军。取‘驱逐鞑虏,复我中华’之意!”
  见众人并没吃惊,冯云山接着宣布:
  “取消所有教众皆为圣兵的做法,所有牌尾、女营等全部解除,重新安置。”
  “原有作战圣兵,重新进行选拔,挑优汰劣,精选募练,操习新式洋枪洋炮,一改旧观!”
  “在讨虏军中成立总参谋部,选拔头脑灵活和作战经验丰富的各级将领,充任参谋官,本王将会委以重任。”
  “稍后,本王会先行选任几名参谋官,一道编制《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两日后公开颁布!”
  ……


第196章 圣军改制(中)
  会后,冯云山将罗大纲、林凤祥、左宗棠、崔大同、陆顺德、谭绍光、许祥光等人留下。
  “本王留下你们,想必都心里清楚了!”冯云山直接说开了:“以后,圣军,哦,不对,从现在起,要叫中华讨虏军!以后讨虏军的主要具体指挥者,不是本王,而是准备要成立的总参谋部!而你们,便成为总参谋部的骨干!”
  见众人一脸喜色,冯云山继续说道:“总参谋部直接对本王负责!总参谋部负责人称为总参谋长,设一正二副。总参谋部下设五大处:作战处,作训处,情报处,后勤处,军事科学处。”
  “大纲兄弟,还有林兄弟,你二人要指挥军队,便不进入总参谋部了!但这次总参新成立,人手不够,并且需要尽快编制《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因此,这几天你们留在这里,帮忙参详。”冯云山直接布置任务。
  罗大纲和林凤祥脸色黯然,他们没能进入圣王所说的这么重要的总参谋部,虽不至于对冯云山不满,但心中难免不快。
  冯云山见状,解释道:“大纲兄弟,林兄弟,总参谋部虽说重要,但毕竟只是参赞谋划,具体作战还得你们来指挥将士们执行。而且,想进入总参谋部,首先起码要能识字写字,否则,如何看懂作战计划?而且进入总参谋部后,便不能率领士兵了。你们自己考虑,要是想进总参谋部,首先一点,三个月内必须能认识一千个以上的汉字。”
  听到这里,罗大纲和林凤祥连忙摇头,将心思去得一干二净。开玩笑,他们勉强只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让他们重新识字,和让他们绣花没什么区别。而且,进了参谋部便不能带兵,对于这点,他们两人均不能接受,还是乖乖领兵作战得了。
  看两人模样,冯云山暗笑,继续说道:“以后,讨虏军以及总参谋部等机构的职务长官,都称为某长。鉴于你们都不甚熟悉总参谋部的情况,暂时便由本王暂时兼任这个总参谋长!由陆顺德、左宗棠两人任副总参谋长;作战处处长由陆顺德兼任;谭绍光任作训处处长,崔大同任作训处副处长;情报处处长由左宗棠兼任;许祥光暂任后勤处副处长,军事科学处由徐寿任副处长。”
  “作战处的职责是负责讨虏军总体战略战术,制订作战计划和动员计划,并帮助作战部队实施,指挥并协调各军队的作战行动。”
  “作训处的职责是负责讨虏军军官的培养、选拔和士兵的训练,以及组织完善不同军中的联合作战。”
  “情报处的职责是搜集和提供一切有利于作战的情报,包括敌军的情报,战场环境、天气、武器装备等一切因素,为作战处和作战部队提供情报支持。”
  “后勤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讨虏军将士的吃、穿、住、行等后勤需求,并制订作战军队的行军交通方式,提供工程兵勤务和营地、构筑阵地等方案,帮忙联系支援部队尽快到达。”
  “军事科学处的主要职责是研发并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并提供先进的测量、统计、地形测绘等帮助。现阶段是招募和收集各类工匠,还有洋人的科学家,研发新式武器装备。”
  一口气将自己对总参谋部五大处的设想说了出来,冯云山将后世普鲁士和华夏的军事总参谋制度基本都涵盖在内。
  左宗棠刚开始还只是觉得这个总参谋部只是圣王发明的一个新名词,仿照满清的军机处设立的一个机构。最多招几个幕僚,帮忙参赞军事。
  随着冯云山越说越多,越说越顺,一个严密而系统的军事指挥机构呈现在左宗棠眼前!他越思量,便越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创造。
  这个总参谋部一旦建成,必将成为指挥讨虏军的一个关键机构,不但能将成为一个培养军队精英和专门研究战争经验的学堂,还是一台高效地发动战争并用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的利器。
  说完总参谋部的职能和人员任命,冯云山当下便说了自己的一些军制改编的想法,让左宗棠等人进行整理,都编入到《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里面去。
  ……
  二天后,冯云山首先宣布改组圣教,将原来的拜上帝圣教,改为中华复兴会。
  冯云山自任会长,是最高领导人,任命罗大纲为副会长。下设执行委员会,为中华复兴会的权利组织机构。
  执行委员会成员人数不固定,全部由冯云山任命,对冯云山负责。
  执行委员会下暂时设立庶务部、宣传部、调查部、财政部、内务部、外务部以及安全部、教化部与工匠部等九个下属机构。
  在冯云山的构想中,庶务部是整个中华复兴会的各类行政事务中心,并为自己提供智囊幕僚的支持,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某办公厅,总体牵头诸般事务。
  而宣传部,则负责在中华复兴会内部和外部进行各类宣传活动,特别是对广大百姓的宣传。
  调查部,则是抓中华复兴会的内部调查和纪律,以及辖区的百姓、军队、商贾等各类调查处理,有点类似后世的纪检委。
  财政部的职责较为清晰,抓收入与支出,相当于原来圣教中的总圣库。
  内务部,负责内部管理,会众的培养与发展,类似于后世的组织部。
  外务部,则负责对外的联系,外交与商贸。乃是外交、商务、统战和对外联络的综合机构。
  安全部,则负责冯云山的保护工作;对中华复兴会所辖百姓的保护;对各类案犯、奸细间谍的抓捕缉拿,以及对敌人的破坏与暗杀活动。
  教化部,则负责教化中华复兴会中兄弟和所辖百姓,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
  工匠部,则负责占领区的一切建设,发展房屋、交通、水利、矿场以及其他设施。
  所有圣教会众,自动转为中华复兴会会员。
  本来,冯云山只想将圣军编制整编改革一下,但随着他与手下的讨论和自己的思索,发现不改编圣教,便无法改编在圣教基础上成立的圣军。
  圣教的改动,影响实在是太大,但冯云山已经意识到,随着太平军的进一步攻占南京城,建立起稳固地太平天国地方政权,依照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性子,迟早跟原来的历史上一样,会实行一些天怒人怨的民间政策,尤其是禁止百姓有私有财物,所有一切要上交圣库,以及灭绝一切其他宗教、焚烧一切其他书籍的行为,导致民心大失。
  因此,冯云山决定改组圣教,与将太平天国名声彻底搞坏的洪杨等人划清界限。
  反正,理由已经找好了,天地会“逼”着自己这样做的!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发展起来,便彻底不用与洪杨两人虚与委蛇。
  紧接着,冯云山又宣布,废除原来的“太平圣军”称号和一切圣军有关编制、职务,设立“中华讨虏军”。
  冯云山将中华讨虏军军制,在采用后世普鲁士和北洋军阀三三制军制的基础上,又稍微做了些修改。
  随后,冯云山颁发了《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
  《章程》首先规定了讨虏军的军制。
  最基层的军队编制为班,最大编制为军。
  由下往上依次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和军。
  《章程》规定,中华讨虏军由中华复兴会唯一指挥,会长冯云山是最高统帅。
  为加强中华复兴会对讨虏军的指导,连以上的建制单位,都必须成立分会,由上一级建制单位指派会员担任专职指导员,协助主官抓好军队的军事建设。
  连、营级设对应级别的指导员,团级以上设中华复兴会执行委员,简称执委,主官本单位内的中华复兴会内部事宜,负责本部官兵的晋升、提拔等,位高权重,仅次于团长等职务。
  班:士兵10人,加上正副班长,共计12人。
  排:三个班为一排,加上正副排长,共计38人。
  连:三个排为一连,每连设立连部,含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司务长、传令兵和医护员、文书等人,并且每个战斗连都还配有8人的炊事后勤班,人数总共在130人。
  营:三个连为一营,每营设立营部,含营长、指导员、副营长、传令兵和文书,还有5人编的营警卫班,共400人。
  团:三个营为一团,每团都设立团部,含团长、团执委、副团长、团副执委、团参谋长以及几名传令兵和文书,还有直属团部的警卫排38人,侦查排30人,2个医护班20人,共1300人。
  这是标准步兵团的编制。另根据武器装备和战斗需要,成立特殊作战任务的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等编制,人员则根据具体需要。
  旅:旅又分为甲等旅和乙等旅两种,甲等旅含四个团,乙等旅含三个团。
  旅部内有旅长、旅执委、副旅长、旅副执委、旅参谋长、副参谋长等人,并在旅一级编制中设立参谋部,分为作战组、情报组、作训组、军需组等,内有几十名参谋,负责整理战斗情报信息,为旅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作战建议,由旅参谋长主管。
  旅部内还设有直属的警卫连、侦查连、传令排、医护班、炊事后勤班等。
  甲等旅约5700人~6000人。乙等旅4500人。
  另外,还预留混编旅的编制,等日后中华讨虏军中有大量野战火炮后,在甲等旅中再加入炮兵团、爆破连、工兵团等编制,届时,混编旅将达到8500~10000人的规模。


第197章 圣军改制(下)
  师:师只比旅高半级,同旅一样,同样为区域性独立作战单位。分为甲等师、乙等师二种。
  师部内有师长、师执委、副师长、师副执委、师参谋长、副参谋长等人,同样在师部内设立参谋部,由师参谋长主管。
  师部内还设有直属的警卫营、侦查营、传令连、医护排、炊事后勤排等。
  甲等师含6个主战步兵团,再加2个单独的600人的炮兵团和1个600人的工兵团,还有1个400人的特战营和1个400人的敢死营,合计9个团,计11500人。
  乙等师含6个主战步兵团,再加1个单独的600人的炮兵团和1个500人的工兵团,合计8个团,计10000人。
  军:军是设置的最大作战单元,主要按地域进行划分。
  目前讨虏军整个设置为五军,广东境内的为中华讨虏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广西境内的为第三军,而湘南一带,则为第四军,原来湘江上的水师及珠江口水师,包括珠江沿岸炮台等,划为第五军。
  原有的“太平圣军”职务废除后,统一采用《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中规定的军职,所有原军职人员,重新自上而下进行选用。
  军级人员目前暂不任命,师级以下,根据军衔和职位,自动转职。
  《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中又规定了军队的军衔等级。
  从高至低,依次为:
  元帅,由冯云山亲自担任。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章程》还补充规定了原来的太平圣军层级和新的军衔层级及配套职务的对应关系。
  原来的太平圣军中普通圣兵对应士兵和士官,根据入伍年龄和立功大小,进行划分。
  原来的两司马对应少尉军衔,转任班长或排长;
  卒长对应中尉及上尉军衔,转任连州;
  旅帅对应少校军衔,转任营长;
  师帅对应中校军衔,转任副团长;
  军帅对应上校军衔或大校军衔,转任团长或副旅长;
  而监军、总制和将军对应少将军衔,转任旅长或副师长;
  检点和指挥对应中将军衔,转任师长。
  丞相以上对应上将军衔;皆转任师长及以上。
  这样一来,所有人员的编制、职务及对应军衔,都较为明确。
  当然,具体一些细节,《章程》无法面面俱到,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认定。
  同时,冯云山为了加强对军队管理,配合推进军制改革,根据手下主要将领的积功情况,准备对立功人员进行了晋升提拔。
  当然,这还是新成立的中华复兴会下面的内务部还没正式建立起来,否则,这样的考核提拔人员,便由他们来完成。
  ……
  《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一公布,刚开始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圣军当中,识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但一两个时辰后,随着一些识字又好事的人,站在张贴的《章程》前摇头晃脑地念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圣兵前去盘问。
  半天过后,整个广州城里城外驻扎的圣兵都听说了整个消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当天中午,便有三十多名广西老兄弟,手持长矛牌刀,聚集到冯云山住的广东巡抚衙门外,要求见圣王。
  冯云山面对这些圣教的死忠分子,有些苦笑,他知道改动圣教,肯定会有教中老兄弟出言反对,但没想到会有几十名之多。
  要知道,当初在道州,他率领的多半是牌尾,一千多战兵中,大部分是罗大纲手下的天地会水军,只有当初后军梁立泰手下和冯云山自己的亲卫这四五百广西老兄弟。如今这帮牌尾已经大多在道州桂阳等地安定下来,跟随他到一路杀到广州的广西老兄弟,除了亲卫外,一共也就那么百余来个。
  而这百来个人中,居然就来了三十多个,对自己该圣教的名称有意见,说明这圣教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之中。
  冯云山假装生气道:“诸位都是广西老兄弟,也是圣教中的老人,我就不自称本王了!老兄弟们,你们当中至少有一半多是云山亲自带着入教的,我本以为,云山做的一切,你们都会支持才对。没想到,你们居然能会当众到我住地来质问我,这是什么?这是逼宫吗?”
  众人见冯云山发火,均不敢说话了。但没得到解释,又不甘心就此离去。
  这时,冯云山看见人群中的一名四十余岁的黑脸汉子,道:“李春发,连你也来了?你当年在贵县武乐圩集,快要饿死,是谁帮你寻了一份差事,发展你入教?”
  那名叫李春发的黑脸汉子尴尬地道:“圣王,其实……唉,圣王,我不是要反对您改圣教,您做什么我都支持!是有老兄弟说圣王其实是被天地会的人胁迫了,这才要废除圣教的,我这才和老兄弟一道到您住的地方来要求见您,看看谁敢动我们的圣王。”
  “是啊,圣王,我们怎么会反对您呢!不过,圣王,为什么要改掉圣教啊,这才从拜上帝教改名圣教,这又要改成其他的什么教,这样会不会不好啊?”另一名广西老兄弟也插嘴说道。
  冯云山认出这名插嘴的老兄弟叫傅大江,便道:“傅大江,圣教本是我一手发展起来,我当然不舍得她衰落。现在并不是要废除圣教,而只是改组圣教,让圣教发展得更好!”
  “至于为什么要改组圣教,这就说来话长了。简单地说,原有的圣教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发展,连圣军都要改制,更何况作为领导圣军的圣教?而且,原有的圣军,让洋人误认为我们是信仰他们的宗教,被百姓说我们圣教是洋教,因此,改个‘中华复兴会’的名字,百姓会更加支持我们。寓意也更好!”
  “总之你们要相信我冯云山,我比你们任何人都希望圣教变的更好!”冯云山说完,看着众人。
  傅大江不由满脸惭愧,不好意思道:“圣王,我错了。我也是被个老兄弟叫过来的,说圣王肯定是被那些天地会的人控制了,要废除圣教。还让我们去秘密联络林凤祥、陈玉成、谭绍光等原来的老兄弟,一起对付天地会。”
  冯云山大吃一惊,他知道傅大江说的对付天地会,其实就是指罗大纲陆顺德等人。
  没想到,自己身边,圣教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煽风点火,居心叵测地煽动这帮朴实的广西老兄弟,和天地会兄弟仇视、自相残杀。
  李春发和傅大江两人均称他为广西老兄弟,看来是内部之人,想必是太平军那边的奸细了。也不知道是洪的人,还是杨的人?
  想到这里,冯云山将两人叫到一边,问道:“你二人老实告诉本王,你们所说的那名广西老兄弟,到底是谁?”
  “圣王,是圣一军中的旅帅陈满全,他是从金田时便参加团营的广西老兄弟了。”
  陈满全,冯云山对这个人好像有点印象,在道州时,还是两司马,因功升为旅帅了。
  他立即命令原任细作营旅帅的范汝增去跟随李春发和傅大江两人去抓捕陈满全。
  半个时辰后,还未等范汝增有消息回报,林凤祥率领三百圣兵,手持牌刀匆匆赶来巡抚衙门。
  林凤祥一见到冯云山,忙道:“圣王,您没事吧?那帮天地会的人有没有伤着你?”
  冯云山愕然道:“天地会的人?林兄弟,你难道也听人说,本王被天地会控制了?所以要废除圣教?”
  “是啊,圣王!凤祥一听,虽然不信,但关系圣王安危,还是急匆匆赶来求证。”林凤祥回答道,突然脸色一变:“坏了,谭兄弟领着一帮兄弟前往罗检点府上去了!”
  “什么?”冯云山也脸色大变,忙道:“快,速速赶去,要阻止他们动手!”
  当即,冯云山和林凤祥带领十余名亲卫,找来十余匹马,顾不得考虑扰民,十余骑飞奔着往罗大纲住地赶去。


第198章 揪出奸细
  一炷香功夫,还未来到罗大纲住的院子,便听见院内上百人的喊杀声。
  冯云山心急如焚,赶忙跳下马,便想冲入院内,林凤祥拦住:“圣王不可,里面情况不明,不能贸然进去,让凤祥先进去看看情况。”
  说完,也不顾冯云山同不同意,便带了几人冲入院内。
  过了一会,院门打开,上百人满身是血地走了出来,分为两边。林凤祥身上也带了点血迹,走过来禀报道:“圣王,已经平息了!不过死了二十余人,上百人受伤。是谭兄弟带人与罗检点的亲卫们起了冲突。谭兄弟听信奸人的话,以为罗检点派人控制了圣王,便带兵来救援。恰好罗检点没在,两边一对话,便起了冲突。”
  最后从院内出来的,正是谭绍光,他只受了点轻伤,不过,他脸色惨白,难看到了极点。走向圣王,还未及身,便跪倒在地:“圣王,绍光误信他人谗言,率兵攻击罗检点府上,酿成大祸!”
  冯云山铁青着脸,死了二十几个兄弟,就因为谭绍光轻信谗言,挑起祸事,不免让他恼怒万分。
  不过,这谭绍光却是自己一手带入的圣教,编入牌尾童子军,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而且自己刚准备将他放到总参谋部锻炼一番,作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又不想惩罚过重。
  人都是有私心的,冯云山也不例外。更何况,他也是为了自己安危,虽然鲁莽,但也能看出对自己是何等的忠心!
  但不好好处罚他,却又担心会让罗大纲心生间隙。冯云山不由万分为难!
  “你小子干的好事!可知错?”冯云山怒喝道。
  “绍光知错了!不该不问青红皂白,便冲入罗检点府上行凶!”谭绍光跪伏在地,额头触地,前额已是血迹,显然他心中害怕圣王的怒火到了极点。
  不过,他却不会后悔!只要圣王好好的,他怎么样都无所谓。
  “你的事先放一边!”冯云山压抑住怒气,问道:“你且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从头讲来!”
  “是!圣王。今日午时,绍光听手下在传言,说是圣王被天地会的奸人逼迫,解散了圣教,让出了圣军的圣王之位给罗检点。心一急,便领人冲到罗检点的府上,想找他理论。没想到,罗检点不在,但他府上有一旅帅,口出狂言,说什么要不是罗检点,圣王早被清妖抓了去。”谭绍光一说到这,心情又激动了起来,显然是维护冯云山到了极点。
  “一个旅帅?”冯云山心中一动,“是不是叫陈满全?”
  “不是,好像是叫陈桂堂!圣王,您说的陈满全,是我现在手下的旅帅。”谭绍光回答道。
  冯云山顿时有些明白了!
  这个陈满全,还有陈桂堂,显然有人是奸细,不是洪秀全派的,便是杨秀清派来的,一早就潜伏在自己军中!
  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