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行军搞突然袭击,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后勤补给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普鲁士军队一支寻求速战速决的决战方式,若是变成持久战,对于奥地利来说,本土守卫,后勤补给充分,还有国际社会以及德意志邦国的支持,是极为有利的。
  贝奈德克也觉得当前最好的方法是先行撤退,通过一层层地防御工事阻滞普军,保证奥军主力撤过易北河。他甚至将接连建议进攻的北方军团总参谋长和作战处长撤职。
  但这个时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两封电报,送达到波西米亚的前线。其中一封,是勒令奥军的北方军团总司令贝奈德克元帅快点将入侵的普军赶出波西米亚,帮助萨克森王国收复领土。另一封电报,则是绕过贝奈德克,直接下令北方军团的一支主力部队的将领奥克将军发动进攻。
  皇帝的命令成功地插手了前线的指挥。贝奈德克元帅可是平民出身,能当上奥军的陆军元帅,全赖奥皇的提拔,因此,接到奥皇命令的他,欲哭无泪,只能无条件执行皇帝的命令,将总参谋长和作战处长恢复原职,停止撤退计划,组织进攻。


第1161章 萨多瓦战役
  这个时候的普鲁士军队,几个军团已经会合,形成一条战线,准备朝普军进攻,但侦察兵突然发现,竟然失去了奥军主力的行踪。
  情况被立刻禀报到普军总司令罗恩元帅那里,他一边下令派出骑兵继续四处寻找奥军主力的踪迹,一边将几个军团汇集起来。虽然罗恩元帅不擅长大型战役的指挥,但多年作战经验的他,犹如猎狗一般迅速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他立刻判断,之所以失去了奥军的行踪,会不会是奥军已经往南准备渡过易北河撤退了。
  很快,侦查骑兵证实了他的推断:在萨多瓦近郊发现了奥军主力近二十万兵力。
  罗恩立刻决定,次日凌晨便发动进攻。他当即让跟随在后面的威廉王子率领第五军团和腓特烈·查尔斯亲王率领的第一军团急行军跟进,同时让其他三支军团压缩阵线,向他亲自率领的第二军团靠拢。因为紧急行军,有线电报来不及铺设,作战命令无法用电报传递,只能派出快马飞奔送信。
  次日凌晨,会战正式开始。雨后的萨多瓦小镇路面一片湿滑,但这阻止不了普军的进攻。右翼的普军第三军团在卡尔·希华夫·冯·比德费元帅的率领下,首先向驻扎在萨多瓦小镇郊外的奥军发动了攻击。随后,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也紧跟着发动进攻。
  此刻,普军的第三和第四军团,合计起来总共也就十万来人,而奥军的这部分兵力就达12万人之多。普军并不占优势,奥军还有比普军更多的火炮在后方提供支援,两翼还有大批骑兵掩护。并且,奥军的火炮不少是线膛炮,而普军的这两个军团的火炮却是以前装滑膛炮居多,应该说,普军此时的胜算并不大。
  但普军还是英勇地开始攻击。奥军也立刻还击,尤其是奥军的炮兵,猛烈的炮火压得普军右翼比德费元帅的部队抬不起头来,连同后面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将军的部队也难以冲入步枪射程以内。
  乘着这个机会,奥军左翼的萨克森败军开始有序地后撤到身后的高地上,居高临下扫射普军右翼部队。比德费元帅和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将军都没有想到奥军火力如此猛烈,一时不敢全线进攻,陷入就地防卫的状态。
  中间战场上,罗恩元帅率领的第二军团8万陆军冲入丛林,向后面的奥军发起攻击。普军的进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逐村逐屋地与奥军争夺。虽然火炮火力不如奥军,但利用丛林,以英勇程度和灵活的战术,第二军团的每个师都机动地周旋其中,双方进入僵持阶段。
  这个时候,萨多瓦镇的北部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却是普军的援兵——威廉王子率领的第五军团终于赶到了!并且,普鲁士国王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也亲率少量轻骑赶到了镇外,第五军团的4万士兵同时喊起了德意志万岁的号角,震天动地,普鲁士军队士气大涨,援兵一举攻占了萨多瓦镇,并从左翼开始夹击奥军主力。
  奥军总司令贝内德克元帅大吃一惊,幸好他从刚一开始就采取防守的措施,提早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连忙组织奥军的炮兵远距离向进攻的普军主力开炮,间或着向普军军力集中处发射烟雾弹,使普军减慢了进攻速度。
  接着,奥军炮兵集中在烟雾地段进行火炮重点轰炸,给普军以很大杀伤。同时,因为普军军中的火炮大部分还是前装滑膛炮为主,虽然还击,却零星散乱,远没有奥军架设在工事后面的有利地形方便。而第五军团中的几十门仿造的克虏伯火炮虽然威力不错,但此刻还在后面慢吞吞地渡河,根本就没来得及赶到战场。于是乎,普军变成被被动挨打的局面,不时有士兵折损在奥军的火炮之中。
  而尽管普军冒着炮火,冲出烟雾笼罩的丛林,但又进入防御工事下的奥军和萨克森军队的火枪弹雨之中,无数的枪弹不停地射击,上千普军成片地倒下。
  此刻,若是奥军发动全线攻击,于他方形势大好之下,必定能一举击溃普军,但性格保守的贝内德克元帅白白犹豫再三,还是白白错过了这个机会,他只是让奥军坚守阵地,与普军打消耗防御战。
  而半天过后,普军第五军团的火炮,以及其他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主力火炮都相继抵达前线,普军迅速架设火炮,朝奥军的防御工事开始猛轰。
  随着双方的炮兵和火炮猛烈的消耗,两边战场的火炮力量越来越薄弱,而与此同时,众人都没注意到的是,双方的军队距离越来越近,到最后,猛然发现,战场上形势突然逆转了起来,奥军的火炮之所以变得薄弱了,不是因为奥军的火炮少了许多,而是因为奥军从未训练炮手在近距如何作战,炮手们还是按老套路射击,结果炮弹大部分都从普鲁士军队头顶飞了过去,落入普军之中的炮弹很少。
  相反,普军的火炮手训练有素,火炮也一直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虽然射速不高,却射得又狠又准,落入奥军阵中,炸得人仰马翻,奥军死伤惨重。
  奥军离开防御工事所在的森林,进入空旷的平原。而普军第四军团的一个师冲入森林,结果,森林之中还有一个奥军上校带领一个营埋伏在其中,猛地发动了敢死式的猛攻,普军第四军团的一个师猝不及防,死伤超过三分之一,但是还没等奥军上校来得及高兴,一阵密集地弹雨从奥军右侧袭来,横扫整个森林,奥金这个营顿时也死伤惨重,没多久,便被彻底消灭。
  却原来是腓特烈·查尔斯亲王率领的第一军团猛地赶到了。这8万多名普军生力军的加入战场,一下将整个战局扭转过来,普军人数上和气势上明显占据了优势。
  奥军一下便军心动摇了,见势不妙,一向稳妥保守的贝内德克元帅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这命令一下,整个奥军变得短暂地纷乱起来。这个时候,在一旁观战的普鲁士国王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一见机会难得,直接朝罗恩元帅提出发动总攻的要求。
  罗恩元帅派出第二军团中的普鲁士第一近卫师师长弗雷德里希·冯·盖尔特林根中将率部迅速杀入奥军炮兵阵地,将炮兵们杀得七零八落。
  失去了炮兵支援的奥军,更加难以抵挡,直接逃走。而普军右翼的第三和第四军团,此刻也转入反攻。憋了一肚子气的普军士兵冲上高地,将子弹和炮弹统统倾泻在还在梦中萨克森军队头上,萨克森军队这时才得知普军已经下令撤退,只是他们被抛弃了,无奈之下,萨克森除了一半军队也跟着逃掉之外,其余的全部成为俘虏。
  不久,普军攻下奥军主力作为防御工事总部的村子,奥军的左翼也被占领。失去两翼掩护的奥军,便如决堤的洪水,丢弃能丢弃的所有后勤补给,大炮和火药,只背负一些步枪和弹药拼命逃走。
  这时,罗恩元帅不再犹豫,下令发起全线总攻,奥军溃败如潮,一发不可收拾,至此,双方在萨多瓦小镇周边发生的决战,胜负已分。


第1162章 攻打维也纳得不偿失
  萨多瓦决战以普军的大胜而结束了。
  奥军的伤亡和被俘人员高达5万多人,损失惨重,若不是贝奈德克的两名亲信将领死命断后,将已经连续数天急行军的筋疲力尽的普军阻挡下来,奥军可能损失还会更加严重。
  贝奈德克元帅率奥军主力约12。5万人安全地撤退了,而数万萨克森军队除了近万名士兵跟随奥军侧翼逃走之外,其余的几乎全歼覆没。
  这场战役是欧洲到目前为止,规模算是很大的一场战役了。参战的伤亡率和绝对伤亡人数也是极高的。
  经过统计,普军损失了360名军官、12000名士兵伤亡或失踪(失踪主要不是逃离,而是被炸得四分五裂难以凑齐尸体);而奥军以及萨克森军队方面,则有1400名军官,82000名士兵伤亡或失踪,其中43000人被俘。
  经此一役,整个普奥战争中的结局基本已经确定了,奥地利帝国军队战意全无,兵力也不足,还有许多盟友邦国也纷纷转向,奥地利已经无力再战。
  而早在萨多瓦决战的前两天,在奥地利的南部意大利战场上,奥地利帝国军队和意大利王国军队也发生了一场大会战。
  与北线的普奥战事一样,奥意战事双方军队数量也是相差不大,双方都是十万左右的兵力参战。但与普奥战事不同的是,意大利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人数也稍稍比奥地利帝国军队数量多一些,而且还由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一厄曼纽尔二世亲自统率,主动向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南方军团进攻,但双方一交战,奥地利军队便展示出凶狠的势头来,让意大利军队吃尽苦头。
  双方在库斯托查发生主力军遭遇战,意大利军队尽管有国王一再打气,却还是被凶狠的奥地利军队打得惨败,最后连同厄曼纽尔二世也领着卫兵狼狈而逃,意大利近十万军队死伤近2万人,无力再战,厄曼纽尔二世只得整理残兵灰溜溜地返回意大利王国,再不提收复威尼斯之事。
  而萨多瓦战役之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众多将领和大臣的一再要求下,将贝内德克元帅撤职问罪,恰好此刻意大利战场上的胜利的消息传来,意大利军队逃走战争结束,于是,皇帝将意大利的南方军团指挥官阿尔布雷希特大公调往北方,接替被免职的贝内德克元帅。同时,皇帝亲自下令,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一方面收集归整战败逃窜的北方军团,另一方面,在奥地利帝国中部新组建多瑙河军团,并将从意大利战场撤回来的2个军编入多瑙河军团,一起交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
  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被这个战争结果给吓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处处占优势的奥地利帝国,竟然还会惨败在普鲁士军队手中。最可恨的是那帮该死的联盟邦,除了萨克森和汉诺威之外,其余的原来答应得信誓旦旦的邦国竟然只是束手旁观,一点都没出兵帮忙攻打普鲁士,尤其是巴伐利亚这样的大邦国,一点都没能给奥地利帝国支持,而那萨克森和汉诺威虽然支持自己,但他们的军队却战力极弱,被一击而溃,简直就是猪队友一般。
  最可恨的是贝内德克这个罪魁祸首,要不是他迟迟不肯的出兵主动攻击,也不会遭此惨败。没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葬送在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人的手里,想到这里,弗兰茨·约瑟夫就是浑身战栗,痛苦万分!
  而如今,萨多瓦战役失败之后,奥地利的主力大军被击溃,虽然他已经任命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前来收拾残局,但连他看好的贝内德克都抵挡不住普鲁士人,何况他并不看好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弗兰茨·约瑟夫根本就没有一点信心,面对那帮咄咄逼人英勇善战的普鲁士军队,他害怕了。
  他立刻向法兰西帝国皇帝路易和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拍了两封紧急求助电报,请求路易出面对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进行调停。他知道,这两个国家,英国不好说,至少法兰西帝国的皇帝路易,肯定会出面调停的。
  路易这个人性格爱出风头,又一心想着让法兰西帝国在欧洲说话有份量,这样的好机会,他绝对会出面。更何况,对于一心想要称霸欧洲的法兰西帝国来说,若是奥地利帝国的失败,让普鲁士迅速强大起来,很是不利他法国的战略。
  维多利亚女王发表一份声明,建议普鲁士和奥地利放弃战争,进行和谈。这已经是英国女王能做的极限了,毕竟英国最近国势微弱,而女王身体据传也一直不大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争端对于英国来说,利益关系并不那么明显,她只是有意识地实行欧洲大陆均衡政策而已。
  而法兰西帝国皇帝路易果然非常热心,立刻公开发表声明,敦促普鲁士停止进攻,要求两国坐下来和谈,并宣称,法兰西帝国愿意派出调停使者出面,为两个兄弟国调解纷争,重归和平。同时,路易还隐隐威胁,派出一支近10万人的军团开赴洛林地区,接近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与法国的边境一带,若是普鲁士不接受调停,法兰西帝国正好可以以调停的名义,应奥地利皇帝要求,出兵进入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和巴伐利亚境内。
  面对这种形势,还在萨多瓦镇上的普鲁士两大巨头开始商议起来。
  普王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对于战事结果十分满意,对参战的五大军团指挥官都大肆褒奖了一番,尤其是对总指挥官罗恩元帅,大为赞叹,称之为普鲁士王国的脊梁和德意志的光辉,一番赞叹之后,普王召集五大军团主将,开始商议军情,定夺下一步如何行动。
  “各位,如今我们普鲁士大胜,各军团的将士们也休整了两天,都变得生龙活虎了。怎么样,是继续进攻,分兵占领整个波西米亚和摩尔达维亚,还是直接整军集中攻打维也纳,一举击败奥地利?”普王的提议,直接无视撤兵,都是进攻的指令,只是同大家商议进攻的目标而已。
  “直接攻占维也纳,彻底击溃奥地利!”腓特烈·查尔斯亲王、卡尔·希华夫·冯·比德费元帅、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将军三人都大声喊道,群情激昂。
  罗恩想了想,稍稍迟疑地道:“既然大家都赞成直接攻占维也纳,我也赞成这个意见!不过,能不能分出一个5万人的军团,攻占波西米亚的布拉格和摩尔达维亚,这些地方,其实比奥地利更为富饶。”
  只有威廉王子没有吭声,普王和众将领都看向这位年轻的王储。
  “父王,众位叔伯们,小侄认为,我们应该见好就收,而不是真的攻占维也纳,将奥地利逼到绝境,逼得无法调和开交的地步!”威廉王子迟疑了一下,这样说道:“攻占维也纳,一来会造成我们普鲁士军队损失巨大,二来,不一定能占领,就算占领了,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维也纳是整个奥地利的核心,所有的奥地利民众和军队都会拼死保护。他们会孤注一掷,甚至铤而走险不顾生死地同我们拼命,这样的话,就算胜利我们也得不偿失啊!”


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麦
  “陛下,殿下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如今是我们击败奥地利的最好时机!若是错过这次机会,只怕以后想要击败奥地利就更困难了!”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将军直接劝道。
  比德费元帅也说道:“的确,陛下,这次奥军兵败如山,我们普鲁士大军一路追击过去,定然可以乘胜攻占奥地利的腹地,将欧洲的政治重心维也纳攻占下来。从此以后,普鲁士的领地便能扩张到维也纳城!”
  普王看了看罗恩,见其没有反对,也点点头,道:“既然这样,我们便继续出击,攻打维也纳!另外,按照罗恩元帅的意见,派一支军团攻打布拉格,全占波西米亚和摩尔达维亚。威廉,既然你反对攻打维也纳,那你就不必去了,率领你的第五军团去攻占布拉格吧。”
  威廉着急了,急切地道:“父王,各位元帅、将军,不能直接攻打奥地利,毕竟我们普鲁士同奥地利,并没有强大多少,只是军事实力占优而已,虽然能击败对方,但要彻底占领奥地利,并不轻松。而且,法国方面肯定不会坐视我们过于强大,甚至会横加干涉,将我们统一德意志联邦的大业都造成波折。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不会让我们轻易占领奥地利的,攻占维也纳,甚至还会让欧洲将所有的敌对目光对准我们,不利于我们普鲁士的强大了!”
  罗恩也开始迟疑起来,看向普王,道:“陛下,殿下的话也有道理。”
  普王还未开口,数骑快马赶来,却是从萨克森的首府德雷斯顿赶来。普王知道有紧急情报,连忙请来禀报,却是首相俾斯麦特意从柏林派来的,赶火车连夜骑马赶来,就是得知普鲁士大军胜利的消息之后,特意派人来劝阻大军攻打维也纳的,而是建议大军一边占领波西米亚等地,一边绕道维也纳,转而作出一副攻打匈牙利的姿态,逼迫奥地利帝国投降,签署条约为普鲁士王国谋求最大的利益。
  与此同时,俾斯麦还从柏林带来一个消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请求之下,决定对奥地利和普鲁士、意大利之间进行调停,如今已经正式提出,要求三国进行停战,否则,法国不排除会联合另一方采取军事行动。
  普王看完消息,叹道:“我相信俾斯麦,既然他说不要攻打维也纳,就听他的吧。可恨这法国小子,他以为他是谁,还出来调停,与他法国有何关系?”
  话虽这样说,但普王显然已经接受了法国皇帝调停的事实,他只是心里有些不甘心,眼看就要攻占维也纳了,可惜了啊!
  ……
  法兰西第二帝国圣克鲁宫内。
  只有拿破仑三世、国务大臣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公爵和外交大臣奥斯曼男爵三人在座。
  皇帝路易对外交大臣奥斯曼男爵道:“我已经答应了弗兰茨·约瑟夫那个蠢蛋的请求,帮助他出面,将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进行调停,让他们都坐下来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奥斯曼,你是帝国的外交大臣,可收集到情报和分析出普鲁士的目的了没有?”
  奥斯曼男爵回答道:“陛下,我们只是知道普鲁士是想统一整个北德意志联邦,建立一个强大的普鲁士王国。他们进攻丹麦的目的,不过是吸引欧洲的注意力而已,顺带占领日德兰半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突然袭击奥地利。而攻打奥地利的目的,并不是占领奥地利国土,而是证明比奥地利强大,让所有的德意志邦国都承认他普鲁士作为德意志的领袖国地位,击败奥地利,是准备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联邦之外,让奥地利无力与其竞争德意志的主导权而已。当然,依普鲁士的贪婪,他们应该是想顺势占领波西米亚等地,毕竟布拉格平原实在是太过肥沃了,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能养活不少人口。”
  路易转头朝瓦莱夫斯基公爵道:“公爵,你认为呢?”
  “陛下,我的看法和奥斯曼男爵差不多。”瓦莱夫斯基点头应承下来:“依照普王和他的那个参谋——叫俾斯麦的家伙,那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外交家兼政客,按照他的精明,肯定不会傻乎乎与奥地利死拼的。而是摆出一副姿态,让弗兰茨·约瑟夫这个傻瓜害怕而上当,答应他们的苛刻条件。事实上,就算弗兰茨·约瑟夫不恳求陛下出兵调停,那普鲁士估计也会见好就收,他们已经将国内的野战军都调了出来,到了极限了,出兵太久,一旦国内有变,他们就完蛋了。而且,真的攻打维也纳,就算勉强占领,也难以长期据守。因为维也纳在奥地利人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他们必定会死命抢夺收复回去,到时候,普鲁士便会得不偿失。因此,陛下一出面,那普鲁士必定会乖乖退兵。”
  路易轻笑起来,瓦莱夫斯基公爵的话,让他十分受用。如今,英国衰败,沙俄更是纷乱不堪,连沙皇都被刺杀身亡,整个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就是自己的法兰西帝国。而作为这个最为强大的帝国的皇帝,路易有自傲的资本。不过,想到东方那个帝国,他便是一阵皱眉头。
  “那,你们觉得,普鲁士会提什么条件?”路易想了想,又问道:“还有对方答应我们的条件,如今也差不多要兑现才行了!”
  瓦莱夫斯基公爵道:“陛下,普鲁士应该会趁机提出有利于他们统一德意志的一切条件!比如吞并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甚至萨克森和波西米亚等地。还会要求奥地利解散以他为首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以此来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之外,确立普鲁士的首领地位。其他的,有可能会要求奥地利赔偿部分战争赔款。至于普鲁士答应陛下的,将靠近洛林地区的莱茵萨尔地区和卢森堡部分地区割让给我们法兰西帝国,这个我还真不敢太过相信。”
  奥斯曼男爵沉默不语,似乎在思索。
  路易有些不高兴了,朝奥斯曼男爵道:“那么,男爵,你的意思呢?”
  奥斯曼男爵看了眼皇帝,稍稍迟疑,还是说道:“陛下,我与公爵看法一致。那个俾斯麦,就是个阴险狡诈的狐狸,他的许诺,陛下最多只能相信三分之一就好。何况那莱茵萨尔地区,是整个普鲁士最为主要的煤炭和铁矿产区,要说他们割让西里西亚我都相信,割让这莱茵萨尔地区,我不相信他们会舍得。”


第1164章 英国人也要插一杠子
  路易听奥斯曼男爵也这样说,更是不快,脸色难看起来。
  而这时,他的情妇,哈丽雅特·霍华德领着一人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将一直阻拦她的卫兵推开。
  “哈丽雅特·霍华德,亲爱的,你怎么过来了?”路易收起脸上的不快,对于帮助他许多的这个女人,他还是很疼爱的,不过,见到自己的情妇还带着另外一个男人时,不由脸色还是一黑。
  “陛下,什么时候,连我都不让进这圣克鲁宫了?”哈丽雅特·霍华德撅起猩红的嘴唇,发着牢骚并解释着:“我也是为了陛下,为我们法兰西帝国着想。喏,英国新任的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乔治·莱韦森·高尔先生想拜见陛下,请教欧洲事务,想着为陛下分忧,我就将他带来见见陛下。”
  路易连忙道:“怎么会。我早就吩咐过,霍华德你随时可以来。莱韦森·高尔先生是吧,幸会!”
  在明白了哈丽雅特·霍华德是帮忙英国外交大臣引荐给自己,路易脸色稍稍好看一些,但对于这个女人的自作主张还是有些头疼不已,只是既然那新任的英国外相已经来了,就听听他怎么说了,正好,路易也想知道对如今的欧洲形势,英国方面是什么态度的。
  “陛下,抱歉很冒昧地打扰您!实在是事情非常紧急,为了整个欧洲的和平稳定,不得不前来麻烦您!”格兰维尔·乔治·莱韦森·高尔对这位法国皇帝很是了解,先是一阵恭维道:“毕竟法兰西帝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之一,而您又是法国的元首,也就是欧洲的首领之一。如今欧洲形势恶化,战乱不断,大不列颠王国和贵国都是欧洲大国,是时候为欧洲的稳定做出努力了。”
  “你们英国有何打算?”路易直接问道。
  “我们听说陛下已经应奥皇的请求出面进行调停,相信那普鲁士和奥地利肯定会在陛下的协调下进行停战。但我们刚刚收到消息,普鲁士不但攻占了丹麦的日德兰半岛,还占领了丹麦的菲英岛、博恩霍尔姆岛等大小岛屿,只给丹麦剩下一个本土的西兰岛。不但如此,还将法罗群岛和丹属冰岛等也全部占领,这已经影响到我大不列颠王国的安全,因此,我提议,请陛下允许我们大不列颠王国也一道参与调停,顺便协调普鲁士和丹麦之间的争端。”莱韦森·高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路易一下便明白了英国人也想插一杠子的打算。
  原来是那该死的普鲁士竟然野心极大,不但攻占丹麦的日德兰半岛,还将丹麦的其他岛屿,甚至连法罗群岛和冰岛也占领了。这已经不是欧洲大陆的事情了,而是大不列颠群岛北部的被大西洋之中的海权利益,冰岛和法罗群岛,特别是那法罗群岛,直接关系到英国的海洋战略,因此,他们准备插手了。
  路易同时在想,这普鲁士几乎没什么海军力量,也就近年才开始组建的海军舰队,还是非常弱小,连欧洲三流国家的海军都算不上,如今竟然占领丹麦的法罗群岛和冰岛,挺进北大西洋,莫非还要插手海洋?这普鲁士的野心还真是大啊。
  路易也明白英国人的想法。原本那法罗群岛和冰岛都是丹麦的海外领地,英国一向与丹麦交好,自然不会在意,但如今被普鲁士占领,依照普鲁士的野心和扩张速度,如今不但攻占丹麦还攻打奥地利,旨在统一整个德意志,即便是孤悬海外的英国,也感觉到了一股威胁。更何况,如今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说不定能将冰岛和法罗群岛控制在手中。因此,英国的这个外交大臣才会眼巴巴地凑上来,要求与自己一道加入调解的角色。
  不过,对于法兰西来说,原本丹麦之事偏离欧洲大陆,路易自然对其并不感兴趣,可如今不一样了,英国人感兴趣了,他也就感兴趣了!
  但也不能过于便宜那普鲁士,最好是让那英国和普鲁士都难受才好。这么说来,最好的结果是将法罗群岛和冰岛重新归还给丹麦。
  路易这样盘算着,面上一丝表示都不漏出来,也不回答,却直接朝莱韦森·高尔继续问道:“听说那中华帝国的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已经攻占了贵国在印度洋的亚丁港,并一路南下攻打非洲沿岸,目标直指南部非洲的开普敦,贵国是如何打算的啊?”
  莱韦森·高尔面色一滞,神情有些尴尬,这毕竟是大不列颠王国没面子的事情,虽然各家报纸都已经报道了,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被法国皇帝这样当面问出来,还是很十分丢脸事情。不过,莱韦森·高尔虽然是才当选为外交大臣,却不是刚入阁的政治小白,他早在10多年前便出任过几个月的外交大臣,如今只不过是重操就业而已,脸皮对于他这样的政坛老油条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陛下,实不相瞒,我大不列颠因为在印度兵败,已经大不如从前。如今已经无法抗衡那中华帝国,只能采取退避三舍的做法。我们新的首相格莱斯顿已经直接下令,大不列颠王国采取放弃开普敦等,以巨大的诚意来挽回和平,同那中华帝国和谈。”莱韦森·高尔脸色不变,转而将话题引回欧洲的战事:“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