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钰亭笑眯眯地侧过身子,表示受不起如此大礼,直接道:“金先生和威尔先生先别忙着谢,先前我们可是签过协议,你们帮我们徐氏洋行从欧洲采购钢材,至少一千吨。其实委托我们采购的,正是这两位,容先生和张先生!具体价格和要求,还请容先生、张先生和你们谈。”
  原来如此!金能亨顿时明白了!这位容先生和张先生必定是中华帝国官面上的人物。只是不知道为何这个国家,怎么不直接与欧洲的钢铁公司购买钢铁,要这样迂回绕道地进行呢?
  不过,管他呢,只要能有钱赚便成了。
  那被称呼为容先生的,当下朗声道:“在下容闳,具体身份,想必各位也能猜到几分。如今整个中华帝国因为大量修筑铁路,急需大量钢铁。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除了南洋公司在欧洲采购钢铁外,受铁道司委托,我们要采购大量钢材,若是有成型的钢轨则更好。价格方面,按徐先生所说的欧洲市场价的1。3倍,而且可以帮忙申请中华帝国的钢铁机器类货物总货款的百分之十的补贴,算起来,毛利润是欧洲的43%,各位,怎么样?”
  不等众人回答,旁边的张先生也紧跟着说道:“诸位先生,若能大量提供钢材和轮船舰艇,便是我们忠实的朋友。不但价格按照能按照刚才所说的能得以保证,还可以发放执照,允许前往日本长崎进行通商,并且,只要能出售一千吨以上的钢材,或是一千吨位的船舰,均可获得一张凭证,可在一年内享有从南洋公司优先采购茶叶和生丝的权利。”
  在场的洋人大多都能听懂中文,张先生的话一说完,顿时就炸开了锅。
  这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实在是没办法拒绝!
  原本金能亨还在想,是不是中华帝国或是南洋公司与如今的世界霸主——大不列颠帝国起了争端,因此无法直接从欧洲购买火炮和军舰——是的,金能亨直接将所谓的钢材理解为钢铁夹杂着火枪和大炮,而船舰则直接理解为军舰——即便是这样,在这种利润丰厚诱人无比的条件下,他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
  运一批“钢材”和军舰来到上海,便是43%的毛利,再用这笔款项将茶叶运回欧洲,又是至少百分之50%的毛利到手,这是去掉关税的毛利啊,再除去运费成本等,也差不多有一倍的利润。这简直是暴利啊,跟抢掠金银没什么两样了!
  金能亨还在幻想着,一旁的威尔已经抢先出声了:“尊敬的容先生、张先生,这是我听过最让人开心的消息!我可以对天发誓,我马上便回欧洲,不,不,先到海峡地区,还有锡兰和印度看看能不能搞到这些东西,要不了多久,我便会满载而归!”
  台佛生也连忙开口:“没问题,我广源洋行立即着手回欧洲,从英国本土和普鲁士运回先生所需要的货物!”
  金能亨连忙也跟着急切地道:“先生,没问题!我在伦敦和伯明翰都有朋友,里斯本和阿姆斯特丹也有,别说一两千吨,四五千吨也能给你运来!我们现在就能签署采购合同!”
  那英国商人比利和法国商人查登也连忙表态能提供数千吨钢材和几艘军舰。
  那名叫容闳和姓张的书生大喜,顿时整个会馆觥筹交错,越发热闹起来。
  没多久,那容闳从怀中掏出几张精致的卡牌来,说是凭借此牌,可以在中华帝国任何港口通商与补给。金能亨这才知道,那容闳竟然是中华帝国商务部的外贸司司长。


第789章 浦东自贸特区
  虽说中华帝国原本就允许各国的商人在大的港口通商与补给,但据那容闳说这张卡牌能让自己在新占据的国土——朝鲜两省和安南两省的港口也能通商与补给,这的确是个意外的惊喜。不过,金能亨也没在意——这东方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比这广州和上海货物更多的、更富饶的地方?
  或许,那这中华帝国早点将那日本占领就好了。自己凭这卡牌,还能前去日本各地通商。
  金能亨一边与容闳碰着酒杯,一边胡思乱想着。
  也许是酒喝到兴头上了,但金能亨却觉得不像,对于容闳暴露自己的身份并有意交好的举动,金能亨等人自然十分欢迎。
  而那边,姓张的书生好像也没了防范之心,大着舌头自顾自地说了起来:“你们,你们知道姓张的是谁吗?告诉你们这帮洋兄弟们,我就是张之洞,上海县的县长!你们或是你们的朋友,要是想在上海开设工厂,只管来找我。看中那块地了,我张之洞免费批给你们!不过,过了这个月,可就没这个可能了。我跟你们透露个秘密啊,你们可千万别传出去,否则,陛下非砍了我脑袋不可!”
  说完,猛地打了个酒嗝。
  一旁劝酒的容闳已然有些迷糊,趴在桌上咋呼着:“不错,张大人你可不要泄密!”
  而正在劝酒的众位本地商贾,纷纷对视,继而摇摇头。徐氏洋行的徐钰亭倒是开口劝了劝:“张大人喝高了!让下人端碗醒酒汤来。来,台佛生先生,比利先生,我,我们继续喝酒!”
  张之洞便趴在桌边,迷迷糊糊地竟然真的好像要睡过去了。
  被挑起心思的金能亨等人,特别是广源洋行创始人台佛生和宝丰洋行董事比利以及法国商人查登相互交换了个眼色,顿时心领神会起来。
  比利满脸堆笑,声音也轻柔无比,用他那虽然熟练但语调有些怪异的粤语说道:“张先生,你这么年轻竟然是县长,太不可思意了!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这不可能。”
  不得不说,比利的激将法显得肤浅无比。但那快要睡着的张大人偏偏是吃这一套,啪地猛拍桌子,大着舌头却由口齿清晰地喊道:“你们还别不信,我张之洞可是陛下亲封的上海县长!这上海县可是特别区域,可不是一般的阿猫阿狗之类的县能比的,我告诉你们这帮洋鬼子,陛下亲口说过要将上海发展成远东第一大港,准备下个月就宣布成立一个免关税的贸易特区,无论是前来贸易,还是在贸易特区设立工厂,都是免税。要不是我没本钱,我都想辞官不做,转而从商了。”
  金能亨异常的震惊!这可是个大消息啊!
  他知道,英国占领的香港便是采取自由贸易港的形势,这十余年便发展得很不错,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有自由贸易、资金自由进出以及自由开办企业的极大便利,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一般商品都不设关税,输入和输出任何商品,只用缴纳数额很小的管理税和从价税,成本会降低很多,而相关的进出关查验手续,也会简单很多。当初香港刚刚开埠的时候,去那投资做生意的商人,这十余年来都是暴利得让人嫉妒。
  如今上海这里也要采用这种模式,那真是天大的机遇,金能亨想想便激动起来,握紧拳头,暗道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而一旁的威尔和台佛生等人,也都纷纷两眼通红。
  他们都清楚,连香港那小小的孤岛、鸟不拉屎的地方,都能靠自由港无关税的利好发展起来,而上海这个地方,可是位于中华帝国最富庶的江南中心地带,又得长江水利的第一大口岸,还有北方南方沿海一路海运配合,更兼正在修建的苏直铁路和苏浙铁路汇集相交于上海,帝国更把上海列为东京,大半个中华帝国的物产都汇集到上海。这可是物质贫乏,完全依赖广州府的小小香港远不能相比的。
  次日一早,金能亨便和威尔便好说歹说拉上徐荣村,前往拜会张之洞,却被告知,没那么回事,昨晚酒后醉言瞎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但金能亨便和威尔两人哪里肯信,越发相信之前的话是真的。可惜那张之洞不肯松口了,最后被纠缠得无奈之下,才说了一句,要不登记个意向,等下个月正式消息出来,便可以来官府登记注册公司或开办工厂,不过最好是经营机器设备类和船舰制造维修类或是钢铁类等实业,作为兄弟能透露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金能亨便和威尔不甘心,又联系马辉找上美国专员麦莲,但也没甚效果,问了下台佛生或是比利等人,也都探听不到详细的情报,无奈之下,金能亨也没了主意,和威尔一商量,决定再等段时间,等下个月消息出来再回欧洲采购钢材和轮船。
  幸好,也就几天后,便进入所谓的太圣四年四月。
  这天,金能亨和往常一样,和威尔一起来到领事馆,刚一进门,便听见马辉急切地告诉他们:上海城门外贴出告示了。
  金能亨和威尔随同马辉以及其他几名闻讯的美国商贾连忙一道来到北城门,金能亨在上海呆了多年,自然熟悉那些方块字:
  告示!
  中华帝国的子民、其他国的友好人士:为发展中华帝国之经济,提升帝国工业基础,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内阁作出如下决定。
  一,开放并设立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松江府上海县浦东镇、天津府天津县大沽镇三处特定地区为自由贸易特区,分别为南海佛山特区、上海浦东特区、天津大沽特区。
  二,对于在以上三个自由贸易特区境内,于太圣四年七月一号前完成登记注册的各类洋行商铺、工厂作坊,只要是机器设备、船舰、武器等类别的所有生意往来,注册资金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均按零关税办理,并且,整体五百吨以上舰艇交易或开设船舶设计、制造、维修等生意的公司或洋行,一经认定,可享受与中华帝国真实交易额的百分之十的补贴。其他类别行业的生意,仍旧按中华帝国通商规程制订的税率进行收取。
  三,对于在自由贸易特区境内设立洋行、工厂、作坊等经营体,土地租金可减半优惠。凡是注册资金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洋行或工厂的货源采购、产品销售、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均提供优惠条件。
  旁边还张贴了一份地图,示意着上海浦东特区的范围,黄浦江以东的所有上海县境全部划为浦东特区。还有了详细的规划,沿黄浦江一带分为船舶经营区、机器经营区、钢铁经营区、银行经营区等等。
  一看这优惠条件,金能亨和威尔两人大喜。知道自己这些天的等待没有白费,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他们当即决定各自要成立一家洋行,不过,按告示的规定,登记资金要一百万圣元以上才好。但他们哪有一百万圣元?这可是要实实在在的现钱验资才行。
  这时,金能亨灵机一动,和威尔商议:“那徐氏洋行和唐氏洋行看起来资金雄厚,他们又是本土商贾,若能与他们合伙,岂不就有了足够的资金?而且他们都只是在本土买办,赚取差价,若将我们有欧洲的人脉,熟悉西方世界规则这些优势讲给他们听,肯定能打动他们!”
  威尔也很是赞同。两人当即辞了马辉等人,赶往城东的广州会馆。
  一进会馆,却见到徐钰亭和徐荣村两兄弟送广源洋行的台佛生和宝丰洋行的查登两人出会馆,四人都笑容满面。
  金能亨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是因为浦东特区之事而来,他们广源洋行和宝丰洋行,邀请徐氏洋行一起合资,准备在浦东特区设立一家大型造船厂,打算投资三百万圣元,如今正好还欠缺一百多万元的资金,准备再找其他人投资。
  金能亨和威尔没想到台佛生和查登两人速度这么快,竟然先一步找到徐氏洋行,而且自己想好的那些作为西方人的优势,他们比自己更多。幸好,三百万圣元的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连他们这三个洋行都比较吃力,这样一来,自己便有了机会。
  他们连忙拉住四人,表明自己愿意合股。
  于是,几人重新回到会馆,经过二个小时的讨论,定了下来,由广源洋行、宝丰洋行、徐氏洋行和金能亨、威尔两人一起,投资300万圣元成立一家造船厂,取名为徐广宝船厂,其中徐氏洋行投资120万圣元,占股40%,为最大股东,广源洋行和宝丰洋行各注资60万元,各占股20%,金能亨、威尔两人各投资30万元,各占股10%。
  二天后,六人便一道去上海城内的商务局,却见那容闳和张之洞竟然都在,笑眯眯地吩咐手下帮他们办理登记手续。经过几道手续和文书填写,便注册了“徐广宝船厂”,他们又让人迅速筹齐了资金存入中华帝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内,这样,中华帝国第一家国内最大的私营船厂便宣告成立了。
  张之洞主动在浦东特区的船舶经营区,挑选了黄浦江畔正对苏州河口的这处黄金地段,作为“徐广宝船厂”的厂址所在地,占地三千亩,沿黄浦江二里多地段,都成为船厂的船坞和码头,并且,张之洞做主,主动将前两年的租金免除,第三年按每亩10元的价格计算,日后每年增长百分之五,价格不贵也不便宜,尤其是日后的关税全免,而且还有补贴,这些都让众人十分满意。


第790章 四大船政总局和机器制造总局
  圣京。皇宫。内阁副总理曾观澜、商务部副部长潘文涛在冯云山面前恭敬地站立着。
  潘文涛原本是广州十三行中潘家主事之人,和伍崇曜一样在冯云山攻下广州城后,便归顺了冯云山,出任南洋公司副总经理。去年,冯云山将伍崇曜擢升为商务部部长兼广东巡抚,伍崇曜离开圣京前往广州专心治理发展广东,冯云山便调潘文涛出任商务部副部长,负责商务部之事。
  此次,潘文涛却是前来禀报最近帝国境内的商事情况。
  “陛下,自由贸易特区成立半个月,成效显著!根据昨天上海县县长张之洞从东京电报局传来的讯息,单单东京的浦东自由贸易特区成立的短短半个月来,已经在自由贸易特区内成立了五十二家公司和洋行,大部分是从事机器、钢铁、船舶、日用品制造等行业,其中有十九家资本金超过一百万圣元,特别是有三家造船厂、二家铁厂和二家机器厂,资本金均超过三百万元。光这半个月,便让那帮洋人和国内的商人投资总计达五千一百二十万元。相当于原本满清的大半年赋税了。”潘文涛眉飞色舞,兴奋盎然。
  冯云山也是吃了一惊,他已经早做好了会吸引大批投资的打算,毕竟有那个自由贸易的巨大优惠政策在那里,但他还是估计错了会如此的受追捧,小看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程度。
  也可见,这些商贾和洋商们,是多有实力。幸好自己早有准备,引导他们往制船和机器设备、钢铁等实业方面去发展,要不然,一窝蜂地搞茶叶生丝贸易,尽管能收取他们的关税,朝廷也会赚钱,但也仅此而已,若干年后,还是这样,并不会改变多少,一旦帝国和欧洲列强开战,赚取的钱财还不够一个赔款的,后世的满清便是如此。
  “很不错!看来,朕给你们商务部出的这个主意还算成功的!张之洞那个上海县长当的也还行啊。”冯云山满意地点点头,不过又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造船相关的开设了几家?有没有统计出造船规模来?”
  “启奏陛下,造船厂只有五家,其中二家略小,三家较大。反而有六七家船坞和船舶修理厂,用于改装、维修船只。至于造船能力,微臣没有数据。”潘文涛有些脸红地奏道。
  一旁的曾观澜连忙补充道:“陛下,微臣从工务部那边倒是获得了一些数据。浦东特区的这几家造船厂,一共大约每年能下水一万三千吨位的舰艇。不过,最大吨位的,也仅仅是六百余吨的木质兵船,大部分都是制造三四百吨的运兵船和商船。当然,上海租界内原本诸如伯维船厂、新船澳船厂等老船厂,则只能制造百吨以下的小型木壳船,只适合长江内河道运输和小型炮艇之用。佛山和大沽两处特区应该也设立了不少造船厂,不过因为没有电报具体消息还没传来,但估计也只能制造小型船只,不会有浦东特区的规模大。”
  冯云山叹息一声:“看来,朕想要尽快强大海军,壮大三只舰队的想法,无法通过这三个特区建设制船厂来实现啊。罢了罢了,还得朝廷来砸巨资,再多兴建几处大型的造船厂才行。四大船政局目前也就广州船政局下的长州造船厂能制造大型军舰,其他的不知道今年底能否有能力开始造船下水。对了,也不知道吴爱卿那边怎么样了,上次派人带信回来说,已经花200万美元将美国的第三大造船厂——诺福克海军造船厂买了下来,顺带还有三艘快要完工的军舰,另外,还订购了几艘主力军舰,就是不知道具体交付时间。”
  听到皇帝说起第一个五年计划内的建立四大船政局的事情,还有外务部副部长吴如孝的美国之行,曾观澜连忙补充:“陛下,除去广州船政局外,福州船政局也快要建成一座比长洲造船厂还要大上一倍规模的船厂,能同时生产四艘大型军舰和三艘中小型商船,若抓紧的话,四艘军舰年底便能下水。另外的上海船政局和登州船政局,则比原定计划要拖后了,要今年底才能将船坞和造船设备和人员到位,特别是造船的洋技师,因为四大船政局同时开建,洋匠供不应求,纷纷挟技居奇,唯利是图,漫天要价,朝廷有些苦不堪言,奈何咱们自己的技师没能培养出来,受制于人。”
  冯云山听到这里,也是有些无奈。他虽然早早让人组织一大批本土的造船匠人和技师,在长洲造船厂跟随雇请的洋技师学习取经,但毕竟时日尚短,而且那些洋技师都是鬼得很,有意保留,因此,真正学到能自行造船的人并不多。唯一可靠的还是那些普鲁士过来的洋技师,冯云山一方面准备对这些忠心的人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准备向普鲁士要求再增派人手来东方援建。
  最期待的还是吴如孝那边,不说别的,通过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这个平台,将那里的造船技师和工匠派到四大船政局来帮忙,甚至直接招募制船行业的工匠永久性地留在中华帝国,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还是起步晚了些,若是与制造火枪火炮的机器制造总局那样可就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准备在圣京、广州、上海、武昌四地各设立一家机器制造总局的计划,前些天冯云山闻报,已经基本完成。甚至,去年底的时候,工务部上报已经有了可观的军火生产能力。
  特别是广州机器制造总局,因为原本的广州机器局就已经建成投产,如今经过增资扩建后,没要多久,便建成一家集汽炉厂,汽锤厂,机器厂,熟铁厂,步枪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火药厂,子弹厂,炮弹厂,火箭厂,动力厂等十余家分厂的机器制造总局。除了精钢厂和火炮厂没建,其他都已齐全。而因为北江上游韶州府内的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便能生产精钢和火炮,广州机器制造总局便没在重复设置,事实上,这相当于将这部分工序分包给了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了。
  广州机器制造总局整合原本位于韶州府乌石镇的圣国第一兵工厂和广州城郊东湖边上的机器厂这两家军火厂,将重复的查尔维尔击发滑膛枪生产能力集中到乌石镇,并将之改名为广州机器制造总局第一兵工厂,专门制造改良后的查尔维尔击发滑膛枪和德莱赛针发枪。而东湖机器厂正式改名为广州机器制造总局第二兵工厂,专门用来生产米涅步枪和研发更新式的后装线膛枪。
  去年一年,广州机器制造总局的这两家兵工厂,一共生产改良型的查尔维尔MLE1856型击发滑膛枪二万九千余杆,德莱赛M1856型针发枪一万杆,米涅步枪八千杆,各类子弹不计其数。
  这还是将第一兵工厂和第二兵工厂中的一大半熟练技师和工匠调往其他三处,组织筹建圣京机器制造总局和上海、武昌机器制造总局的原因,否则只怕产量还要高。
  冯云山自然知道,这也意味着帝国的兵工厂的的确确是建立起来了,就算那些洋技师全部走掉,也完全没有多少影响,因为自己本土的人才已经培养起来了。
  前些日子,圣京机器制造总局的第一兵工厂,它有另外一个名字——毛瑟兵工厂,已经建成。冯云山没有让毛瑟兵工厂急于大规模生产查尔维尔MLE1856型击发滑膛枪和德莱赛M1856型针发枪,他心中清楚,这两种步枪实际上都不大理想。前者其实已经有些过时了,要知道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米涅步枪,后者虽然没有算过时,但还是由比较多的问题。
  自从毛瑟兄弟来到圣京,冯云山便将毛瑟兄弟直接安排在圣京机器制造总局,又投入巨资设立了毛瑟兵工厂,目的便是主打开发毛瑟步枪。甚至,他还凭借自己对后世毛瑟步枪的一知半解,直接指点毛瑟兄弟大致的设计方向,将旋转后拉式单发步枪的原理讲给他们听,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成绩,但冯云山一直期待着那著名的毛瑟步枪能早一步出来。
  因此,圣京机器制造总局的主要任务反而不是生产米涅步枪和德莱赛M1856型针发枪,而是研发出毛瑟步枪。当然,为了练手和培养工匠,毛瑟兵工厂多多少少还是制造了一些查尔维尔MLE1856型击发滑膛枪,目前来说便宜又实用。
  而上海机器制造总局和武昌机器制造总局却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这两个总局,冯云山的定位不一样了,广州和圣京两个机器制造总局主要是生产火枪为主,而武昌和上海这两个机器制造总局,冯云山从规划上边想着是以生产火炮为主。不过,因为有了韶州的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持续不断地生产克虏伯大炮,加上国内因为大肆修建铁路,钢材不足,冯云山对于这两个制造总局并没有要求立即建成投产。


第791章 法国要找事
  正说着,刘胜邦来报,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左宗棠、特务司司长范汝增、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请求面圣,冯云山让之觐见。
  冯云山见左宗棠和范汝增等人免有急色,连忙问道:“众爱卿有何急事匆匆来见朕?”
  只见左宗棠和范汝增异口同声地道:“陛下,出事了。”
  左宗棠摆摆手,示意让范汝增禀报。
  范汝增也不谦让,直接奏道:“陛下,根据特务司情报人员所报,法国皇帝对于我国占领越南并将之设为行省之事极度恼怒,因他们原来军队都前往克里米亚战事,因此隐忍下来。但如今战事已结束,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法军得以回国,兵力充裕起来,他们便嚣张起来。七日前,法国驻我国公使布尔布隆乘坐一艘中型军舰,从香港出发,前来圣京,微臣猜测他必定是代表法国皇帝前来耀武扬威的,很有可能先礼后兵,当然,最坏的便是直接宣战。”
  左宗棠冷哼一声,道:“哼,法兰西蛮夷虽然兵多船利,但敢来我中华帝国宣战,我讨虏军将士上下一心,必痛击之。”
  冯云山愣了下,继而道:“如今只是探知到那布尔布隆的动向猜测而已,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不过,左爱卿说的是,若是那法国佬真敢宣战,朕便率领将士们同他们战一战,直到将他打服打怕为止。因此,不管他是来示威还是来宣战的,朕要求你们都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左爱卿,迅速调动并集结东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在日南省和广东沿海一带,而日南、交趾、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沿海也要严加防范,做好战争动员。”
  左宗棠躬身领命。
  其实冯云山说是做好战争准备,但一点也不慌张。
  他知道,法国一向对海外的殖民地没有英国那么强烈,它一直是将之看成海外贸易的一种途径,就算是想占领,也是作为军事用途和贸易补给之地,并不热衷于直接统治。不过,冯云山知道如今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极富侵略性,迫于国内的危机,不停企图用对外战争转移法兰西国内百姓的视线,来缓解和维护他的统治。冯云山记得,历史上的拿破仑三世,一门心思要重建法国在欧洲以至海外的民族光荣,在海外寻求扩大天主教会的利益,扩充国土,其后宣战奥地利,与普鲁士开战,其目的都是为了扩张领土,称霸欧洲本土。
  因此,法国的重点还是在欧洲本土,历史上他便是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稍稍休养两年便对奥地利宣战。所以冯云山倒是不怕法国会真的大规模派兵来,相距这么远,按拿破仑三世的尿性,与他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他派不出多少兵力来。后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柔弱可欺的满清,英国人最多派出近二万的兵力,可法国最多也只派出了七千兵力而已。
  当然,并不是说法国就不想建立殖民地,事实上,法国最想获得的殖民地,还是墨西哥。否则历史上他也不会发动大量兵力远征墨西哥了,甚至法国人说不定对整个南美洲都有想法。当然,北非一带,还有埃及,特别是苏伊士运河,更是法国人的重点。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亚洲特别是东亚一带,绝对不是法国的重点。就算他对印度支那地区有着想法,但面对如今比当初满清还要强大许多的东方大国,而且还是他的贸易伙伴,冯云山相信,那位拿破仑三世会如何选择。
  冯云山打定主意,若是法国公使宣战,则自己趁此机会将法国人打疼,让他们从此不敢涉及中华的地盘来。若是对方只是吓唬一下,那自己不必在意他,多为华夏争取点时间好好发展,毕竟如今自己的海军还是太弱了,军舰太少,这也是冯云山大力鼓励发展船舶业、引进钢铁工业的原因。
  左宗棠接着奏报:“陛下,微臣有一事要禀报,是关于前段时间逃脱的秦日纲的消息!当初帝国占领朝鲜之后,那秦日纲被我军击败,一路胁迫的百姓纷纷投降,甚至还有二千原本的太平军老兄弟归顺,不过可惜的是,那秦日纲一见形势不妙,便率剩余的七千余人逃窜入朝鲜北部的深山老林内,陆顺德虽然出兵了几次,还发动朝鲜本地百姓搜查,仍是没见他们的踪迹。恰好朝鲜有些地方豪绅和贵族叛乱,陆将军急于平定叛乱,便将讨虏军分派出去镇压各地,加上最近开始组织移民了,陆将军手下更是无兵可派了。可没想到,这几月一直不知去向的秦日纲叛军,一下又冲了出来,最近猛地又钻了出来,大肆抢劫了朝鲜北部乡民。陆将军紧急派出五千兵力前往围剿,但秦日纲根本不敢接战,直接北逃进入吉林长白山一带四处流窜,一时间,也难以歼灭。”
  “陆将军已经派人请求总参谋部发兵增援,不过,被微臣拒绝了。”左宗棠解释道:“微臣以为,如今的根本不是兵力问题,而是秦日纲。即便再派一万兵力,在那长白山一带,也难以逮住他们。”
  冯云山想起来了,当初占领朝鲜光顾着高兴,战报上只是说击溃秦日纲叛军,生死不知。自己只是下令陆顺德继续派人搜查,找到秦日纲的下落。几个月过去都没消息,朝鲜北部也没有一点动静,还以为秦日纲死于乱军之中。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