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亨利在河谷的西岸,心急火燎地四处呐喊,一边下令立即制作木筏,并选择水浅之处过河,救援河谷对面的英军;一边命人向罗斯将军禀报。他只期盼,河谷东岸的那三千兵力能支撑二个时辰,等待英军主力救兵的赶到。


第746章 加尔各答之战
  然后,让亨利绝望地是,河谷对岸的枪炮声震耳欲聋,就没停歇过。杀喊声和惨叫声,不断响起,随着山风刮过的烟雾一起,吹进他的耳朵。
  过了二个多小时,罗斯率领的5500步兵和炮兵终于抵达河岸边,而这时,河谷里的洪水也慢慢褪去,河水虽然比一个膝盖要深,但还没齐腰,除了火炮外,士兵们完全可以渡河。
  而对面的枪炮声已经停止,硝烟也不知道何时已经散去,只剩下稀稀拉拉地几十声枪响,还有隐隐的战马嘶鸣声。
  又过了一会,随着五百多名骑兵逃了回来,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过河的英军,1400骑兵和1700多名步兵,除了这五百骑兵逃了出来,其余的900骑兵和1700步兵,全部失陷了。若是加上被洪水冲走的500来人,还有刚才隔着河谷对射激战损失的300兵力,短短半日功夫,便折损了3400兵力。
  他没想到,落后的缅甸军队竟然还会用这种最为古老的原始方法,在上游堵塞河道,再决口放水。也是自己大意,急于追击敌军,没往河流的上游去侦查对方动静。难怪那些缅甸兵停留在这附近那么长时间,原来竟然是在上游筑坝。
  但罗斯仍是坚持继续进军!越是遭受失败,越是不能放弃,要用异常酣畅淋漓的胜利挽回来。
  如今虽然遭受这重创,但幸好损失的大部分是孟加拉雇佣兵居多,大英本土士兵没遭受多少损失,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且,凭借这8千多留下的士兵中还有近七千大不列颠本土士兵,以其精良的装备,只要小心一点,堂堂正正地找敌军正面野战,就算不能将敌军全歼,至少也能击溃对方。
  派出侦查兵在上游仔细查看一番后,分批渡河,敌军并没来袭扰,英军很快便顺利渡河。
  ……
  而英军进攻方向的杰索尔村中。
  一名身穿高大魁梧的身穿缅甸军服的军官,也同时下达命令:“下令全军撤出杰索尔村。同时按照预定的计划好好布置,我们要热情款待下这帮英国佬!”
  这名说汉语的军官,正是当初率领原本的甲二师和乙十二师二万一千讨虏兵,从云南进入缅甸的李开芳。
  当初他进入缅甸之后,鸷伏了一段时间,摸清缅甸的情况之后,便主动和缅甸亲王加囊秘密联系,代表中华帝国和缅甸重新恢复宗藩关系,答应帮助加囊亲王夺得缅甸国王之位,而加囊也表示愿意跟贡榜王朝历代的先祖一样,向中原的中华帝国朝贡称臣。
  不过,事实上贡榜王朝当初成为满清的藩属国,只是表面上的称谓,其和满清交战数次,反而屡屡得胜,不过,因为满清兵多将广,知道不能过于得罪满清,加上又惧怕满清与暹罗夹击,因此勉强称藩。实际上到底降服与否,李开芳也不得而知。不过,暂时这位想成为新缅甸国王的加囊亲王承诺得很好。
  于是不久,李开芳率领精兵乔装城缅甸兵,进入伊洛瓦底江,协助加囊亲王发动政变,将君主孟桐囚禁了起来,使之成为贡榜王朝的新君主。
  加囊成为新的君主后,大概是认识到中原王朝的强大,加上其为人还算信守承诺,统一缅甸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一方面派人通过云南抄陆路前往圣京上国书及进贡,另一方面,按照李开芳的意思,两路发兵。一路攻打下缅甸,一路随同李开芳大军往西北方向进发,偷袭孟加拉地区。
  他可能也知道,不借助宗主国的力量,他的贡榜王朝和整个缅甸,迟早要被英国人吞并掉。而向来是礼仪之邦的中原王朝,却不会吞并缅甸。该投靠谁,自然很明白。
  于是,便出现了先前的一幕。
  不过,让李开芳郁闷的是,缅甸贡榜王朝派出的三万军队,竟然有五千骑兵,但其指挥官,同样是王爷的孟霍,却对英国人畏惧如虎,即便他一再邀约,仍旧在后面不敢进攻。
  无奈之下,李开芳只得率兵在河谷对岸阻截英军,但他不愿自己的讨虏军折损太多,便也不与英人正面对战,只是根据师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侧面袭击英军。没想到,以古老的拦堵河水的方式,竟然偷袭英军成功,虽然在前期对战时候讨虏军也折损了近四百人,后来的围剿东岸英军又折损了百余人,但英人损失三四千人,可谓是大胜!
  就是不知道,参谋部在这孟加拉的小村子内,布置的计谋,能不能再次奏效了。
  一个时辰之后,李开芳接到前线侦查来报:“师长,英国人变得很是谨慎,而且他们纪律严明,只有几十人上当吃了那些有毒的饭菜酒食,便立刻识破了我们的计策。现在他们追来了,是战还是撤,师长您拿主意吧!”
  李开芳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英国人还真是小心谨慎了。原本以为至少能毒死上百人呢。哎,他们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只有五六里距离!”
  “英国人火力很猛,且训练有素,不可与之硬拼,否则,只怕很多兄弟们都要死在这异国他乡。你立刻通知缅甸的那个孟霍王爷,让其带领步兵在前方的山上埋伏,准备伏击英军,还有那三千骑兵,立刻至南北两侧绕道到杰索尔村,从侧翼夹击英军。告诉孟霍,若是他再不死战想要逃走或是坐观虎斗,我们便和英国人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缅甸!我李开芳说到做到!”李开芳说完,又亲自下令全军继续往东撤退。
  虽然知道手下将士都嗷嗷待战,但通过杰索尔村西面的河谷对战,李开芳还是清楚,这帮英国人打仗还是有两下子的,即便是出其不意地伏击对射,也没占多少便宜,而且英国人的火枪隐约比自己这边要先进一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似乎也要强上不少。因此,李开芳尽可能地避免正面作战,争取和缅军一道合攻,如果可能,最好能以缅甸人为先锋正面吸引英军的火力。
  因此,李开芳还是忍耐,让讨虏军往后撤退。
  继续往东撤了三里多,侦察连来报,说是英国人进军的速度加快,追上来了。
  看来,英国人也是被激怒了,又害怕再出现什么阴谋,急于寻求战斗了。而这时,信使来报,缅甸王爷孟霍的骑兵已经赶到北翼,做好进攻的准备。而孟霍的步兵主力也都埋伏起来,就在前方不远二里不到的地方。
  李开芳大喜。当下命令各团团长,准备作战。他们调转方向,绕道埋伏之地,转而向东南方向进发。
  英军很快便追了上来。不得不说,英国人的确训练有素,大热天穿着统一的带黑翻领红色军大衣、白色半长裤脚穿黑色皮鞋和长鞋套,正是后世著名的“龙虾兵”统一装束。但他们丝毫没有怨言,整齐有序地进军,而且行军速度竟然没比讨虏军们慢上多少。
  李开芳下令讨虏军在东南角的几个山头散开,布下伏击阵型,并让将士们最后一次检查枪械,做好战斗准备。
  而此时,英军距离埋伏的地方也越来越近。不过,英国人的几十名侦查兵一直在前头距离大部队三里开外的地方盘旋着,很快便发现山头上的缅甸伏军。
  英国人稍稍迟疑,便做好了作战准备,不再进军,而是散开布下线列式阵营,等带后面的炮兵上前。很快,三十多门加农野战炮架设起来,在缅甸伏军开火之前,英军便先行开火。火炮猛烈地在山头炸响,缅甸王爷孟霍忍耐不住,连忙下令还击,不过,他们落后的火枪根本不够射程,反倒被英军中的新式单发前装式线膛击发枪给射杀不少人,只能依靠提前埋设的小口径火炮还击。


第747章 杰索尔村战斗
  伏击的缅甸军的还击,等于是一个信号,拉响了战斗的序幕。
  李开芳率领的二万讨虏军将士原本也是准备伏击的,但英军根本还没靠近射程内,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令返身出击,从东南面和南面迎击英军。
  东面和东北面的缅军与英军的交火已经猛烈起来。李开芳顾不得等战士们冲近,便直接命令那十余门小型野战炮架起开炮。他知道,射程足够了,越是抢先开炮,越是有利。同时,配备有上万杆洋枪的讨虏军也开始分为一系列的线列阵型,开始抢步前进,向英军突击。
  正在这时,北方隐隐约约传来马蹄声,果然,侦察兵偷偷来报,说是缅甸的3000骑兵趁东面的缅军主力和英军对战之际,形成一个扇形从北方冲杀出来。
  李开芳没想到这回缅军这么卖力,看来他威胁孟霍的话起了作用,缅军头领孟霍这次准备全力一战了。他当即不再犹豫,命讨虏军加快速度,全军出击。
  英军虽然遭受伏击,却丝毫不慌,在罗斯的指挥下,已经分为三部,沿着北、东、南三个方向迎战。也许,对于这落后的东方,英国人从不认为正面作战他们会输给谁。
  北面的缅甸骑兵原本距离最远,但因冲刺的速度快,反倒是战斗得最为激烈。与第一次英缅战争时期一样,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缅甸骑兵在森林里上丝毫不怕英军,三千来自阿拉干和扬达波等地的缅甸骑兵,行程数股狂潮,不畏生死地往英军突刺。不过,英军指挥官才从克里米亚的步兵击破俄罗斯骑兵的辉煌荣光中领略到甜头,效仿英国第93苏格兰高地步兵团组成的著名的“细红线”,单薄的阵型顽强地挡住了3000名俄罗斯骑兵的冲锋,此刻,北部的第28步兵团和第74步兵团也沉着冷静地让红衣龙虾兵们排成三排线列阵型,抬枪射击。
  密集的火枪威力巨大。只见阵阵硝烟弥漫一下后,最前一排的骑兵纷纷栽倒在地。尤其是千余杆恩菲尔德前装式线膛击发枪,此刻发挥出巨大的杀伤力。一阵嘈杂的枪声响起后,还有四百米远的缅甸骑兵便纷纷扑倒在地。
  而缅军骑兵也发了狂,已经高速冲刺,不可能再停下,虽然前排栽倒在地,但高举马刀,仍旧前赴后继地往前冲杀。
  但冲近二百米内后,更加密集的枪声连续响起,这下,不单是前装式线膛击发枪开火,褐贝斯击发滑膛枪也连续开火,所有的火枪都怒吼着泻出火力,缅骑兵顷刻间,便连绵倒下。三千缅甸骑兵,犹如敢死队一般,在狂热的命令激发下,还是奋不顾身地冲锋。
  第28步兵团和第74步兵团的火力实在是过于强大,缅骑兵手中的原始步枪和马刀根本还来不及射出、挥出,骑兵或是战马便被数发子弹射中,撞在树丛里。几轮缅甸骑兵如潮般的一轮轮冲击都被击退,缅甸骑兵损失惨重,也就十几二十分钟,骑兵便已死伤大半。
  缅军指挥孟霍咬牙切齿第下令,全军出击,同时,派人紧急给李开芳送信,催促讨虏军出击。顿时,缅甸的上万步兵主力浩浩荡荡冲向英军,但在四五百米的地方,英军的三十余门火炮开始集中火力朝着步兵轰击,已发榴弹过去,便炸死一大片缅军。
  孟霍看见自己的人马被炸得人仰马翻,心痛之极,但攻势已经发动,唯有咬牙出击。他顾不得手下来报的伤亡情况,亲自带领鼓手擂鼓,声音响彻整个山头,激烈缅军奋勇向前。
  缅军步兵顶着伤亡,继续逼近,但在距离二三百米的地方,在数千英军数千杆火枪的密集射击下,冲近的速度慢了下来。往往,在发起一轮进攻,便是数百士兵被射杀,而后面几排士兵踩着前面同胞的尸体再前进数步,又重蹈覆辙,继续被火力射杀。但即便是这样,在上万士兵的冲击下,尸体线慢慢逼近英军队伍。
  就在孟霍以为可以逼近八九十米以内,够得到缅军的射程以内时,英军的线列步兵在一轮射击之后,突然闪开,让出数百人组成的掷弹兵团来,进行了一次团火力齐射,只是连续的两轮开火,便犹如无数的炮弹齐射一般,造成缅军上千人的伤亡。
  罗斯见缅军如此凶猛,连忙从南部的英军调派二千人赶往东部,终于将如潮水般的缅军步兵攻势减缓下来。南边的缅军是刚才逃走的那股军队,胆小怯战,罗斯并没将之放在心上。
  东方,缅军步兵主力继续前冲,但在狭窄的交战面下,接触部位全部被英军火力封锁,冲上前多少,便被射杀多少,每前进几步,都损失数百人。而后面的万余缅军,却只能在后面跟着冲杀,却无法接触英军,被英军来了个酣畅淋漓的屠杀。
  不过,饶是如此,缅军在折损六七千人之后,凭借树林的掩护,终于进入他们的火枪射程之内。于是,上千缅军俯身趴了下来,托着老式火枪,砰砰不停地与英军对射起来。
  英军开始也有了伤亡。
  正在这时,南面的讨虏军乘乱返身冲了过来。英军一时间没想到逃走的这支缅军竟然还会返回迎战,没有准备,南边的兵力出现了空虚。
  越是靠近英军,讨虏军越发慎重起来,停住冲锋,而是整队布下密集的阵型,手持火枪,一步步坚实地逼近英军。
  砰!在进入500米以内后不久,英军便在南部指挥官的命令下,纷纷开火。李开芳就在第二排队列中间,恢复着手中绑着红缨的大刀,下令继续只是逼近,并没有开枪。
  英军的火枪中,有些配有新式恩菲尔德前装式线膛击发枪的,子弹射中讨虏军,而其余的击发滑膛枪,还不到射程,英军也并没开枪,而是如同讨虏军一样,等待着。
  很快进入400米,这时,李开芳大吼一声:“针发枪的都有!”
  顿时,手中是德莱赛M1841针发枪的讨虏军将士纷纷大吼:“小的在!”
  李开芳凶狠地叫道:“针发枪给老子放!其余的继续前进!”
  于是乎,讨虏军这边硝烟弥漫,二千杆德莱赛M1841针发枪分为二轮,间隔响起,刹那间,对面的英军倒下数百人。
  当然,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讨虏军也不断有将士中弹,倒下。无论谁倒下,旁边的人抓过他手中的火枪,继续前进。
  一股无形的气浪逼近英军,南部的英军总共还不到二千人,在讨虏军进入三百米以内后,二千杆德莱赛M1841针发枪虽然变为一千八百杆,但也开了两轮火,英军从一千八百人已经变为一千余人。
  一进入三百米射程,李开芳便是一声大吼:“全体都有,给老子狠狠地杀!”
  顿时,数千发子弹密集地射向北方,将树林中的英军以火力席卷。英军一下只剩下四五百人,顿时崩溃。
  罗斯在英军东、北、南三部的中央,他一听南部密集的枪声响起,便大惊失色,知道不好。而这时北部的缅甸骑兵也已经被射杀得只剩下千余人,已经返身朝西北方向逃窜,便连忙调遣北部的三千英军赶往南部支援,抵挡住来袭敌兵。
  但还未等到这部分英军布置完成,便听到南边传来惊天动地的欢呼呐喊,罗斯脸色巨变:糟了,这是己方兵败崩溃,上万的敌军追击的欢呼!
  果不其然,二三百衣着鲜红的英军狼狈地从南边树林逃了过来,为首正是南部指挥官。
  “罗斯将军,我们败了!南边的防线已经被攻破了,二千士兵只逃回三四百人!将军快快准备!东面的三万敌军,并不是主力,南边,南边的二万敌军,才是真正的主力!”
  罗斯闻言,差点吐血,一脚将他踢翻在地。越是这个时候,身经百战的罗斯,知道越是要沉着。只要给他一点时间,将北面的英军调来抵挡住南部的敌军,最多再过半个小时,东面的敌军便能在大英线列步兵的强大火力下崩溃。到时再集中兵力,一举将南边的敌军主力歼灭,虽然自己可能会损失惨重,但未尝没有胜利的机会。但如果现在自己下令撤退,就算能逃走,保存主力,也必败无疑。
  大英帝国什么时候能在孟加拉土地上败退?若这个消息传出去,只怕整个印度各邦,更加是叛乱四起。
  想到这,罗斯下令:“坚守!为了大不列颠的荣耀和最后的胜利,小伙子们,坚守住!”


第748章 英军大败
  尽管有罗斯亲自率领打气,在密集如雨的火力射击下,英军还是抵挡不住。不是英军不够英勇,也不是他们装备不行,而是敌军实在太多了。
  讨虏军战死的其实也不少。但在李开芳的亲自带领下,攻势如潮,排成整齐紧凑的线列阵型,与英军对射。这几乎就是以命换命,最终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便是胜利者。
  罗斯从北部调派的二千步兵还没能来得及赶到南边,讨虏军的线列队伍便已经逼近英军的阵地,双方再次发生激烈的遭遇战。
  激烈的对射中,双方都是一排排第倒下,后面一排又迅速对上。不过,讨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英军,对射的前排队伍中,尽管同样是倒下,但其中有大半是射完手中的火枪,主动卧倒填充弹药,方便后排士兵继续开枪射击而已。
  等于是二排士兵可同时射击,一排蹲下齐射,一排站立齐射,然后一同卧倒让后面的几排压上再次或蹲或立齐射。而卧倒的士兵填装好弹药便可以继续上前再次射击。而英军方面,二千士兵站成薄薄的两排,在对射过程中,随着士兵不断被射中,便不断出现缺口,火力也越发稀疏起来。也就三轮对射过后,英军终于崩溃,二千士兵死伤过超过一千四百人,余下的五六百英军返身便退,逃亡东侧的英军主力。
  李开芳见状,恢复战旗,下令全军压上,快速追击,准备将英军包了饺子。
  而这边,罗斯指挥的东部战线,英军主力四千余人也变为三千多人了,原本的分为四排眼下也只成了三排,有近六百英军被疯狂冲过来的缅军火枪给射中倒地。不过,即便是这样,英军还是紧守阵地,列成矩形线列阵型,对来冲过来的缅军步兵进行三连射。加上三十余门野战加农炮不停地开火,将密集的缅军炸得尸骨乱飞。
  在一共十余轮的排枪齐射之后,缅军死伤八千余人。特别是刚才英军两轮火炮齐射和掷弹兵的狂轰烂炸,让缅军一下便损失超一千人。于是乎,缅军害怕了,纷纷停止脚步,不敢再冲。
  王爷孟霍也很是无奈。他心疼无比,这些缅甸将士,都是最为出色的勇士,全缅甸勇武的一大半都拉过来了,眼见这样战死,没人能体会他的痛楚。他一边痛骂那李开芳不守信用,还不出击,一边垂头丧气地准备接受失败的命运,就在他准备下令撤退时,东南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声和杀喊声,还有阵阵英国人的惨叫传来。
  “帮忙天杀的讨虏军终于攻击了!成了!”孟霍一咬牙,高吼道:“儿郎们,跟我杀!英国佬顶不住了,全歼他们!”当即下令继续冲杀。
  顿时,近二万的缅甸士兵再一次蜂拥而上,冲杀过来。
  英军此刻形势最为不妙。
  溃败而逃的不到一千的英军,仓惶窜向正面色惊疑不定的英军主力。紧接着,便是一轮排枪射击而来,线列阵型的侧翼顿时出现一处缺口,二三百英军纷纷中弹倒地,这还是因为距离比较远,超出了讨虏军火枪的有效杀伤射程。
  罗斯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他将北部的英军也调往南边,仍旧没能阻挡那边敌军的进攻。还让数千英军几乎全军覆没,仓惶逃回来。这是怎么了?
  大英帝国的军队,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三四千的士兵,竟然还会被这落后的东方土著打败,这简直就是大英帝国的耻辱!而且,罗斯心惊胆战第想到,既然那支敌军火力那么强大,那很有可能自己亲率的这支军队也不能抵挡,这下危险了!
  什么时候,这落后的缅甸部落,竟然有这么强大的武力了?
  不能再这样腹背受敌了!罗斯也算当机立断,他结合三个方向的敌军实力,判断只有南边的敌军最为强大,东面还有上万的敌军,只有北面的骑兵,已经被击溃,于是,他迅速下令,全军往东北方突击,冲破迎面拦截的缅军,从东北撤退,绕道回加尔各答。同时,他派人紧急联系率领海军舰队,让舰队紧急开往内河利用舰炮接应。
  当然,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这次出征彻底失败了!莫说击溃缅军,收复达卡等城,能率领余下的士兵安全返回加尔各答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时,南面密密麻麻地敌军已经出现在视野中。又是一轮排枪射来,三四百英军惨叫着中弹扑倒。罗斯大惊,抢先一步撤退。而这时,东面的缅军显然发现了英军的企图,狂吼着要拦截。
  英军遭受不住两边的压力,原本纪律严明的线列队伍开始散乱起来,继而崩溃,纷纷跟随罗斯将军网东北逃亡。
  而此刻的缅军,顾不得填装火枪弹药,部分手执长刀利矛的缅军士兵,在将领的率领下,一跃而起,在树丛中穿梭,没一会变拦住逃窜的英军,大肆砍杀起来。
  这个时候,这么近的短兵接战距离上,不管英军装备的是新式恩菲尔德前装式线膛击发枪,还是褐贝斯滑膛枪,还不如这些缅甸部落士兵的大刀有用了。英军步兵的崩溃,骑兵和马拉炮兵更是仓惶而逃。
  留在后面的亨利少将率领手中的八百步兵和三百骑兵,试图在混乱中重新组织起来,停止败退。但稍一迟疑,停住脚步刚想列队布成密集阵型,侧面的南方,便是密集的枪声响起,四百多步兵和二百骑兵纷纷中弹倒地。余下的三百步兵和一百骑兵,哪里还顾得亨利的命令,急忙也跟着往北逃窜。
  后面又是一连串枪声,跟着百余英军士兵中弹倒地,亨利也只觉得后背一阵剧痛,便从马背上翻身栽倒,昏迷过去。
  一天之后,罗斯欲哭无泪、异常狼狈地率领五百骑兵和八百步兵,出现在加尔各答北方十余里的帕吉勒提河河畔停靠的军舰上,直到上舰的那一刻,罗斯才感觉自己真正的安全。
  这次出征,除了2000海军完好无损外,近10000步兵和1400名骑兵,到现在,只剩下一千三百来人,炮兵更是全军覆没,直接折损了一万兵力,如果再算上后勤运输等辅助兵力,则损兵一万二千人。虽然敌兵可能也死伤超过这个数量,但罗斯还是知道,自己这是彻底的大败。要不是有海军军舰接应,只怕要全军覆没了!
  完了!自己彻底完了!
  如今印度地区正处于四处叛乱的关键时刻,兵力万分紧张的时候,这次大败更是损失这么多的兵力,还都是大不列颠本土士兵,这必将会引起整个大不列颠帝国,甚至整个欧洲的震动!
  要知道,刚刚结束的历时三年多的浩大而残酷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整个英国也只折损了二万人不到,而其中因战争直接战死的,也才四千人,那可是无数次大型战役的结果。可这次,一次战役而已,便损兵上万,根据罗斯的经验,战死的人,估计要超过六千,其余受伤的,还不知道有多少能活下来。
  刚刚感觉安全的罗斯立马又陷入另一个危机之中!他知道,很快便会有人押他回伦敦,上军事法庭审判。


第749章 加尔各答被攻占
  与此同时,加尔各答城内的威廉堡内。
  印度总督坎宁脸色煞白。
  就在刚才,加尔各答城内的英军士兵中开始传言,说是罗斯将军率领出征的英军大败而逃,不知道去了哪里。英军的确大败,已经有十数名英军士兵绕道逃回加尔各答城,不但如此,缅军不久就要攻打加尔各答城,现在城内人心惶惶,很多印度贵族和欧洲商人准备逃离加尔各答。
  坎宁不信强大的英军会战败,找助理将逃回的士兵找来一盘问,顿时傻眼了!
  罗斯率领的英军还真的是败了,败得很彻底。
  就在这时,让坎宁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加尔各答城内和周边竟然突然爆发了声势巨大的叛乱。
  一个名为阿哈默德·沙的伊斯兰教学者,不知什么时候从勒克瑙来到了加尔各答,一直秘密鼓动加尔各答的穆斯林起来反抗东印度公司的统治。
  罗斯率领的英军战败的消息一传出来,加尔各答城内便陷入混乱之中。当天晚上,便出现了号召穆斯林起来反英的传单。这些传单写道:“大家一条心,赶走外国侵略者!他们践踏了正义的最低要求,攫走了我们的信仰和宗教,决心要毁灭我们的真主。现在唯一的道路是挣脱异族的暴政,进行流血的圣战!”
  次日,加尔各答城内的五六千穆斯林在城内各处开始放火,冲击威廉城堡和警署等地,还放火烧毁英国人开设的商店、酒馆和工厂作坊,同时城外上万的穆斯林也被组织起来,手持刀棒枪支等武器,进攻加尔各答城。
  在城内穆斯林的配合下,穆斯林叛军很快便占领了加尔各答城门,破了城。
  印度总督坎宁召集城内为数不多的三千英国本土军队,全部进驻威廉堡,同时向外求救。但他知道,加尔各答完了。
  穆斯林的圣战爆发出极大的破坏力。一直以来,穆斯林都是东印度公司重点打击和压迫的对象。在这些穆斯林看来,英国人将莫卧儿王朝击败,击碎了穆斯林的政权,而且四处宣扬基督教,不允许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法生活,妄图将印度各邦这块土地变成基督教地区,让这帮穆斯林非常愤怒,他们必须通过圣战的方式,将英国人赶出去才能确立伊斯兰教立国的国土。
  因此,这次印度各邦的大起义,主力便是各地的穆斯林。加尔各答一带是孟加拉管区的首府,更是集聚了数十万的穆斯林,叛乱起来,更是声势浩大,因此没两天功夫,整个加尔各答城,便已经被穆斯林占领,连印度总督坎宁坐镇的威廉堡也被不顾生死的穆斯林所攻占,威廉堡,这座以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命名的紧靠河边的城堡,在二百年作为东印度公司通知印度的标志性建筑,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在败退下来退往加尔各答的罗斯率领的军舰,经过河畔,将河边的威廉堡内仅剩的千余英军救了出来。而印度总督坎宁,也因此幸运得救。
  ……
  站在军舰上的印度总督坎宁,望着加尔各答城上空冒出的股股浓烟,心中一片哀叹。他知道,那是加尔各答城内的各处工厂和仓库,都被那些疯狂的穆斯林烧毁了。
  短短几天,犹如一场噩梦!
  加尔各答,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自己总督府的驻地,竟然就这样被叛军占领了。而且,自己这个东印度公司的全权总督,还无能为力,只能借助军舰逃走。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加尔各答原本重兵把守,断不会因这些穆斯林叛乱而失守,都是因为那帮缅甸军队,该死的,要不是他们好死不死地正好这个时候来攻打孟加拉地区,甚至超加尔各答攻来,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关键是失去了加尔各答这座经营一百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