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不是一直普通的叛军,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规划,并且正在实施。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势力很强,甚至可以与我们普鲁士这样的欧洲强国相比。并且,他们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还有着一支听话又勤劳的百姓。我断定,再过数年,他便会追上普鲁士,甚至在单纯的武力方面超过普鲁士。这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普鲁士国王点点头道:“既然这样,东方的这头雄狮崛起已然是不可阻挡。幸好,前期普鲁士与之关系密切,对方的崛起对我普鲁士是件好事。小威廉,你继续和对方保持密切关系,代表普鲁士与对方结为盟友伙伴国,将英法等国在华的贸易份额尽可能地多抢夺些过来。”
他这话一说,便等于认同了这个东方国家的大国地位,小威廉自然大喜,忙将此好消息托人告诉驻华公使卡伦威先生。
……
深夜时分,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帝国皇宫内。
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尼古拉一世坐在皇宫大殿的顶楼,望着远方的夜幕,一声不吭。他的身后,他的长子,皇储亚历山大同样眉头紧锁,担忧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两人均沉默着,最终还是亚历山大沉不住气,首先开口道:“父亲,克里米亚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但国内的那些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农奴,都对您满腹怨言。形势对俄罗斯极为不利。”
“亚历山大,国内的这帮人,我根本不会放在眼里。那些贵族,只要我出面说句话,他们就得乖乖俯首听话;而那帮平民,不听话的都变成农奴,至于农奴,更是派我的军队前去杀掉一批,就都解决了。”尼古拉阴沉着脸说完,猛地转过身,盯着儿子的眼睛,亚历山大不敢正视。
“为什么不敢看我的眼睛?你心虚了?”尼古拉哈哈笑了起来,脸上已经却是一片凄凉:“你说什么贵族平民农奴对我不满?你以为我不知道,其实对我最不满的便是你吧?你翅膀已经硬了,要展翅高飞了,对为父的执政很是不满?既然这样,那今晚咱父子俩便摊开来说说吧。”
听到这里,亚历山大脸色微变,不过他强自镇定下来,勇敢地迎着父亲的目光看去,坚定地承认道:“不错!我是对您很不满!”
“父亲,你已经老了,该退休颐养天年了。您的那一套,已经是上上个世纪的东西,早该抛弃。俄罗斯需要一位年富力强、富与改革的新皇。”亚历山大直言不讳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说说看,我哪里落后了。若是我将皇帝之位叫给你,你如何去做?”出乎意外,尼古拉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早有准备一样,平静地问道。
“父亲,克里米亚战争不用想,我们俄罗斯帝国肯定会惨败!”亚历山大有些痛苦地说道:“如今跟半个世纪前的俄罗斯,完全不同了!整个战争期间,我们俄罗斯军队暴露出大量问题,武器装备落后,后勤运输和供应能力低下,军事思想陈旧,指挥官都是一帮尸位素餐的军官世家贵族,指挥无方等,与英法等国相差太大。”
尼古拉点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你说得不错,但你有什么解决方法?”
见父亲认可自己,亚历山大有些振奋地说道:“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归根到底,都是俄罗斯的农奴体制,与欧洲如今流行的工业和政治体制不符,社会发展,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基于这个判断,若是我成为俄罗斯的皇帝,必须要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废除奴制。”
“其次,儿子想对整个俄罗斯进行全面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军事、社会、司法和行政体制方面。军事实行全民义务兵役,禁止了军队中的体罚,提高军队战斗力。还要大力发展工业,将解放的农奴释放到工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交通和教育,修筑铁路。等有个五年十年的发展时间,俄罗斯便能继续成为世界强国,到时,儿子再率领俄罗斯军队实行军事扩张,开拓殖民地,毕将俄罗斯发展为世界强国。”
尼古拉笑了,他是真的会心一笑,有些恋爱地对儿子说:“不错,你能说出这么多,足以证明你是真的思考过,心中有一定的底细。克里米亚战争马上便要失败,俄罗斯帝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要进行改革了。”
他不顾儿子看向自己惊讶的目光,直接说道:“为父很高兴,你能为俄罗斯服务。我本想把最困难、最沉重的担子挑起来,把一个和平的、一切安排就绪的、幸福的王国交给你,但上帝作了另一种安排。虽然你的困难会更艰巨很多,但却能将你锻炼成一名俄罗斯的明主。”
说着,他顺手拿起手中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的是遥远的东方传来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道:“连古老的中国都进行了变革,我们俄罗斯自然也需要!而且,亚历山大,为父告诉你,如今英法联合,俄罗斯是打不过他们双方的联军的。俄罗斯要发展,为今之计,只能向远东地区发展!”
“父亲大人,您说的是俄罗斯帝国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不错!为父早已经看好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那些土地广袤无垠,只要你派出少量军队,便能占领下来。农奴制什么的,你要去搞边去搞吧!”尼古拉说着说着,嘴角边开始留下血水。
“父亲,您怎么啦?”亚历山大发现父亲的一样,开始喊叫。
“为父太累了,想休息会。而且,我不这样做,整个俄罗斯帝国都会垮掉,说不定还会被英法联军打得四散分裂。克里米亚战争,必须要有个当事人才行,很不幸,我选择了背负黑锅。等下,你就宣布为父死亡,激起俄罗斯军人的愤慨,整军开始最后与联军决战,若是战败,便拿我出来当替罪羊。”
亚历山大这才明白,父亲已经萌生了死意,早早服下毒药自尽了。
他不禁泪流满面,对父亲尼古拉的不满,也早化为乌有。
而腹部开始剧痛的尼古拉,慈爱地看着儿子,扬起手中的报纸,道:“要扩兵远东和西伯利亚,还是要小心这个国家的皇帝冯云山,此人跟你一样,也是野心勃勃地想发动变革。”
第671章 克里米亚战争形势
尼古拉死了。
三十多岁的亚历山大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他无比的愧疚,怀着对父亲的亏欠,他此刻终于明白,父亲一直是在为他着想,为他付出。
“也罢!我便按照您的意思,只执行下去。不管克里米亚战争是胜是败,都要废除农奴制。至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迟早都是俄罗斯帝国的!这个叫冯云山的东方皇帝,我会让他退缩的。您放心好了。”亚历山大喃喃地念叨着。
紧接着,他将父亲尼古拉一世的最后谕令,向莫斯科、基辅、华沙等地同时发报:“你们的俄罗斯皇帝正在死去,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望你们在新的俄罗斯皇帝、我的儿子亚历山大的带领下,夺取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带领俄罗斯走向世界的巅峰。”
……
维也纳,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牵着他可爱而美丽的皇后伊丽莎白,在后花园散步。
“陛下,刚刚从圣彼得堡传来的消息,俄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了!”一名机要的近侍来到约瑟夫身边禀报。
“什么?尼古拉那老东西竟然自尽了?”约瑟夫大吃一惊,心中一阵忐忑。
自从去年,他为了蝇头小利,背叛了一直支持他的俄罗斯,和普鲁士秘密结盟,宣布保持中立,抛弃了一向的盟友俄罗斯,让这位俄罗斯皇帝深受打击。
尼古拉连连来信责问,要求他的解释。他却置之不理。在俄罗斯陷入克里米亚战争深渊的时候,他却忙着迎娶他的表妹——美丽的茜茜公主,操办着他们盛大的婚礼,将尼古拉一世和俄罗斯推向深渊。
对此,作为曾经的朋友加兄弟的约瑟夫,背叛了尼古拉,他心中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平静。如今乍然听到这位俄罗斯皇帝服毒自尽,真的让他心中一阵难以言表的滋味。
“这老东西一死,俄罗斯新皇必定会暂时撤军,这么说,这个克里米亚战争就要以俄罗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了?”约瑟夫嘀咕着。
奥地利帝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约瑟夫却一直对战事情况无比清楚。
去年在俄罗斯与英法两国全面爆发战争以后,俄罗斯便节节败退。先是6万英法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二个月不到便拿下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到自己宣布奥地利中立,并部署兵力,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陈兵8万,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
尼古拉被迫无奈,只得强行命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振奋军心。但遗憾的是,俄军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亲自指挥对斯里查要塞的围攻。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米哈依尔·戈尔恰科夫也在战斗中负伤,却还是没有拿下斯里查要塞。
俄军士气空前低落,第二天便向北方撤退,斯里查要塞解围。英法联军和土耳其军队乘胜追击,在古杰沃,俄军再次被击败。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先是退出布加勒斯特,而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也相继退出,几乎将一年来侵占的地盘又全部吐了出来。
战争打到这种地步,其实约瑟夫心中已经明白,俄罗斯必败无疑了。其实已经没必要再打下去,尼古拉这老东西已经撑不住了,肯定会尽快投降,到时候,便还会求他来进行调停,他又可以趁机敲上一笔,得点好处。
于是,约瑟夫主动在维也纳向几个国家的皇帝和首相提出建议,来结束战争。
可让约瑟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战争非但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草草结束掉,反而越闹越大,连他也无法意料了。
先是尼古拉这老东西,认为接受约瑟夫的建议意味着失去自二十五年以来得到的全部利益,他俄罗斯无法接受,他决心继续打下去,求得一个体面的和平。而且,这老东西还表示,谁的建议都可以接受,唯独不接受自己的建议!看来,自己背弃了他,确实将他伤得太深啊。
而英法两国也不接受建议。他们直截了当地声称,他们暂时还也不想俄国这么快便求和。在他们看来,必须要结束俄国在黑海的巨大优势,而这最好办法便是将俄国黑海舰队全部消灭掉。
约瑟夫甚至接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来信,说她是力主继续战争,并会催促驻扎在瓦纳的联军尽快行动。
而法国方面,虽然态度不够坚决,但因为紧紧跟随英国之后,为了维护与英国的关系,他还是表示倾向于不停战,继续升级开战。
于是,整个克里米亚战争不但没有停,而且还要扩大。
而这个时候,天气和疾病帮了俄罗斯的大忙。英法土三国军队没有遭受俄罗斯军人的袭击,却迎来了潮湿、小昆虫和血吸虫等动物,还有大批瘟疫等疾病的侵扰。
联军兵力伤亡惨重,而被进攻一方的俄罗斯,也是死伤众多。
接着,又接连发生要塞攻防战和猛烈如飞蛾扑火般的巴拉克拉瓦战役,双方相互死伤惨重。
上个月,等英国强硬派巴麦尊勋爵组阁上台后,立即命令联军发动进攻,俄罗斯更加是雪上加霜,已经岌岌可危起来。
而这次,他们的皇帝服毒自尽,会造成什么样的混乱,约瑟夫不敢想象了。他有些幸灾乐祸地期待着,俄罗斯的最终结局。
“对了,亲爱的伊丽莎白,你说对那远东的一个叫中华帝国地方感兴趣?却是为何?”约瑟夫摇了摇头,不再想俄罗斯和克里米亚战争的相关事情,转而问起自己的皇后来。
“前两天不是无意中看见一份报纸,报道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位叫冯云山的英雄,率领他的百姓,推翻了鞑靼野蛮人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全民信仰上帝的国度。”皇后有些兴奋地道:“我很崇拜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若是有机会能见得到他就好了!”
约瑟夫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知道,皇后其实还只是个爱做梦的小女孩,她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只是看了一篇不知道哪儿来的报纸,将那个遥远的东方皇帝冯云山吹捧成救世主,信仰上帝的好人,来吸引无知小女孩的注意。但听到自己的皇后如此崇拜一个外人,而且还是一个东方人,约瑟夫还是忍不住一阵郁闷,连带着,将那个叫冯云山的叛军首领也恨上了。
……
而此时,克里米亚战争的主战场,克里米亚半岛上,原本苦不堪言的英法联军迎来了一丝曙光。
春天慢慢地到来了,一条7英里长的铁路投入使用,巴拉克拉瓦的补给品特别是药品直接送到了前线的高地上,而土耳其劳工到达,西班牙骡子作为运输工具也运到战场,这而一切,都大为缓解了补给的烦恼。
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越来越多。特别是最近有一大批法国援军到达战场,法军增加到九万多人,一切都对联军极为有利。
当英国首相巴麦尊得知俄皇尼古拉一世逝世后,他立即督促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展开进攻,但法军指挥官卡洛波特拒绝了,卡洛波特与法国皇帝一样的看法,认为除非四面八方同时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否则无法攻陷要塞,因此,他不想冒险仓促进攻,拒绝了英国人的建议,只同意不断削弱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的俄军,等到俄军没多少战力后,再一举攻下要塞。
原本,他这确实是个稳妥的策略。但他没想到,要塞原本就没多少俄军,并且在遭受俄皇自尽的阴影打击后,士气低落,若真的大举进攻,还真的有可能一举攻下。
但他错过了这个上好的机会。
第672章 克里米亚战争不一样了
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后,立即将原本的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驻军司令官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解任,任命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为新的俄罗斯驻克里米亚前线总司令,并且,让在维也纳的驻奥俄国大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面见奥地利皇帝约瑟夫,试图请求和谈。
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大喜,立即开出俄罗斯将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而由奥地利永久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而塞尔维亚、瓦拉几亚交由英法两国共同管理,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等限制俄罗斯的条件。
果然,俄罗斯认为难以接受,但愿意讨价还加,消息一传出,英法土联军当即放下心来。他们都认为,俄罗斯撑不了多久了,战争很快便会结束。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新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魄力极大,直接宣布所有战死的俄军士兵都补助0。2公顷的土地,以此来解除俄军士兵战死的后顾之忧。
同时,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着手尝试解放农奴制的前期准备。
他宣布在立陶宛以及波兰、基辅等较开明地区的农奴,只要参军,不但农奴身份得到解放,每个农奴还会收到俄罗斯帝国支付的0。3公顷土地作为酬劳,由他本人——俄罗斯帝国皇帝代为将士们照看耕种,也可以让他们的家人自行出售或耕种。
而且,为了防止农奴主的反对,只要他们治下的农奴有参军的,农奴主会收到国家的补偿和荣誉,算俄罗斯帝国向他们购买农奴,一年到三年后进行支付,虽然价格没有真正的农奴高,但也不会太吃亏。同时,为了避免引起这些地区大量的农奴参军引起地区动荡,亚历山大二世直接下令,从中亚、西比利亚和远东地区四处抓捕战俘等人口,运至东欧,充当农奴来代替参军的本地农奴。
命令一下达,整个立陶宛和波兰等俄罗斯统治的东欧地区,便炸开了锅,数以十万计的农奴纷纷要求参军,甚至还有人自带猎枪和骡马,要求上战场,以便解除自己的农奴身份,换取土地。
亚历山大二世大喜过望,迅速派出亲信秘密组织这批由农奴组成的军队,悄悄集结,经过短暂的一个月的集中训练,便猛然投入克里米亚战场的前线。
而正在此时,英法等国联军正好结束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第二次大规模炮击,联军投入了五百多门大炮,发射了十六万发炮弹。作为回应,要塞内的俄军用一千门大炮回射了十万发炮弹。
炮击了近十天时间,俄军死伤六千余人,而联军方面,法军仅一千五百余人、英军三百人的伤亡。整个阵地攻防战变成了个巨大的拉锯战,俄军虽然死伤惨重,但这时的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已经收到新登基的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的密令,说是有大批援军正从国内赶来,于是,他顶住压力,不惜代价地强行命令俄军士兵坚守。
联军在炮击十天后,仅仅前进了100码,而法军上千人的死亡,英军却只有五分之一,这让密切关注的法国皇帝大为恼怒,他命令法军不许作为主力进攻,而是让英军作为主力。毕竟,法国的目的是让沙俄和奥地利、普鲁士等关系恶化,如今奥地利与沙俄的关系不容水火,预期的目的已经达成,再参战,只不过是为了给盟友英国一些面子,同时也希望能早点结束战争,瓜分点利益,因此,法军没必要再充当冤大头在前线充当主力。
原本英军策划对亚速海的刻赤进行远征。刻赤是俄军的后勤中心,俄国内陆运来的补给物资都堆放在这里,一旦攻占刻赤,或是焚烧掉俄军的补给物资,战争便可提早结束。
但在英法舰队出发2小时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电报便来了,他命令法军舰队返航,说是任何削弱塞瓦斯波托尔围城部队的做法都不允许,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他是不想让法军的舰队遭受损失了,想让英国充当出头鸟,与俄罗斯血拼。
联合舰队中的法国舰船只好返航,英军失去法国的支援,力量单薄,也只好尾随法舰返航。
类似的事情屡屡发生。这样一来,法国皇帝的不愿作战,让英法联军的关系受到重大影响,英军对法军的做法很是不满,许多需要法军配合的作战计划也不断被取消,尽管胜利在望,英国指挥官却开始担忧起联军的前景来。
法军指挥官卡洛波特无奈之下,直接向皇帝辞职,继续当他的师长。
而此时,英国由维多利亚女王出面,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出抗议,要求克里米亚前线战场上的法军全力配合,一道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时还代表英国,答应一旦获得战争赔偿,百分之五十归法国,英国只要百分之三十,其余的,归土耳其和撒丁王国等其他参战方。
有了这个保证之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这才同意法军全力进攻。他立即任命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成为前线的法军指挥官,佩利西耶到任后立即在中央堡垒和海湾之间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夜间攻击。
尽管法军伤亡巨大,但法国成功的达到了目的,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基本孤立起来。同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批准了联军的进攻刻赤的计划。
英军最高指挥官拉格伦勋爵大喜,立刻命令英国舰队会同法国舰队,对对亚速海的刻赤海峡进行远征。
当英法的联合舰队登陆刻赤后,才突然发现原本只是对方战线后勤物资的一个补给基地,竟然驻扎着近四万人的俄罗斯军队,虽然武器只是低劣的燧发猎枪和滑膛枪,但架不住人多,联军舰队的陆战队很快便被包围、消灭,甚至连军舰也被俘虏了十几艘。
整个战争形势因此发生了逆转,俄军趁机发动进攻,大规模的陆地步兵和炮兵出现在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周围直接出现十万俄罗斯步兵。
在精心布置和有意的隐瞒下,优势俄军得以突然出现在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面前。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与俄军展开了野战,双方的火炮和火枪的硝烟将整个要塞都淹没,此战俄军纯粹是靠人海战术,他们将新加入的农奴俄军冲在最前面,充当肉盾,精锐俄军在后,以人命换人命,在战死二万余名俄军的残酷代价,换来的是法军伤亡五千余人,英军伤亡二千人。
尽管俄军损失惨重,遭受巨大损失,但他们还是达到了目的:英法联军虽然没有撤退,但却放弃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只是在南边以联合舰队为倚靠,与驻守要塞的俄军对峙起来。战争一下子,又陷入了僵局。
而此时,时间来到了五六月份,天气慢慢地热了起来,让英法联军最为难忘的噩梦开始了!
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尔易主
原本在去年的夏天,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登陆之地的达耶夫帕托里亚小镇,联军中就发生了不少瘟疫,尤其是法军军营,霍乱横行,数千法军染病,到后来,又蔓延至英军军营。
为此,英国的军务大臣西德尼·赫伯特便在英国本土,特别是伦敦募集护理人员前往克里米亚前线,拯救伤员。但却没料到,他看重的知名女护士南丁格尔竟然被东方人捷足先登给请走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派遣了四处找来的十来名护士前往前线。
不过,这个时代,从事护士职业的人,因为大多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超过半数都是严重的酗酒者,甚至是行为可耻的荡妇,赫伯特并不看好这些人能做些什么,经过筛选,他派了十来个护士过去,能帮帮战地医生忙就行。
随着天气的炎热起来,加上潮湿的地中海水汽吹到克里米亚半岛的上空,作为主战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外,都是异常的湿热。
一些未被填埋的死尸在潮热的环境下很快便腐烂,随着越来越多的蚊虫苍蝇的传播泛滥,军营之中的病患兵士开始多了起来。
一直就没绝迹的霍乱,从英法两国军营之中,又开始抬头,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猛烈爆发起来。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四处是流淌的污水,加上雨季的来临,将污水冲刷得四处都是,流入旁边的河流之中,而这河流,是军营中的水源。
除了霍乱,苍蝇蚊虫四处叮咬那些躺在露营洼地上的伤兵,让他们受伤的手脚、肩膀开始溃烂和感染,每天都有士兵死去。
若不是有指挥官镇压,估计这些底层的士兵已经逃离这个梦魇般的地方。
单单五月份一个月,英军受伤的伤兵便在痛苦和哀嚎中死去四百余人,而感染霍乱的二千余名士兵中,也有百余人病死。
法国则更为严重。法军军营是霍乱的源头,加上在君士坦丁堡集结期间,法军士兵的滥交让他们身染梅毒,到这个时候开始集中爆发了出来,整整一个五月,法军便病死一千一百余人!受伤的几千法军士兵,由于缺乏好的治疗环境,大多受伤的士兵伤口感染,竟然有超超过一半的伤员持续恶化,不断有人伤重不治,一个月之间,法军便有九百多名伤员死去。
英国最高指挥官拉格伦勋爵也染上霍乱,年纪大了的他,经受不住这帮折磨,加上每天都有将士们死去,而俄罗斯军队的急剧增加,让他意识到,想要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只怕是不大可能了。这无疑对他是个极大的打击。在这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打击下,次月,拉格伦勋爵在一次吃食大量的鸦片止痛之后,不知不觉地死去。
伦敦方面宣布辛普森爵士继任英军总司令,但他却束手无策。
正在这时,英国军官埃斯考特将军来报,说是在距离要塞的前线2英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家“英国旅馆”,表面上是家餐馆和酒馆,实际上却是一家医院。
辛普森爵士连忙派人查探,结果发现,创办“英国旅馆”的,是名叫玛丽·西可的黑人裔英国妇人。
这名玛丽·西可,曾经在英国的殖民地牙买加从事过多年的医疗服务,在美洲拯救过很多英籍士兵。她去年底回到伦敦,听说克里米亚战地严重缺乏护理人员,便向战地的后勤指挥部和军务大臣提出申请,要求奔赴战场照顾伤病员。但可惜的是,因为她是黑人,哪怕她声称自己有大量的医护经验,救治过很多英国士兵,但伦敦方面包括军务大臣赫伯特,还是没有批准她的申请。
无奈之下,玛丽·西可自筹了批资金,购买大量的药品,辗转来到克里米亚半岛,就在前线不远处开设了这家“英国旅馆”,利用旅馆赚取的费用,为不少受伤的土耳其士兵进行免费的包扎救治。
辛普森爵士还在犹豫,埃斯考特将军的一句话让他打消了顾虑:“爵士,难道你也想跟拉格伦爵士一样,染病死去吗?我大不列颠的护理人员还在路上没到,士兵伤员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多,而法国和对面的俄国佬如今已经有了数十位护理人员,他们的伤兵死亡率正在降低。就因为那个玛丽·西可的妇人,土耳其士兵的伤兵死亡率仅为百分之五,我们不能再将士兵的生命当成儿戏!”
于是,辛普森爵士亲自出面,将玛丽·西可请进英国军营,让这位善良的黑人大妈为英国伤员救治。
玛丽·西可带领数名助手住进军营,在她的集中救治下,英国伤兵的情况很快得到好转,每天死去的伤兵逐渐减少,但她毕竟精力有限,无法同时救治所有的英军伤兵,还是不断有伤兵感染死去。
幸好,伦敦方面送来的一批医护人员抵达,辛普森爵士任命玛丽·西可为医护官,率领所有的护理人员抓紧救治伤员。
在她的组织下,英国伤兵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伤兵死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英军伤兵亲切地称呼玛丽·西可为“西可大妈”。
辛普森爵士大喜,连忙想伦敦汇报,要求抓紧增派护理人员前来,并向英女王维多利亚请求为玛丽·西可请功。
与此同时,在对面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俄军伤员也在俄罗斯各地抽调过来的护理人员的救治下,逐渐控制住了伤兵。
但遗憾的是,由于俄罗斯营地狭窄,原本就都拥挤在要塞内,加上新来的援兵,更加的密集。在城外霍乱爆发的情况下,要塞内的数万俄军,很快便也有数千人染上霍乱。束手无策的俄军军官,便直接将沾染有霍乱病菌的尸体,抛出城外,交给城外的联军去处理。
尽管双方都有医护人员,但只能救治伤员,面对霍乱这种瘟疫,还是只能听天由命,只能小心预防,对于已经染病的人,只能靠其自身抵抗力。
而这时,高加索战场上,俄军的三万兵力进攻卡尔斯,土耳其的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率领土军离开克里米亚,前往高加索支援。
见盟友离去,而英法联军又遭受霍乱的折磨,被逼疯的英法联军,无奈之下,只能齐心协力发起一次猛攻。辛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