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原有火炮的容易炸膛问题,火炮连续发炮速度提高不少。
冯云山要求,新铸的火炮按照口径大小,统一标准,不再用尺寸衡量,换算成厘米。最重要的,炮管口径和炮子的吻合精度要高。炮子要塞入炮管,肯定是要比炮管口径略小,太大或者一样就难以塞入,但过小又会造成缝隙过大,火药爆炸后的高压烟气大量泄漏,造成炮子发射无力。
冲天炮,大的口径统一为21厘米,全长70厘米,重约700斤,配以四轮木制炮车承载。此炮只适合城头或山头固定防守。小的口径统一为8厘米,全长54厘米,重约180斤,可抬可拉,配以木架支撑,适合野外作战。
普通火炮,大的口径移动不便,并没铸造,只是中小口径,分为口径11。5厘米、8厘米、6厘米三类。
其余火炮因无参考,道州城内工匠水平低下,无法自制。冯云山本身也不擅长武器研究,加上精力有限,便暂时作罢,等接触洋人,从他们身上再想办法得到最新式的火炮吧。
而廖大妹遵照圣王要求,组织绣锦营,并开出适当工钱召集城中民妇,一道缝制黄、红、蓝、青色四色军服以壮军容。前期太平圣军因为是牌尾的后军组成,根本没有统一的服装,最多头系红布包头,后面加入的天地会众等民壮更加是衣着五花八门,甚至有些连红头巾都没统一。
从后世过来的冯云山心里清楚,军队服装看起来只是一件衣服的小事,其实远非如此。军队,是一个战争团队,需要一股气势,而服装的统一,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提升这个团队精气神的方法。战场上,服装统一的话,战友一眼便知,不但能相互支援,还有种一起战斗的氛围。对于指挥官,也是能立即判断敌我优劣,调配兵力。相对于外部民众,统一服装的一支军队,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有极强的震慑力。
现在,太平圣军已经开始壮大,有一块地盘,又缴获些布料,是时候统一军服了。这个满清时代,都是以黄为尊,冯云山也不能标新立异,尽管骨子里,他更喜欢红色一些。于是,圣王御林军配以橙黄军服,后勤军配以浅黄军服,圣一军配以赤红色军服,圣二军配以蓝色军服,圣三军配以青色军服,加以区分。
“还是要趁太平军主力在长沙吸引清廷注意力的时候,加快自己的发展。要不然……原以为自己穿越过来,有着比这个时代多出160年的知识和眼光,发展起来轻而易举,现在想要着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整个一连串的系统工程,就算我知道航母图纸,也无法制造,首先连块厚钢板都无法造出,更别说无缝压力钢管、工业齿轮之类的了。”
“不说别的,连夏塞波步枪这种我即便有点了解,也无法生产出来。起码,连火帽里的雷汞就没办法研制,用硝酸和水银反应生产硝酸汞,再加入酒精,稍稍加热,继而生成雷酸汞。不说这个温度现在这个时代无法控制,稍低反应不彻底,高了又随时有爆炸的风险。单说这个硝酸,目前也无法大量制备,以现在的条件,无法电离,就要先制造出浓硫酸,才能利用硫酸制造硝酸。等有了硫磺矿,倒是可以研究下,老师讲过的那种古老的铅室法来制点浓硫酸看看。”冯云山一边自嘲着,一边盘算。
“报圣王,宁远罗将军又传来急报!”亲卫卒长林始发敲门。
“拿来,我倒看看这个罗大纲又有什么急讯送来。”冯云山有点奇怪,今早刚接到攻克宁远的战报,这才过去一个多时辰,又有新情况了?
接过信报看了看,冯云山不禁大笑。
“太好了,刚想瞌睡,这大纲兄弟就送来枕头了!”冯云山见林始发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不明白的模样,也不解释。
罗大纲的急报,说的是探知桂阳郴州清军兵力空虚,他同林凤祥、李开芳分三路进军桂阳郴州之事。另外,又提到得知桂阳城郊有硫磺矿和清军的火药工场的消息,还有宁远和蓝山两县交界的九嶷山里发现硝石矿场的消息。这几大消息连环冲击,将冯云山乐的是差点蹦起来,碍于林始发在身边,为了保持圣王的光辉形象,才强忍住。
不过,冯云山觉得这几样事情都关系重大,甚至比攻克个县城还重要。桂阳郴州之地,本就是冯云山的重点目标。历史上,太平军在那里招募的矿工组建土营,精通地道爆破之法,可是太平军后来一路攻克武昌南京的关键力量。还有郴州一带的天地会众上万,久与地方清兵周旋,斗争经验丰富,也是一股精兵,不容有失。
作为工科出身的冯云山,对桂阳这个闻名于世的千年矿都,早就知晓,更别说现在又发现硫磺这样难得的矿产。当下,冯云山放弃本想去永州府城的打算,决定领兵亲至桂阳。
第45章 杂事也不断
既然动了心思要去趟桂阳,顺便去九嶷山里见见那里的硝石矿,冯云山便着手处理下道州的事务,要做准备了。
罗大纲在急报里说的那个关姓把总,认识西洋人和他学生的事情,冯云山也很有兴趣,专门叮嘱亲卫林始发,等关姓把总一到道州,便马上带来见见。
或许,通过这个关把总,能联系上洋人。再通过洋人,不管是直接购买武器装备也好,购买图纸也罢,甚至直接请几个西洋技师来这边实地指点,帮忙改良武器装备,都是很不错的。
目前,太平圣军这边,缺的就是近代工业发展起步的基础,后期方向和宏观了解,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
让人叫来谢享才和何见机,两人都是圣殿簿书,也就是冯云山的秘书长,冯云山有任务便布置给两人,他们再去安排实施。所以,两人的明面上地位并不太高,但实际权力很大,因此,冯云山便也运用国企里的那套竞争机制,让两人相互牵制,平衡两人的实权。总的来说,因为谢享才是教中老人,冯云山又曾经不惜情面救他一命,何见机新投之人,自然自觉地位稍低。
让谢享才操办的是,起草和发布圣王嘉奖文书,嘉奖攻克永州、宁远城的一干将士们,连同上次攻克江华永明二县,防守刘长清以及防守江华城的功劳,一并嘉奖。对立下军功的前线将士,按照罗大纲等主将的推荐,冯云山再权衡审核一番,达到军功累积条件的,进行晋升,更换官照。
首先对全体圣军将士,尤其是前线参战将士进行嘉奖!对牺牲将士、重伤将士,按照圣军的抚恤补偿标准,进行抚恤和补贴。
其次,晋升偷袭永州府城立下头功的圣二军军帅陈德风,累积防守刘长清军功,升两级为土一总制;水一总制苏三娘协助攻陷永州城,立大功,累积防守刘长清军功,升一级为水一副将军。
晋升破袭三县的金官副将军罗大纲二级,提为殿右二指挥;圣一军军帅陆顺德晋升为金一甲一监军,圣一军师帅罗琼树提升为圣一军军帅。
升防守刘长清夺得首功的炎官副将军李开芳为炎官正将军。因功累积,升卢七为永州府总制。
林启荣因守卫江华城及处置城内乡绅有功,连升三级,破格晋升为江华县署理监军。
陈玉成因破宁远城,献策有功,连升二级,破格晋升为师帅,接替罗琼树圣一军师帅一职。
余下一干卒长、两司马、伍长及圣兵,按军功大小,均有封赏,由每军的圣教教长适量分配。
其余林凤祥、谭绍光、郑元伯、何贱苟、蒋天益、何禄、罗飞德等虽有军功,但累积不够,暂不提升,后有军功,再行封赏。
而给何见机的任务,则是对道州一州之地,进行摸底,以户口为单位,统计道州人口和田地面积、归属。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光何见机肯定不行,冯云山是让他去组织发动各村寨的乡民,进行清查,监察营派军士配合。有了基础数据,冯云山下一步进行土地改革政策,就有了依据。
何见机又禀报了道州及江华永明三地的近期招兵情况。道州又有三千余名青壮加入圣军,永明有一千六百余人加入圣军,最多的反而是江华。
自从上次王氏兄弟叛乱被镇压后,江华县境内,县城有林启荣的恩威并施;而外部,江华与广西的边境,有罗琼树率领的三千圣一军将士驻守江华通往富川的关隘黑岭冲。太平圣军在江华附近声威大振,特别是圣军发布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檄文,经过圣军细作四处散发张贴,已广为散布,在湖南广西边境一带流传得无人不知晓,诸多反清义士和天地会众纷纷结伴而行,前往江华投奔圣军。
也就十来天时间,罗琼树所在的黑岭冲关隘已经收纳来投的圣军四千余人,都是从江华南面的广西富川、贺州、连州等地而来。
冯云山闻知,也是一阵惊喜!命人传令将三地的新投将士汇集到道州,以便进行操练,同时也感化收心,让新投之人彻底融入圣军。
刚送走两人,圣军总拯危急黄益芸难得地来找冯云山。
对于这名医术高明的圣教老兄弟,冯云山还是极为看重,毕竟,谁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生病了。
一问才知,原来道州城内药材严重不足,价格暴涨,一些伤病圣军战士都开始缺药了。黄益芸特意为此事,才来找冯云山想想办法。
“好端端的药材怎么会不足呢?”冯云山皱皱眉头。
“芸特意去城中和城郊的药铺问过,药铺掌柜都说是因为道州被圣军占领,外地药材不再进入道州。这才造成道州境内药材短缺,所以涨价。”黄益芸也是眉头紧锁,他是郎中出身,见很多圣教兄弟缺药而伤病复发,甚是难过。
“不对!就算道州被我太平圣军占领,其他外地的药材不往道州城里卖,但道州境内自产的药材呢?还有永明江华等地,皆是深山,药材丰盛,常规的药材,岂会短缺?何况道州等地被我圣军占领,也才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城中伤病的圣军将士虽多,但所需也无非都是些止血补气的常规药材。这里头有人捣鬼!”冯云山分析道。
黄益芸也是老郎中,自然知道这方面的门道。“不错,圣王,道州交通不便,四周皆山。药铺进药材,为省成本,一般会一个季度或半年才进货一次,断不会因二十天时间便各种药材全部缺少。”
如此看来,已经很明显了。看来,是有些商人不让人省心啊。也不知道是为了囤积等高价售卖,还是干脆,有人指使,故意不卖来扰乱道州药材市场。
冯云山正思索着,圣军副总典买办吴如孝也神色严峻地赶来见他。
“也是怪了,平时你们这些老兄弟各忙各地,几天见不到人。今天怎么都来找我啊?”冯云山心中一惊,吴如孝也来找他,不会真有什么事吧?但他还是神色如常,因为是老兄弟,还开了句玩笑。
“圣王,你就别取笑了,如孝有要事禀报。”吴如孝见黄益芸也在,不由一怔。
“不会是道州城内的什么事物也缺货,价格暴涨吧?”冯云山半开玩笑半严肃地问道。
吴如孝张大嘴巴,“圣王,你怎么知道?”他又吃惊地瞪着黄益芸,“原来是你这个鸡脚七,是你告诉圣王的吧?奇怪,道州城里私盐缺货,价格暴涨的事情,你怎么比我还先知道?”
“如孝,你弄错了!我根本不知道私盐缺货的事情。芸来见圣王,是因为城中缺药材。”黄益芸苦笑着解释道。
“行了!又缺药材又缺私盐的,如今已经很明显了!”冯云山心头涌起一股怒火,唯利是图、投机倒把的商人什么时候都有,但如果帮助满清故意针对圣军,祸及道州百姓,则不可饶恕。
第46章 坑蒙拐骗的人回来了
“说说吧,你们两人,道州缺药缺盐的,肯定不是今天才突然发生的事情,为何不能早点发现,提前预警上报?”冯云山责问道。
“属下失察,请圣王降罪责罚!”黄吴两人同声告罪。
“圣王,道州的百姓食用之盐,有三成份额靠官盐供应,七成靠广东来的私盐供应,但清妖的官盐被本地盐商垄断,掺入河砂,质差价高,百姓一般都是优先买价廉的外地私盐。但道州自从被我圣军占领后,盐商的官盐来源断绝,外地私盐盐贩也是惧怕我圣军,不敢前来贩卖,造成道州市面上缺盐。”吴如孝又接着解释道。
“圣军才占据道州一月不到,已流入的私盐不应如此之少吧?况且,我们圣库中缴获的官盐,没有拿出来售卖?”冯云山问道。
“回圣王,按理,流入的私盐足够半年之用的。广东来的私盐贩都是每年春秋两次送货,眼下刚送货二月,理应有三月的存货。”
“既然知道有存货,也就是说,你也知道有人故意不卖盐,造成市面缺盐的模样?”冯云山问道。
“属下失职!属下也是刚才经圣王提点,才发现如此。”
“算了算了,都是一帮老兄弟了,别玩虚的。不过,你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点。这次的事,他们肯定早有预谋,也不能怪你们。”冯云山挥挥手,接着道:“但,有功就赏,有错就罚,才是我圣军的立军之本,就将你们进入道州这段时间的功劳全部除去吧。下次,如有下次,决不轻饶!”
“谢圣王!”黄益芸和吴如孝都松了口气。圣教、圣军跟原来的太平军一样,赏罚极为分明,看来,圣王的确念在自己是圣教老兄弟的份上,从轻处罚了。
“你们暂且回去,先装做不知晓此事。待本王派细作打探消息,再做计较!”
“属下遵命!”黄益芸和吴如孝两人退了出去。
冯云山也跟着出了房门,正准备到州衙后院的小花园走走,考虑下怎么应对,曾观澜又急冲冲地来了。
“圣王,有喜事!”曾观澜一脸喜悦。
“喜从何来?”看着曾观澜一脸的贱笑,冯云山心情不由也好些了。
“圣王,范汝增和谭体元那两小子都回来了,在州衙里的回廊里候着,等你召见呢。”
“哎呀,观澜,我不是吩咐过你,这两小子和刘胜邦三人,谁一回来就直接来见我嘛,还等什么,走!目标人物带回了没有?”冯云山不禁问道。
“圣王放心,都带回来了。听那范小子说,还有其他的消息要上报圣王!”曾观澜回答道。
“好!观澜,正好我有事要你去办。你将梁立泰找来,另外,以后细作营的事情,由你抓起来吧,至于立泰那边,他不适合干这个,还是去战场上吧,我跟他来解释。”冯云山边往外走,边继续说道:“你马上派细作营留在道州城内的兄弟们,去仔细查探一下,城里和城郊的那些药材铺、药材商、杂货铺、私盐商,弄清楚为何缺盐,是哪些人在搞鬼?跟清妖有没有联系?”
“观澜遵命!只是,圣王,观澜初接手细作营,就遇如此大事,不如让立泰先帮我查完此案,再调离细作营,不知可否?”曾观澜犹豫着说道。
“你小子!就知道给他打马虎眼。就依你吧!”冯云山知道,曾观澜是担心自己开罪梁立泰,才故意提出让梁立泰帮忙,是替他争取补过的机会。冯云山也难得地糊涂一下,也算是给自己下个台阶吧。毕竟,道州城内出这么大的事情,梁立泰作为细作营的统领,没有一丝察觉和防备,怎么都是失职!但是,他任细作营的统领,也是自己的安排,就他个人意愿,也更希望去前线战场带兵,如此说来,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
让曾观澜速去细作营安排,冯云山自行走出前厅,却见回廊上站着数人。见冯云山走过来,数名亲卫忙上前护卫着将人隔开。
“参见圣王!”两人从人群走出,尚未靠近冯云山,便已行大礼参见。
正是谭体元和范汝增两人。
“两位兄弟,一路辛苦!可还顺利?”冯云山满面笑容地问道。
“回圣王,大部分都顺利带回。但江忠濬的家人时,遭其识破,未能成功。带回的人,现已安排在州衙隔壁院子歇息!”两人恭敬地回答道。
“好,兄弟们能安全回道州,这个最重要!谭兄弟、范兄弟,两位可有空陪我到会客堂坐坐,讲讲此行的经过。”冯云山提议。他知道,偶尔请教中兄弟去他那里坐坐,也是对这些兄弟的一种奖励,估计,这两人接下来会拿这件事挂在嘴边说上好久,这也算是他笼络教众的一种手段。
会客堂内,谭体元和范汝增讲了遍他们接来目标人物的经过。
谭体元等人到了新宁后,先是在城郊金石镇找到刘长佑家中,借口自己一伙是刘长佑派来的兵勇,顺利将刘长佑失明的老娘、刘妻李氏、弟刘又卿和四个未成年的儿子接出,派人先送至东安。江忠源家境富裕,家丁众多,势力颇大。谭体元踩点观察,苦等机会。
直至几天后见一群家丁外出进城,谭体元和另外十来名兄弟,忙雇了两辆马车,来到县城北面的杨溪村,先将住在村东首的江忠义寡母强行带至马车上,再返回村西首江忠濬家,想骗说是江忠源派来的接全家去永州府,未料被江忠源父亲识破,唤来家丁护院数十人,谭体元无奈只得退走。
第三天再去,未进村口,便被江家护院围住,谭体元等人奋力冲出,三名兄弟被打伤。无奈,见刘长佑和江忠义两人的家眷已经接走,便到东安会合后一起回了道州。
范汝增等人却是假扮茶商,一路顺江而下,先到了衡州府,派出细作一边打探清妖消息,一边和亲卫寻访彭玉麟老母亲的下落。由于衡阳城较大,一时竟无法找到,后又往城外彭的老家渣江小镇上打听,终于探访到他老母亲的下落,还得知彭玉麟原来在老家有个结发妻子,不知何故现在已休掉了。以范汝增的机灵和他未成年的年纪,稍微哄骗一下便将老人家和彭玉麟两个儿子接走,也不去耒阳,而是派人带她们安排在湘江边的一个小镇上等候。
却说在衡州府打探消息的细作,一路向北到了衡山境,就探听到太平军会同醴陵、浏阳等反清天地会众,共八万余人围攻长沙城,长沙随时要被攻破,岌岌可危的消息。忙留了几名细作继续打探,其余的忙找范汝增他们,一起将消息带回。
范汝增和几名亲卫径直来到耒阳城,很容易就在一家杨姓富商开设的典当铺里,碰到了做掌柜的彭玉麟,又是一番哄骗,说他老娘患了奇病,已至道州城一神医处治病,让彭玉麟凑点银两,赶去尽孝。一个半大的小子,又带了老娘信物,不由彭玉麟不信。
范汝增等人分成两拨,倒是一路顺利地将两人带至永州府城。恰好碰到永州城已被太平圣军攻占,范汝增这才放心地让两拨人凑成一起,彭玉麟和他老娘见面后发觉被骗,只是已经在圣军地盘上,又有老母亲和两个幼儿在范汝增手中,无奈只得跟着到了道州。
听完两人的讲述,冯云山忽地想起一件事情来。历史上,彭玉麟就是明年的时候,因为丁忧在家,才应曾国藩的邀请,在衡州与曾国藩一道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继而一步步打败太平军长江水师,成为清末水师统帅。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是湘军水师的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这么说,他老娘明年就要病死了?冯云山不由叹叹气,他想用彭母来栓住彭玉麟的计划,就会成为泡影。
第47章 镇压奸商(上)
会客堂外,曾观澜在焦急地来回踱步,还不时地咳嗽着。
冯云山听见,知道是有重要事情,便让谭体元和范汝增两人先回去休息一天,过后再安排事情。
唤进曾观澜,冯云山知道他还是为道州缺药材和私盐的事情,便等着他禀报。
“圣王,通过细作打探,已经确定是城中药铺、杂货铺等受奸商怂恿啜使,故意囤积药材和私盐不售,抬高售价,谋取暴利。”曾观澜禀报道。
“可查出是何人主使?”
“细作查探时间尚短,而且主使之人轻易不曾露面,还未查出是谁。”曾观澜低声回道。
“再给你细作营十二个时辰,明日的这个时候,我不但要道州城恢复正常的药材和私盐供应,还要见到这主使人跪在我面前!至于用什么办法,观澜,你自己去想。”冯云山斩钉截铁地说道。
“属下领命!”曾观澜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忙着去处理。
……
何绍云是道州城外东门村人氏,地道的道州本地人。
最近两天,他晚上睡觉都睡不大好,晚上老是做恶梦。
“啊!~~”又是一个恶梦,让何绍云惊醒过来。怀中搂着的小妾也被他吵醒,慵懒地睁开眼睛,问道:“老爷,又做恶梦了?”
“嗯~哎,这两天每天做梦被长毛贼抓着砍头,这鬼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老爷,你究竟是有何心忧事,不如说给奴婢听听,也好给你拿个主意?”小妾倒是善解人意。
“妇道人家,有甚主意。莫要多嘴!”话虽如此,反正睡不着,何绍云便搂紧小妾,说起了自己的心忧之事。
他与道州显赫名人的何绍基是族亲,也算是道州有头有脸的人家,虽无一官半职,但家境颇丰,除了潇水河东岸有十余亩田产外,在道州城南门边还开了家不小的杂货铺。
除了发妻,还有两房年轻美貌的小妾,照理说生活美无边才是。可最近,他遇到了麻烦。
本来,道州城被太平圣军占领后,他很是担心了一阵。一直传闻,广西贼军抢光百姓的财产和妻女,可太平圣军进入道州后,传言的事情并未发生,并且,城中治安比以前官府在的时候还要好,流氓和恶棍都消失了。
他不禁惊讶,可更让他惊讶的是,城中圣兵到他杂货铺购买日常所需,竟然分文不少地付钱给他,这可是他从未想到的事情。在太平圣军没到道州的时候,衙役或清兵勇练们也经常来他的杂货铺,即便他也算道州有头有脸的人家,但遇到这些官府的人,还是没有招架的余地,说是买东西,实际上就是半抢半拿。
所以,在他看来,这帮号声圣军的广西反贼,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比以前的官府要强些。他便放心地继续开着他的杂货铺,放租着他的田,继续做他的富家翁。
不料,就在前几天,这样的生活被一个熟人给打破了。这个熟人不是别人,也是东门村人氏,说起来还算是他的本家兄弟,大名鼎鼎何绍基的堂弟何绍彩。
据何绍云所知,何绍彩十几岁就从东门村出去闯荡,只是那时在朝中做尚书的堂伯何凌汉已经故去,刚想到广东投奔从未蒙面比他大三十岁的堂哥何绍基,却不料何绍基已调至四汌做官,无奈,何绍彩只得折回永州府城,打着自己是前尚书何凌汉的子侄招牌,在永州知府徐嘉瑞手下寻了个幕僚的差事。
没想到,这何绍彩突然回了东门村,深夜来找到自己,一开口就是来救他何绍云全家的命!自称自己是永州知府徐嘉瑞派来的特使,负责联系道州诸项事物。
接着,何绍彩又说,朝廷过段时间就会从省城和邻省派大军前来道州,那时广西长毛贼军怕是要四散逃命,在此之前,协助自己为朝廷尽力的本地乡绅,都会得到知府大人的褒奖。
但如果不配合自己,安于长毛贼军的治理,对于这样的地方乡绅,到时朝廷会严厉追究,将之划与长毛贼一道论罪。
何绍云也只是个乡下小地主,哪经得住见过世面的何绍彩一吓。忙恳求族弟看在同宗的份上,帮自己过了这个坎,躲过这抄家灭门之祸。
何绍彩倒没有再拿捏,直接告诉何绍云,为配合朝廷收复道州,他们这些道州的药铺、杂货铺要联合起来,听从知府的指挥。将药材、食盐等关键物资减少出售量,抬高售价,不但可以引起道州百姓的恐慌,让他们对长毛贼军产生敌意,还可以趁机大赚一笔。
何绍彩还透露,道州城中大部分的药铺和杂货铺已经听从他的指挥。何绍云一听,没来得及细想,便答应下来。
于是,这两天,何绍云听从族弟的安排,每天限量售卖一点点食盐,而且将价格逐天抬高。第一天只卖十斤,每斤八分银子,到第二天,就只卖八斤了,而且每斤也涨到一钱银子了。
今天是第四天,何绍云准备最多只卖5斤盐出去,每斤要价一钱六分银子。
讲完这些,何绍云觉着自己舒服多了。松开小妾,他准备起床。
“糟了!老爷,你怎么会这样做呢,可真是大错特错啊!”小妾松开何绍云,惊慌失措地说道。
“你个妇道人家,你懂什么?”
“老爷啊,昨日傍晚,奴婢在城门口,看见很多人在围观告示,说的是我们道州的太平圣军已经占领府城和宁远县,整个永州府已经有一大半被圣军占了。老爷你想想,现在连知府老爷说不定都被抓起来了,你那族弟说的知府嘉奖治罪什么的,只怕都是在骗你。”小妾分析道。
“什么?长毛贼,哦不,圣军已经将永州府城也占领了?坏了,亏我还将他当成县太爷一样供着,这个何绍彩了,可把我害死了!”何绍云脸色大变,惊慌失措地抓住小妾的手,问道:“荷花,你平常最是聪明,快,给我出个主意,救救我们何家。”
“老爷,你发现没有?圣军对待跟他作对的人,是很凶狠,可对一心投靠他的人,也不坏啊。可你还记得你那个远房堂侄何见机吗?他本是何家近支族人,投靠了圣军,不但没分他家财产,还封赏他什么官。依奴婢看,我们还是跟他一样,投靠圣军好了。找何见机说说情,圣军应该不会追究。”小妾建议道。
“那我一早就去城里找那何见机,帮我说道说道!”
“老爷,那个何绍彩不是躲在东门村北的老家嘛,咱家最好通知圣军,将那个何绍彩抓住,那不就是大功一件?老爷就可以将功赎罪了!”
“呀,这不大好吧?毕竟是同族血亲,若是传了出去,我何绍云就没脸呆东门村了!”何绍云迟疑了。
“老爷啊老爷,你怎么又糊涂了?是何绍彩先害的你!都快被杀头了,还想着有脸没脸,大不了我们不呆东门村了,索性搬到道州城里去!”小妾撇撇嘴。
“也只能如此了!”何绍云心中叹道,怎么就搞成这样了呢?
第48章 镇压奸商(下)
天刚亮,城门一开,何绍云便进了城。
他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去找何见机后不久,数名细作营兄弟各带两卒圣兵,直接砸开了他尚未开张的店铺,并将店内后堂的私盐全部扣押,贴上封条。
不一会儿,数十上百附近的街坊被组织起来,围住这个何记杂货铺,一名卒长模样的圣兵跳上一张桌子,大声喊道:“乡亲们,这两天,你们有没有发觉这何记杂货铺,说盐没有了,价格也越卖越贵?”
“是啊,昨天我偷偷地来买私盐,结果掌柜的说卖光了,还说今日也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