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其泰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思索。
  薛焕却是新任的松江知府,只不过,朝廷一直未能收复松江,他只能流落在苏州城内,自然,他是巴不得能早些出击,最好能收复松江府。便连忙附和道:“平大人所说不错!固守苏州城,只怕等粤贼扫清浙江之后,再派数万援兵前来,苏州则必破!不若此时拼死一搏。”
  薛焕说的本意是好的,也是事实,然而他这话一说出来,众人的脸上便是一片死灰。
  薛焕忽然也意识到自己好像说的有些实在了。是啊,数万粤贼兵还在攻打浙江,看那样子,迟早的事情。一旦浙江被占领,粤贼的兵力充裕起来,随便调个两万兵力来攻苏州,在座的诸位大人,便都是城破身死的结局。
  薛焕忽然也感觉有些意兴阑珊心灰气冷了。大局如此,无论是坚守苏州城,还是主动出击,被粤贼占领,都是注定的事情,早晚而已。说不定,主动出击,惹怒了贼兵,反而加快会惹来报复。
  但明面上,这些话,谁也不会说出来。
  江苏督粮道员赵德辙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城内粮食还充足,足可坚守两三年。只是城外的几处粮仓,虽藏匿了部分在民间,但还是有些恐怕是要被贼兵夺去。”
  苏松镇总兵林明瑞忽道:“平大人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如就让本镇和泊总兵一道领兵,扫清围困苏州的粤贼。”
  一旁默不作声的狼山镇总兵泊承升却摇摇头,低声道:“不妥!泊某还是觉得坚守苏州城,等待转机为好。”
  林明瑞不禁嗤笑道:“泊总兵要是怕了,就本镇单独出去应战便可!也是,你们狼山镇也没多少兵马了。”
  他的一句激将的话,让泊承升满面通红,怒而站起道:“你!?……”
  众人都清楚,他泊承升在上海城与粤贼交战后大败,数千人马从,最后只余数百人马狼狈地从太湖逃回,后来陆续又归拢些逃散的兵力,才凑齐千余军士,几乎算是全军覆没。要他出兵,还真实帮不上大忙。
  众人都以为泊承升肯定气不过,会答应林明瑞一道出兵。
  然而,让众人失望的是,泊承升却脸色阴晴不定地变换了下,强行忍住,继续坐了下来,不再吭声了。
  激将不成的林明瑞,反倒不自在了,心里一突,暗自猜测,粤贼兵的可怕,否则不至于让这有名的猛将泊承升也如此畏惧,不由心里惴惴不安起来。
  江苏督粮道员赵德辙却在此时插言道:“吴大人,各位大人,赵某觉得,是应该主动出击,否则再多的粮食,总有耗光的一天。然而,大家都知道,粤贼凶狠,战力不是长毛贼兵能抵挡的,否则,抚台大人吉尔杭阿也不会连逃走都做不到惨死其手,而上海城的洋人也拿粤贼无可奈何。”
  “因此,要想出城击败粤贼,必须得提前探知,寻找粤贼的薄弱之处,这就得依靠城外的乡绅和团练了。如今恰好粤贼在招揽各地乡绅团练,我们更要抓紧联络他们,不赐封赏,不能让他们投向粤贼一方。”
  众人纷纷点头,对赵德辙刮目相看,想不到一个督粮道居然知晓兵事了。
  而泊承升更是面带感激地看了眼赵德辙,他的惨败,不是他指挥问题,而是,粤贼实在太强了。
  见大家都不再出声,江苏按察使吴其泰一锤定音道:“既如此,一方面坚守城池。另一方面,便抓紧联系城外的乡绅,寻找战机。嗯,这个徐少蘧,似乎还心系朝廷。”
  苏州知府平翰笑道:“吴大人明鉴,此人却是个滑头。估计朝廷和贼人两边都会讨好,那边强,便倒向哪边之流。不过,却是可以利用一番。下官会交代下去。”
  ……
  两天后,苏州知府平翰收到徐少蘧传来的消息,有部粤贼要到长洲县东部的永昌搬运粮食,只有三千余人,是个歼敌的好机会。
  他立即禀报吴其泰。
  于是,次日,由苏松镇总兵林明瑞亲自率领自己本镇标和下辖的数营清军五千余人,加上各地逃来苏州城的清兵和团勇四千,一共九千清兵,半夜偷偷出城,前往不远处的长洲县永昌伏击粤贼军。
  而就在清兵出城的时候,长洲城北的黄桥山上,数名黑影,手持望远镜,悄悄地观察着,而后,迅速朝山下跑去。
  同一时间,永昌的徐家大宅内。
  徐少蘧朝弟弟徐佩瓀怒目而视:“佩瓀,你下午干什么去了?你该不会是向那讨虏军告密了吧?”
  徐佩瓀正色道:“兄长,要说告密,也是你先告的吧!昨天晚上,你便偷偷让徐二跑去城门,是传递讨虏军要来永昌粮库的消息吧?”
  徐佩瓀撇撇嘴,接着大声道:“兄长你糊涂啊!弟不能眼看着兄长将徐家毁了!想想看,整个长江以南,还有几处地方没被圣国占领?就凭区区苏州三万残兵,能守住苏州一时,也守不住苏州一世啊。何况我们徐家的根基是在永昌,并没在苏州城内,惹怒了讨虏军,便是我们徐家毁灭之时。”
  徐少蘧被弟弟揭穿,有些尴尬,强自辩道:“为兄才是为了徐家!你想想,那些粤贼,跟长毛贼都是一样的,眼下因为要拉拢我们这些乡绅,说得好听不会动我们的财产,但等真的攻破苏州城,用不着我们的时候,只怕就会将我们徐家产业全部剥夺了!”
  “对,兄长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你要明白,那是以后的事情。要不是我暗暗投靠了讨虏军,你以为现在我们俩兄弟还能有闲暇在这争论?恐怕早就家破人亡了!”徐佩瓀反驳道。
  “原来,你真的投靠了讨虏军。你一直都知道我给城内送消息,却不揭穿我,就是为了……今晚的官军危险了!”徐少蘧恍然大悟。
  “不错!还要多谢兄长的配合!实话告诉兄长吧,今夜官军若真前去粮仓埋伏讨虏军,在去的路上,便会被讨虏军伏击!然后趁势攻占苏州城。”
  徐少蘧一下脸色苍白起来。


第505章 献城苏州
  骑在马背上的苏松镇总兵林明瑞,望着犹如眼前的黑暗,心里想的却不是害怕,而是一阵期待。
  长洲县令戈清琪策马跟随其后,透过一点月色,看着前面意气风发的林明瑞,道:“林大人,还有三十余里,得抓紧点时间了。”
  “嗯!本官这就传令下去!此次若是剿匪成功,你与那姓徐的监生,都是大功。”林明瑞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捷之后,朝廷的奖赏。
  “还要多靠林大人提携和将士们尽力杀敌!”戈清琪说完,朝后轻声地喝道:“长洲的团勇们,抓紧赶路,过了这个山口,前面就好走了!”
  他话刚说完,只见前面苏松镇总兵林明瑞的马突然嘶鸣起来,正在这时,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
  “砰,砰砰砰……”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更为猛烈的枪炮声和四周震荡山谷的杀喊声。
  “坏了!中计了!”林明瑞大喝一声,翻身下马,怒吼着冲向身后的戈清琪冲去,他倒要问问,到底从哪儿的来的情报,他娘的竟然搞成这样。
  而骑在马上的戈清琪,此刻却吓呆了!
  他完全懵了!
  永固乡的徐少蘧,他很清楚。此人迷恋权势,对长毛贼自来痛恨,绝不可能投靠粤贼啊,怎么会?他想不通,但眼前的一切,却让他如坠冰窖。原本是要去伏击别人,却没想到,会反过来被贼军伏击!
  他还在发愣,忽然背上一阵剧痛,巨大的冲击将他掀翻在地,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片黑暗笼罩着他。
  林明瑞也没想到,刚想找戈清琪问过清楚的,没想到,就这么会翻身下马的功夫,戈清琪便被贼军的流弹击中。
  这下他明白,戈清琪肯定不是和粤贼窜通的了,肯定是那个姓徐的搞的贵。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回过神来,当即下令清军躲避还击。
  只是,命令是下了,还击哪里啊?根本就不知道敌人是在哪里,而且,清兵和团练勇壮们只有不到两千的清兵配有鸟枪,其余的,都是些刀矛,甚至勇壮们还有手持铁叉等物的,只能朝黑暗中胡乱放几枪,比划比划而已。
  而这时,山林之中,又有上百支火箭射来,火箭上绑着一团油布,显然,这火箭不是为伤人,而是照明之用。
  其实也不用照明,官道上的树木很少,当空的半圆弯月,将暗淡的月光倾泻在官道上,影射出一个个的黑影。山林中的火枪,只要朝官道开枪,总是能射中数人。
  林明瑞见这样不是办法,连忙命人踩灭火箭,一边下令往后撤退。
  不过,接下来让他绝望的事情发生了:后面的退路,已经被一排排黑影堵住了,近千往后退的清兵,被一阵惊天怒吼的枪炮声密集射击,像被割掉的麦子一般,一茬茬地倒下。
  后路被封住了,前面的道路,更加别说,更是有大军阻截。
  林明瑞这时有些慌乱起来,不过,久经沙场的他,深吸一口气,迅速摆正了着急的心态,沉声下令:“全体往后,准备冲阵。无论如何,要冲出拦截!”
  说完,让自己的几名亲卫骑着马,率领军中总共三百不到的骑兵在前,命令近二千的长矛手在后,往前冲杀。
  枪炮声大作,硝烟弥漫着整座山谷。
  冲过的清军,成排的倒下。骑兵更是首先倒地。不过,在损失了全部的骑兵和数百步卒之后,有了尸体作为障碍物的阻挡,虽然道路不好通过,但对方的枪弹也难以伤到了。
  不过,狡猾的粤贼又沿官道往后退了几十步。
  “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还是往两边撤回去吧!”身旁的一名参将过来建议道。
  林明瑞摇摇头,他清楚,这是夜战,一旦往两旁分兵,钻入黑暗的树林里,贼兵有多少埋伏,但是这一走散,就是全军崩溃的结果。
  “给老子冲!死光了,也要冲出出去!”林明瑞恶狠狠地下令。
  无奈之下,参将只得带领一帮清兵,往前扑去。
  两炷香之后,清军和团练总共已经死伤二千余人。
  而这时,远处又响起了一片杀喊声,听着声势,足足有数千人马。林明瑞脸色一变。
  山林中,伏击的讨虏军士兵趁机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的跑到树林里。”
  顿时,有数百团勇往树林里钻,还有众多人跟随其后。
  林明瑞连忙喝令亲卫持刀连斩数人,但根本没任何意义,清兵们逃散得更加快了。
  林明瑞无力地闭上眼睛……
  次日,江苏按察使吴其泰等苏州城内大小官员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苏松镇总兵林明瑞,率领九千兵力前去长洲永昌伏击粤贼贼兵,不料却是粤贼和长洲永昌团练设下的陷阱,官兵大败,逃回苏州城内的,不足二百人,连苏松镇总兵林明瑞也被乱军杀死。
  这下子,苏州官场乱了套。
  再无人说出城主动出击了,而原先说出城出击的江苏督粮道员赵德辙,也闭门谢客,不敢出现了。
  江苏按察使吴其泰却是另一番考虑了!
  林明瑞兵败的消息,他其实今天清晨便已知晓:粤贼派人送了封,他见信之后,便是心神大乱。
  他万万没有想到,粤贼的细作无孔不入,竟然盯上了他!
  吴其泰是河南固始人,由于为官清廉,妻儿都在固始老家。而粤贼送给他的信,便是他的长子吴奇泷亲笔写的劝降信。
  信中,长子提及一家人都被圣国接到了江西南昌,生活得很好,但吴其泰又哪里不清楚,这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要挟。投降,妻儿都平安无事,但自己的名声就全毁了;不投降,自己名声是保住了,但妻儿等一家老少,很可能都会惨死。
  吴其泰没怎么考虑,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而同一时间,苏州知府平翰也收到了一封家书,家书是绍兴老家的儿子半个多月前写的。
  家书跟其他的家书没任何不同。
  儿子只是在家书中说了下老家的闲言碎语,家长里短,告诉他一件事,全家都生活得很幸福。末了,儿子提及了一件事情,老家在半个多月前,正式被圣国的讨虏军占领。家中的几十亩良田,讨虏军并没有抄没。如今家乡成立了镇公所,儿子出任家乡镇里的副镇长,很是忙碌。儿媳妇肚子又大了,父亲什么时候回老家看看。
  平翰折好家书,长叹一声:“非是平某不忠君,实在是粤贼这招,过于厉害!”
  ……
  五月二十八日,甲八师和甲十师的三个团,外加七千团勇,共两万大军进抵苏州城下。苏州城内的守军,在江苏按察使吴其泰、苏州知府平翰以及吴县县令、元和县令、城内副将游击等人的率领下,打开城门献城。
  陈天仕率领讨虏军,轻取苏州城,杀城内反抗的清军二千余人,击毙江苏督粮道员赵德辙、狼山镇总兵泊承升以及多名千总,收降清军及团勇二万余人。
  号称超级大城的苏州,几乎没怎么遭受战火,便归降了圣国。
  而没人注意到的是,在苏州城易主的同一天,苏州城外的长洲永昌乡徐宅内,徐家家主之位,也由徐少蘧改为徐佩瓀。


第506章 石达开下常州
  占领苏州的甲八师,只留了四千兵士镇守苏州城,其余的七千兵士,在师长陈天仕的率领下,乘坐甲十师战船和征用的民船、督粮道运粮船等,沿京杭大运河,直奔无锡县。
  无锡城内的两江总督怡良,早在苏州城陷落的那一刻,便率领五百旗兵骑马绕过常州城外围城的太平军,过丹阳而不入,一口气跑到新占领的镇江城内,这才松了口气。
  而怡良的逃走,自然让无锡城内的守城清军感到末日的临近,也都纷纷四散逃跑。
  未等讨虏军抵达无锡,无锡城已经门户大开,无锡县令孙云沛和金匮县令洪克敬两人率领无锡和金匮两县乡绅官宦等数百人,敲锣打鼓在运河边上迎接讨虏军。
  无锡城是无锡和金匮两县同城,一听讨虏军占领了苏州城,连江苏江苏按察使吴其泰、苏州知府平翰等都投降了圣国,而且,两江总督怡良逃走,让小小的无锡城感觉大势已去,于是,守城的游击将军和二个千总,全都往江阴城逃窜。
  一见当官的都逃走了,二千绿营兵纷纷脱掉清兵服饰,四处逃散;而四千团练勇壮更是根本不听团总的指挥,一哄而散,大部分都逃入乡下亲戚家躲藏了起来,生怕被讨虏军抓住砍头了。
  无锡城只余下数百老弱病残清兵和衙役差人,根本无力抵挡。
  两个县令一合计,稍事商议,便有了决定:主动投降!
  也许是江南的温柔乡让这些人失了血性,也许是媚谀满清习惯了,讨虏军还未到无锡城,跟随两名知县投降的地方官绅豪族等有头有脸的人,便有上百人。为了讨好新主子的欢心,这些地方大佬们甚至送上了成箱的银元宝,准备献给即将进城的讨虏军将领,以便博个好印象。
  下了船,站在无锡城外二里的官道上,面对排成两排,敲锣打鼓迎接自己入城的扎着奴才鞭的一干乡绅,陈天仕一脸无奈。不过,他是最烦与这帮地方豪强结交什么的了。
  在他看来,还不如像以前在湘南的时候,将地方豪族官绅全部抓起来,所有财产全部抄没,欺男霸女的全部斩首示众,剩下的都送山洞挖矿去。
  这样多简单啊,还能多得一大笔财产。但自从新版的《圣国田亩制度》实施后,圣王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去年底,各师旅长分批被圣王召回到广州进行集中培训,圣王专门跟他们交代过,如今圣国占地已经多达几个省了,不再是流寇一般抢完就算的,要开始重视民意,学会妥协,先将他们稳住,把满清推翻再来整改他们。
  当时圣王讲得很深,陈天仕很多没听明白,他只知道如今是不能胡乱杀人与抄没他们的家产了。
  于是,他脸上也堆着勉强的笑,接受着一干乡绅的欢迎和好意。
  孙云沛和洪克敬仍旧被任免为无锡和金匮两县的县令,维持地方安宁。
  修整一日之后,又留下一千讨虏军守城,陈天仕率领六千讨虏军将士继续往北面的常州城进发。
  ……
  常州城外,石达开愁眉苦脸地正和几名同族兄弟商讨如何攻城。
  围困常州城已经好几天了,一直没攻下。
  原本以为清妖会跟往常一样,经过几番猛烈的攻击,便会抱头鼠窜。尤其是石达开打听到,清妖头向荣也已经病死在常州城中。
  可没想到,二万多太平兵浴血奋战几天,死伤超过近二千人,也没能攻下常州城。昨日,石达开甚至亲自披甲上阵,虽然攻势如潮,也还是没能攻克常州。城内的清妖犹如疯了一般,死战不退。
  而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苏州城被南方的讨虏军攻打没两天,城内的官员和清军将领竟然献城了。
  大量的苏州、无锡和金匮一带的败兵和难民,纷纷涌向常州城一带而来,而常州城门紧闭,众多难民集聚在常州城南一带盘旋不散。
  石达开突然便想了个主意,他假意宣称自己这些太平军新投靠圣国不久,为了不引起纠纷,将军功让与即将攻打过来甲八师,宣布退兵三十里,等讨虏军的甲八师一起到了常州城外,再一道夹攻常州城。
  实际上,是消耗甲八师的力量,让他们与常州城血拼,太平军可以坐享渔人之利。
  次日一早,城楼的清军便发现,太平兵已经退兵三十里。
  城内的清军见长毛退兵,不敢动弹,而后得知传言后,恍然大悟。
  常州知府名叫张光藻,他也是好心,见城外那么多难民,都是苏常一带的百姓,甚是可怜。又见难民当中许多青壮,想想这几天城内的勇壮战死不少,再增加些兵力守城,也是好的。于是,在确认长毛贼兵已经退兵的情况下,打开城南门,让这数千难民进城。
  难民自然是千恩万谢,张光藻心情也是挺高兴的。不过,下一刻,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只见数千难民刚入城一半的时候,远处的树林里,突然想起了震天的喊杀声。数百骑兵当先,数千勇壮在后,都是头裹红包巾的太平军士,手持牌刀和长矛、鸟铳,朝城门冲杀过来。
  原来石达开早就算准了城内会短缺勇壮,让难民入城。昨夜太平军在撤兵的时候,悄悄派了数千兵力躲藏在城南的树林里,现在趁着难民进城,一下便攻杀过来。而且,入夜之后,还让数百亲兵扮作难民,混入其中。
  常州知府张光藻恐慌无比,连忙下令清军堵上口子,关闭城门。只是,数千难民的拥挤之下,数百守门清军如何能堵在上?
  更何况,还有数百太平军将士混在难民里面,趁机作乱,煽动难民与清兵厮打混战在一起。
  这时,城内的守将冯子材率领上千清军赶到,见状大惊,连忙上前,不论难民还是长毛贼兵,直接喝令清军砍杀起来,想驱散众人好关闭城门。
  但就在这时,城外的太平兵,已经在石凤魁和石明开的率领下赶到城门下,开始猛烈攻城起来。
  数条云梯,直接横架在堵住城门的难民头顶上,城外的太平军,蜂拥而至,沿着云梯冲入城内,与清军砍杀起来。而另外的一些太平兵,纷纷手持云梯,开始攀登城墙,奋力攻城。
  城门处的厮杀,很快便血肉横飞,将原本堵在城门口的难民吓坏了,这时候,这些难民也已经差不多跑入了城内,只剩下数百混入其中的太平兵,从城内后面夹击清军。由于城门的通畅,越来越多的太平兵杀了进来。
  城南门竟被太平军占满了,一直拥到城外官道上。城门两边,也有无数太平兵用那云梯攻城,城上的清兵和勇壮用檑木和石灰扔去,太平兵却并不退却,反而愈涌愈众。
  冯子材急红了眼。他虽然骁勇异常,连连砍杀将武艺高强的石凤魁也杀得大败,但毕竟寡不敌众,加上他在半个月前的江南大营被破时受的伤还没养好,伤口崩裂,浑身是血。
  即便是这样,冯子材还是连连砍杀十余名太平军,勇悍无比,但也由于这样奋力,失血过多,体力不支,被太平军当初擒住。
  数千太平兵冲入城内,漫延开来,越来越多的太平兵进了城,更多的城门被打开,常州城破了。
  常州城内,刚被提升为署理总兵的张国梁,听见常州城南与城西、城北都是一片杀喊声,又不见手下的得力猛将冯子材消息,心知不妙,这时,从城南传来哭喊声,夹杂着长毛贼兵高喊的“城破了,投降不杀”的叫喊,张国梁惊怒交加,连忙下了城楼,率领一干亲兵和千余广西精兵便朝城东开门而逃。
  他原本是天地会匪,与太平军十分熟悉,又跟太平兵战了数年,自知即便投降也无法活命,当下便往带着向荣的儿子往丹阳方向逃去。
  常州城内,原本跟随向荣的江宁将军苏布通阿、江苏提督福兴、河州镇总兵吉顺、贵州镇远总兵秦定三等人,也纷纷率兵夺路而逃。
  但很不幸的是,攻打江阴申浦的右翼杨辅清,率领二千太平兵埋伏在东北侧的河边,见百余骑从城东逃出,似是当官模样,忙上前堵住桥头,鸟铳齐发,顿时奔马在桥上的张国梁身重数弹,惨叫着跌入桥下,淹死在河中。


第507章 让太平军吃惊的讨虏军
  常州城被翼王率领的太平兵攻占。
  而逃跑的清军将领,除了河州镇总兵吉顺、贵州镇远总兵秦定三两人率领几名游击和千总扮成普通清兵逃走以外,其余的,包括江宁将军苏布通阿、江苏提督福兴两名从一品的满旗高官,还有城内的团练头子赵振祚等人,都被当场俘虏。
  普通的清兵倒是没俘虏多少,不过,团练勇壮,竟然哗啦啦地投降了近二万人,还不包括逃窜百姓家中的数千。
  占据了常州城的石达开,自然是喜笑颜开。直到现在,他才觉得对圣国有点作用,他迫不及待地书信一封,派人火速送往广州的圣王。
  当日傍晚时分,从无锡城赶来的甲八师,抵达常州城外。
  陈天仕半路上已经知道石达开领兵攻占了常州,也是大喜,立刻前来常州城,拜望这位圣王异常重视、亲封的圣国第一位除圣王自己外的王爷——义王!
  常州城南门,此刻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但城墙两边青砖上暗红的斑斑血迹,无不昭示着这里才发生过的血战。
  石达开没有托大,亲自带领杨辅清、涂振兴、陈仕章、石凤魁、石镇吉等一干太平军将领,在城门处迎接。
  只见远处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啪啪、啪啪、啪啪……一阵整齐而富有节奏的震耳欲聋般响声传来,越来越近,待得更近了些,众人才感觉到连整个地面和城墙都似乎有些抖动起来。
  心直口快的石镇吉这才满脸诧异惊叫道:“竟然是脚步声?想不到行军还能踏出如此威势的脚步声,并且步调还完全一致,这得训练多久?”
  涂振兴也一脸愕然:“是啊!老涂作战这么些年,还从来没想到,士兵们走个路,还能走出这样的效果。这,这……”他已经找不到言辞来形容,剩下的只是惊叹。
  也对,在他们看来,太平军将士们,行军算快的了,也算比较整齐了。要是换了绿营兵,东倒西歪的,能有这一般速度行军就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管他是走过来还是爬过来。
  石达开也是面色一变!
  他一直关注着南王组建的讨虏军。但也只是听说讨虏军是南王采用新式练兵之法,亲自训练的精兵,训练有素,但也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直观的印象。从讨虏军攻城掠地,战无不胜的战绩来看,肯定是不差的。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讨虏军竟然会如此的训练有素!有素到让连他这样的一军统帅也心惊胆颤的地步。
  单单从这整齐的步伐和有力的踏步来看,石达开明白,这些士兵想必训练了很长时间。但讨虏军一共建军也没才一年多,由此可以想象,这些士兵必然是利用平时所有的行军走路时间都在这样训练,才会达到这种效果。
  随着甲八师越来越近,啪啪的脚步声,仿佛踏进众人的心田里。一股犹如城墙般的洪流横在众人面前,随之而来的,便是凝重而又让人压抑窒息的感觉,石达开心里清楚,这便是一种杀气。
  面对这样骁勇的士兵,杨辅清等人也不禁眼红和惭愧。看看自己带的兵,还是太平军的精锐,可与之比起来,简直就是……
  陈天仕没理会那么多,他径直来到石达开面前,郑重地行了个讨虏军军礼。在他的带领下,身后站着城门外官道上的数千讨虏军,也刷地同时敬了个军礼,都是一个高度,一个式样,一个时间的一个姿势,让太平兵们目瞪口呆,一股由衷的赞赏在心底漫延!
  这他娘的才是军队!
  “报告义王,圣国讨虏军甲八师师长陈天仕,率甲八师将士六千人赶到常州城,请义王指示!”敬完礼的陈天仕立正着,向石达开禀报。
  陈天仕虽然并不是广西老兵出身,但他身边的参谋有广西老兵,早就告诉他谁是石达开。
  石达开有些愕然,他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不过,随即哑然,这是南王后来在军中搞出来的新式交流方式吧,干脆利落,有男人的气概。以后,想必自己身后的这些太平兵也要推行这种练兵方式和沟通方法吧。
  石达开故作镇静地点点头,也学着陈天仕的模样,敬了个礼,虽然不像,但也很认真:“让将士们进城!”
  “是!”陈天仕大喝一声,又敬了个礼。然后,一个干脆漂亮的后转身,面对最前面的师部传令连连长吼道:“传令,全体都有,随我进城!”
  随着陈天仕喊完话,那名传令连连长开始喊起口号来:“一,一,一二一!”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原地踏步起来。
  这时,全体讨虏军将士,也都踩准节奏,跟着那名传令连长,原地踏步起来,惊起漫天的尘土,让太平兵纷纷掩鼻,而讨虏军将士,熟视无睹。
  紧接着,那名连长看众人的节奏都调节好了,直接喊了句:“齐步走!”便迈开腿往城内开进。众讨虏军将士手持武器,整齐有序地进了城。
  石达开注意到,这些讨虏军将士手中,最前面千余人,武器有些驳杂,有牌刀和长矛等,而中间和后面的近五千人,全是清一色的泛着黝黑冷光的洋枪,这种枪型,石达开见过,当初还是秦日纲从洋人手中买来的,但价格昂贵,整个天国也就总共没几千杆,他的亲兵营中便有五十杆,威力惊人。
  不过,当初全部是由东王分配,他将绝大多数的洋枪都分在东殿太平兵手中,这样一来,倒便宜了石达开,因为东殿的将士中,杨辅清、涂振兴、陈仕章,还有原本天京城内的城守兵,如今倒有一大半跑到他的手下,跟着将装备的洋枪,也带来近三千杆。
  只是,让石达开无语的是,这次攻打常州城,他们的洋枪却没能派上用场。原因便是洋人卖的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