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是来到镇公所旁边的圣国建设银行储蓄所,蒋明试凭着一份存根,转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到北江公司账上,然后又和郑大麻子一起来到镇公所,将“北江铁路建设股份公司”的股权正式定了下来。
蒋明试没再过多停留,而是急匆匆往广州赶去。
刚才看见的建设银行储蓄所,让他又是兴奋,又是着急。
这小镇上的储蓄所,业务都是如此繁忙,这钱庄生意必定火爆,这让他十分兴奋,恨不得马上开办这种钱庄或是入股这样的钱庄。但看见那标着“建设银行”的字样,又让他觉得大事不妙,这建设银行都已经开始营业了,多半已经完成了招股,那其他的工商、交通银行也可能差不多的情形,这让他十分着急,怕自己错失发财的好机会。
第393章 民营的兴业银行
“草民澧州蒋明试拜见圣王!”
昨日便来到广州的蒋明试,今日一早便找到圣国中央银行副行长徐有壬,表明自己特意赶来广州想入股投资圣国控股的那几家合作制股份银行。
徐有壬不无可惜地告诉蒋明试,圣国的三家合作制股份银行都已注资满额。蒋明试一脸失望,不甘心地问起,他能否在圣国自行创办股份银行。徐有壬有些迟疑,不好回答,考虑再三,决定向中央银行行长周胜坤禀报,周胜坤一听,也是十分为难,便将蒋明试带至圣王王府求见冯云山。
“免礼!丹山先生,你此次来意本王已经知晓。不知丹山先生能动用多少资金投入股份银行的创建?”冯云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对于这个蒋明试,他还是比较了解的。随着范汝增的细作旅的情报工作的加强,送到冯云山手中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蒋明试的情报,还是他刚才让刘胜邦翻出来。
蒋明试,字肇元,号丹山,算是澧州甚至湘北一带的大财主,为人性情敦厚,处事精明。擅于经商,在满清各大中城市和商埠,设置票号钱庄典当,印刷票券,办理典当、存款、汇兑等业务,在鳌山设立湘西总当铺,成为家财上百万两的湘北巨富。但在太平天国进攻长沙益阳岳州时,蒋明试为挽救清军的败局,敦促蒋氏家族以及湘北乡绅,共献白银30余万两,资助清军军饷,受到清廷钦赏,加布政使虚衔,诰封资政大夫。
不过此人极为精明,讨虏军占领长沙和岳州后,他一看形势不对,便立马抛弃满清,投奔圣国。
蒋明试一听圣王称呼自己为丹山先生,顿时一怔。他立刻知道圣王已经将他里外都调查过了,心中一紧,但面上仍丝毫未显。
“圣王,草民颇有些家财,认识的生意朋友也有一些,应该能凑出四五十万两吧。”蒋明试故意打了些折扣,不想说得太多。
“四五十万两?丹山先生还真是财大气粗啊!难怪当初会给清妖捐资30万两,用以对付太平军。”冯云山冷笑道:“倘若只是开些钱庄当铺,倒是够了,不过,想在圣国开办银行,却是还少了些!”
说完,冯云山转头看向陪同蒋明试来的财税部副部长兼圣国中央银行行长周胜坤:“胜坤,告诉丹山先生,圣国开办一家银行的最低资本金是多少。”
周胜坤:“是,圣王!丹山先生,为了降低百姓存钱风险,按照圣国的有关规定,在圣国开办银行,最低资本金是一百万两现银。其中,需专门拿出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资本金,以存款的形式存入圣国中央银行,作为改行的准备金。也就是至少要先交三十万两现银给圣国中央银行,当然,若是丹山先生投入银行的资本金为二百万两,则要在中央银行至少存入六十万两现银才行。”
“圣王,草民有罪!”蒋明试脸色苍白,他是彻底被吓到了。他想不到,才到广州,二年前牵头组织捐献给官府三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便被圣王知晓。说都知道,圣王原来又是太平天国的南王,难怪圣王会不高兴。
“草民愿意捐献三十万两给圣国,以赎草民以前的罪孽!”蒋明试一咬牙,拼了,狠下心吐血捐献起来。
冯云山闻言,笑眯眯地道:“丹山先生想要造福圣国百姓的拳拳之心,本王了解了。胜坤,这样吧,丹山先生捐献的三十万两,便由你们财税部专门成立一笔赈灾款,圣国范围内,哪里发生灾害需要赈灾,便从这笔款项中支出。便叫蒋氏救灾专款吧。”
周胜坤:“圣王仁慈,实在是百姓之福!”
蒋明试也附和着称赞圣王仁爱百姓。
冯云山却笑道:“据本王了解,丹山先生确实开办票号、钱庄和典当行多年,分店遍布数省,几十个州府。如今要开银行,确实是熟门熟路。而且,能捐出三十万两,想必资金雄厚,怕是不下一百万两吧?既然如此,丹山先生开办银行是没问题的。本王便替你想了要开设的银行名字,便叫‘兴业银行’,可好?”
蒋明试闻言大喜,圣王如此说,便是认可了此事。他连忙拜谢道:“草民多谢圣王赐名!就是不知这‘兴业银行’,可有什么讲究?”
“丹山先生应该知道,银行者,与票号钱庄不同,票号钱庄只是方便百姓携带和使用银两,因此票号和钱庄会向存入的商贾收取少量保管费用,而银行则反其道而行之。银行不单单能方便客户携带和使用银两,还要向存入银两的客户支付少量的利息。”
“银行的主要获利途径便是汇集民间的闲散资金,进行投资获利。发放贷款,发放票据,提供汇兑。不过这个贷款的客户方向又有侧重点。”冯云山接着解释道:“工商银行的主要客户,乃是面向日常生意人和寻常百姓;建设银行的客户,乃是面向修建工程、设施的东家,主要是圣国的建设资金用来投资;交通银行面向的是修建铁路、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发放贷款。而你这兴业银行,本王希望的是主要面对新兴的工矿主、作坊主等这一群体,提供银行业务,将他们的业给兴旺起来,获取回报。这也是本王取之兴业银行的原因。”
“草民明白了!兴业,好名字,多谢圣王的提点!”蒋明试意识到,这圣王是有意取这名字,便是想让自己将银行业务,拓展在新兴的实体作坊和厂矿上面。
因为经常看《南方日报》,蒋明试明白,如今的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洋的英国。而英国强大的根本在于其境内数以万计的工厂作坊,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成为一个新兴工业领先的国家。圣王此举,想必是想要学习英国,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新兴工业,因此将自己要开办的银行取名为兴业银行。
想不到,圣王对自己还如此看重。蒋明试一下想到了关键之处,这一刻,他充满了信心。眼光敏锐的他,岂会看不到,强国之本是什么。若是圣国按照圣王的规划发展,可以想象,满清撑不了多久。这一刻,蒋明试又一次庆幸自己选择投靠圣国,是多么的正确。
“具体手续和要求,丹山先生找徐有壬副行长。本王欢迎你投资圣国!”对于圣国的第一位民间投资银行的人,冯云山当然欢迎。只要投了银子,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去盈利,去开拓客户,而这一过程中,便会成长起一批实体作坊,将资本引流到非土地囤积之中。
第394章 李鸿章上位之路(上)
“渐甫啊,恭喜啊!抚台大人此次命你统率合肥、巢县和含山三地的练勇,配合副都统忠泰大人,围堵庐州城内的长毛贼匪,使之与和州和含山等地的长毛贼寇不能聚集。以你之才华,此番必能大有作为!”一名五十余岁的身着道台补服的满清官员,拉住一名三十出头,体格魁梧,一脸富贵之相的男子,笑呵呵地道。
“哪里!?鸿章还要多谢道台大人的抬举扶持,要不是张大人您一力推荐,抚台大人也不会将三地团练交予鸿章统管。多谢大人!”相貌堂堂的男子连声感激。
此相貌堂堂的男子,名叫李鸿章,字渐甫,合肥磨店乡群治村人氏。道光丁未年,李鸿章应试中第进士,殿试二甲一等,授翰林院庶士。时与郭嵩涛、沈葆祯、李宗羲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去年,太平天国建都江宁,李鸿章响应朝廷号召,返回家乡合肥,召集家乡子弟,创办团练。咸丰三年六月,李鸿章率领二千余练勇协守东关,并招集当地练勇抵御,于裕溪口打败来犯的上千太平军,得到庐凤道员张光第的赏识,向朝廷推举,被赏六品顶戴,戴兰翎。
今年二月,太平军大将胡以晄率兵七千,围困庐州府城。经过十余天的围攻,庐州府城,也就是李鸿章的老家,合肥县治所在地,被太平军攻占,连安徽巡抚江忠源也投井自尽。
胡以晄所部七千人因拼命攻打庐州,虽占领庐州城,但死伤惨重,战死近上千人,重伤二千,只余下四千不到能战之士。胡以晄担心满清反攻回来,故而向天京求援。
二月中旬,东王杨秀清派当涂监军何雅林率三千太平军从太平府越过长江,一路攻陷和州、含山两城,并准备往庐州进军,支援胡以晄。
新任安徽巡抚福济,命令庐凤道员张光第领兵围堵来援的太平贼寇。张光第便趁机向福济要求派一名助手,并推举只有六品虚职,无任何实缺的李鸿章。福济应允,让清军副都统忠泰领兵五千围困庐州城,又命庐凤道员张光第领地方绿营兵,李鸿章总领合肥、巢县和含山三地的团练乡勇配合,一起进攻含山以及和州两地,阻截来援的太平军。
“不知渐甫有何克敌之策?你也知道,本官于兵事一途,不甚了了。如今贼兵有三千之众,而且据细作来报,长毛贼寇还在和州招募盲流和暴民数百,来势汹汹。本官这两天忧心忡忡,吃睡不能。”庐凤道员张光第一脸殷切地看着李鸿章。
“道台大人,鸿章亦是一介书生,也不通兵事。不过,贼兵锐气已尽,其攻占和州、含山两地后,并未疾驰来庐州,而是留在和州、含山两地,妄图招兵买马,搜刮粮草。如此以来,不但让朝廷能调集我等领兵堵截,而且,其在两地肆意搜刮地方乡绅,势必会得罪当地乡老。只要道台大人一纸谕令,呼吁两地乡绅组建团勇和家兵,协助我等朝廷官兵击贼,必能大败贼兵。”李鸿章堪堪而谈,说得张光第心花怒放。
接着,李鸿章又掏出一块滴答作响的西洋金表,递给张光第,道:“大人,这是家父返回家乡的路上遇见的西洋稀罕物什,大人日理万机,需要校看时辰,为了更好地围剿长毛贼寇,还请大人收下。”
张光第忙道:“这如何要得?张某收下,贤侄如何像令尊交代?”口中虽如此说着,手已经一把将金表抓在了怀里,一边摸着一边听听,还连连说:“这礼物太贵重了,为叔受不起啊。”
李鸿章暗笑这老狐狸,刚才还是“本官本官”的,就送了金表,马上改口变成“为叔”了,称呼自己也成了“贤侄”了,看来这金表还真没白送。
当下便笑道:“一个小玩意而已。当不得大人看重。时辰不早了,下官便不打扰大人歇息了。”
说完,看了看一直把玩金表,头也不抬的张光第,连忙往后连退几步,直到出了房门,这才昂首挺胸,跨步前行。
不过,心中却暗暗心疼那块金表。这是从去年在裕溪口打败来犯的太平军,从一名长毛贼兵的军帅头目身上缴获的,以李鸿章的猜测,这块西洋金表估计得值二三千两银子。
不过,心疼归心疼,与自己的官位升迁相比,李鸿章自然分得清。虽说这种手段有些下作,但李鸿章自来便是不拘小节之人。只有官居高位,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才能振兴华夏,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一些必要的手段和过程,都不值得在意。
果然,次日,张光第派人传来命令,说是他身体不适,所率领的二千绿营兵和一千五百勇壮,全部由李鸿章率领,命令李鸿章即日出兵,进攻含山城。
李鸿章心中暗笑,什么身体不适,不就是想继续把玩金表么?不就是畏惧长毛贼寇,想呆在东关关隘内,让自己带兵去攻打含山城么?
不过,这正合自己的意愿,让自己有机会单独领兵,一展身手。
李鸿章当即下令整军出兵,以自己亲领的合肥、巢县和含山三地的三千练勇为先锋,加上二千绿营兵为中军,一千五百勇壮给后队,浩浩荡荡当含山县城包围起来。
李鸿章唤来含山本地的细作,一问得知,含山城中只有一千长毛贼兵。李鸿章再招来本地乡老,用庐州本地土话一问,乡老便欲哭出声来,当下痛诉长毛贼兵的种种劣行,抢夺财物和粮食,掳走家中的佃户和帮工,全部赶入城内。
李鸿章听到这里,心生一计。
他先是派地方乡老暗中联系城内的佃户和帮工,许诺只要充当内应,投降官府,便可免租种田十年,杀死一名长毛贼兵者,奖银十两。
而后,李鸿章又命令二千绿营兵赶至含山与和州城的中间,扎营数里,并以树枝拖在马匹上来回奔走,造成尘土飞扬,人马奔走的景象,仿佛驻扎的不是二千绿营兵,而是六七千绿营兵一样。
然后,又派一千勇壮在扎营的营寨前,挖掘壕沟,布置陷阱和防御工事,将绿营兵扎营的营寨团团围住。
忙完这些,李鸿章便趁夜派千余练勇分为二队,每队五百分上下半夜不断袭扰城中的太平兵。
第二天,李鸿章却不派兵攻城。到了正午时分,含山城中的太平军一夜没睡,疲惫不堪,连城头上士兵也是昏昏欲睡。
趁着太平军不注意,早得到朝廷大军来攻的城内含山本地勇壮,特别是本地乡绅的佃户们,在知道太平军中所有财产均要上交,又得知只要攻破含山城,他们便可免租十年,更有可能做官发财,纷纷充当内应,发出信号,一拥而上杀灭守城太平兵,打开城门。
早在城外等待的李鸿章,挥手率领家乡的练勇子弟,冲入城内。城内的太平军反应过来,围住截杀,双方在含山城内进行激烈的巷战。
这时候,李鸿章命人大呼:“杀贼一人,赏银十两!贼兵归降,封官九品,赏银二十两!”于是,团练勇丁们拼杀得更狠了,而新加入太平军不久的士兵开始犹豫起来。本就人数少的太平兵,一下便兵败如山倒,死伤二三百人后,退出了含山城。
李鸿章领兵一举占领含山城。
第395章 李鸿章上位之路(下)
庐凤道员张光第接到李鸿章攻陷长毛贼兵占领的含山县城,大喜过望,当下命人抬轿从东关赶往含山城,一路上嫌弃轿子太慢,又舍弃轿子骑快马,领着一干亲信抵达含山城。
一进城,坐镇县衙的张光第,马上接手含山的治理。他先是起草一份报捷文书,将自己如何指挥若定,亲临含山城外擂鼓激励清军勇士,在李鸿章的大力协助下,一举击溃城内贼兵,占领含山城,总之,写的活灵活现,让人看了犹如亲临战阵,拍案赞叹不已。
送走捷报后的第三天,安徽巡抚福济传来消息,将张光第和李鸿章好好地夸赞了一番,透露说,他向朝廷奏请褒奖张光第和李鸿章两人,推举张光第为安徽按察使,推举李鸿章为庐州知府,再过半个月,朝廷褒奖的消息便会下来。
张光第倒还算好,但李鸿章就属于跳级跃升了。看来,这安徽巡抚福济,倒也清楚攻占含山城主要靠李鸿章。
张光第和李鸿章两人大喜,欢欣雀跃不已。张光第当即下令,继续率兵攻打和州州城。
这回,张光第准备亲自领兵。
李鸿章轻易便攻克含山,让他感觉这长毛贼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加上如今己方数千兵勇,要攻占只有二千余守兵的和州城,想来也不会出什么意外。
于是,张光第让李鸿章镇守含山城,他率领原本自带的二千绿营兵和一千五百勇壮,再加上李鸿章率领的含山团勇五百余人,合兵四千,便径直往东攻往和州城。
张光第乘坐官轿,一路走走停停,含山至和州几十里路,竟然走了二天还未赶到,行踪早就被和州城内的主将何雅林探知。
第三天上午,张光第率领四千兵勇,散乱无章地经过一片山谷之时,忽听数声炮响,山谷两旁的半山腰上,枪炮声大作,二千太平兵竟然埋伏在山间,居高临下,朝山谷中道上行军的清兵疯狂开火。
也就半炷香的功夫,太平兵开了一轮火枪火炮,便立刻推动巨石,从山妖滚落下来,砸死砸伤清兵勇壮无数。
张光第本想仗着人多,还想组织清军反击,不料数百绿营兵和上千勇壮没等他指挥,便乱糟糟地一哄而散,往回逃窜。张光第一下便乱了方寸,只得也率领剩下的一半兵勇,跟着前面逃走的清兵,抱头鼠窜,往含山城方向败退。
而太平兵还不死心,在主将何雅林的率领下,冲下山岗,朝败退的清兵追击。
平时缺乏训练的绿营兵和勇壮,此刻只恨不得多长两条腿。可此刻是山地,马匹也难行,慢慢地,在后面的清军便被急追而来的太平士兵追上。
其实太平军将士也是新兵居多,战力也好不了多少,只不过,此刻太平军却是士气高涨,攻势如潮,齐声呐喊进攻。而清兵则一败而退,毫无士气可言,跟随着率先逃跑的人,只想着逃跑,却由于训练不足,反而被托着鸟铳、手执长矛和牌刀的太平军将士追上,一面倒的砍杀。
清兵根本就没想过还击,只是想着比其他的兵勇逃得快便行。
于是,可怜被几名亲兵搀扶的张光第,累得气喘吁吁,为了活命,强行疾奔。但他一向养尊处优惯了,加上肥胖的身材,眼看就要被太平军追上,在危急关头,一名从老家便跟随的亲兵将自己衣服脱下,和张光第换了身衣裳。
那名亲兵被太平兵误以为是满清大官,当场被抓,倒让张光第暂时逃过一劫,和另外两名亲兵一道,偷偷躲在草丛里。
正当太平兵包抄过来,眼看就要发现张光第时,一声号响,从两旁山间杀出两队练勇,正是李鸿章率领的合肥和巢县两地团练,枪声大作,数百发鸟枪齐射,当场便射死射伤近百太平军将士。
太平兵一看,觉得中了清兵的埋伏,也无心恋战,夺路而逃。李鸿章打惯了顺风仗,下令手下追击。
李鸿章刚想也往前追去,忽地听见有人叫喊:“渐甫贤侄,快来救为叔!”
李鸿章扭头一看,这才发现浑身破烂不堪,身穿普通兵服的张光第,躲在草丛里,狼狈之极。
李鸿章连忙命人将之扶出来,道:“道台大人,此刻贼兵逃窜,正是追击的好机会。不如与鸿章一道杀敌,以报今日之仇?”
“贤侄千万莫追!长毛贼兵狡诈无比,为叔正是不小心便中他们诡计。还是先回含山城,紧守门户为好。”张光第已经吓破了胆,连连摇头,劝阻李鸿章。
“大人,不如鸿章派人将您送回含山城,鸿章率兵先追,若是不敌,再返回含山城。”说完,也不管张光第答不答应,拔腿便走,率领手下团勇朝太平军猛追不舍。
何雅林见清兵追得急,太平军又毫无战意,无奈之下,下令弃了和州城,率领逃回的一千五百余名太平军士绕和州州城而不入,直接赶往长江边,坐船返回太平府当涂。
李鸿章率领二千余团勇轻而易举地入了和州州城,还抄没了太平兵因逃走匆忙,没来得及带走,储存在州衙内的圣库中的财宝。
这次,李鸿章没有再通知在含山城里的张光第,而是命人将抄没的财宝中,选取了几样贵重珍奇的,用最快速度送往正从凤阳府城赶往庐州城的安徽巡抚福济,至于捷报内容,却只字未写,只是让信使将占领和州的来龙去脉,都口头告诉福济。
半路上的福济大喜,当场停下行军,挥毫写下一份激越的捷报,向朝廷和咸丰帝报捷。至于到底是谁的功劳,福济不在乎,反正都是在安徽治下,都是他福济的功劳。
而这边的张光第,听说李鸿章率领团勇攻占了和州城,他马上故技重施,连忙赶来和州,又写信急报安徽巡抚福济。只不过,此次他却失算了,李鸿章的信使早就将这发生的一切都禀报给了福济。而且,福济早就写好了捷报奏折,上报了京师。
先入为主的福济一看张光第的急报,心中敞亮无比。既恼怒于张光第的无耻,明目张胆地抢夺李鸿章的功劳,又对张光第的无能深感失望。特别是这次,若是没有李鸿章不放心,跟随张光第之后出兵,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兵败如山,连含山都要重新被长毛贼兵占去,更别说能克复和州州城了。
福济将张光第的奏折扔在一旁,置之不理。
几天后,咸丰的圣旨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李鸿章,乃安徽合肥县人氏,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嗣于国家危乱之时,奉命于家乡办理团练,有功社稷。锡之敕命。于戏!其父李文安,官至刑部督捕司郎中,有谷贻子,发幽光而丕彰潜德。制曰:册府酬庸,聿著人臣之懋绩;德门辑庆,彰显子弟之眷乡。特迁李鸿章为庐凤道员兼庐州知府,兴办团练;其父李文安加封道员衔,协办团练。希尔等齐心合力,共讨洪贼!旨意读罢,望诏谢恩,大清咸丰四年初春,钦此。”
李鸿章连忙跪拜谢恩,山呼万岁!
他从正六品虚职一下被提升为正四平实缺道台,还兼任省府治所的知府,可谓一步登天,荣耀之极!
不过,庐凤道员的位置不是张光第的么,怎么会?李鸿章有些奇怪。
与此同时,张光第也含着憋屈的眼泪,磕头谢恩:他因畏战,被免去庐凤道员之位,贬为庐州府同知。
张光第想不到,一天之内,世事剧变,他竟然会成为李鸿章的下属,欲哭无泪,想死的心都有了。不过,形势如此,圣命难违。
圣旨下发的第二天,他便急匆匆地从稍微安全的含山城来到和州州城拜访李鸿章。
“渐甫贤弟啊,此番真是恭喜啊!张某早就说过,渐甫贤弟才华横溢,知兵事,如今果然一遇风便化为虎。万岁爷真是知人善用。”张光第强自忍住,谀笑着讨好李鸿章。
“哪里哪里,都是抚台大人提携,万岁爷洪福,才让本官立了些许功劳。还要多谢张大人一路扶持才是。”李鸿章心中充满快意。
“渐甫贤弟啊,您身为庐凤道员兼庐州知府,日理万机,非常需要校看时辰,为了更好地围剿长毛贼寇,还请大人收下此表。”说完,张光第有些肉痛地奉上他把玩许久的西洋金表。
“张大人见外了,如此贵重的西洋宝物,如何使得?本官不能收啊。”手中却跟以前的张光第一般,早就将金表抄在手里。宝物送而复返,还发挥了作用,李鸿章心中的酸爽,其实用言语能形容?
见李鸿章这般作态,张光第心中早不知如何暗骂,表面上却喜悦连连,胖脸上笑得眼睛都找不着了:“渐甫贤弟,听说您合肥老家的家产全被长毛贼兵抄没,为兄恰好手头上有些积蓄,送些俗物,还望渐甫贤弟不要推辞!”
说完一拍手,门外几名亲随挑着几担子白花花的元宝,怕是有三四千两之巨。此刻的张光第,脸上笑得肉都在抖动,到底是高兴还是心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鸿章却满面春风,一把抓住张光第的胖手,笑了:“张大人忠君爱国,是为我辈楷模啊!来人呐,还不快将张大人捐献的团练兵饷好好收下。”转头又朝张光第道:“多谢张大人!”
见李鸿章将自己送他私人的财物变成了自己捐献兵饷给他兴办团练了,张光第笑都笑不出来了:也太欺负人了!
不过,面上,却又是一副猛夸,但心中,暗恨不已。
不管怎么样,李鸿章算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了。
第396章 急于应对南王燕王的杨秀清
太平天国,天京城东王府。
一年多一直处于深宫的杨秀清,看起来有些面色苍白。此刻的他,可谓心急万分。
南王冯云山不接受他的传召,如今已经明显是自立门户了。
杨秀清数次向天王洪秀全进言,要求天王下诏,直接宣南王率部来天京述职,接受封赏。虽然明知道冯云山不会来天京,但至少让天国诸多将士,特别是那帮广西老兄弟,看到他背弃天王,叛出天国的丑陋面目,从大义上让其处于不利地地位。否则,如今很多广西老兄弟,像胡以晄等人,还认为南王从没脱离天国,只是有什么不得以的苦衷呢。
杨秀清甚至怀疑有些基层的广西老兄弟,还抱有南王在两广老家发展壮大,什么时候,他们还可以返回老家风光一番。
因此,杨秀清要以大义的名分,逼迫冯云山表态。只要天王下诏让其到天京觐见,不管他来还是不来,一切都能让天国所有人明白他的居心。
可天王却担心与南王闹翻,置之不理,只是要求杨秀清抓紧时间攻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扩大天国地盘,同时,让杨秀清处理燕王秦日纲之事。
杨秀清知道,天王也察觉到秦日纲的自立之心,便让自己收拾好这个烂摊子。
想到这,杨秀清又是一阵郁闷,想不到,自己稍微没防备,将秦日纲放出去,便造成这般情况。还是身边能打仗的将领太少啊!最近发现的那个跟自己同龄的叫李秀成的小将,倒是值得好好留意,自己将之好好培养一番,将来可以大用。
不过,这秦日纲还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竟然跟那冯云山一样,也有自立之心!如今呆在辽东,攻占了几处州县,站稳了脚跟。就看下一步,清妖如何应对。一方面,杨秀清希望北伐军能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又希望能被清兵击败,但最好能让朱锡琨他们率领一支有生力量逃回天国。这是个十分矛盾的心态。
但不管如何,杨秀清都不希望,北伐军中的太平军精锐,脱离自己的掌控。
不过,这秦日纲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奸猾得很。
唉!前有焦亮,再有冯云山,后有这秦日纲,竟然不断想独立出去,自立为王。杨秀清一片窝火,原本,这一切都属于天国的,属于天王和天父,也就是自己的。
想到这里,杨秀清命人唤来曾钊扬、卢贤拔、陈宗扬、何震川、黄维江、刘绍廷、吉成子、傅学贤等八名留在东王府的亲信,一起商议如何处理冯云山与秦日纲之事。
四人很快便来到东王议政大殿。四人均是杨秀清心腹,杨秀清当即将自己心中的疑虑道出,问道:“众兄弟,如今之计,该如何对待南王和燕王才好?”
曾钊扬眨下眼睛,他与南王极为熟悉,天国初期的各县檄文和规定,都由南王一手编制,而他,也都参与其中。因此,对于南王的才华,他很是钦佩。
想到这,开口道:“东王九千岁,南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