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轻语)-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伊凡已经进军到意大利王国,和莱茵联盟的南部完全不同,这里对于伊凡和他的军队很不欢迎,换句话来说,拿破仑在这里是真正的有影响力。
其实在拿破仑来到这里之前意大利是没有国王的,他只是如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是一个联邦制度的国家,甚至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样的虚衔都没有。
是拿破仑统一这里,并且让他们过上几年和平的日子,只是现在伊凡的到来,对于这里的公民而言是不吉祥的,因为他带来的很有可能是战争。
意大利并没有完全的统一,在距离欧罗巴大陆的不远处,还有一个撒丁王国的存在,那个撒丁王国国王按照历史来说,那么就是意大利未来真正的统治者。
其实不管历史什么原因,伊凡都已经联系上那位撒丁王国的国王,希望他能够站出来用自己的身份罢免战争,而伊凡将会帮助他成为意大利的国王。
对于伊凡的交易对方很感兴趣,毕竟此时的撒丁王国只是一个小国家,在拿破仑的威慑下他甚至连自己的海域都不敢轻易的触及。
拿破仑实在是太强大,强大到他都没有抵抗的心理,不过在他的眼中,俄罗斯联邦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之前的俄罗斯帝国就有欧洲宪兵的说法,而联合王国是一个不次于俄罗斯帝国的庞然大物,这两个国家组成的俄罗斯联邦多么强大甚至他都无法想象。
这样的偶像级人物突然邀请他站出来、用意大利未来国王的身份站出来,如果说撒丁王国的国王不动心那是假的,可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万一、万一他站出来之后俄罗斯联邦战败怎么办?虽然都知道他是一个比拿破仑更加强大的君主、统治下的俄罗斯联邦也比法兰西帝国更加强大,但是这种事情谁敢说百分之百呢?
还是那一句话,撒丁王国只是一个小国家,根本经不起战乱的侵袭,一个不小心,也许就让整个王国和皇室到达覆灭的边缘。
第三百六十九章英国人的心思
虽然很犹豫,但是最后撒丁王国的国王还是做出决定,参与到这一次的战争当中去,因为他明白如果拿破仑获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是绝对不会允许他活下去的,毕竟撒丁王国的皇室对于意大利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撒丁王国只是一个小国,他能够出动的兵力只有八千左右,哪怕是这样,他的武器还是需要俄罗斯联邦援助,否则凭借他们的老旧兵力可以说丝毫的战斗力都没有。
对于撒丁王国其实伊凡并没有抱着让他们参与到战场当中去,他的目的只是让萨丁国王帮着摆平意大利,让他有一个很安稳的邻居而已。
否则在战争的时候,左翼突然出现很多的意大利士兵,那对于俄奥联军来说也许会是致命一击,这并非在开玩笑。
当萨丁国王同意参与到战争之后伊凡大松一口气,此时威廉二世已经赶到他们之前约定的地点,而只要摆平意大利,那么真正的总决战就要开启。
这一战如果能够胜利,那么拿破仑和他的法兰西帝国将会消失在历史当中,如果战败的是俄罗斯联邦一方,那么奥地利和普鲁士、撒丁王国将会覆灭,俄罗斯联邦元气大伤。
欧洲将会成为拿破仑的欧洲,彻底的成为拿破仑的欧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如果拿破仑胆量再大一些、手中剩余的力量最多一些,覆灭俄罗斯联邦也许也不是问题。
当然,对方能够覆灭的只有俄罗斯地区,西伯利亚方面估计拿破仑没有能力攻陷,可以说无论怎么样,伊凡都是还有退路、还有反击能力的,但是奥地利和普鲁士、撒丁王国这些国家可没有,一旦战败,那么面临的就是灭亡。
1809年五月,满清帝国发生一件大事,因为再一次爆发叛乱外加边境战败的事情,嘉庆皇帝病重在龙床上,一时之间满清帝国大乱。
乾隆就是因为战败一命呜呼,虽然里面有他已经年迈的缘故,但是被气死也是事实,满清的大臣们很害怕嘉庆会重复他父皇的结果。
幸好满清帝国还是有储君的,绵宁今年已经接近三十岁,虽然在勤政爱民不次于嘉庆皇帝,但是能力上却要逊色很多。
不过他在诸位皇子当中还是最强的,尤其是其嫡长子的身份,哪怕是没有储君的身份,那么成为皇帝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此时的绵宁心思是复杂的,对于皇位谁都非常的渴望,可是他和自己的父亲关系其实很不错,因此也不想让自己的父皇就这样死去,因此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最是纠结。
大臣们也不希望嘉庆皇帝死,毕竟国家刚刚有一个起色,如果此时嘉庆皇帝死亡,那么谁知道绵宁会不会和他父皇的想法一样?
清官是这样的想法、贪官同样如此,虽然嘉庆皇帝对于贪官的惩戒很是厉害,但是最起码他们已经熟悉嘉庆的套路,这总比上来一个为之的皇帝强吧!
满清是没有权臣一说的,哪怕是当年的和灰彩且蛭吻旎实鄣囊徽攀ブ疾畹闼赖簦康比唬绻凑绽防此担鞘焙虻暮瞳|已经彻底的死亡。
因为嘉庆皇帝的病重,边境上的士兵瞬间成为没有理会的孩子,毕竟大部分大臣们都在关注皇帝的病情,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管边境上的死活。
当然,也并非全部人都是如此,可是小部分人能够做些什么?另外,如果此时不好好的表现一些,将来被人诬陷怎么办?
不要说不理会,哪怕是你没有露出悲伤的表情,那么日后无论是嘉庆皇帝病好还是绵宁继位,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会开心?
虽然不至于杀头,但是惩罚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并非满清没有没有能力的人,而是他们都身不由己。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满清帝国的缺陷,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换做俄罗斯联邦或者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如果他们病重,那么国内的官员不管是真心还是非真心,他们同样需要露出悲伤的感觉,否则有的是小鞋穿。
哪怕是当事人不在意,那么其他人呢?皇室的其他人、一些高官,他们都已经这样做,而你装什么矫情,不合群必然会被灭亡。
这一次造反的是天理教教徒,当然这个天理教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不是之前的起义军那么强大。
当时正值嘉庆皇帝从避暑山庄往回走,突然听闻皇宫被攻陷,当然这只是不真实的说法而已,实际上当时的确有人冲击皇宫,但是并没有拿下。
这样的事情可是历史上很少甚至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皇宫被造反的人员冲击,乃至执勤的禁军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呆愣愣的。
当然,也就是因为他们呆愣愣的,因此才被天理教的教徒攻打进去,否则凭借他们的能力根本不是这些禁军的对手,
这些教徒加起来才不过一百多人,但是却就是这一百多人居然成功的攻打进皇宫内,甚至已经逼近养心殿,有的则行走到嫔妃居住的地方。
这个时候满清皇帝立下的条令出现缺陷,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些禁卫军居然不敢走进平飞居住的地方,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暴徒冲进去而只能呆在门外。
禁卫们也是有纪律的,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那么他们是绝对不能踏进后宫一步,否则直接处死,为此虽然明白这样做不对,但是却不敢违抗命令。
幸好满清皇宫内的太监还是非常给力的,在几名总管的率领下,上百的太监和暴徒们发生血战,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忠诚的永远是太监。
明朝有魏忠贤、刘瑾这样的大太监,但是他们实际上对于当朝的统治者没有丝毫的危害,同时这些大太监们也都是统治者专门培养起来和士大夫一级对抗的。
明朝的党派实在是太多,东林党、秦党、楚党,这些党派分别代表着各地的利益,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个书院、一个势力利益培养起来的代言人。
明朝的灭亡和他们有牵扯不断的联系,如果没有这些所谓“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也许明朝灭亡的会晚一些,当然一点没有也是不行的,否则谁来办理公务?
满清延续明朝的体制,但是对于这些知识分子的党派却是非常的重视,几代满清皇帝都有意无意的对他们进行打压,为此满清的结党营私也是各朝代中处罚最重的。
当然,这些都和主题关系不大,且说太监们击退暴徒们之后,虽然死伤很大,但是却成功的包围住皇宫,为此他们获得很大的赞扬,当然这份赞扬只是军方和皇室给出的,知识分子们依然是瞧不起这些所谓的阉人。
事情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政治影响却是非常大的,若非如此嘉庆皇帝也不会一气之下病重。
事后,那些在京师的天理教教徒被很惨烈的处死,相比较这些人,那些被直接砍死在当场的已经可以在下面很是庆幸。
不过京师内的天理教教徒虽然已经肃清,但是满清的境内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整个北方四处都是天理教,只是如此极端的只有这样一少部分而已。
极端并不是指他们进攻皇宫如何,而是指他们居然用死士的方法进行攻击,要知道他们之前可不知道皇宫如此轻易的能够攻打进去。
之前他们抱着的意思是试探性的攻打一下紫禁城,用自己的性命给满清皇帝一个警告,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成功。
当然这样也完成他们之前的目标,并且可以说是超额完成,虽然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们的教主想要看到的,因为这样一来全部的火力都被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京师的天理教被横扫一空,而整个北方也开始掀起疯狂的清剿天理教教徒的命令,之前和他们有关系的很多达官贵人不再帮忙,而是忙着扯断和他们的联系。
攻打进紫禁城,这可不是造反那么简单,谁知道在这里面那些暴徒究竟做了些什么,有没有给皇帝带上绿帽子。
和造反相比,这些和他们有关系的官员估计任何有联系的人都会被当成同犯论处,在这里,罪不责众人这句话可没有丝毫的用处。
没有官员的帮助,对于天理教此时的处境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他们被当成气病嘉庆皇帝的主要人员,为此疯狂的围剿下,天理教居然被打压的有支撑不下去的感觉。
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六月份,欧洲之战即将开始的时候,当然事情的转变并非因为欧洲战争即将开始,而是俄罗斯联邦开始尝试性的对满清帝国做出攻打的姿态。
其实这并非是俄罗斯联邦想要继续开战,而是他们想要警告满清帝国,千万不要在欧洲战争即将开始的时候搞小动作,否则我们玩死你。
这样的意思满清帝国也明白一些,但是他们依然不敢放松,为此精力主要集中在边境上,皇帝不知道边境上的情况,军机处的这些大臣难道还不知道?
因为贪污横行的缘故,边境上已经是千疮百孔,甚至一些新军的士兵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饷银,其实就是之前他们的饷银也只有官方承诺的一半。
和再之前相比,每个月能够有一半的饷银他们已经非常的满足,要知道之前他们连三分之一都摸不到,如果不是强制性当兵,谁愿意干这卖命的活!
就在朝堂上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边境上的时候,嘉庆皇帝的病情突然开始转轻,为此朝堂上自然非常的高兴,绵宁在复杂的内心中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神态。
之前的嘉庆皇帝因为病重一直处于甚至昏迷状态,此时已经恢复很多,那么自然需要处理公务,尤其是和俄罗斯联邦的关系。
不过这个时候一个机会被送到他的面前,英国人想要和满清帝国结盟,当然这个结盟是悄悄的结盟,毕竟此时英国人还是和俄罗斯联邦是盟友状态,而满清帝国则是俄罗斯联邦的敌人,如果被俄罗斯联邦知道,那么对于英国可不是好事情,其实就是英国人自己,对于能够战胜俄罗斯联邦的海军都抱着怀疑。
第三百七十章战地医院
结盟只是一个常识性的经济结盟而已,希望满清帝国能够开放部分的港口给英国,而为此英国人将会帮着满清打走俄罗斯联邦的海军。
是的,英国人准备和俄罗斯联邦海战,确定自己太平洋霸主的身份,当然这将会是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才会开始。
只是嘉庆皇帝貌似并不准备给他这个机会,看到开港口通商一项,他直接予以否决,因为他认为这样会让白银外流,因此导致满清帝国的经济减退。
很多的洋务改革派很不赞同自家皇帝的决定,可是他们也只是臣子而已,君主决定的事情他们没有参与的权利,一个不小心也许会送命。
其实这一次英国人并没有准备占便宜,他只是想要借口海上贸易从而来到被太平洋而已,毕竟他们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来到这里找俄罗斯联邦海军的麻烦吧!
如果满清能够同意,那么双方在贸易上就有很大的牵扯,牵扯一多,那么和俄罗斯联邦的矛盾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到一堆。
和俄罗斯联邦开战也是英国人思虑很久的想法,欧洲的战争无论胜利还是失败,英国人都要这样做,胜利则是不能继续俄罗斯联邦继续发展下去,俄罗斯联邦陆军厉害没有关系,但是他不能容忍对方的海军强大。
如果输掉战争则更好,英国人正好顺势拿下北太平洋,反正到那个时候英国损失的顶多就是一些陆军而已,大不列颠帝国的陆军什么时候强大过?因此损失就损失,没有什么大不了。
当然这一切都有些想当然,毕竟满清并没有同意英国人的结盟,不但没有同意,而且还把英国人永远拒绝到贸易之外,他们认为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结交。
天知道,为什么英国人突然变成反复无常的小人,难道国与国之间真的有友谊?当然不管有没有,但是在和俄罗斯联邦结盟的时候还在想着如何扯后腿,这样的朋友满清帝国的确不稀罕结交,这也许就是嘉庆当时的想法。
满清没有同意,并且永远把他们拒绝到贸易之外的行为让英国人很是愤怒,也正是因为这愤怒让历史回到原点,鸦片战争的时代即将来临。
按照英国人的想法,我好好的和你交谈,但是你没有同意,那么没有办法,我只能使出一些别的手段,虽然不太好,但这是你罪有应得。
俄罗斯联邦并不清楚英国人的想法,此时欧洲的战争已经爆发,这关乎全世界的新格局,因此无论是否和欧洲有联系,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那里,因为时间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两个君主都参与到这一次的战争当中。
伊凡,或者说称之为君士坦丁一世大帝,大帝的称呼是绝对符合伊凡标准的,如果他都不能称之为大帝,那么真不知道谁才有这个资格。
君士坦丁一世大帝和拿破仑亲临战场,双方虽然互相看不到,但是他们的意志、他们的精神已经开始展开斗争。
本来准备汇合的俄奥集团军和普英集团军最终还是没有集合在一起,而是分别从法兰西帝国的两侧发动攻击,而俄奥的身后就是意大利。
幸好撒丁王国已经开始行动,此时意大利的局势慢慢的稳定下来,若非如此,伊凡和弗朗茨二世也不能安心的进行战斗。
第一天双方的战斗就十分的激烈,火炮几乎是一时都没有停歇过,每一秒都会有战士退出战斗或者死亡,鲜血和杀戮充斥着整个法兰西帝国边境。
此时西班牙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不过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好像并没有感激拿破仑的意思,甚至连西班牙的士兵都没有安排出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想的,难道他不清楚这并不仅仅是拿破仑的生死战争,而且还是波拿巴家族的生死之战,如果拿破仑战败,那么约瑟夫会觉得自己能够安稳的坐在王位上?
当然,对于自家哥哥的行为拿破仑没有丝毫的意外,如果他真的能够表现的有一些大局感,那么将来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位置交给他又如何?虽然拿破仑并不认为他的哥哥能够活过自己。
西班牙没有安排士兵过来,莱茵联盟和意大利的士兵他又早早的调遣过来,可以说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没有隐藏的王牌,表面上显露出来的五十万军队已经是他的一切。
而伊凡这一方一共有多少士兵?俄奥共有三十五万、普英原本有二十五万,但是在莱茵联盟征召五万之后,现在已经扩充到三十万。
可以说伊凡在数量上是占据优势的,可是他们也有缺陷,那么就是没有统一的指挥官,俄奥这边自然没有丝毫的问题,毕竟俄罗斯联邦的实力太强,奥地利只能担任配角。
普英那边可不行,英国虽然只出兵十万,但是他们还是不想甘于普鲁士之下的,其他的不说,最起码要用一个平等的身份。
不说现在,就是一路上他们也曾经争吵过多次,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具体指挥官的事情,指挥官是威廉二世没有错,但是两个副指挥官分别是普鲁士王国和大不列颠的将领。
威廉二世是不敢在这样的战争中真正进行指挥的,通过前面的种种事情,他已经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实力,可是他不敢指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很多。
把指挥权交给普鲁士的将领威廉二世是非常愿意的,毕竟这是自己可以新任的人,可是英国人会善罢甘休?他们不会,因此矛盾因此而起来。
如果是往日,那么威廉二世可以不在乎,但是在关乎普鲁士能否存活下去的时候,威廉二世是不能轻易得罪英国人的,万一他使一些小手段……
争争吵吵来到决战这里,并且在决战的时候双方还是因为不和因此进度很慢,甚至当俄奥联军取得一些辉煌成果的时候,他们这个次要的阵地连一点拿得出手的战绩都没有。
愤怒的威廉二世连杀掉那名英国人将领的心都有,之前明明说好的配合,当真正实施的时候英国人只会掉链子。
如果之前没有看出什么来,那么此时威廉二世已经彻底的明白,英国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他们胜利的那么轻松。
这件事伊凡也通过威廉二世的嘴巴知道,他同样愤怒,但是却对此没有太好的方法,不过伊凡已经决定,这一次战争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英国人。
战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持续着,俄罗斯联邦的军队很是勇猛,每一次作战的时候都冲到最前面,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每一次的伤亡,最严重的并不是俄罗斯联邦的士兵而是奥地利的士兵,这让弗朗茨二世在认为很丢脸的同时也很奇怪。
直到他发现俄罗斯联邦的医疗体系和装备之后才明白,此时俄罗斯联邦士兵身上穿的虽然不是防弹衣,但是也能够很大的减少子弹的杀伤力,同时脑袋上的钢盔可比什么熊皮大帽管用得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医疗体系。
战地护卫兵、完整的军医系统,在俄罗斯联邦强大科技和经济能力之下,他们在战地后面组成一个个的小型战地医院。
每日来往于这里的人很多,一般情况下轻微受伤的士兵三天之后就可以出院,如果战况紧急甚至能够马上去前线。
看到这一幕的弗朗茨二世在羡慕的同时也明白自己没有这份能力,或者说奥地利没有这份财力才完成这些,虽然他们能够减少士兵的伤亡。
可是药物在战争中是最昂贵的,尤其是他们没有很好的特效药,因此并不能很大的缓解士兵们的伤痛和炎症,不能解决这些,那么战地医院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
当然俄罗斯联邦是很愿意出售给他们一些药物的,但是价格的昂贵让弗朗茨二世选择退缩,不过即便是退缩他还是购买一些,准备用来医治那些军官、将领。
伊凡很黑心?并不黑心,而是这些药品的确是这个价钱,尤其是消炎药物和遏制疼痛的药物,这些的技术还不是很完美,因此提炼出来的代价还是很高的。
也只有富裕的俄罗斯联邦能够用得起,拿破仑手中的士兵都无法享受这个待遇,额……如果满清少一些贪官,那么满清还是能够用得起的。
英国人也可以,但是他们的陆军数量很少,而海军作战时这些东西作用并不是很大,因此英国人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和装备。
此时欧洲战场上的十万英国士兵?他们虽然是大不列颠帝国的士兵,但实际上白人只是很稀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来自英国的殖民地。
对于这些黑人和亚洲人,英国内阁会舍得购买昂贵的药物?此时英国正在全球禁奴,努力的想要证明自己才是世界第一,但是哪怕这个时候他同样舍不得花费这样一份金钱用在殖民地的士兵身上。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大不列颠帝国宣扬的本土和殖民地平等,这就是所谓的世界第一强国,当然只是他自己这样认为而已。
论领土俄罗斯联邦已经超过大不列颠帝国、论人口则不用多说、论军事力量,前车之鉴在那里,无论是陆地还是海军英国都不是对手,论经济……虽然俄罗斯联邦没有那么多的殖民地,但是他们的科技已经完虐大不列颠。
第三百七十一章新的虾夷地区
欧洲的战争只爆发三个月就已经分出胜负,结果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俄奥战败、普英战败,撒丁王国国王落荒而逃。
为什么在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战败?这和意大利和英国有无法逃脱的关系,毕竟谁也没有想到拿破仑的主要目标会放在普英联军方面。
可以说,拿破仑对于俄奥联军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随意的放任他们进来,而拿破仑带领着他的主力军团直袭威廉二世而去。
其实这也是一次赌博,拿破仑用法兰西帝国的根本赌一次胜利,不过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毕竟如果战败,那么拿破仑的下场同样会十分的凄惨。
与其输掉战争还不如赌博一把,毕竟胜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拿破仑在之前已经暗中联系意大利军团,这是拿破仑隐藏起来的一小支军队。
是的,这支军队的数量只有一万三千人,但是俄奥战败就是战败在这一万三千人的身上,如果不是他们抄去伊凡他们的退路,其他的不说,全身而退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普英联军方面,他们如何是拿破仑的对手?何况拿破仑几乎是拿出全部的力量和他进行战斗,仅仅是三天的时间威廉二世的普英联军就被打的溃散而逃。
其实普鲁士士兵的战斗力不至于如此的不济,而英国陆军也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差劲,可是偏偏两军当中有矛盾,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依然没有团结起来而是互相算计,这才是他们真正输掉战争的原因。
三天的时间全线大溃散,英国的十万陆军指挥官被俘,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奔逃瑞典,正准备通过瑞典逃亡到北非地区。
为什么是瑞典?俄罗斯联邦是不能去的,毕竟那里即将发生激烈的战斗,英国同样不行,之前他们已经有很深的矛盾,威廉二世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美洲地区不用多说,这个时候过去不是找死?虽然那里现在依然是冷战状态,但是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战争什么时候到来。
普英联军方面溃败的一塌涂地,而俄奥方面则相对而言要好一些,不过萨丁国王的逃亡,让他们的退路已断。
伊凡的意思是什么都不管,先拿下巴黎再说其他,可是弗朗茨二世不同意,认为这个方法实在是太过冒险,与其有实力那样做还不如撤退。
这进攻和撤退可是不同的概念,士兵们的心情也是不同的,如同听从伊凡的意见进攻,那么他们也许会输掉战争,但是通过谈判也许他们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毕竟巴黎对于拿破仑来说同样非常的重要。
可是撤退……士兵们已经明白战局不利、退路已经被截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如同无头的小鸟一样迷茫,不知道前途如何。
加上拿破仑的突然袭击,俄奥联军方面重复之前普英联军的后路,伊凡倒是想要坚持进攻巴黎,但是没有奥地利的支持,他是没有这份能力的。
结果可好,三十五万精锐就这样在撤退中被消耗大部分,俄罗斯联邦的士兵还好一些,二十万还有十三万左右撤退出来,奥地利很是凄惨的剩下五万人。
三十五万精锐最后撤退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十八万,整整一半的军队被消耗在撤退当中,最为主要的是他们什么都没有获得。
此时时间已经是1810年二月份,在欧洲已经两年的伊凡,通过这两年的战争,无论是眼神还是气质中都带着一丝军人的气息。
只是这个时候,这位带着军人气息的君主很是烦躁,因为这一次的战败对于他来说算是彻底的失去优势,开始从主动转为被动。
幸好他的士兵损失不是很惨重,还有保卫俄罗斯地区的能力,当然,奥地利想要保存下去十分的艰难,很想劝弗朗茨二世跟着自己会俄罗斯联邦,为日后重新做打算。
但是却被弗朗茨二世拒绝,他实在是不能允许自己一点反抗没有就放弃奥地利帝国,可是如果反抗,那么他将失去撤退的最后机会。
要知道拿破仑和他的几十万军队还在身后追赶着,根本不给弗朗茨二世一点布防的机会,奥地利和俄罗斯联邦不同,他们可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拿破仑和他的军队。
已经到1810年的二月份,这个时候的俄日战争也已经结束,留在虾夷地区的几万日本军队被全部围剿,只是在进攻日本的时候延丕勒多尔济慢一步,被北太平洋海军司令部抢先,为此按照之前的承诺,北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出现第二位国防部委员。
当然,这位委员顺势拿下俄罗斯联邦被太平洋海军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他之前就是北太平洋海军军区的副司令,因此这个时候晋升为司令也没有人能够说出什么。
因为黑海舰队的成立,巴尔维诺正式成为俄罗斯联邦海军总司令,如果不是需要防备着卡美哈梅哈,在几年前巴尔维诺就已经是这个身份。
对于这件事卡美哈梅哈内心还是有一点埋怨的,毕竟他对于北太平洋海军司令这个位置还是很眼馋的,但是此时一个后辈成为司令,他内心平静才怪。
可是他也没有理由说什么,毕竟人家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上位的,虽然这个机会伊凡选择的是给他而不是自己。
日本幕府时代结束,可惜,幕府结束之后不是天皇继位,而是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块领土,对此很多国家表示不满意,纷纷认为俄罗斯联邦的吃相太难看。
尤其是这个时候俄罗斯联邦在欧洲吃败仗,这样的情况让更多的国家有胆量站出来,因为他们认为俄罗斯联邦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他们。
可惜,他们想的不错,现实却狠狠的打击到他们,虽然欧洲的战争失利,可是伊凡依然没有丝毫的示弱和失败者的模样。
对于那些叫嚣着,伊凡只是平静的说出一句话:“俄罗斯联邦永远不畏惧战争,他致力要组建的就是一个战斗民族、一个永远不知道屈服的国家,任何敢于和俄罗斯联邦叫嚣的国家,都会被俄罗斯联邦视为敌国,俄罗斯联邦不介意采用战争的手段来结束这样的外交关系!”
很决断的一句话让世界各国纷纷沉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