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无语)-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建立这座汽车制造厂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方面虽然是为了拉动连云港的综合工业领域发展,但在另一方面这座汽车制造厂,却根本就不是为中国准备的,它完全是为欧洲的这场战争准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证明汽车不仅是企业的生产工具和消费者的代步工具,战略转移机动的能力使汽车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防设备。

    现在连云港拥有全中国数量最多的汽车——4865辆,其中70为进口零配件加部分国产零件组装而成,而在这些车辆中,又有半数为卡车,而那些装载重量仅只有一吨左右,简陋如后世农用车的卡车,但这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卡车。

    可一但中华汽车制造公司投产之后,所有的卡车都将被那道“闪电”淘汰,那道闪电划过天空时,全世界都会被闪电所征服。

    “闪电”,那是自己从图纸中选择的欧宝“闪电”卡车,闪电是二战时期同级别德国卡车里最可靠和结实的。它可在其它二轮驱动卡车不能走的地方拉载3吨货物。

    20年代是通用汽车公司十年扩展期。在1929年,gm获得了座落于德国“吕塞尔斯海姆”的欧宝汽车股份公司。后者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制造厂之一。

    在30年代初期,欧宝引进了一款速度非常快的轻型卡车,那就是著名的“欧宝闪电”卡车,并在1935年在“勃兰登堡”开设了最现代化的卡车厂。虽然“欧宝闪电卡车”很轻,但它的设想可使其装载大量货物。另一个通用汽车工厂“别克”所生产的久经考验的6缸引擎为其提供了卓绝的动力。

    闪电在十年期间经历演变。其载货量从原先的1。75吨逐步提升至2。5吨,最后s型可在全国各地运输3吨。

    在战争末期单欧宝工厂就生产了100000多辆闪电为德国战争服务。这些车有多种型式,如多用途卡车、公共汽车、广播车、救护车以至为高官服务的加长型奢华车。

    闪电证明其比任何竞争者都远远优良。它可去其它二轮驱动卡车不能走的地方,它是同级别德国卡车里最可靠和结实的,还有,最好的是,欧宝的优良生产设备对零部件生产的保持保证了闪电的持续生产。

    汽油发动机也提供了优势,汽油比其它卡车必需的柴油更容易获得。二战时德军在北非进行的的研究给予了闪电闪闪发光的演讲,它比不牢靠的汽车如me

    cedes和nsu好很多。

    从去年年底开始施工建设的“中国汽车制造厂”就完全是按照“勃兰登堡”卡车厂的图纸建设,日产100辆闪电卡车,而这将是现在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卡车制造厂。

    “建设一个年产3万辆的汽车厂全年需要电力24000千瓦,徐州只有9000千瓦,修一个新电站需要几年时间。汽车厂一年需要二十几万吨钢铁,汽车厂每年还需要2万立方米木材,汽车厂每年的运输量大约100万吨,而徐州至连云港,铁路运输量不超过300万吨……中国的第一个汽车工厂只能设在连云港……”

    想起去年讨论汽车制造厂的选址时的争论,那些外国专家的言语,原本按照自己的想法,这汽车制造厂应该设在徐州,这才符合“沿线工业发展”的要求,可最终想法还是服从了企业的效益和发展需要。

    不过最后,作为妥协,又在从连至郑县铁路沿线规划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工厂”,以带动沿线工业发展,而如果那些配套工厂建成的话,作为总装厂的连云港,每年的卡车产量将会从三万五千辆增加至五万辆。

    “以后,连云港就是中国的底特律了”

    想到此时全世界90的汽车都由美国生产,李子诚笑了笑,美国汽车是依靠流水线生产赢得了市场,而德国三十年代水平的工业流水线不见得会比美国差吧

    明年,汽车制造厂投产,后年、大后年,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也许在连云港就会耸立起一家规模空前的汽车“康采恩”,而到那时,因为汽车工业,连云港的石化业同样会得到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

    汽车业只是一个杠杆,一个撬动整个工业系变革的杠杆,而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个杠杆紧紧的握在手中,并利用战时高利,把这个杠杆变得更为强大,只有迅速壮大起来,在未来它才能和外国的厂商竞争。

    “咔”

    身旁传来的响声打断的李子诚的思绪,扭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李子诚只觉眼前一亮,只见一个位身着小洋装的女孩俏生生的站在那,她的手中拿着一部120相机,正神情尴尬的看着自己。

    女孩身材高挑苗条,有着令人羡慕的鹅蛋脸,但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她的眼睛,那是一双能摄人心魂的凤眼;并且她的体态文雅袅娜,在配上那一头长及腰际的秀发,简直就一活脱脱的超完美版的青春美*女。若是放在后世,明显是那种让大多数明星黯然失色的美*女。

    美*女啊

    虽然眼前这美*女并没有身上那种妖媚,但却有着同她截然不同的纯洁,嗯冰清玉洁,大概说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女孩。男人投来的眼神中的欣赏之意,让陆琪玉感到有些不太自由,但拍了他的照片,陆琪玉觉得自己还应该主动注释一下。

    “先生”

    陆琪玉大大方方的走向前去,虽说这里是荒山野岭的,但这人应该……是个正人君子吧

    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够清楚的看到,眼前这走过来的女孩脸蛋以至反射阳光,那是如婴儿般吹弹即破的白嫩肌肤。

    “嗯”

    看一眼女孩手中的相机,嗯,是120相机,现在最方便照顾的相机,相机对,真正方便的应该是35毫米相机才对,如果制造35毫米相机的话,没准会在这场战争中打出一个相机品牌,就像二战中被捧红的一个个品牌一样,对,自己怎么只想着生产,而忘记了营销,自己不能只看到战争的红利,还要考虑到战后,完全能够借鉴后世的营销手段,利用这场战争,把中国的品牌打出去,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品牌。

    战争,关键还是战争

    只有战争才能……

    男人突然的沉默,然后眼睛盯着自己胸下,这实在让陆琪玉一阵心恼,就在她想发火时,却发觉那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6月29号,快到7月了,按说应该……”

    他在嘀咕什么?陆琪玉反倒升出些好奇心。

    就在就时林间小道跑来一个人,那个人远远的就喊了起来。

    “萨拉热窝、萨拉热窝……”

    远处的喊声传入耳中时,却只让李子诚整个人猛的一松,萨拉热窝,对萨拉热窝的枪声

    “董事长,萨拉热窝,奥匈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了”

    “万岁”

    突如其来的好悄息只让李子诚先是大吼一声,整个人陷入狂喜中时,人却又一把抱住眼前诧异不已女孩,在她的惊讶中先是抱着她转了两圈,在女孩的惊叫声中,刚一放下她,李子诚便兴奋的说道。

    “听到了吗?欧洲要打仗”

    这时如果最想干什么的话,恐怕就是想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分享内心的喜悦,自己苦等了这么长时间,精心筹划小三年,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这一天的到来吗?看着眼前这张纯洁的脸蛋,尤其是那张动人的红唇,李子诚竟然忍不住俯身吻了过去。

    天他竟然强吻她?

    原本正欲呵斥这个男人的陆琪玉在男人吻来时,眼睛突然睁大,当他的唇和她的嘴唇终究相接触时,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吻。她想尖叫、想抗拒,但是当四片嘴唇终究接触时,两人都陡然震动,所有的动作,都归于静止。

    在吻住女孩的一剎那间,李子诚的心脏一阵狂跳着,这是在回到中国后,第一次亲吻女人,在这一霎时,以至几乎以为自己的唇,和她的唇,再也无法分得开来至少自己不想这么轻易的松开。

    又惊又怒的陆琪玉羞愤交加地努力挣扎起来。

    “唔……唔……”

    可她只能从鼻孔发出声音,却无法大声喊叫呼救。

    这个来势汹汹的强吻让她措手不及。他用一双大手覆捧住她的面颊,让她无法逃逸,炙人鼻息的热气源源的呼向她的眼脸,袭上了她又羞又怒的心。

    终究,李子诚还是有些依依不舍的松开了唇,还给女孩一些的空间,这时才注意到眼前的女孩那美丽的双眸跃动着怒火,她的粉面通红,是羞红还是,嗯,应该是是怒火

    “对……”

    话音不过是一出口,女孩的嗓间便迸发出一声尖叫。

    “啊”

    终究发出一声尖叫的同时,见那个男人又欲过来,陆琪玉连想都没想便努力甩去一个耳光。

    “啪……”

    洪亮的耳光声,在云台山上响了起来,李子诚愣愣的摸着脸,看着眼前的女孩,她……嗯,自己是该打,这事轮着谁,谁都得打自己,不论如何,自己都得道歉,别说是这个时代,就是一百年后的中国,这样强吻一个女孩,被打一耳光事小,指不定不知会惹上什么麻烦。

    “小姐,我……”

    可不等的李子诚说出道歉的话来,又羞又怒的陆琪玉却一转身,像逃似的朝着山下逃去,此时她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里,整个人完全不知道在做什么,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跑,赶紧跑,要不然,谁知道这个男人会干什么。

    直到这时严平南才从树后钻了出来,先前看着那一幕后,他便明智的选择躲在树后面,少爷今个是怎么了?就是对苏小姐少爷也是止乎于礼啊但跟在少爷身边这么长时间,严平南却知道,什么事情应该看过就忘,就像眼前这件事,是一定看过就忘,不对,应该是没看着。

    “少爷,巴黎那边发来电报,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第220章 造船厂(第二更,万字了!求月票!)

    第220章造船厂

    连云港因港、因路而成,在大陆与东西连岛之间,便是鹰游门海峡,东西连岛为连云岛港天然防护,连云岛港几乎占去整个鹰游门海峡。

    而鹰游造船厂则位于鹰游门上方,虽终筑坝、筑地而成船厂大部地基,但幸而筑地大都为船坞,施工进度倒也神速,在年初时,鹰游船厂已经建成四座船坞,其中以至还有一座此时国内以至远东,极为少见的封闭式船坞,而另三房船坞亦无一例外的建有铁梁雨棚,雨棚的搭建,使得鹰游船厂能够不无阴雨皆可施工造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早在**二年三月,在连云“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即挂牌成立,自公司成立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则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英国、美国、德国购买六十余艘船龄二十年左右的旧船,以至其中大多数都是以“废铁”的价格购买。

    随着这些“废铁”的购进,中华远洋船运公司一跃成为全亚洲第一大船运公司,23万载重吨商船,更是相当于日本全国商船保有量的两倍,全中国吨商船吨位更令中国成为世界第五“海运大国”,仅次于英、美、德、法四国,而这些“废铁”则大都是在鹰游船厂接受检修。

    能够说,在某种程度上,同属于**的中远洋、鹰游船厂,根本就是相辅相成,虽然中远洋现在只开辟了海参崴、旧金山、里昂等欧亚远洋线路,在大量商船闲置时仍向国外采购商船的前提下,鹰游船厂依然接到多达十艘商船定单。

    今天是“远洋136号”下水的日子,这是中远洋第136艘商船,排水量达3500吨的大船,也是鹰游船厂建成最大商船。此时甲坞船台上,远洋136号披红挂彩,装扮一新,仿佛正要入洞房的新郎官。

    几十位身穿鹰游船坞统一制服的工人,在总监魏平涛的指挥下,正按部就班地拆卸船体支架。眼下,用来支撑远洋136号的支架已全部拆除,136号庞大的身躯停在倾斜的船台上,全凭一根特制的粗麻缆绳牵引着。来自**公司、中远洋、鹰游船厂的主管们一字排开,站在船台一侧,各就各位,目不转睛地盯着136号;来自全厂的工人,高高低低、参差有致地站在船坞外围,鸦雀无声地盯着136号。

    此时,李子诚则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参加136号的下水典礼,掠掠的海风轻拂着脸庞,面对船头站在那,李子诚的脸上带着笑容,朝周围看去时,众人投来的视线中,依然带着疑惑,他们怎么能理解呢?

    中远洋的运力“过剩”,仅在鹰游海峡泊淀场上,就有超过10万吨商船泊停,商船大都是1890至1900年的老船英镑买一艘万吨轮,平均每吨价格不过1。5英镑,这个价格,以至比买废铁还要便宜三成,虽说,现在运力是过剩,可很快,也许再过两个月,一切就会改变。

    先是作为交战国的另一方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船只纷纷离开中国,或泊于港中不出。受战争影响,来自欧洲的商船也将大为减少,此外,由于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政府又会征用大量商船为本国战争服务,亚洲各国轮船公司的业务尤其是远洋运输业务基本陷于停顿。到那时,中远洋便能够乘机抢各国留下的航运业务。

    那可是每年多达5000万吨的运输业务,在历史上,一战正是日本的航运业则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由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赞助,加上欧战所形成的真空,这一时期进出中国和亚洲港口的日本商船数逐年递增。日本的两大轮船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大坂商船株式会社正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知名的商船公司。

    而现在,由自己创办的中远洋却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在印度洋、太平洋上,还有多达百艘近50万吨商船正在返回中国,大概暂时亚洲海运市场的不足以喂饱这近百万吨商船,但随着潜艇战打响之后,各国会纷纷抽回商船,同时自己还能把手头的近70万吨镑一吨”的旧船,翻个二十三十倍,卖给英国或法国。

    至于中远洋嘛,只需保持100万吨商船,便足以满足未来几年的需求,头两年先开辟航线,同时制造新船,在新船服役的同时,再把旧船卖给英法船商,用卖掉旧船的钱,去造新船,然后再用新船定单进一步提高连云的造船水平。

    利用外国资本建立一支庞大的商船队,然后再用这个商船队去挤占亚太航运市场,同时又能够源源不断的把中国制造输送到全世界。而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循环,一个良性的对连云各项发展有利的循环。

    “要是能还能再有个几千万那该有多好”

    感叹着,李子诚心下尽是懊恼之意,虽然从各国定购的商船,都是用各国银行的贷款定购,但自己依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更多的旧船,现在旧船是废铁,可不出几个月,废铁就会变成金疙瘩。

    “70万吨旧船,已经能挣个几千万英镑了知足吧……”

    “是他”

    在围观的人群中,手中拿着相机的陆琪玉看着那个站在台上的的男人,双眼猛的一睁,是他可恶的男人,他在船厂工作?看样子在船厂的地位似乎不低,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去敲香槟酒。

    就是回头画他圈圈诅咒他,总得先知道他的名字吧。

    “你好,先生,那个人是谁?”

    “你不知道?”

    被问道的人被身边这西式打扮的姑娘的话问得一愣。

    “咱们连云港就是他的,现在的淮海经略使啊”

    什么?

    这,这个可恶的男人就是那李子诚,这人,可真下流,几乎是下意识的,曾经让她佩服不已经李子诚在陆琪玉的脑海中形象一落千丈,那里还有一丝当初少女憧憬、佩服,有的怕也只剩下厌恶了。

    “这死人头”

    瞧着船头台上那男人竟然笑了起来,陆琪玉在心里暗啐道,但还是忍不住拿着相机冲他拍了一张照片。

    站在船头上的李子诚看到香槟酒瓶颈上的细绳紧连着高高的船头。这时,一个工匠头目走近船厂总监魏平涛面前。

    “总监,吉时已到”

    魏平涛朝着一个手执板斧的工人扬了扬手。

    “准备——下水”

    闻其声,李子诚便将手里的香槟酒瓶用力地掷向船头,只听砰的一声,香槟酒瓶撞了个粉碎,随后,一股冲天的黄色液体腾空而起,繁殖出无数的白色泡沫,向四周飞溅……紧跟着,那个工人举起锃亮的板斧,手起斧落,将铺在一个斜面木墩上的粗麻缆绳齐茬斩断……刹那间,悬挂在船头的一只彩球突然变成一朵倒挂的莲花,从花芯里纷纷洒洒地飘出无数耀眼的亮片,飘向空中,飘进大海里……

    远洋136号好像也被这新奇而热烈的场面吸引了,它停顿了一下,船尾才向着坞口缓坡慢慢地滑去——滑去——远洋136号轰然下水,溅起一片浪花,船坞上下登时响起一片喝彩声。

    在这一片喝彩声中,远洋136号由慢而快,不断滑向大海……

    “我们要造这样的船”

    在鹰游船厂的总监办公室内,李子诚向魏平涛这位毕业自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的高材生,中国第一位造船专家魏瀚的幼子,展示着自己的概念。准确的来说是是二战“自由轮”的概念,德国人从来都没有造过自由轮,只是在战争末期在制造潜艇时采用了分段建造。

    “……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预制构件和装配的方法,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船只”

    用纸盒展示着自己的“自由轮”,李子诚的脸上带着笑容,这是未来鹰游船厂争夺英法定单的根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潜艇击沉了数千艘协约国商船,总吨位超过一千万吨,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四年中,至少将有千万吨商船市场等待着自己去开辟,而在战争期间抢占市场有一个原则是再简单不过的——速度和产量。

    当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的船厂一年半建造一艘万吨轮的时候,在中国,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建造一艘万吨轮,每年能够建造上百万吨商船,这会促使英、美、法以至日本的企业向鹰游定购商船,在战争期间几百万吨商船定单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

    而想要得到这些定单,就必须要处理速度和产量的限制,而自由轮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看着眼前那由十几个纸盒拼接而成的商船,魏平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他看来,这种造船方式,若是得以成功的话,对于造船业而言,完全不亚于一场**,船台和船坞的使用效率更高,生产效能自然更大,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电焊机和优良的焊条,所以,我们要造船中要大量使用焊接替代铆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焊接能够大大加快轮船的建造速度,二是咱们缺乏有经验的造船铆工,咽,当然焊接还有一个并非不重要的好处,一艘这样的万吨轮,采用焊接能够比铆接节省200吨的钢材,这意味着每五十艘船,能够节省出一艘万吨轮所需的钢材……”

    此时魏平涛却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那十几个纸盒上,想来这是董事长自己的构想,以造船的眼光看,这些分段并不合理,而这却给他开启了一个启示,船是能够像汽车一样,分段建造的,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分解。

    虽然各国造船都未采用焊接,但是鹰游在建造内河船时,却已经应用了焊接技术,无论是在设备上或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但还有一个问题。

    “董事长,我们需要造那么多船吗?”

    作为鹰游船厂的造船总监,魏平涛每天只需看到在泊淀场上停着的商船,就会一阵头痛,那些船占用着公司的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公司有大量闲置的运力的前提下,还会定购商船吗?虽然他们仍然在定购商船,但魏平涛却是知道,那是董事长要求的,如果有一天董事长改变主意,大概鹰游就是第二个船政局。

    “定单,你不用担心,只需你能设想出这种船来,至少未来几年,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定单的问题”

    大概是怕他怀疑,李子诚紧接着又补充道。

    “现在欧战一触即燃,一但欧战打响,船运业的春天就会到来,别说几十万吨,即便是数百万吨商船,亦会被庞大的市场吸收个干静,到那时,最重要的不是市场,而是咱们能不能造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商船。”

    现在还是买家市场,可最晚到年底,可就进入卖家市场了。

    “董事长,现在可有诸国调停,咱们可不能把宝押在这上面,这生意场可不是战场……”

    不等魏平涛说完,李子诚却是一摆手道。

    “这生意场就是战场,就是赌场,现在我就是在赌,怎么样,你告诉我,能不能设想出这样的商船”

    自由轮啊自由轮

    盯着自己做的纸质模型,李子诚倒是暗叫着可惜,若是潜艇内有自由轮的图纸,这可不就什么功夫都省掉了,有了图纸,这船厂便能够源源不断的制造出自由轮,那里像现在这样,不仅在设想图纸,还要规划工艺流程。

    看着那模型,在脑海中反复构思着采用这种造船方式的工艺流程,排除万难也要先答应下来再说,心里这么想着魏平涛便点了点头。

    “这个,能够试试看”

    “行,你就试试看,经费、机械、设备,都是优先保障,总之,无论如何,咱们得想办法提高造船能力,咱们没赶上铆接造船的趟,所以,咱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咱们的电焊技术,”

    话时李子诚带着一丝得意,如果论电焊技术,怕全世界的电焊技术都赶不上连云港,早在1912年11月,连云港便仿制出了第一部电焊机,制造出第一批电焊条,随后电焊即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工程机械生产上,而在鹰游门造船厂造出的第一部钢制沉箱,亦是采用电焊取代铆接,再到后来造内河船,焊接工艺船厂早已经应用的如火纯青。

    “要不要向德国提供一种潜艇图纸呢?”

    在离开船厂时,李子诚忍不住在心下嘀咕一声,虽说早已决定向德国提供一些图纸,以换取其它的利益,但在船厂,看着那自由轮,却忍不住去想起那艘改变自己命运的潜艇,那潜艇留下来的只有柴油机之类的动力设备,至于其它早已经炸毁了,不过潜艇被炸毁了不要紧,在那些钢桶之中,肯定有潜艇图纸。

    如果向德国提供一种潜艇图纸的话,没准能够让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取得更大的战果到时自己就能卖更多的船给英国,卖一艘万吨轮至少能挣到三四百万两银子,要是德国人能击沉两三千万吨商船,那可就发达了。

    这个念头不过是刚一闪现出来,李子诚却又意识到向德国提供潜艇可能形成的其它方面的影响。

    “等等,要等等,至少等自己处理自由轮的建造问题再说,要不然德国人别真打赢了”

    历史,中国的历史是能够改变的,至于世界历史,最好还是按照旧有的大趋势发展的好,要是德国真打赢了,未来是什么容貌,可就成了真正不可预料的未来了,而这绝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自己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说到底,就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先知先觉上。破坏了对未来的先知先觉,那可不是十几几十亿能弥补的。

    想那么远干什么?先办好眼前的事

    心下自嘲一声,回过神来的李子诚扭头朝窗外一看,却看着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位一身短西装的女孩正在那走着,大概,没看清容貌,但在连云港,穿着那么一身女式西装的女孩,怕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自己恰好认识其中的一位。

    “是她”

    没错,就是那个自己在云台山上强吻,随后赏给自己一计耳光的女孩,和上回一样,她依然背着那部120毫米相机。看来这小妮子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这爱好,在这个时代可真够奢侈的

    “停车”

    车刚一停稳,李子诚便打开车门跳下车,朝那个女孩走了过去。

    从公路上突然走过来的人只让陆琪玉双眼悄然睁大,看着那张看似帅气可却又让人讨厌的脸,她只一团火从心底涌了上来。

    干干的笑两声,李子诚不无尴尬的和站在面前的女孩打个招待。

    “你好,前,前几天实在是不好意思,请……”

    不等李子诚道完歉,面若冰霜的陆琪玉却冷声说道。

    “好狗不挡道”

    女孩的一句话,差点没把李子诚呛死,下面的话自然都呛堵在嗓间,瞧着甩头而去的女孩,盯着她的背影,唇角却是禁不住一扬。

    “这妮子……嗯,够呛”。。。

第221章 印象(求月票!)

    第221章印象

    相比于许多热闹的、人潮涌动的火车站,连云港中央火车站的规模或许是全国最大的,直到现在仍然还一片工地,那庞大的车站似乎还未完工,单那看正做着外部装修的火车站大楼,任何人都可以感到这座火车站的规模之大。

    但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庞大,才使得这里看起来像是一个冷清的火车站,虽然火车每半个小时准点到达起程,但这里依旧显得空落寂静。也许是因为现在陇海铁路还未修至郑县,也许是因为连云港,还不算太过繁华,反正上下往来的乘客也是稀稀落落的,至少不像上海的火车站那么热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怕还是因为车站的规模远大国内其它火车站所能相比。

    通过地下通道离开仍是一片工地的中央火车站后,范奕晖便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这是连云港和其它地方的不同,在连云港的大街上有近两百辆出租车,这里有便捷的公共汽车,有出租车,但却看不到人拉的黄包车。

    嗯,据说,曾有人开过类似的公司,但最后却很难维持运营,因为没人愿意拉黄包车,车夫可以找到其它的工作,与车夫的收入差不多,但却更为清闲一些,至少,不用像拉黄包车那么累,而且不会风吹日晒。

    因为这是第一次来连云港,对这里并不怎么熟悉,范奕晖才决定奢侈一把,做出租车,坐上车后,便向司机吩咐了一句。

    “请您开慢一点”

    开车的司机朝着后视镜里看了一下这个客人,客人有吩咐,当司机的他自然需要遵从。而之所以要让司机开慢点,只是因为范奕晖,想在借着这个机会,先走马观花似的打量一下民国元年起,便在国内声名渐响的连云港。

    “这不仅是一座车站,同样也是一座城市,十多万人在这座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中生活式作,其中大半是在**公司下属的近百家企业中工作,数以千计的工人,乘公司火车前往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矿区工作,而他们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呢?或许你以为是上海的闸北的棚户,可事实上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