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无语)-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也不错。
有了前期的和摩根的谈判,接下的一切变得非常简单,合同书是按照两人商定的内容制定的,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审查合同书上的每一个条款,以便核对是否与两人敲定的草案一致,而在这个过程中,虽是参议员,同样也是一名律师的罗斯福,审视的甚至比李子诚还要仔细,偶尔还会提出几个疑问。
一个小时过去后,随着查理?斯瓦伯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李子诚也在合同书上签定了自己的名字,合同签字的同时,一张由摩根本人开出的摩根银行本票被送到了李子诚的手中。
“摩根先生,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
按下心中中大吼一声的冲动,接过那张巨额本票的时候,李子诚冲着摩根一笑。
会愉快吗?至少自己非常愉快!
“相信我,你决不会后悔这笔交易!”
面对摩根的回答,李子诚一笑了之,我是不会后悔,但是你呢?谁笑在最后,上帝知道,我知道!
“罗斯福参议员,非常抱歉!”
在离开会议室后,同罗斯福一同乘上电梯的时候,李子诚向罗斯福道了个歉。
“原本,为表示我的感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应该请你吃一顿的,但是,因为在这里耽误了时间,而我本人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同样也定购了邮轮船票回国,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在有朝一日,我能有机会弥补今天的失礼!”
嘴上说的抱歉,可事实上,只有李子诚自己才知道,自己是要为将来打下一个基础,如果罗斯福答应自己的话,也许再过二十几年,自己会来美国“兑现今天的承诺!”。
“李先生,我想你有这个机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本人都非常乐意接受你的邀请!”
罗斯福礼貌的说道,同时看着眼前这位即是发明家,同样也是一位律师的年青人,现在他是全世界最富的中国人了。
“李先生,我想明天,全世界都知道摩根用一亿五千万美元买下了你的专利,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专利,相信在你回国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为你而骄傲!”
(呵呵,今天一看,那个感动中,昨天上架,就有大大打赏了,先是小新人,嗯,老伙计了,感动中,再就是心非顽石兄、接着又是赢声百晓兄,无语在这拜谢了!
经春村儿提醒,现在新纪元还没有一个封面,不知道那位大大大才可以帮忙做个合适的封面,这是起点对封面的要求:1、限120x150像素的小于20k的jpg图片。2封面图片元素应该包含书名,笔名和起点网址。另外,新书不易,还请手头有推荐的大大多多推荐,未收藏的大大,收藏一下,谢谢)
第015章 泰勒
“快!快点!”
坐在马车上的张荫棠不时督促着车夫,偶尔的他会看一眼报纸,对于三天前从从华盛顿来到约的张荫棠来说,这会最懊恼的怕就是刚刚看到这份报纸。
《摩根以7600万美元购买新型炼铁高炉专利!》
中国人啥时候有这个能耐了!
尽管心里嘀咕着,可张荫棠还是在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便吩咐车夫,先去上东区那李子诚的住处,可未曾想和那李子诚还是差了个前后脚,赶到上东区的李宅时,人家已经去了火车站,据说是要去旧金山然后从那回中国。
“7600万美元!”
念叨着这个字眼,张荫棠忍不住长叹一声,“库伦事件”发生后,共和初定,举国视线便集中于对外,尽管兴国集中于外,但内政却仍要输,尤其是现在最为严重财政问题了。打从10天前,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国内财源可谓是时即已罗掘俱尽,非借款无法维持。
国内的财政窘迫到不得不分别电令驻外代表觅求借款路线,一时驻外人员均以找寻借款路线为工作主要对象,而张荫棠也不例外,这次来纽约也就是为了向唐人街社团借款。
一看着报纸上写的这个中国人卖专利卖了7600万美元,张荫棠自然也就跟了过来,可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人家已经去火车站了。
“老爷,火车站到了!”
听着下人的话,张荫棠立即走下马车。
“快……”
可话却只说了一个字,下个字便吞了回来,看着纽约火车站内的人山人海的模样,张荫棠竟然停住了脚步。
那李子诚长的是什么模样?
“哎!可惜了!”
一声长叹,张荫棠摇着头便朝着马车走去,就待上马车的时候,却看到火车站对面的电报局,脑中顿时显现一丝灵光。
《摩根以7600万美元购买新型炼铁高炉专利!》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着这个新闻,看着报纸提到自己的名字,李子诚依然忍不住偷乐着,新型炼铁高炉专利的引进让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小涨,虽是小涨,但也接近摩根支付给自己的现金,这才是真正的大鳄鱼啊!
可那些记者和美国人那里知道,真正的赢家可不是摩根,而不是自己,六年后,仅只是钢铁涨价这一块,摩根等于白送给自己一家美国钢铁公司!
“少爷,要开灯吗?”
在卧室车厢内的沙发上坐着的阿四有些兴奋的问了句,看着少爷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因为少爷挣了一大笔钱,而是因为那天少爷去签约时说一句话。
“阿四,收拾一下,咱们回国,你去定船票和火车票!”
回国了!再也不用在美国这地方,看那些洋鬼子的脸色了!而且还是和少爷一起回去。
“不要开了!”
李子诚摇摇头,看着正在捧着书的阿四。
“我用不着。你困吗?阿四!”
“好像有点儿。”
“好好睡一觉吧!明天咱们还有事!”
说完,李子诚便朝着豪华包厢内的“卧室”走去。
回国了!
再过几天,自己就会在旧金山踏上归国的邮轮,之所以选择在旧金山回国,不是因为火车的速度快,根本原因是对“百慕大”的恐惧,万一要是再让自己来个什么“穿越”,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纳粹的宝藏只有这么一个,同样像摩根这样的冤大头,自己顶多只能坑一次。
“少爷,很多人都说你给咱们中国人长了脸!”
“长脸?”
走到门口的李子诚一愣,长脸,也许吧!什么中国人的骄傲、什么当世最富有的发明家,这一切都是扯淡,自己卖的那十几吨图纸和开发数据,若真的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只有白痴才会相信。
什么是声名雀起,或许说的就是自己,现在全美国都知道一个中国人卖给摩根一个由他自己发明的新型炼铁高炉,全世界最先进的、效率最高的,而且还卖了7600万美元的高价。
之所以是7600万美元,一方面是自己得到现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逃避美国国税局向自己征收个税,结果按照罗斯福的说法,今年自己在美国居留的时间少于183天,所以不需要交纳个税,至于合同中的“7600万美元钢材分年分期购买,年份吨位不限,七年内完全偿付”,则又回避了税收。
没准现在最恨自己的是美国国税局,如果自己再多呆一阵子,美国佬就能收自己40%的个税!
“没错,他们都说你这次回国是为了……”
在阿四说话的时候,李子诚却出言打断了阿四的话。
“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利哈伊谷?”
“少爷,我问过了,明天早晨到那!”
明天早晨?
听到这个回答,李子诚忍不住朝外看了过去,利哈伊谷……伯利恒!那里是美国的另一座钢铁城市,明天,明天他会来到火车上吗?
心叹着,已经随手关上了门。
进入车厢后,整个人便躺在被窝里,把厚厚的毯子一盖,周围一漆黑暗,车外的四野里也是一漆黑暗,那真是别有情味。车窗的下部是开着的,有一道纱窗遮着,透进来的风有股寒意。绿色的床帘扣得严严实实,车虽然摇晃,却感到非常安稳,而且开得很快,偶尔还能听见一声汽笛。
“回国、回国……”
想着这个词的,李子诚慢慢的睡着了,
午夜伯利恒,远处的天空完全被炼铁高炉映成红黄色,望着窗外的那似要撕天际的光亮,泰勒的心里涌上来的是种种复杂的情绪,过去的几个月里,自己的经历真可谓是多彩。
去年在陆军军械部部长克罗泽的支持下,自己在马萨诸塞的沃特顿兵工厂和伊利诺斯的罗克艾兰兵工厂进行科学管理实验。具体实施科学管理的梅里克在沃特顿兵工厂解雇拒绝配合的工会会员引起了一场大罢工,面对兵工厂大罢工和舆论界对科学管理的指责,国会众议院组成特别委员会展开调查。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国会举行关于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度的听证会,自己不得不出庭作证,科学管理从一开始便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以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而在国会听证会上,在那里,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自己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
尽管自己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作的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自己对其科学管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听证会在整个美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轰动效应却使得自己失去了工作,在舆论界宣传下,自己成为了“压榨最后一滴血液”的祸首。
望着窗外闪烁的灯光,泰勒忍不住长叹一声,现在是1912年了!
可是在1912年的美国,尽管自己的科学管理在美国企业界颇受欢迎,可是却没多少人愿意站出来作证,证明泰勒制对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的帮助,几乎所有人都仅只看到了“科学管理是如何压榨工人的最后一滴鲜血”,可他们却忽视了泰勒制的推行提高了工人工资,而且自己所倡导的是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确保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任何科学在推广时或许都会碰到停个问题吧!”
可自己碰到的却是什么样的问题呢?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自己,即便是那些采用的科学管理的企业主,同样也在指责自己,他们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
也许,也许真的应该离开美国!
心下动起这个念头之后,他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叫“穆”的东方人,
那位曾经用书信与自己探讨着《科学管理》的穆先生,早已赢得了他的好感,他在科学管理上的研究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在纽见第一次见面之后,才会邀请他来伯利恒,以便能进一步探讨科学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亚洲能够有人对自己的科学管理充满了好感,在超出泰勒意料的同时,又让他心中尽是欣慰之感。
可更让他惊讶的却在后面,却在两人来伯利恒的火车上,他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
“泰勒先生,如果美国不接受你的理论的话,那么你是否考虑过离开这里呢?”
想到穆湘玥那个中国人曾对自己说过的话,站在窗边的泰勒沉默了下来,这一刻不可他真的生出了离开美国,离开这个对自己的理论充满质疑与指责的国家。
“也许……”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敲门声不大,但很有节奏感,可以想见对方应该很有礼貌,从窗边走到门口,打开门泰勒便热的请门外的站着的人进屋。
“穆,快快请进来!”'(m)無彈窗閱讀'
第016章 理想主义者的选择
“泰勒先生,我要回国了!”
刚一坐下,穆湘?不无遗憾的向泰勒说道,在纽约第一次拜见他之后,自己曾在他的心里悄悄的种下一个种子,可那棵种子生根发芽了吗?
“湘?穆?你要回国了?”
泰勒诧异看着穆湘?,这位曾经用书信与自己探讨着《科学管理》的早在约约时就已赢得了他的好感,他在科学管理上的研究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才会邀请他来到伯利恒,通过实地考察以回答一直科学管理方面的问题而远在亚洲能够有人对自己的科学管理充满了好感,在超出泰勒意料的同时,又让他心中尽是欣慰之感。
“是的!”
穆湘?谨慎的点下头,在过去的几个星期中,通过泰勒的解释和在伯利恒的实际考察,自己在《科学管理原理》上的一些疑惑和不解,得到了回答,尤其是这次伯利恒之行,可谓是获益良多。
“可是你的学业!”
如果泰勒没记错的话,他现要根本就没有完成他的学业。
“是不是学费上的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或许……”
泰勒的话让穆湘?心下一阵感动,这反倒更坚定了一定要拉他去中国的决心。
“泰勒先生,我,”
沉默片刻,穆湘?缓声说道。
“想来,您已经知道了,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共和初定,所以,在国内,有识之士无不纷纷投身实业,而我,已经接受了一家公司的聘请!”
“穆,你要知道,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听到这个解释,泰勒不无遗憾的摇摇头,在他看来无论如何穆湘?都应该完成他的学业,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而且可以领会科学管理原理的人,即便是在美国也没有几个。
“如果错过的话,同样也非常可惜!”
穆湘?同样不无可惜的说道。
“泰勒先生,您应该知道,现在的中国没有一家真正的大型工业公司,而现在,却有一个人愿意投入一笔巨款,创办这样一家公司!”
在说话的时候,穆湘?刻意放慢了语气,今天在报纸上看到那篇报道的时候,他便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而在过去的二十几天中,自己不断的诱导着泰勒尝试离开美国,而这是埋下种子,现在是时候让这棵种子完全生长了起来。
“嗯,这倒是个不错的产业,如果中国愈实现富强,就必须要创办工业,而投资一家工业公司,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产业!”
泰勒深以为是的点头称赞道,而此时,他的心里却突然浮现出穆湘?曾经说过的那番话。
“离开美国,也许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更适合推广你的理论,要通过一个成功的、别人无法忽视的实例,让那些人主动去学习科学管理,而非是这种被动的推广。”
“任何人都可以在美国投资一家工厂,可那只是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势必将淹没在美国数以十万计工厂之中,有谁会在意这家工厂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呢?可是如果在一个工业相对薄弱的国家,如果一家企业,一但采用科学管理,就成为赢得最高的企业,同时企业又得到快速发展的话,那么,泰勒先生,到那时谁还会忽视科学管理这个倍增器呢……”
中国,似乎中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错!泰勒先生,您和我想的一样!”
穆湘?连忙点点头说道。
“或许,那位投资人创办的企业,嗯,是一座钢铁厂,不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我相信如果工厂一但投产的话,整个世界都会关注这家工厂!”
哦?
泰勒应一声的同时,心思却不由活络起来。
“那个人想要建设的一个世界上最好的钢铁厂,是最好的,最先进的。这家钢铁公司将会是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最现代化、最具规模的企业,而且他必定将会成为全世界赢利率最高的企业,不过,”
穆湘?的话声音一顿,他注意到此时泰勒似乎陷入深思之中,于是又抛出了一个诱饵。
“可是,现在他却缺乏一个最好的工场效率经理,一个有创业精神的有伟大实验精神的了不起的冒险者。”
听着这话,看着穆湘?,原本心思已经活络开的泰勒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国人,难道说他的意思是……
缺乏一个最好的工场效率经理,一个有创业精神的有伟大实验精神的了不起的冒险者。
在心底念叨着穆湘?的这句话的同时,泰勒却发现似乎这个位置就是为自己准备的,而看着穆湘?,他为什么会放弃学业呢?
难道说,他想成为这个工场效率经理?不对,他完全不够资格,他只是对科学管理进行了一番研究,而自己不仅是这一理论的创造者,而且还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
这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根本就是自己,而不是他,至于他,嗯,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他只能做自己的助手!
此时,泰勒的内心开始变得越发痒痒起来,他看着穆湘?,沉默了很长时间,他的内心开始斗争了起来,自己这么做会不会很不厚道?
“离开美国,也许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更适合推广你的理论,要通过一个成功的、别人无法忽视的实例,让那些人主动去学习科学管理,而非是这种被动的推广。”
“任何人都可以在美国投资一家工厂,可那只是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势必将淹没在美国数以十万计工厂之中,有谁会在意这家工厂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呢?可是如果在一个工业相对薄弱的国家,如果一家企业,一但采用科学管理,就成为赢得最高的企业,同时企业又得到快速发展的话,那么,泰勒先生,到那时谁还会忽视科学管理这个倍增器呢……”
就在这时,钟声打断两人的谈话,而泰勒抬起头朝着座钟看去,已经是午夜十一点了。
“泰勒先生,我是来和您告别的!”
说着,穆湘?站起身来,认真的看着泰勒。
“公司投资人的火车明天早晨就会到站,所以,”
沉默片刻后,穆湘?认真的说道。
“说实话,我很希望您能够去中国,因为……”
苦笑着,穆湘?向泰勒深鞠一躬,他知道有时候话说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自己去斗争。
几分钟后,在穆湘?离开了饭店房间,坐在沙发上的泰勒却发现自己久久难以平静。
一个最好的工场效率经理,一个有创业精神的有伟大实验精神的了不起的冒险者。
这说的不正是自己吗?
这个职位根本就是为自己准备的。
世界上最现代化、设备最先进、效率最高,如果再加上最现代化的工场管理,那这样的企业谁会忽视呢?
甚至于全世界都会看到一个事实,这家公司将会开启中国的工业纪元,任何一个人,只要提到中国的工业,自然会想到这家公司,而提出这家公司,人们肯定会提出他的管理,提到在这家公司得到全面推广,并应用到每个方面的科学管理。
这会是企业的成功吗?当然!当然他们更为认同这是科学管理的成功,一个落后的中国可以因为科学管理而拥有超越他国的工业,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奇迹,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又怎么可能忽视科学管理企业管理上的成功应用,届时全世界都会争相效仿,全世界都会去主动的学习科学管理。
“对!”
猛的站起身来,泰勒的神情变得有些激动,甚至有些亢奋。
“我一定要去中国,穆,对不起了!”
他会上钓吗?
离开饭店的穆湘?在心底沉思着,从纽约到伯利恒自己不断的给他埋下种子,不断的提醒着他,美国并不是好的选择,推广科学管理,必须要用一个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奇迹,而他也深以为然,而今天自己又提供给了他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
这一切都是李子诚安排的,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人性。
美国留给泰勒太多的失望,而十年的推广他早已经变得筋疲力尽,而不接受聘请、自费在全美推广科学管理又恰说明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愿意相信奇迹。
“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诱惑,他自然就会主动来找我们!”
第017章 愿意来中国吗?(加更)
火车站上,车站工作人员不停的喊着。
“旅客们请注意,七点钟开往圣弗郎西斯科的火车就要从十二号站台发车了。”
手拿着铁皮筒的车站站员不断的重复着这么一句话。
这时一个身穿黑色呢绒大衣、身材高大的五十多岁的老人,举目扫视着火车站的候车室内扫视着。他那尖削而棱角分明的脸上,带着一副寻人的神态。火车站内的人很挤,四面八方来的人流从他身边擦过,往车站的各个出口拥去,各奔前程。车站建筑的高层厅室里,回荡人们的交谈声、喊人声。
今天正赶上周末,而且刚下了一场雪,空气既清新又寒冷,所以,人人都在匆忙赶路。
穿过车站入口处,泰勒沿着斜坡道走下去,上了长长的水泥构筑的月台。他沿着列车数:四、五、六、七;在第七节车厢敞开的车门左手的车窗下,有一个用镂孔模板印出的蓝色小圆圈。这是个标志,表明该车厢内的设备比头等车厢还讲究――各个隔间的面积加大,而且里面的设备既可充举行某种旅途会议之用,这是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高级豪华包厢。
“就是这了!”
泰勒走进了车厢,沿着一扇扇关着的隔间过道口走过,当他走到第五个门时,就在门上敲了两下。
“是泰勒先生吗?”
一个男人的声音从房间内响了起来。
泰勒先是一愣,接着他又是一笑,自己来这里,不正是给穆湘?送东西的吗?
自己特意在凌晨时分给火车站打了电话,通过火车站的站员,找到了穆湘?,告诉他,如果他要回国的话,自己有一个礼物送给他,一本《科学管理原理》的笔记。
他理所当然的表示了感谢,但是却因为时间的关系,已经身在车站的他没办法亲自去拿,所以自己便自告奋勇亲自来火车站,一是给他送行,二则是送笔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泰勒想在这里见那位神秘的投资人。
门上的锁链响了两声,接着是拉门闩的声音。门往里开了,但出现的人并不是穆湘?,而是一个更为年青的东方小孩。
“您一定是泰勒先生吧!请进,少爷一直在等您!”
有些诧异的走进这间包厢,泰勒看到依着车窗的沙发边坐着一个年青人的东方人,甚至可以说像一个东方小孩,或许是错觉,泰勒甚至都觉得他的脸上带着一种童真似的笑容,英俊的相貌再加上这样的笑容,使得他整个人显得非常亲切。
他就是那个投资人吗?这么的年青?
在泰勒进入包厢后,已经站起身的李子诚面含微笑的打量着泰勒,这个现代企业管理的创始人,他六十七、八岁,矮而圆胖,头全秃了。脸倒挺和气、讨人喜欢。碣色的眼睛大得超出了他的金属镶边眼镜的镜片,这双眼睛中带着,嗯,期待与疑惑!
“但愿我没有打扰到您!先生!”
有些疑惑的泰勒看着这个中国人,将视线转移到他的服装,泰勒这才相信自己没来错地方,尽管他看起来很年青,但仅从他身上的服装就能看到他的身份,穆先生穿的不过是一件5美元的服装,在伯利恒是那种工人做礼拜时的正装。
而这个先生身上的衣服却价值不匪的定制服装,仅仅只是他的衣服、鞋子,也许就高达数千美元,甚至上万美元,他是一个富人!
含笑和泰勒打着招呼说道。
“怎么会呢?请坐吧,泰勒先生。”
话音刚落,李子诚又继续说道。
“请原谅。穆,正是办一点事情,所以并不在这里!”
“哦。”
轻应一声,泰勒打量了一眼这个设备考究的隔间。
里面有一张桌子、还有沙发软坐,却没有床铺。隔间与隔间是用镶板壁隔开的。窗户上足黑红两层的天鹅绒挂帘,它减弱了车外过路人的嗜杂声。桌上有一盏带流苏罩的台灯。
“泰勒先生,我只有三个问题!”
面带着微笑,待泰勒坐下之后,李子诚便吐出了一句话来。
三个问题,刚刚坐下的泰勒两人都是一愣,他是在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吗?
“泰勒先生,您是经济管理方面权威,我只有一个问题询问一下,现在中国即将实现共和革命,在您看来,中国欲实现富强,应该投资何种实业!”
面对这个问题,泰勒则是皱眉沉思这个自己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在沉吟良久之后,方才开口说道。
“如果以资本回报来看,中国的企业家们更愿意投资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厂、面粉厂,一方面是中国每年进口大量棉布,市场需要这一类工厂,另一方面,则是受限于资本,如穆先生一般,无论是从投资角度或是回报角度亦或是技术角度,投资棉纺工厂无疑是最合适的!”
在泰勒说出这番话时,李子诚点了点头,这恰恰是历史上绝大多数资本家所选择的路线,棉纺工厂投资少、回报快、技术要求不高,而且中国还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是最适当中国实业发展的一项投资。
“但……”
望着眼前的年青人,泰勒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自信,现在他至少相信一件事,这个年青人知道自己,甚至于,这三个问题,还带着其它的意思。
“如果考虑到富强,我想对于中国人而言,你们更为看重的是“强”而非富,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追求强国之路,就必须要投资资金密集型的重型工业,但这对于中国而言,至少现在来看并不现实,一方面无论是政府或是民间,都没有充足的资金,而冶金、机械工业又是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另一方面,这一类工业对技术要求高……”
泰勒注意到当自己说话的时候,这位年青而且富有的先生不时的点头头,他似乎非常赞同自己的观点,而在泰勒内心深处,开始相信自己的推测,他似乎是在进行一场面试。
泰勒的回答让李子诚非常满意,自己从来没就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眼前的这位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如果自己想建世界第一流的工厂,除去那些专利、图纸之外,或许聘请他作为公司的管理主管,将是最好的选择。
“泰勒先生,您现在是否已经接受了其它公司的聘请!”
吐出这句话时,李子诚笑眨了一下眼睛,而穆湘?却是惊讶的看着身旁的这个人,他……他想聘请泰勒!
果然如此,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泰勒这时终于放松了下来,他耸了耸肩膀说道。
“现在几乎整个美国都将我视为压榨最后一美分的祸首!而且我已经十年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公司的聘请。”
“泰勒先生,我个人认为,科学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