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无语)-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收买军心啊!
一想到这一点。袁世凯焦急不安了,当初只看到远征军大胜带来的好处的他,压根就没想到在死人身上“做文章”,那李致远可是什么从不错过什么的“扬名”之机啊!
过去,他想抓名声也就让他抓了,可现在,他却是想去抓军心。这如何能让袁世凯心安?
而在另一方面,袁世凯同样也没有估计到那些中国人,竞有如此高昂的爱国热情?不过只是一个建筑师的,竟然能够在短短数日内得到全国响应,甚至弄出举国沸腾的局面!
什么时候,中国人变得如此爱国了?
袁世凯不明白,而更让他不明白的是,李致远在死人身上做文章。比他这个大总统通过授勋、晋衔在活人身上做文章还成功!
现在,国务院可不正在同陆军部一点点的争那个什么《荣典章程》,按照那个章程那些军人。可谓是极尽荣光,那可是将军才能享有的葬礼典荣,可李致远偏偏要求每一个士兵都“享有同样的荣光”。…;
“士兵和将军,在他们为国家付出生命之后,他们就是平等的,士兵亦应该享有与将军同等的哀荣。”
这种坚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新闻自由”的恍子下,先是被报纸报道,随后通过广播经收音机一直传到欧洲,传到远征军的军营之中。按报纸上的说法,那些军士们听到李致远的这番话后,一个个无不是热泪盈眶。
“呀!人心啊?”
先是感叹,随后又是疑问,袁世凯猛然感到他太孤独了。他想到段祺瑞,想到冯国璋。想到王士珍,想到从小站练兵起被他拉拔起来的一个一个文臣武将,最后,他还是想到李致远,想到这个看似抱着一手烂牌,却把牌局一点点打回来的年青人。
“哎,若是……”
瞧着身边的儿子,沉默良久的袁世凯想着那个还没有儿子年岁大的李致远,心下的那种失望之情一时更浓了,如果……如果李致远是自己的儿子,那该……
儿子……姻亲,就在袁世凯眼前一亮之余,随后眼神又是一黯,虽说他袁世凯有几个女儿,而且其中几个姿色相当不错,可他却知道,这事压根就成不了李致远那小子当初可是把这路早就给“断了”,当初他可是拜了他当兄长,在这世上那有当叔叔的娶侄女的,若是他真的这么干了,只怕……只怕这全中国都看他袁项城的笑话。
“可惜啊……”
这会袁克定显然不知道他爹心里的这一阵浮想,从两年前开始,袁克定便是雄心勃勃的等待着,自从他得悉在他老爹示意下修改成的总统选举法,他更雄心大涨。按照那个法上规定,以后再新诞生总统必须是在原总统提出的三个候选人中选举之。他老爹是总统了,有一天他老爹不能干了,还有提名权,莫说提三个,就是提一个,也得是他袁克定。于是,他“皇储”自足了。
“今天帮老子打天下,明天就是我的天下!”
他自然是深知老头子的良苦用心,所以,自然的也是加倍努力,全心全意的想要办好他爹交待他办的各种事项。
这会他们父子俩人在瀛台的凉亭之中对坐时,袁克定从老爹的低沉情绪上看明白了一切,不待老爹发问先开了口:
“大爷,李致远的事情,您老不用犯愁,这一仗是大胜仗不假,可也让江苏陆军精华尽丧了,没了江苏陆军,那李致远可以说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想着从陆军部那边得知的前线的战况细节,袁克定对老头子那可是佩服到骨子里去了,这一招借刀杀人计,那可谓是高明到极点,那李致远丧服出席庆功宴那里是为“阵亡官兵守丧”,分明是为他自己。
可袁克定这么一说时,却显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本来袁世凯心里就是非常之乱,本来想把儿子找来和他谈谈现在,儿子这么说一说,反倒是让袁世凯的眉头一皱,那张略显病态似蜡黄的脸上,更是透出了一些不满。自己这个儿子,别说和李致远比,就是和自己比也是所差甚远。
那李致远当真像他是兔子尾巴吗?
心下恼着儿子的不成器,竟然连这么明摆的事情都没看出来。袁世凯便瞪了儿子一眼,然后语气生硬的说道:
“兔子尾巴?”
先是一问,袁世凯又沉默了,谁是兔子尾巴,李致远的年纪比他轻,身体比他好,相比之下。老天爷可没给他袁世凯时间啊!…;
若是兔子尾巴的话,恐怕他袁世凯才是那长不了的尾巴……
心下原本就是心烦意乱的袁世凯,想着儿子的这句话,变得更是烦燥许多,不过他今天却懒得去发什么脾气,沉默半天之后,他才缓声说道:
“你不懂啊……”
一句你不懂啊,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却是说明袁世凯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失望,克定这个瘸子,样子上不了台面不说。就是那脑子也不够使啊!
过去没人比较的时候,袁世凯为了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文章做得还真不少,可做了那么多文章,花费了不知多少功夫,但这又能如何呢?
现在人与人一比较,高下顿时可知!
这知高下不当紧,更为重要的是,袁世凯知道,自己这个脑子到现在都没怎么开窍的儿子。压根就不是李致远的对手,别说是克定,即便是他袁世凯又岂能在他李致远手里讨得便宜,现在,李致远敬着自己、尊着自己,那是因为……他袁世凯还是中国的大总统!
合法的大总统!
可将来。若是克定……瞧着似乎有些得意的儿子,袁世凯的心下不由一叹,他到现在都没看出其中的环节啊!还在他自以为是,就他这脑子,别说是当大总统了,就是当一部总长,估计让人家卖了,还给别人数着钞票那!
后继无人啊!
心下冒出这个念头时,袁世凯的心里顿时一阵失望,这培养来培养去,这人的脑子可是天生的,现在这是共和制,即便他能帮衬着让克定成了大总统,给选上了,可保不齐,将来也会给挤下去,现如今可不是过去前清那会,那怕儿子是个傻子,也照样当他的皇帝……
突然,在袁世凯如此思索时,他的脑海中却是浮现出一个念头来,若是更改国体……突然间,袁世凯的心脏不由的一阵猛跳,若是更改国体的话,一切都好办了,他袁世凯当皇帝,那他儿子可不也就是中国的皇帝。
至于李致远,嗯,他是个人才,就是封他当个王爷,世袭个异姓王爷,再由他当总理大臣,这国家可不还是……
似乎这是一个办法!
就在袁世凯的心神一乱时,袁克定却像是没有注意到大爷异样似的,在那依然自顾自的说道着:
“……大爷的求稳态度,固然是好的。可,单凭那几句话,就能收买军心了?这军心哪,还是在长官的手里头,您看韩武现在是官拜上将,这么大的中国,有几个三十岁的上将,那些个官长们,他们要的是什么?无外乎四个大字升官发财……”
在袁克定看来,那李致远的一番表演,所收拾的那里是什么军心,顶多,也就是换来一些名声罢了。
“即便是让他收了那些大头兵的,他李致远又能如何,打仗还是要靠各级长官,军队还是要靠长官们的约束,到头来,最后能起作用的,还是各级长官,那些个长官,又岂在乎国家公墓什么的……”
袁克定像他的老爹了解他一样了解他老爹,知道他做梦都在想权,尤其想军权;做梦都怕丢权,尤其是怕丢军权,所以自然的知道他爹现在在担心什么,自然的也就之所以想当然的认为那些权,他爹丢不掉,甚至在他看来,李致远的那些手段,实际上是没办法的办法,名声名声顶个屁用!…;
“大爷,就像您说的,咱们只要把模范团办好了。”
顶着模范团副团长一职的袁克定,又一次提到他的“模范团”。
“这远征军,军官皆出自模范团,这欧战打下去,慢慢的,他李致远的兵也打没了,官也打个差不多了,到时候,他李致远自然也就到头了……”
怕是你爹看不着了!
心下一声长叹之后,袁世凯却是没有显露出来,而是话题转开了。
“记儿!”
喊声着袁克定的乳名,袁世凯又看了一眼袁克定,然后开口说道。
“别的事不说了,我只想问你一件事,你说说意见。‘
“说吧,大爷。”
袁克定看着大爷应道,
“啥事?”
“哎……”
看着儿子,袁世凯叹了一声气,然后用一种看似平淡的口吻问道。
“诺是你当不成大总统,会恼你爹吗?”
“怎么了?大爷。”
瞬间,袁克定整个人呆在那,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这是他爹的话,若是他当不成大总统……这,这还有什么变故不成?
“大爷,咱,咱总不能让那黎胖子当大总统吧!”
对于儿子提到副总统,袁世凯却是没说话,只管沉默着,这个儿子啊……到底是窍还没开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70章 应对未来
中央机构。('138看书网'笔下文学 bxwx。org)
从民国四年起,这个名词随着国务院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出现在京城人士的生活之中,中央机构,在民国四年之前,往往所指的是中央所属各部,而现在,在民国五年,中央机构所涵盖的范围却越发广泛起来。
在这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数字可以充分的说明问题,在民国四年五月,整个北京中央机构雇员不过只有4500余人,而到了民国五年八月,却达到惊人的2。16万人,不过十五个月的时间,扩充了近五倍,而这种人力上的扩充,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务院所属各部不断的设立一个又一个新的权力机关,新机关自然需要新的雇员,而这些新设机关因其丰厚的待遇而吸引着各界英才的加入。
而在这些机构之中,扩充最为迅速的恐怕就是司法部、财政部,前者因剿匪需要建立中央警察总局,汇集全国最优秀警察于身,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刑事调查机构,而后者,关务局、国税局、盐务局等权力事务机关的建立或改组,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税收,可以说,没有财政部之财,就没有国务院之威,以财权行通全国,这或许是国务院最强势的手段之一。
不过在国务院新设的各机关之中,总有一些不显眼的机关,甚至不为外界所熟知,至少。外界很少关注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权力的、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机关。
财政部特勤局,便是这么一个机关,在过去的一年多之中,财政部特勤局。外界对其的了解,恐怕其是财政部在推行币制改革时,全力打击铜元制伪以及制贩假币之类的行为,甚至于,在一些国会议员看来,随着司法部中央警局的建立,以及打击伪币的行为作为刑事犯罪。由中央警察局负责,那么财政部特勤局就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尽管财政部特勤局是“府院分治”后国务院设立的第一批局务机关,尽管特勤局的特工负责着国会议员的人身安全保护,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个机关,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保护,而且对于那些国会议员来说,他们总是担心。特勤局会成为国社党打击国会议员的武器,所以,人们往往总是拒绝特勤局的保护。因此,没有什么“实物”的特勤局,根本就是一个浪费经费的所在。
不过虽是如此,但是,特勤局依然存在着,依然鲜为人千,依然不引人注目,甚至与大多数国务院局级机关总部设于京城内不同,特勤局设于城外,远离城市近二十里。甚至距离京津公里尚还有数公里,只有一条特意修建的公路连接着特勤局于京津公路。
京津公路,是北方第一条高标准的公路,用于连接京城与天津,而在这条公路修建立期间,根据最初的设计。公路两侧修建有100米的树林带,而在京津公路十公里处南侧则有一条支路,而这条几乎掩于树林间道路则是通往特勤局的所在。
至于在京城内城的那个挂着特勤局牌子的地址,不过只是是精心设置的一个门面而已。这样可以哄骗那些怀有好奇心的人。
而在城外的这座位于田间的大楼,才最诡秘的秘密特勤局的真正总部,这幢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大楼是以财政部的名义建造的,只不过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这座大楼是用做特勤局总部。
或许,外界对于特勤局并不算了解,可是这个看似没什么“实物”的机构却远为他们想象的庞大得多,它的奠基人李四勤,那位出身李家的年青局长,使得特勤局的权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里是盾牌,是利剑!”
几乎每来一批新人的时候,李四勤都会那些刚刚受训完毕,从学校毕业的新手们说道:
“我们到这儿,就是要成为国家的盾与剑,保护这个国家不受任何侵害,并斩断任何试图侵害它的魔爪。”
这是特勤局的职责,而李四勤一直忠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尽管他非常年青,但是却从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他的能力,怀疑他的责任心。
当又一份情报汇编送到他的办公桌上时,天色已经黑了,此时,李四勤依然在工作着,事实上,他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或许已经下班了,但是他依然还是会在下班后继续干下去。
他花了一个小时全神贯注地阅读情报汇编,直到在脑海中把所有的情报都仔细思索一遍之后,他方才休息一下,
在他休息的时候,他为自己倒了一杯凉白开水,作为特勤局局长,他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让自己享受一下生活中的若干奢侈品的事情,尽管他为自己布置了一个设备齐全的办公室,可是他却从未去想过,去弥补自己过去生活所遭受的那些辛酸苦难。事实上,众所周知,作为特勤局局长,他一直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他和总理是截然不同的,总理的生活或许很简单,但是却很精致,但是他却不同,对于李四勤来说,清苦的生活反倒是一种考验,是一种对意志的考验,由此才不会让他有任何懈怠之心,
尽管秘密情报局的办公大楼是一幢用钢筋混凝土和镀铬件构成的现代化建筑物,但顶层楼面的局长办公室却装饰成一种更为古色古香的高雅的色调。装饰纸是一种宁静的浅咖啡色,室内铺的地毯是一种深橘黄色。办公桌以及桌子后面的高脚椅和前面的直靠背椅,还有那张背面带钮扣饰物的皮睡椅,而这张皮睡椅往往又是他的小床。
在京城的行政机构中的负责人,往往都会选择一些古玩以装饰自己办公室,以彰显自己的品味,不过李四勤的这间办公室中,却只有几件简单的古玩,不过是他的秘书为其选择的。用于弥补他的“品味”上的不足。
在休息之后,他停止了凝视京城城墙上的灯光,并转身离开了窗口,现在是晚餐时间了。晚餐过后。一份文件被送入特勤局局长办公室,在李四勤拆开那份文件之后,所看到的是从中南海传出来的消息。
在看到这份从中财海传来的消息之后,李四勤再一次走到了窗边,透过染色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到京城城墙上的灯光,稍微思索片刻,他的眉宇间越发的凝重起来了。
从中南海传来的消息非常简单。可这看似简单的情报,却是特勤局苦心经营的结果,这是一份关于袁世凯身体情况的报告,这种情报往往是最难得到的,毕竟在整个中南海仅有数人知道袁世凯的身体健康情况。
在过去的大半年之中,对于京城,除去对京中各方势力的关注之外,特勤局所关注重点一直集中于中南海。而对袁世凯的身体情况关注,甚至超过对总统府内的政治情报的收集,为什么如此关注大总统的身体呢?
嗯。这是少爷的吩咐。
自视为“李家人”的李四勤来说,少爷的命令从来都是第一位的,就像少爷曾吩咐过,让他办好特勤局,因为他需要特勤局这把刀、这面盾牌。
“盾与剑!”
轻声念叨着这个座右铭时,李四勤的目光移到他的办公桌上,办公桌前镶嵌着一面显著的标志,那个特勤局徽章上就带着盾与剑,不过,相比于做国家的盾与剑。他更倾向于做少爷手中的盾,手中的剑。
既然少爷需要了解袁世凯的身体情况,那么他就必须要了解袁世凯的身体状况,而现在,看着这份情报,再总结着过去收到的情报。李四勤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却让他的内心突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袁世凯的身体情况在不停的朝着不可避免的方向恶化着,按特勤局内部的医学专家根据情报评断,以袁世凯的身体状况来看,他很难撑过年底,而这意味着,最迟到年底,这看似平静的中国政坛就会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
而这场变化有着各种可能,最简单的可能一是总理顺利掌握更多的权力,集大总统、总理两职于一身,进而掌握府院大权,尽管有这种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却充满着太多的未知因素,而另一种可能则是中国发生新的动荡,旧势力会甘心把权力交予总理吗?
如果他们不甘心失去权力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到那时,中国政坛将会迎来一场根本性的剧变,甚至将会迎来一场内战!
内战!
在脑海中冒出这个名词的时候,李四勤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后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极为残酷的画面,那些身经百战的远征军官兵,在结束欧洲的远征之后,效力于各方势力,一场前所未有的内战在中国大地上打响。
成千上万的,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战场上撕杀着,那些百战余生,在德国人枪口下幸存的远征军官兵没有死在异国他乡,反而战死于中国。
这一切不是没有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
或许,现在的远征军正在朝着中央陆军的方向锐变着,可远征军之中的成份依然太过复杂,在短期内或许可以改变一些地方色彩,但是当内战真的打响,谁能保证远征军不会分裂呢?
……沉默着,李四勤的内心却是在不停的微颤着,作为少爷的身边人,他比谁都清楚,对于少爷来说,他最为珍视的是什么,他所珍视的是这几年,他所为这个国家积累下的基业,他绝不愿把那一切打破,打烂。
可是如果内战打响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被战争打的粉碎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内战或许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甚至远甚于异国的入侵。
应该如何阻止一场内战的爆发呢?
眉头微锁着,李四勤的心底却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来,他想阻止这场内战的爆发,可……,怎么才能阻止一场内战呢?
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过去他从未曾思考过的问题。
在长时间的思索后,李四勤慢慢的走到办公桌前,然后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接通了一个内部电话。
“请方处长过来一趟!”
“多长时间?”
看着站在窗边的局长。终于方境之轻声问道。
“至多,只有几个月。”
看着远处的田园风光,李四勤用极为沉稳的声音说道,
“我们大概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不能阻止这一切的话……”
沉默,又是片刻的沉默,沉思起来的李四勤。又一次沉默不语了。
“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很面对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
他的脑海中闪现出那些画片来,那原本只是出现在新闻电影中的战争画面,开始在这片大地上上演着,死亡与残酷开始在这个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国家上空浮现,内战的阴云将来笼罩着这个国家,而死亡与衰弱也会伴随着这个国家。
“局长,如果……”
沉思片刻。作为第五处的处长,方境之一直从事着情报分析与工作,第五处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机构。而第五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从事情报分析,并为总理提供那份世界上最昂贵的报纸——《情报简报》。
作为一名情报分析人员,在得到那份情报之后,他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份情报之中所贮藏着的危机,这种危机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在他看来,局面远比局长意料的更为危险,因为,到那时,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有内部的敌人。
“一切成真的话。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内部敌人的野心,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外部敌人的野心!”
“外部敌人?”
李四勤的眉头微微一跳,随后他立即意识到,方境之所指的是那些人。
“日本、英国、甚至法国、俄罗斯,他们都不会甘于失去其在华利益,或许美国到时会站在总理的一侧。支持我们,但是,日英法俄四国,依然很有可能扶持自己的势力代言人,而考虑到战后各国剩余军用物资,他们很有可能使用这些物资帮助国内的反对势力。”
外国势力,相比于内部的敌人,在方境之看来,真正值得担心的却是外国势力,
“第一次是英国,英国在华利益,使得他们不可能做视我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他们同样很有可能选择一方,作为一方的支持者,但是相比于支持对方发动全面战争,英国恐怕更愿意维持我国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从而在维持其商业利益的同时,又避免了我国在局势稳定后,侵害其在华利益……”
面对着沉默不语的局长,方境之开始进行着他的分析。
“还有就是法国……”
在接下的十几分钟之,方境之不断的讲述着他的初步分析,而这些分析恰是建立在他对情报的了解。
“在此之中,相比之下,俄罗斯更为危险,考虑到现在,从欧战爆发至今,国务院就不断尝试收回蒙古,而这势力导致我国同俄国之间的矛盾,这使得俄国人很有可能扶持一位利益代言人,搅乱我国局势,从而确保其在蒙古以及北满地区的势力,但是……”
话声稍微一沉,方境之的声音微微提高。
“英俄法三国,并不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他们之中,除去俄罗斯更具侵略性外,英法两国更多的是想维持现有在华利益,以及更多的商业利益,只要他们看重商业利益,那么这一切就是可以化解的,俄罗斯,他们的国内问题太多,至少不可能全力支持某一方代言人,所以,尽管其极具威胁,但威胁也是有限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四勤点点头,对于那些西洋国家,他有一定的了解,他清楚的知道,那些国家所看重的是什么,而少爷更为了解那些国家,他可以很轻易的瓦解掉那些国家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至于俄国,同样不足为惧!
“真正的敌人是日本!”
方境的话声一扬。
“自胶澳事变,以日本失败告终之后,日本便意识到我国正在发生的变革,而对于日本而言,我国的崛起是其国家最大的威胁,其威胁性甚至大于西洋各国,日本国土太过狭窄,市场过小,这使得日本欲发展,就必须依靠海外市场,过去,我国曾是日本工业品市场,而现在,我国不仅将日本工业品排挤出国,甚至在欧美市场与日本工业品展开全面竞争,商业上、政治上、地理上的多重矛盾,会令日本一但看到使得我国陷入内战的机会,其就绝不会错过这一削弱我国的机会!”
他这么说时,李四勤则是不断的点着头。
“一直以来,日本都在扶持着中华革命党,革命党或许现在已经被重创,但是时机成熟的话,其仍然有可能成为日本人手下的一着棋子!”
“革命党成不了大气候……”
李四勤咕哝着说道。
“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
第171章 东洋激变
7月23日凌晨,正值盛夏时分的东京,昨日的暑热渐渐散去,喧闹了一天的东京终于静了下来。白天熙来攘往、喧嚣不宁的街道此刻清凉孤寂、音无人影。昏黄的路灯下,还能看到一些街女游荡的身形。
1916年夏秋的日本,在“欧战天佑”下,迅速“阔绰”起来了,从 战争所带来的机遇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国家或企业,还有普通的劳动者。在炮兵工厂工作能赚钱,在民间工厂工作也能赚钱,很多工人在工厂拼命干12小时就能赚15日元之多,收入的急剧增长直接导致这些工人也跟着阔绰起来了,其中甚至有一些工人象为了刺激成金的劲头似的,就包下了一个女人,每天从娱乐店到厂里来回通勤不回家,此时的日本,显得格外地狂热、兴奋、骚动不宁。
繁华、景气,这或许是日本现况的最真实的写照,一举而暴富的人们有了钱,便过上了奢侈放荡的生活。 他们玩股票、逛妓院、上饭店、建私宅,一夜有了钱的普通人,亦寻欢作乐,享受生活,似乎,对于日本来说,这场“天佑”改变的许多人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都沉浸于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之中,
东京市郊一座精巧、典雅的日式别墅里,陆军大臣大岛建一大将正在自己舒适的榻榻米上梦进千里。一会儿是满州的万里硝烟、铁甲奔腾,一会儿又是中国境内的炮火连天、纵横厮杀,一会儿又是那些个官员们苍白的面孔、惊恐不定的眼神
突然,一阵急促的钟声在耳边响起,缭绕回荡,久久不散。他睁牙了惺松的双眼,迷迷瞪瞪地坐在那里,脑子里纷纷乱乱,刚才的梦还在翻腾着。直到电话铃再一次猝然响起。他才慵慵地抓起电话。
“阁下,驻法国大使馆发来急电已到,中国远征军大胜,请您速到本部。”
听着电话。大岛建一一激灵,彻底醒了,随后他立即让人准备汽车,尽管现在全日本只有几千辆轿车,但是作为陆军大臣,他还是拥有一辆专用轿车。
黑色的福特轿车飞驰在凌晨时分静寂的道路上,大岛建一的大脑也在不停地翻腾着。虽说在电话中没有提到急电内容,但是他还是可以猜测出一些内容来。
从中国向欧洲派出远征军之后,陆军参谋本部上下,便像开了锅似地沸腾不已,胶澳事变后,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遭受重创,事变后,对于日本而言是必须尽快弥补陆海军的损失。但是陆海军却因为军费的问题,不为互相攻伐,矛盾更是从过去的私下转向公开化。双方为了争夺军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及。
在中国向欧洲派出远征军,由法国提供经费加以武装之后,陆军也曾动过类似的念头,可那个念头不过只是一闪而过,对于日本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