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无语)-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李子诚在看似沉默的一年后,用一计暗拳回应了他袁世凯。而现在,他李子诚和国社党的名声正是蒸蒸日上的时期,可以说,这又会被视为其“变革”之举,而他袁世凯又何如何处之?

    “地方动乱……”

    此时,袁世凯的脑海中。所能想到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一但江苏开此先河,地方上的变动,一方面是各省将军的恐惧,另一方面是江苏行宪之后。对各省议会的鼓动。

    权力是个好东西!

    谁都不想丢!谁都想去争!

    一但地方行宪,推行直选,各省将军势必失去自身权力,为了维护权力,他们什么都敢干出来,更何况他们面对的只是那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议员!

    可正是因为那些人的“手无缚鸡之力”。才会使得袁世凯心生惧意,原因非常简单,那些议员中,不知有多少随时准备为事业献出生命的国社党人,到时他们会干什么?

    “自由之树需要用爱国者和独裁者的鲜血时常予以浇灌!”

    脑海中浮现出这么一句名言来,袁世凯能够猜出来,或许,那正是李子诚所希望的。他希望看到各省将军为了自己的权力,去解散议会,去逮捕议员,虽说,他袁世凯想那么干,但如果那么干了,无疑就中了李子诚的圈套。

    一但各省将军那么干了,李子诚和国社党也就有了理由和借口。

    叛乱?

    以李子诚的精明,他不会像民二叛乱时的国民党那么愚蠢,他不会发动什么叛乱,他会借用民间,他会用“非暴力”的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当然,他同样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不过他的暴力却绝不同于“民二叛乱”。

    总之,最终,他会在占据道义致高点的情况下,迫使各省将军,一个个的主动下野,袁世凯比谁都知道那些个将军,他们中间,没有几个敢当“屠夫”,甚至于就是他袁世凯,也没有那个胆量,而李子诚和他的国社党,所需要的仅只是——牺牲!

    牺牲!

    只要挑对了时机,就是最好的武器!

    “大总统,这省宪若是不加以制止,只怕会是中国变乱之患,启中国动乱之河啊!”

    梁士诒不无紧张的看着大总统,在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先是一愣,随之又是一笑,觉得江苏省的行为似乎有些可笑,可随之而来的却是紧张。

    “若是不能止于议案之中,只怕,只怕,各省将军一动起来,中国就要乱了!”

    袁世凯点着头,站起身,慢吞吞地抽出一支雪茄烟填到嘴里,紧张不已的梁士诒甚至都忘记去点火,而是袁世凯自己划着火柴后,吸着了,吸了两口,却又顺手按灭于烟灰缸中,而后把它放回原处,随后转脸对梁士诒说道。

    “燕荪,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一但,一但这省宪真成了,不等各省去学风,只怕各省国社党也就闻风而动了,到那时,有几个将军愿意拱手让权的!”

    长叹一声,袁世凯却又说道。

    “这推行直选的主张,可以说是符合潮流,又获得大多数国人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不假,可,你也知道,为啥国人会支持这个,还不是……”

    还不是贪权吗?冷笑一声,袁世凯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各省将军如此,地方上的那些士绅闲达以及议员同样也是如此!

    冷嘲着,笑着那些人的对权力的贪恋,袁世凯却忘记他自己同样留恋权力,同样不愿意放弃权力。

    “可他们也不想想。有国社党在,他们有几分机会?”

    进步党!

    提到此时事,袁世凯却想起他一手扶持的进步党,现在在这一问题上,梁启超和进步党似乎和李子诚同国社党“同污而流”了。

    权力当真是个好东西!

    李子诚千方百计的想要保住他的权力,那怕让他去牺牲一部分权力,而梁启超宁愿和李子诚交易,其目的可不也是为了权力。

    权力啊……

    心思沉着,袁世凯看一眼梁士诒,他和国务院那边。怕也是联系颇深啊!为何,还不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力!

    未觉出大总统眼神中异样的梁士诒,听着大总统的话,不无担心的说道。

    “大总统,现在这消息还没传出,咱们可要有所举动,要不等各省将军得到了这个消息,只怕。真不知会生出什么乱子来!”

    “办法?”

    苦笑着,袁世凯说道。

    “如何去阻,没有合适的理由,冒然去阻止了,到时我成了众矢之的,你也脱不了干系。那样,咱们可就身败名裂了!”

    这时袁世凯显得很是谨慎,他要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要知道,这地方诸人,可都纷着直选那。不知多少贤达们,想要当这第一任省长……”

    笑话!

    袁世凯只差没这么说了!

    曾主持过山东和直隶的他,岂不知道这身为封疆大吏的负担之重,这岂是随便一人可担之责,这身为一方封疆大吏,却是要经多年历练。可偏生那些人以为,这官好当,随便一阿猫阿狗便能当得,真是……痴人说梦!

    “那……不过是痴人说梦,可狂言乱语之狂心,却是最难意料!”

    虽说是顺着大总统的话说下去,可在梁士诒看来,这倒也是实话。这为官一方,可不是寻常人能干好的事情,可总有些野夫,总是好做白日梦。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致远,给了他们一个做梦的可能!”

    事实就是如此,有时一个希望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现在,李子诚却是给那些士绅闲达一个做梦的机会,几乎所有自觉有其能的地方士绅闲达,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这梦一但做起来,可就没办法收拾了。

    准确的来说,现在,谁想阻止他们做梦,谁想把他们喊醒,就是他们的敌人。到那时,阻拦都被千夫所指是肯定的。

    可,袁世凯,还不想做那样的人!

    “大总统……”

    就在这时,梁士诒却是一咬牙,像是做出什么重要决定似的。

    “要不……”

    吱呒着,犹豫着,梁士诒终于还是说出了一句话来。

    “咱们支持!”

    “支持?”

    猛的一愣,袁世凯看着梁士诒问道。

    “支持什么?”

    “支持国务院提出的制宪会议!制定全国宪法!”

    在梁士诒的声音落下的瞬间,居仁的小客厅便静了下来,坐在沙发上,想着种种可能,袁世凯却感觉到他的眼皮不停的在跳,左眼皮跳,右眼皮也皮,甚至两个眼皮都在一起跳!

    似乎这是不祥的征兆!

    他有些不确定的抬起头,看一眼梁士诒,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那宪法,对咱们,可同样是限制颇多!”

    这会袁世凯却是没有再提什么,对方的限制,而是直接提到了根上——对在总统的限制。也就是对他的限制!

    “大总统,就是美国宪法里,也没有限制总统!”

    吐出一句话,梁士诒有些焦急的说道。

    “现在,除非用国宪阻省宪,否则,怎么办,都是半斤对八两,肯定会出乱子,可这些乱子,现在出不得,乱子一惹出来,这几年的功夫不定就全废了……”

    说到此处,梁士诒持的却是公心,即便袁世凯,他在有私心的同时,同样也有公心,或许很多时候,他们处事之中难免会私心颇重,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们总有着一个过不去的槛儿。

    点点头,袁世凯全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对于自许大国之大总统的他来说,他深知大国之位源于何处,同样也正是如此,对李子诚的感觉,才会如此的复杂。

    “大总统,您直接把李致远请过来,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省宪一过!必须定惹出乱子,而且国宪未定,即定省宪,全无章法可寻,所以,要先定国宪!”

    “这可不就如他的意了吗?”

    想及此,袁世凯却是猛然觉得,没准,这又是李子诚的一个阴谋。

    “如他的意?”

    冷哼一声,梁士诒却是极为肯定的说道。

    “咱们岂能让他如意了?”

    “大总统,到时候,咱们只要和地方上勾通一下,然后就用一个字!”

    “一个字?”

    “拖!”

    眼皮猛的一跳,直视着梁士诒,袁世凯问道。

    “这……能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能!”

    梁士诒却是显得极有把握。

    “只要让各省明白,不管是什么宪法,最后对他们都是有害无利,最后不单是咱们的人,就是西南各省的将军们,又岂会拱手交权?他们会帮咱们把这制宪会议拖下去,他李致远不是口口声声的什么全国参与吗?国会是国会,各省代表是各省代表,最后还要各省议会批准,咱们就要这上面动文章,想办法,把这什么会议拖下去,一个字,一个字的拖着,一年,两年,三年的拖下去,只要有一条,有一省反对,他们就通过不了,到那时……”

    冷笑一声,梁士诒看一眼大总统,却是不再说下去了,

    “到那时,他李致远,不定已经回连云港,当他的足谷翁了!”

第96章 以内急逼以人

    阳光透窗而过,居仁堂小客厅特有的彩色玻璃将这间小客厅渲染的一片五彩宾纷之色,此时这间看似极为漂亮的小客厅内,却是弥漫着的浓浓的烟雾,在小客厅的沙发边,一胖、一瘦两个人,却是静静的吸着烟,谁也没有说话。

    这是一场较量!

    吸着雪茄烟,李子诚连头也没抬,这时他又像是回到几年前,当他第一次同摩根打交通的那个晚上,和他比拼着意志,比拼着耐性。那时,他之所以坚持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现在,之所以坚持,除去个人的利益之外,同样还有国家的利益。

    这场谈话只进行了不过半个钟头,便因双方的分歧太大,而致使两人陷入这场可怕的比拼之中,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后,袁世凯同样沉默了下来,他等待着李子诚的反驳,在他的心下,有千言万语准备回击对方的反驳,但是现在……

    李致远却沉默了,他不再理会他了,他让步了吗?

    没有!

    出于对李致远的了解,袁世凯知道,在很多问题上,李致远会做出让步,但是在一些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绝不会做出任何让步,那怕只是一丁点,这一点任何人如果怀疑的话,最终一定会吃大亏。

    在随后的三个半小时中,李子诚不再言语,他只是不停的吸着雪茄,偶尔会喝一口茶,相比于袁世凯偶尔因为焦急而大口中喝茶不同,大多数时候,李子诚只是用茶润一下嘴唇,几个小时下来,袁世凯已经喝了三杯水,而李子诚却只喝了半杯。

    也正因如此,袁世凯才会觉得腹胯间的涨意渐浓,外人很少知道,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疾。如果腹涨别人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对他来说,却无疑于忍受酷刑,一开始是腹胯发涨,可随后却又是涨痛,这种难言的痛楚,只让袁世凯的脸色渐变,初时是难看。可到后来,却呈煞白,甚至豆大的汗滴开始涌出额头。

    “怎么还不说话……”

    袁世凯有些焦切的在心间寻思着,他看一眼李子诚。他依还是在那吸着雪茄烟,甚至都没有抬眼看他一眼。

    “……”

    事实上,看似没有抬眼看袁世凯一眼的李子诚,一直用余光观察着袁世凯,同样也观察到他的神情变化,而现在,更是观察着他的举指,其间的一点变化,只让李子诚差点没笑出来。袁世凯不紧并拢的双腿表明一个问题——他尿急!

    尿急!

    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李子诚突然想起早年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报道,那篇报道上考证说,袁世凯患有前列腺炎,后因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而死亡。而法国医生建议手术,但袁世凯害怕手术,害怕别人谋害。他拒绝手术,只采取利尿祛湿的办法,最终导致全身浮肿,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看着袁世凯的忍受尿意的痛苦之样,李子诚的心下微微一动,再观察一下袁的体形,他的体形和几年前自己初回国时相近,不过在“胶澳事变”期间。他却比现在瘦了很多,难道说,正因如此,才缓解了他的病情,所以……

    心下思索着,李子诚隐约觉得自己可能猜对了。这时他的脑海中同样浮现出特勤局报告中提到的袁世凯的饮食,他可谓是无肉不欢,顿顿有肉不说,单了鸭子每周就可以吃三只肥鸭,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

    想通这一点之后,困惑李子诚多月的问题,总算是稍缓解一二,甚至在心下庆幸了起来,现在袁世凯的未死,虽说增加了不少麻烦,但也解决了很多问题,让自己可以更从容的去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隔离!”

    终于李子诚吐出两个字来。

    “隔离?”

    李子诚主动打破沉默,只让袁世凯一喜,却又一愣,他便强忍着尿意问道。

    “如开制宪会议的国会制宪委员会代表、各省代表,绝不能在会议期间受外界影响,所以,我要求制宪会议必须是是一次封闭的会议、秘密的会议。会议厅的大门是关闭的,代表们虽然由民众选举产生,但他们走进会议厅后,制定宪法就是代表们的事了。代表们决定一切,一切问题都在会议厅中解决。制宪会议内容不公开,议事的内容、过程和结果都不能随意向外界透露。会议主席不得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所有代表们都必须恪守保密的规定,不向外界泄露会议的情况。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必须和民众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在道出这个要求之后,李子诚看一眼袁世凯,袁世凯同意举行制宪会议,以此交换江苏搁置省宪案,但在制宪会议代表上,他却有他的要求,也正因为这个要求,才使得他们两人有之前那番沉默。

    袁世凯不反对国会两院投票选举出制宪委员会,他们将作为制宪代表参于制宪,而各省也必须派出新的制宪代表,对于各省代表,袁世凯并没有反对李子诚提出的不以各省人口多少,而以每省三名代表的名额限制,可随后袁世凯却提出要这三名代表,必须要由各省将军指定,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在李子诚的口中,制宪代表必须由省议会选举产生或者民众选举产生,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本省民众在制宪会议上发出声音,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而在袁世凯看来,两院选举的国会议员组成的制宪委员会,已经代表了民众的声音。当然,他没有忽视民众的声音,至少按照袁世凯的解释来说。

    “我们必须要照顾到地方,照顾到那些将军的情绪,如果制宪会议把他们扔到一边,那到时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似乎他也是为国家考虑,可相比于李子诚通过国社党控制着半个国会,袁世凯却通过任命的亲信为各省将军,控制着大半个中国地方政府,其便可以通过这种“任命”产生的制宪代表,进而可以影响、左右未来的制宪会议。不说这违背了最初的意愿,单是其企图控制制宪会议的企图,就不是李子诚所能接受的,因此才有了先前的沉默。

    而现在,在打破沉默之后,李子诚并没有去提及如果选定各省代表的事情,而是提到另一件事——“隔离”,将会议隔离。

    “没错。就是隔离,从而避免他人,尤其是民众的讨论,影响到制宪会议以及各方的代表!从而使各方代表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

    冷静的道出这一要求之后。李子诚瞧一眼似乎已经受不了的袁世凯,他似乎思索片刻,不过一两秒钟的样子,便猛一点头。

    “行,这个要得,这是好事,不能让民众打扰了会场……”

    虽说憋得极为难受,但袁世凯还是思索了一番隔离制宪会议的利弊,至少会有一个好处。到时李子诚就不能再操纵民意左右宪法了,这或许会让他的计划有更大的成功把握。

    “那个……”

    不待袁世凯吐出想离开方便一下,他的话就被李子诚打断。

    “大总统,您是指各省代表资格的问题吗?”

    李子诚的连问,只让袁世凯一哑,虽是不愿,但袁世凯只能继续说下去。

    “致远。你是知道的,虽说这参战抽走了不少地方军队,可这地方上的利益若是不加以保证,不加以偏向,不知会惹出什么乱子,这制宪会议要开,离了地方上的支持,那能不能开成。也不一定,不是,咱们要想为中国好,就得做出一定的让步,您不也说过嘛,政治嘛。就是妥协的艺术嘛!”

    袁世凯的语音显得很是急促,他甚至像是放连珠炮似的,一下把所有的话都接连吐出,甚至都没留呼吸的时间,深知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憋不住了的李子诚,却在心下暗笑着。

    “嗯,大总统所言甚是……”

    话声稍顿故做沉吟片刻。

    “在各省代表的问题上,我可以做出让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

    “嗯?”

    李致远让步了吗?袁世凯一阵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让步,原本他是想在这个问题上和他一天、两天、三天、甚至十天半个月的谈下去,可现在,他却让步了。

    “说来听听,致远!”

    “嗯,”

    沉吟着李子诚道出了他的办法。

    “可以由各省将军提名六名候选人,再由省议会投票决定派出人选!”

    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原因非常简单,正像袁世凯说的那样,各省将军的利益必须要照顾,在之前的沉思之中,李子诚已经在心下做出了这个让步,虽说由各省将军提名,至少还要经省议会那一关,瘸子里挑将军,总能挑出两个还算不错的人选吧……

    想及在后世熟知的那些代表们,或多或少的李子诚还是在心下一叹。

    “嗯,……”

    强忍着尿意,虽有些不尽人意,但袁世凯也知道,这或许是李子诚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这个可以!那另一个条件呢?”

    省议会那边,就是走个形式吧!

    “各省的所选代表中,必须有不少于2名律师!”

    律师,在提及这两个字眼时,李子诚却是在心下一笑,各省将军或许是有不少幕僚或者说愿意卖身求荣之人,但是,他们的幕僚之中却鲜少有律师,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言语就是法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那里还需要充当法律顾问的律师。

    而且相比于其它人,律师,因其职业特点,使得他们更明白协商的意义以及妥协的重要性,同样,大量律师介入宪法制定,因其职业原因,其会更为注重法律,而不是一味的迁就或者服从某一位将军的利益。

    这是短时间内,李子诚所能想到的仅有的几个限制性条件,虽说还有一些漏洞,但是现在,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律师!

    听到要求是代表身份必须为律师,袁世凯却是只觉得一阵头大,或许那些的将军们不了解这个职业以及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但是他袁世凯却同这样的人有颇多接触,那些人即便是看似世故。在他们的心中依然还有一个底线,细数一下,那些个律师或者法律专家出身的检察官、法官,有几个不是敢缕他的虎须,当年宋案时,那上海地方检察厅可是差点没把传票递给他,最后还是发给了老赵,逼得他不得不辞职。又装病应对。

    心下嘀咕着,袁世凯心下却是万般不愿让那些律师介入其中,就在他准备推出借口时,却听着李子诚说道。

    “大总统。非子诚强指律师,而是时人大不通法律,更不闻法律之精神,两院议员大都法律专才,但却有法律顾问为助,作为平衡,地方代表除需代表地方利益之士绅闲达,理应引入律师为代表,以为条款讨论。不置处于下风……”

    这一般解说,似乎有点理所当然,但根本却是强词夺理,原本有意争辩的袁世凯,这会却是再也控制不住无法控制的尿意,就在他脸色难看的准备打断李子诚,以暂时中止这场对话时。李子诚一见连忙阻止他说道。

    “不知大总统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反对,暂时……就在心下冒出这个念头的瞬间,袁世凯却觉得胯间似乎将有“泉水”涌出,神情顿时为之一紧,他可是一国大总统,绝不能……

    “行,行,致远。就……就这么办……我那边还有些要事,暂且告辞……”

    话音落时,袁世凯却是站起身急忙朝小客厅内侧走去,全不顾身后的李子诚,直到他进入卫生间后,断断续续的稍放松些许后。想着李子诚今个添得“堵”,袁世凯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阵苦笑。

    “奶奶的,这那是什么以势逼人,分明……分明就……以内急逼人啊!这小子……太损了!”

    以尿逼人啊!

    坐上汽车,想着袁世凯最后慌不择路的模样,李子诚立即放声大笑起来,甚至都不顾这会汽车甚至都未驶离居仁堂正门。

    笑了好一会,李子诚方才收起笑容,之前的大笑,倒不是为了“庆祝成功”,仅仅只是因为这事件好笑而已,如果说成功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总理,进展如何?”

    在总理笑罢之后,张一麟方才扭头看着总理问道,之前,他一直都在候见室等着,今天总理一反常态的从居仁堂小客厅走出后,并没有和他打招呼,而是径直上了汽车,车门一关便是一阵大笑,似乎进展还不错,要不然……

    可他这么一问,李子诚的脸色却随之严肃起来。

    “五五之数?”

    “哦?”

    心下微愣,张一麟隐约猜出了一些眉头,或许正像最初推测的那样,袁世凯虽说同意制宪会议,恐怕还是一时权宜之计,至于这制宪会议,恐怕他还要不停的掺沙子在里面。

    “各省代表的事,每省三名代表!袁世凯同意了。”

    吐出这句话时,李子诚多少还是露出一些笑容,中国国会的参众两院席位上,并没有作做到尽善尽美,没能顾全大小省的利益,而现在,这个方案却能同时照顾了大小州的权益,而这只是一步,在制宪会议期间,还会对国会席位加以讨论,从而避免未来大省控制参议院,准确的来说,是未来大省垄断国会,从而只顾本省利益。

    “总理,这是个好消息!只怕,大总统没那么爽快吧!”

    肯定的说一声,张一麟还是看出来,这不是全部内容。

    “三人由地方将军指定候选人……”

    “总理,这……”

    惊讶的看着总理,难道总理同意袁世凯的要求了,要是这样的话,按照制宪委员会和地方代表一比一的比例,那……不用去想,张一麟都能猜出结果来,要么是一部“流产”的宪法,要么是一个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会议,甚至于,仅只是会议而已。

    “地方将军指定六名候选人,经省议会投票选举代表,三名代表中,有两人必须为律师或法律专家……”

    将最后敲定的基本方案一一道出后,见张一麟沉默着,李子诚便进一步解释道。

    “咱们还是最初的那个计划,或许我们无法确保占制宪委员会多数,但是要务必确保代表大多是国家主义者,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消除地方势力利用制宪会议达到其分割地方的目标,总之,或许不尽人意,但至少……”

    闭上眼睛,李子诚沉默着,不再继续向下说去,沉默了很长一会,方才展颜一笑,最后看着张一麟说道。

    “至少,我们可以让国人了解一些事情,同时,尽自己所能的,给这个国家留下一些东西,或许,宪法不会完美,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让他尽可的的完善一些……”

    留下一部宪法或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恐怕就只有那两个字了——“宪政!”

    …《 书海阁 》…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shuhaige。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97章 出自于私 谋之以国

    “号外!”

    清晨时分,伴着报童的呼喊声,这一个清晨开始热闹起来,报童在保定的街道上奔走着,一边跑一边摇着手中的铜铃,大声呼喊着。…《 书海阁 》…shuhaige。/…《 书海阁 》…shuhaige。/

    “号外!号外……不日全国召开制宪会议!”

    “号外!国会通过宪法起草委员会……”

    此时,街头巷尾正热烈地叫卖:“号外,号外!看报哩,有重大消息哩!……快看报哩!……”

    为处理案件,熬了一夜的关系,此时李光臣可谓是头晕脑胀,听到叫卖“号外”,还是驻足抢购了一张,他暗想:“说不定是远征军大捷的消息吧?”

    尽管广播电台能够抢在号外之前将最新的时时新闻传遍全国,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了解资讯的渠道依然是报纸,而号外这种加急小纸,往往传递的是最新的特大时讯,对于号外,国人并不陌生,上一次距离他们最近的一次号外报道的是远征军的捷报,而现象距离捷报已经有两月之遥了,应该又是一个战捷吧……

    心下如此想着,李光臣急于打开一看,只见大标题是“国会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府院共同发布《制宪声明》”……

    一看到这个号外,李光臣有点失神,他没想到,一大清早的,竟然就看到这么一个新闻,不过他却没急着看号外,而是直接朝着街对面的事物所走去,一进门正看见李大山正襟危坐在桌旁看着报纸,他一见着李光臣走了进来,便把报纸扔给他说:

    “快来看报纸,要制宪了!。”

    对于任何一个法律界的人士来说,他们清楚的知道,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传统的新生共和国来说,宪法的缺失一直都是他们的遗憾。在他们看来,在中国,没有宪法,谈何宪政。而现在,这一次召开全国制宪会议,会不会又一是一次无果而终呢?

    “依国会组织法第二十条之规定,民国宪法案之起草,由两院各于议员内选出同数之议员行之……”

    念着报纸上的报道,李光臣到是不觉意外,这和民二年《天坛宪法草案》起草时相近。同样的依国会组织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不过该项条文并未明定两院各选委员若干人,故最后由参议院先行议定各选委员三十人,咨求众议院之同意。人数既定,始由两院分别议定宪法起草委员会互选规则。选举委员各三十人,候补委员会各十五人,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

    “各省无论人口多寡,每省三名地方制宪代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