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无语)-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灰石为原料制碱。后一种方法纯度更高,很受欢迎。欧洲国家已经在技术上形成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即便是日本的纯碱也是被英国的卜内门公司所垄断。
在**公司的支持下,久大精盐公司不仅在苏北建成地下岩盐抽卤钻井以及地下卤水盐场,年产盐达十万吨之巨,而且还建立了纯碱生产车间,每年生产。
尽管为此久大精盐付出的是45%的股权,但在范旭东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纯碱使得久大精盐拥有了一个主打王牌产品,尤其是在列强在欧洲主战场上斗得你死我活,国际市场上的纯碱产销均受到影响。亚洲纯碱市场因供应问题,碱价一涨再涨,一些以纯碱为基本原料的玻璃厂、造纸厂、纺织厂、染料厂纷纷挣扎在困境之中,三个月前,久大精盐纯碱车间的投产,不仅打破了笼断,而且还取代卜内门公司,在短期内即占据了日本45%的纯碱供应,每月获利达数十万元之多。
可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野心,对于范旭东而言,他却是希望建立一定“化工王国”,仅仅只是纯碱,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而要实现“化工王国”的梦想,范旭东知道自己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和技术,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前提。科研先行于生产。于年初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尽管规模无法同共和染料的“化工研究所”相比,但至少有一个开始,科研必须要先于生产,才有可能令公司拥有竞争力。
共和染料、中国人造丝、丰收磷肥,瞧着文件上的这三家公司,这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家化工企业,而其中以共和染料的规模最大、知名度最大,而共和染料和中国人造丝,却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丰收磷肥、于鸿玉!”
看着桌面上的资料,范旭东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于鸿玉是德华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只不过其中途辍学,借助其对锦屏磷矿的发现权获得的巨额奖金,创办了丰收磷肥公司,而其生产的磷肥,主要销往经略使个人所有的中国农业技术研究所,一个拥有百万亩耕地的研究农场。
“可以先在于鸿玉那儿着手!”
范旭东轻声自语着,在春节前后,他就一直在考虑着,如何建立一家中国的“化学工业帝国”,想要成立这样的一个“帝国”,就必须要避免中国化工企业的内耗,而成立一家大型化工垄断企业则显得极为必要的。
只有把手握成一个拳头,才能发挥出全部力量,将三家企业合并,成立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不过因为资本、规模的原因,范旭东明白这条路肯定不会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而今天,今天则是一个开始!
对着镜子打好那条能带来好运气红条领带,回头看看妻子的面容,准备离开家门的范旭东幸福地一笑,对他在日本时认识的和他一样留学日本的妻子许馥说道:
“我上班去了!”
许馥也笑了笑,静静地看着范旭东说道:
“早点回来!”
在中学当教师的她知道今天对于她的丈夫而言是个大日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日子。
“等你的好消息!”
“嗯!”
范旭东轻应一声,冲着妻子笑了笑,然后便走出了家门。
整整过了三个星期,这一天,在**公司总部大楼二十八层楼的楼顶办公室里,**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穆坐在一把皮扶手椅上,他又瞥了一下眼前的报告,然后便熟练的作着批示,现在的**公司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甚至全亚洲最大的企业,他拥有亚洲最大的煤矿、最大的铁矿、最大的钢铁厂、最大的……,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拥有亚洲最长的私有铁路,而在这条私有铁路的两侧,耸立着一座座以火车站为中心,商业区环绕车站,在商业区外散布着工业区的工商城市,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穆比任何人,甚至比**公司的董事长李致远,更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公司,实际上早已达到“敌国之境”,相比于中国,这家公司拥有太多的资本,而且每天,都有从属于**公司的企业开工建设或是投产,在从连云港至长安的铁路两侧,数十处车站附属地上,仅**公司直接规划投资的企业就多达四千家之多。
太过庞大了!
穆在心下自语一声,多达数千家企业除去少数属于几家子公司外,其它大都是由**公司直接投资、直接管理,这在无形之中使得公司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管理成本。
“一业一企!”
穆翻看着桌面上的报告,那是他准备递给致远的整顿公司所属企业的报告,对公司所属的工业部门进行一次全方面的调整,在公司内部推行“一业一企”的原则,每个行业都成立一个垄断性的公司,再将相属的企业并入这家垄断公司,再由这家垄断公司管理那些分支企业,负责整个行业的投资发展,而**公司作为总公司,只是通过持股权对行业公司进行管理。
这是公司的高级顾问泰勒制定的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按照那一策略,在重组之后,**公司将会组成了庞大的康采恩,这个庞大的康采恩集团,在未来将会担负起整个中国的工业化使命,而**公司将负责起中国的工业规划、发展。
而那时,**公司将会同这个国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结合体,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同企业的联合体。
“公司、国家……”
在心下冒出这念头的时候,穆却是只觉心下微微一颤,整个人不自主的心生一阵恐意,但是却又不知道那一阵恐惧是从那里产生。
从那张大办公桌子旁站起身,穿过房间,走到南墙的花窗跟前,两眼凝视着楼下一号大街人和车辆。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整个连云港的心脏,而连云港则是陇海这条钢铁巨龙的龙头,而在未来,陇海这条钢铁巨龙,又将成带领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强力引擎,这里不仅会成为**,那个注定将会成为金融实业帝国的心脏,同样也会成为全中国的经济心脏。
在看着窗外的时候,穆却又突然生出一种错觉,似乎整个中国都变成了一个丛林,而**公司却就是这个丛林里的一头猛虎,它将会吞噬这个丛林的一切。
“铃……”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走到桌边穆拿起了电话。
分钟后,那道安在木板镶嵌的墙壁上的门了,当门关上时,看上去就是墙的一部分。
“范先生,请坐!”
来的正是范旭东,在他进入穆的办公室时,他特意打量了一下这间宽敞的办公室,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间办公室,但这一次来这,他的心情却全然不同。
“穆经理!”
轻轻鞠首之后,范旭东才坐到椅上。
“嗯?怎么于经理没和你一起来吗?久大和丰收合并为一家企业,着实令人欢喜!”
在提到永利和丰收合并时,穆到是仔细打量了一眼范旭东,两家公司的合并,看似在连云没产生什么影响,但事实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却意味着在连云港投资的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久大或是丰收,**都持有股份,在很大程度上,他倒是乐意看到两家企业的合并,因为这两家企业的合并,意味着一个规模更大的化工企业出现在连云港,规模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发展道路。
“穆经理,在合并时,还要多谢贵公司的帮助,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恐怕两家公司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合并。”
在道谢时,范旭东到是观察了一下穆,在两家公司合并时,穆可以说是出力颇多,甚至在持股权的事情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而今天自己要找他谈的事情却……
以蛇吞象!
尽管还未开口,但范旭东却知道,一但自己开口的话,穆会想什么,对于任何了解共和染料规模的人而言,都知道相比于共和染料,永利化工的规模就像是巨人面前的侏儒一般。
“两家公司的合并对于中国化学工业而言,是一件好事,只会促进中国的化学工业的发展……”
穆的脸上带着笑容,两家公司合并为永利化工后,连云港证券交易所内永利化工的股票一开盘即增涨了的18%,虽说在公司合并时,**作出了一定的牺牲,但是就其市值增加上,却收益颇丰。
而更重要的是,在连云港多了一家非**的大型企业,甚至致远还准备送他们一份礼物,一份包含有500余件化工专利的礼物,只不过现在这份礼物还未送过去,或许,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企业,不仅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同样有利于中国化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有这么多好处,公司自然乐见其成!”
“如果永利和共和合并为一家企业呢?”
几乎是在穆的声音刚一落下,范旭东便开口说道,同时脸上露出一些笑容。
永利和共和合并为一家企业!
眉头猛然一跳,穆惊讶的看着范旭东,什么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或许这……可在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穆却知道,对于范旭东来说,他绝不是什么贪心的人,而且贪心的也不会如此直白的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他想要什么呢?
沉吟片刻,穆到是出没有出言嘲讽对方,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原本看似可亲的面庞,这会却显得有几分严肃。
“可以告诉我原因吗?范先生!”
“竞争!”
范旭东沉着的吐出两个字。
“即便是现在,无论是永利或是共和,都需要面对来自欧美化工企业的竞争,在我们跃跃欲试的打进国际市场的同时,各国化工企业同样在中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而我们欲开拓海外,必先巩固自身,而巩固自身就必须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竞争,通过企业的垄断形成对外一致之势。”
在接下的长达两个小时之中,范旭东不断的谈着他的理由,而穆则只是静静的听着,终于在他的声音落下时,穆微微一笑,最后笑容却是一敛。
“那,为什么不能是共和兼并永利!”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内容结束~……
第350章 野心(求月票!)
第350章野心求月票
“那,为什么不能是共和兼并永利”
在声音落下的时候,穆湘玥的面上并没有任何嘲讽之事,而却是对范旭东和蔼地微笑了一下(dankan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因为……”
沉思片刻,范旭东方才开口说道
“我有信心把合并后的共和化工办成一个庞大的化学工业帝国”
此时范旭东已经明白,想要说服公司接受自己的建议,必须要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谈起,而对于公司而言,什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对于普通商人而言,毫无疑问是金钱,但是对于公司来说,金钱并不见得是最重要的
如果金钱对公司是最重要的,在过去的两年间,他们不会向一家又一家企业提供技术、提供贷款,甚至对那些同他们有直接竞争的企业提供技术,而他们在转让技术时,除去适当的持股权外所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给予一定的工人福利保障
而范旭东也曾和公司的一些朋友jiāo谈过,董事长一直想建立一个能让人有尊严地工作的企业,于是,在公司内实施徒工培训计划,每个工人都上了保险和养老金、他们可以申请公司开发的平价房,funv还享有产假及特设的育婴房,公司制定远比普通铁路公司为宽厚的雇用条件
公司并不是单纯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在陇海,他们在充当公共服务者的同时,同样把自己视为“政fu”,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提高社会福利,并千方百计的you使陇海的企业提高工人福利而社会福利大大提高劳动力价格,迫使工厂向兴科技索要生产力
公司有他的“大志向”
“化学工业帝国”
眉头微微一跳,穆湘玥到是对范旭东的说法有了些兴趣
“穆经理,你瞧,这是我准备的一些报告,无意中发现了这一份六个月前,共和染料开始向英国、法国、俄罗斯出口硝酸、无烟火yào、炸yào、苯酚以及苦味酸炸yào,按照共和染料的报价,我们的价格同英法企业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没能阻断外国企业在我国以及亚洲的化工品销售,现在我所知道的是:如果我们不利用现在的时机,全力阻断欧洲各国化学工业品在亚洲、甚至美洲的销售,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在战争结束之后,进行一场成本大的商业竞争”
“进行一场成本大的商业竞争”
穆湘玥的眉头微微一皱,同时重复着范旭东的话语
“对,现在,因为欧洲参战国对化学工业品的需求ji增,以至于各国化工企业满负荷生产,尚不能满足其需求,在这种供求矛盾下,化工工业品的价格呈现飞涨之势,企业利润随之ji增,以共和染料生产的苯酚为例,半年间,价格ji增5倍,公司的利润增加了近七倍,面对如此暴利,各国化工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同时又有大量企业转入化工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一但战争结束,势必会造成产能过剩,诸如英德这样的化工强国势必将会以低价倾销同我国化工企业竞争,而那时,如果我国化工企业不能抓住现在的时局,全力夺取亚洲、美洲市场份额,届时,我们要面对的英德化工企业则可以垄断欧美市场为依持,以低价倾销,打压我国化工业”
范旭东的话倒是让穆湘玥觉得很诧异,在他的印象之中,范旭东并不是经商上的内行,可这会他却指出了这一点,不过对于战后倾销,公司早已有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关税保护
见穆湘玥仍然思索之中,范旭东立即补充道
“的确,穆经理,按经略使在武昌的讲话,如经略使出任国务总理,的确可以通过实现关税自主,在战后对我国刚刚兴起的包括化工业在内实业实施关税保护,但是……”
话声微一顿,范旭东才把重归于正题
“除非我们甘心只掌握中国市场,否则,我们就必须要考虑英德企业的竞争”
此时范旭东已经不再是仅只是提着化工业,而是提到整个企业界的竞争他这么一说,穆湘玥这才醒悟过来,关税保护所保护的只是国内市场,而按照致远制定的“以工业品换取外汇”策略,中国的工业品必须要出口,只有如此,才能换回巨额外汇,用于加快本国的工业化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依靠现在的“战时特需”,战争不过刚刚爆发七个月,但*公司所属企业的利润却已经过了过去两年间的总和,以钢材为例,七个月间价格上涨一倍,这意味着利润从过去的50%,增加至现在的150%,而且钢铁价格仍在飞涨,按照公司的推算,照现在这种飞涨度,到年底,钢铁公司的产能不仅能扩大一倍,而还能回全部投资
正在基于这样的暴利,公司才会把原本应在未来两三年内投资兴建的企业,列入今明两年的建设日程,如果这场战争按致远的推测,如果再持续三年的话,公司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中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甚至还可以获得上百亿元的巨额外汇,有了那笔资金,公司不难能抵制战后的倾销,同时还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工业体系
但是,用资金抵制倾销,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术可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有时也只能如此
“的确,以公司的财力,完全可以抵挡外部倾销,但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却是无法改变的,穆经理,难道就没有比这好的办法了吗?”
范旭东的反问,使得穆湘玥神情变得极为凝重,他将视线投向着窗外,在思索片刻之后,他才反反问道
“怎么,明俊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穆经理,我举个例子,以英国卜内mén公司为例,其一直垄断着中国以及日本的纯碱市场,在大战后,受限其产量以及需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日本的纯碱市场供应受到影响,而永利正是借此良机进入日本市场,并得到了3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我们得到了75%,不过现在对于卜内mén公司而言,他们面对的却是突然ji增的本国市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战争结束后,其势必又会卷土重来,其见到中国自己的制碱企业成功了,一定不甘心与我们共享市场,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其会调来一大批纯碱以低价在亚洲市场倾销,企图以此挤垮永利”
“嗯”
穆湘玥点了点头,作为一个生意人,换做他,他也会这么做
“这是常理”
“但是永利公司与卜内mén公司实力却是相差悬殊,显然无法正面与其抗衡如果永利公司也降价销售产品,用不了多久,实力就会损失殆尽;如果不降价,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收回,两生产无法进行,用不了多久,永利公司照样破产”
范旭东这会只是以永利为例,尽管永利现在有着“中国第二大化工企业”的名头,可是远不能同卜内mén公司相提并论
“这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自言自语的同时,穆湘玥的神情显得为严肃,对战争的低价倾销,在关税保护之外,能用的法子,也就只有竞价竞争的法子,这一招实际上就是比谁的钱多,谁的钱多,谁才能在竞争中支持下去,而这种竞争意味着,在战争时期积累的财富会在这个过程中迅流失
所以,相比于此,公司愿意把希望放在致远出任国务总理后,通过收回关税权,从而实施关税保护,以避免他国的低价倾销
“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换一个思路呢?”
换一个思路?
范旭东的话,却让穆湘玥看了他一眼,换一个什么思路?
“竞相降价,是正面迎敌,在三十六计里,不是有围魏救赵吗?”
“围魏救赵?”
眉头微敛,穆湘玥在嘴边喃语着这四个字的同时,亲自给范旭东倒了一杯茶
“——来先喝点茶”
同时借机在脑海中思索着范旭东的这个围魏救赵,
而在喝茶的时候,范旭东则瞟了一眼他的手表,这时是5点差一刻从进入这间办公室,他已经和穆湘玥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正在不断的把话题朝着他所需要的方向引去
“仍旧以卜内mén公司为例,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化工业英、德两国企业垄断了70%以上的市场”
在举例时,范旭东仍旧用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着例子
“因为本国需求的关系和产能关系,现在卜内mén公司能远到美洲的诸如染料之类的化工品的数量就不会太多,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及美洲市场肯定缺货……”
“美国市场?”
范旭东的话,已经让穆湘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心中有一些疑问,但是他并没有打断他的发言
“穆经理,以苯酚为例,苯酚是煤焦油产品,而英国的煤化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以全世界70%的苯酚大部分是从英国进口的,在英德宣战后,英国议会下令征用国内大部分苯酚,用以制造三硝基苯酚,也就是苦味酸炸yào输往美国的苯酚一下子大幅度减少……”
听到苯酚,穆湘玥的chun角微微一扬,减少了75%,在范旭东解释时,他在心里如此说道,公司早在战争前,就已经开始生产苯酚,而且同时还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了近万吨苯酚,因为英国的征用,直接致使世界苯酚市场的供求规律发生了作用,苯酚价格猛往上窜,去年8月份每磅10美分,到今年2月涨到1。25美元,可以说仅此一项,公司便挣到了过一千万美元的纯利润,而那笔钱又变成了重型机械设备,那些设备是战前定货,按现在钢铁价格ji增,到年底时,那些设备单是钢材,就几乎相当于当初的付款
“美国国内的苯酚供应情况直接导致了苯酚价格的长涨,同时,也令一些企业开始试图自建苯酚合成厂,除去杜邦公司这样的传统化工公司之外,像托马斯?爱迪生为了制造留声机唱片,同样也需要苯酚,所以他也计划办厂,不过这些企业最终都要等到年底才会投产”
连连点头赞同的时,穆湘玥再次为范旭东倒上一杯茶的时候,他望了他一眼
“可是在美国的市场紧张的时候,共和染料每个月生产的达多两千吨苯酚被卖到了什么?”
范旭东突然将话峰一转,开口问说,
“之前,我曾看过一份旧报纸,民国三年,中国向英国进口了一千吨苦味酸炸yào”
在放下茶杯的同时,范旭东将视线投给穆湘玥
“可民国四年一月,我们向英国出口一千五百吨苦味酸炸yào两千吨苯酚原来,我们生产苯酚都卖给了英国人制做炸yào去了”
“炸yào的利润很大”
穆湘玥如实的回答道
“炸yào的利润的确大,可在向英国出口炸yào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像染料一样”
反问着,范旭东又自行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对啦现在有一个词叫“战时特需”,我们的企业优先满足英法俄协约国成员战争需要的战时特需经济”
面带着微笑着,范旭东望着眼前的穆湘玥
“可我们却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我们的专注,导致我们无视了另一个庞大的市场,的确,未来随着我们的以及英法自身产能的发展,我们会把商品卖到美国,可是这时,杜邦公司、爱迪生的工厂,都已经投产时,当我们大举进攻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同美国商品竞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美国的产能膨胀的同时,我们的市场,却因为我们的短视,被人为的缩小了”
“你说很对”
在沉思片刻后,穆湘玥才意识到范旭东说的是事实
“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们在全力发展战时特需时,不仅仅只把眼光盯在jiāo战国,同样要把眼光放在整个世界,就像美国,美国的化工业落后于欧洲,战前,英德两国化学工业品占据着美国65%的市场,如果我们现在全力填补美国市场的空白,不仅可以阻断美国自身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可以抢占英德两国在美市场,当我们在美国站稳脚之后,即便是战争结束,英德两国化工企业,想实施倾销政策,也必须要考虑,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
听着范旭东的讲述,穆湘玥却是只觉眼前一亮,他把“战场”从中国扩大到了美国,甚至整个亚洲、美洲,在这样的大战场环境下,即便是最强大的企业,也不敢擅自打响价格战,他在中国打价格战,中国就可以在美国将他们拉入价格战,最终投鼠忌器的英德两国化工公司只能……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前提下,即便是他们再不心甘情愿,也只能通过谈判,同时我们分享世界化工品市场当然,现在干晚了一点,不过,毕竟算是开了个头,现在还来得急,等到明年,可就来不及了”
在说“毕竟”这两个字的时候,在穆湘玥的办公室里,范旭东挥动着手加重了语气
“不得不承认”
点点头,穆湘玥接着称赞道
“这的确是一个“吞”魏救赵的办法”
在称赞之余,他又说道
“不过,这个办法,似乎只适合于化学工业,这个特定的,被英德两国垄断的行业”
实施这种“吞”魏救赵有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某一行业被几家大企业所垄断,而化学工业,却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垄断
“至于适用于一个行业,这样至少能给公司节省两千万”
将视线朝穆湘玥投去,范旭东不无认真的说道
“的确,如果抓住机会的,不仅能省两千万,而且在未来,还能通过分享市场的方式,来保障化工业的利益,但是……”
话声一顿,双眼直视着范旭东,穆湘玥追问道
“我没看出来,这同永利兼并共和有什么关系”
觉察到室内的气氛,因为穆湘玥的声音而显得有些严肃,蹙紧了眉头,范旭东略做沉思后才回答道
“因为英国、德国的化工企业巨头,并不见得愿意同几家小公司打jiāo道,”
范旭东咧开嘴笑了起来,因为意识到,或许,穆湘玥已经被他说动了心
“穆经理,所谓的‘大型公司’,不会同那些在他们眼中规模有限的公司打jiāo道,事实上
它们绝不甘心同小公司共享市场,比方说,共和和永利,在他们的眼中,规模还是小了一点,只有两家合并成一家公司,并完全垄断着中国的市场,并在世界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他们才会认真对待”
“所以,你需要一家大型公司?”
反问的同时,穆湘玥又用尽量冷酷地语气说道,
“那为什么,不能由共和兼并永利,由我们垄断中国的化工业呢?一样的垄断中美市场,一样的……”
“不一样的管理人员”
打断穆湘玥的话,范旭东笑了起来
“我有把握把这家公司办成一个掌握全世界30%以上份额的化工帝国,共和染料,有这个野心吗?”
!#
第351章 广州(求月票!)
民国四年4月6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此时岭南一带早已经是一派晚春之色,在岭南的崇山俊岭之,五架飞机机似一群巨大的飞鸟,静静地飞越南岭山脉,朝着广东省省会广州飞去。
这五架飞机是国社党的助选飞机,在过去的二十天间,李子诚已经搭乘着飞机飞遍了湖北、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主要城市。正如李子诚所料想的一样,每一次,当飞机降落在某一个城市之后,立即会在那座城市掀起一阵狂风。'shuhaige。'
飞机!
作为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已经完全展现了它的影响力,二十天间,这五架飞机,在四省卷起了一阵旋风,而伴着旋风的产生,国社党、助选、李子诚,一直占据着国内报纸的头版。
而现在每一个省的大中城市的人们,无不期待着助选机队的到达,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他们更期待的却是看到飞机,尤其是在航空队的两架护航飞机的空中飞行表演。不过即便如此,国社党、李子诚却随之为人们所熟悉。
机舱里,阳光透过巨大的方形舷窗照入机舱,使得机舱显得很是明亮。靠着柔软的座椅,李子诚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