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相公-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的时候,问题就大了。

妈蛋,太丑了!

看着这四个字,李世民的脸接连变化了好几个颜色,然后才一脸古怪的看向郑子文。

“你写的?”

郑子文一听他这话,顿时得意洋洋的伸手拨弄了一下自己的秀发,然后朝着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陛下果然英明,没错,这正是区区不才在下的墨宝,不知可还入得了陛下的眼?”

李世民一听他这话,一张脸顿时扭曲的更厉害了。

“入眼个屁!你写这字跟狗刨似的,还好意思说的墨宝?我呸!”

“……”

。。。

第5卷新的时代第四百三十五章墨宝

郑子文的毛笔字写得很丑,这一点他本人也是知道的,毕竟他从小到大接触的不是钢笔就是键盘,就连钢笔字都是家里人硬逼着学,才学好的。

至于毛笔字,虽然读小学的时候貌似老师教过几天,但是早就被他忘到姥姥家去了,而来到大唐以后,娶了几个老婆都写得一手好书法,有了代笔的人,他也就懒得学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嘛,没有惰性还叫人吗?那叫机器!

正因为有了这个理由,于是郑子文在大唐呆了二十来年,还是没有把毛笔字学好,现在被李世民逮着臭骂,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不过郑子文虽然挨了李世民的骂,但是脸上却没有一点不开心的表情,反而把脑袋高高扬起。

“陛下,您是不是嫉妒微臣的墨宝恢弘大气,比你写得好?”

郑子文这么一开口,不单是刘炳,就连李世民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你说朕嫉妒你?你都写成这样了,朕还会嫉妒你?”

看着李世民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郑子文顿时又从怀里拿出一把折扇,“啪”的一下扔在李世民的桌子上。

“陛下,您要不服气你也写一个试试,就写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您放心,就算您写得不好,微臣也不会说出去的。”

李世民一天郑子文这话,顿时勃然大怒。

“你……”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郑子文又朝他拱了拱手。

“陛下别见怪,微臣这人说话一向都是这样,您要觉得不顺耳,就当是童言无忌好了。”

“……”

此时李世民真想把桌子上的砚台扔到郑子文这小子的脑袋上去。

你丫都这把年纪了,还好意思把“童言无忌”四个字安自己脑袋上,羞也不羞?

还有,什么叫做“就算您写得不好”?老子怎么可能写得不好?就算不好,也比你郑子文写的“狗刨字”强一百倍!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不再多说,只是冷哼了一声,然后一言不发的打开桌子上那把空白的折扇,大笔一挥,“难得糊涂”四个大字顿时一蹴而就。

看着自己写的这四个字,李世民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李世民才刚刚收笔,耳边就传来一声大吼。

“哎哟,这字……这字……”

被郑子文这么一吼,李世民顿时一惊,然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样。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不过郑子文也没有在意他的训斥,而是直接伸手把桌子上李世民刚写好的折扇拿起来,然后露出一脸的稀罕样。

“啧啧啧啧啧……这字写得太棒了,正是‘此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啊!”

听着郑子文这露骨的马屁,李世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少拍马屁,你就说朕写的比起你那狗刨字如何吧!”

一听李世民的话,郑子文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陛下说笑了,微臣那点微末之技岂能和陛下相提并论?米粒之光岂敢和皓月争辉,这……”

听着他又要准备大拍马屁,李世民顿时抬起了手打断了他。

“行了行了,你就是打算变着法的来奉承朕对吧?朕算是明白了,当初魏征说你是奸妄,一点都没错,没事就回去吧,朕还要批阅奏折呢!”

说实话,此时李世民也有些兴趣缺缺了,因为在书法上赢了郑子文,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而郑子文看到李世民这下逐客令了,连忙就是一躬身。

“微臣告退!”

说完,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过了一会,李世民突然反应了过来,他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郑子文这小子不会是专门来骗朕的墨宝的吧?”

想到这里,他立刻就开口叫了起来。

“刘炳!”

随着他的叫声,刘炳立刻推开门进来了,看到他进来了,李世民直接开口就问了起来。

“刚才你送郑子文出宫的时候,那小子有没有说什么?”

听到李世民的话,刘炳顿时皱了皱眉头,然后深吸了一口气。

“嘶……陛下这一说老奴倒是想起来了,刚才驸马爷出去的时候,好像在说什么砖玉来着……噢对了,他说的是抛砖引玉!”

李世民一听刘炳这话,顿时“啪”的拍了一下桌子。

“果然是这样,这个孽畜当真大胆!”

片刻之后,李世民却又忽然笑了起来。

“不过这小子倒是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是块破砖,而朕的才是美玉,嗯,不错!”

看着李世民瞬间转变的情绪,刘炳都暗自为郑子文捏了一把汗,同时也对郑子文更加佩服了。

毕竟整个大唐里,敢这样撩李世民的,除了他也没别人了,光凭这种胆魄,就值得他敬佩了。

刘炳并不知道,郑子文这样的行为,放在一千多年后还有一个专用的称呼,叫做“作死”。

不过郑子文本人却完全不在意,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不会因为这事要他的命,最多罚他几个月的俸禄罢了。

他郑子文难不成还缺朝廷那几个月的俸禄不成?罚就罚吧,就当支援大唐国家建设好了。

手里拿着李世民写着“难得糊涂”四个大字的折扇,郑子文一边扇着,一边就优哉游哉的回了家。

吃过午饭之后,郑子文就把曹二狗叫了过来。

“二狗,你待会去一趟诸遂良的家,请他过来一趟,就说老爷我请他吃晚膳。”

“是!”

下午的时候,诸遂良就过来了,见到郑子文之后,立刻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

“下官见过太保大人。”

看到他向自己行礼了,郑子文连忙过去虚扶一下,然后笑容满面的说道:“诸大人客气了,来来来,快快请坐!”

“谢太保大人。”

诸遂良坐下之后,郑子文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了起来。

“本座还记得,当初和诸大人结识是在虞大人的寿宴上,没想到一晃眼这么多年也过去了,真是乌飞兔走,光阴如梭啊!”

诸遂良也不敢托大,连忙应道:“太保大人所言极是,虞大人若是知道太保大人现在还记得他,他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高兴的。”

听着诸遂良这近乎拍马屁的话,郑子文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其实诸遂良并不是郑子文这一系的人,他是属于长孙无忌那个派系的,不过他显然也知道,郑子文和长孙无忌同是朝中的大佬,所以才对郑子文这么客气。

郑子文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吃过晚餐之后,就说明了自己的目的。

“诸大人,其实本座是有事相求的。”

郑子文话音刚落,诸遂良立刻就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太保大人有事尽管吩咐,只要下官能够办到,下官必定全力以赴!”

听着他这话,郑子文顿时更满意了。

瞧瞧人家这话,说得多有水平,被他这么一说,别说咱本来就有事,就算没事,咱也得弄点事给他干干,要不然多不好意思。

想到这里,郑子文顿时就笑着摆了摆手。

“诸大人严重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本座今天刚从恒州回来,然后又去了皇宫,陛下仁德,知道本座不善书法,故而赐下御笔。”

说着,郑子文就从怀里拿出李世民写过字的折扇,然后“唰”的一下打开了。

看着扇面上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诸遂良的眼睛顿时就直了。

他一眼就看出这正是李世民的真迹,所以才会感到这么震惊。

这可是当今皇帝的手书,一般人拿到这个扇子不一定有什么用,但是这扇子在郑子文的手里,发挥的作用可就不一般了。

这个道理就连他诸遂良都知道,李世民没有可能不知道,但是尽管这样他还是将其赐给了郑子文,可见郑子文的圣眷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了。

想到这里,诸遂良在心里顿时对郑子文的印象再次拔高了一筹。

而郑子文看着诸遂良震惊的样子,就知道事情已经成了,所以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灿烂起来。

“这个,诸大人啊,当初虞大人就说过,论书法您诸大人算是佼佼者,所以本座就请请您指点一二。”

听到郑子文这么说,诸遂良立刻朝着郑子文一抱拳。

“虞大人在书法上是下官的恩师,说下官是书法上的佼佼者,真是抬举下官了,指点不敢当,太保大人尽管吩咐便是。”

郑子文再次点了点头。

“行,不过这事不用急,我先让人送诸大人您回去,等到明天我就让人送几把折扇到您府上,到时候您只要在折扇上留下墨宝,以后本座每日观看临摹,书法自然就是进步了。”

听到郑子文这么说了,诸遂良这次点了点头,然后被曹二狗送回了家。

原本诸遂良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他很快就知道事情根本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下了早朝之后,诸遂良刚回到家,就听到下人说郑子文派人把折扇送到府上了,东西已经送去了他的书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遂良也没有太在意,不过当他走进书房之后,看着地上的那个大箱子,顿时就愣住了。

“这……这难道是……”

终于,他伸出颤抖的手打开了地上的大箱子,看着里面那一大堆码得整整齐齐的折扇,顿时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难道就是昨天太保大人说的几把折扇?”

看着占据了大半个木箱的折扇,诸遂良顿时产生了一种被坑的感觉。

。。。

第5卷新的时代第四百三十六章阿铁

从书房走出来之后,诸遂良的脸色就没有好过。

刚才他在书房里数了一下,箱子里的折扇一共有九十八把,也就是说,他必须在这九十八把扇子上都题上字。

最重要的是,之前人家李世民题了四个字,他可不敢像向皇帝靠拢,所以他如果在折扇上写字的话,只能多不能少!

这么浩大的工程,完全就是一项体力活了。

而且诸遂良还知道郑子文可不是易与之辈,那可是一个连他的老大长孙无忌都要给面子的家伙,自然不是他可以随意糊弄的,所以这事还不能马虎,必须得精益求精的完成。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吃过午饭之后,诸遂良就钻进了书房开始忙活起来,直到吃晚餐的时候才出来,但是就算他这么努力,也仅仅只是完成了十几把折扇而已。

诸遂良已经可以预见到,接下来的半个月内他恐怕都必须过这样苦哔的日子了,他可不敢拖时间,否则郑子文知道了指不定要怎么收拾自己呢。

想到这里,他顿时长长了叹了口气。

“唉……”

半个月之后,当他把写好的折扇送到郑子文府上的时候,看到郑子文满意的表情,他终于暗暗松了口气。

每次想起自己这个半个多月的日子,诸遂良都觉得心都开始颤抖起来,为了在那九十八把折扇上写下合适的文字,他这半个月里几乎又把四书五经翻了几遍,单单每天晚上点的油灯都多烧了好几斤的香油!

诸遂良觉得这半个月自己的头发都多白了一些,想到这里,他打定了注意,以后一定对郑子文这个家伙敬而远之。

在诸遂良对郑子文腹诽不已的时候,李世民却很高兴,因为大唐的军队班师回朝了,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大食国的使臣。

在两个月前,大唐和大食国的几十万联军一举攻破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新罗马,让这个原历史中宴席了一千多年的强大帝国提前了八百多年灭亡,用它的毁灭成就了大唐的威名。

在大唐威震四夷的同时,也让大食国这个盟友感到深深的敬畏,当代哈里发更是立下了旨意,大食国永世不与大唐为敌。

同年六月,大食国正式对外宣传更改国名为阿拉伯帝国,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与大唐签订盟约,而且还送来了十几个阿拉伯皇室的子弟,说是来学习大唐的文化礼仪。

哈里发的这个举动算得上是诚意十足了,李世民收到消息之后,就派出了大臣前去迎接,并且还在朝堂上接见了大食国的使臣。

接下来就是比较程序化的过场了,使臣拿出国书来念,基本都是一些好话,念完了就献上贡品,李世民接收之后,双方再签订盟约,接着李世民再赐予礼物。

这一天的早朝就这么过去了,完事之后李世民还专门让人把使臣送去了鸿胪寺,并且邀请他们晚上来宫廷赴宴,使臣再次拜谢,然后才离开皇宫。

下了早朝之后,郑子文就让刘炳去叫郑子文了,毕竟当初是他一举促成了大唐帝国的大食国的结盟。

所以晚宴的时候,郑子文屁颠屁颠就来了。

对于郑子文来说,皇宫赴宴就是吃大户,而且封建社会消遣少,难得热闹一下,不去怎么行?

大食国的使臣还是之前的那个,所以他一眼就认出了郑子文,上来就是一个拥抱。

“愿主保佑你,我的朋友!”

郑子文一像信奉“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看到大食国的使臣这么热情,郑子文也回应了他一个热切的拥抱。

“恭喜你,你的大唐话又有进步了,对了,你父亲好吗?”

听到郑子文的问题,那使臣顿时一愣,然后又微笑起来。

“谢谢,我的父亲很好!”

郑子文顿时点了点头。

“那你的母亲好吗?”

“她也很好!”

“哦,你的兄弟姐妹都好吗?”

“他们都很好,谢谢!”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周围大臣的顿时都变得瞠目结舌起来。

就连李世民都皱了皱眉头。

“这对话貌似挺熟悉,朕似乎在哪听过。”

刘炳顿时就凑了过来。

“回禀陛下,这位使臣第一次来大唐的时候,太保大人在朝堂里就是这么说的。”

刘炳这么一说,李世民也很快想了起来这事,不过他还是一脸的古怪。

这些大食国的人就这么喜欢人家问候他们全家啊?

不管李世民怎么想,反正那一头郑子文和大食国的使节聊得十分投机,就跟好久没见面的朋友一样,让众多大臣都看傻了眼。

他们只是以为大食国的人古怪,却不知道两人聊得投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有原因在里面的。

郑子文作为一个穿越众,他很了解大食国人的风俗习惯,可以很自然的避过一些“地雷”。

而大食国的使节奉命前来,就是为了交好大唐,对于郑子文这个大唐的顶级贵族亦的百般讨好,这样一来要是再聊得不投机那才是见鬼了。

而且郑子文还有一个小算盘,虽然现在大唐的国力远胜大食国,但是对于大食国这样一个认死理的国家,现在大唐和大食国交好了,只要以后李治别犯浑,以后大唐和大食国的友谊就可以延续到下一任皇帝。

这样一来,原历史中的“怛罗斯战役”就不会再出现了,要知道,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那一场战役,可是被称为“八世纪世界上两大强国的对决”!

所以郑子文一向的主张就是让大唐和大食国做朋友,毕竟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而且隔着土番这个天然的屏障,也符合国人一贯主张的“远交近攻”策略。

皇宫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郑子文和大食国的使臣都已经喝高了,当着李世民的面,喝高的大食国使臣对郑子文说一番让李世民都震惊的话来。

“您是我们哈里发的朋友,我们伟大的哈里发已经命人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只要您愿意,他可以和您一起统治阿拉伯帝国。”

听到使臣的话,李世民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把皇位分出来和别人一起坐的行为让他很不理解。

但是郑子文却笑了起来。

“替我转告你们的哈里发,就说我郑子文谢谢他的好意,不过我在大唐已经住习惯了,而且我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就不去你们那里凑热闹了,如果真想感谢我,就送几匹骆驼给我玩玩吧,哈哈!”

郑子文的话音落下之后,大食国的使臣则是一脸的失望,而李世民顿时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毕竟现在大食国的国土也是十分庞大的,所以李世民还真有些担心郑子文跑去大食国当土皇帝,不过幸好他没有同意。

“看来这小子除了贪财好色之外,还挺顾家的嘛,不错!”

而周围听到他们对话的大臣则是一脸的愕然,就连长孙无忌都瞪圆了眼睛。

在他看来,无论是大食国的皇帝把统治权分出来的行为,还是郑子文毫不犹豫的拒绝的行为,都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完全不合情理!

在李世民的欣慰和众大臣的愕然当中,这场皇宫的晚宴结束了,等李世民率先离场之后,郑子文也哼着小曲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大食国的使臣就离开大唐返回他们的国家了,郑子文也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去送他们。

站在长安城下,大食国的使臣再次和郑子文拥抱了一下,然后笑着开口道:“朋友,我们阿拉伯帝国会一直等待您的到来。”

郑子文也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替我转告哈里发,愿大唐和阿拉伯帝国永远都是好兄弟,铁打的好兄弟!”

他的话音刚落,大食国的使臣就点了点头。

“我会的,而且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哈里发也会这样做的,阿拉伯帝国将永远是大唐的好兄弟,铁打的好兄弟!”

大食国的使臣离开了,而他和郑子文在城门的话却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唐,若干年后,很多大唐的民众提起阿拉伯帝国的时候,都称呼它为“大唐的阿拉伯铁兄弟”。

简称“阿铁”。

大食国的使臣走后,李世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封赏,以犒赏那些在这次远征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其中刘仁轨,薛礼、黑齿常之名列其中。

不过这些却和郑子文没有什么关系了,回到家之后,他牵着小熊猫,带着曹二狗就逛街去了。

此时的郑子文穿着一身白色的书生袍,腰挂佩玉,手持一把写着“难得糊涂”四个大字的折扇,一边迈着八字步走着,一边轻轻扇动手里的折扇,回头率立刻达到了百分百!

看着他这幅架势,旁边的人都开始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那位不就是郑财神吗?哎哟,这次可见到真人了,财神爷保佑我今年发大财……”

“太保大人好生俊朗,不知他手里那是何物?”

“看起来像是扇子,不行,我得去打听哪里有卖的。”

听到身后那些切切私语的声音,郑子文顿时露出得意的微微一笑,然后“啪”的一声把折扇合上了,再“啪”的又打开。

这下子,那些原本就把注意力放在郑子文手中折扇上的人,顿时眼睛更亮了。

。。。

第5卷新的时代第四百三十七章长孙离世

郑子文的金木阁再一次火了起来,因为这里多了一件十分新颖的玩意——折扇!

自从郑子文拿着折扇上街溜达之后,很多人都盯上了这个玩意,不过郑子文并没有立刻让金木阁销售这个东西,而是先把自己手里的那些诸遂良写好的折扇拿去送人了。

除了郑子文手里的两把之外,其余的九十八把折扇全都送了出去,三品以上的官员每家都送了一把,剩下的都送给了朝中皇家书院一脉的官员们。

于是没过几天,长安街上就见到不少手拿折扇招摇过市的书生活着文士了。

现在长安城里谁不知道财神木的大名?加上又是郑子文送的礼物,收到的人那叫一个得意,而没收到的人则想通过其他办法弄一个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木阁突然宣布售卖折扇,收到消息的人顿时就把店门都给堵了。

不过让他们感到遗憾的,虽然金木阁卖的折扇和之前出现在长安城的一样,都是财神木和最上等的宣纸做的,但是却是空白的,扇面上什么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在书画上颇有早就的书生们立刻就多了一个生财之道,而玩折扇的公子哥们也多了一个攀比的乐趣。

而金木阁的生意,再一次恢复了以往的红火,就连之前滞销的家具和摆件也被一扫而空。

郑子文再一次恢复了以往的清闲,在家呆了几天之后,他终于呆不住了,让曹二狗去园子里挖了一包蚯蚓之后,拿起鱼竿就去渭水河边钓鱼去了。

来到大唐之后,钓鱼基本上已经成为了郑子文不可缺少的乐趣之一。

最重要的是,郑子文本来就喜欢钓鱼。

在前世的时候,为生活所累的他既没有那么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思去钓鱼,而且由于污染的原因,河边也没什么鱼可以钓了。

而现在他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按照郑子文的习惯,他一般都是早上去钓鱼,中午的时候也不回来,由府里的丫鬟送午饭过来,等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拎着鱼竿回家。

晚餐的时候,能喝上一口自己钓上来的鱼煮成的鱼汤,那种感觉,真是美极了。

说起来,郑子文发现自己在渭水河边钓了这么多年的鱼,还真是少有空手的时候,想到这里,他顿时又有些自得起来。

“本老爷的钓鱼技术也是挺棒的嘛!”

郑子文并不知道,这时候刘炳已经跑到了他的家里来了。

“陛下有旨,令太保大人即刻进宫!”

听到刘炳的话,李丽质立刻走了出来。

“是刘炳啊,我家老爷不在呀!”

刘炳一听,顿时就愣了。

“不在?他去哪了?”

李丽质顿时微微一笑。

“还能去哪,去渭水河边钓鱼去了呗,他老是说什么‘渭水河的鱼纯天然无污染’,一有空就去了,你等着,我让人去叫他回来。”

听到李丽质的话,刘炳顿时汗了一下,连忙朝着她摆了摆手。

“不敢劳烦公主殿下,老奴去找他就行!”

李丽质听到他说的认真,也只好点了点头。

“好吧,那就去吧,出了门左转,那里有一个河湾,驸马通常都喜欢在那里钓鱼。”

“我明白了,谢谢公主指点!”

说完,刘炳就急匆匆的跑了出去,然后跨上马就朝着李丽质说的河湾跑了。

一炷香之后,刘炳就找到了郑子文。

看着正一脸笑意的把一条巴掌大的小鱼收进鱼篓子的郑子文,刘炳顿时暗暗摇了摇头,然后快步跑了过去。

“太保大人,陛下有旨,请您快快进宫!”

听到刘炳的话,郑子文顿时叹了口气。

“唉,看来这鱼也钓不成漏!”

说着,就把鱼篓里的两条小鱼倒进了渭水河里,然后把鱼竿藏进旁边的草丛,这才朝着刘炳点了点头。

“好了,走吧!”

“是!”

郑子文出来也是骑了马的,这时候他把马的缰绳从不远处的树上解下来,然后翻身上马,跟着刘炳就入了宫。

来的时候郑子文并没有问刘炳是什么原因,因为他知道不管问不问,他都是要来的,所以也就没有多费唇舌。

等进了皇宫之后,看到刘炳带路的方向是去长孙皇后的寝宫,郑子文顿时就明白了,所以他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

“唉……”

郑子文已经猜到了肯定是长孙皇后病了,而结果证明他猜的完全没有错。

进了长孙皇后的寝宫之后,郑子文就看到了一脸苍白的长孙皇后,看着她一脸憔悴的样子,郑子文就知道她恐怕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

心里再次暗暗叹了口气,郑子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上前给她见礼。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此时长孙皇后正坐在床上,看到郑子文向她行礼,顿时露出一个笑容,然后朝着郑子文点了点头。

“起来吧……咳咳……”

见她才说了一句话就开始咳嗽起来,郑子文就知道她这次病得不轻了,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长孙皇后就冲着他摆了摆手。

“好了,你回去吧……咳咳……”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郑子文微微一愣,然后看了一眼旁边的李世民,却不料李世民也朝着他摆了摆手。

“就照皇后所说,你先回去吧。”

既然李世民都这么说了,郑子文虽然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再多说,直接就出去了。

而看到郑子文出去之后,长孙皇后就冲着李世民摇了摇头。

“陛下,妾身的身体妾身自己明白,你……咳咳……”

看着她咳得厉害,李世民连忙制止了她。

“别说了,有话以后再说吧。”

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长孙皇后却很少有的摇了摇头,等缓过气来之后才继续说道:“妾身担心再不说,就没机会再说了……咳咳……”

看着她这幅样子,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心疼,同时也闪过了一丝后悔,如果当初让长孙皇后留在恒州修养,也许要比现在好得多吧?

长孙皇后似乎看出了李世民的想法,顿时伸出手来握住了他的手,然后摇了摇头。

“陛下不用多想,这是臣妾自己的意愿,和陛下没有关系。”

听到她这么说,李世民的眼中的愧疚之色顿时更浓了,不过他也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长孙皇后的手。

长孙皇后休息了一小会,然后又接着开口了。

“陛下,朝中的大臣当中,郑子文是有能力的,如果他没有什么重大的过失,你一定不要弃之不用。”

李世民连忙点了点头。

“朕知道,皇后你不要说了,安心休息吧!”

长孙皇后再次摇了摇头。

“臣妾没事,陛下,臣妾知道您对臣妾的恩宠,所以就连臣妾娘家的人都受益良多,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本事,都是陛下爱屋及乌才让他们做的官,若陛下如果真的念在夫妻之情,就答应臣妾,不要让臣妾娘家的人在朝中担当要职。”

听着她的话,李世民眼眶微红,抿着嘴再次点了点头。

看着李世民点头了,长孙皇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个笑容。

“臣妾知道陛下对臣妾的好,臣妾就再放肆一次,请陛下再答应臣妾一件事。”

她的话音刚落,李世民顿时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莫说一件事,只要皇后能尽快好起来,就是十件百件,朕也答应。”

听到他的话,长孙皇后却笑着摇了摇头。

“臣妾也想继续陪伴陛下,但是,咳咳……陛下,臣妾死后,请陛下不要陪葬金银玉器,将臣妾葬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就是对臣妾最大的恩宠了,求陛下答应臣妾的请求。”

她这已经是在交代遗言了,李世民此时眼眶中已经完全湿润了,他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凌晨时分,随着后宫中的一声惊叫,长孙皇后寝宫的大门被重重的推开,一个满脸泪水的小宫女跑了出来,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后娘娘她……她去了!”

长孙皇后病逝,这个消息瞬间就被传了出来,郑子文也收到了消息,他只好连夜动身,带着哭得悲伤的李丽质和李明达就进了皇宫。

虽然郑子文早就知道长孙皇后恐怕撑不了多久,但是当她病逝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还是弄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