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75我来自未来(堂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4风掣红旗大地翻(十)

那天金汝春走后,甘泉田看着院子里留下的四个丘八女婿,真是欲哭无泪。

甘泉天看得出,四个兵显然都是农民出身,看上去都很勤励,一个个肩上背着步枪,腰里扎着奇怪的束腰,穿着一种绿色的洋鞋子,把头上那奇怪的铁帽子放在院子里就开始干活,听他们说,那帽子是钢的,能防住子弹和刀枪。甘泉田觉得这帮叛军真是奢侈,居然还舍得给兵勇戴这种帽子。

他们抢了扫帚把院子里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坐在院子里仿佛门神一般,干巴巴的看着甘泉天,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着天。

甘泉田知道这一劫怕是躲不过了,只得嘱咐夫人好生劝慰四个女儿,自己则对这四个兵如查户口一般的刨根问底,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兵居然有一个月十两银子的饷银可拿。

“当真能拿到手?”甘泉田不相信地问。

“月月足额,从不拖欠克扣!”

“姚主席待俺们可好了!他和俺们是同志!”

“岳丈大人,俺给你说说啥叫同志!”

四个战士七嘴八舌的给甘泉天上起课来。

甘泉天听的云里雾里,只觉得那山东公社奇怪至极,诸事都与大清不同。他以前只知道市面上那些火柴肥皂是胶州来的,如今才知道,这些都是山东公社的货物。

“你们吃饭怎么办?我家女儿跟了去,住在哪里?吃什么?”甘泉田很实际的问道。

一听岳父大人问起部队待遇,四个战士立刻找到了话题,开始显摆部队里吃的是多么好,有菜有肉,米饭馒头顿顿管饱,家属也不用自己煮饭,而是吃食堂,食堂的饭菜价钱便宜量又足,一番话说下来,直把姚家庄说成了天堂一般。

最终,甘泉田还是无奈的接受了四个女婿,给他们下了面,又把女儿正式的一一介绍与他们。晚上,四个战士领走了甘泉田的四个女儿,送去了城内腾空出来的宿舍,接下来两天,甘泉田和夫人每天去营地看望女儿,发现她们吃得都是上好的精米,油亮亮的,还顿顿有肉,这才心安下来,于是又给女儿们包了不少衣服包袱,让她们路上带着。

在金汝春高效的工作下,四天后的清晨,姚梵全军终于能够拉着满满的辎重离开平度城了。

后世野史记载此事,曰:“太祖大军临行,举城恸哭,百姓垂泪,依依不舍。”

姚梵知道这些哭泣的都是舍不得女儿嫁给叛军的父母,和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他只是紧紧握住平度同知金汝春的手,鼓励道:“老金,这几天辛苦你了。我虽然和你认识不久,但真的很佩服你的才华,你考虑一下来我这里干吧?我给你个即墨县令当。”

平度城外的平原上,金汝春满脸古怪的表情,想笑不敢笑,想哭不敢哭,女人般白嫩的手儿被姚梵握住,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姚、姚主席,我、我身为朝廷命官,受朝廷大恩,实在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姚梵叹气道:“那也罢,强扭的瓜不甜。你是我军的大媒人,对你这份情意我也投桃报李,把平度大小官吏和俘虏的振字营军官都放了,对你不薄吧?你可记住我的话,回头告诉朝廷让他们别来打我,大家都是中国人,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呢?你说是不是?”

金汝春看了一眼身边同被释放的参将胡元达和几名清军将领,把已经冲到嘴边的“是”字硬生生咽了下去:“姚主席,我一定把您的话奏禀朝廷。”

姚梵接着道:“我仅仅发兵一千,就把朝廷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所向披靡,取城如破卵。但我始终觉得,我们作为中国人是可以坐下来谈判的,有什么矛盾可以放在桌面上摊开了说嘛,动刀动枪的始终不好嘛,你说呢?”

金汝春心说你特么赶紧走吧,哪来这么多废话!你是叛乱分子!不打你打谁啊?朝廷认得你是老几?凭什么会和你谈判?

可是自己一干俘虏的小命抄在姚梵手中,也只能委与虚蛇的频频点头。

姚梵摇头道:“我本来也不想把事情闹的太大,实在是那参将禄善欺人太甚,仗着自己是满人就欺负我汉人,我一时激愤就打了他,结果他口口声声污我谋反,我一想这是大罪,朝廷当然是听禄善的一面之词,大军一来,刀枪无眼,我有口难辩啊,只好揭杆子起事了,老金你能理解我吗?”

金汝春心中大骂“老金你大爷!你要我帮你说好话也该叫我一声金大人!你特么现如今杀了这许多官兵,说你不是蓄谋已久谁信啊?再说你都扯了反旗,自称山东公社了,难道这还有挽回余地?”

可金汝春毕竟是久做官的,口中滴水不漏得连连道:“原来如此,也真难为了姚主席,我一定如实禀告朝廷。”

姚梵点点头:“我这个人心肠软,你看我到平度来,可有伤害百姓?可有杀了你的亲眷?可有乱杀俘虏?”

金汝春连连摇头,大呼“没有!没有!没有!”可是心里却骂道:“你特么抄了我的家!”

姚梵像是看透了金汝春的心事,继续说道:“老金,我抄你家是为你好,不然朝廷见你全家毫发无伤,连银子都没少一两,难道不会起疑心吗?今后还能继续用你吗?你放心,你的家产一文一厘我都记着呢,今后如果朝廷与我讲和,我就按照翻倍的利息赔偿你。”

姚梵叹息道:“可怜我姚梵素来仁义,连禄善都不忍心杀,把他养在即墨,结果朝廷却把我当成反贼,派来大军要置我于死地,这真是逼上梁山啊!可惜乱枪无眼,子弹不认人,德克吉纳都统和王正起总兵都成了战场亡魂,否则我们还是可以把酒言欢的嘛。”

说罢姚梵开始吟诗:“狂风扬灰盖菊花,菊花蒙尘如泥巴。欲知菊花雅洁色,待到秋雨洗风沙。”

金汝春听姚梵不伦不类的吟诗,心说你丫早特么干嘛去了?你现在把朝廷的脸都抽肿了,朝廷难道能轻易放过你?会给你招安?

但这话只能心里想,口中不能说。

金汝春连忙道:“姚主席心中所想金某已知,一定如实奏上。”

姚梵笑眯眯地拍拍金汝春肩膀道:“那就拜托了,老金。”

说罢姚梵带着手下诸位军官扬长而去,将金汝春等平度官员和清军所有将领全部留在了城外野地里,金汝春和一干武将又怕又恨的望着姚梵大军远去的背影,开口道:“这反贼,做的好梦!”

参将胡远达却道:“此役后,山东已无人可与姚梵的解放军相抗。左大人又在新疆,正是处处都要用兵。姚梵之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比我见过任何一支乡勇都强百倍,朝廷要是对他招安我看也不奇怪。”

金汝春闻言,呆呆的望着远方那如长龙一般行进在晨辉中的军队,心想:“他这军队难道不是早有预谋?”

走远后,姚梵问身边的军官们:“你们觉得我刚才的话对金汝春有用吗?”

刘进宝道:“我看不穿这狗官心事。”

李君道:“朝廷真的来招安怎么办?”

李海牛道:“管他呢,能拖多久拖多久,拖的时间越久,咱们山东公社的革命力量就越强。”

周第四道:“我现在看朝廷军队如视土鸡瓦狗。”

桂八道:“第四,你这话是学主席的。”

姚梵道:“昨晚开会讨论下来觉得这么说最合适,所以我们就要按照会议商定的来,至于后效如何咱们先不去管它,能麻痹满清最好,否则我们也不怕。”

清军俘虏在这一路上充当了辅兵的角色,它们白天赶车做饭,晚上扎营喂马,一个个任劳任怨。因为姚梵告诉他们,只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后,就会按照自愿原则放他们走,而且姚梵只是命令战士们对他们身上的武器进行了没收,对他们随身的个人财物丝毫未动,予以全部保留,这也让清军心怀感激,连声称赞姚梵的大恩。

茶叶商人甘泉田最终还是没敢和他的四个女儿一起去胶州,整个平度城只有三户人家愿意随着女儿出嫁而搬去叛军的根据地胶州。

一路上,清军俘虏们小心谨慎的牵着骡马和驴车,把这些哭哭啼啼的新媳妇向即墨送去。行军的战士们远远的看着这些牲口和车子,不放心的嘱咐着负责看管俘虏干活的战友:“要逮到敢动手动脚的王八,一枪戳死!”

负责看管俘虏干活的战友们则道:“放心吧!谁敢不老实?都被咱打怕了,还敢拿小命开玩笑?”

平度到即墨要过大沽河,姚梵这次物资较多,没有选择来时的移风店渡口,而是直接选择了经过胶西县。

由于牲口负重,一天只能行进三十多公里,当全军在第二天晚上抵达胶西县附近时,胶西县城四门紧闭。

原来蒙八旗的溃兵在死了主将后已经撤去高密,胶西县城中只有县令胆战心惊的苦苦持守,按照《大清律》,朝廷命官有守土之责,要“与城共存亡”,否则有失土之责,要杀头的。

但姚梵并不打算拿下胶西,仅仅在城外扎营一夜后,次日一早便启程通过胶西路大沽河桥赶往三十多公里外的即墨县城,天黑时抵达。

胶西县令在城头哆嗦着睡了一夜,听说姚梵大军居然径直离开,大喜之下命令报捷,信中称,在自己的周密部署和顽强防御之下,胶贼无机可乘,只得悻悻而回云云。

姚梵回到即墨后立刻安排各种事务,给战士们成亲拜堂,随军家属的房屋安置,俘虏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等项工作一一铺开,忙的不可开交。

第155章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一)

155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一)

即墨县衙大堂,姚梵回到根据地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姚梵坐在一排方桌的正前方,鼓舞道:“这次的胜利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通过取得一系列的战役胜利,我们成功粉碎了清军从北西两面对我实施包夹的战略企图,彻底把整个山东战场格局改变了,现在轮到清军进入战略守势,而我军则成功进入战略优势。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个时间窗口非常短暂,可能是一年,也可能只有半年甚至更短。”

姚梵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继续道:“这段时间清军被我连续大规模成建制歼灭,尤其是平度一役全歼并俘虏王正起的正字十二营,可谓是一举将淮军气焰打消殆尽。而我们在胶西县东部的野战,对五个蒙古骑兵营的大规模消灭也是极其有力的!”

刘进宝兴奋地补充道:“登州总兵官陈辉龙的所有绿营兵力也基本被我军一扫而空!目前除了寿光守备营外,其余各守备营和他的两个本标被我们前前后后吃的一干二净了!”

姚梵点点头:“我军经过连番恶战却没有一名战士牺牲,仅有37人在战斗中负伤,这样的成绩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珍贵的战略缓冲期,我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时间窗,进行大规模的扩军!”

“这里我宣布一下接下来的扩军计划,大家仔细听好了,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之后讨论。”

姚梵拿起自己面前准备好的稿纸念道:“为了更好的贯彻三三制的原则,新的扩军计划将和新的编制方案同时实施。”

“我决定,今后我军的基础作战单位从排改为班!步兵班的标准人数确定为12人。今后我军建制将按照三个班为一个排,三个排为一个连,三个连为一个营,三个营为一个团进行构建,主力作战单位将从营发展为团。”

李海牛道:“这样的话,咱们一个步兵团要有一千多人!要比清军一个步兵营五百人左右的编制多了将近一倍!”

姚梵道:“按照这个编制,我们要把目前的五个营扩充成五个团。在我的计划中,我们的一个团应该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应该具有击败五到六倍的对手的实力。”

“而且部队既然扩大到了团的规模,就要有相应的配置。现代军事要求专业化,所以每个步兵连还要再下属一个12人的炊事班,炊事班只要掌握简单的军事技能就行,平时工作主要是负责整个连队的伙食。今后战士们将不再负责做饭,只在需要时对炊事班的工作进行辅助。”

“另外每个团下属一个卫生连,分成三个排,不设班,编制60人。卫生连负责战场救治伤员,用担架把伤员抬到后方,还要负责烧水洗衣,所以最好是选择干活麻利的女同志来担任。”

李海牛瞠目道:“女人?女人进部队?”

姚梵道:“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且女同志干活细致有耐心。”说罢姚梵反问:“海牛你难道对我们队伍的纪律没有信心?”

李海牛道:“虽然有纪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出了事,闹出去名声就不好听了,即便不出事,也架不住有人说闲话吧?”

姚梵道:“出事就按照纪律处罚,该枪毙就坚决枪毙!至于社会舆论,革命军队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我们要主动出击掌握舆论,而不要被舆论摆布!”

贺世成握拳道:“主席说的对!谁敢说闲话就毙了他!”

李君关心的问道:“主席,今后各营还要设置教导连吗?机枪怎么分配?”

姚梵道:“为了保证训练的质量,树立模范的榜样,各营保留教导连的设置,每个营的教导连仍然分配四挺机枪。”

姚梵一口气扩军到了五个团十五个营,可他先前只采购了80挺机枪,扩军导致他的机枪没法普及的装备到每个连队,仍然只能优先装备各营的主力连队。

姚梵接下来又安排了炮兵的扩军计划,决定在目前一个炮兵连下属四个八人炮兵排的基础上,扩充成一个炮兵营下属三个炮兵连,每个连三个炮兵排,每个排下属三个炮兵班,每个班12人,装备一门82mm迫击炮,全营一共27门迫击炮。

姚梵嘱咐道:“炮兵营营长就由桂八担任,从目前一个连4个炮扩军训练成一个营27门炮,你的工作任务很重,一定要把训练安排好!”

桂八自信地道:“主席放心,只要同志们会算数,我就能教会他们打炮。”

姚梵有些惊讶的看着桂八,为他身上的气质变化感到高兴,再看看其他干部战士,可不都是这样吗?他们每个人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精神气质都在渐渐蜕变为合格的战士。

姚梵道:“今后所有连级和连级以上干部都配备一个警卫员,人选从各自连队里挑选,但不占用部队编制,他们的编制属于中央警卫连,回头大家把名单报上来,另外,今后所有连级和连级以上干部都不用扛步枪了,公社革委会将给大家配手枪。”

刘进宝大喜道:“就是主席用的手枪吧?那可太好了!谢谢主席!”

姚梵笑道:“我知道大家早就眼馋了,这次就一步到位,给大家都配上手枪。”

军事会议进行得如火如荼,从早上一直开到半夜,由于本次扩军的规模实在太大,全军从一千多人增加到八千多人,这其中的各项安排琐碎而繁杂。干部们在会议上斟酌拟定着手下每个新连队的干部名单,规划着训练场地,安排根据地防御、根据地外围阵地的土木作业、哨所和营房安置等等也被一一详细规划。

姚梵率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根据地,有些暗中准备招兵买马迎接清军的地主被吓的魂飞魄散,打消了武装反抗的念头。

山东公社根据农民的举报和揭发,开始大规模的对土豪劣绅下手,一时间,即墨和胶州的各个村庄鸡飞狗跳。

黄家大院,

后院池塘中的残荷已被清理干净,池塘边那间顶上覆盖着厚厚茅草的湘竹雅阁依旧是柴扉紧闭。

黄金山苦苦劝告道:“爹!当初捻军啸聚十万我们也没附和,如今这姚梵初胜,几千人罢了,您却要我们全族归附?”

黄澄琏道:“你可知那姚梵大败正字十二营!两千操着洋枪大炮的步军和两千铁骑顷刻间就被姚梵灭了!这等能耐捻军可有?”

黄金山闻言也肃容道:“我听说姚梵只用了一千人不到,这次全军凯旋,居然只有37人负伤,简直闻所未闻,我疑他虚张声势隐瞒了伤亡。”

黄澄琏道:“我叫人打探过了,都说句句属实,而且姚梵的兵到处在夸耀他用兵真如神,既然众口一词应该不假,那些农民说不来谎话的,串供也不会这样整齐。”

黄金山道:“倘若当真如此,那姚梵为何不趁势占下整个登州?”

黄澄琏道:“秋收已过,他何必去分兵驻守这些地方?等来年麦熟再发兵也不迟。”

黄金山沉默半晌后道:“爹,咱们真的要跟着姚梵搞这个什么革命?”

黄澄琏道:“他既然要改朝换代,自然要有新政,只是我看他并不看重士绅,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政策势必得罪天下读书人,需要有人指点他才行。”

黄金山皱眉道:“爹,您可要想好了,这水要是泼出去了,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一个不留神,那我黄家就是家破人亡!”

黄澄琏道:“我自有安排。”

……

姚梵的工作很忙,根据地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很重,每天白天都要给干部们上思想政治课,晚上还要去各个连队,抽查战士们的扫盲教育和三查诉苦活动。当听说黄金山来访的消息,便叫他们到自己驻即墨县衙的临时办公室详谈。

姚梵见到黄金山,起身当着黄金山和他那个伪娘堂弟黄金英的面打开了书信,站在那里细细看完后笑着说道:“要我停止打土豪分田地,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样就能天下归心?黄金山,你爹的思想还停留在帝王将相的时代啊!这是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悖的。”

说罢姚梵将信还给黄金山,黄金山巴不得能收回这封在他看来是通匪证据的书信,连忙接过来塞进袖袋。

姚梵命令警卫员泡茶,请黄金山、黄金英坐下来,和气地说道:“黄金山,我明白的告诉你,山东公社不是地主的公社,他是一个属于全体人民的公社,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政权,这个政权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这种国家体制是先进的,由她代替封建体制是一种进步。”

“你可能不理解这种社会体制的变化,但我们山东公社非常欢迎读书人来参加我们的培训班,我们会免费的给读书人搞讲座,还会免费的分发书籍,供大家学习研究。”

黄金山犹犹豫豫的不知说什么好,毕竟他爹派他来是想说服姚梵,并向姚梵初步表白自己希望投靠的意愿和投靠的代价和资本,这都在信里写的很清楚。但姚梵根本不领情,反而教训了他一顿。

突然间,那个伪娘黄金英开口了:“好!我参加!我要参加你们的培训班。”

姚梵高兴地伸出手来:“欢迎你!黄金英同志!”

姚梵眼下极度缺少读书人,清朝的识字率太低了,扫盲班的进度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识字模范毕竟很少,又都被姚梵优先提拔为部队的干部了,所以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缺人。但是姚梵绝不会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读书人要参加革命队伍就必须参加培训班,每天要写思想体会,每周要写思想总结报告和革命小作文。

姚梵见黄金英那白嫩的脸上突然间绯红一片,也不伸手握手,赶紧主动探身拉过黄金英右手,双手紧紧握住,再一次热情地道:“欢迎你!黄金英同志!欢迎你们黄家多派读书人来参加培训班。”

姚梵对于自己的培训班的洗脑能力信心十足。

“思想转化成功率只要有一成,那都是宝贵的财富!”姚梵想

第156章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156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姚梵自说自话的握住了黄金英的手,他却没有注意到黄金英的颤抖,她毕竟还是黄金莺,不是虚构的黄金英,当姚梵滚烫干燥的大手握住她手时,仿佛有一种纯洁的火焰蔓延过来,正在灼烤着她的身体。

黄金英飞快地把手从姚梵的双手中抽出来,胸膛起伏的道:“我愿意参加姚主席的培训班,我愿意。”

姚梵现在觉得这个害羞的伪娘有点可爱了,他爽朗的道:“那就留下来,食宿全免。”

黄金莺的自作主张把黄金山吓了一跳,如今又听见姚梵这样说,正要想法找个借口反对,黄金莺却又点点头:“我要单独住,我家在即墨有宅子,我住在自家宅子里,白天上课时过来。”

“没问题,我相信经过培训班的思想教育,一旦你接受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后,你会放弃你的小姐少爷脾气,热情地融入到劳动人民中来。”姚梵对黄金莺说。

黄金山在把黄金莺安排好之后,无可奈何地走了。

黄金山刚走,第二天,美利士却来了。

“哦!我亲爱的詹姆斯,当你不在的时候,我的身边就少了一个可以分享喜悦的人。”姚梵夸张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弗兰克!弗兰克!好消息!好消息!德国公使巴兰德先生要来青岛!”美利士像一只欢乐的雄鹿般闯进姚梵的办公室,迫不及待的向姚梵汇报他的外交成果。

“镇静,詹姆斯,镇静。”姚梵笑道:“在你告诉我你的北京之行之前,我要先和你分享我的胜利的喜悦。”

接着姚梵便把自己一连串的大胜告诉了美利士。

“太棒了,弗兰克,太棒了,你让那个野蛮人的皇帝尝到了文明的鞭笞。”美利士闻讯又惊又喜。

姚梵微笑道:“詹姆斯,现在轮到你了,告诉我,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先生他来青岛想要干什么?当然我很欢迎他的到来,只是希望提前做些准备。”

美利士喝着茶说道:“我一到北京就去找了巴兰德先生,他对于你的计划非常感兴趣,当他听说你会德语时,我向你保证,当时他的眼睛在发亮。

因为青岛的战争,我是搭乘美国的货船过来的,巴兰德公使先生要晚一些,但我估计两周之内他就会来到青岛。

弗兰克,别把政治想得太复杂,政治和外交与做生意没有两样。他是来和你谈生意的,你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你知道该怎么应付他这种人。”

“我只希望巴伦兰德先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除了我承诺过的那些,我无法满足他更多的要求。”姚梵淡淡地道。

“弗兰克,你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我想消息会很快传到北京,清国的皇帝一定会对你进行贸易禁运。”

“是的,但我需要的是盟友的帮助而不是宗主国的施舍,否则我看不出有任何革命的必要。”

正如美利士所说,姚梵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京,天下哗然!

《字林西报》作为一家早在1850年就创刊的英文报纸,毫无顾忌地报道:“根据本报最新消息,胶州海商姚早帆私自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在胶州半岛与赶来平叛的政府军发生激战,政府军死伤惨重全军覆没……

根据内部人士传来的消息,姚早帆之所以发动武装叛乱,其因起于当地官府最新的一次贪得无厌的勒索……”

《申报》虽然是1872年开始创刊不久的报纸,但是凭借自己的英商背#景毫不忌讳,居然公然用中文报道称:“根据可靠消息,胶州的叛乱正在山东半岛蔓延……作为这次叛乱的领导者、遇春商号的东家、商人姚早帆取得了他叛乱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姚早帆和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往过从甚密,他的这次公然叛乱根据本报推测,很有可能与不满丁宝桢擅自兴办洋务有关……”

(文言文就免了,笔者代为翻译成大白话吧)

《万国公报》作为在华传教士周刊,政治上素来死板,只是照抄朝廷的邸报:“海外华商姚氏早帆素怀狼子野心,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勾结当地贪官阴谋发动叛乱,已于近日与朝廷大军发生正面冲突,在被天朝大军击溃后已经退守至即墨,抱弹丸之地苟且顽抗,覆灭就擒指日可期……”

对于这次叛乱,此时中国仅有的三家报纸都没有费太多的笔墨,只用了豆腐干大小的版面当做时政事务进行了报道,惟有上海租界里一份刚刚发行的名为《新民晚报》德商报纸对此事花了整版当做头条进行了报道:“……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与手工业者参与的革命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激化,导致了这场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武装起义……起义者要求按照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精神对清国的人民实行解放,要求皇帝退位,组成议会和内阁……”

《新民晚报》确实是美利士办的,只是他雇的全部是德国人,按照美利士的嘱咐,《新民晚报》自然是一股脑的偏向姚梵,但是在理解上却出现了偏差,将姚梵硬生生的说成了一个拿破仑和伏尔泰混合体。

刚刚进入十二月的北京城里寒风呼啸,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零度,每天都有熬不过去的“路倒”被一大早出动的运尸大车满城的收集起来扔出城外。

养心殿内已经点起了暖炉,煦煦的烤着,室温犹如春天,几盆兰草恰如其分的调节着空气湿度,令人不感觉太过干燥。

慈禧阴着脸,对立在下面的李鸿章问道:“这就是你以前说的那个通洋务的东西?”

李鸿章脸色灰白,两眼圈乌黑,显然是最近没睡好觉。

“启禀太后,姚梵此人罔顾朝廷恩典,欺瞒山东直隶大小官员,私下阴谋叛乱,当速诛之。”

慈禧不阴不阳的道:“可惜了丁宝桢练的好兵,十二个营全赔进去了,还搭上了青州驻防营的五个蒙古骑营,至于陈辉龙的登州绿营,我就没指望过。”

李鸿章垂首皱眉道:“太后,我这就整顿直隶各军,准备兵发胶州剿匪,只是眼下……”

————————————

答应了的二更,更写完就发了。还是那句话,求订阅!!!希望大家订阅支持!谢谢!!!

第157章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157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慈禧微微歪头,满头的珠翠颤巍巍地抖着。

她不耐烦地追问:“眼下如何?”

李鸿章抬头与慈禧照了一下面,旋即立刻低头道:“眼下诸军放弛已久,若是不加操练贸然出击,恐怕重蹈王正起覆辙。况且……况且大军围剿所需的开拔银子尚无着落,几万兵马行军打仗所需的粮草也要花海量的银子筹集。臣粗算下来,山东平叛,大军的开拔银子和粮草所需,头期最少需要三百万两。”

慈禧愠怒道:“又是要钱!我没有钱!你去找丁宝桢要!”

李鸿章直言道:“王正起丧师身亡,也把济南府的钱粮家当丢的一干二净,山东今年受旱,钱粮本就难以为继,眼下济南府的府库里已经跑耗子了。”

慈禧闻言更加生气了:“找户部要!”

户部尚书董恂闻言侧身拱手道:“今年华北各地皆有旱情,户部钱粮早已吃紧,再加上西北正在用兵,左大人那里的钱粮户部都支应不出呢,如今山东又要用兵,国库实在是不敷大军使用。”

慈禧冷哼一声,对李鸿章开嘲讽道:“朝廷没钱,李大人自个想办法吧,不然你与那姚梵商量一下,让他把你先前支与的购兵舰银子退给你。”

李鸿章一时间尴尬至极,面色愈加灰泛了。

恭亲王奕欣从旁站出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