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尸骨已寒的华夏,要想重建生机,之前以为只能等待下一个轮回,可章枚叔却另辟蹊径,以退为进、由老返童、再行封建,真是让人想不到啊!”岑炽兴奋道。“这不但切合复兴会关于国粹的宣传,也切合天下士子文人数千年的念想……”

“这样做国家就不会四分五裂吗?”杨锐对他的兴奋有些不解。章太炎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再行封建,可这却是杨锐下意识的反对的。

“只要实施的好,一定不会四分五裂。”岑炽道,“且章枚叔本就不在乎这个国家这个政府,他在乎的是国粹和文明当如何保存!若能再行封建,那么无法自治的顺民便可在封主武士的约束下渐渐转化,而不似现在这般恭顺服从。封建是自治的铺垫,自治又是共和的铺垫,当然他章枚叔要的只是国粹,而非共和,但奴隶之民确是无法通晓先秦诸子的……”

岑炽一下子就点出了章太炎的目的,而后便开始接连不断的赞扬,杨锐苦恼道:“辄任先生,这样做不需多久中央政府便会成为一个摆设,各省,也不是各省,封建下的各国只会自行其是、各自为政,说不定今天楚国和魏国会在南阳开枪,明日齐国和燕国就会在渤海放炮。我就不去留恋中央政府的权力了,我就说到时候美国人打过来怎办?”

前年杨锐参加完巴黎和会经北庭总督区回国,因为信任杨增新、也有忌惮穆斯林教会的力量,杨锐最终批准了杨增新在北庭改流归土的报告。关内的胡子、响马、土匪、囚犯,还有少数复兴军官兵,这些人按照既定的规则开始了伟大的抢地盘运动。他们占地占到一定程度便由总督府册封为土司,土司世代继承、永辖地方,虽几乎不要缴纳赋税,可北庭总督府打仗或训练时,这些土司就要按土地人口、财富多寡派出一定数量的土兵。

这种管理模式下,整个北庭变成一片弱肉强食之地,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土司本人虽是地主,可光他一个人能打是不行的,他的弟兄、他的手下,都会分配到一定的土地或集镇。若去除‘占山为王’、‘土匪恶霸’这一层‘不正确’的东西,北庭发生的一切其实就是一场封建,在杨增新的诱导下,封建迅速转化为自治。

这种强者为尊的土司集团远比关内农会更强劲有力,在与哈萨克原住民的争夺中,即便没有复兴军协助,土司们也常常处于优势,一改之前移民需复兴军保护的现状。

北庭是生机勃勃的,但北庭总督府和礼部严密封锁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可章太炎毕竟是大人,他不但细读北庭所发生的一切,还亲自去过北庭考察。是以想把北庭模式复制到关内十九省以及东北。你杨锐不是说华夏尸骨已寒吗,那我便告老还童,沿着走来的路倒着走回去,一直走到先秦以前的商周时代。而且这种走法完全符合复兴会的意识形态——复兴会本就推崇先秦,鄙视秦后;也符合皇权之下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分封本是皇家的惯例,更是文人士子的最爱。

但这与杨锐推行的国家战略却是不对付的。以杨锐的认知,他认为一旦分封,中央便缺少权威,很多研究项目、不少经济规划都会受此影响;这仅仅是短期,长期看国家则有可能陷入分裂,当然,也有很大可能转化为苏联那样的联邦。

“竟成谬矣!前清从洪杨之乱开始,用了四、五十年才因庚子之变有了东南互保,仅仅是东南互保,像西北、西南这些地方,怕没有百年是无法自立的。若是没猜错,章枚叔之分封,可不同于周天子之分封,这无非是各省自治的另一种表述罢了……”岑炽道。

“不对,这绝不是各省自治。”杨锐纠正道,“也许是自治,但绝不是以省为范围的自治,枚叔是参照战国来说的,他说要务必要以‘山川河流为界’,明显就是要回到战国时各国的疆域。他这般分,应当是为了避免战乱,想想,若是不以淮河为界,南北打起来怎么办?”

“这他都想好了?”岑炽声音再次高了起来,“看来章枚叔可真是处心积虑呀。山川河流为界,确实好过各省现有边界。竟成,你不会认为这就是分裂国家吧?”

“刚听到的时候以为是,所以我严词拒绝了。”杨锐烦躁的很想抽烟,可想到岑炽重病在身,伸进衣兜里的手又抽了出来。“现在听辄任先生一说,知道这分封其实只是套着国粹皮子的地方自治,如此心中又好受了一些。”

“皇权之下,顺民太多。这些人你给权利不是,不给权利又不是。土改暂时稳住了他们,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的。竟成你这些年来,处事全然不是以自身利益为考虑,也不以复兴会利益为考虑,更不是以现在这个政府的利益为考虑。

你所考虑的,更多的在于民族、在于文明。如此看,你和章枚叔之间是没有分歧的。他是为了华夏之将来,你更是为了华夏之将来。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他在乎的是内政,你在乎的是外政。即便有矛盾,也仅仅是这两者的矛盾罢了。”岑炽道。

岑炽如此一说,杨锐感觉似乎真是这么回事,他忧心北庭是只是华夏的一支,而章太炎忧心关内,则是华夏的根本,既然北庭可以改流归土,那关内为何不能如此。只是……

“辄任先生,这种套着分封外皮的省区自治势必会削弱中央的权威,真要遭遇外敌入侵,或是发起对外战争,这都是极为不利的。”杨锐道。

“竟成是担心俄国,还是担心美国?”岑炽问道。他问完又接着说了下去,“俄国所忧虑那便是北庭;美国所优的则是台湾。前者,北庭石油之重要天下皆知,西域波斯铁路之重要天下亦知。去年这两家公司股票上市时,国人的抢到什么程度竟成不会忘记了吧?北庭如何重要只要会看报纸的全都知道,那里不光是我国的煤油桶,更是通向欧洲之要道,以京汉铁路为中轴,西面半个中国的货物出口都要仰仗这条铁路。

此地一旦有难,谁敢不救?四川、陕甘、山西、湖北、蒙古、这些地方的代表都会鼓噪要求出兵收复。当然,顺民不会有此想法的,对他们而言,用哪里产的煤油,卖出去的土产怎么下海根本就不会在意。若中枢不下令,他们才不会去北庭和俄国人打战呢。”

看来岑炽对章太炎的建议极为赞同,在这里也还是帮他说好话。他插言后再道:“北庭世人知道无比重要,那台湾就更不必说了,东南沿海诸省谁不知道台湾乃定海神针,台湾定则东南定,若是美国侵占台湾、堵塞贸易,那全国必将鼎沸,出兵开战时一定的。那年烧正阳门城楼的时候,国家已经鼎沸了。应战不是问题,竟成还要发兵去打哪国吗?”

“不必发兵,守成即可。”杨锐说道。说道这里他还是忘记不了南洋,又道:“但以合适的手段让南洋殖民地独立是必须的。如果美国真的进犯,而英法也介入,我们若真的打赢,便可顺带解决;如果美国不进犯,英法不介入,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横竖这些地方二十年后要逐渐独立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岑炽听闻杨锐说美国不进犯,顿时摇头,待杨锐说完他才来了这么一句。“日本便是亚洲的英国,而我们则是占领整个欧洲的法国。你真要是忧心外战,那便应该把法国占领的欧洲通过章枚叔说的那种分封转变成德国。我们基础虽然不如欧洲,可数亿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只要能真正的组织起来,无力不可小觑。”

“呵呵……”站了半天的杨锐忽然坐下了,问题说透他心里也轻松的很,他听岑炽说真正的组织,不由笑问:“辄任先生的意思是说,现在农会不是组织?”

“当然不是组织。”岑炽很肯定的摇头,他道,“确切的说,这只是机构,只是中央政府,只是复兴会建立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也因为是机构,所以底下的人可以假借皇帝的权威、假借中央的权威在下面作威作福。竟成,你可真能忍啊,就为二十年后将农会一扫而空?”

“是。”杨锐点头,他曾在中国女报看到有人撰文说农民不可轻易发动,因为一旦发动以后将难以收场,这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虽然我没有故意要农会干部如此,可他们的举止我还是默认的,等这些人腐败到失去一切民心时,清除农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复兴会怎么办?到时候稽疑院的代表席位可就……”岑炽笑问道。

“十年后算六亿人口吧。以纳税论,即便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拉低,取消农税后真正有投票权的纳税人也不会超过一千万,且这些人多是地主、高级工人、商贩等等,在此之前只要国家银行掌握在复兴会手里,何惧复兴会不能占大多数席位?”杨锐笑道:“英国银行家罗斯柴尔德曾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银行控制着这些缴纳个人所得税之人,自然也就控制着选票。这可比国民党那些人光喊着振兴实业给力多了。”

见着杨锐侃侃而谈,岑炽不断的点头:“看来竟成是真的想通了。要知人生来便是不同的,若是没有好的机缘,那终究……”

岑炽当年给岑春煊做幕僚时,虽然出策让岑春煊杀官以悦民,可终究心中还是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他这种思路与章太炎的分封完全切合,可杨锐依然不喜欢这种说法,只道:“不是人生来不同,而是在外界压力下,我们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以换取全体之未来。大英帝国正在衰弱,这三十年正是秦失其鹿之时,失去了便永远失去和欧美平起平坐的机会。”

杨锐说到这里本想让岑炽帮忙筹划章太炎的分封自治应该怎么着手,内政外政如何协调才不会相相互矛盾,可想到岑炽还在病中,这个请求便忍下了。一个病人去思考如此宏大的计划,殚心竭力下对病情会很不利。他顿时站起道:“辄任先生,今日就到这里吧,我改日再来看您,您好好休息!”

岑炽见杨锐告辞,他凝神片刻道:“竟成,还有一事我不得不说,就是国安局老是在秋瑾手上终是不妥的。蔡孑民既然以国安局会监视诸人为由要你交出以作公正,可也未必要全部交出去啊,为何不能你与秋瑾两人一起主持国安局,或者干脆她为监督,你为主持呢?”

“这事情……”杨锐苦笑,“因为大家都怕我!怕我把这国变成自己的私产、怕我在总理的位置上一直不下去、怕我……。呵呵,现在弄出来个副总理,我才感觉压力倍减,这事情辄任先生不要挂怀了,若能与枚叔联合,这事情终究会有转机的。”

‘怕我’二字一出岑炽便笑了。其实作为杨锐的同僚确实压力巨大,一个像神一样的领导者,从来不犯错,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完美无缺,这种恐惧是那些想参与领导之人难以承受的;而且他下一步会做什么还难以预料,万一他用料事如神的判断力给大家设一个圈套,那谁都逃不过去。

蔡元培正是以为由于杨锐掌管情报部门才这么料事如神,所以开始他想拿下情报局,但没得手,最后只得以各位常委自身安全为由将安全局撬走。可他也知道安全局撬下来后也落不到他手上,所以将其给了秋瑾——这个大家都可以信任的女人手上。

“辄任先生好好养病吧。今冬瑞雪,明年必是丰年啊。”杨锐笑着道,而后就离开了。不过他一出仙楼脸色又阴沉起来。章太炎分封之策如果只是地方自治前期铺垫的话,他是认可的,只要这不妨碍他的对外大计,可他所说的留美学生一事,却是极为要紧的事情。

虽然还没有拿到吏部的具体数字,可光凭他的印象,留美学生最少超过五千人,很可能接近一万,若是这些学生全被美国人渗透了,那等于从第一届复兴会全国代表开始的留学生培养计划完全失败,唯有那一万多留德学生能让杨锐暂时心安。

从府邸入紫禁城,杨锐没直接去找章太炎,而是坐在文渊阁内等着情报局的张实,前几日曾命令他彻查留美学生的情况,今日便是提交简报的时间。拒绝一切公务和会客,等候张实的杨锐死死盯着座钟转了好几圈,当一盏茶送上来时,他忽然发现李子龙不知道去哪了。端茶上来的是一个女子,女子他认识,不但这世认识,后世也认识,这人是陆小曼。

“大人,李秘书昨天吃坏了肚子……”陆小曼轻轻的道,她刚回来上班没两日,脸色惨白的很。见杨锐看到自己奇怪,她不由解释道。

“哦……”见是她,杨锐顿时忘记了李子龙,他此时正好奇的看着眼前这女子,这就是所谓的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他脑子里想着这个问题。因为他只看女子的眉眼鼻唇,根本没察觉陆小曼的脸越来越红。

“大人……”陆小曼身子像是被杨锐的目光拉住了,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退下去,也不想退下去。

“为何要自杀啊。”欣赏完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锐淡淡的道。以前只看身姿侧影皮肤,觉得这女子极为婀娜可人,今日再看却只觉得一般。或许这个时代的人看她觉得很美,可把她放到百年后,她绝不会被大众称之为美女的。

壬卷家与国第二十三章猜测

张实来的正是时候,大堂中的男女还未交谈就散开了。他可不知道男女两人的心思,只知道手上的简报至关重要。是以在杨锐屏退一切旁人后,他绷紧的脸才露出一丝苦笑,递上简报后他道:“先生,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坏一些!”

简报很厚,密级也是最高的,这么短时间就能整理出这么多东西,杨锐有些埋怨的看了他一眼。他死死的按住简报,只问道:“到底有多坏?”

“由清华学校派出去的留美学生当中,绝大部分都隶属一个类似于兄弟会的组织。”张实低头,“而且…,而且……,自容闳先生开始,这个组织就存在……”杨锐面色越来越沉,几乎要当场捶桌子,张实不得不硬着头皮将这些情报说完,“当初满清中止留学生计划,要撤回留美幼童,全因为此。”

‘吱…’的一声,杨锐猛的站起来只把桌子撞的一偏,桌腿和地板的摩擦极为刺耳。他此时觉得全身燥热,大声道:“难道说,这个组织从容闳组织留美幼童开始便存在,一直延续到今天?难道说,留美学生从詹天佑开始全是美国特务?!”

杨锐的质问有些难以回答,张实沉默后道:“先生,这些人确切的说不是特务,他们也没有向美国传递什么情报,但他们的心是想着美国的,同时也希望我国将来变得和美国一样。太炎先生所说的留美学生彼此关系密切,还在于这些人善于团结起来争权夺利。现在的情况是,留美学生愿意用留美学生,他们之间甚至于工作汇报也乐于用英文……”

“这些人会造反吗?”杨锐问道。张实说了不少,他的担忧在于这些人不属于、也无法属于复兴会系统,他们自成一派,无法控制;而杨锐参照历史却明白这些人的力量,特别是国民党执政的时候,政坛基本是留美生的天下,据闻宋子文之流只看英文报告,中文报告不屑一顾,整整就是个香蕉人。民国蔡元培治下所谓包容并蓄的北大、所谓新文化旧文化之争,其根本就是胡适等留美学生和留日学生的争斗……

杨锐忽然想到了北大、想到了学部,张实却在回答杨锐的问题,“先生,造反是不可能,这些人人数应该很少,不会超过一千人。他们更好的办法还是占据机要部门以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而后借民意反对政府,最终实行民主自由。”

“民意?哪里有他们的民意?”杨锐问道,但他这一问到把事情和刚才的思考连在一起了,他道:“根本就不是民意,而是学意,这些斯斯文文、口倡民主共和又爱惜性命的上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一批接一批的学生出来送死!”

对外探寻情报才是张实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更多针对军事、科技等方面,监控本国留学生的工作素来是国安局的事情。他们的工作也不能说失职,最少从中国教育会出去的学生是安全的,危险的是直属于教会学校和清华学校的那些留学生。不过中美巴黎条约,为获得美国在治外法权、内河航行权的让步,这些学校依旧存在,只是纳入了学部系统。

“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张实问道。在他看来,这种潜在的威胁应该尽早清除。

“还能怎么办?”杨锐忽然笑起,“只要没有证据,我们能做的最多是将这些人调离机要岗位,严防这些人接触核心机密。可别忘记了,这些人、像断了腿的胡适几个,可是名流,一旦抓捕又拿不出理由,反而授人以柄;詹天佑之类就更不用说了,西域铁路能按时修通确确实实是他的功劳,像他这一类有功而无过之人,我还能清洗?”

他到此又自言自语,“其他都算了,最最关键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被这些人渗透!”他说罢拿起电话对着秘书处道:“请华封先生过来!”

重点实验室全归工部管辖,这些留美学生危害有多大也就看他们对若干重点实验室的渗透程度。这事情也就只有徐华封说得清楚,所以杨锐要他来。趁着徐华封未来之际,张实开始汇报另外一件事情。“先生,意大利的国家法西斯党前日向罗马进军,今日早些时候,其党魁墨索里尼被国王伊曼纽尔三世任命为意大利总理……”

“哦。好消息!”杨锐难得笑了起来,虽然没有希特勒,可历史依旧按照节奏开动,墨索里尼就是纳粹的先兆。“德国那边的情况如何?你上次提到的那个…斯特拉瑟,他现在在干什么?还有他的副官希莱姆……”

“斯特拉瑟现在已成为德意志工人党的领袖'注127',他们因为墨索里尼的胜利倍受鼓舞,希莱姆还是他的助手,现在正负责工人党的宣传工作。”张实说道,他好奇的问:“先生,这些人也能篡夺德国政府的权力吗?”

海因里希。希莱姆是一个引子,由希莱姆牵出这个格雷戈尔。斯特拉瑟是杨锐从未听过的。在加入工人党之前,此人隶属于巴伐利亚冯。埃普将军的自由军团,而在自由军团之前,此人曾是巴伐利亚第一野战炮兵团的中尉军官——和元首那种定期授予传令兵的铁十字勋章不同,这个出身炮兵的普通士兵曾荣获一枚一级、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并最终被提升为中尉,这是极为难得的,炮兵可不只凭血气之勇立功。

闪过这个斯特拉瑟,杨锐摇头道:“德国不是意大利,这些人难道还能像柏林进军?当然,不出预料,受墨索里尼的刺激,这些人估计也会来一次柏林进军,到时你重点关注。”

杨锐又在预言,张实眼里发着光,重重的点头。预感着徐华封马上要来,他抓紧时间再道:“先生,我们还得到一个消息,丽贝卡小姐也加入了工人党……”

“什么?!”杨锐大失惊色,“她一个女人家跑去干什么?简直是胡闹!”

“谁在胡闹?呵呵……”徐华封神清气爽的出现在大堂,他虽然未能如愿成为副总理,但依然负责工部。这是他最喜欢、也是投入最多心血的工作,真要成为副总理他估计也是将政务全扔给杨锐,他离不开建设中的中华工业。

“没,说的是丽贝卡那个小鬼,也不想回中国,在德国也不好好呆着,老是做一些……”杨锐深深的看了张实一眼,而后轻描淡写的道。

“是老雷的女儿吧?”徐华封问,他笑道,“算起来她已经十六,不对,应该是十八、十九了吧。不是说孑民家的无忌喜欢她吗?怎么……”

丽贝卡青梅竹马的玩伴便是蔡无忌一干人,据说蔡无忌也喜欢她,可事情为什么没成那就不知道了。她在德国与雷奥的亲戚一点也不亲,反倒是跟鲁登道夫还有克里斯蒂安这个奸商关系密切,可即便如此,她会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还是很出杨锐意外。

叫徐华封过来并不是为了谈儿女私情,杨锐含糊道:“哎,小儿女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操心吧。华封先生,此来是有要事相商的!”

杨锐说罢就把桌子上张实提交的简报交给他,一支烟功夫,徐华封便大汗淋漓了。“竟成,这……这可如何是好,工部的留美学生可不少呀!”

“工部已经顾不上了,连詹天佑都有问题,我们还顾及工部干什么!”杨锐摇头说道:“关键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里面有多少清华出身的留美学生在内?如果在,这些人担任什么关键职位?能不能将这些人调到其他地方去?”

核能、计算机、晶体管、喷气发动机、雷达、火箭。这六个是最最关键的重点实验室,一旦里面的研究资料外泄,那么带来的损害将是灾难性的。中国是穷国,而在二战光原子弹的研发就耗费了二十亿美元。现在户部税收马上要超二十亿华元,可对于总耗资超过一百亿华元的实验项目,唯一的做法是拉长时间、分期投入。可财大气粗的美国一旦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哪怕是毫无积累,其大举投入下,短短数年便可超越中国十数年的努力,这才是杨锐最害怕的。

杨锐在乎这六个重点实验室,可徐华封却认为所有重点实验室都重要,他擦了把汗,道:“竟成,十五个重点实验室,不少都有留美学生,那个焊接实验室全是……”

“焊接那边就顾不上喽。”杨锐无奈道,“我说的是甲号到己号,这六个重点实验室有没有留美学生?”

“甲号到己号?”徐华封暗忖,得益于他理科生的头脑,他道:“有是一定有,可核心人员不是他们,只有计算机实验室有数人了解项目大概。”

“是这样。”杨锐也思索起来。计算机并非全然是战争利器,他最关切的是核能、雷达两个。

“确实如此。”徐华封点头,“核能和火箭关键是化工、喷气发动机、晶体管则涉及冶金、雷达在于电子,这些都不是美国强项,美国生产的无线电台、摄影机还不如我们。唯有计算机美国人走在前面,我们不得不购买其专利并借重一些人才。竟成,计算机很重要吗?”

“暂时还不重要。”杨锐说道。此时IBM公司还未成立,但美国已经有了制表机、手摇式计算机等等,理论也得到了发展,算是诸国基础最好的国家。“但以后很重要,这些人还需想办法将他们调入其他的项目,实在不行就解散实验室。”

“明白了。”徐华封点头道,他说罢又问:“那其他实验室该怎么办?”

“其他实验室……,如果这些人能够被其他学生……”杨锐说到这里转头看了张实一眼,道:“留欧的那些学生可有这种兄弟会组织?”

“报告先生,暂时没有发现!”张实说道。“不过如今欧洲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他们或多或少应该接触过这些东西……”

“这个不管了,我在乎的是苏联成立前的那些留学生,之后的年龄太小,即便回来也未必能担当重任。”杨锐说完又看向徐华封,道:“如果这些留美学生不可替代,那就让他们接着研究,待突破关键点后再让别人接手,实在不行就像那斯特拉一样,全面监控。”

尼古拉。斯特拉收编之后被安排在美国某个隐秘处,现在他正负责无线电遥控实验室,为了防止科研成果泄密,除了让白种代理人与之签约外,还随时准备清洗——一但中美开战,斯特拉的研究成果很可能会用于美国军方,这是绝对不容许的。

“我明白了……”这一次徐华封说的很无奈,他很明白全面监控意味着什么。“那工部、还有运部的那些人怎么办?”

“这些人没办法,除了想办法将他们调离关键岗位外,”杨锐摇头,“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监控,并预先想好补救措施。这事情还需璇卿的配合……”

“那是不是现在就叫她来……”徐华封问道。国内是国安局的地方,情报局是管不了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隐患,势必要告之秋瑾。

“这个先等一下!”杨锐道,“留美学生不可靠……,这是有原因的。你说璇卿会怎么看这件事情?会不会认为是我故意弄出来的?”

徐华封全然是自己人,两人的关系比杨锐与徐贯田、谢缵泰更为密切,具体的说两人都是工业党,徐华封想将中国建设为一个比西欧还要现代化国家,如此除了自己的功名外,更有不负父兄遗愿之意;而杨锐则需要一个坚实的工业体系以让他不浪费宝贵的机会,二战中纵横捭阖,给国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而章太炎和秋瑾只是中立角色,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一个除了保存国粹外,则希望百姓能不再受苦、另一个却只是全心全意希望女人不再受苦,并且,两人都不想会内诸人相斗。最后是蔡元培,他虽然只有一个人,可得益于杭州举义的名声,以及作为爱国学社、中国教育会的真正创办者,他在复兴会内的声望不比杨锐低多少,复兴军内的将领在成为杨锐学生之前全是他的学生。

留美学生有问题,那自然和在美多年的虞自勋脱不了干系,以虞自勋和蔡元培的密切,又和蔡元培脱不了干系。秋瑾的性子光明磊落,一旦确定留美学生有问题,那自然会通报蔡元培、质问虞自勋,他们知道那就等于留美学生都知道,所以杨锐不太像将此事告之秋瑾。

杨锐虽然嘴上说担心秋瑾误会,可内中的考虑徐华封完全明白,他问道:“那不告知璇卿怎么监控这些人?”

“国安局不能放在璇卿手上了。”杨锐说道。嘴上的香烟明明灭灭,烟雾缭绕。

“那交给谁?”徐华封当时可是听到过蔡元培质问杨锐用国安局监控诸人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借口,国安局交给了秋瑾。现在杨锐要拿回来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会反对,权力毕竟太大,特别是他将二十年连任。

“交给枚叔行不行?”杨锐吐了口烟,笑问道。“璇卿那边依然有知权权。”

“枚叔……”没想到是章太炎,徐华封错愕,“他能管的来吗?以什么理由拿过来?”

“枚叔现在是副总理,璇卿只是民部尚书,巡警又在她手上,加上国安局岂不是多此一举?国安局是全国性部门,两个总理都不能沾边,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杨锐说着自己的理由,“至于枚叔能不能管得了,这个不是问题。问题是孑民会不会反对。常委会我们占优,可常委会扩大会议我们就未必占优了。”

“那枚叔那边呢?你就是交到他手上,以你们一见就吵的关系,他也未必……”徐华封说道。

“那就是我和枚叔的事情了。”杨锐道。他随即说起章太炎的分封之策,道:“杨增新说:西出阳关无好人;移民没有复兴军保护就斗不过哈萨克土著,哪怕他们有枪,所以北庭我同意实行改流归土。枚叔看了报告对此爱不释手,他调研之后就想将此挪到关内,当然关内不叫改流归土,而是叫再行分封。说是要以战国诸国为边界……,其实就是以山川河流为边界,分封朱宽肅的几个儿子,然后在这些封国内搞改流归土……”

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