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度笑道:“没有人在迫害基督徒,产生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因为佛祖显灵了,然后大家以为只有佛祖才是真神,所以全部改信佛教。”

“那只能是魔鬼!”记者明显是基督箴言报的记者,在他看来,除了上帝其他神灵都是魔鬼,而中国现在则出现了一个能显灵的魔鬼在诱惑主的羔羊。

“特使阁下,请问贵国会放弃和日本结盟吗?”上一个记者的抗议很快就被其他记者淹没。

“和谁结盟是敝国的权力,就像和谁交朋友是你的权力的一样。”杨度道。“如果本次会议继续干涉敝国的内政,我不认为这种粗暴的协议还有什么价值。

先生们,请记住一点,敝国只有两艘战列舰,而贵国有二十多艘;敝国和日本的战列舰加起来还不到贵国的七成;那些断定会发生太平洋战争的人绝对是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有些人、特别是利益相关的人却是幸运的,欧洲大战死了上千万人,但有人却因此发了大财……”

“特别阁下,欧洲战争中发大财的应该是贵国吧。”杨度的话被一个记者很不礼貌的打断,他对此并不生气,而是笑容更甚的道,“是的,我国是挣了不少钱,但是不要忘记了,现在欧洲还欠贵国一百五十亿美元,我国挣的钱连这个的零头都不到。这还仅仅是欠款,不包括战争中付现的部分……”

杨度犀利回击着记者的进攻,说的正畅快时,忽然记者中有人高呼一句中文,“打到专制政府!”,而后‘啪…啪……’两计枪声,他便觉得身上被猛击了两锤,向后倒去。现场发生刺杀事件,记者惊呼后退的同时,有一些反应灵敏、眼疾手快的记者则赶紧抓拍,现场一片大乱。

中日因为抗议退出会议是一条大新闻,现在中国特使被中国的革命党刺杀更是一条大新闻,有这两条大新闻,周末的报纸销量必定大增。

杨度被刺绝对是一个意外,万里之外,正在银安殿连夜讨论海军会议策略的杨锐等人闻讯心顿时提了起来,但听到杨度因为穿有尼龙防弹衣,只是轻伤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主管强力部门的秋瑾道:“孙逆余党越来越猖獗了,这么下去迟早是祸害!”

“他们是想杀了杨皙子,破坏会议以使中美两国开战吧。”谢缵泰猜测道。“如同俄国革命一样,只有战争才能使沙皇政府控制不住政局,最终引发革命。”

“忍让太多也不是好事,我们应该下决心动手了。”深信谢缵泰的猜测的杜亚泉道,之前民部有提议要以暗杀手段打击孙汶余党,但杨锐完全反对,现在他们居然敢妄想挑起中美战争,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华侨中宣传他们的用心即可。”杨度没死杨锐就放心了,“我们不可能去做革命党做的事情,因为一旦形成混战,那他们的做法就有合法性了——你看,政府一样这么干。还记得沪上苏报案吧,如果当时我是满清,就会让枚叔几个骂个够,因为一抓人事情就会闹大,革命得到宣传不说,骂人的反而会被人同情。”

“可就是觉得憋屈啊!”秋瑾犹自愤愤不平,虽然她认为杨锐说的完全正确。

“只有这样人们才觉得孙汶等人可恨,而不是政府可恨。”杨锐嘱咐完李子龙发慰问电后说道,他已不再关注孙汶的事情,以大炮的秉性,当他弄来的钱花光后,活动就自然结束了,他拿钱纯粹是为了表演的。“我们还是接着之前的话题吧,刚才说到哪里了?”

“说到英美联手绞杀之对策。”徐华封提醒道。

“嗯。是这里。”杨锐点头道,“我接着说,如果英美联合绞杀,那我们就只有拉着日本,和俄国、德国另搞一套了,我国是内需市场,轻工业不需发愁;而重工业品,俄国因为被外界彻底封锁,需要拖拉机、汽车等商品,虽然他们的需求并不长久,但最少能救活我们一段时间,以待国内重工业品市场起来。机器设备就指望德国和法国了,大家都是公制规格,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而德国在许多方面要比美国强不少。”

“发生战争会怎么样?”徐华封问,他最为担心的就是战争。

“发生战争那是日本人最先是死,他在东边。”杨锐道。“去年日本曾有人要把德属殖民地分给我们几块,但只是说法,日本人还是太小气了,若是我,那就德属新几内亚一人一半。”

草原总督区给了日本人近一半被不少人诟病,他们认为日本人根本什么都没做,派去察里津的只是几千名巡警,对战争毫无帮助;但这种声音只是极少数,联日之策全国人还是赞同的,正如对甲午之败,不少人不但不怨恨,反而认为因为这是满清海军,如此悬殊实力下也会败北只能是鞑虏要亡的征兆,全然不像后世那般又辩护又讴歌。

“当下的局势就没有办法回转吗?”杜亚泉想到之前计划中的对美贸易,深觉与美国人翻脸对商贸发展很不利。

“办法?”杨锐想了想道,“这要看美国人是在意吨位比例呢,还是在乎中日同盟,如果是前者,那是一定会有转机的;如果是后者,那除了散伙别无其他选择。这事情得看英国人,只有英国人才最害怕会议散伙。”

“英国人?”诸人都有些了然,就目前的局势来说,也就只有英国最为着急了。

英国人确实非常着急,因为他们比杨锐更早收到杨度被刺的消息,据说因为凶手枪法不好所以杨度只是受伤,人没事,但会议必会因此耽搁的,中国俗话说夜长梦多,贝尔福以及一干英国代表就担心会议延期会产生新的变化,为此,第二天一早贝尔福除了派人前往中国代表团驻地探望杨度外,自己则亲自赶到贝勒姆酒店,以期说服日本人。

“加藤将军,如果坚持中日结盟的话,那么将无法签订协约,到时候的结果将是日美主力舰对比达不到六比十。特别是当美国人民感到日本错误的拒绝了一个公平的海军比例,如果需要,他们将会投票赞成建设一支任意规模的海军。”贝尔福看似中立,实则偏袒的劝诱道,之前只是英国代表团的下阶官员偏向美国,现在局势严峻,他不得不亲自表明立场了。

“我明白阁下的担忧,但中日合盟只是防守性质的,并没有要进攻任何一个国家的意思。”加藤没说话,只是币原喜重郎点头答道,虽然英国的立场早有预料,但他们如此光明正大的出卖,确实让人绝望心寒。

“可美国人不相信。”贝尔福继续劝诱,他不得不为大不列颠的利益做一次狼外婆。“在简单的美国民众看来,结盟就意味想挑起新的战争,而中日和美国同处太平洋,新几内亚又离美国如此之近。我相信本次会议失败后,美国人一定会更大规模的建造海军,但是这些花费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结束费钱的军备竞赛。”

“勋爵阁下,我会向国内提出这个建议的。”加藤友三郎无比平静,他并不对英国人赤裸裸的出卖感到气愤,因为事情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苦口婆心一番,加藤友三郎居然还如此冷静,贝尔福不得不有一种挫败感,“先生们,我不得不再次忠告一句,会议如果没有达成协议,事情将会变得非常非常……糟糕。”

贝尔福忠告完就告辞了,而酒店中的日本人面面相觑,大使馆的秘书向币原喜重郎报告道:“阁下,全美两千多份报纸都在谴责我们……”

“两千多份报纸……”币原还没有说话,加藤友三郎却是满脸惊诧,他知道美国舆论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而之前,他还以为总有几份报纸会给中日两国说几句公道话,现在却是所有报纸谴责。

报纸的事情还没完,第三天上午,从纽约金融界传来了更不好的消息:如果日本因为坚持和中国结盟而使得会议破裂,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不但会对日本进行谴责,还会实行联合抵制和禁运,这种行为将导致日本经济破产。

对日本这种外贸型的国家,各国可以用贸易封锁为武器,而对中国这种自给自足的国家,能用的办法只能是设备和技术禁运。在杨度被刺的第四天,诸多与中国签订合约的美国公司、英国公司、法国公司都拍发电报至北京,声称自己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延缓设备交付,更有一些美国公司直接声明要解除合同。

局势越来严峻之时,在英国的斡旋下,会议在五日后重新在华盛顿独立纪念厅召开,伤势未愈的杨度未能出席本次会议,他将自己的权利以授权书的形式授予了沈鸿烈中校,并且,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只有他一人出席会议。

“针对美方的担忧,我国特做出如下让步,其一,放弃三成二十三万的主力舰吨位,只保留六艘航空母舰;其二,永远不研发、不制造战列舰;其三,承诺永远不入侵美属太平洋殖民地;其四,不研发、也不生产280mm以上口径的任何舰载火炮;其五,拆除现役的一百艘潜艇,只保留七十五艘……”

杨度确实是因为伤势未愈来不了,而代表团的其他人,特别是海军中人因为北京的训令让步过大而不想出席,海军司令刘冠雄此时正在劝慰诸人。

一条接一条让步让英国人眉开眼笑,而美国人则神色各异,休斯等人是喜悦溢于言表,而小西奥多。罗斯福等人则神色沉重。沈鸿烈发言完毕,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而日本代表团首席代表加藤友三郎也站起身道:“为了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日本政府也将承诺永不侵犯美属亚洲各殖民地,同时日本在太平洋各殖民地、委任统治地承诺不建设任何军用码头、军用机场以及任何军用设施……”

加藤的话也激起一片掌声,以与国各国看来,事情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航空母舰只相当于携带飞机的巡洋舰,以中国代表杨度的话来说,这只是华侨救助军舰,根本不存在什么战斗力,若是面对面遭遇,一艘巡洋舰就能击沉它。以现在的主力舰吨位看,中日加起来也只有美国的六成,如果不将航空母舰计算在内的话;而以实际言之,航空母舰本在主力舰吨位比例的范围之外,英美两国的十三点五万吨、日本的八万吨,全是列外的,只有中国这个不会造战列舰的国家,同时又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造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的国家,才会将两者混为一谈。

“如果贵国真的要让步的话,就应该将六艘航空母舰也拆毁,只保留巡洋舰和潜艇。”中日两国代表的发言结束,美国代表团内的反对派小西奥多。罗斯福对沈鸿烈说道。

“这个主意很不错。”沈鸿烈回答出人意料,“不过阁下为何不提议将我国的巡洋舰和潜艇也一并拆毁、然后取消海军,然后美国舰队直入长江,和以前一样?”

‘哗……’会场的代表一片惊叹,沈鸿烈不顾美国人的脸色而对其他代表道,“先生们,我国为了和平已做出最大的让步,就像之前所说,航空母舰只是为了救援华侨,它只装备了六英吋大炮,连巡洋舰都对付不了。如果美国仅仅是出于对中日海军担心的话,那现在已经没什么好担心了,但如果美国是出于疏离中日关系,希望像保护美洲一样将亚洲各国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我想任何一个秉承正义、坚持自由的国家对此都不能同意。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虽然历史上曾经发生不止一次的战争,但两国已经共建信任,并决心彻底扫除战乱,以实现永久之和平。指责中日同盟、破坏中日关系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希望在远东再挑起一场中日战争。我相信两国人士、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会谴责这种行为,两国人民也势必仇恨这种行为以及挑唆这种行为的邪恶势力。

中日两国从来就没有想过威胁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实力威胁美国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建设海军只是一种无奈的自保行为。对于主持本次会议的休斯先生我非常钦佩,但我认为这种限制海军军备的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弭战乱,真正行之有效且长治久安的和平策略其实是消灭海军这个军种……”

沈鸿烈英语流利,他‘消灭海军这个军种’的提议惹到诸人大笑并激起热烈的掌声,诸人掌声响过后他再道:“各位先生:中国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如果美国真的只是为了太平洋和平的话,那么现在的主力舰比例已经是六比十,完全完全了之前休斯先生的希望,日本海军只有自保的力量,而中国连自保的力量都没有,只能仰仗日本海军的帮助。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消除彼此间的怀疑和隔阂,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便是美国希望按照安排美洲各国的方式来安排亚洲各国,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我们不需要;并且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中国不可能为了亲近美国而仇视日本。谢谢!”

沈鸿烈发言结束博得全场除美国代表之外的掌声,英国代表团最先鼓掌。以目前的主力舰对比看,除了中国的航空母舰有些超标外,主力舰一无所有的她和谁结盟都无关大局,而且,能在遏制美国造舰趋势的同时在西太平洋给美国树立一个敌人,对于大不列颠是最有利的。

英国人如此想法,法国则有崇尚自由的传统,意大利则不满自己频频被美国代表奚落,以及在巴黎和会时美国反对自己获得巴尔干半岛的阜姆港,应而法意的掌声和英国人同样热烈,而日本代表团因为沈鸿烈最后一句话齐齐起立对他深深鞠躬致敬,而沈鸿烈也对日本人回礼,如此感人相护鞠躬的一幕让死死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的美国人异常尴尬。

皮球已经被中日两国踢了过来——不是说结盟有威胁吗?现在中国已经放弃了主力舰吨位,只剩下巡洋舰一般的航母,六比十的主力舰的吨位仅仅是之前大家所同意的日本对美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以前对中国人可能拆掉所有航空母舰改建成战列舰的担忧完全不存在了。如果六比十还要抗议,那就说明美国的目的根本不是海军裁军,而是要毫无理由的拆散中日同盟,哪怕这个同盟毫无威胁,这就和对付美洲诸国一模一样了。

“先生们,基于中国代表团和日本代表团的让步,我建议休会三日以讨论最终的方案。”主持会议的国务卿休斯大声说道。

“我对此完全同意。”感觉到事情有些眉目的贝尔福勋爵大声回应。“我非常赞赏中国在此问题上所做出的让步,他们的行为不但让我们看到了和平的希望,更让我们明白他们为了和平所做出的牺牲,请容许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贝尔福把话说的好像会议已经完全获得成功了一样,在美国人的无奈中,会场内掌声再次响了起来;而出了会场,面对外面的记者,贝尔福勋爵更是激动的喊道:“先生们,先生们,和平!和平!中国放弃所有主力舰吨位,他们为和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本也和中国代一样,承诺永远不侵犯美属亚洲殖民地。先生们,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处于十比六的绝对优势地位,我相信西海岸的美国人民可以睡个好觉了……”

贝尔福的嘴完全可以跑下火车,他的发言让等候会议结果的记者立即欢呼起来,很多人在听完他的发言立即让自己的助理向编辑传递最新消息,以求抢在其他报纸前面刊登和平的报道——事情似乎就真这么确定了。

壬卷家与国第五章共勉

前几日加藤友三郎面对两千多份报纸时的压力此时正落在整个美国代表团身上。舆论压力下,有些人认为限制军备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种观点以共和党元老伊莱休。鲁特为代表;另外一种观点是以海军部助理小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他认为没有拆散中日同盟就没有获得最终胜利,一旦美日发生战争,中国的石油、钢铁以及各种原料会源源不断的输入日本,使得其战争潜力成倍增长。现在不以一种果断的决心拆散他们,二十年后中日必将称霸东亚,成为美国在太平洋西岸致命威胁。

在第二日的内部会议上,小西奥多。罗斯福除了再一次的重申中日联盟统治整个亚洲的一贯决心、并将引发与美国的战争外,他还重新描绘了马汉时代继承下来的‘黄祸’图景,认为中日联盟将会‘统一黄色人种’,进而‘横扫世界’,这种‘有色人种浪潮’将向东席卷整个太平洋,危及白人的地位和美国自身的安全。

罗斯福先生对于黄祸的描述过于夸张和具体,这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还使得包括国务卿休斯在内的其他代表感到反感——对于美国而言、确切的说对如今在台上执政的共和党而言,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得美国经济大幅度衰退,可富人们正在缴纳最高为百分之六十三的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最高额也高达百分之七十三,而此时陆军已拆撤,这些税款很大一部分消耗在海军日益扩大的舰队上,因此,通过限制军备从而减税,并振兴经济是这一届政府的第一要务。

获得和英国皇家海军一样的吨位,同时太平洋西岸的中日海军又不能有效的威胁美国海军,那么裁军会议的目的可以说完全达到了,至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中日对美国的威胁,那是民主党的事情,和这一届共和党政府无关。

小西奥多。罗斯福的发言完毕,国务卿休斯咳嗽了几声,他看向海军部长丹尼尔斯,问道:“约瑟夫斯,现在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我们有威胁吗?”

丹尼尔斯没想到国务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有些答非所问的道:“先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日本一直在为战争做艰苦的准备,其矛头显然是针对美国……”

“谢特!”国务卿很不耐烦的打断了他,“我不想知道日本人之前在做什么,我只想知道,以现在的主力舰吨位比,日本人能不能进攻夏威夷或者旧金山?”

“先生……”海军部长还不习惯这一届政府,对国务卿休斯也不太了解,被他粗暴打断后有些不知所措。一边的海军作战部部长罗伯特。E。库恩兹少将说道,“先生,如果仅仅是主力舰,那么中国和日本对我们并无什么威胁,但我们担心的是航空母舰,中国虽然放弃主力舰吨位,但他们依然有六艘共十六万吨航空母舰,而按照之前的草案,我们只有十三万吨航母,日本八万吨,也就是说我们和中日的航空母舰比是百分之五十四……”

“航空母舰能干什么?它能击沉战列舰吗?”休斯再一次打断海军所看重的数字,此时承受舆论的压力的他只想知道结果,不想去听那些烦躁无比的数字。

“先生……”库恩兹少将被国务卿瞪的一愣,而后艰难的道:“暂时它还不能击沉战列舰,但是,如果飞机得到发展,它最终将取代战列舰,成为一个可怕的海上霸主……”

“将军,请你告诉我,他需要多久能取代战列舰?”见海军拿航空母舰说事,共和党元老党棍的伊莱休。鲁特插言道,他不想休斯被海军将领所影响,这些人无时不刻不在夸大着敌人,好使国会同意为海军支付更多的经费。

“这……”库恩兹少将说的只是一个趋势,但这种说法在海军内部也只有极少数人支持,哪怕之前的轰炸试验飞机击沉过德国战列舰。但那种静止且毫无反抗的轰炸,根本就不能说服任何人,更何况是国会里的老爷们。

“各位,以我所了解到的情况,飞机除了侦察外,几乎不能在海上干任何事。”鲁特拿着一份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资料,无比肯定的道,“对于全身布满厚厚装甲的战列舰来说,飞机的7。62mm机枪毫无用处,炸弹和鱼雷也许会有些用处,但是将军,你能告诉大家如果要投放鱼雷,飞机要降到什么样的高度和速度吗?”

鲁特说完就瞪着库恩兹少将,希望他当场回答问题,而与会诸人都是权限极高的官僚和将领,库恩兹少将不得不道:“参议员先生,就目前我所知道的情况,鱼雷轰炸机必须在离海面五米、速度不能超过五十五节的情况下才能投放鱼雷……”

“阿哈。这就是对了。”鲁特本就知道海军的这一技术细节,他笑道:“先生们,飞机要以六十英里的速度飞行,然后在离海面五码左右的高度上才能投掷鱼雷,这样的速度和高度只能成为防空武器的活靶子;至于炸弹,我听说海军之前的试验表明,即使是对静止的、没有防空武器的战列舰,从飞机上扔下的炸弹也未必能有效的摧毁它……”

说到此处,鲁特先生旁边的一个人在他耳边小声的低语几句,参议员先生又再次强调道:“另外战舰上还没有及时的防损,先生们,及时扑灭因为炸弹引起的火灾和漏洞至关重要。据我所知,在海军进行的轰炸试验中,为了炸沉一艘静止的、毫无反抗和管损的、德制五千吨法兰克福号巡洋舰,一共花了六天时间,耗费了一百零七枚三百磅到六百磅的炸弹……”

“哈哈……”参议员的讲述十分幽默,在坐的除了海军将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面对一艘毫无反抗的五千吨级巡洋舰还需六天时间,那面对有人操作两至三万吨的战列舰,要炸沉它那简直是难以想象事情,航空母舰确实只能承担侦察任务。

“先生,现在的试验虽然说明飞机对战列舰并无威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飞机携带更大的炸弹……”库恩兹少将争辩道。

“请问将军,这个‘总有一天’会是多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要知道整个条约的期限只有十五年,十五年后我们可以重新讨论飞机对战列舰的威胁。如果真的只要十年,那海军还需要这么多战列舰干什么,为什么和不全部拆掉造航空母舰?”鲁特反问让库恩兹少将和其他海军将领哑口无言,因为谁也不敢放弃战列舰而专注于航空母舰。

见到海军们吃瘪,鲁特接着道:“先生们,美国的经济正在衰退,能挽救他的只能是东方市场,也就是中国市场,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她拥有的超过五十亿美元外汇据说想在十年内花光,如果我们不接受中国人递出的橄榄枝,那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就会取代我们然后因此受益。

而中国不是日本,即使消灭了中国海军,我们也不能使之屈服,她庞大的疆域和人口需要一千万陆军才能完全征服,何必与这样的国家为敌而放弃我们急需的生意呢?”鲁特提到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小西奥多。罗斯福正想再一次的强调黄祸时,鲁特提前用手阻拦他道:“我知道有些人担心什么,为什么要拆散中日联盟,但不要忘记了,用我们现在这样的办法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之前中国和日本并没有完全联盟的意向,可正是因为我们的压力,他们现在越走越近,同时对我们越来越反感。

将军们,你们真的考虑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起什么后果吗?你们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大国吗?你们知道在这次会议中,我们是处于进攻方,而中国和日本是处于防守的角色吗?日本当然要准备战争,他当然会针对美国,因为我们的海军基地离他们只有几百公里。收起你们的日本威胁论吧,如果我们再加紧逼迫,战争明天就会开始。”

伊莱休。鲁特不愧是共和党的元老,任何海军将领与他对视都会被他瞪得低下头。对美国而言,军队只是帮华尔街擦屁股的佣人,即使明知道选择是错的,华尔街那帮银行家们也会选择对自己有利而对美国不利的策略。大战后的美国产能严重过剩,若不是前年农产品价格剧跌,饱受通货膨胀和失业之苦的工人势必会像俄国那样大规模罢工。而签订条约,不但能保证和中国正常的商贸往来,还能从中国规模浩大的建设浪潮中分一杯羹——没有那个美国人相信中国商品会淘汰美国商品,大家都知道,中国人造的最好的拖拉机其实是请德国佬设计的,没有德国佬,他们什么都做不出来。

以对中日妥协势头在美国代表团内部占了上风,而当内部会议的结果传到白宫,因为没有海军将领在场,情况变的更为乐观,十个资产加起来超过六亿美元的资本家内阁成员完全赞同鲁特的观点——在美国海军占据明显优势下不应在逼迫中日,而是顺应舆论签订条约。

神武十一年七月十三,各国就限制海军军备达成一致意见,即英、美、日、法、意、中六国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0;航空母舰吨位各国依次为135。000吨:135,000吨:81,000吨:60,000吨:60,000吨:162,000吨。因为潜水艇吨位英法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是以涉及潜水艇的驱逐舰、巡洋舰吨位无法确定,但因为条约规定各签约国不得制造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超过203mm的作战舰艇,所以巡洋舰、驱逐舰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来中国代表极力要求十五年内重建这六艘航母,但最终因为英美的压力不得不同意遵照条约的统一规定,以二十年服役年限为更换条件。即:在神武二十三年(1934),长宁、永宁号航空母舰之替换舰将铺下龙骨,神武二十六年(1937)新舰竣工,而长宁、永宁号解体;在神武二十六年(1937),安济、安澜号航空母舰之替换舰铺下龙骨,神武二十九年(1940)年新舰竣工,安济、安澜号解体;在神武二十七年(1938),安祯、安胜号航空母舰之替换舰铺下龙骨,神武三十年(1941)新舰竣工,安祯、安胜号解体。

而全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神武号,在英国首席代表贝尔福勋爵强烈建议下,以历史文物为由摆脱了被拆毁的命运,其将在拆除主炮和一半锅炉后作为海军博物馆的收藏物,成为世界海军历史的一部分。贝尔福此举之目的完全是为了讨好中国,以作为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以达成本次协约的回报和敬意——和约是否签订对大不列颠至关重要。

事关限制海军军备的六国条约达成一致,而关乎太平洋区域内岛屿附属地、以及岛屿领地权力的五国条约,也在六国条约达成共识的次日勉强达成一致。其中,美国承诺不在夏威夷以西扩建军事基地、中日承诺不在台湾群岛、奄美大岛扩建军事基地、英法承诺不在新加坡以东扩建军事基地为主要条款。除了限制军事基地外,签约五国中任意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任何问题上发生争执,都由全体签字国以举行共同会议协商的方式解决。

历史上的华盛顿会议,除了限制海军军备、调和在太平洋拥有岛屿各国冲突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无比的九国公约。其核心是确保美国所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原则,当时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海关主要为英国掌握,签订九国公约极为必要;而现在,中国是一个独立安定的国家,海关数年前就从英国人手中收回,而中美修约之事又在巴黎和会期间谈妥并签订,是以美国虽然想重申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原则,但该原则立即被杨度以‘关税对等、贸易自由’顶了回去。

此时战后不景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