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

而对于协约国来说,此时正是难得舔伤口的好时光。虽然沙隆和凡尔登牵制了德军,但针对英军作战还是发生了。中法英美,四国军队都在这数个月内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停战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建立一条防线。将之前碎裂的防线连接起来。同时物资的补充、士兵的补充、法军丢失巴黎后的弹药武器补充,这些都要花费诸多时间和精力完成。至于战车,现在只有英国和中国在大量生产,各国都开始重视装甲部队的作战,纷纷组建独立的装甲师。

欧洲的战局如此,俄国新组建的红军正在和捷克军队交战。试图从他们手里夺回喀山,而其他白俄势力则被限制在南方伏尔加下游和顿河,这一切和历史并未有什么不同,唯一的改变就是,一个早该挂点的人物被日本人救了出来。

九月的京城秋高气爽,历经多年一刻不停的建设,巍巍帝都尽显雄伟和荣耀,这个四亿多人口、国土面积超过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伟大国家,越来越需要人们对其仰视。国家越是伟大,只有五间正门的银安殿就越让人敬仰。四年前刚被任命为驻华大使的币原喜重郎前往正殿会见杨锐时,虽不曾昂首,但毕竟也是平视;四年过去,如今的他进入银安殿头总是低着,脚步也极细碎,生怕皮鞋走的太响。

“请稍等一下。”在前面领路的总理府秘书客气的道,而后将他带到右侧的偏殿,显然,正殿里还有客人,只是隔着几层砖墙,日本人不知道正殿里杨锐正在会见谁。

此时的杨锐正看着面前激动万分的布尔什维克特使加拉罕——他已经站起,嘴里不知道是在吼叫还是在咆哮,身上的动作也极为夸张,一大段叽里呱啦的俄语说完,他的翻译任辅臣道:“总理阁下,伟大的苏维埃政府严重抗议贵国将残暴专制的沙皇救走……”

俄国人一提沙皇,杨锐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在情报局的努力下,凭借残缺的资料和一年多来的探查日本人救出了沙皇一家,之后这些人坐上一艘特制的飞艇,前往日占草原总督区。波兰特工并不奇怪,但是黄种人出现在营救行动中,同时还乘坐飞艇逃走,俄国人立即就想到了中国,所以,加拉罕才跑到银安殿里抗议。

任铺臣翻译完,杨锐笑着看了张实一眼,而后才回复道:“加拉罕先生,不是所有的黄种人都是中国人,飞艇也不是我国专有,现在世界大国哪个国家没有飞艇?我国绝对不曾营救沙皇。再说,我救这个人干什么,吃饱了撑的吗?”

杨锐当场的坚决否认让加拉罕神色一变。他此来除了兴师问罪,更与试探的意思,其实俄国人也不知道沙皇是谁救的,只知道是黄种人干的。并且是乘坐飞艇离开的。在他们的印象里,能做到这件事情的黄种人国家,只能是中国;而且俄中军队频频在乌拉下游地区以及奥伦堡一带发生零星战斗,正是因为对苏维埃带着敌意,中国人才将沙皇救走了。

“但是沙皇所乘坐飞艇却是飞往贵国占领的玉兹地区。”加拉罕紧紧的盯着杨锐。希望能从他的神色中看出真假。

“万一飞艇只是暂时飞往东南方向呢?”杨锐还是笑,“并且玉兹也不是只有我国军队,为了消灭玉兹地区的白俄势力,在我国军队需要远赴欧洲的情况下,日本军队也在这里。加拉罕先生,如果你只是前来抗议的话,那我想这没有什么好谈的。我们真正需要谈的是签订边界协定,以杜绝边界摩擦。”

杨锐给了俄国人提示,可相信不相信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加拉罕听他说到日本人也愣了一下,但听闻他提到边界协定。思路又跟着转了过来,他压低着声音道:“如果贵国不能切断和白匪的联系还向其提供武器,那我将只能遗憾的告知阁下,谈判不太可能。”

“我也很遗憾的通知贵党,如果不签订边界协约,那我国将继续承认白俄政府而不是贵党。另外我要提醒的是,不是我国政府对其提供武器,是美国人、日本人、以及我国一些要钱不要命的商人们向其出售武器。正如贵党伟大的乌利扬诺夫同志所说,为了钱,资本家会拼命生产绞死他们自己的绳索。在边界没有彻底理清、条约没有最终签订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没有理由阻止这些人和白俄进行军火贸易。加拉罕先生,请转告贵党以及乌利扬诺夫同志,我的要求很简单:确定边界、签订合约,然后我国政府将不再承认白俄政府。”

杨锐此时收敛了笑容。很正式对俄国人提出以上要求,并且道:“鉴于贵国在中亚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的资产,我国愿意评估它们的价值并进行赎买。你们现在不是缺少粮食和武器吗,我国完全愿意提供。七年前在北京见乌利扬诺夫同志时,我记得当时谈的是贵国是无产阶级革命,而我国是被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民族主义革命。要想赤旗插遍世界。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德国大概明年就会战败,到时何不将无产阶级苏维埃的首都放到柏林?贵我两国如果真为了那些戈壁和冰原打起来,那可就是……”

杨锐话语里的麦克思主义专用名词让加拉罕倍感亲切,不过他还是反驳道:“可贵国正站在帝国主义一边,和无产阶级苏维埃为敌!并且为了挽救帝国主义,还加入了协约国集团……”

“那阁下怎么能确定,我国参战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进行更大的消耗?”杨锐早知道他会提中国赴欧参战的事情,当下提出另外一种可能。“俄国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完全在于欧洲战争消耗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实力,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基础。我国现在虽然在帮助协约国,但从客观上来说,却是间接的在消耗资本主义的实力。如果大战今年就结束了,德国获得了胜利,你以为他不会干涉贵国革命吗?或者,协约国获得了胜利,你以为欧洲的俄国军队不会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回国和贵党作战吗?

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角度来说,我国支持协约国,贵党在德国没有战败前全力支持德国,为其提供足够的粮食和矿产,那才能最大程度消耗资本主义的实力、瓦解他们的统治基础,为无产阶级获得胜利扫清一切障碍的上策。这不正是贵党所追求的吗?”

“可是……”加拉罕可是之后却没什么好反驳的,赤旗插遍全世界是布尔什维克的理想,现在党内很多同志在完成俄国革命后,也想进行世界革命,比如托洛斯基等人就坚定的抱着这样的理想。

“但是贵国政府并不打算和我们联手一起推翻这个旧世界!”愣了好一会儿,加拉罕才蹦出了这句话。

“那是因为我们的实力还是太弱。如果贵国能占领柏林,那我国政府就抛弃旧世界,加入到创建新世界的伟大革命中去。”杨锐很认真的承诺。“但我想要做到这一步,必须是资本主义遭到致命的削弱,同时我们得到最大的增强。所以贵我两国不能发生战争进行自我消耗,总之,是俄国大沙文主义,还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这两个命题需要贵党做出权衡。

前者,为了俄国民族主义的利益,贵我两国在玉兹地区、还有东西伯利亚地区打一战,牺牲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生命并消耗无数财富,让资产阶级坐收其利;后者。贵国得到我国的物资支援后,迅速稳定国内动荡的局势,尽量支持德国以延长资本主义的消耗,而后在德国战败时出动大军往西,发动世界革命。这是一个大战略,需要贵党同志在战略方向上做出选择。到底是进攻亚洲,还是进攻欧洲?以目前正在崛起的亚洲,还有正在战争中消耗的欧洲看,我想乌利扬诺夫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杨锐说完就端茶送客了,俄国人走后。他马上让李子龙伪造一份会面记录,而真实的那份则马上销毁。至于俄国人那边可能走漏的消息,真要是被协约国质问,他便只能双手一摊,彻底不认帐了。

李子龙正干这件事情时,紫檀木宝座上的杨锐则在深思刚才自己的那一通忽悠,猛然间觉得布尔什维克还真有相信世界革命的可能。历史上是因为波兰战役的失败,布尔什维克才放弃了欧洲,转而将目标定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的亚洲,其中的重点倒不是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殖民地,宗主国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肃清国内的布尔什维克分子,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贸然介入。定会激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而当地的已崩溃或濒临崩溃的社会组织,完全无法遏制布尔什维克的发展。

在波兰战役前,只要价码足够高,布尔什维克似乎有足够的可能将战略方向定为欧洲。真要是样将会发生什么?比如中国,签约后承认布尔什维克的话。协约国会怎么看?还有欧洲,如果红军真的顺利占领了波兰,之后的世界局势会怎么样?

杨锐想着这些问题,直到李子龙向他汇报会面记录弄好才回过神来。他看着之前一直未说话的张实问道:“临时政府那边高尔察克回去了吗?”

“是的,先生,他上个月回去了。军情六处在策划刺杀列宁时,他就在英国外交部和美国人的支持下回到了鄂木斯克。”张实听着杨锐刚才和加拉罕的谈话,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最少站在布尔什维克的立场上鼓励他们进行世界革命的建议是极具诱惑力的。

“列宁的伤势如何?”杨锐问道。按照历史上个月有一次针对列宁的刺杀,但当时他并不想阻止——列宁不死斯大林同志无法上位,而没有斯大林同志,凭借现在就开始腐败的季诺耶维奇和加米涅夫、妄想着世界革命的托洛斯基、搞新经济的布哈林,这几派人都不能带着苏联抗击纳粹;而纳粹德国占据欧洲也不是不可,问题是以希特勒对英国的三心二意、纳粹党的作态和德行,再加上代表着上帝和正义的美国人对纳粹的仇视,不说纳粹无法抵挡美国,怕连中国也牵连进去一输到底,这条路是绝对不能选的。所以,列宁同志进水晶棺,斯大林同志早日上位是杨锐最期望看到的。

“伤势并不严重。”张实说道,“现在列宁正在修养,工作暂时由斯维尔德洛夫暂代。”

“加米涅夫呢,他才是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啊?”杨锐没怎么听过这个斯维尔德洛夫。

“斯韦尔洛夫已经替代了加米涅夫成为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张实说道,他见杨锐有要他继续说下去的表情,又接着介绍这个人的背景,“此人是犹太人,因为其父常常为革命党人制作假证件所以接触并信仰了麦克思主义,他多次参加革命活动,也多次被监禁和流放,神武元年时正在流放的他就被选举为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二月革命后,列宁将其视为左右手并委以重任。”

“那这个人是倾向世界革命。还是……”对于这个未听过的人,杨锐很想了解他的价值取向。

“先生,根本不完全的信息,此人能够快速上位和美国人有关。”张实语出惊人。

“说下去!”杨锐觉得这个人越有意思了。他推迟了接近日本大使,想听张实把事情说完。

“美国人极为仇视布尔什维克,因为沙俄崩溃前曾在美国贷取了大量钱款,临时政府成立后,美国人又贷给其上亿美元。现在这些没有用完的贷款正变成军火源源不断的支持着高尔察克政府。

我们可以确定,在纽约华尔街布罗德韦摩天大厦一百二十号的俄国银行老板维尼阿明。斯维尔德洛夫正是这个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斯维尔德洛夫的哥哥。通过他的关系英国军情六处驻俄情报站站长西德尼。赖利很有可能正准备在俄国发动一场政变。”

“政变,干掉列宁好让斯维尔德洛夫接手政府?”杨锐问道。同时觉得布尔什维克和复兴会不同,那就是夺权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团结了不少不属于自己派系内的人,比如区联派的托洛斯基,这虽然使得革命非常迅速获得了胜利,但结果却是……

想到这里杨锐又觉得复兴会也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团结,随着国内改革建设的开始,会内的分歧正在加速。极端民族主义者、西化民主分子、官僚集团、理想主义者、国民党、各大商帮……,这些都是未来影响政局的隐患。只是现在国家正处于高速上升期,不平等条约去除、战时贸易的繁荣、开疆扩土的刺激、国内建设的开展,全国人都好像打了鸡血的忙个不停,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一来,那矛盾便很有可能激化——任何政治危机都源于财政的恶化,而财政的恶化很大程度又源于人口增长和经济贸易的衰退。

张实不知道杨锐在想这其他事情,他只是道:“是的,有这个可能。但我们判断下来认为斯韦尔德洛夫难以掌握政权。布尔什维克真和列强妥协那完全违背了世界革命的主张,其他人不说,握有兵权的托洛斯基马上就能把他打下来。”

“那我要求你们关注的斯大林现在在干什么?”杨锐同意张实的判断。布尔什维克不是复兴会,他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在最近几年是不可调和的。

“铁路运输正在恢复,但农村依然是一片混乱,粮食无法运送到城市。正月里列宁就下达了余粮征集法令,四月份斯大林则受命南下到北高加索和乌克兰地区征粮。”张实说道。

“他能征到粮食吗?”杨锐好奇的问。

“这个……”张实只关注斯大林这个人,并未完全关注他的工作,好在他近几年都在关注俄国局势,所以判断道:“我想粮食是能征集到,但一定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多。四年大战。农村的劳动力被抽调一空,想来农村即便有粮食也怕是不多了。”

“嗯。”杨锐侧着头思考了一会,而后说道,“让你的人接触一下斯大林,他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从援助波斯的粮食里,不,是以援助波斯粮食的名义,从里海边的克拉斯诺沃茨克港通过里海抽调一批粮食给他。”

协约国缺粮,大西洋航线又被封锁,所以印度、波斯、阿拉伯、东非、埃及这些商船经过的地区粮食大量被协约国购至法国和英国,而波斯正值旱灾,民不聊生下国王只好向中国求援,本着长远战略利益考虑,稽疑院同意以长期无息借贷的方式援助波斯大量粮食。

张实不想杨锐还想这样,点头之后又问道,“先生,这以什么样名义为好?”

“明面上以支持俄国革命的名义,私底下则代表我对斯大林同志的友谊。”杨锐笑道。

辛卷第六十章友谊2

伟大的杨竟成同志曾经总结过:革命总是从公知嘴炮党开始,他们以人性和善良为工具,不但瓦解和破化现有的意识形态,直到统治者被推翻或者他们被收买;而后,在他们的指引下,果决的革命者开始行动,比语言更为可怕破坏正积极展开。罗伯斯比尔口中的‘反抗暴政的专制政体’向来比现有的统治集团更冷酷、更残暴。但,如果获取政权后革命者的狂热不能得到冷却,追求美好的鼓吹者、以及残酷冷血的行动者没有稳定者来终结清除,那么法国大革命的结局便是一切革命的模板。

在中国,康梁、严复就是革命的鼓吹者,革命的根源也来自于此;而后,从杨衢云开始,孙汶、唐才常、黄兴、陶成章、吴樾之类的行动者纷纷涌现;不过在这个时空,杨锐的角色是终结一切嘴炮党和行动派的稳定者。除了封锁、逮捕、驱逐、消灭之类的手段外,他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法制化,只是,犹带中二之气的他最终会发现这些办法并无多大效用。

中国情况如此,在俄国,十二月党人、普列汉诺夫、以及伟大的列宁同志和那一干社会革命党、立宪革命党人都是革命的鼓吹者,而行动者则一直可追溯到刺杀尼古拉一世的炸弹党、虚无党、以及红军创始人托洛斯基。只是这两类人并不难得——心中向往着真善美、同时善于演说和写着的人自然会成为鼓吹家;心中同样向往真善美,同时愿意为革命和自由献生之人,自然是行动者。唯心中充满假恶丑、利己十足手腕强劲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稳定者,而斯大林同志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之前的历史里,杨锐深信斯大林同志是个暴君、残忍无比的刽子手,但身临其境重看历史后,他又觉得斯大林同志是俄国革命不可缺少的人才。虽然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势,但党内军中若不清理那些鼓吹家和行动派,苏维埃政权就无法彻底稳固。毕竟俄国革命鼓吹和行动的历史太过悠久、影响也极为深远,可新次序应该建立在人们的脖子上而不是心坎里。于是大清洗成了凭借技巧和斗争上位斯大林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无私善良的人因为理想和愤恨开启了革命,而自私邪恶的人却因为现实和权势悄然结束着它,这便是革命一个完整轮回。明显的。杨锐认为自己在后一点上无法与斯大林同志媲美,加上日后中苏合作、雄霸欧亚大陆的远望,他禁不住在斯大林同志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希望能获得他的友谊。

此时的斯大林同志正身处困境,如果他的任务不能圆满完成。那么势必会影响他在党内的前途——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交通几乎瘫痪、燃料煤炭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准备了两辆专列,以求他们能挽救濒临灭亡的苏维埃。一辆由托洛斯基乘坐,他将驶向东面的喀山,率领红军以抵挡捷克军团和白匪军往西进攻莫斯科,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外一辆专列里坐的就是斯大林同志,他将前往南方的北高加索、顿河流域,以求将那里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

粮食和战争一样,同样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缺少粮食,城市的工人将再一次暴动,并且更可怕的是。如果收集不到足够粮食——按照《布列斯特和约》附件的要求,除赔款外,从1918年11月15日至1920年3月31日,俄国政府必须向德国提供价值十亿马克的商品和粮食。

历史上等到1918年11月15交付商品和粮食时,德国已经提前四天战败了。此时,之前只敢在托洛斯基收复喀山时喊‘世界工人革命万岁’、其他时候却只强调要等到‘国际革命无产阶级援助到来’的列宁,才算大大的松了口气,再次兴致勃勃的提起‘世界革命’。历史已经改变,德国绝对不可能在11月15日之前战败,苏维埃政府最少要按照合约支付一年的商品和物资。不然,德国将再次开战。

列宁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惧怕德军再次进攻,因为这将扼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在他被刺前的耶稣历七月,因为不同意布尔什维克农村政策(特别是粮食政策)和反对《布列斯特合约》。企图重新挑起战争的社会革命党左派刺杀了德国驻俄国大使米尔巴赫,托洛斯基当即以军事人民委员会的名义签发了一道命令,并在第二天怪异的登载在《消息报》上,试图以此澄清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列宁则和斯维尔德洛夫以及齐切林一起,立即赶往德国大使馆登门道歉——作为国家元首来说,这完全是破例的行动。

德国大使被企图挑起战争的阴谋左派党派刺杀。布尔什维克就紧张如斯,那要是今年冬天无法获得足够的商品和粮食交付给德国,让德国百姓再一次经历死人无数的蔓青之冬,哪列宁同志又该如果赔礼?

乌克兰地区、伏尔加河沿岸已无粮可征,带着四百名红色战士(其中包括一百名拉托维亚神枪手)和一个仰慕革命英雄的十七岁小萝莉急急南下的斯大林同志完全明白粮食对苏维埃政权维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只是,顿河方向同样无粮可征,那里不光有白军,还有德国人支持的顿河军政府首领克拉斯诺夫,他使斯大林止步于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这是西面,而南面,按照《布列斯特合约》,俄国需要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巴统等地,因为这些地方已割让给了奥斯曼土耳其,几个月前英军虽然占领了巴库,可很快就被土耳其军队赶走,这同样意味着斯大林无法前往北高加索。

只在察里津根本没有办法征集到粮食,同时斯大林征粮时并无军权在手——红军之父托洛斯基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北高加索军区是按照托洛斯基的建军原则组建起来的,军区骨干也是托洛斯基一手任命,司令员则是前沙皇时期的中将斯涅萨列夫。

斯涅萨列夫中将和斯大林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个肩膀上依旧保留着沙皇时期金色肩章、并毫不介意士兵们对此不满的资产阶级分子,居然无比反动的宣称绝不把军队的枪口对准俄国人;而斯大林同志则认为,凡是不上交粮食、反对自己命令的人都是反革命、都应该枪毙,不管是俄国人还是布尔什维克。

斯涅萨列夫隶属托洛斯基。而斯大林只隶属于斯大林;斯涅萨列夫身为军区总司令,而斯大林没有任何军职,所以斯大林在七月份就去电给列宁和托洛斯基,要求获得某种暂时性的军事指挥权。但他的要求并没得到满足,不过,事情在上个月忽然有了转机。

“斯大林同志,我已经将他们关起来了!”十多年就认识,刚刚带着残军从乌克兰方向回来的伏罗希洛夫踏上专列之后就报告道。他在上个月刚刚被斯大林任命为第十集团军司令。但这仅仅是斯大林私人任命,不是列宁的,不是军事委员会的。

“很好!伏罗希洛夫同志!”钢铁同志咬着烟斗,面色显得更加沉重,在十七岁小萝莉给两人送上咖啡后,他不得不再次问道:“他们服从你的命令吗?”

“是的。完全服从,斯大林同志。”伏罗希洛夫立即站起身答道,“只是资产阶级分子说这完全违反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指责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将军官们关押到那条船上。”

“我们没有这个权利吗?”斯大林放下烟斗笑问。

“我们当然有这个权力!”伏罗希洛夫立即答道,说罢脸上就笑了起来。“第十集团军和察里津五十多名党政工会代表已经重新审议了利用旧军官建设红军的办法。大家集体完全反对这一决议,并要求中央召开代表大会,重新调整这一政策,这是察里津人民的呼声。”

“是的。”斯大林同志又叼起了他的烟头,很是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他不想在那些已经被关押的旧俄军官上浪费时间,于是问道:“伏罗希洛夫同志,白军正在向察里津逼近,我们希望你能和政治委员夏坚科同志立即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再组织起一支钢铁部队,让妄图占领察里津的白匪们撞的头破血流!”

“是的。斯大林同志!”伏罗希洛夫大声答道,而后他那句常说的口头禅又喊了起来:“没有他们,我们也行!没有他们,我们也能打仗!”

伏罗希洛夫大声说着。斯大林的小萝莉却紧急递上来一份电报,电报是托洛斯基发来的,他收到斯大林要关押这些旧俄军官的电报后立即做出了回电,他以全俄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要求斯大林马上释放这些人并要他们继续在司令部工作。斯大林看的火起,立马在电报上写道:“不予理睬!”正想把电报交还给小萝莉归档的时候。他扫了面前的伏罗希洛夫一眼,把电报递给了他,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们不理睬他!”伏罗希洛夫讨好的道,电报很快交还了回去。

“伏罗希洛夫同志,苏维埃的工人和市民们正在挨饿,士兵们也正挨饿,但是可恨的资产阶级军官却对此无动于衷;而白匪军却在逼近,我们必须在察里津城下消灭他们,同时反攻到顿河地区,那里有大量的粮食正在被德国人运至柏林,我们要破坏这一情况,绝不能让德国人运走一粒粮食!”钢铁同志看着眼前的‘游击队长’伏罗希洛夫有些无奈却不得不语重心长的说道。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说,伏罗希洛夫只配当一个游击队长,但此时他却是集团军司令!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保证完成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伏罗希洛夫说道。

“布琼尼同志现在正在干什么?”眼前之人指望不上,斯大林只好只望另外一位。

“布琼尼同志正在训练新征召的工农红军骑兵。”伏罗希洛夫答道,说罢他有些忧虑的说道:“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卡尔梅克人听说迁徙到了东面中国人控制的草原总督区,他们走后,我们征召的年轻人大多不会骑马。”

“是的,听说中国人去年就邀请他们回去了,并将原本属于伟大苏维埃的外里海地区赏赐给了他们。”斯大林现在所在的北高加索并不和中国人占领区接壤,但他还是仇视那些乘火打劫的强盗,他们和德国一样可恶,妄想着吞并俄属外里海州、草原总督区、突厥斯坦以及远东地区。

“斯大林同志,我们需要足够数量的骑兵才能更好的消灭那些白匪。如果没有那么多骑兵,那就需要更多的机关枪。”伏罗希洛夫趁机要求到。

“没有。”斯大林狠狠的咬了一口烟斗说道,“现在一切军事物资都优先供应喀山,托洛斯基正在那里。他要夺回被白匪军占领的喀山。”

“那……”伏罗希洛夫本来还想要大炮,可见钢铁同志眉头深皱,立即转口道:“那托洛斯基和他那群旧军官能夺回喀山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斯大林眉头舒展了一些,而后把抽完的烟斗敲了敲。重新装上烟丝,道:“白匪军有帝国主义支持,他们有数不清的大炮、机关枪,甚至还有飞机,以及中国人最新型的战车,我相信这场战斗将十分艰难。托洛斯基相信那些旧军官,认为他们是专家(饭桶!),希望这些专家会给他带来好运吧。”

钢铁同志一边说一边装烟斗,很快他的烟斗又被点着了,烟丝燃起来的时候他接着道:“现在苏维埃的命运全在喀山和察里津这两个城市身上。如果我们丢失了察里津,那么南面的白匪军就会和东面的白匪军联合起来,并沿伏尔加河北上进攻莫斯科;喀山也是如此,如果红军没有夺回这这座城市并挫败白匪军的进攻,那么他们就能和北面位于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帝国主义干涉军联合起来,并联合进军莫斯科,这都是苏维埃的致命的威胁。白匪军仇恨我们,帝国主义害怕我们,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是要获得胜利。”

见斯大林将包围察里津提升到关系苏维埃存亡。伏罗希洛夫说道,“斯大林同志,我一定会要求同志们誓死保卫察里津、保卫苏维埃。”说到这里伏罗希洛夫看了钢铁同志一眼,犹豫着道:“斯大林同志。我记得上个月您就向莫斯科申请了八辆装甲车……”

“完全没有消息!”斯大林虽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也知道装甲车以及装甲战车的作用,特别是德国人使用装甲战车攻占了巴黎,他上个月就申请莫斯科将沙俄留下的那些装甲车抽掉八辆过来,可是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报告!”斯大林同志正说没有消息时却忽然来了消息,“斯大林委员。我们抓到了一个中国间谍……”

“那就应该拉起枪毙!”钢铁同志不悦道,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