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非常短促,当炮火中的协约国前线军官还在优雅的喝咖啡吃早餐时,德军的精锐突击步兵就摸过了法军防线前沿的地雷区和铁丝网,冲入了防线第一堑壕防御带。这些在烟雾中现身,身着钢甲、头戴面罩的德军士兵仿佛是从地狱里出来的魔鬼,很快就突破了第一防御带,击向两公里外的第二防御带。

德军战车的出现及其精锐步兵快速犀利的进攻,让英法两军司令部立即判明了德军的作战意图——德国人是想占领瓦兹河两岸的要地,隔断英法军队的联系。一旦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西侧的英国远征军就有被彻底赶下大海的危险;同时。失去西侧英国远征军的保护,巴黎的西侧将被德国陆军迂回,即便他们不能占领巴黎,但只要德军炮兵射程能到达塞纳河畔。他们就能中断塞纳河航运,给法军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害。

不管站在哪一个立场,英法协同作战的原则都不能放弃,面对德国人海潮一般的进攻,英法都调动自己的预备队和更多的火炮前往佩尔桑方向进行增援。而就在法军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西侧的佩尔桑时,雷奥终于结束了自己屡次被打断的睡眠,精神抖擞的用热水洗脸,而后开始刮胡子。

参谋长霍夫曼少将介绍着皇太子集团军那边的情况道:“突破非常顺利,法国人和英国人都乱了手脚,他们对我们的攻势毫无办法。从开始进攻到现在仅仅一小时,他们就推进了三公里,这是以前一个月也难以前进的距离。现在阻止他们的仅仅是那该死的沼泽,因为它们的存在,后方的大炮、弹药、物资难以运输上去。不过伴随进攻的那八十多辆战车能发挥一些作用……”

胡子利索的刮干净,再一次梳洗后,雷奥才开始享受美味的早餐,后方物资确实到了极为贫乏的境地,他的餐盘里只有两个鸡蛋和半听缴获至法国人的美国牛肉罐头,牛肉被厨师重新煎炸过,但即便如此,罐头味还是非常浓烈。默不作声的吃完早餐,再绅士般缓慢喝完一杯红茶,雷奥这才卸下自己的餐布。对着霍夫曼说道:“士兵们都准备好了?”

“是的,将军!”霍夫曼立正答道。“但是最高统帅部禁止您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他们要我和其他军官一起阻止您!”

“你会这么做吗?”雷奥出了餐厅,走到隔壁指挥部的时候。目光扫过霍夫曼少将以及其他在此等候多时的军官,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第一次的看了下表,雷奥对着军官们朗声说道:“先生们,进攻将在一小时四十分钟后开始。在此之前,我只是告诉大家:这或许是一场德意志道路和犹太人盎格鲁撒克逊道路相护竞争的战争,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场事关德意志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战争进行了四年,无数优秀士兵损命战场,他们已经完成了保卫德意志民族的使命,现在所有活着的、死了的德意志人都在注视着我们,等待着战役的最终结果。因为我们将决定整个民族的命运,他们希望我们能穿透法国人的防线,越过塞纳河,迂回到巴黎城的南面,围歼法国军队的主力,并最终结束这场战争。

真实的说,这是汉尼拔、仰或亚历山大大帝那样的伟大统帅才能完成的神圣使命——在敌人防备森严的防线上打开一个十公里的缺口,而后将刺刀扎进敌人的心脏,让他们恐惧、混乱、魂飞胆丧——今天,却要我们这群平凡却被上帝选定的人来完成他。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会有怎么样的振奋和不安,但对我来说,不胜利,毋宁死!”

平实的、简短的、并无任何花样、鼓动性的讲演结束,所有的军官都呆立当场,只到雷奥命令他们解散,他们才郑重敬礼离开了指挥部。回到各自部队,雷奥刚才所有的言语都被这些人忽略了,他们只向部下转告了一句话,那便是:不胜利,毋宁死!

七点五十分,利奇方向所有用伪装布遮盖的机场都撤去了伪装,一架接一架的飞机升空,他们并没有去增援西侧的佩尔桑,而是将目标指向了装甲部队前进路上所有法军阵地,战斗机拉低扫射、轰炸机投掷炸弹,一切可用的有效的对地攻击手段都使用上了。

而在利奇出击阵地,四百余辆钢铁战车已经启动,已决定‘不胜利,毋宁死’的雷奥坐在其中一辆指挥车上——即使有简陋的无线电,他也并不是要指挥战斗,他只想让参与这次进攻的所有士兵知道,他与他们在一起。时钟正对八点时,最前面的清障车们震颤了几下,紧接着越过己方堑壕驶入晨间未散的薄雾。开始引领这次关系德意志生死存亡的进攻。

一位德军随军记者如此描述道:“……雾就像一块舞台幕布笔直升上了天空,突然把我们的眼睛与我们四年来一直憧憬的东西之间的那层厚厚的帷幕拉开了。在防线的对面已出现了奇迹,这种奇迹正在迅速的发展着。乌云般飞机的遮盖下,无数看不到边的战车、大炮、卡车、马车、骑兵正在横越马西伊平原。太阳使它们披上了一层透过大雾的光彩,稳步的向南前进。一路上只有敌人的零星炮击,他们脚下踏着的那块土地是法国人只到黎明时分还占领着的地方,所有梦想的一切东西似乎顷刻之间已成为现实。”

在横穿整个法军防线的行动中,给德军带来最大麻烦的不是敌人的顽抗。而是两军防线无人区之间的沼泽地带,履带装甲、骑兵、步兵可以从容通过,但征集来的那些卡车、马车、炮车往往陷在泥泞里无法动弹,好在进攻前最高统帅部就征集了数万名工兵,他们将用无数木头铺成数条可以通过的道路以供后续部队前进。

法军最高指挥部显然被佩尔桑方向的德军皇太子集群打昏头了,在所有预备队都往西侧运动时,已经前进到沙尔尼、逼近克莱苏伊的德军装甲部队距离巴黎仅有三十六公里。当这个消息被再三确认,从贝当到福煦,最后再到总统普恩加莱、总理克里孟梭,所有人都惊呆了。四年前当德军就在巴黎近郊。并已零星攻入巴黎城内时,大家都做好了放弃巴黎的准备,但,那场绞肉机之战中法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并且,随着美国、中国的参战,胜利已在不远处向法国招手,在这个时候放弃巴黎,那将摧毁整个法军的抵抗意志。

既然绝不能放弃,那就应该死守。只是任何一支法军部队都没有反战车作战经验。他们没有反战车步枪、没有反战车炮、没有反战车地雷,甚至连反战车堑壕都不知道应该挖多宽,因为谁都没有和德国战车交过手。仓促间,携带着炸药和众多75小姐炮的法军士兵被命令死守巴黎外围;巴黎城内。正值周末、享受数年和平时光的巴黎市民因为军队和政府机构的紧急撤退发生难以言状的恐慌。

政府不希望步步逼近的德军引起市民们的混乱,而市民则因为不清楚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变得越来越慌张。当警察试图阻拦一些些试图离开的市民时,冲突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和马车阻塞了所有的出城道路,数不清的市民挤满了大街。在政府的宣传中,德国人早就变成了无比残暴、女人、杀掉小孩的恶魔,想到自己即将将落入那些恶魔之手。市民们更是不顾一切想逃离这座注定沦陷的城市。前线此时已千钧一发,当大员们接到城内急报回首看向城内时,一切都已无法控制了。

巴黎市区乃至郊区的混乱影响了法国预备队的调动,之前从东侧抽调至西侧的预备队又被下令调回东侧,因为城内交通堵塞,预备队疲于奔命,当他们希望从城市南郊迂回绕过市中心时,雷奥率领的装甲部队并未向法军统帅部想象的那样直击巴黎,而是绕过巴黎,从其荒芜的东郊、十二区奔向了塞纳河畔,虽然法国守军机警的开始炸毁东郊塞纳河上一切可通行的桥梁,但德军装甲部队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法军战时军工产品质量的低劣,还是让装甲部队掌握了其中最为牢固的一座。

当得知德军战车出现在塞纳河南岸,巴黎城内一切有组织的抵抗立即瓦解。军官士兵都不想被德军包围,他们放弃北面三年前曾用百万牺牲凝成的钢铁阵地,扔掉一切重武器,混入城内撤退的人群,以求能在德军合围前逃出巴黎。只是拥堵的市内交通完全无法和在荒芜郊区奔驰的德军装甲以及骑兵部队的推进速度相提并论,渡过塞纳河的雷奥。威廉上将并没有等待后续部队,而是强令部下以最高速度向南迂回,并伺机往西南方向追击法军。

冲在最前面的只有不到一个营的A7V战车、一支不完整的骑兵旅,以及学习复兴军、扒在战车身上的随车步兵,他们最大口径的火炮就是战车上那门57mm诺登菲速射炮。如果前方有一个正规的法军师、如果指挥官勇敢的命令炮兵集中至防线正面,对敌军驶来的战车进行直瞄射击,那么这一小支队伍即便不被消灭。也将阻挡于巴黎南郊以外,而一个阻击阵地的稳固势必会造成更多阻击阵地开始设立,此时并没有足够兵力打出左勾拳的德军很有可能会眼睁睁看着包围圈内的法军溜掉,巴黎即便占领也将是一座空城。

然后假设永远只是假设。巴黎城内慌乱溃逃的人群让所有军队都丧失了作战意志,与之相反的是,被难以想象的辉煌胜利刺激的德军士兵毫不顾忌伤亡的往南迂回,他们根本不惧怕那些犹自拿着步枪、占满道路的法军士兵,优美的法语从德军军官嘴里生硬的吐出。他们喊道:“士兵们,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我命令你们让开道路、放下武器,等待接管!士兵们,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我命令你们让开道路、放下武器,等待接管……”

投降是军人的耻辱,但‘战争结束了’这样的口号却击中四年来饱受折磨法军士兵的内心,兵败如山倒间,明白自己已被包围的法国人不约而同的放下武器、以求结束战争,不过当眼前这支德国装甲部队远去后他们便没有再看到德国人,唯有‘结束战争’的惰性让他们保持着纪律。等待接管等到了天黑。

德军突入协约国纵深造成的后果是可怕的,巴黎瞬间混乱只是其中之一,更严重的是法军总司令部妄想着在兵败如山倒中挽回劣势以守住巴黎。只是这种想法越甚,带来的危害就越严重。法军西侧部队在抵挡德军威廉皇太子集团军迅猛进攻的同时,却发现后方的部队不断被抽调离去,上午大家还疑惑不解,而下午,巴黎被德国人占领的消息犹如狂风一般从法军内扫过,军官的望远镜盯着的不再是前线,而是后方冒起无数黑烟的巴黎。

所有人都知道首都巴黎已被德军占领。就在部队在当面德军强大攻势下即将崩溃之际,总司令贝当力排众议下达了撤退命令,佩尔桑防线交由其忠诚的部下——亚士白雷中将全权指挥,以为法军安然撤退赢得时间。法军大规模撤退时。已得知友军占领巴黎的威廉皇太子急令部队追击法军,然后亚士白雷中将的阻击和瓦兹河河谷的复杂地形挽救了这些法军,除了五万人被消灭,九万人投降外,西侧的法军大部分都安然撤退。

当日中午,收到前线捷报的鲁登道夫立即将巴黎被包围的消息汇报给了兴登堡和德皇。一直在苦等战果的德皇癫痫一般用手杖击打着地面,激动过后,他骄傲的宣称:“如果英国代表团来求和的话,他必须按照德国的规矩下跪,因为这是君主制对民主制的胜利。”

德皇的激动并不落在鲁登道夫眼里,他只关心整个攻势下一步的走向,在离开德皇后,面对着同样满脸兴奋的兴登堡,鲁登道夫谨慎的问道:“元帅,我们是不是要迅速进攻?”

“是的,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兴登堡答道。“不管多么困难,法国人的情况都比我们更加糟糕,只有竭尽全力的追击才能使法国人遭受更严重的损失。”

“可以装甲突击部队很多战车都出现了故障,也许到了晚上他们只能剩下一百多辆战车。”鲁登道夫完全知道胜利来自于什么,所以他现在极为爱惜每一辆战车。

“不,那怕是只剩下十辆战车,也要一刻不停的进攻。”兴登堡明显不是希特勒,他知道让法国人缓过劲来将是什么后果,“必须不赴一切代价的追击,让法国人产生足够的混乱和恐惧。虽然我们无法消灭他们,但足够混乱的军队将最大限度的消磨法国人的作战意志。”

“是的,元帅。我明白了!”既然元帅已经做了决定,鲁登道夫这个天才参谋便有了计划目标——那就是尽可能的最大程度击毁法国人的作战意志。

发生在巴黎近郊的战斗,从早上开始就不断通过有线、无线电报传至后方,而德军突破法军前线堑壕、突击巴黎东郊、跨越塞纳河、迂回巴黎城内这所有的一切都及时传到了世界各地。全球瞩目中,德军居然攻占了重兵防守的巴黎,这简直是愚人节玩笑。受此影响,除了协约国那些惊慌不定的政客,伦敦、纽约、沪上、东京的股市只要是在进行营业的。都大幅度下挫。战争胜利在望,股市当然看涨,可现在战争面临着失败,无法获取同盟国赔款的情况下。包括军工股在内的股票立即一落千丈,即便政府和大财团干预也无济于事。

股市大跌不是最糟糕的,协约国这边最担心的是法国人能不能承受这次打击,会不会和德国人和谈。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内阁、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最最关注的就是法国总统和总理此时正在何处。当得知法国总统和总理都不在巴黎时,大家同时松了口气。众所周知的是。法总统和总理都是有名的对德强硬派,只要他们没有被德国人俘虏,那战争还是能打下去,也必须打下去。

英国正是不希望德国独霸欧洲,同时威胁自己的海洋霸权,这才背弃自己一贯中立的原则加入了欧洲战争,此时俄国已被彻底削弱了,如果法国也对德国俯首称臣,那整合整个欧洲的德国将是英国的噩梦。

而对于美国来说,战争之初她就在银行家的蛊惑下被动卷入了欧洲战争。一旦协约国战败,那么数十亿美元的借贷和上百亿美元的军费全将打水漂。军费还算是花在本国,可对英法俄三国的借贷那将是血本无归;最严重的是,那些贪图高额利率购买了英法战争债券的美国民众会在愤怒中占领华尔街,将包括摩根在内的一切银行家或送上法庭、或单独复仇,美国整个统治机器将会失效、混乱,这是通过金融间接掌握国家最终权力的盎格鲁撒克逊们无法接受的事实。

英国和美国都无法接受战败,协约国中另外两个主要国家,中国和日本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虽然两国都在航运以及军工物资上暂获暴利,但这些利润却是以纸币而非黄金体现的——当中国提出加入协约国的前提条件是要用英法美三国货币兑换一部分黄金作为参战代价时。美国人对此爱理不理;英国人借口远洋运输无法保证黄金安全,同时表示自己黄金储备不足,如果需要可以提供一亿英镑的贷款;只有求援心切、央行中有一千四百余吨的法国愿意兑换五亿法郎黄金,并要求中方自提自运。五亿法郎也仅仅是一百五十吨黄金。最后好歹谈到兑换两百吨黄金双方才算达成一致。

两百吨黄金根本不够,但现实却是全世界包括私人手上在内的黄金总量也就只有一万五千七百余吨'注107',而货币发行量,英国因为掌握着全球贸易并通过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有着巨额顺差和金融霸权的他们无所谓黄金储备,可兑换成黄金的英镑纸币还不到其发行量的百分之四。而可兑换为黄金的美元比例为百分之十五,可兑换黄金法郎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注108',这种情况下,一旦协约国输掉战争,法国等国对德国赔款,那么中国手上的货币立即要贬值一半,剩下一半就看美德之间如何谈判了,如果美元不发生大幅度贬值,终究是能保住血本的。

中国手上拿着英法美三国纸币况且如此,对战时贸易准备不足只得靠对外贷款刺激贸易的日本那就更加悲催。这也是和中国货无法竞争的无奈之举,借出的那十数亿日元无抵押贷款,一旦英法赖账,那日本人将血本无归。

四个主要参战国都无法接受协约国战败,于是,令人奇异的局面出现了:不约而同的、四国领导人都向他国表示本国将坚持下去直到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带着这样的愿望,之前各国种种纠葛和矛盾此时忽然变得不重要了,亲密无间的气氛中,漫天要价、浑水摸鱼的机会到来了

PS:  注107(word文档上的脚注编号,这是本书第107个脚注):录自《经济学家》,1930年2月15日号,其中数字来自《联邦储备银行公报》和其他来源。

注108:论文《从英镑到美元: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研究》,p55

辛卷第五十四章壮胆

币原喜重郎这一日很早就起来了,担任驻华大使的他在北京已近四年,或许是内阁很满意他在华所做工作,这漫长的四年中并未更换大使。不过这也有可能是欧洲大战还未结束,中日之间各种合作项目都没有结束,内阁抱着有始有终的心事,希望他能妥善完成那些至关重要的合作,等局势大定之日,便是他调离北京之时。

只是,影响中日合资的欧洲大战似乎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很快就会完结,自从前日德军奇迹般的攻占巴黎、围歼三十万法军后,战局便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握有优势兵力的德军明显已获得了西欧战场的主动权,虽然协约国诸国都表示要把战争持续下去,可一旦德军再胜,法国崩溃,那战争也许就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以币原喜重郎这个军事外行的眼光,协约国要想胜利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新的防线,遏制住德军更大规模的进攻,如果这个条件不能做到,那法国陆军就很有可能在不断的溃退中丧失斗志,逐渐瓦解,而法国陆军瓦解则意味着欧洲大战彻底结束,德国最终获得胜利,这个结果对协约国任何一个国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阁下,时间到了。”秘书提醒着币原,他这么早起来是要去总理府面见杨锐的。

“知道了。”币原喜重郎放下了杯中的咖啡。为了不使自己待会说话时口气中带有咖啡味,他特意用清水漱了口才出门。

东郊民巷周围的高墙、哨岗以及军营大部分都拆除了,唯有西南角的米国公使馆还保留着这些东西。从驻华使馆去总理府,势必要经过米国使馆和米国军营,而后才能穿过大明门前的棋盘街到达西城。看着使馆区外侧米国兵营高墙上那些耀武扬威的米国兵,币原有一种说不出喜意,他希望华米两国的修约谈判永远也谈不拢。

带着这种恶趣味的意淫,币原赶到总理府时却被迎入花厅要求稍等,待一个小时候,有总理府外管家之称的李子龙才将他带往银安殿面见杨锐。一番客气的礼节后。带着深深倦意的杨锐招呼道:“抱歉,让阁下久等了。”

“不敢,不敢!”币原喜重郎对坐在杨锐书案一侧谢缵泰微笑之后,很是客气的答道。

“贵我两国亲如兄弟。废话就不必多说了。”杨锐早就对空口白话习以为常,一开口就用兄弟相称,听得日本人满脸堆笑。“现在欧洲战局大变,贵我两国当统一立场,一致对外才是。”

杨锐的话只提了个头。旁边的谢缵泰当下补充道:“协约国如果战败,论损失,英法两国最为严重,其次是美国,再是贵我两国。虽说此时对他们漫天要价并不适合,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我想我们还是要好好想想,在承诺把战争打下去的同时怎么多要一些好处。”

谢缵泰说完看着日本人一笑,再道:“最少,你们占的德属新几内亚以及那些海岛总要协约各国承认吧;还有我们在中亚那边占的草原。总该由协约国背书承认吧。”

“啊。”币原喜重郎不想昨天杨锐要自己来,居然是为了这个事情,他看了杨锐和谢缵泰一眼,会意道:“确实如此,还有贵国在东北地区的失地,协约各国也应该立即书面承认才是。”

中亚的新日本补偿外东北,即便西边那块地那么大,币原说到东北时心里还是有些酸。按照元老们的以前的计划,获得环日本海的俄属远东土地是最好的,不想被中国一拉。跑到万里之外弄了个新日本,地方虽大,可一切都受制于人,且还要面对赤露。真不知这笔生意是做赚了还做赔了。

见币原投桃报李的提到俄属远东,杨锐默默点头后道:“我国在南洋等地的华侨众多,这些华侨为国家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所以,南洋等地的那些华侨,当地白人总督要再收什么人头税、再歧视屠杀他们。我国可要不高兴了;南洋有华侨,美洲也是有华侨,特别是美国,美国人不但禁止华人入境,对国内现有的华人也常常歧视,这些都是我国想要改善的现状;还有我国对美修约谈判之事,我需要贵国全力支持;最后则是波斯,我国帮助波斯要回了那么一大片土地,报酬总是要有的,所以各国应该承认我国在波斯北面有采矿和筑路特权,当然,这一点我们会先征得波斯国王同意;”

杨锐一口气说了四条,这虽是四条,可每一条都重逾万钧,让币原本就哈着的腰越弯越深。这是什么?因为中日是兄弟之邦、对外一致,所以只要是中国需要的,那便是日本支持的,日本正在逐渐失去外交独立性而慢慢向中国靠拢。当英国照会日本,为了促使中国出兵欧洲,将与中国结盟时,所有有识之士都非常清楚东亚霸主将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可这么快日本的外交就要和中国保持一致,特别是要站在中国立场上支持其解决在米华侨问题,这种会引起日米冲突的表态,让币原的内心极为忐忑——中亚那块地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阁下,这四条鄙人一定将阁下的意见转告敝国内阁。”币原喜重郎硬着头皮道。

“这可不只是四条哦。”杨锐拍了拍书案上的文件,补充道:“这可是二十一条。”他见币原喜重郎在抹汗,笑道:“都是一些小条件,并没有什么难的。说到底,还是我们两国崛起的太晚,好的地方都让白种人给占没了,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渣都不剩了。”

杨锐手上的文件由谢缵泰转递过来,币原喜重郎扫了一眼,发现确如杨锐所说,和前面几条相比,后面那些都不是什么吓人的条件,大多是对去年中国和各国修约后未能尽善尽美的补充条款;再有就是海外的一些矿产需要英法等国允许中资机构开采,其中一些比如南洋的橡胶、锡矿、缅甸的石油是币原看得懂的,但另一些如印度的独居石、德属西非的铀矿,却是他不知道的了。

“在下明白了,这份文件今日就将发往国内。”矿产是中日合办的。所以文件上其他几条币原不但不反对而且非常支持。带着这样的喜悦,他高兴的补充道:“敝国在这些问题上一定和大中华同进同退,立场一致!”

“那就好!”杨锐抚掌笑道,他看着一直站着不断弯腰的日本人。和蔼道:“币原阁下就不要站着说话了。喝茶、喝茶,这是今年新上市的西湖龙井,来,尝一尝。”

说话也有一段时间了,茶水尚温。币原喜重郎喝了一口后,半懂不懂的他只呼好茶。杨锐笑而不语,只闲聊道:“据闻贵国海军已开始大规模造舰……”

“正是。”杨锐一说话,币原又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自从有了航运公司的资金支持,海军便抛开国会,自己开始造舰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三亿日元的造舰计划,并不是海军一直期望的八八舰队计划。”

随着中日关系的密切,八六舰队案、八八舰队案这些绝密的造舰计划也因为中日海军密约以及造舰钢材有赖于本溪钢厂提供,日方不得不透露过来。杨锐对日本人造舰并不反对。日本造的舰越多,美国对其就越是忌讳,中日之间关系就密切。这本就是除要日本海军给战时商船队保驾护航外的另一层谋算。别看小日本海军现在牛气冲天,等待战列舰被淘汰,航母当道之时,日本海军就会变成中华航母编队的附庸了。

“这些新造的军舰是不是以三十节为最低速度设计的?”杨锐笑问,他差一点说:你们的船速度不能太慢,要不然跟不上我的航母。

“是的,设计师重现做了设计,一些暂时不能达到三十节速度的主力舰。也预留了以后增加锅炉、提高速度的空间。”币原喜重郎郑重答道。他想不到杨锐关心的居然是军舰的设计速度,而不是日本海军扩张给中国沿海城市带来的威胁。此时见杨锐不提威胁之事,他也就按下不提,只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当下道:“阁下,贵国订造的两艘飞机母舰,年底便可交付了。”

“并不碍事,这只是训练舰。”杨锐满不在乎的道。两艘航母已建了两年多了,因为需要抽调熟练工人去造战时标准船,交付的速度不得不频频延期。不过。既然已经决定通过出兵欧洲的方式取消不平等条约,这两艘航母何时交货不成问题。“我国自己也还要造四艘相似吨位的同类型航母,你这一次也顺便知会贵国内阁一声吧。”

之前的计划是日本帮着建造两艘,自己再建造一到两艘,加上现有的神武,最多是五艘航母。可那是基于战时盈利二三十亿的计划,现在手上有钱,时间似乎也足够,杨锐不介意增加两艘,设计合不合理不说,但这四艘航母造下来,从设计团队到建造团队,都将趋于合格,这些具备经验的人是无比宝贵的。

杨锐一提四艘,币原喜重郎就吃了一惊,他记得之前说的是中国自己造两艘的,不想现在数量翻了一倍,他不得不问道:“阁下,请问都是建造那种飞机母舰吗?”

“当然!”杨锐点头,“我不喜欢战列舰,太重太贵太慢。再说,我国造飞机母舰,贵国造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样一搭配,不正好可以联合作战了吗。我这也是没办法啊,你们海军里头的那些榆木脑袋不开窍,死也不造飞机航母,好说歹说只肯造一艘试一试,真是小气啊。”

天下人都知道,中看不中用的飞机航母是杨锐阁下的最爱,即便海军新老将领联名上书要造一到两艘战列舰,可有杨锐授意的总参海军办公室依旧无动于衷,继续要求船舶设计院设计航母,并以航母为重心,设计与之搭配的重巡洋舰、轻巡洋舰以及驱逐舰和补给船。

这种奇怪的造舰思路祸害中国海军也就罢了,却偏偏要往日本海军推销,虽然海军两大参谋都很认同飞机母舰的作战理念,可海军中的老人和元老对此并不买账,交涉的结果是日本海军造一艘两万余吨的飞机航母试一试。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海军还只同意造一艘万余吨小船。

海军是这种情况,但币原喜重郎为了中日邦交着想,还是笑脸盈盈的站在杨锐d立场说道:“敝国海军里有太多老人了。在没有看到实际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