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卜己的军队已是人困马乏,身后的追杀声已是渐不可闻,黄巾兵大多累得不快爬下了,副将也是气喘吁吁,对卜己道:“大帅,众军疲惫,追兵已远,不如就地安营扎寨,明日再行。”

卜己打量这里的地形,山高森密,阴森可怖,暗暗心惊,沉声道:“此处地形如此险恶,岂是屯兵之所?这里是何处?”

有知道的兵士道:“禀大帅,这里是苍亭。”

卜己大喜道:“过了苍亭,我们便可逃出东郡,众儿郎听令,火速行军,今夜务必要翻越苍亭山,明天在济北郡歇马而后转道泰山,只要我们进入泰山,十万官兵也奈何我不得!”

副将面有难色,道:“大帅,我军已是人困马乏,天色已晚,道路难行,只怕兄弟们……”

卜己勃然大怒,道:“如此险恶之地,官兵若伏下一支人马,我等岂有活路?”

就在此时,山上一声呐喊,无数地火把亮起,惊得卜己等人是魂飞魄散,却见众军簇拥一将,红脸长髯,手持大刀,高声喝道:“卜己!关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第175章欺君罔上

卜己细看,却是年初交过手的扬威镖局的总镖头关羽,不由地暗暗叫苦,关羽在黄河渡口那惊世骇俗的一刀至今还让卜己记忆犹新,却不知这关羽何时岂然投靠了官兵。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关羽等这一天等了快一年了,自刘泽领命伏兵苍亭以来,关羽便主动请缨担任先锋,为得就是会一会卜己,若不能手刃卜己,报黄河渡口的一箭之仇,心高气傲的关羽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副将在旁边道:“大帅,他身边不过只有几百人而已,好歹咱们还有七八千人马,一齐杀过去,不信还打不败他!”

卜己不禁苦笑,这副将是后来提拨的,没跟他去过青州黄河渡口,当日他亲率数千精兵血战一日,都不能胜过关羽的一口大刀,如今就凭这些残兵败将疲惫之师,又如何能闯得过关羽这一关。不过事到如今,却没有半分的退路,背后的追兵转瞬即至,今日过得了苍亭,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过不了苍亭,也就交待在这里了。

卜己一声令下,黄巾兵蜂拥而上,显然他们也清楚现在的处境,胜则生败则死,所以这些黄巾兵都拼着最后的一丝气力,向苍亭山上发起了攻势。

关羽冷冷一笑,等待黄巾兵进入射程之内,一声令下,百箭齐发,锐利的箭矢闪着寒光,划破寒夜的寂静,象一道道流星,嗖嗖地飞向黄巾军的人丛之中,一声声凄厉地惨叫,冲在最前头的黄巾兵一排排地倒下了。后面的黄巾顿时为之胆寒,掉头就跑。

卜己大怒。拨剑斩杀掉了几个逃跑的黄巾兵,今日之战。不成功便成仁,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黄巾兵在他的督促下,又一次地冲了上来。迎接他们的,又是更加密集的箭雨。弓骑兵居高临下,加上山路崎岖,那些黄巾兵全然成了活靶子,根本就冲不上去,在半山腰上就被无情地射杀了,更多的黄巾兵却是自相践踏。有的甚至掉落旁边的的百丈悬崖,尸骨无存。卜己全然不顾士卒的生死,喝令更多的黄巾兵投入到突击的行列,他就是想凭人海战术用部下的尸体,给他铺一条逃生的道路。

就在此时,黄巾兵的后队起了一阵骚乱,原来是张飞和管亥各率百骑从侧后翼攻入了黄巾队中。弓骑兵太过强悍,而黄巾虽众,却早已是疲惫不堪。再加上队形散乱,根本就无力抵挡弓骑兵的冲击。张飞和管亥如入无人之境,大肆砍杀起来,黄巾阵营立刻大乱。所有的黄巾兵跟没头的苍蝇一样,慌不择路地疯狂逃窜着,但这种没有目的逃窜根本就躲不过弓骑兵的追杀。

卜己心头一凉。知道大势已去,转身拨马欲逃。关羽那容他逃走。一声令下,三百弓骑兵收起了弓箭。拨出了马刀,势如破竹地冲下山去。关羽马快刀沉,几个眨眼功夫已冲入了黄巾阵中。当卜己还在纠结是逃是留,逃东还是逃西的时候,关羽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到了卜己的马前,借藉着快马的冲势,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时的卜己感受到了青龙偃月刀带来的寒气,这股寒气比那三九天更冷上百倍,似乎是从阴曹地府之中泛出来的,直冷到了他的心底,真冷到了他的灵魂深处。卜己这时才发现,他做人真得很失败,在关羽这么快的刀面前还犹豫不定是走是留,就如同面对近十万的官兵他还幻想着能守住东郡,世界上若有卖后悔药的,他卜己肯定要买上一粒——

关羽将卜己血淋淋地人头挑在刀尖上,喝令黄巾投降。黄巾兵见主帅已死,更是全无战斗志,呼拉拉地大多数人都跪地而降了。这时,皇甫嵩的大军也赶到了苍亭,见刘泽率部众已擒杀卜己,大喜。

除了逃逸到泰山深处的黄巾之外,兖州诸郡国皆已光复,成为了继豫州之后平定的第二个州。皇甫嵩忙着清理战场,上表奏功,这次平定兖州可是谓是顺风顺水,自出兵以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兖州数郡便悉数平定,斩杀了黄巾渠帅卜己,可谓是完胜。

刘泽无事可做了,但他的脑子却不肯歇下来,都已到十一月了,张角缘何还活得好好的,看来得好好探查一下河北的讯息了。刘泽命潘凤速与河北分署的陈彪取得联系,将冀州的军情报上来。

兖州平定之后,与冀州只有一河之隔了,潘凤派人涉险渡过黄河,很快地就拿到了河北方面的情报。刘泽看了情报之后不由地大吃一惊。

董卓自接任卢植的北中郎将以来,和黄巾大小十余战,无一胜绩,损兵折将,溃不成军,现在河北之地除了邺城之外,其余郡县大多已沦陷到黄巾手中,黄巾之盛,尢过以往。董卓虽然屡战屡败,却是胆大包天,在上奏朝庭的奏折中,将大败说成了大胜,损兵上千说成了斩敌八百,难怪朝庭那边是“捷报”频传。

为了封锁失利的消息,董卓在冀州和河内郡的交界处设下关卡,禁止任何人通行。至于向朝庭上交的人头,全是董卓包围了许多村镇集市,屠杀了无数的手无寸铁的百姓之后割下了人头,拉到洛阳去邀功请赏。董卓手段之残忍,河北人呼之为“董屠夫”。

至于张角,倒是在九月间生过一场大病,但到了十月间病体痊愈,对于这一点黄巾阵营之中并不隐晦,甚至是大肆宣扬,据称张角在巨鹿的青云山布下大阵,在阵中作法七日,其霞光冲天,百里之内皆可见之,传闻张角自大阵而出,神采奕奕,众皆以为神。

禳星**!刘泽恍然明白了张角未死的原因了,诸葛亮就曾用过这个祈禳北斗之法,帐内分布七盏大灯,外面由四十九盏小灯环绕,内安本命灯一盏,同时步踏罡斗,作法祈禳,如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可延寿一纪。此法诸葛亮会,张角受艺于南华道人,想必也懂这禳星**,所不同的是诸葛亮作法失败,当即去世,张角却作法成功。如此看来,张角尚有十二年的寿元,这黄巾之乱还不知道何年才能结束?

刘泽立即赶到皇甫嵩的大帐之中。皇甫嵩一见刘泽过来,哈哈大笑道:“润德来的正好,上报朝庭的奏章我刚写完,你先看看可有遗漏之处。此番豫州、兖州平定,冀州更是捷报频传,相信年内黄巾即可平定。”

刘泽接过皇甫嵩的奏章,却没有看,道:“皇甫将军的奏章估计得重写了。”

皇甫嵩倒是一怔,道:“润德何出此言?”

刘泽将河北传过来的情报呈了过去,道:“这是卑职刚刚收到的河北军情,请将军过目。”

皇甫嵩细细地看了一遍,惊得是目瞪口呆,道:“润德,这报告确切吗?”

“卑职以人格担保,报告中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刘泽郑重地说道。

皇甫嵩在地上背着手踱了几个来回,思虑了一番,说道:“如润德所言,董卓欺君罔上,谎报战功,丧师辱地,滥杀无辜,条条犯得可都是诛灭九族的重罪,这个董卓,也太胆大妄为目无朝庭了!这件事,我必须禀报圣上。”

由于事关重大,皇甫嵩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刘泽言之凿凿,皇甫嵩还是派人亲自过黄河探查了一番,结果自然和刘泽所报的一般无二。皇甫嵩立即起草奏章,将河北之事与兖州大捷一并报于朝庭。

汉灵帝接到皇甫嵩的奏章,大为震怒,下令将董卓革职查办,差禁军将董卓拿回京师问罪,同时任命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由兖州北上平叛。

董卓虽被革职,但他多年混迹于官场,深谙官场之道,上下打点,张让等人收了董卓的不少好处,自然在汉灵帝面前为董卓求情,最后汉灵帝收了董卓三千万钱之后,问责董卓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董卓还是去做他的河东太守了。

皇甫嵩接过朝庭命他进兵冀州的命令却是犯了难,现在已是数九天气,正是黄河的凌讯期,大量的冰块夹杂在河水之中,汹涌而下,船根本就无法渡河,就算是黄河冰封之后,薄薄的只有几寸的冰,数万大军要想跨越这宽达十几里的冰河,根本就不可能。

何况北方天寒地冻,士兵没有足够的防寒衣服,又如何能在雪地之中行军打仗?皇甫嵩将此时渡河和作战的困难上报给了朝庭,请求朝庭准许明年黄河解冻之后再进军。很快朝庭的批复下来了,同意了皇甫嵩的作战方案,同时要求皇甫嵩驻防黄河沿线,肃清兖州的残余黄巾。

一场大雪之后,整个北国就全笼罩在了一片白莽莽之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刘泽伫立在黄河大堤之上,遥望北国,感慨万千。

第176章冰河难渡

刘泽的队伍,就驻守在白马渡,天寒地冻的,刘泽早就穿上一领狐狸皮的袍子,但也难挡那凛冽的北风。五百弓骑也全换上了皮衣,这次从凤凰谷出发,弓骑兵每人配备一套夏装,一套冬装,夏装还算是统一的制式,但冬装就杂七杂八了,有穿狼皮的,有穿熊皮的,还有穿兔子皮的,一块块地拼起来,有白有灰,跟个地图似的。

不过比起皇甫嵩的大军,刘泽的队伍装备算是好的了,许多营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冬装,只能将麻布军服多套一身在身上,聊胜于无。

这让刘泽很无奈,汉代的布匹之中除了丝绸就是麻布,丝绸是给上流社会的人穿的,麻布是给下层民众穿的,也叫粗布,保暖性差。刘泽倒是真有些怀念起舒适暖和的纯棉服饰来,又经济又实惠的棉衣每人发一件的话,何惧这酷寒严冬?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认识棉花为何物。

“瑞雪兆丰年,明年的收成定然不错,但愿光知八年能比今年好些。”关羽出生下层,自然看重百姓的疾苦,光和七年对于天下百姓而言,天灾**并行,的确是苦难深重的一年。

刘泽笑笑道:“朝庭应该已改元了,今年是中平元年,明年就是中平二年了。”

关羽一怔,道:“大哥,你又如何得知朝庭改元之事?改元可是大事,那得诏告天下。”

刘泽神秘地一笑,道:“快年底了,相信朝庭的改元诏这两天就传到了。”

张飞哼了一声道:“改成个屁与老百姓也没半文钱的关系。该打仗还得打仗,该饿肚皮照旧还得饿肚皮。该死人一样得死,改成啥也是糊弄人。”

刘泽与关羽相视一笑。张飞这大实话真是可爱的多。

张飞指指河面,道:“大哥,看,河上有人。”刘泽视之,果然河面的有三三两两的人远远地从西面走过来,还在冰面上敲敲打打。

张飞道:“这些人真是不要命了,不光走在冰上还边走边敲打。”前几日有几个老百姓在要冰封的黄河上行走,一眨眼就被裂开的冰层给吞没了,这可是张飞亲眼所见。

刘泽想到后世有人称金兵元兵铁马金戈地渡过冰封的黄河。那不是瞎扯蛋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冬季不能到河面上湖面上玩耍,冰窟窿吃人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黄河尤其是下游,冬季结冰之后冰情根本就不稳定,沿岸的厚度最大可达二十公分,但河中心的冰层,往往厚度只有几公分,如此十几里宽的冰河之上。大规模的冰裂时有发生,千军万马要是开到了冰河之上,脆弱的冰层又如何承载,估计那些金兵元兵真要是过河的话只怕早到了黄河鱼虾的肚子里了。冰面如此安全。那罗盛教岂不白瞎了?

既然有人在冰面上行走,刘泽便迎了过去,看到是几个普通的老百姓。道:“老乡们,冰上不安全。快上岸去吧。”

那几个老百姓见刘泽身着武官衣饰,乃行礼道:“小民参见将军。小民就是这黄河沿岸的渔民。夏秋在黄河之中行舟打鱼,冬季在黄河上凿冰捕鱼,讨得就是黄河这碗饭。”

刘泽这才注意到他们穿的鞋与众不同,鞋底绑着一块长长的木板,倒和后世的滑雪板有几分类似,难怪他们可以在冰面上安然行走,每个人身上背着一个大渔篓。刘泽饶有兴致地道:“冬季如何凿冰捕鱼?”

一位年长的老渔民恭敬地道:“回将军,冬季黄河结冰之后,鱼儿在水里不能呼吸,便会浮上来透气,接近冰面时便会被冻僵,将军请看,这冰下有一块大的白色斑点便是有一条鱼被冻在这儿了,只需在旁边凿开一个小洞,伸手进去,便可捕得这条鱼。”

说着,他示范地在冰面上凿开一个小洞,刚刚可以容纳一只手,探入冰冷的河水之中,竟然掏出一尾一尺多长的黄河鲤鱼来,那鲤鱼一出冰面,还是活蹦乱跳的。

刘泽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捕鱼方式,大为惊奇。

那老渔民道:“凿冰捕鱼须得早上才行,午后阳光照射,冰下回暖,冻僵的鱼儿便会苏醒逃逸,冰下再无一鱼。这条鱼便送给将军吧。”

刘泽推辞一番,后来干脆将他们的几篓鱼都买了下来,今年大荒,粮价暴涨,官兵营中军粮供应也匮乏,现在弓骑兵的伙食和凤凰谷比起来,有天壤之别,每天两顿饭勉强混个温饱,这让吃惯了三顿饭的刘泽士兵极不适应,更别说什么保证质量和营养了,今天买几篓鱼回去,也正好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通过和渔民聊天,刘泽得知在河岸边的浅水区,一般冰层厚,人踩踏上去没有什么危险,但到了河中心的深水区就不同了,那里冰层薄,有的河段甚至根本就不结冰,冰下河水湍急,一旦掉入冰窟窿之中,那是绝死无疑。

刘泽和渔民道别,返回了营地,将几篓鱼交给了伙房。这时管亥笑呵呵地从外面回来了,肩上扛着一只刚刚猎到的黄羊。冬季无事,管亥便经常出去打猎,可这黄河沿岸不比太行山林,那里有什么大的猎物,打了几天不过猎到几只干巴瘦的野兔子,今天运气倒也不错,猎到只挺肥的黄羊。

张飞挺高兴地道:“今天晚上可以打打牙祭了。”

刘泽白了他一眼,这吃货一听有好吃的就来劲,不过说真的,刘泽也有点垂涎三尺了,这几天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以张飞的意见,马上将这只羊宰杀剥皮,扔到锅里水煮了吃。不过刘泽是另有想法,命人将黄羊宰杀了,分割成几大块,冻在冰天雪地里。又命潘凤去附近的集市采购点芝麻酱韭菜花粉丝木耳蘑菇豆腐大白菜等物品,刘泽挺怀念前世的涮羊肉,准备明天请他们吃一顿别开生面的涮羊肉。

张飞虽然挺馋的,不过看着帐外冻得**的羊肉也只能作罢。

第177章临河赋诗

第二天一早,刘泽就亲自主厨,用羊骨熬了一锅上汤。羊肉已被厨子切成了薄片,各种材料也已洗净备好,刘泽又亲自调好芝麻酱和韭花的醮料,这涮羊肉好不好吃,醮料可是关键。

最后刘泽将一个放好木炭着得正红火的炭盆搁在桌子底下。所谓桌子,不过是几块临时拼凑的木板,中间留一圆孔正好放置炭火盆,尔后将盛满羊骨汤的行军锅搁在了桌上,大盘的羊肉片和各种菜蔬码放在周围,每人一碗调好的醮料。

刘泽招呼关羽张飞管亥潘凤武安国就坐,准备开吃。除了关羽张飞之外,众人面面相觑,有就着锅吃饭的吗?刘泽笑道:“大家不必拘束,今天请大家吃点新鲜的,这叫涮羊肉,连涮边吃,你们别愣着,来来来,保证你们吃过之后,大快朵颐。”

众人也依次坐了下来。刘泽将涮锅的吃法讲给他们,其实简单的很,将食材扔到沸腾的锅里,稍煮片刻即可食捞出来醮着调料食用了。

众人刚将食材投入到锅里,帐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有人道:“孟德,看来今天我们是有口福了。”

却是皇甫嵩的声音,刘泽等人赶忙起身,却见皇甫嵩与曹操一同走了进来,皇甫嵩道:“老远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敢情是润德在此弄了野味,不知能否分我等一杯羹?”

刘泽笑道:“皇甫将军与孟德兄肯赏脸到卑职帐中就餐,是卑职的荣幸,请上坐。”

皇甫嵩老实不客气地在首席上坐了下来。曹操却是含笑与刘泽拱手致谢,在次席落坐。刘泽在主位相陪,其下是关羽和张飞。

至于管亥、潘凤、武安国见皇甫嵩到来。不好意思再坐了,准备退出帐中。皇甫嵩摆摆手道:“莫走莫走,我皇甫嵩来了反倒将大家撵走了,多不合适,这地方挺宽敞的,挤挤都坐下吧。”皇甫嵩为人谦和,体恤部下,根本没有什么官架子。

刘泽笑笑,让管亥三人坐于末席。又令亲兵取来两付碗筷来。

皇甫嵩和曹操本是在各处巡营,今日刚好路过白马渡刘泽的营地,老远就闻到了刘泽精心煲制的羊骨汤的香味,赶了过来,正好赶上这顿美餐。皇甫嵩看到桌上行军锅里煮的东西,的确是前所未见,疑惑地道:“润德,此是你家乡的风味吗?”

汉时正式的场合大多采用的是分餐制,家里吃饭采用的是会餐制。就算是会餐也是将做熟的东西搁在盘里碗里放在桌上,象刘泽这般直接对着锅吃饭恐怕是闻所未闻。

刘泽道:“这涮锅倒是卑职的首创,昨天下属猎得一只黄羊回来,卑职突发奇想。将羊肉切成薄片,在水中氽一下立即捞出食用,即不失羊肉的鲜美。又可感受这热气腾腾的氛围,在这天寒地冻之时。再合适不过了。”

皇甫嵩生性豁达,也是不拘小节的人。否则换卢植蔡邕在此,非得发一番君子远庖厨的议论。皇甫嵩将生羊肉片夹起来放入锅中,看着红红的肉片颜色顷刻之间便已变白,刘泽示意可以食用,皇甫嵩夹了一筷子羊肉在碗里醮了一下,搁在嘴里细细地咀嚼一番,不禁赞道:“妙!真是妙不可言,羊肉绵软嫩滑,汤香四溢,润德真乃奇才,如此美食,就算是山珍海味亦不换。”

刘泽笑道:“皇甫将军喜欢就好。”

“如此美食,岂能无酒?”皇甫嵩看了一下桌子上,只有菜没有酒。

刘泽解释道:“军中禁止饮酒,卑职岂敢违反军令。”

皇甫嵩道:“现在只是驻防时期,并非行军打仗之时,并不禁酒,只是不可醉酒误事。”

一听可以饮酒,张飞乐了,起身跑到伙房,抱过来两坛酒,亲自给每人斟了一碗。

众人是边饮边吃,皇甫嵩感慨地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润德年初在卢公府上赋得这首诗我还是记忆犹新,好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润德你送我的那几坛美酒还封存在我府中,本以为今年过年可以喝得上,看来还得待来年了。”

刘泽的脸腾地就红了,这首诗的原作者此时就坐在旁边,虽然曹操没什么异议(当然也不可能有异议,这首诗已归到了刘泽的名下),但刘泽心里那个汗呐!

曹操道:“京师早就传闻润德精通天文术数,书法号称天下一绝,八步成诗更是名闻四海,至与润德相会后,每日行军打仗,未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今日难得如此美酒佳宴,润德不如赋诗一首以为助兴如何?”

刘泽大窘,推辞道:“孟德兄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独步天下,小弟才疏学浅,岂敢班门弄斧?”

曹操哈哈大笑,道:“润德贤弟过谦了,京城之内,谁人不知涿郡刘润德之才华,阮元喻自诩为七大才子之一,竟也完败在贤弟手下,就是那八步成诗的本事,为兄也是万万不及的。”

皇甫嵩兴致很高,道:“二位俱是当代第一名士蔡议郎的高足,孟德更是成名已久,不如孟德就先赋诗一首,抛砖引玉如何?”

曹操倒也不推辞,不过人家可是有着真才实学的,略作沉思,道:“润德曾作《短歌行》,我亦以此为题赋得一首,请诸位指正。”

乃吟道:“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一诗既出,皇甫嵩抚掌大笑,连声赞誉道:“好诗好诗,立意高远,慷慨激昂,孟德不愧是青年才子中的翘楚,也只有润德可与之匹敌。润德,该你了。”

刘泽不禁叫苦不迭,自己将人家曹操的《短歌行》剽窃后曹操照样可以再做一首,才子就是才子,不服真得不行。现在自己可是骑虎难下了,汉诗自己真得知道的不多,曹操父子的都让自己剽窃过了,还真再找不出一首汉诗来了。不管了,唐诗就唐诗吧,先把今日的难关过了再说。

当下刘泽含笑道:“孟德兄诗赋独步天下,小弟与之相比,不过是萤烛而已,岂可与日月争辉,本不敢献丑,奈何诸位不依,只得赶鸭子上架了。”

沉吟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吟罢,刘泽看皇甫嵩和曹操二人俱是一脸漠然,苦井无波,心中暗道,坏了,莫不是被他们听出什么,这首诗可是李白的代表作,是不是太超前了?乃道:“谢丑谢丑。”

曹操最先从沉醉中清醒过来,叹道:“好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好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下诗词共一石,润德独享八斗矣,嗟乎!既生操,何生泽?润德啊,与你共生这一世间,是我等诗人的悲哀。”

这首《行路难》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巅峰之作,让曹操也自叹弗如。自古文人相轻,文人在骨子里都是看不起别人的,曹操自然也不能免俗。刘泽的《短歌行》一出,曹操虽为之惊叹,但却不以为意,认为这样水平的诗词他自已也完全能作出来(其实就是他自己作的),所以曹操也和了一首《短歌行》,无论立意还是气势,均不输于刘泽的《短歌行》,但刘泽的这首《行路难》一出,曹操彻底地心服口服了。

皇甫嵩也赞道:“润德此诗跌宕起伏,既有对现实的感叹,又有对人生的思索,末句更是直抒胸意,豪情万丈,此诗一出,万千诗作皆黯然失色,天下恐再无诗可出其右。”

他们在这里吟诗作赋,品评高下,张飞可一句也听不懂,牢骚满腹地道:“什么风呀浪的,有啥意思,还不如吃得痛快。哎呀大哥,这羊肉不大块炖了,你偏生切成个薄片,吃也吃得不畅快,这吃涮羊肉咋就跟洗筷子似的。”

张飞生性豪爽,最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涮羊肉薄薄地几片吃起来颇不痛快,不过他口中之言洗筷子到是挺贴切,众人皆捧腹大笑。

第178章声东击西

冬去春来,转眼就是中平二年了。黄河解封前后,官军大营早已忙碌起来,皇甫嵩紧张地布置着着渡河事宜。八万大军准备渡河可不是个小事,首先得准备大量的船只,皇甫嵩已将兖州一带所有的官船和民间的渔船全部征调过来了,但由于大多数船都是体积小的渔船,每船至多可载五六人,就算征调到上千条船每次最多也只能运载七八千人,最少得往返十余次才可能将八万大军运到北岸去,何况还有大量的马匹、粮草、军械、辎重等等,真要是凭着这些渔船来渡的话,最快也得四五日放能全军渡过黄河,显然依靠渡船的话,很难快速地将大军运过黄河。

何况根据斥侯报告,张角为了防止官兵渡河北上,在黄河北岸已结集了十几万黄巾军,在几个黄河渡口严密布防,并且任命他的得力弟子万秉和吴桓担任统帅,负责整个黄河北岸的防务。

有鉴于此,利用渡船的计划只能搁至,另外想渡过黄河还有一个办法,在黄河上架浮桥。架设浮桥的最大好处是,大军可以通过浮桥源源不断地向黄河北岸开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八万大军投送到对岸去。但架设浮桥的一个弊端就是需要的时间长,必须控制河对岸的一定区域,否则浮桥还没有架好,极易遭到敌军的破坏。

大多数的将领都同意采用第二个方案即搭建浮桥,但如何在黄巾兵严密防控的北岸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并在架设浮桥的这段时间内有效地控制该区域由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议论来议论去,大家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来。

皇甫嵩暗暗皱眉。看了一眼身边的刘泽,此时的刘泽正沉思当中。并没参予众人的热议,皇甫嵩道:“润德可有好计策?”

刘泽没有回答,反问道:“皇甫将军可想好在何处架浮桥?”

皇甫嵩道:“白马渡水流平缓,最是适合架设浮桥。”

刘泽看了一眼曹操,曹操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显然他早已想好应对之策,刘泽心里想既然曹操有主意了,这无须自己再去说了,做人太过锋芒毕露也不是件好事。乃道:“卑职虽有些想法但不成熟。倒是孟德兄似乎别有良策?”

曹操倒也不推托,道:“下官思虑一计,将军可将帅营移驻临邑,并在临邑扎下连营数十里,将所有大船云集于茌平渡口,摆出一付在茌平渡河之态,必可吸引黄巾兵重点布防茌平渡。我大军主力可暗伏于白马以南的瓦亭一带,偃旗息鼓,另外派遣一支精悍的敢死队。趁夜悄悄渡过黄河,乘守兵不备之机夺下黄河北岸的白马渡口,茌平渡与白马渡相隔数百里,黄巾主力就算回援也不可能在一日之内抵达白马。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十二时辰之内将浮桥建好应该不是难事。”

皇甫嵩大喜道:“声东击西——妙计啊妙计!孟德此计甚合我意。闵太守,一日之内你可有把握将浮桥搭建完成?”

新任的东郡太守闵贡此次就是担负架设浮桥任务。见皇甫嵩询问,忙起身道:“只要无任何干扰。卑职保证在一日之内将浮桥搭建完成。”

皇甫嵩道:“军中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