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彧的自杀对曹操的触动很大,曹操相信,在他的手下之中,有一股势力是忠于汉室朝庭忠于献帝的,是反对他称帝的,荀彧以及荀攸是这伙反对派的中坚力量,徐晃也算得上一份子。因此曹操对徐晃还是很有戒心的,尤其是荀彧死后,曹操多疑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他本家兄弟儿子侄子外,曹操对很多的大臣都心存戒备,要不以徐晃的能力,断不会只做为夏侯惇副手来镇守并州。

夏侯惇重伤之后,曹操不得不让徐晃代替他担任并州刺史河东都督,但曹操也并未真的放心,于是派夏侯尚为副都督前来上党,便是有监视徐晃的意思。

夏侯尚的密报曹操虽然并未全部采信,但以曹操的性格,断然不会放任自流,何况许都之战已经打到了关键时刻,上党的得失将直接决定许都会战的成败,任何的犹豫不决将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曹操在第一时间就做出决定,缉拿徐晃回许都,上党交给夏侯尚来镇守。

徐晃面对曹操派来的特使很是坦然,甚至是主动地走进了囚车里面。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张任的离间计,可惜他却无从辨白,某些人的愚蠢和狂妄注定要毁了上党。

徐晃倒是没有为自己安危担心,清者自清,就算到了许都,他一样也问心无愧。

槛车很快地离开了营寨,徐晃看了一眼夏侯尚,厌恶地闭上了眼睛,跟这种小人徐晃实在是无话可说,只可惜,上党所托非人,这儿或许将会成为第二个长平,至于夏侯尚,他也难逃赵括的下场。

夏侯尚难掩张狂与得意,徐晃被拘,可全是他的功劳,一场高级将领的叛逃,被他化解于无形,上党终于可以转危为安了。更让夏侯尚得意的是,曹操任命他接替了徐晃的职务,主持上党郡的防务,他终于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刚刚在中军帐坐定,帐外便有军士来报:“启禀夏侯都督,靖军张任,在营外搦战!”

夏侯尚脸孔涨得通红,也不知是兴奋的缘故还是激动的缘故,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帅案上,高声喝道:“来得正好!传令诸军,出营迎战!”

第692章赵括第二

李通就在帐下,听夏侯尚下令出战,立刻上前道:“我军依山险下寨,正可凭险据守,张任必无计可施,若出寨迎敌,岂不正中张任下怀,都督还请三思而后行。”

夏侯尚脸色一沉,道:“我军拥兵十五万众,若只是龟缩防守,何日才能复克晋阳?”

李通道:“徐都督在时,已定下坚守不战之策略,夏侯都督若是轻兵而出,岂不打乱原先的布署?”

不提徐晃倒还罢了,一提徐晃,夏侯尚就是一肚子的火,徐晃都捉走了,现在已是戴罪之身,居然上党军中还有人对他唯命是从。夏侯尚重重地一拍帅案,沉声喝道:“李将军若是无胆出战,本都督也不勉强,你且留守大营便是,本督亲自出战,去会会这个张任,看他是否有三头六臂!”

于是,夏侯尚不听李通劝谏,大开寨门,引一彪人马杀下山去。

两阵对圆,靖军阵中杀出一将,却是王平,跃马横枪立于阵前,叫起阵来。夏侯尚回视在右,道:“谁可出战。”

话音未落,一将纵马而出,却是前部校尉费耀,持刀直取王平,二马盘桓,两人战在一处。双方鼓声齐鸣,呐喊助威,声势震天。

二将连斗二三十余回合,王平越战越勇,费耀心怯,渐有不支之状。

夏侯尚瞧着眼里,暗取弓箭在手,挽弓搭箭,不过,他的目标却不是在阵中鏖战的王平,夏侯尚的箭头,暗暗地瞄准了靖军帅旗下的张任。夏侯尚虽然不认识张任,但张任一身金盔金甲,骑了一匹上等的汗血宝马。八面威风,帅字旗下,最为扎眼,夏侯尚隔着老远,就能瞧出他定然是张任。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死个王平不打紧,真要是射死张任,那才有好戏看。

对于自己的箭术,夏侯尚不是颇有点自信的,不能说百发百中,但百步穿杨的本事,他却也是有的。夏侯尚暗暗打量,靖军诸人的目光,都落在场中交战的王平和费耀身上。眼看着王平占据了优势,靖军将士皆是齐声喝采,就连张任的目光,也是盯着当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有人会暗箭伤人。

夏侯尚暗喜,这真是天赐良机,合当张任命绝!他知机会难得,没有半点迟疑。挽弓如满月,箭如疾风。但听弓弦响处,张任是翻身落马。

张任的这一落马,在靖军阵营之中起了一阵骚动,亲兵护卫赶忙将张任抬起来急撤下去。场中交战的王平一看阵中一片混乱,也不敢再斗下去了,拨马便回归本阵。

趁此机会。夏侯尚令旗一挥,魏兵如潮水般地涌了上去,靖军无心恋战,一路溃败而走,魏军一口气追出了二十里。夏侯尚方才鸣金收兵。

这一战大涨魏军的士气,回营的魏兵走起路来都是趾高气扬的,更别说夏侯尚了,现在夏侯尚可谓是春风得意,意气纷飞。

回营之后,夏侯尚见到李通的第一句话就是:“张任也不过尔尔吗,徐公明镇守上党时,我军都丧了胆,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今番本督出马,便杀了张任个落水流水,这光复晋阳,指日可待!”

李通无言以对,虽然他认为徐晃的策略是最正确的,但夏侯尚今日得胜归来,那可不是假的,战场之上,永远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的。

夏侯尚现在最关心的,是张任的生死,那一箭射中了张任是确切无疑的,但有没有射中要害,夏侯尚就不得而知了。夏侯尚现在最希望张任一命呜呼,这样靖军就群龙无首,破之易如反掌,最次也应该让张任重伤不起,不能视事,这样在接下来的反攻之中,魏军就可以占据优势。

当然,这只是夏侯尚的期望,为了掌握确切情况,夏侯尚派出了好几拨的斥侯,下山去打探靖军消息。

第一天传回来的消息是靖军营门紧闭,戒备森严,魏军的斥侯根本就混不进靖营,只在营外远远地眺望,只看到靖军许多将领往来奔走,步履匆匆,神色慌张。

第二天、第三天情况依旧。

直到第四天,斥侯才传回让夏侯尚极为振奋的消息,靖军中军帐树起了白旗白幡,哭泣声响彻军营,虽然斥侯无法打探地是何人亡故,但看此情形,应当是靖军最重要的人物才是。

夏侯尚窃喜不已,靖军所亡之人,定然是张任,想必那一箭射中了正是张任的要害之处,重伤之下,拖延了几日,最终不治而亡。

待到第四日夜间,靖军已经是拨营起寨,向晋阳退却,万人哀哭,悲天恸地。

夏侯尚认为机会到了,立刻点兵,准备连夜追击靖军。

李通劝道:“敌情未明,张任是否亡故还有待查证,都督此刻冒然出兵,万一中了靖军的诡计,恐怕悔之晚矣。”

夏侯尚不听李通之言,道:“张任被本督一箭射中,九死一生,拖上四日,已是上天眷顾,今日靖军既亡主将,缘何还有再战心思,此时不追,更待何时?李将军既然畏敌如虎,那就留守山寨吧,待本督立下奇功,恐怕却是分润你半点不得。”

于是夏侯尚给李通留兵两万守住山寨,自己点起十三万人马,连夜下山,直追靖军而去。

魏军赶了一夜的路,比及天明之时,赶到了断虎岭,遥望前面靖军的旗帜招展,夏侯尚大为地兴奋,急令诸军不辞辛劳,全力追击,务必于日出之时,追上靖军的后队人马。为了激励众军士,夏侯尚还当众开出了赏格,有获靖兵一颗人头者,赏钱一贯,有斩获靖军一将者,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魏兵不顾一夜行军的疲劳,个个奋勇当先,一口气冲向了断虎岭。

刚杀到岭下,就听得山上号炮连响,杀声四起,从丛林之中,涌出了无数的靖军伏兵,将魏军的去路完全地截断了。但看众军簇拥一将,金盔金甲,全身结束,骑一匹火炭般的骏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不是张任还能有谁?

夏侯尚的头皮一炸,脑子一片空白,惊叫一声:“不好!中计了!”

那日张任的确是挨了夏侯尚一箭,被亲兵七手八脚的救回中军帐,经过医匠诊治,张任不过受的只是皮外伤,根本就不碍事,敷过金创药已无大碍。张任却是心生一计,连续三日,按兵不动,到了第四日,在中军帐树起白旗白幡,又令诸军号哭,并连夜撤军。而在这三日之内,张任早就暗中调兵遣将,在断虎岭设下了埋伏。

如果将徐晃比做廉颇,夏侯尚注定就是赵括第二,历史注定要在这儿再次上演一出长平之战。

夏侯尚果然中计,连夜提兵来追,张任一路向北,将魏军引到了断虎山的埋伏圈之中。

一看中了埋伏,夏侯尚自是不敢恋战,立刻拨转马头,传令诸军前队变为后队,后队变为前队,急速向上党退去。

夏侯尚是想溜,可惜靖军在这儿早已是张网相待,又如何容他逃走。张任之所以选择在断虎岭设伏,完全是这儿的地形太适合打伏击战,前有断虎岭,后有藏龙山,除了一条窄窄的通道之外,别无第二条路可走,靖军早已在断虎岭和藏龙山之间埋伏了重兵,掐断了魏军的归途。

魏兵刚一转身,如暴雨般的箭矢就铺天盖地激射而来,归路去路都被靖军掐断,十三万魏军由此而身陷绝境。

第693章徐晃之死

夏侯尚点兵出击的时候,相当地仓促,全部是轻装上阵,肯定就没有携带任的粮草,至于后勤保障的部队,夏侯尚也安排了,不过辎重营是不可能同主力部队一起出征的,最起码要滞后两三个时辰,现在估计还落在后面,至少也要有几十里的路程。

现在主力部队被围困在断虎岭和藏龙山之间的狭隘地域,按理说追击了一夜,人困马乏,现在该是魏军吃早饭的时候,可夏侯尚上手里面没有一把粮草,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这十几万人吃一顿,可不是小数目。

夏侯尚知道,如果现在突不出重围,坚持不了两天,十几万魏兵就会因为饥饿而垮掉,所以不想死在这里,就必须突出去,不惜一切代价地突出去。

但靖军的封锁线相当地严密,魏兵打了一天的冲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都无法冲破靖军的封锁线。

夜幕降临了,饥饿与疲惫如瘟疫一样,快速地在魏军之中蔓延着,绝望写满了每一个魏兵的脸上。

夏侯尚只得吩咐杀马,几千匹战马被屠宰掉了,但对于饥饿的十万魏兵而言,也仅仅是能够聊可充饥而已,现在夏侯尚唯一的指望就是李通得知自己被困的消息,会出兵来救援,这样或许他们还有脱困的机会。

但夏侯尚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被困断虎山的时候,张任已经派遣李严的新二军团突袭了李通镇守的上党山寨。李通手中只有两马人马,抵敌不住靖军的强攻,山寨很快就失陷了。李通只是带着少数的残兵一口气地逃往了邺城,整个上党郡已经落到了靖军的手中,被困在断虎岭的夏侯尚已经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天亮的时候。夏侯尚也绝望了,他知道等不来李通的援兵了,最后一点渺茫的希望也彻底地破灭了。

置之于死地而生,夏侯尚决心拼死一战,亲自带一支敢死队去打开一个缺口。但他冲到山口的时候才发现,靖军万弩齐飞。他连一点机会也没有,敢死队全部拼光了,夏侯尚也被数十支八寸长的弩箭射中了全身。

这大概就是靖军最厉害的元戎连弩吧,如果魏军也能拥有这般厉害的武器,不可能会被困在这儿——这是夏侯尚最后的意识,一支弩箭射穿了他的前胸,这无疑是最致命的。

┄┄┄┄┄┄┄┄┄┄┄┄┄┄┄┄┄┄┄┄┄┄┄┄┄┄┄┄┄┄┄┄┄┄┄┄┄

小平津。

押解徐晃的囚车晃晃悠悠地到达了黄河渡口,不过正赶上黄河的春季凌汛,自然被截留在了黄河北岸。

负责押解徐晃的是一队禁军。为首的一名都伯姓林,河东杨县人,与徐晃正是同乡,对徐晃又是十分地敬仰。尽管他位卑职轻,但并不妨碍给徐晃提供点方便,在饮食住宿方面,自然是倍加照顾,一路行来。徐晃倒也没吃什么苦头。

在小平津盘桓了几日,终于等到有船能渡了。徐晃走出客栈,正准备登上囚车,林都伯一路小跑地过来,面带喜色,气喘吁吁地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徐晃一怔。道:“我身陷囹圄,何喜之有?”

林都伯道:“上党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夏侯都督冒然出兵,中了张任的埋伏,在断虎山被乱箭射杀。十三万军队全军覆灭,李通败走邺城,上党已为靖军所占。”

徐晃闻听此讯脸色大变,旋即长长地一叹,道:“我军败绩,何喜之有?”

林都伯道:“将军正是因为上党之事蒙受不白之冤,被免职获罪,如今夏侯尚方一接替将军之位,就惨遭败绩,这不正证明了将军用兵之正确吗?想必魏王知道此消息之后,也会三思,重新起用将军也说不定。”

徐晃黯然摇头道:“你们都不了解魏王,在世人的眼中,魏王是何等的英明,先贤任能,宽恢雅量,可有谁知道魏王心疑猜忌之重。某曾闻魏王曾告诫左右近侍:‘孤梦中好杀人,孤睡着之后,尔等切勿近前。’后一近侍因为魏王拾被被魏王持剑杀之,众皆以为魏王果然好梦中杀人。只有主薄杨修看破,叹道;‘非丞相在梦中,诸君在梦中耳。’后来杨修也为魏王借故杀之。此番上党如若不失,我命可保,上党一失,我命难存矣。”

林都伯将信将疑,正在说话之间,曹操派来特使快马赶到,特使并无只言片语传到,只是奉曹操之命,特赐徐晃一口剑。

徐晃是待罪之身,曹操赐下一口剑,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林都伯在内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唯有徐晃一脸从容,立于黄河岸边,面朝许都方向,横剑自刎。

┄┄┄┄┄┄┄┄┄┄┄┄┄┄┄┄┄┄┄┄┄┄┄┄┄┄┄┄┄┄┄┄┄┄┄┄┄

夏侯尚在上党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的头疼病骤然发作,痛不欲生,曹操手下的一干谋士武将也是慌作一团。

上党的失守意义太过重大了,上党是冀州和司隶的最后一道屏障,失去了上党,整个邺城和河内都暴露在靖军的直接攻击的范围之内,许都会战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上党的失守,无异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靖军从上党发起攻击,空虚的邺城和河内必将难以抵挡靖军的攻势,而整个河北一旦陷落,许都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根本就无法支撑下去。

曹操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完全崩溃了。

以程昱为首的谋士主张立刻撤退,放弃许都,这个时候倘若再死守许都,就将变得毫无意义。现在如果魏军撤离及时的话,还可以保存实力,能守住河北。

大多的谋臣都赞同程昱的提议,武将们则表示出了不同的意见,义愤填膺,誓于许都共存亡,与靖军血战到底。

曹操权衡再三,最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但想要从百万大军的厮杀混战之中抽身而退,那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过曹操既然下定决心要撤退,就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为了保卫许都,曹操调集了八十三万大军,经过三个多月的鏖战,魏军损失了近半数的人马,不过靖军的损失也不算小,在这场血战之中,双方拼得就是消耗。

为了保证撤军的成功,曹操决定要发动一次全面的反击,缓解一下许都周边的压力,为撤军创造条件。

曹仁、乐进、许褚的部队参与了此次的反击行动,在许都的西、南、东三面同时出击。

魏军的反击的确打了靖军一个措手不及,许多靖军的部队还未来得及由攻转守,就被魏军所击破,魏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所要的战果,为大撤退赢得了一些宝贵的时间。

整个许都一片混乱,达官贵人们都忙着收拾贵重物品,从许都通往白马的道路上,人马车辆是络绎不绝,拥挤不堪。

这个时候,徐晃的人头也被送到了许都,曹操对反对他的人一贯的政策就是铁血镇压,所以赐剑给徐晃的时候,曹操没有一丝的心软。但此时看到了徐晃的人头,曹操还是唏嘘不已,毕竟徐晃也曾经是他的爱将,被曹操寄以厚望,南征北战,也立下过赫赫的战功,如今天人相隔人鬼殊途,曹操也不禁是黯然神伤。

曹操令人将其厚葬,并给了徐晃壮侯的谥号,令其子荫其爵。

第694章撤离许都

自从衣带诏的事情败露之后,汉献帝就等于被曹操软禁在了宫殿之中,几年都不曾上朝,朝政皆决于曹操,汉献帝从名义上的傀儡成为了实际上的傀儡,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尤其是曹操晋爵为魏王之后,宫内纷纷传言,曹操不久将废帝自立,让献帝每日如坐针毡,惶惶不可自立。

虽然宫内的御林军都是曹操的人马,没有曹操的命令,任何朝臣都不可能会见献帝,刘泽兵围许都的消息,曹操也是封锁甚严。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的小太监打探到了刘泽的消息,报之于献帝。献帝听闻之后,不禁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刘泽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带兵打回了许都,汉室兴复有望;忧的是曹操心狠腹黑,手段毒辣,真要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曹操会不会拿他来开刀,以泄心头之恨。

曹操的手段,献帝可是见识过了,国舅董承满门被抄斩,还有太医吉平、侍郎王子服、种辑、吴硕等人,皆是被曹操零刀碎剐了,就连身怀六甲的董贵妃,也难逃曹操的毒手。一想起这些,献帝就心胆俱寒。

自从怀孕的董妃被曹操缢死之后,献帝后宫的嫔妃,竟无一人诞下龙子,就算有个别嫔妃怀孕之后,不是小产就是滑胎,更有甚者,有的怀孕的嫔妃会失足落水,意外溺死。汉献帝虽然懦弱,但却不胡涂,他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曹操耍的阴谋手段,在曹操认为必要的时候,自己很可能就会因为某种疾病或某个意外而身亡。自己没有子嗣,这皇位自然是无人继承,曹操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上皇位。

献帝已完全活在了曹操的阴影之中,自己的生与死,尽在其握,完全由不得自怀啊。

“陛下。靖王的军队已经逼近了许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攻入城中,陛下有救了!”伏皇后也是刚刚听到的消息,兴冲冲地回来告诉献帝,想和他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自从董贵妃被杀之后,宫内能跟献帝说上几句体己话的,也只剩了伏皇后。

献帝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这隔墙有耳,皇宫上下。几乎全是曹操的心腹,宫里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曹操便可以得到消息,献帝可不希望伏皇后重蹈董贵妃的悲剧。

伏皇后顿时明白献帝手势的意思,赶忙住口不言,环视左右,倒也不见一人踪迹,这才略略心安。

献帝压低声音道:“皇叔果然不负朕的所托。上天怜见,我汉室江山终于是兴复有望。只是不知曹贼还能不能让朕活着再见皇叔一面。”

伏皇后悚然一惊。低声道:“曹操虽然狠辣,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讳来弑君吧?何况靖王的军队已经攻到许都城下,曹操大势已去,他就算再也称帝篡位的野心恐怕也没有机会再实现了。”

献帝苦笑着摇摇头道:“越是如此,只怕曹贼越是疯狂,朕已被囚禁多年。早不存生念矣。”

两人正在说话的关头,宫外突然传来了喧哗之声,似乎是守门的太监想要阻拦某人进宫,但来的人名头很大,小小的太监根本就拦他不住。

不过片刻光景。一名全身贯束的武将腰挎佩剑,大步流星地就闯了进来,献帝一看,正是曹操的本家兄弟曹纯,他可是执掌虎豹骑的重将,却不知缘何被曹操派到宫里来。

汉献帝自然不知道,曹纯在叶县被靖军打得几乎是全军覆灭,如今虎豹骑做为独立的建制,已经是不复存在了。汉献帝更不知道的是,曹操已经要放弃许都,派曹纯进宫来,就是要护送献帝去河北,不过这个护送和押解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

曹纯一身戎装,手按剑柄,只是朝着献帝微微欠了一下身子,算是给皇帝行过礼了,沉声道:“陛下,叛军已经逼近许都,魏王为了保护陛下的安全,特遣臣前来护送陛下到邺城,请陛下启程。”

献帝早已习惯了曹操手下的这些大将倨傲不为礼,淡淡地道:“清平世道,如何来的叛军,曹将军不是听错了吧。”

曹纯冷哼一声道:“陛下,你不用揣着明白装胡涂了,这是魏王的命令,想等刘泽进城来救你,还是省省吧。”

献帝被曹纯点破心思,脸涨地通红,大声道:“朕那儿也不去,死也要死在这皇宫之中。”

曹纯冷笑一声道:“这恐怕由不得你!来人,请陛下及皇后登辇!”

魏兵鱼贯而入,这些魏兵眼里只有曹操,根本就无视当今天子,上前直接就架起献帝和伏皇后,离开了皇宫。

虎豹骑只剩下了七八百骑,但曹操仍倚为心腹,上阵打仗显然是不可能了,护送天子去邺城,这个任务倒是绰绰有余。

曹纯令人将献帝及伏皇后拖到了辇车上,又尽驱宫女太监数百人,一齐离了许都,向北望白马渡而去。

一路上魏军的败兵如潮,都是奔向白马方向的,本来就不太宽阔的官道此刻变得更为的拥挤不堪人满为患。

曹纯目光冷峻,喝令虎豹骑强行闯出一条道来,快速地向北前进。

虎豹骑想要在乱军之中冲出一条道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虎豹骑骄恣已久,这种先天的优越感让他们肆意张狂很多,曹纯一声令下,虎豹骑便是横冲直撞,生生地在人丛之中冲出一条道来。

不过如此一来,被踏伤踩伤的魏兵就不计其数了,许多人魏兵一看是虎豹骑冲了过来,大多的人便是忍气吞声,咱惹不起躲得起。不过还是个别的魏兵对虎豹骑有一番冷嘲热讽:“好大的威风,有本事去灭了刘泽的军队,骑在袍泽的头上,算那门子的本事。”

有人随声附和道:“想当年虎豹骑也是号称十万铁骑,不过现在只剩下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名号,咱们可惹不起,快躲躲吧。”

曹纯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要是搁在以前,曹纯二话不说,就能割下这几个饶舌的舌头来喂狗,但此刻他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护送天子过黄河,这可是曹操专门吩咐下来的,万万不能出任何的秕漏,所以曹纯也就懒得搭理这些魏兵的风言风语,护送着帝王的车驾一路向北疾行了。

到达白马渡之后,渡口的混乱状况更是令人惨不忍睹,由于渡船有限,大量的魏军被滞留在黄河南岸,有消息传来,说靖军的先锋已逼近了酸枣,距离白马已是不远。这个消息再加大了渡口的混乱程度,人人拼命地想扒上一条渡船,离开这兵祸连天的黄河南岸。

曹纯有曹操的手令,很快就搞到了一条渡船,不过除了献帝及宫中的宫女太监数百人之外,虎豹骑还有七八百人,只有一条渡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事急从权,曹纯也无心再去讨要几艘渡船,只好将宫中的太监宫女和护送的虎豹骑官兵分为几组,准备轮番渡河,献帝和伏皇后自然是在第一拨渡船上,除了十几名贴身的太监宫女之外,都是曹纯的虎豹骑,大约有二百余人。

曹纯是问过船夫的,这艘船满载的话是可以乘坐两百多人的,为了保证献帝过河之后的安全,曹纯自然得调派数量足够的官兵先期过河。

不过曹纯光是问了这艘船大概能装多少人,却没有问这船最大的承载重量,要知道虎豹骑的官兵个顶个的都是各营各部拨出来的精英,个个健硕有力身材魁梧,更兼每人都身着几十斤重的铠甲,和普通人比起来,几乎要快要超一半了。

登船之后,渡船明显地超载了,可谁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是悄然来临。

第695章献帝驾崩

黄河的凌讯期刚刚过去,上游的冰雪消融给黄河带来了充沛的水量,整个河道内是浊浪滔天,满载的渡船摇摇晃晃地从渡口出发,向着北岸前进。

船舷的吃水很深,而且船体明显地向右倾斜,显然是超载的厉害。但没人注意这个问题,黄河上往来的渡船很多,基本上都处于超载的模样,南岸云集了太多的人,都在等候着渡船,而渡船却是有限的,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载客的力度。

曹纯立在船首,喝令船夫加快行船的速度,虎豹骑的其余官兵和战马还在南岸等候,只有这一艘船是归他的,曹纯只有尽快地到达北岸才能返回来接下一批。

船行至河心位置,这时河面上刮过一阵狂风,狂风卷集起惊涛骇浪,瞬间的工夫就将渡船给掀翻了,一船人全部扣到了水里。

曹纯身披着厚重的铠甲,一旦跌入河中,简直就是噩梦,他急速地向河底沉去,不过曹纯还是谙熟水性的,他深吸了一口气,拼命地脱掉了头盔,解开了铠甲,没有了这些沉重的束缚,曹纯很快地就浮出了水面。

吐掉嘴里的泥沙,曹纯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发现隔着他数丈远的地方,献帝在水里扑腾。

献帝生长在帝王之家深宫内院,从来没有机会学过游泳,一旦落水,早已吓得是魂飞魄散,在水中是手足并用,拼命地挣扎起来,所幸他穿的龙袍质地很轻,是用最好的蜀锦制成的,如果换成象曹纯那般的铠甲,恐怕现在早就沉入河底了。不过饶是如此。不通水性的他在如此风大浪急的河水中时刻都有覆灭之险。

曹纯拼命地向他游去,曹纯的水性不错,堪比游泳健将,不过才是几息的光景,就已经游到了献帝的身边,将濒死的献帝从水里救起来。

有几艘船只迅速地靠拢过来。曹纯拼死累活的将献帝给拖到了船上,饶是曹纯这般龙精虎猛的勇士,在黄河的风浪中搏斗一番,也累得几乎趴不动窝了。

曹纯暗暗松了口气,发生这样的意外的确出乎他的意料,但所幸把天子给救了上来,否则他真得很难向曹操交待,至于其他人生死,曹纯倒是看的淡了。

这次船上的二百名虎豹骑官兵可谓是损失惨重。曹纯谙熟水性,并不是意味着他手下的这些骑士也精通水性,一身的重铠,本是他们的护身宝贝,这个时候却成了催命符,九成的官兵掉到了河里,连个泡都没冒出来就沉到了黄河河底。

二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从河里上来。浑身都湿透了,冷风一吹。冻得脸色黑紫,簌簌发抖。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汉献帝牙齿都在打战,不过他却拒绝了侍从去船舱里换衣服的提议,焦急地打量着河面,伏皇后一同落水,生死未卜。

“曹将军。快去救救皇后。”献帝这个时候,也只能是放下身段,却苦苦地哀求曹纯了。

曹纯一头黑线,这倒不是他不想救,可这茫茫的河面。落水者甚众,到那儿去找皇后的身影。

“那不是皇后娘娘吗?”有人指着河面上一个若隐若现的身影道,伏皇后穿的衣服与宫女太监的截然不同,是比较容易分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