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瓦(清扬)-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泽这边倒是井然有序,无一慌乱,对于刘泽而言,这也已经是不是第一次遭遇到刺客的偷袭,锦鹰亲卫更是处惊不变,他们的职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主公的安全,为此锦鹰卫多次经过了强化训练,应对暗杀偷袭的行动,他们无时不刻地全神戒备着,一看此时遭遇到刺客的偷袭,他们立即投入了战斗之中。
潘凤拨刀护在刘泽身前,大声喝道:“来人!护驾!”
锦鹰亲卫齐刷刷地拨刀在手,围成一个圆圈,护在刘泽的身前,不光是刘泽,就是连同刘泽在一起的刘琮蔡瑁等人也保护了起来。虽然锦鹰亲卫人数不多,但都是些千里挑一选择下来的,无论是身手还是机智程度,都不是一般的军中健儿可比,都有以一挡十的能力,拨刀拨落了射来的羽箭,与冲上来的刺客展开了决死一战。
这些黑衣蒙面刺客身手的确是不凡,一看就是些训练有素的死士,健步如飞,一轮箭雨之后,便都率先扑了上去,手中钢刀又稳又狠,对着手无寸铁的荆州仪仗人员痛下杀手,不过几息的光景,已将外围的人员全部杀散,凶狠地冲着刘泽这边扑了过来,很快地就和锦鹰侍卫交上了手。
这次在十里亭的受降仪式,荆州这边自然都是赤手空拳,刘泽也就没有带大队的人马上前,仅由潘凤率一百多名锦鹰侍卫贴身保护,不过这一百多名侍卫可都是锦鹰卫中的跤跤者,个个身手不凡,都有以一挡十的本领。
这些黑衣死士虽然很凶悍,但一与锦鹰侍卫对战之后,才发现对方完全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们想冲破锦鹰侍卫的防御,完全是痴心妄想。不过眨眼的功夫,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黑衣死士率先阵亡,黑衣死士的进攻势头完全被遏制住了。
黑衣死士早早地就埋伏在此,就是打算搞一个突然袭击,刺杀刘泽和蔡瑁刘琮等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企图一击得手,但刘泽的侍卫相当的勇悍,死死地护卫在刘泽的身前,根本就不给黑衣死士机会,黑衣死士进攻的势头一减,再想有所建树就已经试比登天了。
这边一片大乱,在一箭之地外的赵云反应敏捷,立即率着大队人马围了上来,形势陡然间紧转之下,几百名黑衣死士被团团围困,插翅难飞,乱刀之下,许多的黑衣人都被剁成了肉泥。
赵云看着被围在核心之中为首不多的几名黑衣死士,大喝道:“休要斩尽杀绝,留下几个活口!”
那几名黑衣死士自知脱逃无望,倒也不甘心束手就擒,为首的一名黑衣人怨毒地看了赵云一眼,横刀于颈,没有半分地迟疑,锋利的刀刃已经将他自己的喉管切断了,鲜血狂喷一地,死尸栽倒在地,那对瞪得贼圆的眼珠子倒是至死也没有合上。
剩下的几名黑衣人也不甘落后,毫不犹豫地抹颈自刎了。
第509章蒯良蒯越
这一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就连半柱香的功夫都没有,不过现场的惨烈和凶险,还是让人心悸不已。刘琮吓得面无血色,抖若筛糠了,他一个官宦家的子弟,何时曾经历过如此血腥的场面,裤裆都湿了一大片。
就连久经战阵的蔡瑁也是吃惊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居然会在十里亭暗伏杀手图谋行刺,他一时只恨自己的大意,只想着一昧讨好刘泽,故而一队人马只是打着旗号幡旄,做足了投降者的低姿态,一时不慎,竟然着了别人的道儿。其实这也是蔡瑁在荆州骄狂已久,自恃荆州兵马大部都在其掌握之中,根本没有想到谁还敢公然捋虎须。
几人之中,最从容的莫过于刘泽了,面对如此凶险的境地,负手而立,坦然自若,丝毫没有半点的慌张。刘泽久阵战阵,比这凶险百倍千倍的情况也遭遇过,区区几百名杀手刺客他压根就没放在眼里,其二是刘泽的镇定自若来源于对自己的亲兵侍卫的信赖,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侍卫可以应对得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危局。
解决掉最后的几名刺客之后,赵云跳下了马,抢步来至刘泽面前,拱手道:“刺客已全部剪除,让主公受惊了。”
刘泽轻轻地点点头,没有开口,目光向刘琮和蔡瑁扫了过去。
战斗刚刚结束,刘琮和蔡瑁一颗悬着的心刚放回到了肚子里,就看到了刘泽两道凌厉的目光。不禁是心中一凛,虽然这些刺客真得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但事情就发生在襄阳城外,就发生在受降的地点十里亭,无论如何他们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贾诩沉声道:“刘琮蔡瑁,你们好生大胆,竟敢在此暗设刺客图谋行刺,你们该当何罪?”
刘琮蔡瑁伏地叩首道:“靖王殿下恕罪,这些刺客并非是我等所派,臣绝无半点冒犯靖王之意。请靖王明查。”
贾诩向刘泽递了一个眼神。继续喝道:“此处乃归襄阳所辖,你二人一个是荆州州牧,一个是兵马都督,就算这些刺客非你们所派。但偷袭事件就发生在十里亭。惊扰王驾。你们也逃脱不了渎职失察之罪!”
贾诩的意思比较明确,就是拿这件行刺事件来做做文章,此次谈判。蔡瑁的要价甚高,刘泽为了和平解决荆州问题,全盘地答应了蔡瑁的要求,而这次的行刺事件,无疑给徐州方面一个反击的机会,虽然不一定要治蔡瑁的死罪,但乘此机会,削弱一下蔡瑁的权力亦无不可。刘泽自然明白贾诩递出来的眼神的含义,不过荆州尚未接管,真要是削夺蔡瑁权力的话,必然会遭到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实权派地强力抵制,为荆州平稳过渡埋下阴影,所以刘泽权衡再三,决定不追究蔡瑁等人的责任维持现有协议不变。
刘琮蔡瑁伏地乞饶,连连叩首。
刘泽双手相扶,将两人搀了起来,道:“此事不干琮贤侄与德珪,快快起来吧。”
二人起身道:“多谢靖王不罪之恩。”
刘泽呵呵一笑道:“琮贤侄与德珪诚意来降,又岂会派出刺客偷袭,何况方才刺客所为,分明欲置二位于死地,所以本王断言,这些刺客与二位绝无半点瓜葛,定然是有人不满二位携州归降本王,故而才会派人行刺,意图扰乱大局。”
蔡瑁道:“靖王明鉴,在下已经决意归顺靖王,绝无二志,此番刺客偷袭,定然是蒯良蒯越所为,蒯家在荆州一直与在下分庭抗礼,政见相左,此次荆州军民齐心归降靖王,唯独蒯氏降曹而不降刘。今日某与刘使君出城献降,放眼荆州,有胆量敢派刺客偷袭的,也只有蒯氏一家。”
刘泽轻噢了一声,蒯良蒯越?这也是刘表曾倚为左右的荆州重臣,传言他们早就与曹操有所勾结,看来所言非虚,不过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在刘琮蔡瑁举城而降的时候,居然敢暗下杀手,岂不知无论成功与否,蒯家在荆州已无足之地了。
忽然蔡瑁脸色大变,道:“不好!靖王殿下,是臣疏忽了,臣虽掌荆州兵权,但蒯氏私兵愈万,军中与蒯家暗通款曲的将领亦不在少数,臣在襄阳尚可压制。蒯良蒯越定然不只设下刺客偷袭十里亭一条计策,在襄阳城中也必定会有所动作,臣此时不在襄阳,蒯氏必蓄夺兵权,谋反作乱,臣请命即刻返回襄阳,平息蒯氏之乱。”
刘泽一脸平静,回头道:“子龙——”
赵云就在刘泽的身后,闻刘泽传唤,大步近前,拱手道:“末将在。”
“你速率第一军团火速前往襄阳,立刻接管襄阳城防,如有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末将遵令!”赵云接令,大步流星地退了下去。
其实徐州军并没有因为荆州的举城而降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相反地,刘泽早就下令各军团继续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任何一个突发事件徐州军都已经做好了处理预案,连同方才刺客的袭击事件,都没有逃过刘泽和智囊团的预判,所以在遇袭之后,包括刘泽在内的徐州方面都没有半点的惊慌,沉着应对,仅仅不过半柱香的功夫,这消灭了这支刺客队伍。至于襄阳城内的叛乱,更是没有出乎意料,刘泽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派出第一军团火速开抵襄阳,镇压叛乱。
不过片刻的光景,赵云已经点齐了人马,向襄阳方面急驰而去。
┄┄┄┄┄┄┄┄┄┄┄┄┄┄┄┄┄┄┄┄┄┄┄┄┄┄┄┄┄┄┄┄┄┄┄┄┄
几乎与十里亭的行动一致,平静的襄阳城突然间喊杀声四起,蒯氏家兵以荆州军中蒯氏的亲信突然发难,抢占了襄阳的四座城门及州牧府粮仓钱库等要害之处,忠于蔡瑁的军队与蒯家军发生了冲突,战况一度相当激烈。
不过蔡瑁此时并不在城中,就连同蔡瑁的一些亲信将领,也大多不在城中,不是随同蔡瑁前往十里亭献降,就是率领军队移屯到了城外。
根据双方签属的协议,以后襄阳城将归属刘泽管辖,原来蔡瑁统率的军队,将移屯南郡的郡治江陵,虽然目前将所有的军队调出襄阳尚有些困难,但根据协议,襄阳的驻军八成将首先撤出襄阳城,到城外的军营屯扎,剩余的二成军队将在完成于徐州军防务交接之后全部撤出襄阳,汇合先期出城的军队移驻江陵。
所以蒯氏叛乱之时,襄阳城不光仅剩蔡瑁的两万多军队,而且也没有得力的将领指挥,再加上其中有一部分忠于蒯氏的军队反水,襄阳四门很快地就沦陷了,蒯氏轻易地就掌握住了襄阳城的控制权。
蒯越没有想到成功会来地如此简单,很是兴奋地道:“兄长妙计,想不到襄阳唾手而得,要是十里亭那边得手,荆州亦在我蒯家掌握之下。”
蒯良可没有他那么乐观,眉头紧锁,道:“十里亭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恐怕是希望渺茫了,倘若刘泽蔡瑁不死,我们就算是拿下襄阳,也未必能守得住。”蒯良的悲观不是没有道理,徐州刘泽拥有十多万的雄兵,蔡瑁手中也有十几万的水陆军队,现在襄阳城中蒯家的私兵连同蒯家可以掌控的荆州军队,超不过三两万人,与十倍的敌军交战,蒯良几乎看不到希望所在。现在他唯一的指望就是那帮死士可以一击得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十里亭那边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来,让蒯良忧心不已,按理说只有那边动手之后,不管成功与否,都会在第一时间向襄阳通传的。可惜蒯良是不知道的,他派出的刺客已经是全军覆灭了,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自然也没人再向他传递消息了。蒯良心绪难平,下令派出探马去十里亭打探消息。
他派出的人还没出城门,就听得城外人嘶马鸣喊杀声震天。蒯良暗叫不好,心想定是徐州大军已经杀至城下,吩咐蒯越前去城中调兵,集合人马到西门来守城,自已亲自登上城楼一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了蒯良一跳,城外扬尘冲天,旌旗招展,无数的人马滚滚而来,扑天盖地,为首一将,白袍银甲白马银枪,正是常山赵子龙,跃马在吊桥外高声喝道:“蒯良蒯越!尔等胆敢犯上作乱,自寻死路,还不快快献城而降,否则城破之时,定取尔等狗命!”
蒯良一阵胆寒,虽然说蒯良颇有谋略,但他毕竟是文士出身,城下的阵阵逼人杀气不禁让他心胆俱寒,下意识地后退几步,但蒯良还是强作镇定,毕竟此时放弃的话就是前功尽弃了,他喝令家兵严防死守,准备与徐州军拼死一战。
“蒯良匹夫,汝不识天时,逆天而行,今日便是你的死处!”一声断喝,声如霹雳,自蒯良身后响起。
第510章轻取襄阳
蒯良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见一人身长八尺,长得甚是魁梧,面如重枣,寒目如电,倒拖着一柄大刀,凛然逼视着蒯良。荆州但凡挂得上名号的将领蒯良都是认得的,但眼前这位他却是陌生的很,显然军阶在都尉司马之下,蒯良一看一个小小的低阶军官竟然敢如此直斥于他,不禁勃然大怒,道:“大胆!你是何人,竟也敢斥责本官,来人,给我拿下!”
左右军校立即挥刀枪扑了上来,那红脸将晒然一笑,似乎根本就没有将蒯良的手下放在眼里,手中的大刀舞得如风车一般,如砍瓜切菜似的,将那几名军校的脑袋便削了下来。
蒯良一看此人如此悍勇,不禁心慌,正欲逃走,红脸将呵呵冷笑一声,喝道:“蒯良匹夫,哪里走!”箭步如飞,三步并做两步,眨眼的功夫,就追到了蒯良身后,手起刀落,将蒯良连头带肩砍翻在地。
本来蒯良带上城楼的蒯家私兵有不少,但都依蒯良的命令守在各段城墙的垛口上,蒯良被杀,也不过是电光火石的瞬间之事,还没等那些蒯家兵明白过来,蒯良早已经是人头落地了,众军校惊得都是目瞪口呆。
红脸将将蒯良的人头割了下来,左手提了,血淋淋地在空中一抖,高声喝道:“蒯良人头在此,尔等不降,更待何时?”
蒯良既死,群龙无首,那些蒯家兵瞧着红脸将杀气腾腾的模样,自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为蒯家家主来报仇。遂一哄而散,各自逃亡去了。
红脸将一刀砍断吊桥的绳索,又命部下打开了城门,迎接徐州军入城。
赵云在城外喊了几句话,未等到城上的人回应,但听得城楼上起了一阵骚乱,没过多久,吊桥也放了下来,城门也打开了,赵云一身是胆。也不考虑是不是敌人设下了诱敌入城之计。率先冲进城去,第一军团的人马鱼贯而入,一齐杀入了襄阳城中。
这倒是不是赵云象张飞那般鲁莽,现在襄阳初乱。兵心未定。此时入城无疑是最佳时间。何况第一军团有近四万的大军,现在襄阳城中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量,一鼓作气地拿下襄阳是上上之选。
让赵云比较纳闷的是。到底是何人制造了城楼的上的骚动和混乱继而斩关落锁打开的城门。但现在赵云也没时间再考虑这个问题,亲率大军杀入襄阳城。
蒯良既死,蒯家兵已如一盘散沙,根本就无力抵抗徐州军强大的攻势,徐州大军入城之后,如入无人之境,蒯家兵纷纷溃散而逃,不消一个时辰,赵云已经完全控制了襄阳城,擒获蒯氏宗党无数,唯独逃了蒯越。
蒯越本来是准备集合人马前去西门支援的,但还没等到汇合起人来,西门那边就传来了蒯良被杀城门失陷的消息,蒯越一看大事已去,留在襄阳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干脆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出了襄阳的北门,也不敢停留,寻船北渡汉水,向北而逃,准备到许都去投靠曹操。
这几年蒯越就曾与曹操暗通书信,暗地里想把荆州出卖给曹操,曹操也对荆州一直是垂涎三尺,但始终腾不出手来,毕竟河北的袁绍才是曹操的头号强敌,在剪除掉袁绍之前,曹操对荆州是鞭长莫及。不过为了安抚蒯越,曹操回信之中多次赞扬蒯越,称孤不喜得荆州而喜得异度也,把个蒯越感动的五体投地。
不过此番功败垂成,蒯越只身投许,却不知曹操是否对他还能青睐有加,蒯越就不得而知了,但现在荆州已经沦陷,蒯越除了北投曹操之外,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赵云拿下襄阳之后,立即命人紧守四门,大肆搜捕蒯氏宗党,同时下令对襄阳百姓秋毫不犯,不得妄取一物。
斩杀了蒯良的红脸将带着蒯良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求见赵云,赵云方始明白轻取襄阳乃系此人之功,立即引他去见刘泽。
此时刘泽与刘琮蔡瑁已经到了襄阳,蔡瑁瞧着徐州军只消片刻光景就雷厉风行地拿下了襄阳,不禁是暗暗惊悚,徐州军的战力如此强悍,幸亏自己见机的早献城投降了,否则负隅顽抗的话,蒯良蒯越就是下场,此刻只怕也是死身灰灭了。
刘泽刚刚坐定,赵云就引一将前来参见,具道入城详情。刘泽饶有兴趣地打量了红脸将一眼,道:“你是何人?缘何要杀蒯良献城而降?”
红脸将躬身施礼,道:“某乃牙门将魏延是也,奉命镇守西门,蒯良不识天时,逆天行事,图谋叛乱,故而斩之!”
想不到他竟然就是魏延,刘泽心中暗暗地点了点头。魏延在后三国时代也算得上是一员骁将,在蜀汉五虎上将尽亡之后,魏延也算是出尽了风头,不过魏延的下场最后却是很惨烈,被满门抄斩了,据说就是因为他脑后生有一块反骨,让诸葛亮至死都提防着他。对于刘泽而言,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就算魏延脑袋长得不是那么周正,也不能据此而断魏延就一直长着颗叛心,要是真按诸葛亮的说法,司马懿孟达之流岂不头枕骨更大?纵观魏延的一生,对蜀汉是有功的,也从未有过叛心,至于同杨仪争权夺势,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最后落得被满门抄斩的下场,死的很冤。
刘泽面上古井无波,魏延在三国之中,尤其是名将济济的前三国时代,充其量也只能是算二流名将,拥有关张赵云张辽太史慈这些一流名将的刘泽自然不会对魏延太过惊讶,何况魏延此时在荆州军的地位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牙门将军,比都尉司马还低上一阶。于是刘泽封魏延为折冲校尉,授裨将军衔,留其在帐前候命。
按照与蔡瑁的协议,原荆州军的旧部都归蔡瑁统领,魏延也算是荆州旧军一员,自然是蔡瑁的部下,所以刘泽虽有重用魏延之心,但也不好直接就将魏延拉到他的军中去任总兵都尉一类的实职,便授了他一个折冲校尉的虚衔,并将他调出了荆州旧系。
蔡瑁就坐在一侧,对于刘泽的决定没有丝毫的异议,魏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牙门将,先前蔡瑁根本就不认识他,更别说什么重用了,在他看来,这小子也不过就是运气好点,蒯良正好撞到了他的刀口,让他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因功受封折冲校尉,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刘泽点名要他,蔡瑁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魏延闻听却是大喜过望,在荆州军中魏延一无人脉二无家世,混了多年也只混到个牙门将军的位置,早就憋屈的很,想不到刘泽一来就提升他做了校尉,而且还授予了裨将军衔,徐州军的军衔魏延也早听说过了,能跻身将军行列的就算在徐州军中那也是凤毛麟角。魏延伏地拜谢,感激涕零。
随后刘泽问讯了襄阳城内的情况,赵云一一具告,并请示刘泽,拿获的蒯氏宗党如何处置。
蔡瑁当即道:“蒯氏大逆不道,图谋叛乱,理应严惩不贷,夷灭三族。”蔡氏与蒯氏在荆州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一直是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今天可算是让蔡瑁逮着机会了,蔡瑁想着就是如何将蒯家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从此荆州就是蔡家一家独大,再也无任何世家可以抗衡。
刘泽微微一笑,蔡瑁的心思如何能瞒得过他,虽然说蒯家图谋叛乱,就算是夷灭三族也是罪有应得,但现在荆州初定,正是招揽人心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大开杀戒的话,在荆州造成的恶劣影响必然难以挽回。固然刘泽所走的道路是与士家为敌的,但并不意味着刘泽的新政是建立在血腥和屠杀之上的,有时候软刀子往往比强硬路线更为有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寒门庶族低层士族,现在刘泽初入荆州,最需要的就是拉拢人心,保持荆州的政局稳定,处理蒯家的叛乱,刘泽自然要慎之又慎。
“蒯良蒯越造逆作乱,罪无可赦,蒯良已然伏诛,将其首级悬于襄阳城门之上,示众三日,以敬效尤,蒯越现已逃遁,着令各郡县画影通缉,有斩获蒯越首级者,赏黄金千两。其余宗党,凡参与叛乱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配海西,罚做苦役,终身不赦!至于蒯家未曾参与叛乱的人一律免于处罚,不予追究。”
蔡瑁不禁愕然了,刘泽的处罚未免也太轻了,只追究了蒯良蒯越的责任,就算不将蒯氏诛灭三族,最起码参与叛乱的人都该处死吧,只判罚流徙苦役是不是太轻了?蒯良已经死了,蒯越逃亡能不能伏法尚未可知,如此一来,整个叛乱事件处置地如此轻描淡定,实在是出乎蔡瑁等一干荆州降将的意料。
第511章平定荆州
蔡瑁做为新降之人,何况刘泽的口气坚决,似乎根本就没有同任何人商量的意思,毅然决断,蔡瑁本来还想再说什么,也最终住口不言。在他看来,蒯家虽然没有被斩尽杀绝,不过蒯良死蒯越逃后,蒯家已经是树倒猢狲散,必然是一蹶不振,以后再难与他蔡家来抗衡了,蔡瑁有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泽一面在襄阳广贴安民告示,一面令人飞传进攻江陵的徐荣和甘宁,要他们暂停进攻江陵,荆州已降,根据协议,江陵将归南郡太守蔡瑁管辖,此时徐州军再行进攻江陵已是不合时宜。
当刘泽率徐州军主力北攻章陵之时,徐荣和甘宁水陆两路,从夏口沿江而上,向江陵的荆州守军发动了攻击。
甘宁的水师收编了江夏的水军之后,以苏飞为副总兵,水师的规模已经扩充到了五六千人两百余条战船,但与驻守江陵的荆州水军相比,实力还是远逊不少,不过甘宁指挥得法,调度有方,在巴丘水战之中,一举摧毁了荆州水军的十余艘楼船,大败荆州水军。徐荣率第一和第十步兵师乘荆州水师败绩之际,一举拿下了重镇巴丘,取得了西进江陵的第一场胜仗。而后水陆齐进,直逼江陵城下。
江陵的守军在巴丘惨败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依托江陵城坚固的城防死守待援。徐荣率军兵围江陵之后,也是几次围攻。但一直未有建树。打破坚固的城防仅凭人海战术和蚁附攻势是很难奏效的,但徐州军象投石车营床弩营这样的重型攻城器械只有军团一级才会配置,此次徐荣进攻江陵,辖下是两个步兵师两万人马,并未配置重型的攻城武器,野战之时尚可游刃有余,但想要打破坚城,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徐荣也不想因为攻城而付出太大的伤亡代价,所以几次强攻未遂之后,他便也就改变了策略。对江陵城围而不打。同时向刘泽那边请求投石车的援助,只有能调几辆投石车过来,攻破江陵的城墙自不在话下。
很快地徐荣就接到了刘泽的回复,投石车没有派来。却意外地接到了刘泽命令他撤军巴丘的军令。徐荣甘宁好生奇怪。江陵还未攻克。主公缘何要放弃攻打江陵,要知道江陵可是南郡的郡治,只要拿下江陵。就等于攻下了南郡。
传令的使者告诉徐荣,主公兵围襄阳,荆州牧刘琮和荆州兵马都督蔡瑁已是举州而降,江陵也在投降的范围,根据主公与蔡瑁的协定,南郡将整个儿的归蔡瑁统辖,所以江陵就不必再打了。
徐荣和甘宁面面相觑,皆生出功败垂成的叹息,虽然江陵投降了,但对于徐甘二人,此次进攻江陵的任务却是失败的。但刘泽的命令已下,江陵不能再打了,他们只有退守巴丘。
巴丘在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点,是千里荆江的咽喉要冲,北连汉沔、南通潇湘,东接江夏、西至江陵,无论是西取江陵还是南下长沙,巴丘都是必争之地。刘泽对巴丘极为看重,徐荣甘宁退兵之后,刘泽并没有令他们退往夏口而是屯扎在了巴丘,其用意很是明确,将来对南郡的蔡瑁可以直接起到钳制作用,第二点则是为以后南下荆南四郡打下基础。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东吴对巴丘一直是虎视眈眈,刘泽派重兵驻守在巴丘,也算是绝了江东的念想。
整个荆州的局势稍定之后,刘泽首先对荆州旧臣进行了安抚。刘琮的荆州牧肯定是坐不成了,不过镇南将军的印绶和成武侯的爵位都保留了下来,由于镇南将军的封号和侯爵的位子都是受封自朝庭的,刘泽虽然贵为靖王,却也不能擅行废立,于是刘泽向许都上表,奏请汉献帝批准刘琮继承刘表的镇南将军的封号和成武侯的爵位。表上递到许都了,至于汉献帝能不能瞧着,又能不能批准,那就是两回事了,反正刘泽的奏章一递,就等同于获得了朝庭的认可,这大概已经成为了各大诸侯的惯例。
至于对蔡瑁的安排,刘泽没有失信,按照协议的约定,封蔡瑁为南郡太守,同时都督荆州水陆两军,荆州原属军队编制未变,番号不改,一切维持原有模样。蔡瑁对这个安排心满意足,辞了刘泽,率领着荆州水陆军队十几万人南下江陵,开始构建他国中之国的梦想去了。
对于荆州的一干官吏,刘泽大抵予以留任,邓义仍为治中从事,刘先仍为别驾从事,王粲为襄阳郡太守,韩嵩为章陵郡太守,陈震为江夏郡太守,其余诸官,一并擢用。
其他的官吏大多原职录用,唯独两人是刘泽刻意提拨起来的,一个是前水军校尉王威,因为在汉水之役中保护公子刘琦失利,致使刘琦失踪下落不明,被蔡瑁责罚,降为了军司马,另外一个是伊籍,伊籍先前在荆州只是刘表的幕宾,未有实职,后来奉刘表之命,给公子刘琦做老师,刘琦死后,闲居在襄阳。此次刘泽任命王威为水师副总兵,裨将军衔,前往巴丘协助甘宁统领水师,任命伊籍为州牧府长史。
刘泽入主荆州之后,并未立即推行徐州的三省六部制度,而是沿用汉制旧规,主要的原因是荆州初定,冒然推行新的制度必然会引起混乱,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荆州与徐州全面接轨,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泽深知,此事不可急功近利,得徐缓图之。
荆州的旧有军队划归了蔡瑁统领,那也只是投降之时蔡瑁手中还能控制的军队,至于在江夏、在安陆、包括在新野收降的文聘的军队,刘泽可没有交还给蔡瑁的意思,尤其是安陆一战中俘虏的骑兵和新野的文聘军,这可是荆州军队的精锐所在,蔡瑁也没胆要求刘泽归还这些降兵,刘泽已经计划着对这些军队将全面地进行整编,充实到徐州军的编制当中去。
第512章探亲江东
诸葛瑾的确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诸葛亮赶到建业的的时候,诸葛瑾还缠绵在病榻之上。
孙策病故之后,孙权接掌了江东的一切事务,将江东的治所从曲阿迁到了建业。在鲁肃的引荐下,诸葛瑾投到了孙权的帐下。诸葛瑾博学多才,满腹经伦,孙权初领江东,正是求贤若渴之时,见了诸葛瑾,大喜过望,拜为长史,后又迁为中司马。
诸葛瑾性格温良,体性纯懿,谏而不犯,正而不毅,孙权年轻气盛,脾气虽然没有孙策那般暴躁,但也常有固执的一面,往往听不进直谏之言。诸葛瑾善于把握分寸,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深得孙权的重用。
官渡那边激战正酣,袁绍和曹操都在拉拢各方诸侯,袁绍派信使前来江东,意图结好孙权,共谋曹操。江东的许多幕僚看到袁绍势大,都建议孙权与袁绍结好,诸葛瑾对此持不同的意见,他对孙权道:“袁绍好谋少决,色厉胆薄,必定难成大事,主公宜顺曹操,内修外治,先定江东之地而后方可图中原霸业。”
孙权听从了诸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