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的眼中,掠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人心都是贪婪的,这么巨大的诱惑放在面前,刘备不动心那是假的,不过在没有摸清刘泽真实意图之前,刘备还是理智地收敛了他的**,讪笑道:“二弟醉了。”

刘泽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了,站起来大声地道:“我没醉!大哥,这徐州本来就应该是你的,我鸠占鹊巢,今天是该还给你了,这一切,原本就是属于兄长的!”

刘备一脸的愕然,蔡琰从容地站起来,扶住刘泽,对刘备道:“今日兄弟重逢,难得如此高兴,润德多吃了几杯酒,倒是让大伯见笑了,我且扶他回去休息,改日你们兄弟再叙。”

“有劳弟妹了,某亦告退。”刘备揖礼而退。

第432章主公三思

“夫君醉了,妾身扶你回房休息吧。”蔡琰道。

刘泽摆摆手道:“我没醉,真的没有。”

“夫君既然没醉,那为何会出这般话来?”

“琰儿,我……我不知道此事如何跟你们解释,但你们要相信我说的,句句并无半点虚言,这一切原本就是属于大哥,包括萍儿兰儿,包括这徐州牧之位……虽然你们很难理解,可是我说的真的没假……你们不要用这种眼神来看我,好吗?”

刘泽的话说得语无伦次莫名其妙,蔡琰、甘萍、糜兰一个个瞪着大眼看着他,没有喝醉的人会把话说成这样?刘泽无可奈何地耸耸肩道:“好吧,我承认,我是喝高了一点点,但远没有到说醉话的地步,我想把州牧之位让给大哥,让他来坐,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当第一军团的都督,我们一文一武,共治徐州。”

蔡琰的面色冷峻起来,她明白了刘泽不是喝多了说的醉话,而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可是刘泽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听他说过类似的话。“夫君若是认真的话,就应当好好考虑清楚才是,你和大伯虽然是亲兄弟,但这州牧之位却如何能私相授受?徐州今日国泰民安的局面来之不易,若轻易易主的话,民心必然动荡,外敌伺机入侵的话,徐州难免再陷入刀兵之祸,如此大事,请夫君三思而后行,切莫在酒宴上逞一时意气。”

“就是啊。夫君方才还说什么我们是大伯的女人,难不成夫君还要将我姐妹二人送给大伯不成?”甘萍糜兰也是连声抱怨,目光戚戚。

刘泽真是哭笑不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要把甘萍糜兰送给刘备了,方才也是自己一时嘴快,才说她们连同徐州都是大哥的,刘泽也是不禁有些懊丧,自己说这个干嘛,不是没事找抽吗?如果不说清楚自己是穿越而来这件事,其他的话根本就圆不回来。可这话刘泽能说吗?说了她们会信吗?刘泽已经准备把自己穿越而来这件事烂到肚子里。以后无论跟谁也不再提起此事,此时只能是无可奈何地道:“萍儿兰儿你们就别填乱,好吗?琰儿,我意已决。明天会和文和他们商量的。就这样吧。头好痛。我先去睡了。”

刘泽本来就喝了不少酒,被她们再吵上一通,头昏脑胀的。便先去休息了。

甘萍和糜兰没了主意,急切地问蔡琰道:“姐姐,这可如何是好?”

蔡琰紧蹙着眉头,在地上来回地踱了几步,微微地一抿薄薄的檀唇,吩咐下人道:“去,把文和先生请来。”说实话,蔡琰虽然聪慧过人,但论及军国大事,远没贾诩这些人足智多谋。

很快地,贾诩就被请来了,他还很是耐闷,都这么晚了,夫人急召他入府,究竟有何急事?入得中堂,不见刘泽踪影,却见三位夫人俱在堂上,或坐或立,神情皆有异色,便料定今日刘府有大事发生。

“属下见过三位夫人。”贾诩揖礼道。

蔡琰道:“这么晚了还得打扰文和先生,真是非常抱歉。”

贾诩道:“无妨无妨,能为夫人效劳,是某的荣幸,有话夫人但讲无防。”

于是蔡琰便将刘泽同刘备的对话说了一遍,贾诩听了,也是眉头紧锁,道:“主公乃是谨慎之人,缘何会做出如此草率的决定?”

蔡琰叹道:“以前常听夫君谈起他们兄弟之间的事,夫君对他兄长一直是很景仰的,此次大伯从幽州而来,夫君为了能够将他挽留住,我想夫君才不得以出此下策。但徐州局势好不容易才稳定了下来,夫君的这一义气之举恐怕也不知要惹多少祸端来,妾身计无所出,不得以才夜召文和先生,看看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贾诩沉吟片刻,掂须微微一笑,道:“夫人勿忧,此事便包在贾某身上。”

┄┄┄┄┄┄┄┄┄┄┄┄┄┄┄┄┄┄┄┄┄┄┄┄┄┄┄┄┄┄┄┄┄┄┄┄┄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泽还没有起身,就听外面一阵嘈杂之声,有人在高声喧哗,那个大嗓门一听就是张飞的,超高分贝,隔着老远也听得一清二楚,好象是张飞和值夜勤的侍卫发生了争执。

刘泽感到很纳闷,张飞不在九里山吗,怎么跑到下邳来了?身边的甘萍睡得正沉,白藕似的雪臂落在被外,刘泽轻柔地将被子给她掖好,穿好衣服,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径直出得门来。

侍卫拦住了要往里面闯的张飞,张飞气得是暴跳如雷,道:“你们不认识俺吗?”

“当然认得,你是张三爷。”侍卫恭恭敬敬地道。

张飞叫嚷着:“既然认得俺,凭啥不让俺进去见俺大哥。”

“主公正在休息,不方便通传,还是请三爷卯时再来吧。”

张飞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情睡觉?你们快点去通传,耽误了军情,唯你们是问!”

侍卫们面面相觑,不知该该听张飞的,这个点主公还未起身,可张飞说有军情禀报,真要是耽搁了,倒也是吃罪不起。

正当他们迟疑不决的时候,刘泽已经大步地走了过来,侍卫们忙向刘泽行礼问安,刘泽微微地点点头,让他们退下,笑着对张飞道:“三弟,这么一大清早的,这么大的火气?”

张飞重重地哼了一声道:“俺听说大哥你准备要散伙不干了,特地从九里山跑回来问问,你要是不干了,俺也不干了,把俺借给你的钱连本带利地还俺吧,俺明天就回涿县去,还是干俺卖猪肉的老本行。”

刘泽脑门上一头黑线,道:“三弟,你这打何处听说的?”

张飞粗声粗气地道:“你甭管俺听谁说的,你就说有这回事没这回事吧?”

刘泽暗自思忖,让徐州给刘备的事也只是昨天在家宴上说起过,昨日的酒宴,除了刘备之外就只有蔡琰等人了,看来肯定是蔡琰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了张飞,要知道昨天蔡琰是竭力反对他相让徐州的。

刘泽道:“三弟,此事说来话长,此处不是叙话之所,到屋里我慢慢说给你听。”张飞的大嗓门在这儿吵得是鸡犬不宁,刘备此时估计还没起身,刘泽便想拉张飞进屋去再说。

张飞偏生不走,瞥了一眼右边的一排厢房,故意大声地道:“有什么话不能在这儿说?大哥,你就给句实在话,你要是真不想干了,俺老张也没啥好说的,回家卖猪肉去!我想众位弟兄也是这个意思,既然想要散伙,一拍两散就是了,何须在这儿罗里八嗦的!”

刘泽道:“三弟,我也没别的意思,这不是我大哥来了吗,你也是认识他的,让他来主政事,我一样主军事,徐州的班子还是保持不变的。”

张飞将嗓门抬高了八度,道:“俺这辈子就认得一个大哥,别人俺还真不认识!这徐州也是俺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有人想着过来就坐享其成不劳而获,门都没有!大哥,这徐州牧你来做,俺老张定当全力支持,你若不做俺老张才不会侍候别人!”

面对张飞这种浑不吝,刘泽真是无计可施。

此时,踏着晨曦,关羽、贾诩、陈登、糜竺、徐庶、陈宫、孙乾等人相偕而来,关羽走在最前面,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刘泽的面前,朗声道:“三弟言之有理,关某这一生也只是认得大哥一人,唯大哥马首是瞻,倘若大哥不愿再做州牧,小弟也自辞官离去。”

本来刘泽的头就已经够疼的了,刚来一个张飞,又来一个关羽,这是什么节奏呀,历史上他们可都是刘备的铁杆哥们,偏偏现在却是形同陌路,刘泽一声苦笑,道:“二弟三弟,你们不知道我的苦衷啊。”

贾诩上前一步道:“主公,请听诩一言。主公与玄德公有兄弟之谊,主公有意让徐州于兄长,以尽人伦之仪,但诩认为不妥,徐州得来不易,守住更难,现在徐州民心归附,百废俱兴,全仰主公之德也,主公若是将徐州让出,只恐万民震动,人心不稳。主公万不可因故念兄弟之情却使众将士寒心,望主公三思。”

“望主公三思!”陈登糜竺徐庶陈宫孙乾等一大群人皆拱手道。

面对这一大群僚属的劝谏,刘泽真的是无可奈何,瞧这阵式,跟百官上朝劝谏皇帝收回成命也差不了多少。本来刘泽计划着今天召贾诩他们几个重要的幕僚前来议议,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可未曾想一大清早的,就被徐州的这帮文武官员给堵在了门口,自己还没开口消息已经是传遍徐州了,而且看他们的态度,没有一个是支持的。刘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诸位随我到议事堂来吧。”

右首边的一排厢房中,有一间窗户的窗扇半掩着,在窗扇的后面,是一双阴郁的眼睛……

第433章黯然而别

议事堂内,争论依旧。

以刘泽的意思,让刘备来做州牧,再不行的话退一步,让他来做刺史,总而言之,将徐州的政务全部交给他,刘泽自己专心署理军事上的事,一来此举正合刘泽文武分治的想法,二来自己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主持军务,备战与袁术即将开始淮南之战。而淮南之战结束后,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刘泽武力扩张的脚步就不会再停下来。刘泽对着诸人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但刘泽刚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大家的意见也很明确,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徐州之事,皆决于刘泽一人,若再多一个刘备不管是做州牧还是做刺史,主揽徐州行政大权,那岂不就是乱了套。刘备不是不能留下来,只需要付之以郡国足矣,但要将他的位置凌驾在刘泽之上,那可就万万不行。“此取乱之道也!”陈宫一针见血地指出。

张飞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谋夺了大哥的位置,一直愤愤不平,大嗓门地吵吵嚷嚷个不停。

刘泽无奈地靠在椅背上,直觉得头好痛好重。

“主公,玄德公求见。”潘凤进来轻声地向刘泽禀报,刘泽点点头,对众人道:“好了,今天就议到这里以吧,此事就先放放,以后再议。”既然说服不了众人,刘泽也只好搁置此议,前往后堂去见刘备。

“兄长昨夜睡得可好?”一进来刘泽便率先打招呼。

刘备脸上平静如常。含笑道:“有劳二弟记挂,为兄一切尚好。昨夜为兄也考虑了一宿,诚如二弟所言,从徐州到幽州,千里迢迢,救援之事,断难为之,先前是为兄孟浪了,虑事不周,言语之间有不当之处。还请二弟多多包涵。”

刘泽道:“兄长客气了。我们兄弟之间,自当言无不尽。公孙伯珪与我交情非浅,但凡力所能及之处,小弟绝不可能坐视不理。只是幽州路途遥远。就算是枉送了徐州十万将士的性命。也未必能抵易县城下。这样吧,我派人送信给伯珪,他日或有难处。可来徐州,我必当厚待之。”

刘备道:“此事就不必劳烦二弟派人去了,为兄今日便启程回幽州,亲自向伯珪禀明吧。”

刘泽悚然一惊,道:“兄长为何这么急着离去?幽州情势危矣,兄长回去恐怕难保周全。依小弟之见,兄长还是留在徐州为好,小弟昨日之言,也绝非信口开河,兄长暂且留在徐州,等过些日子,小弟定然有办法保兄长上位。”

刘备摇摇头,道:“二弟,你的好意为兄心领了,不过你嫂嫂和两个侄儿还在幽州,我岂能置之不理,在徐州独享富贵。”

刘泽道:“嫂嫂和侄儿的事,兄长但请放心,小弟定然派人护送他们来徐州。”

刘备摇头道:“不必了,为兄去意已决,润德就不必挽留了。公孙伯珪待我恩厚,值此危难之际,我岂可弃之而不顾,诚为天下人耻笑。二弟,徐州的这份基业,来之不易,且自珍惜,二弟手下的这些忠直之士,更当善用。”

刘泽再三挽留,奈何刘备去意甚坚,最后也只得道:“如此兄长得万分小心才是,若公孙瓒真得败亡,万望兄长不可轻捐其身,还是来徐州为上。”刘泽暗中吩咐潘凤派锦鹰卫于路秘密护送刘备回幽州,同时命令潘凤传令锦鹰卫幽州分署,要他们暗中保护刘备一家老小的安全,如果易县城破之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护送他们离开幽州。公孙瓒的败亡已经是注定的事,刘泽鞭长莫及,就算想挽回也是不可能了,唯一让他挂怀的,也只有刘备一家的安全了,相信凭着锦鹰卫的力量,从乱军之中救刘备一家出来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

十里长亭,刘泽和刘备依依惜别,让刘泽稍稍感到诧异的是,动不动就抹眼泪的刘备此次居然眼圈没红,兄弟俩黯然而别,刘备的车驾,很快就消失在了尘烟之中。

望着刘备远去的背影,刘泽突然间感到一阵的苍凉,他无法知道等待一代枭雄刘备的,将会是什么,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段历史已经不会再倒转回去了,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刘备,还是天下所有的诸侯,新的帷幕已经是悄然开启,历史即将掀开新的一页……

┄┄┄┄┄┄┄┄┄┄┄┄┄┄┄┄┄┄┄┄┄┄┄┄┄┄┄┄┄┄┄┄┄┄┄┄

淮南寿春。

城的中央,就是大陈朝仲家皇帝袁术的宫殿,这座宫殿是在原来官署的规模上扩建而成的,但绝对称不上金碧辉煌巍峨壮观,这倒不是袁术不想讲排场,恰恰相反,袁术穷奢极欲,已经将本应发给士兵的粮饷和官员的俸禄克扣下来,用以扩建他的宫殿。但以淮南两郡的财力,就算是掘地三尺,也决计不可能够袁术挥霍的,袁术想要盖出未央宫长乐宫那样规模的宫殿来,无异于是痴人做梦。

新君登基,本来应该是万民同贺普天同庆的日子,但淮南饿殍遍野,饥民无数,一米斛都卖到了十几万钱,人竞相食,何来庆贺之意?不过袁术骄奢惯了,后宫嫔妃数百人,夜夜笙歌,那管百姓的死活。

刘泽出兵淮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寿春,袁术正在宫殿之中饮酒作乐,殿前鼓乐笙弦,宫女轻歌曼舞。袁术一听刘泽前来征讨,当时就暴跳如雷,把手中的酒杯碎了个粉碎,怒道:“刘泽竖子,安敢欺朕!前者盱眙之仇未雪,朕本欲御驾亲征,这竖子竟敢图谋进犯淮南,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必亲讨之,以泄心头之恨!”

这时,车骑将军纪灵挺身而出道:“陛下休怒,杀鸡焉用牛刀,臣愿领一军,以拒刘泽!”

光禄大夫阎象道:“纪将军前番率十万大军进攻盱眙,无功而返,可见刘泽深通韬略,决不可等闲视之。”

阎象的话已经是很客气了,只说纪灵无功而返,还没说他损失折将惨败而归,但在纪灵听来,分明是阎象有意嘲讽于他,仗着他自己是袁家的家将,此次袁术称帝他又进位为车骑将军,自然不把阎象放在眼里,冷哼一声道:“盱眙之战若不是刘泽使用诡计烧了东城的粮草,我军缘何会败?此次他胆敢来犯,某定让他有来无回!”

袁术大喜,遂令纪灵统兵五万至淮北御敌,又令张勋统兵五万守阴陵,司隶校尉桥蕤紧守寿春。

纪灵接令之后,点齐了五万人马,会同左将军雷薄,右将军陈兰,马不停蹄地渡过淮水,向义成方向开进。

在纪灵的心中,是憋着一口气的,上一次的盱眙之战,本来他率十万大军出征,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是由于谋士杨弘接连出了两个馊主意,一个趁夜袭营,结果误中了人家的反劫营之计,损失折将,第二次献计说什么半渡而击,结果反让人家给了个半渡而击,伤亡惨重。不过这都不重要,纪灵的手中还有五六万的人马,完全有能力守住准陵城,与刘泽决一死战,但倒霉的是守东城的陈纪被刘泽的奇兵袭了粮草大营,几万斛的粮草被付之一炬,也让纪灵坚守淮陵与刘泽决战的希望全盘落空,不得以才撤出回了淮南。在纪灵的心里,他根本就没输,不是那个庸才杨弘和废物陈纪的话,自己缘何会败?所以他这一次下定决心要与刘泽进行一场真正的较量,何况此次的战场并不是在徐州境内而是在九江境内,纪灵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是信心满满。

纪灵没有依河拒守,而是选择在了义成与刘泽进行决战。义成是九江郡最北面的一个县,与沛国的向县相邻,纪灵选择在义成与刘泽进行决战,颇有点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意思。

而义成就是淮南的门户,从北路进攻淮南,必须要要下义成,所以刘泽从夏丘出兵之后,第一个攻击目标也就锁定在了义成。

进攻义成的是徐州军第一军团,总计三个师,徐荣的步兵第一师,陈到的步兵第二师和管亥的骑兵第一师,总计三万人马,由都督刘泽亲自指挥,参军贾诩、副都督赵云亦在中军。第一军团系刘泽的平原旧军,追随刘泽南征北战,战斗力在诸军团之中是排在首位的。

按照计划,刘泽的一军团主攻北路,张辽的四军团主攻南路,沿淮河西进,攻取淮南的重镇阴陵,继而于一军团一道,合围寿春。战略层面的的决策是由刘泽来定的,具体到战术的运用,刘泽就没有再插手了,战场之时情况迅息万变,考验的就是主将的临机权变之能,刘泽既然敢将第四军团交给张辽,那就代表他完全相信张辽可以胜任军团都督这个职位,整个南线的进攻战术安排,刘泽就交给了张辽陈宫太史慈他们。

第434章破釜沉舟

当纪灵得知刘泽此次进攻义成只有三万人的时候,不禁大喜,心道,真乃天助我也!看来今日就是我纪灵一雪前耻之日了,于是他决定,在义成列阵,与刘泽进行决一死战。上次在盱眙之时,纪灵就是两番用计反而被刘泽将计就计,以彼之道,还是彼身,损失惨重,这回他就老实了,刘泽远道而来,他也不敢再去偷营劫寨了,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纪灵压根儿就没想再去袭营,决心以正道破敌,排出堂堂正正的战阵来,与刘泽一决生死。

虽然纪灵是武将出身,但也是读过几本兵书的,明白兵者诡道也这个道理,可他更清楚,战场之上凭借的更多的是实力,他就不信凭着自己五万人,几乎要比刘泽多一倍的人马以堂堂之师打不败刘泽。

所以渡过淮水之后,纪灵背淮水而立寨,严加防范徐州军的偷袭,摆出一付准备与徐州军决战的架式。但让纪灵有些担忧的,是淮南军的士气,袁术称帝之后,为了搞登基大典,挪用了军队的不少粮饷,现在军营之中是怨声载道,士气低迷,如何提升军队的士气,成为决战之前纪灵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几日纪灵正在读史记,正读到项羽本记,忽然他一拍大腿,连叫有了!

第一军团来势很快,从夏丘出发,不过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已经抵达了义成北三十里的地方,探得纪灵已经在淮水北岸立寨。刘泽也就传令军团在义成北安营下寨,与淮南军的大营遥遥相对。

“背水立营,乃是兵家之大忌,按说这个纪灵也算是袁术手下的首席大将,如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莫非其中有诈乎?”赵云看到斥侯的详细报告之后说道。

刘泽微微一笑道:“若子龙处在纪灵的位置之上,当如何来布阵迎敌?”

赵云没有犹豫,直接道:“我若为袁军主将,上策是依淮据守,在淮水南岸布防,阻遏敌军的攻势;中策是依城固守。借助义成城池做防御布署;至于这背淮水而列阵。不过是下下之策,绝不肯用。”

贾诩微微一笑道:“子龙将军所言极是,若单纯以防御而言,依淮据守无疑是最上佳的选择。但这个纪灵背水而列阵。却是别有用心。试图与我军在淮北进行决一死战,寓守于攻。”

赵云冷哼一声道:“这个纪灵不但愚蠢而且狂妄,自恃手中有五万兵马。就看轻了我军的三万人,他还真不知道这个死字怎么写!”

这时,中军官进来禀报,递上了纪灵下的战书,约以明天决战。

刘泽道:“上次的盱眙之战,让纪灵全师而退,显然没有打疼他,这次纪灵肯定是想报上次的一箭之仇,在淮水北岸列阵,想同我军决一死战,那好的很,就如他所愿。”刘泽在战书上亲笔签上了名字,递给中军官,让他转交给纪灵派来的使者。

如果纪灵沿淮拒守,虽然刘泽不是没有破敌之法,但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困难一些,但狂妄自大的纪灵在淮水北岸列阵,想一学韩信的背水一战,对于刘泽而言,却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纪灵只看到了徐州军的三万人马,却不曾看到这三万人马的战力何在,而刘泽早已把纪灵的五万人马摸得透透的。

盱眙之战前,袁术总共拥有二十万兵力,大部分是他转战南阳、豫州等地招募来的,在盱眙损失掉了四五万人,虽然后来补充了一部分新兵,但淮南人口有限,两个郡加起来不过四五十万人,扣掉老弱妇孺,按照极限征兵比例八比一计算,淮南最多也只能为其提供六七万的兵源。但此前袁术在淮南已经强行征过几次兵了,几乎没有可以再拉的壮丁了,所以盱眙损失掉的兵力袁术一直未能补得回来,现在袁术的总兵力大约维持在十六七万的样子。

此次为了抵御徐州军从两个方向的进攻,袁术派纪灵和张勋各率五万人马分别在淮北和阴陵进行阻击,守卫寿春的军队最多也只有五六万人了。纪灵率领的五万人马之中,步兵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没有成建制的骑兵,而且新老士卒混杂,战斗力良莠不齐,加上袁术克扣士兵的粮饷,现在淮南军中,就连一日两顿都已经是吃不饱了,让一支连饭都吃不饱的军队上阵打仗,战斗力可想而知。

对付这样的一支军队,刘泽就连计谋都省了,纪灵不是想决一死战吗,那就让他趁心如意!上次盱眙之战,正是因为吕布偷袭了徐州,刘泽急着回军救援徐州,方才放过了纪灵一马,让他得以全师而退,否则上次的盱眙之战就完全可以解决掉纪灵了。倒是这个纪灵真算是蠢到家了,估计对上次能从盱眙战场上全师安然退却还沾沾自喜,显然完全没有痛感,没有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敢挂出来吆喝,既然他想找死,刘泽完全没有不成全他的想法。

战略上蔑视敌人,不代表战术上轻视对手。刘泽在军部与贾诩、赵云、徐荣还是十分认真地制定了明日交战的计划,以徐荣的第一师为中军,排出了主战的方阵,左翼是管亥的第一骑兵师,右翼是陈到的第二步兵师,进入战斗之后,中军向后退却,引袁兵来攻,左右两翼则顺势出击,将袁军拦腰截为两断。至于剩下的,就变得简单了,在上一次的盱眙之战中,双方一直是围绕着淮水两岸进行战斗,纪灵并没有吃到过弓骑兵的苦头,显然他还不清楚弓骑兵的威力,这次就给他摆一道大餐尝尝。

次日清晨,天刚拂晓,纪灵早早地就披挂整齐,跨上战马,绰了三尖两刃刀,点兵完毕,号令全军全体出动,结阵以待。而后命令将营寨全部拆除,所有锅灶,一律捣毁,并将淮水的浮桥纵火焚烧,船只全部凿沉。

雷薄陈兰大吃一惊,急忙劝阻道:“纪将军万万不可,这浮桥和船乃是我军的退路,万一战事不利,我军尚有退路,今日毁桥沉舟,我军将无生路,何以为战?”

纪灵大笑道:“尔等鼠目寸光之辈,岂知本将军的妙计?兵法有云,破釜沉舟,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我军人数占优,但士气低迷,今日本将军背水列阵,破釜沉舟,就是要激励士气,誓与刘泽决一死战,胜则生,败则死,诸军无半点退路,敢不效死以战?”

陈兰疑虑地道:“背水之战,已经是兵行险棋了,何况刘泽并非无能之辈,若我军一战而未克,岂不使全军陷入绝境,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纪灵道:“韩信背水列阵,项羽破釜沉舟,皆成不世之功,此先人战例在前,某效之以后,有何不可?今日暂看本将军如何势如破竹,破刘泽于淮水之上,一雪前耻!”

雷薄也劝谏道:“用兵之道,讲究奇正相辅,当年韩信项羽破敌,一战成名,也是倚仗天时地利,将军不明敌情,冒然行险,恐难全胜。”

纪灵大怒,道:“某意已决!尔等再敢惑乱军心,怠慢士气,定斩不赦!”

雷薄陈兰无奈,也只得退下。纪灵立令将浮桥船只尽毁,锅灶营寨拆除,每个士兵只带三日之粮,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在徐州军营前列阵以待。

袁军破釜沉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徐州军营,刘泽不禁大笑,这个纪灵不但是蠢,而且蠢到可爱至极,背水列阵效韩信,破釜沉舟学霸王,可惜他只学了个皮毛,没有学到真正的精髓,背水一战固然可以提升士气,但那完全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当年的韩信深谋远虑,对敌将陈余的性格能力了若指掌,才大胆的地布下奇兵,一战而功成。至于项羽,纪灵有项羽那力拨山兮气盖世的勇气吗?

纪灵不光对徐州军的实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对自己手下的实力也看不清楚,现在淮南兵疲惫羸弱,兵怨沸腾,只凭自己的臆想,就以为可以提升士气,既不知彼,又不知己,到头来不过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会轮为世人的笑柄。

其实象韩信这样的背水一战,用兵至险至奇,稍有半点差池,那结果就是身死灰灭的下场,所以这种战例,也决定了它几乎是不可复制的,纪灵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敢在刘泽面前卖弄,不作死,真就不用死!

徐荣道:“主公缘何发笑?”

刘泽道:“我笑那纪灵一介粗鄙莽夫,竟然想学韩信项羽,他有韩信的脑子,有项羽的气概吗?哈哈哈……”

“但末将觉得纪灵如此做,必然会令袁军士气大涨,非死战而不可求生,必定人人争先,殊死而战。”

刘泽意味深长地一笑道:“谁说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第435章背水一战

徐荣微微一怔,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就不是兵书上写的吗,主公为何会质疑?

刘泽微微一笑道:“战场之上想要活着,除了让敌人倒下之外,屈膝投降也是能够活着的。现在淮南军缺衣少食,士气低迷,军队根本就没有必胜的信念,就算纪灵断绝后路,也不足以提升士气,反而更增加了士兵的畏死情绪,只要我军一战得手,让袁兵感受到我军的强悍实力,感受到死亡威胁,再适时喊出‘降者免死’的口号,淮南军的崩溃便只在须臾之间。”

徐荣大悟,心悦诚服地道:“主公高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