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想?人类都不存在了,我们遗留下来的财富,荣誉等等一切,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到这里!一定又有人反对道家了,认为道家确实是在宣扬死亡论!让世人误以为:人和人类早晚都是要死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认为道家在破坏社会秩序,扰乱人心。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那么回事!道家宣扬的,是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没有听完全部道家学说的人,误认为道家在宣扬死亡论,宣扬厌世思想。

  是啊?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年,人类也早晚要死亡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混一天算一天,混时混日子?或者!劳资想怎样就怎样,反正是死,不如折腾死算了。

  其实!道家的用意恰恰相反!

  其实!道家是在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人生短暂,人类终究要灭亡,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我们难得的一次人生。

  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只有一次做人的机会!是不是?

  其实!道家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就是想告诉世人要选择正确地人生观点,选择正确地人生方向。我们要改变过去错误地思想,错误地人生观点!比如说!如今乱世!为什么乱世?……”

  “为什么乱呢?”齐君很感兴趣地问道。

  “因为人心乱了!因为!人的想法乱了!想法太多了,错误的想法太多了!而道家!告诉我们的!是正确的人生观点!我们必须有正确地人生观来指导,我们的人类才能走向和平。

  我们要珍惜这一次生而为人的机会,好好做人,好好活着。道家教导我们的是:如何更好地活着,活到终老。其实!道家讲的,是生存学,教我们如何更好地生存,而不是厌世……”

  

第577章 给齐威王讲道《二》

   现在的庄子,讲道因人因地而讲,不同于上次在漆园讲道,讲的内容大不相同。

  这次是给齐国的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讲道,而且!现场不仅仅是齐威王一个人,还有孙膑、田忌,以及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田婴。还有其他成年皇子和皇子们的老师。

  以前给秦孝公、卫鞅讲道的时候,秦孝公与卫鞅都是对他很友好的,双方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愉快地进行的。与其说是他对秦孝公、卫鞅讲道,不如说是他与秦孝公、卫鞅在进行交流。

  给秦孝公、卫鞅讲道的时候,气氛是相当地融洽的。他在咸阳皇宫内住了差不多近一年时间,除了给秦孝公、卫鞅讲道外就是打坐修炼,再就是看书。

  在秦国期间,庄子看了不少他感兴趣的书。

  与师父杨朱隐居在深山中,他没有看多少书,只是听师父杨朱讲解过许多书,提及过许多书。而在咸阳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这些书。

  在秦国咸阳期间,他与秦孝公、卫鞅是那种亦师亦友、忘年之交的关系。

  在道学方面,他是秦孝公、卫鞅的老师;在人生阅历、为人处世等方面秦孝公、卫鞅又反过来是他的老师、前辈。

  那次给魏国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魏惠王讲道时,情况又不一样。

  魏惠王是一个很实际的君王,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再则!给魏惠王讲道的时候,庞涓也在场。有庞涓这个嫉妒别人才能的人在场,可想而知,你想忽悠人是不可能地了。你要是说错了,马上就会遭遇庞涓的陷害。

  当时的庞涓,就想陷害庄子。两人之间没有仇恨,就是因为他的心胸狭隘,嫉妒别人。

  比后世的周瑜还嫉妒得厉害,一样有那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

  在魏国给魏惠王讲道的时候,庄子主要讲治国。主要是劝导魏惠王,不要主动用兵,不要侵略别的国家,要“富民强兵”。先让人民富足起来,再向人民宣扬保家卫国思想。然后!才能谋求拓展。

  只有人民富足了,才害怕别的国家来入侵,抢夺他们的财产、毁坏他们的家园。如果别人来入侵他们,毁坏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他们就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家卫国。

  一个穷困的国家,人民饭都吃不上,就不愿意去打仗送死。就算你强迫他们去当兵打仗,他们也没有战斗力。就算去当兵服兵役,也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但是?如果穷困是因为被人迫害,比如说秦国,是被人连连征战而造成的,他们又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有仇恨,他们要报仇。

  当时的魏惠王,很是认真地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接受了。不过?魏惠王并没有全面实施。对于魏惠王来讲,攻打别的诸侯国,掠夺财产,比自己国家的人民辛苦种地、经商、发展,来得快。

  魏惠王是一个想靠战争发财的君王。

  这次是给齐国的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讲道,背景也不同。也可以说,他不是请来讲道的,而是!被齐国君王押来解释原因的。你要是解释不清楚,齐君把你当成了危险人物,危害到他们齐国安全的人物,就有可能把你给杀掉。

  还有!你要是解释得令齐君等人不满意,你也有隐患。一旦别人把你当成了危险分子,你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人家明面上不把你怎样,背后还不知道怎么对你下手?

  对于这些!庄子是考虑得很清楚地!

  所以!这次给齐国君王后来的齐威王讲道,庄子从另外一个切入面入手,主要讲解道家积极性的一面。从人生观这个角度入手,来讲解道学。

  “那?”齐君急切地问道:“怎么才能让人心不乱呢?”

  庄子说:“当今乱世!诸子百家,都在宣扬自己的学说观点。其实!也就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几家,在讲如何治世,如何治理人心。

  儒家承袭周制,重周礼,主要是从治理国家、社会的角度出发的。他要求大家克制自己、约束自己,遵循周礼行事。从管理国家的角度来讲,从表面现象来讲,是有可取之处。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如果这种方法可行的话,我们的大周朝,怎么会走到这个礼崩乐坏的地步呢?是不是?儒家的缺点出现了,错误出在哪里呢?”

  “出在哪里?”齐君问。

  大厅中的其他人,也都看着庄子,一副愿闻其详地样子。

  孙膑对庄子更是满意,不住地点头。

  容儿坐在庄子的身边,一边听道,一边充当护法士。

  田忌作为兵家,对如何治理国家、儒家学说等学说他研究的不多。但是!见现场的气氛很好,也是一副认真地样子,耐心听讲。

  庄子继续在讲:“儒家的理论出发点就错误在:不是从个体人的角度,不是从人的生存角度来谈人的。儒家要求我们做人要如何如何,如何克制自己,如何遵循周礼,如何如何都是为了一个未来,一个梦想。

  儒家的前提是:如果我们人人都这样去做,全国人民一条心,将来就会变得如何美好。

  从表面上看,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如果我们大家都按照儒家设定的那样去做了,社会就美好了。

  这个美好地设定,对于那些头脑简单的人来讲,还真的具有一定地诱惑性。

  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别人不愿意那样做呢?如果别人不配合呢?如果大多数人不配合呢?那么?我就跟孔子那样,做到了,社会美好了吗?

  我们几个人那样去做了,做君子了。或者!少数人那样去做了,或者大多数人去做了,社会美好了吗?现实改变了吗?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你只能保证自己遵循这个游戏规则,去做一个君子,你无法要求、逼迫别人跟你一样去做。

  

  所以说!儒家设定的只是一个梦想!儒家的理论只是一个愿望!而我们!还必须面对现实!

  我们那样做了我们面临的现实环境并没有改变。我们面临的,还是生存危机!我们面临的,还是要如何在这个乱世中让自己生存下去。只有我们生存下去了,未来才不是梦想。

  我们连自己都生存不下去了,有梦想又有什么用呢?有一个美好地愿望、理想,并按照这个梦想、愿望、理想去生活,那不是苦了我们自己?

  我们为什么不能实际一些?现实一些!活在现实世界里,勇敢、现实、正确地面对现实、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呢?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活在梦想、理想里呢?

  难道?不觉得儒家的不实际?或者?是在忽悠人?

  所以说!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梦想世界里!

  而我们道家!就是来教导生存的!教别人如何生存,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如何在任何环境下生存。”

  “那?我们当如何生存呢?”齐国君王后来的齐威王问道。

  “道家不仅教我们个体的人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乱世中求生存,在任何环境下求生存,还教我们的家庭成员我们的家庭,如何生存。还教我们的团队如何生存,还教我们的国家,带领自己的子民如何生存……”

  

第578章 给齐威王讲道《三》

   “那?作为一个君王,如何带领自己的子民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去呢?作为一个君王,如何在这个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坐下去呢?让自己的子民不受战争之苦呢?”

  齐国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不耻下问,问庄子。

  庄子见齐威王不像魏惠王那样怀着逗你玩的心态,而是很认真地,不由地对其产生了几分好感。

  这也让他感觉齐君有几分秦孝公的味道,但不同于秦孝公。秦孝公待人更真诚一些,老实一些。而齐威王给人的感觉,城府很深。

  “发展人口!”庄子说道。

  “发展人口?”

  “我查看了一下大周的历史资料,发现大周朝在鼎盛时期,人口多得怕!多到人满为患的地步。不信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的话,我们可以到野外去看看?我们的土地,几乎都被耕种过的痕迹。

  而现在?大周天下,到处都是荒芜,没有人口。其实!我们的土地,还可以养活无数人的,可以重新回到大周的鼎盛时期……”

  在战国时期,在古代时期,由于水利建设没有到位,也没有现代社会中的现代化排洪设备,低凹的地方都不能作为耕地。汛期来了,洪水泛滥,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所以!可耕种面积很少。

  “那?人口哪里去了呢?”齐君的一个皇子,问道。

  孙膑笑了笑,说道:“战争!让人口一年比一年少了。还有!战争后的饥荒,比战争更残酷。战争让人民没有种地的机会,吃存粮。而在战争中,还有火烧粮草的做法,雪上加霜。没有了粮食,天灾来了,人口自然会下降。几百年来,人口就这样少了下来。”

  由庄子开了个头,大家就人口问题,很友好地谈论了起来。现场的气氛,相当地和谐。那些先前对庄子有成见的人,现在对庄子的态度也有了一些改变。

  齐君听了一个大概,问庄子道:“那么?如何发展人口呢?”

  “当然是鼓励生育,降低赋税!国家保持在以前的赋税上面,不加税,人民才有能力发展人口。你要是按照人口和耕种土地的面积来收取赋税,种地的人就养不活人口,就不愿意生养人口。对于商业方面,也要鼓励他们生养人口。只要他们愿意生养,给他减免赋税……”

  关于发展人口和减免赋税的问题,在宋国漆园的时候,他就与戴本家谈过。戴本家听取了他的意见,指点后来的宋康王发展人口,屯兵边关,减轻赋税等等。

  齐君打断庄子的话,说道:“我的意思是?如何发展人口?人口怎么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一场战争下来,不是死人就是伤残!伤残下来的人又有什么用,还要吃国家补贴,是不是?这人口没法发展啊?更没法快速发展啊?”

  庄子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不战争!”

  “不战争?”齐君摇头道:“怎么可能?在这个乱世当中,哪个诸侯国能够逃避掉战争,谁也躲不过战争的厄运!”

  “就是!就是!在这个乱世当中,谁能不战争?”

  “生逢乱世,谁能独善其身?”

  “就是!就是!说不战争那是痴人说梦!”

  “……”

  大厅内,大家众口一词,都说不战争是不可能的。

  孙膑听了,也说道:“乱世用兵,无法避免,哪里能不战争呢?”

  坐在庄子身边的容儿,也一样认为,在这个乱世当中,哪里可能不发生战争呢?

  齐君的眼睛,一直盯着庄子的脸上看着,观察庄子的神色变化。

  先前庄子讲的,他都很认同,唯独关于战争的话题,他是不敢苟同。

  等到众人都议论得差不多了,庄子才开始解释他的“不战争”理论。

  他说:“我说的不战争,不是说永远都不打仗?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尽量不打仗,能避免就避免!打仗!有两种情况,是必须要打的。

  一!别人侵犯我们的领土,这仗是必须打的。侵略的战争,最好不要打。二!不打就不打,打起来了就不要手软,就要用绝对实力,仗必胜,给予对方致命地打击,毁灭性的打击。平时的时候,尽量忍让,保存实力,蓄势待发。”

  “嗯!”齐君听了,点了点头。

  “我们不打仗的目的,就是发展人口,发展国家实力。人口增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就强大了。我们不打仗并不是代表我们不发展军力,我们一样要发展军力。

  不过?不是公开发展,而是秘密发展,不要让对手知道我们的实力。这样!到了战争来临之时,我们就可以一战而胜。

  发展人口与发展军力是相关联的。我们鼓励人民去边境定居生活,对于定居边境的人,我们给予他们税务减免。对于定居边境的人,我们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管理。

  对于定居边境的人,他们一旦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害怕战争的到来。不过?一旦战争来了,他们的战斗力比任何人都强大。宋国的漆园,就是一个例子。韩国的三万大军进去了,全军覆没。

  为什么呢?因为!侵略者侵犯了他们的家园。为了保护家园、保护亲人,他们就会拼命。

  正如秦国那样,三晋不断地攻打他们,毁坏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让他们产生了仇恨。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就远远地超过了三晋联军。

  我们屯兵边境发展人口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样一批誓死保护家园的人。如果我们的边境都这样,由人民自发组成战斗队伍,侵略者还敢入侵吗?

  当然!我们的边境还是一样要驻军。我们的军队要配合人民自发的力量,保护边疆……”

  庄子跟戴本家谈过屯兵边境、发展人口、全民皆兵。戴本家按照庄子说的,传授给了后来的宋康王。

  宋国与齐国,也因为实施了这一方法,人口和国防都变得强大了起来。

  发展人口,也就十几年时间,人口就上去了。要是二三十年不战争,就会人满为患了。

  庄子为了示好齐国君王,不想招惹杀身之祸,只得向齐威王抛售他的办法。

  在魏国,他向魏惠王抛售的是“富民强兵”策略,其实!是劝导魏惠王不要搞侵略。

  魏惠王多少还是听了一些进去,后来也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不侵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国渐渐地强大起来了,压制住了魏国,让他无法进行侵略扩张。

  庄子在秦国,与秦孝公、卫鞅谈的,才是正道,才是真正地讲道。而在魏国和齐国讲道,讲自己的策略,都不过是为了应付。

  你不拿点真本事出来,你就可能会死在这里。

  

第579章 得到齐威王的信任

   庄子就屯边发展人口与内地发展人口的问题,作了详细地讲解。

  他从宋国过来,一路上亲眼看到了齐国的情况,觉得齐国能发展很多人口的。齐国的土地很肥沃,只是!水利建设落后了一些。要把把水利建设跟上去,还是能够扩展出许多良田出来的。

  比如说像漆园那样,发展水利,都能扩展出来那么多土地。以漆园为例子,漆园的人口可能是大周天下最密集的地方。那么小的一块地方,竟然能生活下几万人口。而齐国!那么多的国土,要是像漆园一样,那将会有多少人口?

  说完人口发展,庄子又就商业发展方面,说了一下自己的见解。

  说到商业模式,庄子没有敢把老丈人白圭搬出来,而是!把坐在身边的容儿搬出来,以容儿为例子,进行讲解。

  齐君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听到庄子的全部讲解后,对庄子更是满意。

  其间!大监过来轻声地齐君说,他安排的人已经把给容儿大婚的礼品都准备好了,并把礼单递过来。

  齐君看了看,很满意,就让大监把礼单递给容儿,并吩咐让人赶紧把礼单上的礼物送到容儿家里去。

  容儿接过礼单,看了一下,吓得不行,赶紧起身,来到齐君的案前跪下,磕头不止。

  “大王!大王!大王!呜呜呜……”

  看了礼单,容儿不敢接收。

  她听说了,礼单上面的礼物,相当于当时齐国的贵族婚嫁时大王的婚赐。就差没有封地给她了。要是封地给她,那她就是皇家公主了。

  庄子并没有看到礼单,容儿没有来得及给他看。见容儿那个着急地样子,就知道一定是礼物太多太贵重了。出于礼节,他也起身上前,跪在容儿一边,不说话。

  齐君看着容儿笑道:“容儿?是不是寡人没有给你封地啊?”

  “大王!呜呜呜!”

  齐君脸色一变,问道:“你这是何意啊?”

  “大王!容儿受之不起!大王!”

  “你这是拒收是不是?”

  “大王!”

  容儿想辩解,却被齐君打断了。

  “不要说了!你!容儿!对我们齐国做出了这么大地贡献,大王赐你这点财物,不多!容儿!不要再推辞了,不然寡人就不高兴了!起来!”

  容儿不仅是为齐国的经济做出了贡献,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聪明,制作出竹器花样,得到齐君的赏识。而是!容儿的善良!

  当第一次听说容儿收养了那么多被遗弃的女孩后,齐君都感动得想哭。作为一代明君,才知道自己做的很不够。还有许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他没有照顾好,这是一个君王的失德啊!

  大监见齐君发话了,赶紧上前,劝容儿起来,又对庄子喝斥道:“还不快扶容儿起来落座?”

  这个大监,人很精明,出现的正是时候。

  庄子应了一声,赶紧扶容儿起来,回到座位上。

  无奈之下,容儿也只得收了礼单。

  说真的!那么多礼物,应该有好几车吧?她家里都无法放下。真的!

  又说了一会儿话,众皇子和他们的先生,也都回去了。田忌、孙膑两人也准备走人,但被齐君给留了下来,让他们陪庄子、容儿一起吃饭。

  席间!齐君不耻下问,又问了庄子许多治国方面的事。

  庄子结合他在齐国境内看到的情况,没有敢忽悠,实话实说,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齐君听了,非常地满意。

  “留下来吧!庄子!你不愿意做官我不勉强。随便你!你愿意在稷下学宫当个先生也行,愿意给我的儿孙当先生也行!随便你!”

  “谢大王厚意!庄子作为道学传承人,讲道是庄子一生的事业。”

  “你这是?”齐君脸色一沉,问道:“拒绝寡人?”

  “不敢?庄周不敢!”

  “那你这是?”齐君缓和了一下脸色,说道:“你在稷下学宫讲道,也一样啊?稷下学宫,聚集天下才子,正是你传道的好地方啊?再说?你?我听说了!你把孟轲孟才子给撵走了?你?你总得让我们稷下学宫有几个顶梁柱啊?你?”

  庄子笑道:“孟轲孟才子讲的,是儒家学说,他应该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吧?对儒家的理解很到位。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儒家只适合在盛世时期推广,在乱世中,儒家理论是行不能的。儒家不是救世理论,而是治世理论。具体说来,是治理盛世的一种方法而已,是治世中的一种方法而已。我师父曾经说过:乱世用兵、治世用法、盛世用儒,道家治心。所以!孟轲孟才子走了,并不可惜!”

  “哦?”

  庄子又笑了笑,说道:“儒家说:学而优则仕,他只是想来齐国做官的。孟轲孟才子拯救的只是大周天下的某一个诸侯国,而不是整个大周天下!”

  “哦?”

  “而我们道家拯救的,不仅仅是大周天下,而是整个天下苍生!”

  “哦?”

  也就齐君宴请庄子,要求庄子留在齐国的时候,皇宫内的护卫们开始换岗了。

  新换的护卫对田公子印象很好,田公子曾经给过他几块银子。所以!他放松了对田公子的约束。

  田公子见换岗了,心想机会可能来了。结果!还真的心想事成,换的这两个护卫其中的一个他好像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他才知道自己曾经给过银子给他,不由地一阵窃喜。

  果然!在他的要求下,那个护卫答应放他的一个跟班的进来。

  这个跟班的一直守在外面等待机会,还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天黑还真的等到了。

  “什么情况?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田公子迫不及待地追问了起来。

  “公子!呜呜呜!”跟班的当场哭了起来。“公子!发生大事了!呜呜呜!”

  “说啊?你哭什么?天塌下来还有本公子,你哭什么?”

  “公子!庄子被大王请到皇宫里面来了。”

  “啊?”

  “公子!我刚才听到的!听说齐君对他很信任,还打算留他在齐国做官。晚上还宴请他,还让田忌田大将军作陪。还有!孙膑也在作陪!田公子?这个?庄子他?他是什么鬼啊?他?他?他?”

  田公子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你从头说起,从稷下学宫那边说起?稷下学宫那边是什么情况?”

  自从装病后,外面发生的事,他一无所知。

  跟班的就把稷下学宫内的先生、学生举横幅“不欢迎庄子讲道”的事,以及稷下学宫外面的那些人如何组成队伍去声讨庄子的事,以及后来那些人无缘无故疯了的事,以及巡防营的人也变得莫名其妙的事,以及齐君请庄子进宫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田公子听完,彻底地瘫坐在地上。他的双眼呆滞,脸上的肌肉扭动着,一副哭丧地样子。

  

第580章 田公子的那些死忠

   “公子!公子!公子!呜呜呜!”

  跟班的见状,双膝一屈跪在田公子身边,扶着公子大哭。

  在他的心里,田公子就是他的再生父母。田公子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下人看待,给他们最大地尊重。在他的心里,田公子是天下最好的人。他心地善良,对谁都好,爱憎分明。

  “没事!我没事!”田公子分手拂了一下,把跟班的拂向一边。

  跟班的被拂倒了,躺到一边,呜呜地哭。

  “公子!公子!呜呜呜!”

  护卫听到里面的动静,赶紧过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见田公子瘫坐在地面上,也一下子傻了。

  “田公子?田公子?”

  “我没事!我坐一会儿!我没事!不要声张!不要声张!家里发生了一点事!没事!有我呢!有田矩呢!有我呢!”

  田公子朝着护卫点了一下头,然后,朝着护卫挥了挥手,示意人走,不要管他。

  护卫赶紧小跑着到外面,把门关上。然后!到了最外面,站岗值班。

  田公子瘫坐了一会儿,一个人爬了起来。不过?由于坐的太久,加上被气的,又跌倒了。跟班的赶紧过来把他扶住,来到床边,坐下。

  “田公子?田公子?”

  “没事!没事!你?过来!”

  田公子把跟班的叫到跟前,低声说道:“事情都这样了?还能怎样?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赶他走!把他赶出齐国。”

  “公子?我们该怎么做?”

  “你去!安排一下,等到他出来了,你想办法在半路上告诉他。不!你找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去告诉他……”

  “告诉他什么?”跟班的急急地问道。

  “告诉他!他!”田公子喘着气说道:“告诉他!就说他不孝,不配做人子!假拜师和杀师的事是真是假就不说了,而他的娘亲,如今被宋国人下了毒,回宋国去要解药去了,而他!还在齐国都城与容儿成亲。作为人子,这是不孝!就凭这点,他庄周该死!”

  “公子?公子?他?他?庄周原来是这种人?公子!我这就去杀了他!”跟班的说着,当场蹦了起来,就要去杀人。

  “站住!”田公子有气无力地喝止道:“他在皇宫里,你怎么杀他?你能杀得了他?他的武功,一般人都对付不了他。何况?他还会妖术?”

  “这?公子?”跟班的急得团团转。

  “等他出了皇宫,回去的时候,在半路上刺激他。要智取,不要来蛮的!”

  “是!公子!呜呜呜!”跟班的答应一声,又问了几句,这才从皇宫里出来,安排去了。

  在田公子的府里,还是有几个武功不错的保镖护卫的,也只能请他们出来了。田公子被“囚禁”在皇宫里静养,想动用其他关系是不可能了,只能动用自家的实力。

  跟班的回到田府,还没有来得及去安排,田府上下的人都围了过来。

  “荣哥?荣哥?田公子呢?”

  “田公子呢?荣哥?”

  “公子呢?”

  “公子怎么没有回来?”

  “……”

  跟班的荣哥一听,当场咧开大嘴哭了起来。

  “呜呜呜!田公子回不来了?呜呜呜……”

  “啊?”

  “……”

  众人大惊,一个个追问起来。

  “田公子他?他?他被大王给留下了,国医说要静养七七四十九岁,不然性命难保!呜呜呜!”跟班的荣哥说道。

  “这这这?这国医不是害了田公子?”

  “这国医坑人?”

  “这这这?发生了这么大地事,这这这?”

  众人听说田公子真的要在皇宫内静养七七四十九天,一个个比田公子本人都急。没有了田公子,这些人好像都变成“无头乱丝”了。

  “那?田公子对你说了些什么?”突然!一个人清醒过来,问道。

  “田公子交待了什么?说?”

  “说?田公子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