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史,在坐的除了程魔头之外,每个人都能倒背了。

可看这电视剧,却让每个人感触极深,非常真实,就在眼前的历史。

虽然有许多细节的理解与这电视剧不同,但却并不影响对历史的理解。在这里,李二也放下大唐皇帝的威严,与魏征、崔孰礼、杜如晦甚至只图着看热闹的程魔头,有过讨论,有过争论,也一起为紧张的情节而揪心。

“皇兄应该休息了,此剧极长,几天几夜也是看不完的。”李元兴一看,虽然连扯带争,暂停了数次,可也已经六集演过了。时间竟然过去了接近五个时辰。

“好,真是好呀!”李二也感觉有些疲惫。

“秦王殿下大德,此剧应该我等多多观看!”杜如晦大声的称赞着李元兴。

李元兴却看着李二。

李二很严肃的点了点头:“修史,身为大唐皇帝,要给后人留下一个真实的历史。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皇兄英明!”李元兴轻轻的拍了一下李二的马屁。

李二这时脸却沉下来了,看到李二这个表情,就是刚刚还兴高采烈的程魔头都赶紧收起笑容,老实的站在一旁。

“五郎,为兄想过了。玄武门之事,亦要写入历史。此事由你作主,给为兄一个真实。那怕你笔下为兄残暴,有大过错,为兄不敢怪你!”

李二的话让李元兴佩服,真心的佩服!

第286节耀州禁【第二更】

玄武门,在后世的历史上,不仅仅是贞观年间,就算是整个大唐都被列为禁忌。

李二选择了承认历史。

可李二依然会害怕,害怕面对这一段真实的历史,也害怕史官。

所以李二选择了李元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元兴算是玄武门的局外人,看到李元兴在收拾在那个可以投出影像的黑盒子时,李二突然问道:“五郎,玄武门出会这样出现在史影中吗?”

李元兴愣了一下,转过头笑了:“如果会出,臣弟就去争演皇兄!”

李二苦涩的摇了摇头:“希望为兄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

李元兴没有答话,反而说道:“皇兄不如在我庄上住几日,让老孙也给皇兄调养调养。”

想到已经为天英阁吵翻天的朝堂,李二认为回避上几天倒求一个轻闲。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需要一个正式的理由!”

“理由好办!”李元兴转身对魏征说道:“魏长史,对外宣布秦王府新式制甲等请圣上验收,并商议军械司交接事宜,以及新年庆典之事。”

“是,殿下!”魏征作为天策上将府长史,这样的对外事宜自然由他来发布。

提到新式铠甲,李二自然要去看看的。

“不急。”李元兴示意所有人重新坐下,又打开了投影仪。这一次出现的不是地图,而是一张张的图片。“皇兄,既然程将军将皇兄请来,这件事情臣弟却是不敢私下作主了,皇兄为为臣弟作主吧!”

李元兴连续换了五张图片:“刚才五张图,煤、长石、铁矿。然后那块石头与粉,就是臣弟所言的混凝土,以及水泥。长石可助煤脱硫,脱硫的煤练焦,焦可炼钢。而脱硫之后的长石,就是石膏。锻烧过的长石,就是石灰。煤、长石、石灰、石膏就可制造水泥。”

李元兴只顾讲,在坐的人没有一个听懂的。

李二身为皇帝自然是不好意思开口问了,所以李二给老程打了一个眼色。老程立即就理解了,开口说道:“听不懂,什么都听不懂。老程是个粗人,不如换个说法,就怎么整吧,老程要干什么就好!”

李元兴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他也理解老程的心思,但不加说明,又认为不合适。

“好吧,简单点讲。耀州年前精钢十万斤,臣弟还是有把握的。粗铁有多少,只当是精钢的残料吧。工坊要调用军力去看守,无论是练钢的,还是臣弟制铠的。大唐律,私制一副铠甲就是重罪,臣弟怕呀!”

李元兴怕吗?

李二都想骂他,你那三百副钢叶明光铠,难道就不算是私制了。

你要真是怕,只是会怕朝廷之上有太多闲话罢了。而且又不想让将作监或者军械监参与,所以这是来要授权。再换言道,也应该是为分配,日后的刀剑与铠甲,怎么分配,又是一个会引发吵架的问题。

孙老道起身,似乎是准备离开。

“老孙,你坐下。你的事情也重要!”李元兴一指孙老道,孙老道立即就坐下了。

“五郎想如何?”李二没有急着表态,反而非常平静的问着。

那图片一变,出现了一个涂色的地图。李元兴站了起来:“老程,你看得清吗?红色就是重中之重,橙色的是重防区,蓝色的本王要求超过一只兔子体积活着的都不能进去。绿色的,但凡是活着进出的,三代都要查清。”

程魔头双手抓着自己的胡子,盯着那地图看了好半天。

“橙色,就是老鼠也进不去半只。红色的,难不成和禁宫一样严吗?”

“不是和禁宫一样严,而是要比禁宫严。你要多少人能守住?”

李二心中也在估算,守这些地方至少需要七万人。这区域实在太多了,有数百个之多,其中红色的就有六个,按地图所示,仅这六处就至少需要二万人。否则根本无法作到严防死守,更何况,那里远离长安,周边山岭极多。

“十万!”程魔头想了半天,终于来了这么一句。

“你作梦,本王没有那么多军费军粮,但可以给你二万残军!”李元兴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同时也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二。

李二也笑了,可另外几个,杜如晦、魏征、崔敦礼却是一脸的凝重。

他们三人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州之地,纵横四百里。其中重要的设施就有一百多处,十万人并不多吧,平均分配下来一处才千人。就是十万人都要小心翼翼布防。

“哇!”老程大叫一声:“杀了老程算了事。”

“你要任务,我给你任务,你说怎么办吧!”李元兴继续在压迫着程魔头。

程魔头几乎要疯了,这绝对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可是在大唐,完不成就会掉脑袋,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脑袋,可能就是上百人的脑袋。

“好好想一想!”李元兴将一张地图扔到了老程面前,然后叫亲卫拿来几贯铜钱。

李元兴没有再理会程咬金:“皇兄,耀要建药园,种药。然后要制丹药并分三类。第一类,制作极难,但珍贵就代表有价值,关键的时候可以救命。第二类是军药,分为伤药与战药两种,臣弟知道一些对人无害,关键的时候一丹可让战力提升一倍,但战后却要休息几日,类似于历史书记载,白起战酒!”

白起战酒李二知道。

秦军战前饮酒,人喝了酒会进入一种兴奋的姿态,几乎疯狂的杀敌。

但战后,许多军士会脱力,需要休养几日才能恢复。关键的时候,战酒成为了秦军大胜的法宝,不用则以,用则必死战。

李元兴不用等李二回答,又说道:“第三类,百姓的日常用药。寒热之症等许多急症,一丹可救命!”

李二的视线转到了孙老道身上。

“圣上,贫道炼制的丹达不到秦王殿下所拿来丹药的效果,约在七成。想来是技艺不精,不出半年,应该可以达到九成药力。寒热之症,一日三丹,次日就能退热,确实是达到的。殿下所提供名为速效救心丹,也已经可达三成药效,数位有心疾的老者,在心口绞痛,几乎性命不保之时,被此丹救下性命!”

李二听明白了,李元兴在耀州,一手是军械,光是那精钢十万斤就足以让李二心动了。大唐武德九年,前半年铁产量不过七万八千斤,百炼钢不过三千斤,李元兴一开口就是精钢十万斤,如何不让李二心动。

现在,李元兴制药,似乎一大部分准备换银钱了。

那精钢也不会向户部开口,那么李元兴给自己的难题就是钢的分配,还有耀州的保护。

“皇兄,耀州的产出不止这些。还有一物,亦是宝。”

“五郎道来!”

“皇兄,十丈巨石,皇兄如果在皇宫之中摆一个,那需要多久,多少物力?”

十丈,三十米直径的巨石,少说也有五万斤,这样大的石头先不说开采不容易,搬运更难。就算从秦岭弄进长安城,李二相信也需要几个月时间,动用至少一万人力。更是钱粮无数。

“劳民伤败,不可取!”李二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臣弟只需要十天时间,就可以制造出一块巨石,秘密就是臣弟刚刚提及的水泥,加上水,适量的碎石,净沙之后,就是混凝土。完全干透之后,坚如盘石。臣弟打算用来修路,修城墙。”李元兴很是自豪。

李二笑了,他此时完全明白李元兴的意思了。

“知节!”李二轻呼一声,老程怪叫一声跳了起来:“圣上,老程无能,根本守不住这么多的要地,老程无能呀!”

要求情吗?杜如晦看了看魏征,魏征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崔敦礼也反应过来了,根本不需要求情,因为李元兴这位秦王根本没有可能把他最值得信任的程知节往死路上逼。要知道程知节欠了李元兴一条命,他会真正的拿命还的。

“耀州,全州封锁。州内无论士庶全部搬离,留下的……”李二说到这里,轻轻的摇了摇头:“一户不留。搬入州内居住的,必是军属。工匠,仆工入州,没有州府允许,不得与外界来往,不设州府,以军中文官管理州县!”

“谢皇兄!”李元兴长身一礼。

李二冲着李元兴指了指:“五郎好算计,为兄给你半年时间准备。半年之后,你至少要有一万斤精钢。”说完,又转头看着程魔头:“老程,耀州直接受秦王府节制,任何人敢硬闯耀州,先斩后奏!”

程知节立即起身行了一个军礼,如果全军管,三万人当真足够了。

“如果你认为不敌,朕允你向长安求援,长安城禁军可无条件让你紧急调用一军作为应急之用。如果五郎一万斤精钢完不成,你老程一起受罚!”

李二真正是下了大决心了。

魏征与崔敦礼对视一眼之后,同时起身。

“圣上,我等秦王府属官,愿一同领罚。”

“好!”李二一个好字,当真是气吞山河!

李元兴只是慢吞吞的拿出了一支烟,点上。“皇兄,再允臣弟一个要求吧。”

李二瞪着李元兴:“说!”

第287节大唐初雪【第一更】

“奴隶,朔方之战的奴隶。长安城中买卖的奴隶。以及日后,世家们交易的奴隶,臣弟要有优先挑选的权力。而且数量上要满足臣弟,最重要是,臣弟手上要有每年三十个县男爵位的授权资格。”

“给你,一切都给你。”李二重重一巴掌拍着李元兴肩头:“半年,为兄要你半年时间给为兄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李元兴卟通一下跪下了,就跪在李二的面前:“臣弟立下誓言,耀州不出奇迹,臣弟……”李元兴是真的感动呀,李二这无条件的信任,几乎疯狂的信任,甚至没有安插任何人在耀州,这已经超出了君臣、兄弟之间的信任了。

可李元兴的誓言没有机会说完,李二捂住了李元兴的嘴!

“秦王,一言九鼎!”李二在教李元兴,你不需要誓言,无论对君,还是臣!

李二许下了绝对的权力,在耀州就是他的圣旨也要先与李元兴讨论。有好处,自然也一定需要回报,李二要的是半年内一万斤精钢,新年的惊喜,还有两年内给他的玄甲军完成换装,为禁卫军再提供一万斤精钢。

一万斤是多少,折成现代的重量就是七吨半。

七吨半的钢材,如果李元兴在现代采购钢锭,就是自己那不足三个立方的空间就可以带去大唐,放在现代,七吨半特种钢也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可放在大唐,这就代表着,大唐军队会拥有一万把极优秀的横刀。

如果是铁制刀身,精钢刀刃的话,可以达到三万把!

大唐百废待兴,就算再过二百年,整个大唐的钢铁产量也不过五千吨罢了。眼下大唐还是在消耗着大隋的积累,百姓家里用铁刀的少之又少,瓷刀反倒成为了初唐时的主流,不是因为漂亮美观,而是铁实在太少。

大唐的铁少,周边民族的就更少了。

这也是李元兴那三百钢叶明光铠带给人巨大视觉刺激的根源所在。

距离新年只有一个月零十四天了,李元兴突然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刺激吗?那么本王就让你们好好的受一受刺激,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

接下来的四十天是疯狂的四十天。

大唐的朝廷上士族们在争着天英阁的位置,疯狂之中有着喜悦与苦涩!七世家联同数百个小士族,新兴勋贵等开动了全部的马力,为来年的发财大计在疯狂着。谏阁!成为寒门官员们大争之所,在他们心中这里与天英阁不相上下。

一个商议国事,一个批评国事!

秦王庄的参谋院,每天都有打架事件发生,这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最优秀的。

程知节,真正的程魔头。他向李元兴立下军令状之后,带着两万精锐,三万残军横扫耀州。不搬家,很好,全家打入牢房,轻则流放,重则直接变成奴隶。

朝堂之上,为天英阁与谏阁在吵。秦王府内,就是魏征都没有上表弹劾程魔头。有时候为了重大利益,必须有这种无赖在开路。吓唬一些死硬的家伙之后,其余的人就非常容易对付了。

更何况,河北那里有太多荒地,整村整县的荒地。

在李元兴亲自批示,哄一批、捧一批、压一批、骗一批、打一批的五批原则之下,再配合少则三倍,多则五倍到河北换地政策,程魔头清理耀州的速度绝对比清理自家书房那些老鼠的速度快太多倍了。

一场暴雪突然降临在关中地区,连续三天三夜的暴雪让疯狂的长安城平静了下来。

煤饼的价格涨了,从一文钱二十块,涨到了一文钱十块。

这就是这样,拉着煤饼的板车总是一进入坊间那整车的煤饼就会立即卖光。

坐在后宫的暖阁之中,李二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听着李承乾跪坐在下首作着有着于秦王府新年计划的非正式报告,正式的报告自然是由李元兴亲自来作,至少也是崔敦礼这位长史来作的。

但李二有着等不急了,所以把李承乾招进宫中。

看着李承乾那两个黑眼圈,还有嘴角上那明显就是近两日才留下的伤口。特别是在听到李承乾竟然敢在自己面前用极大的声音非常骄傲的大喊,他把崔家老四揍了,而且最得意的是,自己的计划被五皇叔选中,那崔老四灰溜溜样子很有趣。

李二笑的很开心。

什么时候李承乾敢在自己这位皇帝面前在这么大声说话。

什么时候,李承乾会在自己这个父亲面前,这么兴奋的讲述着自己的成就。

那份报告对于李二处理的事情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仅仅就是一份长安县各村门楼的适用等级标准罢了。

可李二真的很开心,因为李承乾是他的儿子。

听着李承乾很有条理的念着报告,李二虽然装出不副朕只是听听的态度,可他的手却不下十次,不经意的在长孙皇后的手背上拍着。

更是在李承乾低头念稿的事情,观察着李承乾。

只有在李承乾抬头的时候,李二才故意将视线转移到窗外。

好呀,五郎好呀!

五郎好吗?

自然是很好的,这会正拥美而卧,靠在自己的院中的那大厅中的软榻之上,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吃着火锅。身旁坐卧着三十多个小美女,与小小美女。

巨大的幕布上,正演着古装历史剧,昭君出塞!

自从听说了秦王与圣上看那影画,七女找足了借口也想偷偷看一眼,甚至带拿着几块小点心,要上献给皇兄品尝这种三流谎言都编出来了。

无奈,李元兴只好挑了又挑,总算是勉强找到了一部能看的。

“我说,你怎么不把红楼梦拿出来呢,要知道,82版查经典呀!”武曌在李元兴身旁极小声的说道。

“你疯了,但凡是有女人斗争的,绝对没有!”李元兴黑着脸,心说那些宫斗之类的你就别害本王了,本王最近很忙呢。

武曌咯咯的奸笑着,一副奸计得呈的快感涌现心头。

这时,崔莹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昭君为大汉,可为女中豪杰!”

听到这话,李元兴愣了一下,脑海之中出现的却是另一句话,嘴上也不由的说了出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兴反应过来了,后面的两句并不适合大唐,思考之后改了一下:“郡王守国门,天子死社稷!”

李元兴心中感慨着。

这是后世大明皇家的祖训,可相比大明朝呢,还有一位皇帝也说出惊人的言论。

“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以上言论取自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混帐,混帐呀!

李元兴的心情在激动与怒气之中反复的变幻着,终于一拍几案站了起来。给了众女一个微笑:“本王突然想到,有一些公务要处理。”

“殿下,今日是旬……”郑秀嫣刚刚开口,嘴巴里就被好几块肉塞住了。

李丽苑、崔燕燕、李长英竟然同时动手。

崔莹莹说道:“殿下要有国事要处理,妾等只希望殿下晚餐之时回来!”

“好,晚餐陪你们,今晚上吃烧烤!”李元兴笑了笑出去了。

武曌的脸色也沉下来了,她大概可以猜到李元兴此时的心情,不过她不会无聊到去陪李元兴处理公务,一来是难得休息日,二来是她不想成为众女的眼中钉。

李元兴的那几句话,并没有下禁言令,不到三日,大唐士族阶层竟然人尽皆知。最终传到了李二的耳朵里,正在与李渊一起晚餐的李二听到这些话后,久久不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李渊却开口了:“两晋之后,中原大地!”

李二的眼神变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说的是什么?

五胡乱华呀!

咚!李二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木桌上,一寸厚的桌面被李二硬生生的拍裂开来。

“传旨,明日大唐报头版将这几句话登出。”李二感觉自己的血在燃烧了。

李渊这时站了起来,就站在了李二的面前:“二郎,朕作为大唐开国皇帝,立下大唐皇家训戒,你可立誓!”

“儿臣立誓。大唐李氏皇族后世子孙,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郡王守国门、天子死社稷!”李二心中的理解与李元兴的不同,在李二看来,李李元兴这最后两句话,身为李氏皇族的郡公、亲王,自然就要拿命去镇守国门。而身为天子,与国同在!

当李元兴看到大唐报的样版之后,李元兴望着头版也同样心怀热血。

雪停了,可年前的雪不算完。

连续的三场大雪,甚至让长安许多农户都在门眉上挂了一条红布。

瑞雪兆丰年!

可因为这数场大雪,却是让道路变的难行。南来的冯盎正在大雪中苦苦的赶路,北来的契丹汗王甚至下令队伍一分为二,自己带卫队轻骑简行,誓要在新年前赶到长安城,拉着礼物的队伍,后一步缓行。

第288节武德除夕【第二更】

腊月二十九,大唐的除夕之日!

天英阁的争论在三天已经有了结果,李元兴不想参与其中,但却成为了天英阁位置最后的调节人。

李元兴作了什么?

事实上什么也没有作,但他却是坐了。因为他坐在天英阁礼宾台上,听完了最后一场辩论,为天英阁最后几位人选的确定起了一个见证。

作为回报,天英阁第一议,全票通过。

李淳风请旨,大唐皇帝李二下旨,改年号为贞观。号:始皇八百四十八年,大唐贞观元年。这道圣旨由大唐皇帝李二签发,然后附有天英阁一百士族、谏阁八十谏官签名。

这是贞观年第一份正式的圣旨,也是有了除皇帝之外,臣子签认的圣旨。

负责念圣旨的是大唐礼部尚书王及善!

年号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年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正统标志,代表政权的合法性,称为“奉正朔”。

但是,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

所以始皇848年为儒家学者所不认同,但他们却认为秦始皇大统一是极伟大的功绩。经过数次讨论,他们勉强认同,却要求不得体现秦始皇个人的年号,而且改经义,始皇为中华第一位皇帝之意,标志着中华皇权正统。

李元兴听到这个解释,笑了,当真是猫叫一个喵,谁能说赢政不是第一位皇帝呢。

真正让让儒家学者认同的,却是李元兴的另一句话。

“各位,如果天下人记录年代,都会前面加上中华始皇某某年,然后才是他们自己的皇权年号,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无上大国,天下宗主。

王及善作为礼部尚书,接下念这道圣旨的机会,就在这道圣旨下发之时。立即就有使节送上国书:“靺鞨愿奉中华始皇八百四十八年为正式年历。”

靺鞨不会高喊奉大唐贞观元年,因为这是自愿降为属国的意义。

可奉始皇八百四十八的意义却不同,一位极伟大帝皇的中华总年号,这相当于尊神号。不是臣服,而是崇拜!

站在长安城朱雀门城墙上的李元兴靠近李二说了一句:“皇兄,这家伙很聪明。一句废话至少换走臣弟千斤生铁,或者战刀五百呀!”

李二瞪了李元兴一眼:“国之大尊,五百把刀你也敢开口!”

李元兴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大步走到城墙前,登上了礼台。亲卫双手送上话筒,李元兴拍了拍话筒:“还有八个时辰就到了贞观元年,今天是武德九年的最后一天。本王准备了十天的新年庆典,大家记得买报纸,报上会有详细的日程安排。但是,却没有今天的,为什么没有今天。”

李元兴笑了,城墙下的百姓们也都笑了。

在百姓们心中,秦王是威严的,秦王殿下为大唐换来了大胜。

“今天没有日程,因为本王今天想作为一个儿子,给自己的父亲一个礼物。本王不是秦王,只是人子。本王了希望作子女的在今天,可以给劳累一年的长辈有一份心意,那怕只是在碗热水。”

李元兴说话的时候,竟然哭了。

李元兴来大唐的时候,在现代已经没有亲人了。父亲不在了,把自己养大的哥哥也早早离世。

这眼泪不作假,特别是过年这样的时候,李元兴更是会想到儿时的家中。

李元兴的眼泪感动了所有人,就是大唐皇帝李二都过来轻轻的拍了拍李元兴的肩膀,并且与李元兴站了一起。

李元兴擦掉眼泪:“酉时!长安城外凤栖原那里,大唐竞技场。本王邀请全长安的百姓前去一观,本王与皇兄要为父皇献礼!”

“圣上仁孝、秦王仁孝!”百姓们开始欢呼了起来。

李二接过话,原本他不打算出来的,可看到李元兴这风头出的真是来劲。所以把话筒接了过去,挥了挥手,百姓们的欢呼声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李元兴接下来要作什么,李二自然是知道的。

“大唐的百姓们,朕宣布,新年大庆典自今晚酉时开始,一直到元年元月十日子时为止。在这期间,长安城取消宵禁,坊不封门,店不闭户。凤栖原上每天都有庆典活动,每日午时起,子时结束,凡长安百姓到场都会有一份皇家的礼物。”

又是连绵不决的欢呼声。

百姓们再一次平静下来之时,李二突然站直了身体:“这十天,大唐守边疆的将士们辛苦了。朕……”李二说不下去了,原本的台词是李元兴的,应该是说,本王代替大唐感谢你们之类的话。

可李二是皇帝,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

李二却在此时,行了一个大唐的军礼。

李靖呆住了,这绝对是意外,事先并没有任何人告诉他。赶紧出例,来到李二面前,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臣代大唐将士立誓,为大唐,万死不辞!”

李靖反应了过来,可更多的人却是震惊,百姓们根本没有搞清出了什么事。

李二提高声调:“长安的禁军,护卫长安。大唐新年大典,你们辛苦了!”说罢,又是一个大唐的军礼,这样的军礼李二在身为秦王的时候不知道行过多少次,那怕此时身上穿的不是铠甲,却同样有着王者风范。

“护卫长安,万军英杰!”秦琼站出来,在他的呼应之下,数万禁军齐声高呼。

“长安城十日无宵禁,百姓在庆典,武候们却不得休息而且还需要值夜。朕代长安百姓谢过你们,朕特别赏赐每人冬衣一套,钱一百。”李二说的兴奋了,竟然连武候都顺便感谢了,李元兴听着一拍脑袋,这应该是自己的台词才对呀。

整个长安城几乎全跪倒了,大呼圣上英明神武。

喊什么的都有,已经是乱了。

李二却很激动,他感觉自己真是太英明了,这样的机会本身就不应该是李元兴的,这就应该是自己这位大唐皇帝的。

“赔本了吧!”武曌在一旁幸灾乐祸的说着。

“是赔了,武候那些毛衣加起来好几百贯呢。竞技场那些礼物,十天下来,也有近千贯,这个数量是巨大的。不如想办法挣回来!”李元兴也小声的说着。

武曌咯咯的笑了。

下了城墙,其实按现代的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酉时是晚上七点。

还有五个小时的时间,李元兴准备再去大竞技场亲自检查一翻。可却有人报告,契丹王距离长安只有五里了,因为大雪路难行,所以轻骑先来,只为在新年前为大唐皇帝道贺。鸿胪寺,已经派人去迎接了。

“很好,给他一等贵宾的待遇!”李元兴刚说完,魏征就站出来反对。

“殿下,契丹只是一个还有些混乱的游牧民族聚集地,他们这所谓的王,还不能称之为王,他的威信远不足以控制所有的契丹部落。所以说,他不能有一等贵宾礼遇,这让回纥等几位汗王如何看!”

李元兴伸手指了指魏征,心说就你这种死脑筋还想办大事。

可李元兴却不能指责,理由很简单,因为魏征说的是正理,完全没有错。

“这样,告诉契丹王,本王招待他。”

“可行!”魏征点了点头,施了半礼转身就走。

李元兴问武曌:“你说这魏黑子是聪明人,还是笨人。他应该是极聪明的家伙,就是想让本王把契丹汗王迎接到秦王庄去!”

魏征没走多远,李元兴也没有注意到他和谁说了几句话,又转回头。

“殿下,冯盎距离长安不足三十里,亲自来的,带着九个儿子,其中三位嫡子除了长子留守之外,另外两个全都带来了。整个队伍长达五里,用的是郡公正式的通关文书。”

李元兴听完有些不理解:“契丹王过来,事先十八天本王就得到了消息。冯盎过来,为何现在才知道,本王需要一个理由!”

“殿下,理由有三。第一个,地方官员拥有正式的文书,所以一路通行不会受到阻止。冯盎拥有太上皇亲授予的国公,所以地方官员不会上报。理由之二,大雪封路,冯盎取道商州过来,商州那边就算送信,信使也比冯盎快不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