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言德这才出现,低声交待了几句,申图木却是一脸的兴奋。

次rì,平安道德川城,城中最大的市集被清出一片巨大的空地,五百多军士围在一圈,而中间建起了一个平台,然后是几十个笼子。

赵言德就站在渊盖苏文旁边,很小声的说着:“将军,这是我手下人发现在的一个干吏,倒是有几分本事。我只是一个小商人,当真是怕了见血。按照他的汇报,必然会让将军您满意,只是小的实在怕。”

“你可以滚了,如果这个人作的好,我会赏你的!”渊盖苏文不耐烦的赶走了赵言德。

百姓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好奇的围观着。

赵言德离开,找到武氏兄弟之后,三个人带着亲信躲到远处,只是派了两个亲信去秘密的观察着。

“绝对不能说,这事情与我们有关,只能说是渊盖苏文疯了!”武元爽低声说着。

正在这时,一声女人的惨叫声从那市集处传来,武家兄弟同时打了一个哆嗦,他们不是害怕杀人,也不是害怕看到死人,而是害怕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与他们扯上关系。

高建文就被绑在那市集的中间,看着自己的正妻被人绑在木驴上游街。

那身上的无数的青紫的痕迹,想来昨夜已经受辱了。

高建文想骂,可无奈嘴却是被堵着。

申图木手下一人大声念着:“现查明,叛贼高建文图谋夺取兄长皇位,窥视长嫂。在偷窃侄女更衣之时被我大高句丽武王发现,武王仁慈,却没有重责与他。逆贼高建文却暗中联系唐人,并且帮助唐人偷袭我大高句丽都城,死伤无数,生灵涂炭呀!”

那念文书的人竟然失声痛哭着。

渊盖苏文冷着脸,拉过一个只有五岁大的孩子说道:“王上,这逆贼害死了我大高句丽武王,害死了你的母亲,害死了你的兄弟、姐妹。只为他一人之富贵,我大高句丽都城,十数万百姓死难,全是他害的。”

“高建文,暗中派出刺客杀害我大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派人打开了安市城的城门,他是真正的逆贼!诛其全家!”

渊盖苏文冷着脸,把那个五岁大的孩子交给了申图木。

申图木在旁边教唆着,让这个五岁的高仁武,高建武的幼子,庶出之子。拿着一把尖利的匕首,就站在木驴上用刀去割高建文王妃胸前的肉。

那木驴已经是极恐怖的刑具了,已经疼到死活来的高建文王妃当真想让那尖刀刺死自己。

感觉到高建文王妃想死,申图木立即改变了目标。

用他的手,拿着高仁武的手,再用匕首刺向了高建文女儿,也是平rì照顾过高仁武的姐姐的眼睛之中。就这样,申图木还不满意,让高仁武用尖刀挑着眼珠,走到高建文面前,并且教唆着让高仁武大声的辱骂着高建文。

赵言德与武氏兄弟坐在屋内,听到手下人的报告,都不由的打了一个寒战。

这申图木绝对是一个疯子,一个没有人性的,脑袋有问题的疯子。

可这一切,仅仅才是一个开始,申图木昨夜一夜没有睡,除了疯狂的折辱高建文一家之外,就是拼命的思考如何在这个白天,将酷刑变的华丽,让渊大将军看着开心,看着满意。

高仁武已经吓的麻木了。

可他的恶梦还没有结束,在申图木半**,关威胁之下,他又将几块炭火放在木驴腹部的铜斗里,这铜斗却是直接连在那木驴铜柱之上。

第648节暴政、酷吏

高仁武,历史上高句丽未来的太子,下一任高句丽王。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被吓的神智失常,依然变的呆木头一般。

渊盖苏文满意的笑了,他的身体已经残了,而且不再是男人。

当他想到高建文与自己的正妻有染之时,这眼前残酷的场面似乎还不够。他要让高建文亲看着自己家中所有的女人受辱,申图木等人用尽办法折磨着高建文人的家人,可却不杀死她们。

高句丽百姓从最初对叛逆的痛恨,开始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恐惧。

有几个人看不下去准备离开。

申图木却叫士兵抓住了这些准备离开的人。

“你们是同伙吗?”申图木冷笑着:“如果证明与这逆贼没有关系,要么刺他的女人一刀,要么割下一块肉来。”

在冰冷的钢刀之下,普通的百姓谁敢反抗。

申图木狂笑着,渊盖苏文冷笑着,用他那一眼独眼在看着这一切,他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两倍剂量的福寿膏,更是让渊盖苏文进入了一种无比兴奋的状态,他亲自用长矛从高建文长女的身下刺入,再从嘴里刺出。

人并没有立即死去,却想在痛快中呻吟也难。

躲在远处的武氏兄弟连听也不想再听了,找个了一个借口离开了。

赵言德却知道,他的计策成功了,牺牲的只是高建文一家。因为他听到手下人报告,不仅仅是百姓,就连士兵都有了一些恐慌与不安。

难道这就是高潮吗?

申图木拿出赵言德给他的一个纸条,赵言德告诉他,这是酷刑的极限。

此时,距离申图木开始已经过去了四五个时辰了,申图木等人与渊盖苏文在福寿膏的作用下变的几近疯狂,他们不知道饿,也不知道累,只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折磨着他们的猎物。

最后一招,将会是点睛之笔。

渊盖苏文的眼中只有高建文,他看不到百姓们眼中的恐惧,士兵们眼中的慌乱。

渊盖苏文的父亲在这个时候闻讯赶来,他知道高建文肯定不会反叛,他只是想作一个权臣,而不是毁灭高句丽人。

“住手,我大高句丽必将同心同德,把人全部放了,反击唐……”

渊盖苏文的父亲说不出下去了,他只看到一把刀刺在了自己的胸口,是他的亲儿子,渊盖苏文下的手,却听到渊盖苏文在他耳朵轻声说道:“大高句丽姓渊了。”

申图木大喊着,渊大将军大义灭亲,任何敢与高建文勾结的,必将处死。

最后的高兴,申图木认为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坛刑!

酷刑之中的极致,看到这个刑罚之后,申图木感觉自己的人生升华了,自己那些小道行,在伟大的赵言德面前,只是小孩子的游戏。

将人斩去四肢,除五感,削成rén棍装进放在上等药材的坛子时。这个人绝对不会死,而且还会活的很久。

“好,赏,重赏你。你就是本将的大司狱!”

渊盖苏文太满意了,当场给了申图木一个高官,相当于大唐的刑部尚书的级别。

赵言德怕了。

不是害怕这申图木敢来咬他,而是怕上面的大人物生气。当天就赶紧把关于高建文的事情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秘信,连同武氏兄弟一起署名,派人给李元兴那边送去了,上面还有一部分请罪的言论。

意思这种没有天良的事情,让他们心中难安之类。

建安城中,所有人都忙的脚不粘地。

只有李元兴一个人是闲的,带着陆毛锋等几个亲卫,出去散心了。

建安城,就是现代盖州的位置,属于营口市的一部分,从建安城到海边,就是步行都不算远,不过李元兴要去的地方,却是一处风景独特,而且可以让李元兴发大财的地方。唯一在的运输问题,只要足够贵重,李元兴相信飞舟可以解决。

新的,更加巨大的,载重量更大的,鲲鹏级飞舟四架同时建造,有来自倭岛的黄金支持着秦王府的财政,钱不是问题。

小渔村,村长远远的看到骑士就迎上了来,行了跪拜大礼。口中高呼:“恭迎大唐天赐秦王殿下!”

“你是汉人?”李元兴伸手虚扶,同时问道。

“小民是汉人,小民祖上自汉末战乱来到这里。历经两晋,后被高句丽人占了这里,小民虽然绑的高句丽头饰,却内穿汉服,不敢忘本。小民在昨天给建安城送鱼之时见过殿下巡察军士大灶,斗胆在这里迎接!”

话说的有条有理,那一礼却极有古风,有些东西是作不了假的。

李元兴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本王亦喜汉服!”

“斗胆请殿下入村!”

小渔村,不过百十户人家,三四百口子人。用木板搭成了房子,破旧不堪。村民的衣着,比起李元兴初见秦王庄那些农户更是穷苦数倍。

“小村,很穷苦呀!”李元兴感慨了一句。

“殿下,不穷,也不苦,也不算小。我们这村子算在这一片渔村之中最大的一个,说到穷也能有个温饱。唐军购鱼,那钱币真是极好,可我们要钱却也没用,唐军给我们白米,细麻布,精面,还有许多糖果点心。”

李元兴听着,心里暗自叫苦,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呀。

“罢了,既然本王来到这里,就保你们一个十倍收入吧!”李元兴随口说着。

那村长听着愣了,什么叫保自己十倍收入,这是什么意思。

陆毛锋笑呵呵的说着:“还不快谢过殿下,殿下说让谁家富了,谁家就一定能富。告诉你们十倍,就肯定会有三五十倍的收入,你们的rì子要好了。”

村长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施大礼。

“礼就不用了,过段时间天气暖和一些,可以下海了就让你们富些!”

“殿下,一月前村里人就能够下海了。请殿下恩赐……”

村长可是不敢等了,天气暖和要是秦王殿下忘记了,他也不敢去找。

李元兴没有回答,亲自走到海边伸手摸了摸海水的温度,这个时间差不多算是现代的五月了,要让李元兴就这么下月,李元兴还真的不敢。实在是太冷了,而且这里是北方,水中的温度不高。

“殿下,求您了!”以村长为首,村子里的人连渔都不捕了,齐齐的在海边跪下大片。

李元兴微笑着点了点头,拿出平板,翻出一副图来:“可曾见过这个?”李元兴拿出的就是鲍鱼,海里的样子,以及打开之后的样子。还有几种非常美味,名贵的海底特产,比如天然海参。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就有海参的记载。

但真正成为桌上珍品是到了明代的时候,唐朝之时这东西几乎没有人吃。

“某见过!”李元兴身旁一个亲卫大声说着:“殿下,几样东西某见过,这是宝吗?”说话粗声大气的,似是没有礼貌,可无奈却是刚刚学会汉话,原本是靺鞨的勇士,为了表示对靺鞨人的亲近,李元兴亲卫之中已经有少数民族的亲卫。

“这个,叫鲍鱼。活着从海里捡出来,用飞舟装上海水空运到耀州去。明月公主能把本王收藏的好刀立即拿出一把来赏给你。要是这些都能给她运过去,那个连爆雷火都可以防住的软甲,她也会给你一身的。”

李元兴说的是玩笑话,亲卫咧开嘴笑了:“某下海去捡!”

陆毛锋暗中摇了摇头,那意思就是你别胡来,那软甲在耀州都是极秘密的。你真的敢去要,这是会坏了规矩的。

那靺鞨亲卫不是傻人,大声说着:“咱什么也不要,只要殿下与公主高兴就行。”

“去试试,注意安全。”

海边讨生活的,男人多是驾船捕鱼,女人多是下水采珠。

那村长也是读过书的人,他听出这是秦王殿下与身边的玩笑话,但却也证明这海里真的有宝,只是他们空守着保山而不知罢了。

下水,在古代并不象是现代,背着氧气瓶就下水了。

在古代,是需要示先作准备了,从食物,到休息,以及装备都要作好准备。古人的装备说也不复杂,就是数个兔子皮,可以装空气的兔子皮,然后再有就是绑着长绳的石头。

陆毛锋很了解李元兴,当下就从建安城五百近卫军在这个村子扎营。

村长更是实在人,打听了什么是飞舟,一听说那东西可以装十几万斤的货物,就怕是让白跑了一次,发动村里所有男人,还借用了几匹马,在周边五十里召集了四百船工,二百条渔船,两千多采珠女。

李元兴看到这架势,也不能小气了,命陆毛锋运来精米五百石、压缩饼干十车,饴糖十车,精面一百石,豆油五十桶,猪肉一百扇,外加细麻布一千匹,丝绸一百,云锦十匹。只说是当订金了。

这些东西值多少钱,李元兴已经不识数了。

可村长却是知道,就这些东西,连同他找来的这些人全部加起来,一年也挣不到。

看到堆成山的物资,渔民们几乎疯狂了。采珠女当晚人人有肉,人人精米,早早就回屋睡觉,男人们则连夜整个船只,检查潜水用具,检查绳索。

667

一个月的时间过的真快。

周六、周rì保底两更,周一至周五,天天加更,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我一定会努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以后的rì子里也保证这个更新的节奏。

最后一周了,月票总榜那是大神们战斗的地方。

分类月票,历史分类却有本书一席之地。

为了这一席之地,向大伙求月票。

我在这里保证,以满满的节cāo,保证着质量与更新。用质量与更新数量来回报大伙的月票。

这最后一周,想必许多大神,中神,小神,优秀的作者们都会发力。

有大家投的月票,我也就有信心让自己站在分类的月票榜上。

再一次感谢大伙。

如果有什么意见,建议,批评。无论是在书评区,还是来群里,都欢迎大伙。

最后,感谢大伙,感谢所有人。

第649节渤海宝藏【请看感言】

次rì清晨,渔民们摆开香案,摆上整个的猪头,羊头。祭祀海神。

末了,村长带着周围十几个村子的宿老跪在李元兴面前,大声说着:“小民军营之中说殿下是天上的星君下凡,请殿下庇佑,珠女下海可安全归来!”

李元兴很想说,这下海是技术活,应该在技术上加上保证。

可这个时候,他能怎么说。只好说道:“本王庇护你们,但海中危险,却事事小心!”

海边,三百多条船上带着二千多采珠女出海了,浩浩荡荡,气势也却不凡。

“殿下,岸边风大,回去休息吧!”陆毛锋轻声说着。

李元兴摇了摇头:“不,本王就站在这里。”

李元兴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站就是一个时辰。海上的风停了,阳光普照,浪花也小了许多,似乎真的是上天保佑吧。

无意当中,李元兴又当了一次神棍,渔民们相信,是因为大唐秦王站在海边,所以才风平浪静。

李元兴看着手表,大约二个小时二十五分,第一条船回来了,紧接着后面看着有船陆续的回来,远远的看着那小船吃水的深度,留在海边等候的人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献……”一个年龄约二十多岁,全身水淋淋的采珠水从船上冲下来,手捧着一只鲍鱼冲到了李元兴面前,跪下之后高高的举起。在她的心中,她这一次出海对得起那堆成小山一样的粮食,还有衣料了。

她是第一个回来的,手上捧着的是最大的一只。

依渔民的礼节,这个要献给海神的。

她却将其捧到了李元兴面前,双手高高的捧着,因为过度潜水而发白的嘴唇发抖着,却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

“快,快扶起来。”李元兴不能去扶,对方衣衫单薄,而且是个女子。

一直到李元兴接过那鲍鱼,采珠女这才站了起来,被人扶一旁后大口的喝着水。

好重!好大!

绝对超过一公斤了,看看着这个比得上老秦人海碗大小的鲍鱼惊讶的合不上嘴。

“殿下!殿下!”陆毛锋看李元兴发呆,不由的轻呼了两声。

“啊!”李元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极品呀,极品。本王以前吃过的贵重些的,就是三品鲍鱼。这东西的算法按个数,一斤以内,个数越少越珍贵,一斤三只,叫三头鲍,也叫三品鲍。有句话说的好,有钱难买二品鲍,就是半斤重的鲍已经是有钱难买了。这一只,是超品,速速准备,本王要知道重量!”

陆毛锋听完大喊着:“来人,立即去建安城中,运来空桶一千只,要半石桶!”

这边有人去建安城,陆毛锋又指挥渔民还有军士就在海边用石头在一处小湾处堆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塘,将渔船上拉回来的全部堆在这个水塘之中。

二斤三两,放在后世就是一千五百克。

李元兴心说这东西要真的拿到现代去拍卖,就是上百万都有土豪愿意过来咬上一口。太奢侈了,奢侈到李元兴都感觉在吃金子。

可海参整筐的抬上来之后,李元兴的眼睛都亮了。

一尺长的海参!

神仙呀,这东西真的是海参吗?

李元兴吃过最大的,也不过八厘米左右,一尺长的海参放在现代有一只都是奇迹了。而且这是野生的,这要多贵重呀。

而且这里不是一只,一筐又一筐,一尺长的海参呀。

那些小的,半尺长的堆的一船又一船,这是野生的海参,当真是在路边捡的。

“传本王令,调威远、镇远两舰到建安之后立即准备再次起飞。书写本王手令,耀州调运钱百万,白麻布一万匹,其余全部装上水泥。建安城立即建砖窑三座,全部供应这个村子,给百姓们在一个月内,建屋,标准依本王农庄村户为标准!”

想了想,李元兴继续说道:“着令耀州研制采珠女潜水装备,紧急救援装备。”

钱百万!白麻布一万匹!

这巨大的收入让渔村的宿老们几乎就要疯掉了,一百万钱有多少。普通的百姓不知道,那识字的村长这才解释着,一百万钱,就是六千多斤重的铜钱,堆起来象小山一样高,这村子任何一家,屋子里全堆成钱也装不下。

大约下午四五点的样子,耀州飞来的威远、镇远号已经到了建安城外。

两舰刚刚停稳,船工先下来,搭上梯子。两船的船长也是七品官,这才下船站在长梯旁,贵客下船他要尽到他的礼节。

王及善走下来,连声称赞着这飞舟之便利。

“秦王殿下令,飞舟立即补给,准备返回耀州。船工数量加三成,采用轮班制。”有穿着秦王府特有服色的小吏飞跑着过来,大声的喊着。

王及善招了招手,示意那小吏过来:“有何紧急军务?”

“回您老的话,殿下今个特别高兴。似乎是海边发现宝藏了,命令飞舟立即运回长安去。顺便再拉一次货物过来。给那个小渔村的赏赐,仅钱一项,就是百万钱。”说到这里后,小吏赶紧在自己的包里翻着,然后找出一份手书。

“这个是殿下给您老的,刚才下官没有认出您老来。”

王及善穿的不是官服,所以小吏没敢认,这会看了半天才敢确认。

翻开书信,主要是李元兴对国内城那座就京观的一些想法罢了,王及善收起了书信:“带本官去见秦王殿下!”

镇远号上,金蔓青下船。

她不认识大官,却认识秦王府那特有的官员服色,快走几步过来,施了一礼:“民女想觐见秦王殿下,感谢殿下大恩!”

“胡闹!”王及善一声冷喝吓坏了许多人。

金蔓青那里见过这架势,再看王及善虽然没有穿官服,可他身旁站的人基本上都是绯色官位,而且还是以他为主的站姿。

“本官知道你,耀州医女出身。在长安城还与百济使节有一场官司。”王及善语气放缓了一些:“你身为耀州二等管工,依吏部、工部最新的职司定级,你是从六品下的官位,以你的职权而言,你依然是正六品上的职司。”

金蔓青不懂,只是紧张的低着头。

王及善的语气更缓和了一些:“人有礼固然没有错。不过,大唐有大唐的规矩,大唐有大唐官员的尊严。你身为六品官位向从八品施礼已经是第一错,第二错是你既然身有职司,就应自称本官,或者自称我,就算是自称小女子亦可,但却不能自称民女。罚你写一份请罪的自辩表,回到耀州之时交给你的上官!”

“是,下官知错,下官断然不敢再犯!”

金蔓青听懂了,心中更多的是欢喜。

王及善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笑容:“你们这些人也不容易,本官也有过错。本官没有及时派人去耀州教导你们礼节之事,本官亦会上表章向圣上请罪。本官正要去拜见秦王殿下,你也一同前来吧!”

金蔓青赶紧施礼感谢。

这小小插曲却是让许多原本是奴隶的高句丽人兴奋。

一直以来他们就怕无法融合到大唐,现在看来大唐的官员是能够接受他们的。

傍晚时分,小渔村大锅煮肉,大碗的白米饭。

所有人都是在欢声笑语之中,不说李元兴第二次的赏赐,仅仅是头一次的就足够他们庆祝了。

倒是李元兴叫了村长以及宿老们过来。

“本王要和你们谈一下价格,本王离开之后,有商队和你们交易,这些东西也是有一个价的,首先是定级,这鲍鱼却是有好坏优劣之分,海参也一样。有了定级,就有了规矩,自然每个级别也有相应的价格,丰产之年价低些,产量低的时候,价格自然上涨一两成,却也是正常。”

村长与宿老们不敢说话。

李元兴也没办法再说下去了:“这样吧,本王来作一个公道,你们可信否?”

“全凭殿下作主!”这次众人大声的回应着。

巨大的飞舟降落在了海边的空地上,这里已经有人准备好了巨石与绳索,固定好,停稳之后,王及善从飞舟上下来,身后跟着金蔓青。

李元兴倒是有些意外,王及善怎么亲自来到这里了。

迎上去之后,王及善先施礼。李元兴再还礼。金蔓青在旁边学着礼节的动作,却是极不标准,依然有高句丽人施礼的感觉。

“殿下有一错,老臣亦有错。耀州的官员,工匠们作的是极好的。只是殿下重工,却忘记了礼。以至于耀州六品官员竟然不懂大唐礼节,更不知道身份贵贱。此事老臣已经上表请罪,殿下怎么说?”

王及善一见面就是给李元兴找麻烦,这让金蔓青很是紧张。

却谁想,李元兴哈哈一笑:

“本王亲自下厨让王老品尝个新鲜。耀州之事你也别上表,本王也认个错。等这边的事情了结,耀州那边有关礼法之事全权交由礼部,还有谁不合格的,罚俸,降职都可以,这个不知不为过,初犯自然要给些机会的。”

“就依殿下所言!”王及善也不是那种死古板,自然顺坡下驴了。

第650节京观要怎么办?【三更求月票】

钱是什么?

李元兴从来没有对大唐任何人提到过。

现代经济学中的的理论,并不是古代人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只能慢慢的将他们接受。

钱只有花出来,才是钱。而存在这里的,是铜,是一种金属。

当然,这个理论并不针对百姓,李元兴也不是百姓。

用现代的话来说,一个企业的资金轮转的速度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活力,以及挣钱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是百姓们不断的花钱,不断的挣钱,那么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会非常强。

李元兴倒没有真的亲自下厨,只是给厨师吩咐了几句。

鲍鱼的美味,也要在高明的厨艺下才能将其展现。全鲍宴,这是何等奢华呀,李元兴真的很想拍上几张照片去炫耀一下。可现在却是在大唐,他当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秦王这个身份,已经华丽到了极致!

饭桌上,李元兴亲自为王及善倒了一杯酒:“我说老王,这东西美味吧。”

“五郎说笑了,老夫唯一能与五郎一比的,怕只有书法了!”王及善的话说的隐讳,很意思就是你李元兴无论是吃的,玩的,杀人的,那一样也不是我王及善能够比得上的,你问我这话,根本就是白问。

李元兴又叫人那了一份清烧海参,用的还是最小的那只,十五厘米长的。

“这东西,叫海参。海中的人参,大补都说的轻了,让孙老道吃上几天,他能给你写出一本医经来,怕是会将这东西入药也难说。就是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补了。”李元兴说着,突然一转身,对厨师说道:“别给那丫头上这道菜!”

厨师赶紧退到一旁,原本坐在角落的金蔓青也吓了一跳,赶紧离坐站在一旁。

李元兴笑呵呵的继续说道:“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常可,这脑袋也比普通人好用些,而且老的比不吃的人慢,象中风之类的病症可以减弱多倍,特别是杜公那肾上的问题,这东西也管。”

王及善读的书多,听到这里也已经懂了。

哈哈一笑转身:“金管工还没有许婆家,这东西倒是不能多吃。不过许多人家之后,多吃无害。”

金蔓青是医工,她听到那药理也懂了七分,这东西女子不是不能吃,而是象她却是不需要这样的大补,孙神仙的医书中也写过,过及必反,大补之物身体强壮之人吃多了,反受其害,这东西要是她吃了,可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流鼻血,然后满脸长红疹。

“再说这鲍鱼。”李元兴也没有吃海参,这天然的野生海参他吃了肯定会上火。

“这东西说简单就是滋阴补阳,但好处就是补而不燥。更大的好处就是,这东西吃多了可以让人增加体质,小病小痛的绝对比不吃的人少。要写医理,至少能写上十几页,女子吃了都不会痛经!”

说到痛经,王及善老脸一红。

李元兴是现代人,倒是不介意这些。

看到两位客人都有些脸红,李元兴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这东西新鲜着,运到长安。老王给开个价吧!”

“怕是吃不起!”王及善笑呵呵的应了一句。

李元兴也跟着哈哈大笑着。

陆毛锋这时进来,躬身一礼:“殿下,两条飞舟起飞了。想来明晨可以到耀州,所有的海珍都用桶装着海水活运,船大空了些地方,依殿下的吩咐,将那殿下命令为海带的干海草给装上了。”

“那东西,你们要多吃些。小孩子从小吃了,就不会有大脖子病。”

“是!”

“那份海参你吃了吧。这东西热,补的很。”李元兴笑着说道。

陆毛锋听到这话,笑的合不上嘴:“殿下,中午的时候有几个亲卫贪嘴,吃的多了些。倒是结了些露水姻缘。”

李元兴摆摆手,示意陆毛锋可以退下了。

这种事情李元兴不会作出评论,说不上是好事,也不能说是坏事。

高句丽并不太平,男人死的也不少。与前隋打仗,与新罗也有战事。男人少女人多。而且在许多偏僻的地方本身就有留种的风俗,这也是古代民间改善基因的一种方法,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往往有些村子几十年都难见一个外人。

就是嫁娶也在几十里之内。

自然就有了类似于近亲结婚的问题,所以许多交通不方便,或者女人多的村子。本身就有过客留种的风俗。

金蔓青已经把头几乎埋头衣服里去了,脸红的怕被人看到。

突然,李元兴话锋一转:“金管工,你如果吃好了就下去休息吧。明天本王特批一百名军士护送你回家,再赏赐钱十万。如果你不要钱,换成别的东西也行。”

金蔓青赶紧施一礼退了下去。

李元兴的表情变的严肃了许多:“国内城那京观,本王在想是拆还是不拆!”

“怎么讲?”王及善酒劲一下就醒了,李元兴能提到拆或者说不拆,必然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这怎么能让他不专注呢。

“那里很快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了。这与原先打了就撤退不同,现在那里要占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