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不下也要吃。一年八十万斤精珠必须运进长安,给我卖到西域去。敢来我秦王府讨生意,那就要有足够的胃口,足够的胆量。要是和市井小民一样,来讨一个炒栗子,一年挣上百十贯钱的小生意,你们也不怕其他世家笑话!”

李元兴的语气变的严厉。

两位家主赶紧躬身弯下腰:“我等糊涂,当尽其所能!”

李元兴又拿出一只盒子,打开之后,却是更精美的珍珠。

“这个,只有岭南那边的海中可以种,崔长史你策划一下吧。怎么和冯家说,怎么分利,有多少必须给本王运来长安,都必须有个方案。杭州与泉州那边的海湾虽然也可以,但成色只能岭南的七八成,想种,也行!”

“殿下,不如我江渐世家种海珠。东南世家种湖珠,殿下以为如何?”

“四大湖。都可出好珠,本王就是要让你们争,只有竞争才可让技艺更进一步,本王要求八十万斤,只能多不能少,但谁家的更好,本王就要的更多一些。那些成色差的,本王自然会压价的,再差的,就磨成粉入药,价钱更低!”

李元兴三言两语,就把这事情算是说定了。

怎么分,怎么算。

对公有户部崔君肃,对私还有秦王府长史崔敦礼两人去考虑细节问题。

茶已经上来,王及善坐上主位开始泡茶,低等侍女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兰秋等四月,也不敢留在这里听太多,送上茶点之后就全部退到了门外。

“这个巴蜀竟然没有来人?”李元兴突然问了一句。

“巴蜀来人了,只是身份太低。连门也没敢进,告罪之后,回去请家主亲自过来,想来可能也快到了。”崔敦礼开口解释着。

其实来的人身份不算低,也是嫡长子的身份。

可这里坐的,至少也是家主的级别,巴蜀的士族原本就是二三流士族,别说是崔、王、卢这样的世家相比,就是与萧、朱、陆这些江浙世家都差一个级别,自然一个嫡长子根本就不敢进门了。

“好吧,先说其他的。”李元兴拿起一杯茶,双手捧起:“谢茶!”给了王及善一礼。这时,所有人动作一致,竟然拿出小本来了,显然就是准备记录了。

“崔家带个头,把棉花的生意让出个七成来,给代北几家。你们的人手已经不足了,接下来的事情,代北几家也要出人出力,至于说棉花这份利,山东几家之前出的财力,人力,你们考虑着补上。”

崔君肃看了看崔敦礼,又看了看王及善。

他不怕少了这份利益,只是不明白将会发生什么。

“殿下,如果可以,请言明下一步的计划。我等各家族也好配合殿下!”崔敦礼开口代众人说道。

“其实很简单,东南那边还算安稳,他们的任务就一个,挣钱。”

众人点了点头,这个说法已经是极为直白了。

“代北多武将,可以说代北世家的所有武将加起来,顶上大唐其余世家加起来七成以上了。西突厥这两年必有些战事,代北世家的另一个好处是,与草原各民族关系都不错。用代北世家,大唐至少可以得到十万草原上的雇佣军,三年内灭高昌。”

李元兴的语气变了,不再是那嬉笑的神色。

说到这里,李元兴站了起来:“本王曾经许诺冯盎,他好好干,本王许他一个异姓王。这个许诺本王也可以给任何一家,三年内灭高昌,完全吞并伊吾,本王手上有三个郡王的名额。这郡王虽比不上本王这秦王名号威风,但王就是王。”

这不是玩笑了,那怕李元兴最后一句话是玩笑话。

可整体说来,李元兴的这个封王之说,却不是笑话。

“报,川中刘氏族长请求觐见!”

“宣!”崔敦礼对门外喊了一声。

川中刘氏,说起来还是汉皇族后裔,但这些年实在是末落了。更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南朝压制世家,让他们更是雪上加霜。

刘氏族长进门之后,行的是跪礼。

“起来吧,大汉皇族之后,不要轻易跪下。当年诸葛武候伏南蛮,让西南大稳。今你们刘氏为首,巴蜀世家为我大唐尽一份力,本王保你们一等世家之位。”

“请殿下吩咐!”

“各世家,训练族中子弟,本王要精锐。巴蜀各州本王会下令练兵十万,你们各世家也要练兵五万,再训练少数民族精锐三万人。三年之后本王要你们冲锋在前,为我大唐开疆扩土。立下不世之功!”

川中刘氏族长的头紧紧的伏在地上,他不敢接话,练私兵是灭族大罪呀。

“秦王殿下的吩咐,尽管安心去作。别说你们那三万人,就是三十万人殿下也不放在眼中。让你家中子侄留在长安,明年四月殿下远征高句丽之时,你们就知道你们那区区三万人,只配给殿下用先锋搭桥铺路!”

魏征的语气极是严厉,川中刘氏只好大声回应:“我川中刘氏愿为大唐万死!”

“起来,坐下吧!”

第560节沉睡的巨龙【继续加更】

“让你们辛苦,自然也是有好处的。”李元兴又在桌下拉箱子,拿盒子。

这次拿出的是一盒灵芝。

个头比尉迟恭的巴掌还大的灵芝。

“这,这是百年的灵芝!”川中刘氏族长惊呼着。

“这是本王种的,花了七个月的时间长成这么大。老孙说这东西,可以当饭吃。这么大一支比起他的百年灵芝,一篮子顶他一支!哈哈哈!”李元兴大笑着。

已经看到了太多的惊讶,原先进来的这些人已经麻木了。

“殿下要将种灵芝之术传给你们。灵芝分为园种与山种,你们巴蜀之地,山种却是极佳。一年……”崔敦礼停顿了一下,他也为这个数字感觉到害怕,可以李元兴的视线注视之下,还是继续说道:“一年十五万斤,只能更多,不能少!”

“啊!”川中刘氏族长心脏病犯了。

好在王及善这些都是心脏老毛病久病成医,当下就喂水喂药,赶紧救治。

“十五万斤很多吗?”李元兴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这是灵芝,殿下当是萝卜呀!”崔君肃笑着回了一句。

“哈!”李元兴干笑两声后:“你们崔氏去辽东种人参,一年一百万斤,就当是种萝卜了。”李元兴又扯出箱子,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象小萝卜一样的人参,这是湿参,也叫鲜参,后世大棚之中,一园一园的种出来的。

一公斤几十元,论斤称的。

崔君肃捂着心口跌坐到椅子上,右手捂胸口,左手颤抖去拿药。王及善立即将自己随身带的一粒丹参丹喂到了崔君肃嘴里。笑着抱怨:“殿下可不能再这样了,等会我等全都给吓死了。”

李元兴也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了笑后靠近魏征:“魏长史,你说耀州同时建造两艘有可能吗?”

李元兴心想着,现在有钱了,这些世家出的钱绝对足够多。

魏征想了想:“下臣这几天亲自去一次耀州。”

“好!”

“那件事情也顺便安排好了!”李元兴没有说什么事,魏征却是明白,轻轻的点点头。

李元兴这边的茶会有些小乱,川中刘氏听到那一百万斤人参,又是感觉一阵头昏,这让众人又是手忙脚乱一翻,一直没有开口的长孙无忌推开门大喊:“速传医官前来!”

却谁想,这里刚才喊救人之时,门外的亲卫就已经叫医官了。

医官进屋,一看情况:“先含一片人参稳住心神,这是受惊了。”

魏征拿起桌上那只鲜参,一掰两半。将一半递给崔君肃,另一半直接就塞进川中刘氏的嘴里:“快,咬上两口。”这个动作可是把医官吓了一跳,可崔君肃却是当真就象咬萝卜一样在咬了。

因为他记得,李元兴说过,园参以几十当一,所以这咬几口不算量大。

医官都要晕倒了,这人参吃多了绝对不是好事呀。

天策上将府有些乱套。

皇宫之中,却是很安稳。

李元兴在招呼客人喝茶。李二也同样在招待客人喝茶。

“报!”有个安全司的卫士在门口,秦琼出去听完之后回来笑了:“圣上,五郎那里客人们给吓的晕倒了两个,崔尚书正在啃人参,似乎是心口疼。”

“哼,一百万斤人参,就是朕听到也吓一跳。那东西当真可以象种萝卜一样,漫山遍野的种上,长安的人参就不值钱了。不过,五郎一年能种出几百万斤珍珠……”李二说到这里,自己愣了一下。

房间里一起喝茶的都是秦王府一系的人马。

房玄齡、李靖、秦琼三人。

三人看到李二不说话了,不知道李二在想什么,都不敢开口打扰。

“真混帐呀,朕刚刚才想到。珍珠是用颗来计算,再大也是以壶来计数的,也有人用斛,可这只是书中夸张的说法。五郎竟然用斤,珍珠能用斤量算吗?”李元兴笑骂着。

李靖没有反应,秦琼也没有,房玄齡看到这两人都不说话,只好接过话题:“这个成色不同,一斤的价值自然也是不同。”

“一百万斤!”李二又笑了。

“臣只是知道,这每年一百万斤,卖到西域去。所得钱粮秦王府养兵的钱粮翻三倍。就算殿下分利给各世家,可养精锐二十万人。问题就在于,五郎想对西南用兵,现在已经开始布置,某实想不出,西南有谁可以打!”

李靖慢吞吞的说着。

秦琼却说道:“某只是知道五郎书房之中有一个书,上面写着一年四季米。那里的农户不种粮,从来也有打理田地,将种子随手撒下。成熟之后只捡密集一些的地方收获,其余的地方连收都懒得收了。”

“那里,应该是我大唐的州县!”李二才是大唐最大的野心家。

“十年,五郎说。我中华是一条巨龙,大汉朝之时这条巨龙展露过它的利齿。却因为大汉朝极盛而沉睡。这一睡就是五百年,我华夏大地饱受五胡乱华之苦,饱受外族压迫之苦,十年,十年时间这巨龙觉醒,再观天下!”

李靖依然是慢吞吞的。

“十年!”李二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十年,十年后朕还活着!”

“臣请圣上,臣的孙儿已经成年。请送入巴蜀,两人无能担不起大事,练兵屯粮之事,他们兄弟两人跟随一良将,倒也不会误事!”李靖离座,准备施大礼。

李二叹了一口气:“罢了,依药师所请吧!”

李二叹气的原因却是,李靖是天纵奇才,可他的儿子却真正是一个废物。在李元兴压制长安周边佛门的时候,竟然还跳出来要与佛门共存亡。当时被老程打成了猪头,这事情也没有上报,李二也是事情过去几个月才知道的。

倒是两个孙子,虽然不算是有大才,却也用心。

李靖还是施了全礼。儿子不争气,这让李靖真是伤透了心。好在两个孙子年岁还小,用心调教rì后也能有些出息。

“加客师为左领卫大将军,此次秘密调兵辽东之事由他负责。去了辽东,定要让知节安份一些,用心cāo兵,明年四月初一……”李二冷笑着。

“圣上,如果明年高句丽人应约呢?”房玄齡追究问了一句。

李二的笑容极冷:“朕以为,如果高句丽应约,就施假道伐虢之计。兵部早作准备,不管是否应约,药师也要赴辽东。应约就为五郎后援,不应绝就与五郎分兵,占地五百里。”

李靖听完,犹豫了一下,却没有开口反驳。

因为李元兴最初的计划是,突进,得手就退,占地二百里。

这李二一下就把目标加倍,不知道李元兴那里会怎么说。

可转念一想,这已经不是头一次扩大计划了,上次计划占一城,最后占了两城。至少到眼前还没有看到任何的坏处,所以这一次如果战机得当,多占了一些自然不是坏事。唯一需要麻烦的就是说服李元兴了。

李二知道李靖在想什么,他不会说破的。

他非常相信在战略层面李元兴的眼光非常不错,更相信自己手下这些将军们在关键的时候都是非常可靠的。

天策上将府之中,激动的世家族长们终于平静下来了。

李元兴自然不会忘记了关中世家们:“韦家、柳家、颜家。都是书香门第,教化蛮夷是大唐的功德。辽东的利益本王给你们三成,好好安排一下,作一些准备。印术之事与崔家、卢家谈一谈,多准备一些书,明年三月入辽东。”

“殿下,如果高句丽人知道我们大唐要在辽东兴兵,他们会不会怕了,把那京观给送回来?”崔君肃开口问道。

“要怕,也是在本王打过之后才会怕,现在的高句丽王室还在作梦呢。”

“殿下英明!”各世家家主齐声说道。

“川中刘氏,灵芝之事你们可能挣得不算多。本王再给你们一点生意,你们巴蜀的药材却是极好的。挣些银钱,本王想修条路……”

说到修路,李元兴的眉头皱了起来。

现代长安与成都的高速公路,是西安至汉中,再到广元,然后是绵竹,最后是成都。这条路的土石开方量,绝对是长安到洛阳的上千倍,修路的难度足有上万倍。以大唐的现在的劳动力,这绝对是一个神化。

“唉……”李元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难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古有愚公,今有我川中刘氏。”川中刘氏学了个聪明,他总算是明白,只有愿意付出定有巨大的回报,跟着秦王殿下走,绝对不会让他们一族吃亏的。

“先一步一步来吧,修一条直道先从成都到江口。本王派府中崔壹叶赴巴蜀,让你们挣到足够的银钱。然后让李春设计,安排他几个学生给你们修几座桥,一年时间先修到到江口的路,长安到蜀中的直道,容本王再想想!”

说罢,李元兴起身:“传令设宴,本王陪各位一醉。”

说是一醉,真的会喝醉吗?

宴后,李元兴坐进了书房之中,面前的投影仪上投出的长安到成都的地形图。

第561节你读过三国吗?

“殿下,崔尚书、王尚书、崔长史求见!”

“请!”

李元兴的书房之中,三位重臣推让了一翻之后,才由王及善坐在上首的位置。

“殿下,高句丽人有书信到!”崔敦礼将书信的内容简单的讲了。屋内的四人都知道,这是高句丽人寻找突破口的战术。

“他想看三国演义!”李元兴亲自为三人倒上了茶:“那就让他看!”

“只是一本书罢了,那怕是送他一套也罢!”崔君肃自然是不在乎一套书的,就算是纯金打造的,也不过是一个钱币的数字而已。

崔君肃要的是战略。

“你们读过三国吗?”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三人全笑了,李元兴问的这话有些笑话的意思,别说是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其他的史料类三国书籍这三人读过的数量说出来,绝对会让李元兴震惊的。

李元兴却又问了一句:“蒋干这个人,还是很有用的!”

“对渊盖苏文实施反奸,问题是他有什么值得利用的地方。我们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崔敦礼开口问道。

“记得本王说过冷战,拉高句丽进入冷战状态,就是本王要的。本王有几个棋子,正好几位帮着参详一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你们负责,本王就不管了。”李元兴又把麻烦的事情推出去了。

“第一个棋子,耀州有一些个工匠,他们是高句丽的死忠,这些人是以后注定就是敌人。就算是高句丽永远消亡了,他们也是一个麻烦。所以,本王准备让其中一部分人回到高句丽,而这些人,掌握着初级蒸汽机的制造方法。”

“蒸汽机!”崔君肃等三人相互看了看。

这样的神器给高句丽人,李元兴是疯了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正如李元兴要把玉米给百济一样,这绝对不是疯狂,而是一个巨大的陷井。

问题就在于,这个陷井的真像是什么?

“半岛就是一个矿岛,不说金银之类,还有许多非常好的矿石可以有大用。半岛那里的煤、铁也是极多了,但前期开发很辛苦,毕竟这些东西全是在地下的,光是挖地面上的石头就需要大量的劳力。”

三位重臣都没有说话,听李元兴继续讲着。

“蒸汽机用处有多大,不用我详细再解释。耀州是因为有本王在,所以才可以在几个月时间制造出来。但就是这个几个月时间,之前耀州作了多少辅助工作。所以高句丽最快也需要一年才能造出样机来。”

听李元兴说到这里,崔敦礼接口说道:“火车用的那台,当时消耗了精钢三十吨。有些零件制作的不够精美,自然是需要重作的,还有一些下角料。回收之后,最终的消耗大约在八吨左右。”

吨这个词,王及善与崔君肃完全不懂,大唐还没有这个概念。

“这是耀州新的计算方式。一钱的重量标准化,十钱一两,十六两半一斤。一吨就是一千斤。这样更方便计算一些,粮食用担,这钢铁用担就不合适了。所以有了吨这个字。”崔敦礼解释着。

大唐的一吨,不同于现代的一吨。

差不多就是七百四十五公斤左右,既然在大唐,李元兴还是使用了大唐的计量方式。

只是讲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作了调整。

四十吨,在崔君肃的理解上就是,四万斤精钢。

“他高句丽不是买走了三万斤二等与三等精钢吗?那样的材质制作蒸汽机,只会有一种结果,就是炸炉,一等精钢才行。”

“然后,他们会去挖煤,但是他们却不懂得怎么挖,这个过程他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个时候,本王的第二颗棋子就会起作用。”

第二颗棋子,三人都来了兴趣。

“第二颗就是赵言德,这胖子脸白心黑,比那煤还黑。只是他取得了渊盖苏文的信任,第一步就是将挖煤之法献上。第二步就是鼓动渊盖苏文作高句丽的曹cāo。第三步,就是拉动高句丽与大唐的军备竞赛!”

“他可靠吗?”崔君肃知道,赵言德就是那个被李元兴比作赵高的小人。

李元兴笑了:“他非常可靠,因为他知道,谁才是他的主子。再说万一,他就算投靠高句丽也无所谓,高句丽为了与大唐一争,军备竞赛是一定会被拉起的。”

“殿下的棋子不止是这两颗吧!”

“第三颗,金蔓青。”李元兴说到金蔓青的时候,有一些得意。

“金蔓青?”这下,三人都无法理解了,这个已经铁了心投靠大唐的原高句丽王室医女,她除了对药材有一些才能之外,她还能干什么。

李元兴大笑:“四个字,衣锦还乡!”

懂了,三人都是高智商的人物,李元兴的作法他们完全是懂了。

“殿下英明,果真是一环套一套的计谋,从三国演义这评话出现开始,殿下就在布局。后有东市之事,让天下人看到大唐子民的强势。再有乐民园三国演义的影画,再就是报纸上曹cāo此人之论,一年前送到高句丽的赵言德,更是殿下的布局!某服了!”崔君肃这话是真心的。

李元兴对高句丽还真是狠,一环又一环的套着。

李元兴很自豪:“其实,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这次让耀州安排几十个女奴工游长安,让长安的百姓,还有各邦的使节习惯了耀州奴工在长安的事实,到时候安排那几个高句丽死忠游长安之时,就看李常怎么安排高句丽人和他们接触了。”

“果真是高明之举!”

“再说第四颗棋子,崔氏。不知两位以为如何?”

“此事,清河一族更合适。汉末崔氏远行,我们博陵南下,清河北上。拉个亲戚,让他们感受我华夏之威。一但渊盖苏文真的作了高句丽的曹cāo,那么半岛崔氏必然会被打压,到时候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崔敦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君肃倒是也认可。

“不用看他们如何选择,我清河崔氏不在乎多这一个分支。高句丽灭亡之后,他们忠于大唐,忠于家族,也给他们一个地位又如何。半岛也是需要有人去管理的。以蛮夷治蛮夷,却是上策。只是他们礼不精,学不深,倒是应该再有些长进!”

崔君肃知道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

一但收服半岛崔氏,那么在半岛的利益崔家就有了保障。

更何况,半岛崔氏还分为南崔与北崔。南有新罗崔氏,北有高句丽崔氏。新罗崔氏已经投靠,正暗中派人前来秦王府。

“敢不敢在报纸上宣传一下,前隋无道,我大唐代天行道。简单点说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李元兴这话吓的三个人都准备装晕,可李元兴却不放过他们:“再想办法让高句丽百姓知道,高句丽王室无道?”

“此事,需上报圣上。再天英阁议!”王及善想了想,似乎有可能,只要控制尺度,不要太过火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这议论造反不合适,只说替天行道倒也可行,不过最终的决定权却在李二。

内容的审核与细节,放在天英阁讨论一下。

说到这里,已经算是将所有的问题都说清了,三人也不留,起身告辞了。

出了天策上将府的门,原本已经是到了宵禁的时间,可却还有马车抬着灯笼正往乐民园那里去,许多贵族更喜欢夜里去乐民园,仅是那通宵都如白昼的光亮,就已经让许多诗人写了无数诗篇了。

“这旬rì,似乎还要八天才到!”王及善感慨了一句。

旬rì,是长安的官员们休假的rì子,王及善也有些期待在旬rì前夜去乐民园了。

天策上将府内,李元兴摇了摇铃。

“殿下有何吩咐!”兰秋从门外进来,站在门前下首的位置。

“去把元景、元昌给本王叫来。”李元兴吩咐了一句后,目光又移到了地图上,他还真的想在长安与成都之间开一条路出来,就算有难度,也是不得不开的。

李元兴要找人,要传谁过来问话,天策上将府自然会有人去办。

而且不存在找不到人,叫不过来这种问题。

那怕现在是三更半夜,李元兴要见,天策上将府也能把人带到李元兴面前来。当然,有些人用的是请,有人则是传。

事有轻重缓急,李元兴如果半夜要找李靖来,不用人催李靖也会第一时间赶过来,能在半夜找自己,必须是天大的事情。别说是李靖,朝中大臣都不会有怨言,他们至少还能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急事。

可元景、元昌却有些特殊。

李氏皇族,李渊的儿子,其中一位还是什么贵妃的儿子,后世的记载是精通书画。按排名来算,把李元兴除外,他们就是老六、老七。原先的排老五的得病早死了,而李元兴这个五郎排法也没将其他的兄弟算在内。

秦王府的近卫要找人,自然不可能找不到。

正在踏雪楼穿着便服的李氏几个兄弟正在与不知道是那一家富商的纨绔子弟争座位之时,一个军士出现在他身旁:“六郎、七郎。我家五郎有请!”

第562节怕死了

那富商家的公子脸都白了。

在长安认不出秦王府卫士的人没有资格被称为长安人。

秦王府亲卫左臂精钢护手,就算穿着外衣也可能完全挡住,领口那精铜扣子、代表亲卫徽章的扣子。其细微之处已经不是秘密。除了扣子,还有绑头发的带子,还有那双鞋子。等等……

老长安人可以说出至少二十种非常特殊的区别来。

可以说,秦王府的亲卫只有脱光了才不会被人认出来。

我家五郎,这就是在说秦王殿下。那富商之子为何不怕,他面前和他挣座位的竟然是两位亲王,六郎荆王、七朗汉王。

不过富商之子怕,这几位拥有亲王身份的大大小小更怕。

“不知道五哥找我们,有什么事?”六郎无景是真的紧张,他们才出来玩了两天,心说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呀。

“不知,只知急召!”

“七朗,我们同去。”李元景叫了李元昌,然后对那军士说道:“几位弟弟派人照顾一下。”

“不如去影画院小厅,小厅正是整修,准备放个单独的影画测试。不如让几位小郎君看看,顺便点评一下小厅不足之处,也好让影画院的人改进!”

这亲卫很会说话,什么测试小厅,就是给开小灶。

“甚好!”

七八个小家伙被带走了,他们中有李渊的儿子,也有李二的堂侄子。

听到五郎这两个字的时候,小家伙们要多规矩就有多规矩,听话的跟着门外的一个护卫走了,倒是元景与元昌两兄弟上了秦王府的马车。

当两兄弟到天策上将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

进了李元兴的书房,兰秋立即给上了两份夜宵,为李元兴倒上热茶后退了出去。

“先吃点,一会可能会谈的久一些!”李元兴继续在翻资料,他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有柜爷给的,柜爷认为应该开发四川、贵州、云南三地,早一些为将来与吐番作好准备。

但遗憾的是,柜爷也没有拿出解决交通的好方案来。

李元兴非常清楚,自己要强行修巴蜀的直道,其结果就和杨广一样了,当世骂名,后世功绩。那工程量绝对不比杨广修运河小,说是大上几倍也不过份。

元景与元昌有些紧张,吃东西的时候在偷偷的看着李元兴。

李元景第一次见李元兴,就是在李元兴初次进入长安,在秦王府的那一次,当时他的眼神之中还有一些敌视。

可现在,他只有怕。

怕的要死。可又不知道为什么怕,李元兴也不会打他,更不会杀了他,可他就是怕。

不仅仅是他,可以说李渊的儿子,侄子,侄孙子们,没有一个不怕李元兴的。而且一提到李元兴,都是怕的要死的感觉。

似乎就是从突厥之战开始的,然后李氏皇族无论是族内,还是族外,所有的敌人都踏平了。造反的罗艺、不安的王君廊、贪心的李幼良。还有那佛门,还有李氏皇族之中那些敢挑事的……

数都数不清了。

想一想无法无天的李愔,现在象猫一样的乖。

“听说元昌订亲被拒绝了。”李元兴看到两人不怎么吃,放下手中的资料开口问道。

“是,元昌弟与承乾是同时提亲的,皇兄提的是卢家,承乾是王家,都被拒绝了。”李元景规矩的回答着,语气之中透着一丝紧张。

李元兴扶着桌子站了起来,这让元景与元昌紧张的都站了起来。

李元兴笑着笑,他也不知道,这些弟弟们为什么这么敏感的。想来是李二对他们从来没有好脸色吧。

要是这个时候,元景与元昌在皇宫书房,李二肯定会说,看五郎整天把这些弟弟们吓成什么了。提什么勋贵不为国出力,就别想当贵族。还真的能让这个弟弟们去战场上死战不成吗?

李元兴坐在茶桌前,示意两人也坐过来。

“给你们安排个活,干的好了五哥让你们可以不去封地。留在长安,挣一份官员的俸禄,再领一份皇家的供养。长安城之中,五哥再给你们一个院子,不要那什么亲王的宅子,一点趣味也没有。”

李元兴刚说完,李元昌就急着问道:“五哥,不需要那些讨厌的太监,还有女官跟着了。”

“你会喜欢五哥给你安排的新宅子,不过,有两件事情你们要给五哥搞好。办好了,五哥我才好给皇兄去提。当然了,你们喜欢去封地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五哥也支持。”李元兴这已经是在骗年轻人了。

事实上,年轻的时候人都有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